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1149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21.3 重点研究的问题31.4 研究结论3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72.1 项目的由来72.2 项目单位概况92.3 项目建设的技术支持10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 市场预测和建设规模133.1 小龙虾与河蟹价值133.3国内外市场需求143.4建设规模16第四章 建设地点与条件164.2项目建设地点及土地权属194.3自然及基础设施条件19第五章 建设方案215.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215.2 建设任务和规模225.3 建设内

2、容235.4生产工艺与养殖技术265.5 给排水295.6 供电29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与防疫306.1 环境影响评价306.2 防疫技术设施30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317.1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317.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1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328.1 项目组织形式328.2 项目建设管理33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49.1 投资估算依据349.2 投资估算34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45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 某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申报单位: 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1.1.3项目承建单位: 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

3、: 1.1.4项目拟建地点某县棋盘乡1.1.5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1.1.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某会计师事务所资格等级:x级证书编号:中国注册会计师法人代表:1.2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1.2.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为国家、省关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方针政策,特别是小龙虾发展政策,具体依据如下:1、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委托某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编制某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某省人民政府某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3、项目单位提供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卫生许可证等其他相关资料。1.2.2研究工作

4、的范围1、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2、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的研究;3、建设方案的研究;4、投资估算的研究;5、效益的研究。1.3 重点研究的问题本项目重点研究的问题是蟹虾鱼规模化养殖与繁育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符合国家“三高”农业产业政策。为此,本公司对项目建设的内容、规模、技术、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同时对拟建项目投资、建设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作了较充分的分析和预测,最后确定了本建设方案。1.4 研究结论1.4.1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立足某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根据“三高”农业规划政策,充分考虑某县棋盘乡自然资源条件、人口数量、种养面积、地理环境状况、市

5、场风险、资金投入效益和可能等因素,最终确定基地建设面积7.5万亩,开展蟹、虾、鱼混养模式,公司计划分四期完成投资。2010年,公司筹备资金2000万元,已发展水产养殖15000亩。到2013年,完成水产养殖面积7.5万亩。按“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公司带动农户养殖蟹虾鱼20万亩以上,带动农户8000户以上。为某县大力发展水养殖产业,提供服务。建设河蟹苗种培育基地10000亩,其中:大棚土池1000亩800亩,标准化鱼池9000亩,900口,(13051米),年培育扣蟹500吨。基地建成后,辐射带动河蟹养殖面积亩。建设虾苗基地面积为2000亩,年培育亲本虾300吨,年产虾苗6.5

6、亿尾。基地建成后,辐射带动龙虾养殖面积65000亩通过鱼池标准化鱼池改造,建设虾蟹鱼混养基地面积6.3万亩,鱼池规格30亩/口,配套新修生产路30公里,完善水利和供电及其他配套设施。1.4.2项目选址某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选址位于某县棋盘乡,具体方位见某县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示意图。1.4.3总投资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4255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13318.5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6701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65.19万元;基本预备费1014.23万元。生产投入资金21251.08万元。资金来源为争取国家农业部“三高”扶植资金借贷专项资金300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12550万元

7、。1.4.4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为4年,即2010-2013年。1.4.5研究结论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普及某县河蟹、小龙虾、优质鱼健康养殖技术,产生良好的产业化辐射效应,引导和带动农民发展水产养殖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对某县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开辟新的途径,为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某都将做出积极的贡献。本项目符合国家“三高”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符合某县农业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建设某县蟹虾鱼养殖基地,将取得社会、经济及生态“三赢”的显著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建设十分必要,而且可行。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

8、表1-1序号指 标单 位数 量备 注1基地建设面积亩750001.1扣蟹培育池亩100001700口1.1.1土池亩9000900口1.1.2大棚土池亩1000 800口2虾苗基地亩2000200口3养殖基地亩630002100口4年培育扣蟹吨5005年培育小龙虾亲本虾吨3006年产小龙虾虾苗亿尾6.57年成蟹产量吨56708年小龙虾产量吨47259年鱼产量吨720010基地人员定编人159纳入公司管理11 投资估算万元42550 11.1建筑工程费用万元13318.5011.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万元6701.00 11.3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万元265.19 11.4预备费万元1014.2312

