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报告汉服研究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报告汉服研究课件.ppt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调查数据分析,27,汉服知识概览,8,汉服的改制,2 汉服的起源与发展3 汉服的基本特征4 汉服的重要形制5 汉服的布料和图案纹样6 汉服的含义与等级7 汉服的影响,910,现状分析、建议与结论、未来展望,调查数据简报,1,我们进行了小规模的调查,得到以学生为主体(受访人数120人,男生占53.33%,女生占46.67%)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对汉服有兴趣或有一点兴趣的同学占比较大(84%),但了解汉服的人甚少(声称了解一点的人占比58%,但以下二题为例,可以发现大部分人对于汉服常识知之甚少)。汉服的知识普及势在必行。(另外,觉得穿汉服走在街上奇怪的人占到了48%,在汉服推广建议中甚至有人
2、提出了“别推广了让汉服被时间淘汰吧”这样的观点),Q9:您了解汉服的常见布料吗?(比如锦、绢、布、棉、麻、纱),Q8:您对汉服的几个重要形制了解吗?(比如深衣制、襦裙制),调查数据分析,1,Q2:多数人回答符合预期,但是选择“古代有,现在没有的”的人达到了22.5%,说明有一部分群体认为汉服已经消亡。,Q3答案五花八门,受“汉服”名称影响,“秦汉时期”占据大比例,但实际上汉民族本身在内都是逐步发展的,实际应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有起源。同学们对汉服的实际起源还是比较模糊的。,调查数据分析,1,从Q4Q5可看出,大部分同学对汉服还是有兴趣的,但缺乏了解的同学占据绝大多数(联系下面的问答的可知,声称“了
3、解一点”的同学有相当的比例对于汉服基本常识缺乏了解),亟待汉服知识普及。,调查数据分析,1,一开始设计问卷时,有考虑过不加入具体知识内容,因为具体知识的引入可能会降低同学填问卷的意愿,但是如果没有具体知识问题的回答,很难甄别声称了解的同学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是的。权衡之下,我们加入了这三个问题。问卷设计上,这三题(Q6Q8)预期不了解的人数是依次递减的(考虑到中学语文可能涉及提示内容)。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而且和Q5相比,Q8显著偏离,Q9不了解人数仍然偏多,Q10鉴于提示内容较为明显符合Q5的结果。在常识上屡出问题,一定程度上表明,同学们对汉服的了解还是很粗浅的,而且有标签化了解汉服的可能性。
4、,调查数据分析,1,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及当今社会现状,Q11的结果并不意外,汉服目前在主流社会上的接受度仍然不高,比如以西装为正装在全国至上而下都是普遍现象,汉服者在亲友中较少自然不奇怪了。,Q12中,不知道汉服复兴运动的人占据大比例,说明汉服复兴运动宣传力度明显不足,在当今青年群体中缺乏普遍基础。Q13中,过激的观点选择者较少,大部分人还是比较理性的,但应注意“汉服应该被复兴,但应只出现在传统节日和重要仪式”这一选项(23.33%),相当一部分人还是认为汉服的应用范围有限的,这可能和汉服在群众眼中的刻板印象、改制汉服的普及程度较低有关。,调查数据分析,1,比较令人意外的是,认为奇怪的人占据了
5、将近一半,大众对于汉服的接受度仍然不足。后经过思考分析,我们认为可能和仪式化汉服定位占主体有关(见后文),在校服上希望吸收汉服元素的同学占据大多数,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调查数据分析,1,本题(Q15)原意用于考察汉服定位在不同价位对于不同人的接受程度。数据表明,低价位占据绝大多数,经分析原因可能是:1.汉服在学生眼中属于低价位产品。2.本样本以学生群体为主,平均消费水平限制了金额上限,不能说明实际问题。,Q16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上一题的一些缺陷。认可购买汉服的群体不小,具备一定市场潜力。,调查数据分析,1,这两题为简答题,限于PPT篇幅,无法在此展开原始数据 左图为部分结果截图Q17:您印
