《医疗机构常态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参考)范文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常态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参考)范文三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机构常态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参考)范文三篇医疗机构常态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一)本指引适用于医疗机构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疫情防控工作,可结合实际细化疫情防措施。一、严格落实“四门”管理(一)院区门管理1 .所有进入院区人员均应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测量体温,保持安全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2 .在满足正常通行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医疗机构入口开放数量。所有入院通道均设值守岗位,查验入院人员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符合条件者扫场所码后放行进入医院。3 .设置独立临时留观处,对查验发现的特殊人群(高风险区及重点地区旅居史、异常码)实施就地管控,并及时上报医务、院感、公卫部门,非急需就诊患者
2、由所属县(市、区)指挥部联系所在社区接管。(二)楼栋门管理1 .门诊楼入口处设置预检分诊台,安排有经验工作人员对所有进入楼栋人员核实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测体温,符合条件者方可进入门诊楼。对健康码异常和有高风险地区、重点地区旅居史人员实施就地管控,并上报医务、院感、公卫部门和所属县(市、区)级指挥部。体温异常者、经评估需就诊的异常码、有高风险地区、重点地区旅居史人员由专人陪同按固定路线送至发热门诊(诊室)就诊并做好登记。2 .住院部入口处查验腕带、入院证或陪护证明,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住院部患者所需外送物资进入病区应在大楼前交值守人员,通知病区工作人员领回。(三)病区门管理病区门实行
3、24小时封闭式管理,住院患者及陪护除外出检查或手术等特殊情况外,不得随意进出病区。落实“非必要不陪护”、确需陪护的“一患一陪护”,病区内严格控制病区间人员流动。(四)病房门管理督促患者及陪护不得串门聚集,控制病房间人员交叉流动。二、门急诊、发热门诊管理按照门诊风险等级分为红、黄、绿三区,严格落实分区管理,各分区内医疗活动原则上独立运行,区内人员减少流动,禁止跨区流动。红区为发热门诊(成人、儿童)、核酸门诊;黄区为急诊(成人、儿童);绿区为其他门诊区域。(一)发热门诊(诊室)管理1 .加强发热门诊(诊室)入口管理,严格落实患者及陪诊预检分诊管理,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测体温。落实“非
4、必要不陪诊”,病情需要时一位患者最多一名陪诊。2 .进入发热门诊患者及陪诊要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做好手卫生,对于评估风险较高的患者和陪诊,要着二级防护(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圆帽、手套)就诊,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前不得离开发热门诊(诊室)。3 .发热门诊(诊室)接诊时实施“一诊室一医一患”,实行特殊诊区(室)和普通诊区(室)分区诊疗。特殊诊区(室)一般选择相对独立的区域设置诊室和留观室(单人单间,有独立卫生间),用于接诊高风险患者(高风险区及重点地区返回、封闭区和管控区、健康码异常等患者),普通诊区(室)用于接诊低风险(普通发热患者)。每天应对留观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4 .医护人员采取
5、标准二级防护(常态化防控时根据工作需要选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出现本土疫情时,必须穿防护服),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每4小时要更换一次。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实行单人单间集中住宿管理,做到“两点一线二5 .患者、标本、医疗废物、织物等要安排专人按固定线路完成,规范相关转运流程。(二)急诊管理1 .急诊预检分诊筛查出的体温异常者、经评估需就诊的异常码、有高风险地区、重点地区旅居史人员,由专人陪同按规定路线转至发热门诊(诊室)就诊。急诊与发热门诊(诊室)间人员单向流动,排查结果未明确时患者及陪诊不得返回急诊。2 .患者和陪诊在急诊留观期间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做好手卫生,避免聚集,防止交叉感染。留观期间患者和陪
6、诊要落实一天两次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如行程码出现新增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要立即将患者和陪护转至隔离留观室并上报医务、院感、公卫部门。3 .患者与医务人员通道、急诊与普通门诊通道要严格分开,急诊区域严格落实通道管理,患者和陪护不得随意出入。4 .急诊区域要设置单独核酸采样间,供抢救或留观患者及其陪诊进行核酸采样,不得在留观室或院内其他采样点采样。5 .不能提供有效核酸检测证明且急需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风险人员处置,划定专门的诊疗区域,指定分检室、手术室救治。医务人员采取二级防护,手术患者由污染电梯转运至负压手术间或感染手术间,至多1名陪护在污染区等候,手术完成后患者转运回病区隔离病房,要规划转运路线
7、,手术完成后要及时安排消杀。(三)门诊管理1 .线上实行严格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线下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后挂号。落实分时段接诊,加强候诊和叫号管理,严格落实“一医一患一诊室”,避免人员聚集。2 .门诊各科室分诊台负责诊区入口管理及预检分诊。就诊患者复测体温,复查健康码、行程码,并凭挂号凭证或预约凭证进入诊区,候诊期间要保持间距、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3 .门诊预检分诊筛查出的体温异常者、经评估需就诊的异常码、有高风险地区、重点地区旅居史人员,就近陪同至单独区域隔离,上报医务、院感、公卫部门后由专人按规定路线转运至发热门诊(诊室)排查。门诊与发热门诊(诊室)只能单向流动,排查结果未明确时患者及家属不