9、流动资金万元21251.08 13资金来源万元800.77 13.1申请农业部专项资金万元30000.00 13.2项目单位自筹万元12550.00 14 建设工期年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的由来2.1.1国家、省支农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1号)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三高”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

10、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要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向重大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倾斜。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继续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淡水小龙虾野生寄养(虾稻轮作)和池塘养殖、虾蟹鱼混养、是各级政府大力

11、推广的富民措施,特别是小龙虾,某省人民政府为此制订了某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强调大力发展淡水小龙虾的人工批量繁殖和健康养殖。2.1.2小龙虾产业化发展情况小龙虾,又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世纪年代从日本移入我国,一直处于自发野生状态。近两年来,小龙虾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消费模式风靡全国,从田间地头登上了城市经济的大舞台,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重要养殖品种,发展迅猛,势不可挡。2009年,某县小龙虾产量达4.11万吨,占全省的15.5。某省有33个较大规模的淡水小龙虾加工厂,其中15个加工厂被批准直接向国外出口淡水小龙虾加工产品,年加工能力在20万吨以上。2008年我

12、省出口淡水小龙虾加工品3.2万吨,创汇约2亿美元,但出口量不及年加工能力的1/8或出口订单的1/2,究其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虾源。因此,每年的生产加工季节,这30多个加工厂都要开展激烈的虾源争夺战,不仅加工厂与加工厂争夺虾源,加工厂也与国内市场争夺虾源,使得加工厂只能半开工生产,一年只能加工3个多月的时间,严重的影响了我省淡水小龙虾的出口创汇。近几年国内市场淡水小龙虾的价格不断上涨,2010年比2009年平均每千克上升2.0-4.0元,达到16-40元/kg,价格远远超过我国的传统鱼类。某县位于江汉平原湖区,有适合养殖淡水小龙虾的水域65万亩,其中已开发养虾的低湖田(回形池)45万亩,池塘20万亩

13、,此外还有宜于养虾的稻田50万亩,但一方面小龙虾种苗的缺乏,二是养殖设施标准与水平不高,极大地制约着小龙虾产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2.1.3河蟹产业发展情况河蟹是某省水产业发展的十大主推品种之一,某是河蟹养殖大县,全县养殖面积近40万亩,但因为苗种依靠外源,养殖的规格较小,生产水平也不高。完善河蟹种苗培育基地和推行河蟹标准化生产体系和病害防控体系,推进产业升级和特色品牌建设,推行健康无公害养殖,才能实现河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2 项目单位概况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 月 日,注册资金壹仟零捌拾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农业水产养殖、家禽养殖的培育、研究、开发、销售。公司现有办公人员9人

14、,养殖从业人员150人,设办公室、财务部、生产部、销售部等1室3部。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根据国家、省、市、县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加快农村综合开发,促进脱贫奔康等一系列政策,结合某县土地、劳力资源优势的有利条件,拟在某省某县建立7.5万亩的水产养殖等基地。公司首先建立种苗基地,培育推广蟹苗和虾苗良种,积极引进外地先进技术,同时选育本地良种。公司现有养殖面积达到15000亩。其中蟹苗基地500亩,年育有良种蟹苗4000公斤,每年可以培育良种蟹苗5万公斤以上,可以养殖面积1万亩以上。公司发展养殖生产的结构是:培育良种、建立基地、带动农户、扶持贫困户养殖、收购农户养殖水产品,进行产品销售。2.3 项目建

15、设的技术支持2.3.1先导工程2005年以来,某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率先在全国完成的“淡水小龙虾人工诱导繁殖技术”、“淡水小龙虾与中稻轮作技术”、“淡水小龙虾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 和“淡水小龙虾加工技术与综合利用”四项成果,其中两项获“某省科技进步奖”,一项获中国水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某市标准化奖,其技术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水平。1980年,洪湖河蟹人工放流增殖成功,1990年,某河蟹人工养殖成功,2006年以来,某县探索虾蟹混养模式,取得成功,亩产河蟹60公斤,小龙虾65公斤。2007年,公司开展河蟹扣蟹培育成功,亩产扣蟹80公斤左右。为项目实施打下了较为可行的基础。因此,完成该项目具有

