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1230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 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1994-6-28国家中管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1)发病特点:急性或缓慢起病,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颈肩部酸痛、头晕头痛、一侧颈项不适等先兆。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2)诱因:病发多有诱因,每因劳倦、感寒而诱发。(3)临床表现特点:以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加重,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等为主症。(4)病因病机特点:由于感受风寒湿邪,或年老体衰、劳倦内伤等多种原因,导致经络阻滞,气血不通,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发为项痹。其病表实为多见,急症期以风、寒、湿等标实症状

2、突出。(5)实验室检查:X片、CT征象或磁共振检查可见生理曲度改变或椎间隙狭窄,骨赘形成等影像学改变。2、西医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二)疾病分期:急性期:临床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麻木疼痛,可以忍受。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三)中医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

3、淡红,苔薄白,脉弦紧。(2)气滞血瘀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3)肝肾阴虚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四)鉴别诊断:中医与肩痹、落枕鉴别;西医与尺神经炎、颈背部筋膜炎鉴别。2、 治疗方案 (一)针灸疗法 1、针灸基本治疗 治法:通经止痛。主穴:颈夹脊 天柱 风池 曲池 悬钟 阿是穴。配穴:病在太阳经配申脉;病在少阳经配外关;病在阳明经配合谷;病在督脉配后溪。外邪内侵配合谷、列缺;气滞血瘀配膈俞、血海;肝肾阴虚配太溪、肝俞、肾俞。上肢麻、痛配合谷、手三里;头晕、头痛配百会或四神聪;恶心、呕吐配中脘、内关。 操作:夹脊

4、穴宜直刺或向颈椎斜刺,可稍深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配合使用电针,临床疗效较佳。余穴用泻法。 2、针灸其他治疗 (1)刺络拔罐法:取局部压痛点,适用于外邪内侵和气滞血瘀型者。(2)穴位注射法: 取局部压痛点,选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B12注射液、0.1%利多卡因注射液,每穴注射1ml,隔日1次。(3)电针法:参考基本治疗取穴,每次选2-3对穴位,用连续波或疏密波,每日1次。(4)温针灸:适用于寒、湿型。(二)其他疗法 推拿、牵引、敷贴、刮痧、穴位埋线、封闭疗法、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等。以及红外线照射、TDP照射、低中频脉冲电、微波等理疗方法。 (三)辨证用药 1、风寒痹阻证治法:祛风散寒,祛湿

5、通络。方药: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芎、蔓荆子。2、血瘀气滞证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3、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补肾,通络止痛。方药:六味地黄丸。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四)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同时结合临床辩证使用中药注射剂。 三、健康教育推广米字型颈椎保健操 四、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 1、难点分析:神经麻木症状仍是今后治疗的难点。解决思路:继续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进一步探讨新的治疗方法。2、难点分析:老百姓对项痹的预防认识不足是导致项痹

6、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解决思路:治疗疾病的同时,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坐姿、睡姿,合理用枕、加强颈部锻炼等,切实做到未病先防。指导患者根据我科制定的米字型颈椎保健操进行功能锻炼。 五、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0-1分,疗效指数90。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90。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7、 (二)评价方法 颈椎病疗效评分表 总分46分临床表现记分 临床症状、体征分级颈部疼痛0分:无疼痛 2分:轻度疼痛4分:中度疼痛 6分:重度疼痛肩背疼痛0分:无疼痛 2分:轻度疼痛4分:中度疼痛 6分:重度疼痛上肢疼痛0分:无疼痛 2分:轻度疼痛4分:中度疼痛 6分:重度疼痛上肢麻木0分:无麻木 2分:偶有麻木、很快缓解4分:麻木间断,多在睡眠或晨起出现,能缓解6分:感觉麻木,持续不断,不缓解颈肩压痛0分:无压痛 2分:压痛轻,用力按压才感疼痛 4分:压痛明显,稍有按压即感疼痛颈部活动0分:正常 2分:偶有颈部僵硬,仅有屈伸、旋转、和侧弯两组以上活动受限者4分:颈部僵硬、屈伸、旋转、和侧弯两组以上活动受限者椎间孔挤压试验0分:正常 2分:神经根节段放射性分布的疼痛或麻木轻微者 4分:有明显沿神经根节段反射性分布的疼痛和麻木者感觉障碍0分:无肢体感觉异常者2分:有肢体感觉异常者上肢肌力0分:肌力五级 2分:肌力3-4级4分:肌力0-2级肌腱反射0分:正常 2分:腱反射减弱4分:腱反射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