6、象中的汉族的传统服饰是怎样的?经统计,此题无效回答约22条(乱输入或不输入的回答),除去无效结果,大致分为几类:1.只有好恶评价(好看,漂亮/难看及其同义词)2.无概念/不了解3.大袖、长袍、飘然、庄重、大气等传统印象,其中一部分明确由电视剧得到4.特殊:和和服有点像(这让人想到一个问题:汉服在中国的知识普及程度和和服相比如何?)Q18:您对汉服推广有哪些好的建议?基本分为几类:1.纳入教育体系,尽早普及2.通过政府、媒体、明星、大型活动等渠道宣传3.改制4.放弃改制和宣传获得相当多人的认可,在这些方面须多加努力。,调查数据总结,1,本调查问卷规模不大,以大学生群体为主,针对当今大学生群体关于
7、汉服的认识有一定参考价值。总结:1.调查群体男女比例均衡,偏差不大,样本具备一定可信度。2.就对汉服的了解而言,很多人声称的了解程度与实际不符,且知识倾向于粗浅化和标签化,许多人对汉服的印象还是模糊的,只有好恶之分而无具体形象。3.汉服在主流社会上接受度不高,汉服复兴运动宣传力度不足,汉服普及任重而道远。4.汉服具备一定市场潜力,但改制不可缺少。,根据我们经网络渠道获得的一些数据(以下图为例,下图来源于一个实地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对汉服缺乏必要的了解不是个例,且与人们的观念等问题有关。鉴于此,我们将先尝试科普我们所获知的汉服知识。,*上图数据来源:,汉服的起源与发展历代汉服简介,传说中,上古
8、帝王轩辕氏黄帝统一了华夏部落。黄帝的正妃嫘祖,首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明了汉服。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实际上,远古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对人类来说,服饰的起源是出于实用。,2,夏、商、周朝汉服,秦汉汉服,秦代汉服主要承前朝影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汉服,魏晋时期,
9、男子一般都穿大袖衫大袖翩翩的衫子,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款式多为上俭下丰,以宽博为主。隋唐的服饰体现了当时开放的思想、开拓的精神。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盛唐以后,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隋唐时代也产生了汉服的一种重要变体圆领衫。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宋、明汉服,宋代服饰基本延续了唐朝的风格,总体来说可分官服与民服两大类。官服又分朱衣朱裳的朝服和圆领大袖的公服。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
10、后来又允许流外官、举人、庶人可穿黑色衣服。但实际生活中,民间服色五彩斑斓,根本不受约束。明朝十分重视整顿和恢复服饰制度。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代服饰。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趋豪奢,织绣技艺迈向顶峰,文化内涵更加丰富。,3,汉服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交领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右衽即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与内。 系带隐扣:通身不用纽扣,用衣带固定衣服各部位,4,汉服的重要形制,上衣下裳制:“上衣下裳”上穿衣下穿裳。 “衣”为缝有袖筒,前开式的服装;裳即是裙。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为汉服体系的第1个款式。,深衣制:深衣即