16、良好的技术、设备和工作基础。2.3.2技术支持项目第一责任人:xx,男,19 年生,xx 专业,xx毕业,(单位与职务)。项目直接责任人:,xx,男,19年生,xx 专业,xx毕业,(单位与职务)。项目技术负责人:xx,男,19 年生,xx 专业,xx毕业,(毕业学校、学位)(单位与职务)。(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首席专家:xx,男,19年生,xx 专业,xx毕业,(毕业学校、学位)(单位与职务)。(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1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的需要小龙虾和河蟹是某的一大特色水产品,发展虾蟹产业,对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重要出路。某水产养殖面积大,

17、如何提高养殖效益,人们不断在探索。通过试验,蟹虾鱼混养是很好的优化模式,为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充分享受国家“三高”农业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重要出路。2.4.2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某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鱼、猪生产基地。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方针的不断贯彻落实和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广泛推广应用,某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其中水产养殖面积达48.48万亩,占到国土面积的9.34%,年总产量23.33万吨,水产业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100元,水产养殖成为某县农民的主要农业经济收入之一。2.4.3提升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公司、农户有效对接的重要基础。目

18、前,某县的农业产业化与先进县市和自身发展要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发展不够;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化经营不够,区域性、专业化的大基地数量少、建设标准低,区域间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仍然存在;三是精品名牌发展不够,初加工、粗加工产品多,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序不够,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农民自己的专业经济组织、协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五是产业化运行机制规范不够,产供销各环节、各利益主体之间联系不紧。通过基地建设,可组织农民,扩大合作社规模,合作社可以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有利于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民利益得到

19、有效保护。2.4.4示范带动农户的需要把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引入农业领域,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营和管理,坚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实行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本项目将成为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民参观学习和培训的重要基地,成为展示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技术推广的实验地和堡垒,是探索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试验区,以点带面,其辐射带动作用能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能。2.4.5促进农村和谐的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和谐,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本项目除了带动农民致富外,还将通过示范和引导,带领广大农

20、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新农村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农村的和谐和全面奔小康。第三章 市场预测和建设规模3.1 小龙虾与河蟹价值小龙虾和河蟹,属珍贵的水产经济动物。其肉味独特,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尤其钙、磷、铁、锌、碘含量极为丰富,且含有丰富的硒、维生素A、维生素C、低糖、低脂、低胆固醇,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其所含的脂肪主要是由不饱和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易于人体吸收。尤其是富含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的功能,对提高运动耐力具有重要作用。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壳含有20%的甲壳质,经过加工,可以提取甲壳素。甲壳素可以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可制作成保健

21、品,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抗癌的功效。另外,小龙虾还可以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是营养和食疗价值非常高的动物性食品。在虾蟹池中混养鳜鱼、泥鳅等名特鱼类,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3.2产品方案与价格 项目设计年生产河蟹成蟹3780吨,河蟹扣蟹500吨(自养315吨,外销185吨),豆蟹5000万只(外销),培育小龙虾亲本300吨,育苗6.5亿尾(自养),年产小龙虾成虾3780吨,鳜鱼540吨,泥鳅630吨,其它鱼类6030吨。根据近年产品销售价格,项目产品价格取以下价格计算。河蟹价格46元/公斤,龙虾10元/公斤,鳜鱼40元/公斤,泥鳅25元/公斤,成鱼5元/公斤,扣蟹50元/公斤

22、,豆蟹500元/万尾,虾苗350元/万尾。3.3国内外市场需求淡水小龙虾和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氨基酸总量占蛋白质含量的70%以上,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因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国际市场对小龙虾的深加工制品需求十分巨大,已形成日本、美国、欧盟、东南亚等4大市场格局,年需求量达120万吨,贸易额70多亿美元,而小龙虾产量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小龙虾价格不断上涨。欧盟和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螯虾量达2万吨。瑞典更是螯虾的狂热消费国。每年瑞典举行为期3周的螯虾节,全国上下不仅吃螯虾,而且人们在餐具、衣服上绘制螯虾图案,情景十分隆重,瑞典每年进口克氏原螯虾就达510万吨。

