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点基本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1022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点基本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省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点基本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川省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点基本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川省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点基本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点基本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点基本标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J11省预防接种门诊基本标准一、面积和布局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民族地区不少于20平方米)。预防接种门诊应当设有候种区/预检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工作区、冷链室和异常反应处置室等。候种区供受种者接种前休息和等待预检/登记;预检和登记区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接种区供受种者等待和接受接种;留观区供受种者接种后留观半小时和休息;工作区是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进行预检、登记/预约、资料管理、统计报表等的内部工作区域;冷链室是用于放置冷链设备的专用房间;异常反应处置室是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放置急救药品和设备的专用房间。各分区应当按照候种一预检一登记一接种一留观的流程顺序先后排列,

2、各区应当有明文标识以引导受种者按接种流程有序流转。候种区和留观区应当分门出入。接种区应当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应当设专室(台)。预防接种门诊所在楼层应当选择在地上第1层(有电梯者除外),预防接种门诊应当避免与临床科室共处在同一楼面,候种区和留观区出入口及通道应当远离感染门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病房、注射室、放射和检验等科室。二、人员预防接种人员由经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资格认证的人员担任,预防接种人员配置应当与辖区内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周期相适应,应当熟悉业务知识,有应急处理能力,且相对稳定。接种时应当有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登记、体检、接种等各项工作,卡介苗固定专人接种。因突击性接种任务需要,临时性抽调

3、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亦需经过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培训证并持证上岗。三、硬件设备普通设备:登记台、接种台、预检器材、接种器材、臭氧/紫外线消毒设备、候种和留观桌椅、备用发电机组、资料柜、办公桌椅、洗手设施和取暖降温设备等。冷链设备:医用冰箱/冷库、冷藏箱、冷藏包/接种台小冰箱、冰排、温度计、温度自动监测报警设备等冷链设备,设备的数量和容积满足疫苗储存、转运和预防接种需求。信息化设备:配备疫苗和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扫码设备、身份证读卡设备、网络设备等,有条件的预防种门诊可配备知情同意或核签电子设备、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所需设备。宣传设备:橱窗、展板、宣传栏,有

4、条件的门诊可配备壁挂式平板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用于预防接种知识和政策的播放宣传。四、药械耗材预防接种门诊最多可储备2个月接种量的疫苗。注射类疫苗接种应当使用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注射器的配备数量应当大于预约接种人数的Ll倍。配备物品包括75%乙醇(消毒液)、镶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儿童)血压计、1:1000肾上腺素等急救用药品和器械、污物桶及一次性注射器回收安全盒等。五、服务时间预防接种门诊应当按日(周、旬)开展预防接种,以满足辖区内服务人口数量的需要,每个接种人员日均接种人数大于50剂次的接种门诊应当增加服务频次或接种人员。六、宣传与公示预防接种

5、门诊所在医疗机构的入口处应当设立醒目的标识指示预防接种门诊所在位置、服务时间和咨询电话。预防接种门诊内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可预防的疾病、接种程序、接种途径,禁忌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接种前后注意事项等,非免疫规划疫苗还应当公示生产企业、疫苗价格和接种服务费收费标准等,预防接种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接种人员姓名、照片和职责,预防接种工作流程等。四川省预防接种点基本标准一、预防接种点的设置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应当经当地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指定认可,设置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便于受种者接受服务,有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实施。二、预防接种点可依托村卫生室/社区卫生

6、服务站、居委会/村委会办公用房、集贸市场管理办公室和学校医务室、办公室、教室等固定房屋设置。地震、洪涝等灾区可通过搭建帐篷建立临时预防接种点。三、预防接种点要求宽敞、明亮、卫生、整洁,做好消毒和通风工作,为受种者和家长提供座椅,炎热和寒冷季节有降温、取暖设施。四、预防接种点要有醒目标志,在醒目地点张贴接种疫苗的品种、接种时间、接种对象、预防接种注意事项等内容。五、预防接种点应当标示工作流程,按照候种预诊、预防接种、留置观察等功能进行分区,使用面积应当能满足需要。六、每个预防接种点应当配备N2名具有资格的工作人员实施现场预防接种工作,并根据受种者数量适当增加人员。七、预防接种点应当配备用于储存疫苗的冷链设施设备和与受种者数量相适应的注射器材、药品和器械等,并做好预防接种记录等工作,符合本规范对预防接种的基本要求。八、预防接种点应当配备必需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制定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