11、上下通行之衣;此衣名的由来是因为穿着时能拥蔽全身,将人体掩蔽严实的缘故;襦裙制:上身短衣,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称为襦;下身束的裙子称为裙 。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襦裙直到明末清朝前都是普通百姓(女性)的日常穿着服饰。,对襟襦裙,6,汉服的布料:锦服华裳,4,主要布料:锦、绢、绫、罗、帛、布、棉、麻、纱。,布帛类别 用途 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 丧服、祭服、朝服、深衣、冠冕 荣昌夏布、万载夏布锦,锦 蜀锦袍、蜀锦缠头、蜀锦袴 蜀锦、宋锦、云锦、缂丝,罗 白罗大带、薄罗衫子、罗襦 杭罗、吴罗织造技艺,绫绢 青绫裙、黄绢袴、白绢袜 双林绫绢、路桥拷绢,纱 香云纱衫 、素纱禅衣 香云
12、纱染整技艺,绸缎 丁香绸直身、银红绸直裰、 潞绸、濮绸、茧绸、漳缎,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棉,青布厚棉道袍,丝线 缂丝线、绣线 苏州花线制作技艺,5,汉代服饰的图案纹样,汉代服饰的图案纹样丰富多彩,尤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纹样设图案化明显,注重审美,注重装饰的整体效果。图案纹样精致而富有韵味。,汉代服饰的图案纹样:天文现象纹样,天文现象纹样最为典型的就是在服饰上出现的日、月、星、雪花等题材,如在蜀锦中出现的“水纹”,云锦上采用的“云气纹”等。其中,云气纹是汉代服饰中最为盛行的装饰图案纹样,它是汉代染织工艺中一种主要的装饰纹样,用线条的舒卷起伏作为表现形式。云气纹的舒展空间里,浮动着各种飞禽走兽,这
13、使得装饰画面更加富于动感。,汉代服饰的图案纹样:几何纹样,几何图案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对日常生活出现的各种图样的总结。汉代服饰中经常出现的几何纹样主要有“菱形”、“六角形”、“回纹型”等等。还有的服饰纹样用几何图形作为地纹,中间用多种自然纹样辅饰,让几何图案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几何纹样中,“双菱纹”是汉代服饰中最为流行的纹样。它是由一个大的菱形两角附以小菱形构成,由于类似耳杯的形状,所以又称为“杯纹”。,汉代服饰的图案纹样:十二纹绣,十二章纹绣是汉服男装中的固定纹样,据传最早始于三皇五帝时代,大约在周代已经形成,是当时的吉祥纹样,在汉代定型并成为皇帝和高级官员礼服的固定纹样,根据身份高低,纹样相
14、应加减。十二章纹一直持续到清末。十二章纹具体包括日、月、星、山、龙、华虫(即雉鸟)、宗彝(祭祀礼器,瓶形一对,每只上分别绘虎和猿)、藻、火、粉米、黼(黑白斧形)、黻(亚字型),总之,汉代服饰图案多从自然界中提取最精炼、最本质的东西,通过归纳和夸张化,达到一种注重精神表现而忽视外形的特点。这使得汉代服饰图案多表现出内在的神似,而不太注重外形的形似。这些图案哪怕到了追求时尚的今天,也是极富生命力的。如北京奥运会对云纹的使用,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一种再现。,6,汉服的含义与等级,衣物既是人的外在修饰,也能体现人的精神风貌。在中国古代,衣物的穿戴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僭越。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
15、了解衣物穿戴的制度,衣物的颜色衣物的图案衣物的配饰,古时,皇帝穿黄袍。相传衣冠尚黄,始于黄帝,说黄帝是服黄衣带黄冕的。再者,因为太阳是黄色的,寓意皇帝就是人间的太阳。此外,黄色常令人联想到金子,金子是贵重的,因此黄色是尊贵的象征。,登基做皇帝也称黄袍加身,一般情况下其他人是不能穿黄袍的,唐高祖时就曾“禁止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唐高宗时又重申“一切不许着黄”。,女皇武则天,太子李显,而那些穿红着紫的达官贵人经常出入朝廷,于是人们便以红色作为发达的标志,而达到紫色便是位居皇帝之下的高官了。所以时人便以“红的发紫”来形容那些官运亨通,仕途畅达的人。,着青衣者,官卑职微。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座中泣下