23、西欧市场一年消费克氏原螯虾68万吨,而西欧自给能力仅占总消费量的20。淡水小龙虾在我省常以整虾、虾球、虾仁的形式出现在高、中、低各层次的酒店、饭馆,也时常在百姓家中的餐桌上见到它。某省有8000多万人口,如以每人每年食用2千克计,需求量即为16万吨以上。此外,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合肥、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每年都从某采购大量淡水小龙虾,据初略统计上述某城市每年需求量在10万吨以上。我省共有33个较大规模淡水小龙虾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在20万吨以上。若以加工出口10万吨计,即需淡水小龙虾成虾约为60万吨(加工1千克淡水小龙虾虾仁,需6千克淡水小龙虾)。三者合计需求量有86万吨,而我省淡水小龙虾的年

24、产量最高不到30万吨。因此,淡水小龙虾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必须发展人工养殖和人工繁殖。河蟹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和东南亚,十分畅销。特别是150克以上的品牌大闸蟹市场价格200元/公斤左右。3.4建设规模根据市场容量,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公司的实际,确定项目的具体规模为:项目面积7.5万亩,其中扣蟹培育池10000亩,年培育扣蟹500吨。豆蟹5000万只,优质鱼900吨;小龙虾繁育基地2000亩,年培育小龙虾亲本虾300吨,年产小龙虾虾苗6.5亿尾。蟹虾鱼混养基地6.3万亩,年河蟹产量3780吨,小龙虾3780吨,优质鱼6300吨。第四章 建设地点与条件4.1某县经济社会概况某县位于鄂中

25、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腹地。京珠国道主干线与太澳国家重点公路中间的重要加密线随岳高速公路南北纵贯某。南北向连接河南、某、湖南三省,其南段起于仙桃市毛咀,与沪蓉国道主干线相接,途经仙桃市、某县,止于某境内拟建的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某县是某境内最大的县之一,古有“芙蓉之国”的美称。某人所获得的土地,完全是由于长江和东荆河的馈赠。它位于洞庭湖的北面,东带洪湖,南濒长江,汉江支流东荆河绕北部边界蜿蜓东去。正是某境内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土壤肥沃,故也有某省鱼米之乡的美称。某县现辖红城、棋盘、柘木3个乡和白螺、尺八、三洲、桥市、朱河、容城等1 8个镇和大垸农场、荒湖农场2个农场。全县共766个行政村,

26、6101个村民小组,有56个居民委员会(街道社区),279个居民小组。某县域面积326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2579.78平方公里。截至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42.43万人,城镇人口49.28万人,城镇化水平34.60。人口密度439人/平方公里。2009年全县实现国内总产值108.59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45.89:22.24:31.87。人均总产值达到7624元。详见表41。某县经济社会基本情况表 4-1序号指标单位2007年2008年2009年备注1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平方公里3266326632662年末总人口万人140.36 142.07 142.43 2.1乡村人口万人105.

27、93 104.53 93.15 2.2城镇人口万人35.33 37.54 49.28 3年末总户数万户33.92 41.04 41.14 4地区生产总值亿元77.00 95.40 108.59 4.1第一产业亿元35.00 43.86 49.83 4.2第二产业亿元16.92 22.11 24.15工业亿元15.06 20.41 20.87 4.3第三产业亿元25.08 29.43 34.6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26.60 28.24 50.69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0.59 26.37 38.64 6财政总收入亿元5.00 2.36 2.72 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06

