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核心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0905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护理核心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院护理核心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院护理核心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院护理核心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院护理核心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护理核心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护理核心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一、分级护理制度(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病情危急、随时需要抢救者以及监护室患者。各种复杂及新、大型手术患者。各种严重损伤患者。2、护理要求设专人护理,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急救药品器材准备齐全,随时准备抢救。制定护理计划,设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观察与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液体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一切治疗、护理由护理人员承担,不得依靠陪人。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切实做好晨晚间护理,随时保持患者衣被及床单位整洁。每日洗脸洗手及口腔护理23次,头发护理早晚各1次,随时注意各部位皮肤清洁(患者每日会阴清洁2次),保持各导管通畅。每2小时翻身1次,每班压疮护理2

2、次。设有护理记录单,及时做好记录,严格交接班。床旁有护栏,防止坠床。保持功能体位,防止足下垂或其他体位性神经损伤。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恰当。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防止院内感染。(二)I级护理1、病情依据病重、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极度衰弱者。瘫痪、惊厥、早产婴、晚期癌症等。2、护理要求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需要,做到饭、水、便器、药物、治疗五到床头。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1次,定时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的效果及反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3、一切治疗、护理由护士承担,不可依靠护理员(陪护工)或陪人。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做好晨晚间护理,随时保持患者衣、被及床单位整洁,保持各导管通畅。口腔护理、头发护理、洗脸洗手等早晚各1次,晚间护理包括会阴冲洗、洗脚。床上擦浴每周1次(夏季每天1次),定时修剪指甲。督促患者经常翻身,对昏迷、瘫痪患者要协助翻身,每2小时1次,每班压疮护理1次,并做好各项记录。床旁有护栏,防止坠床。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餐。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预防院内感染。(三)级护理1、病情依据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者。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者。2、护理要求

4、卧床休息,可在床上活动或室内适当活动。注意观察病情及特殊治疗用药后反应和效果,每12小时巡视1次。做好晨晚间护理,协助洗脸、洗脚、洗发、擦浴、修剪指甲等,(可由护士指导,护理员或陪护工协助),注意皮肤、口腔等清洁,防止并发症。必要时做好五到床头。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四)IH级护理1、病情依据轻症患者及一切慢性病、择期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妊娠等。各种疾病及手术后恢复期或即待出院者。可下床活动,生活能自理者。2、护理要求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生活自理,根据病情适当参加一些室内集体活动。注意观察病情,每日各班至少巡视1次。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遵守病室制

5、度,注意休息与饮食。如系传染病患者,应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限制活动范围,饮食、药物、治疗送到床头。二、护理查房制度(一)护理部主任每月组织科护士长进行一次全院性护理查房(包括危重患者、护理教学查房以及行政查房),检查各科室制度落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二)科护士长每月参加科主任查房二次,每月组织护理业务查房,检查护理质量,及时组织疑难病例会诊。(三)病室护士长应参加医生查房每周不少于一次,科室每月组织一次护理业务查房或危重患者讨论。(四)护理查房须有完整记录,并定期讨论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五)科室护理业务查房程序及要求:1、程序病例报告: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病史、主要阳性体征及阳

6、性检查结果、入院医疗诊断、治疗等。检查患者:包括问病史和做体查,专科体查可以请医生示教。体查顺序:从头到脚,防止遗漏重要阳性体征。讨论:可以采取提问的形式。小结:主持人或护士长综合查房内容,强调重点掌握的知识及重要护理措施,以保证护理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提高。2、要求各科室认真选择病例,查房目的明确,人人熟悉患者,主讲人和负责护士要求查阅有关书籍及资料,掌握疾病的最新动态,打印查房的有关内容。选择患者作好相关准备后,提前5天通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科内查房每月一次,各病区报护理部参加的查房1次/年,记录完整。查房程序和内容要求按护理程序。根据选择的病例,查房侧重点有所不同:疑难、危重患者护理查房主

7、要解决疑难问题。典型病例护理查房系统学习,培训新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特殊病例护理查房解决特殊问题。新技术病例护理查房解决新问题,保证护理安全。三、值班、交接班制度(一)护士必须实行三班轮流制,严格遵照医院规定的上班时间与护士长安排的班次进行,不得擅自减少或更动时间。(二)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入工作场所、不在工作区吃东西、不接待私人会客和打私人电话(非急事)、不做私事、不打瞌睡或闲聊、不与患者及探视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礼物、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三)勤加巡视,了解

8、病室动态及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与心理状态,及时解决本班内所能解决的问题,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四)值班人员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写好交班报告,处理好用过的物品,并为下一班作好用物准备。(五)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科室阅读交班本及了解医嘱情况,交接物品,在交接未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六)交接班必须认真详细,对患者必须逐个进行床旁交接,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材物品等交代不清时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七)交班报告按要求写索引,要求字迹工整,内容及格式按统一规定。(八)交接班的内容:1、

9、患者动态。2、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有关情况,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项处置完成情况,尚待继续完成的各项工作。3、查看昏迷、瘫痪等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完成情况,检查有无压疮及其他损伤,各种导管的固定与引流情况(包括引流物的量与性状),输液患者的输液通畅情况及输入速度,手术后患者的伤口敷料情况等。4、常用药物的准备,贵重、毒、麻、限剧药品的数量、保存及使用,抢救物品、仪器的备用情况。5、环境的整洁与安全,各项物品的处置情况。(九)交接班的形式:1、医护人员集体交班:先由夜班护士作护理交班报告,值班医生作主要病情及各种处理的介绍,最后由主任或主治医生和护士长提出要求,交班时间不超过30分钟。2、医护人员

10、分开交班:从各自的角度了解患者情况与病室工作动态并提出要求,护士有更多的机会交流情况并听取护士长的指导与安排,有利于护理人员的业务提高。(十)交接班的要求:1、集体交接班:要求交班者的交班报告要写清,口头交代要讲清,交班报告能背诵,讲述清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所有参加交班会的人员要求准时到场,工作衣帽穿戴整洁,并排站立(护士长偕接班人员与交班者相对而立),认真聆听,不得在交班未结束前离开。2、个别交接班:坚持床旁交接,现场交接,做到交班清楚,接班仔细,中午班无特殊情况时一般不用书面交班。3、认真执行十不交接:衣着穿戴不整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患者出、入院或死亡、转科未处理好不交接;皮

11、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物品数目不清楚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班工作做好用物准备不交接;交班报告未完成不交接。四、查对制度(一)医嘱要做到班班查对,每天总对,包括长期医嘱单、各种执行卡、电脑输入的医嘱,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有总查对登记本,查对人员均要签全名。电脑输入者和核对者均要在医嘱单上签全名。(二)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查对并遵守谁执行、谁签名、谁负责的制度。(三)临时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如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四)执行一切医嘱均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三查: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

12、,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五)一切药物准备后要有第二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使用,特别是使用毒、麻、限、剧药及静脉用药,更要反复核对。(六)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与裂缝,安部i有无裂痕,药液有无变色与沉淀,药片颜色有无改变。任何一项不合标准者均不得使用。(七)给药前,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麻醉药在使用后要保留安瓶备查,并进行登记。(八)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漏、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签双名,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反应,血液输完后保留血袋24小时备查,确无问题发生后方可处理。(九)使用无菌物品时,要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灭菌日期及灭菌效果指示标记是否达到要求。五、消毒隔离灭菌及监测制度(一)一般隔离消毒要求:1、在院长领导下,医院建立院内感染管理机构,各科室建立院感管理小组,制定预防感染制度及措施,检查落实执行情况,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定期分析与考评,层层负责。当发生院内感染时,及时寻找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