16、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暗含遭贬后官职卑微之意,官员的穿衣制度形成于唐朝,后世基本沿用,只在局部做了一些小的调整。以唐朝为例,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着紫衣,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神探狄仁杰剧中的曾泰,时任湖州县令,曾泰任永昌县令(五品),曾泰任凉州刺史,古时中国盛产各种麻类,用麻织布历史悠久,棉花产量曾经甚少。物以稀为贵,棉布衣服只有大富大贵的显赫人家才穿得起。 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所以老百姓也称为布衣。,通过缝缀在官服上形形色色的图案来彰显自己身份的做法于明朝兴盛。在这里说个有趣的成语“衣冠禽兽”,这四个字通常是用来形容道德败坏的人,意思是穿着人的衣服,
17、却做着禽兽不如的事。其实这个词源于明朝官员的服饰,统治阶级在官服上绣飞禽和走兽来代表官员的等级,是权利的象征。下面以明代为例,让大家领略服饰图案中体现出的高低贵贱。,皇帝与王侯的衣服上绣龙。皇帝绣五爪金龙,王侯根据地位高低绣四爪或三爪,表示低皇帝一等,文官的官服绣“飞禽”,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鸂鶒,八品绿袍,绣鹌鹑,武官的官服绣“走兽”,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豹子,四品绘虎,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说到配饰,最繁多的便是宫妃们的首饰了,而首饰中以头饰为最。让我们从头饰的佩
18、戴中窥探古时后宫严苛的等级制度。,九尾凤簪,五尾凤簪,七尾凤簪,双凤金华胜,凤在古代是富贵的象征,在宫廷中只有品级高的妃嫔才可以佩戴,品级越高,能佩戴凤簪的尾巴数也越多。九尾凤簪只有皇后才能佩戴。,步摇,取其行走则摇动而得名 。步摇的佩戴也是有严格的等级区分的。地位低的妃嫔只能佩戴玉步摇,稍高的佩戴银步摇,更高的则佩戴金步摇。,普通的宫女只能佩戴珠花,“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这句诗写的是一贵族女子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为要赴早朝而辜负了一刻千金的春宵。将丈夫称为“金龟婿”,与唐朝官员的配饰有关。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鱼符,龟符,鱼袋,注:龟符的前身是鱼符,鱼符
19、装在鱼袋中,武则天时改鱼符为龟符。,7,越服越南的衣冠制度,虽历代均有修改,但始终沿袭中国以衣冠别尊卑的基本思想。历代服制均取法甚至因袭中国的汉族王朝。朝鲜服饰唐朝时期,新罗与朝鲜交往甚密,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李氏朝鲜中期以后吸收明朝服饰式样,特别是女服朝高腰襦裙发展。日本的和服亦为效仿隋唐服饰的基础上演化而成,汉服的影响:周边国家的民族服饰,7,汉服的影响:汉式婚礼,在汉服潮流的影响下,当今许多的年轻人开始用富有民族气息的汉式婚礼来取代西式婚礼。汉式婚礼以周礼为蓝本,以典雅、尊贵、庄敬为气韵,追本溯源,是体现华夏经典文化传统的民族婚礼。汉式婚礼是汉民族的传统婚礼,在婚礼进行时应当穿着形制
20、正确的汉服。但可根据其不同时期的风格,选择相应的服饰颜色及款式。如汉周时期崇尚玄色及红色,风格的汉式婚礼可选择红黑配色的曲裾或衣裳;唐风汉式婚礼则可选择红男绿女的搭配;而明风婚礼则一般选择明代官服,新妇多为凤冠霞帔。,8,汉服的改制,“现代汉服”,这类汉服以传统形制、服饰文化特征为主体,在布料、纹饰图案、局部结构上可适当放宽,允许适当的发展,以适应现代服饰工艺技术发展、社会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汉服从来都是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汉服也不例外。在面料选择上使用机织布,在裁剪上部分使用立体裁剪,在穿戴繁琐性上大大简化,这是对正宗传统汉服既合理继承,又适当发展。因此,现代汉服的主流,应当是对正宗传统汉服的