28、1.27 1.42 8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亿元41.10 49.69 60.01 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901810129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40274867533111出口总额万美元90310851521某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257万亩,水面95万亩。改革开放以来,某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得条件,是全国商品粮、商品鱼、良种猪、麻类和优质棉生产基地,也是某省速生丰产林、出口麻生产基地,粮食总产位于全国百强之列,其中水稻总产位居全国县(市)之首,牲畜、家禽、麻类总产均进入全国百强之列,芦苇产量占全省四分之一,油料和水产品总产量也位居前列。工业方面,目前某也已形成以轻工、燃化、纺织、木材加工、食

29、品加工、建筑、机械、塑料等门类基本齐全的工业体系,一批骨干企业如银欣公司、福江木业、大枫纸业、滨湖集团、龙蟒集团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大批优质产品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先后又71种产品分别获国优、省优和部优产品称号,有30多家企业年产值超过千万元,其中6家产值过亿元。某县立足于鄂中南、某广阔腹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适应长江经济开放开发及某省、荆州市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强化农业基础,加重工业份量,壮大第三企业,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某(容城)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经济结构合理,第三产业发达,功能布局优化,生态环境良好,城市风貌独特的现代化中等城市,逐步建设为两湖平原的商品

30、流通中心、信息中心、长江中游的主要交通枢纽,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2010年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上达到长江中游同类城市领先水平。4.2项目建设地点及土地权属4.2.1项目建设地点项目选址在某县棋盘乡。项目用地选址符合某县城市总体规划。4.2.2土地权属公司现已办理了鱼池承包合同,此土地性质为农业用地。4.3自然及基础设施条件4.3.1地形、地貌项目选址位于某县棋盘乡。某县南部长江沿岸,北部东荆河沿岸和西部较高,中间和东部属湖洼地带,低于西面和南北两侧地区,高低相差6米左右,自然成撮箕型,宜灌溉和水利,这是由于长江和东荆河多次泛滥,大量泥沙溢出河床沉积而成天然大堤,天然大堤随洪

31、水上涨不断增高,两岸地势变得亢,江河之间形成地势相对低下的洼地。4.3.2气候条件某县属亚热带内陆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分、无霜期长等特点。历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2.8,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28,最冷月平均气温3.6,常年主导北风,平均风速2.3m/s,出现频率为17%,夏季主导南风,出现频率为20%,冬季主导北风,出现频率为20%,年静风频率为22%,夏季静风频率为19%,冬季静风频率为23%。年平均降雨量1113.0mm,年最大降雨量1500.0mm,时最大降雨量73.0mm,平均蒸发量1312.1mm,年平均日照时数186

32、5.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56.6天,年均雾日数38.2天,最大积雪厚度300mm,年平均气压1122mb,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冷月平均湿度77%,最热月平均湿度83%(7月)、82%(8月)。主要灾害天气有寒潮、暴雨(最大日降雨量174.3mm)、秋寒、干旱、大雾和冰雹。4.3.3水资源条件长江某段,上起冯家潭,下至韩家埠,境内河道165公里,平均流量为2150m3/s,最大流量(2004年9月为)41600m3/s,最小流量(2004年10月为)1500m3/s,为沿江人民饮用水源。4.3.4交通条件某县水陆交通便利,沿江有长江码头十余处,北距宜黄高速公路55公里。三条干线公路可直达

33、深圳、上海、西安、某、岳阳、襄樊等某城市,另有白螺、鄢铺两处长江汽车轮渡,连接湘鄂,建设中的随岳高速、监洪高速穿境而过,江北一级公路连接某和荆州,荆岳长江大桥连接岳阳某,地理位置优越。4.3.5 拆迁本项目建设用地已完成三通一平,现已无房屋拆迁和专项设施搬迁事宜。第五章 建设方案5.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5.1.1指导思想项目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历史任务,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核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将现代农业建设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

34、程的长期艰巨任务,明确项目目标定位,拓宽农业项目的多功能性,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项目组织管理和经营水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发挥项目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产业基础。5.1.2项目建设原则1、发挥资源优势原则。本项目区是四胡地区水袋子,为水洼地,水改旱等措施对本地区不适宜,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变水洼地资源劣势为水产品养殖资源优势,把项目建设同提高土地利用率综合考虑,把项目建设与发展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本地资源、气候和区位优势,发展壮大水产养殖优势产业。2、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发展小