8、得返回门诊。4 .住院与门诊患者开展实验室检验和放射、超声等检查时,要分地点或分时段进行,避免人员交叉。5 .各科室、各部门结合工作岗位风险,参照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确定个人防护要求并严格执行。6 .医护人员接诊要落实首诊负责制,详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旅居史等,并在病历中如实记录。排查出的异常患者要就近在单独区域隔离等待,并安排专人将其送至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三、病区管理(一)落实住院病区24小时封闭管理,除手术、检查等情况,住院患者及陪护不得随意进出病区。住院患者及陪护因手术、检查需要离开病房的,须有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并提供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严
9、禁外来人员探视、送餐等。(二)所有新入院患者及陪护进入病区前,要在住院楼栋及病区入口处测量体温、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出示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住院患者腕带、陪护证明或住院证。(三)严格落实住院患者不探视、非必要不陪护。因病情评估确需陪护的,应开具陪护证,并严格落实一患一陪护的要求,并固定一名陪护人员,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更换。陪护人员应当做好健康状况和基本信息登记,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严格限制行进路线和活动范围。(四)各病区要设置不少于2间的隔离病房,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确定床位开放规模。隔离病房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相对独立区域,带有独立卫生间,标识明确。除污染区(隔离病房)外还要设有潜在污
10、染区,用于医务人员脱卸防护用品。(五)住院期间患者及陪护需按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通知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六)病区工作人员要每日对在院患者及陪护进行健康监测,查验健康码,并排查7日内是否有高风险及国内重点地区旅居史,发现异常患者要立即转入隔离病房并上报医务、院感、公卫部门。(七)科室各病区医务人员要尽量固定,减少不同病区人员流动。四、人员管理(一)急诊、门诊、住院部各区工作人员采取相对固定管理,禁止不同区间人员随意流动。(二)院内各类人员要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规定核酸检测频次进行核酸检测,落实“应检尽检二(三)各科室要设置一名健康监测员,督促科室人员
11、通过微信或OA进行“每日健康上报”打卡,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公卫科,并立即完善流行病史信息。(四)落实全员感染防控培训制度,培训对象应覆盖全体医务人员以及管理、安保、后勤(包括外包服务)和陪护人员,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设定,并组织培训及效果考核。通过持续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与技能,具备排查新冠肺炎的意识和能力,使所有人员掌握标准预防要求、落实基础感染防控措施。五、环境清洁消毒与采样医疗机构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管理,有条件的可进行空气消毒。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等的清洁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加强对诊疗环境
12、(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消毒管理,对于重点部门高频率接触的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次数。严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严格终末消毒。定期开展门急诊、发热门诊、住院病区、实验室、检查室、电梯、取物处等风险部位的环境采样监测。六、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规范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应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文件要求执行。七、物资储备各类应急防疫物资储备量应至少满足全院一周使用,确保物资储备充足。医疗机构恢复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二)本指引适用于医疗机构经评估解除封控状态,梯次复诊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基本原则(一)科学评估,合理规划,有序恢复,精准管控
13、,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齐抓共管。(二)统一指挥,充分准备,做好复诊前的消杀、人员、物资及后勤保障等各项准备工作。(三)有效应对,制定合理诊疗流程,做好三区四门的管控,减少各院区工作人员、患者及陪护流动。二、复诊前准备医疗机构开诊前要做好环境准备、平台准备、人力准备、资源准备,再造诊疗流程,强化缓冲病区、病房建设。按要求对公共区域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区进行日常消毒,对所有涉疫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并开展消毒过程评价和消毒效果评价,做好环境消毒及评估。提升“技防”能力,提高健康码、行程码查验质量及效率。根据实际条件设置不同类型对缓冲病区和缓冲病房。完善门、急诊、发热门诊诊疗制度和流程,制定专科疫情防控管理
14、措施。门诊通过网络和电话预约平台分时段预约就诊,无预约不就诊,并加强医院互联网门诊服务。医务人员返岗前完成核酸检查,并做好院感知识培训及心理评估。医疗机构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后,组织专家组对医疗机构复诊进行整体评估,形成复诊申请报请属地指挥部批复。三、梯次复诊梯次有序恢复诊疗,严格按照“不预检分诊不挂号,门诊不预约不接诊、病房不缓冲不收治”的原则,按照属地指挥部批复意见,在官方网站发布复诊信息,先试行开放急诊、发热门诊(诊室),主要接诊危重症患者,严格控制诊疗人数,梯次开放专家门诊、专科门诊、普通门诊和住院服务。门诊及住院管理参照湖北省医疗机构常态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门诊、住院管理要求执行。四、人员