21、合理、适度发展,在形制上部分生活化(比如袖长不必回肘,曲裾和襦裙有机结合),在做工、面料上采用现代工业技术,降低成本。,9,现代汉服的现状:问题重重,就目前发展而言,经过我们的意见交流和讨论,分析结果如下。(1)汉服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市场现状较为混乱和复杂,这也导致了宣传资源和发展空间的白白浪费。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各朝各代汉服各异,不同的人对于汉服也有各式各样的理解方式。从我们获得的调查结果来看,光是对汉服起源的看法从上古时代到汉唐皆有,喜好五花八门也就不奇怪了。 另一方面,清朝统治中国三百年,近现代革命后又对传统进行批判,受此影响,传统的汉服逐步淡出了人们视线。目前民间自发复兴汉服,缺乏规
22、划,缺乏组织,不能形成统一的行动力。,9,现代汉服的现状,(2)汉服的知识来源缺乏权威性。就普通人而言,如非汉服爱好者,对于现代汉服款式多来源于电视古装剧和网络讨论解答等,没有一个权威的指导,中小学历史课程中也对此着墨甚少。我们的简答题部分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3)当下的汉服定位较为有限。仪式化服饰居多,例如公祭黄帝的服饰就属于此类,这样的定位很可能是我们问卷中Q14您觉得穿汉服走在街上奇怪吗?收到将近一半的肯定答复的原因,毕竟仪式化服饰和生活服饰差异较大而且在高端消费上,汉服尚未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9,现代汉服的现状,(4)从国家层面来看,汉服尚未进入正式会议的正装考虑行列。以历史经验
23、来看,民族服饰的大面积推广受国家行为极大。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废胡服,着汉服等一系列汉化措施影响极其显著,导致鲜卑族迅速融入汉族文化中。再如,古代因历史沿袭至上而下普遍存在的儒生服影响了整个知识阶层。而今,在高层出镜时,在大型会议中,正装是以西装为主体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这同样影响了社会主流的倾向。如果在国家行为上不能将其大力推广,汉服很难真正登上大雅之堂,而是成为少数爱好者圈子里的产物。,10,关于汉服推广,我们的思考与建议,1.政府和民间共同宣传,推动汉服知识普及,开辟汉服销售的市场。如举办汉服节,推出汉服类的节目。校园方面,可以开设汉服类的选修课程,举办汉服文化讲座及活动等。2.先
24、在特定场合和节日下推广,再逐步泛化。比如祭孔,祭黄帝等文化活动场合,如三月三踏青,九月九登高,中秋和元宵赏月,端午纪念屈原等节日,另外,我们还可以穿汉服去故宫,去走秀,去拍婚纱照,10,关于汉服推广,我们的思考与建议,3.作为汉服改制的一环,针对受众的心理,让汉服保留精华,化繁为简,让汉服保留大气、华美的特点的同时(调查发现,许多人对汉服的第一印象如此)易于穿戴,适应潮流。以此可从仪式化服饰中分化出生活常服,以提高群众对于汉服的接受度。4.改进加工方法,用现代先进的生产工艺来加工汉服,同时在花纹和服装的形制方面大胆创新,加入当下的流行元素。例如,针对现代审美观,我们可以让汉服设计更加体现曲线美
25、,以利于推广。,10,我校汉服社照片(感谢汉服社同学的支持! ),10,我校汉服社照片(感谢汉服社同学的支持!),11,汉服界的未来,在继承以往成果的基础上,06年初以来,汉服逐渐呈现出燎原之势,迅速出现在大江南北,甚至港台南洋欧美华人社区。汉服已成为广为人知的概念,积极的媒体报道大量出现。但是单纯的汉服推广越来越难,如果在国家大型活动中融入汉服仍然不能突破现在的难题,也就等于宣告了这一代汉服者将要成为历史。,汉服运动很艰难,甚至可以说,汉服运动发展了近十年,如今才不过从赤贫升级为脱贫。往后看,只走出那么一小步,往前看,道路崎岖。在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中,我明白大家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并且负面心理居多。但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有答不对的题,没有无答案的题,关键看你愿不愿意去解。 月曜辛汉服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