35、龙虾、河蟹市场前景看好、产业覆盖面大、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营和管理,实行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科技先导原则。充分利用某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某省农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加强蟹虾鱼养殖新技术引进和推广,扶持基地进行规范和规模养殖,实现农业经济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提升水产品的竞争力。 5.2 建设任务和规模立足某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充分考虑某县棋盘乡自然资源条件、人口数量、种养面积、地理环境状况、市场风险、资金投入效益和可能等因素,基地建设面积为7.5万亩,其中扣蟹培育池10000亩,年培育扣蟹50

36、0吨,豆蟹5000万只,优质鱼900吨。小龙虾繁育基地2000亩,年培育小龙虾亲本虾300吨,年产小龙虾虾苗6.5亿尾。蟹虾鱼混养基地6.3万亩,年河蟹产量3780吨,小龙虾3780吨,优质鱼6300吨。5.3 建设内容基地建设是对基地内的水利、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处理、病害防治等配套设施进行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繁育池建设,生产路建设,水利、供电设施,生产配套设施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等方面,具体为以下几项。5.3.1繁育池建设小龙虾繁育池。建挖虾池主要是对现有养殖水面改建虾池,不占用基本农田,符合国家土地政策。1、建设河蟹苗种培育基地10000亩。其中:大棚土池1000亩800口,新挖20

37、米41.7米2.2米土池800口,每口养殖面积为834平方米(1.25亩),总计1000亩,大棚面积为平方米。土池长轴方向为东南向,池塘深2.2米,保持水深1.82.0米。主池埂顶面宽4米,副池埂顶面宽3米,坡度1:2。池塘一端进水,另一端排水,高灌低排,水闸双套管结构排水。标准化鱼池9000亩,900口,按13051米2.2米标准建设改造鱼池900口,每口养殖面积为6670平方米(10亩),总计9000亩。鱼池长轴方向为东南向,池塘深2.2米,中间设平台,保持水深1.02.0米。池埂顶面宽8米,坡度1:2。池塘一端进水,另一端排水,高灌低排,水闸双套管结构排水。建设虾苗基地面积为2000亩,

38、新挖30米89米2.2米土池500口,每口养殖面积为2670平方米(4.0亩),总计2000亩,鱼池长轴方向为东南向,池塘深2.2米,中间设平台,保持水深1.02.0米。池埂顶面宽4米,坡度1:2。池塘一端进水,另一端排水,高灌低排,水闸双套管结构排水。通过鱼池标准化鱼池改造,建设虾蟹鱼混养基地面积6.3万亩,鱼池规格30亩/口。5.3.2生产路建设新修生产路30公里,其中主干道10公里,6米宽;支道20公里,4米宽。5.3.3水利、供电设施建设棋盘乡位于四湖腹地、地势较低,是典型的水洼子,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该地区的发展,开展水产养殖,必须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水利设施建设是本项

39、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本项目投资的重点,通过对项目区现有水利设施的普查,结合已建项目的水利工程量,初步估算河沟渠疏挖30千米,工程量为400万立方。供电设施主要包括:新建配电房及设施维护30处;更新200KVA变压器30套;架设低压输电线路150公里;维护355kw泵站10套,5.3.4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新建基地配套用房(化验、检测、饲料配方、培训等用房)2000平方米;养殖池配置微孔管道增氧机2100台套,河蟹扣蟹培育池配置微孔管道增氧机500台套,小龙虾培育池配置微孔管道增氧机100台套,购置抽水机2500台。5.3.5生产桥、涵闸配套建设新建生产桥100座,涵闸2500座

40、。5.3.6技术服务主要是技术的咨询与引进,技术推广与培训等。5.3.7建设内容项目具体建设内容详见下表5-1。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建设内容一览表表5-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 小龙虾繁育池建设亩20001.1土池亩2000二扣蟹培育池亩10000 2.1大棚土池亩1000含棚架2.2无棚土池亩9000 三养殖池亩63000四 生产路建设公里304.1主干道公里104.2支道公里20五生产桥、涵闸个5.1生产桥个1005.2涵闸个2500六 水利、供电设施 6.1沟渠疏挖万立方米4006.2配电房及设施维护处306.3购置变压器200KVA台套306.4低压输电线路公里1506.5泵站建设台套1