15、管理全院各类人员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重点场所、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规定频次参加新冠核酸检测,落实每日健康信息上报,做好个人防护。分区分类做好相应级别防护。五、心理疏导建立心理疏导临时工作组织和机制,指导一线医务人员做好院内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引导和人文关怀,防止不良事件发生。医疗机构应急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三)本指引适用于医疗机构出现阳性感染者(住院患者、陪护、工作人员等)或被确定为阳性感染者、密接人员(门诊患者或陪诊、送货快递人员等)活动涉及院内场所时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应急处置流程医疗机构发现阳性感染者时,本着“边救治、边调查、边
16、控制、妥善处置”的原则,立即开展应急处置:(一)上报:迅速上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启动快速响应机制。30分钟内上报所属县(市、区)级指挥部,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填写初筛阳性信息。如确诊,应在诊断后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二)临时封控管理:立即对阳性感染者所在区域封控管理,禁止人员出入。(三)封控策略:由所属县(市、区)级指挥部组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控部门、医疗机构共同研判疫情风险和处置措施,科学精准确定封控策略。(四)人员核酸筛查:根据流调结果进行人员核酸筛查。(五)及时转运:经复核确诊的阳性感染者2小时内由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协调转运至定点医院救治,其余风险人群按流调风险等级做
17、好分级分类转运治疗及隔离管控。(六)环境消杀:阳性感染者所在区域腾空后进行环境核酸采样及终末消杀,阳性感染者院内活动轨迹涉及院内其他区域的也要及时进行终末消杀,并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毒评价标准开展现场消毒过程评价和消毒效果评价。(七)终止应急:所属县(市、区)级疫情防控指挥部会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对疫情发展态势及传播风险进行评估研判,决定是否终止应急状态。(A)形成疫情专报,上报所属县(市、区)级疫情防控指挥部。二、院区管理原则(一)根据流调预判疫情传播的风险,合理判定管控范围。(二)根据院内流调情况,经全面风险评估后,确定风险区域及风险人群,根据疫情传播风险大小划定红区、黄区、绿区三
18、个区域,采取分级分类的管控措施。红区:为近期发现过阳性感染者的楼层,患者及陪护不出病房、医护二级防护、严格进出管理等封控措施。黄区:为近期发现过密切接触者或3天前出现过阳性病例的病区,以及与红区病区有医务人员或患者交叉流动的病区。采取严格楼层、病区管理等管控措施。绿区:为院内红区、黄区以外的其他区域,采取“两点一线、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三、大门管理(一)应急期如封控全院,仅保留院内主大门出入口(分设清洁/污染出入口),其他进入院内出入口全部封闭。(二)各通道安排专人管理,严禁无关人员出入。(三)负责生活物资、防疫物资、紧急药物等配送工作的人员和车辆,须提前向医院应急指挥部报备同意,经专人登记
19、后,由工作人员引导相关人员和车辆按规定清洁通道进入、按照规定路线行进、不得进入医院其他区域。(四)转运院内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和污染织物等相关人员和车辆,须提前向医院应急指挥部报备同意,经专人登记后,由工作人员引导相关人员和车辆按规定污染通道进入、按照规定路线行进、不得进入医院其他区域。(五)非必要不进入院区,确需进入的人员需提供连续3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健康码绿码、行程码无异常且无新冠相关症状和体征方可进入院区。四、楼栋管理(-)各楼栋要设置清洁通道和污物通道。清洁通道中要分设工作人员、物资和患者通道,污物通道用于医废、污染织物和标本转运。(二)红、黄区所在楼栋要
20、固定设置专用通道,供红、黄区医务人员、患者、清洁物资、污染物资的转运。要分别设置清洁物资交换区和污染物资交换区,进行无接触式交接。(三)红、黄区专用通道入口处要派专人24小时值守,严格限制人员进入。人员进入前需提前报备工作领导小组安全保卫组,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并经工作人员登记、详细询问进入事由后方可进入。五、红、黄区病区管理(一)病区整体封控,专人24小时值守,严禁不同病区、楼层之间人员流动。(二)病区内采取无接触式配送,所需物资由病区安排专人送入病房。(三)病房门常闭,不串门、不聚集,禁止患者和陪护离开病房或互相探访。(四)定期检查空调系统、新风系统、卫生间排风及下水系
21、统等的使用安全,降低疫情传播或次生灾害风险。六、人员管理(一)由绿区人员为红、黄、绿三个区域工作人员提供后勤物资保障及物资转运工作。配送人员应固定配送区域和路线、不得随意变更。(二)患者在病情允许条件下佩戴口罩,陪护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每4小时更换。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手卫生。(三)做好符合出院条件的病人及陪护健康管理,制定绿区符合出院条件的病人及陪护的出院方案,对患者及陪护进行单管双采的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办理出院。病区联系患者居住地社区报备后由社区闭环转运接回,并落实3天居家健康监测。(四)所有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应检尽检”,每日按时进行核酸检测,每日一检。(五)所有人员每日进行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胸闷、腹泻、咽痛等症状,要及时上报公卫科。七、物品和环境管理(一)做好人物同防,加强对物品的管理,包括药品试剂、餐饮食材、生活物资、医疗废物等。(二)加强环境管理,环境清洁消毒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要求执行。(三)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根据不同风险区域实行分级管理。封控区医疗废物采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鹅颈结封口,表面喷洒IOoomg/L含氯消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