41、06台套1规格为355kw7抽水机台套35四 配套设施建设 1基地配套用房建设平方米1000为化验、检测、培训等用房2渔具付2003增氧机 台套 3524消毒设施4.1消毒喷雾器台704.2消毒喷洒机台套354.3防护用具套354.4采样仪器台套8五 技术服务 1技术配方引进个12技术推广培训设备台套43技术培训人次 /年10005.4生产工艺与养殖技术5.4.1项目技术的主要特点本项目包括小龙虾繁育、河蟹扣蟹培育、虾、蟹、鱼混养技术。小龙虾繁育。技术上采用 “控制光照、控制温度、控制水位、改善水质、加强投喂”的“五位一体 ”的人工诱导方法促使淡水小龙虾同步产卵、批量繁殖,是基于淡水小龙虾的繁

42、殖生物学特性。控制光照、控制温度、控制水位是关键措施,改善水质、加强投喂是辅助措施。提高亲虾的成活率,增强性腺发育的同步性,促使淡水小龙虾尽早、同步进入交配产卵期,从而达到批量繁殖,规模化供苗的目的。其技术特点是:人工诱导、同步发育、批量产卵、高密度孵化、规模化供苗。河蟹扣蟹培育。从江苏等地河蟹繁殖场引进大眼幼体,早期在大棚土池中强化培育豆蟹投放养殖,后期大眼幼体利用土池培育扣蟹,通过“控制光照、控制温度、控制水位、控制投喂,种植水草,合理密度,改善水质”技术,使扣蟹规格保持在120-200只/公斤,为养殖生产提供优质种。虾、蟹、鱼混养。根据虾蟹鱼的生物学特性,技术上采用“时空分隔技术”,开展

43、 “鱼虾蟹混养”等新技术、新模式,可有效地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促进生态平衡,也可最好地保证产品质量。5.4.2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本项目小龙虾繁育技术在国际上首创“控制光照、控制温度、控制水位、改善水质、加强投喂”“五位一体”的人工诱导方法,促使淡水小龙虾室外同步产卵。批量繁殖技术成本低、可操作性较强且操作简单、效果好、易于推广。这项技术在省内外被广泛接受,说明该项技术是可行的、先进的。河蟹扣蟹培育技术引进江苏扣蟹培育方法,结合某资源、气候特点,通过“控制光照、控制温度、控制水位、控制投喂,种植水草,合理密度,改善水质”,控制河蟹性早熟,已有先导技术,是可行的。虾、蟹、鱼混养。是在近几年养

44、殖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小龙虾与河蟹及名优鱼类混养的“时空分隔技术”,该项技术的提出和推广,将有力的促进了养殖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名优种类的养殖比例,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养殖经济效益。5.4.3主要技术内容1、小龙虾人工生态育苗技术。2、河蟹扣蟹苗种培育技术。3、虾蟹鱼无公害养殖技术操作规程。4、虾蟹鱼病害防治技术研究。5.4.4工艺路线淡水小龙虾繁殖用亲虾的选育 淡水小龙虾人工诱导批量繁殖 淡水小龙虾幼虾规模化培育 淡水小龙虾土池高效、健康养殖 。 河蟹大眼幼体选育扣蟹培育 健康养殖。小龙虾苗种、扣蟹、优质鱼种投放池塘养殖饲养管理水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商品鱼供应无公害水产品申报无公害水产品标志商品市场。5.5 给排水5.5.1给水项目区位于长江北岸,年均径流量约2847亿立方米,为项目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项目区内河、湖、塘、渠遍布,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5.5.2排水龙虾、蟹吃水中田螺、水草和浮游生物,套养鱼类投放鳜鱼、泥鳅、白鲢,养殖对水质不仅没有污染,反而可以净化水质。重点建好排灌渠道,实行排灌分家。5.6 供电某电力供应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