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1368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141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初级会计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初级会计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初级会计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初级会计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学ppt课件.ppt(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初级会计学,教师:何太明Tel:15852915966E-mail:,初级会计学序,序:会计是现代社会之必须,几乎任何单位的组织内部,都设立相应的会计部门、配备会计人员。上市公司要按期向证券交易所、管制机构和社会报送会计报表(经注册会计师审计)。问题的提出为什么企业愿意花费资源来提供会计信息(机构经费、会计报表审计费等)?,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会计的涵义、职能与目标一、会计存在的前提条件及产生(一)会计存在的前提条件1、资源有限(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追求效用最大化或经济效益。2、理性经济人(受法律约束,通过各种努力)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

2、所得高于所费的行为,舍弃所得低于所费的行为。3、有效市场(没人能长期、系统地欺骗资本场)人们利用并能分辨出会计数据的真伪,“南郭”不能立足;“毛遂”得到承认。,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二)会计的产生1、独资经营,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没有义务向他人解释、报告其经营情况,会计(用于准确描述某一企业经营情况及结果)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只是附加职能,而不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当企业规模扩大后,设立会计部门,能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有助于有效管理(能取得高于会计支出的效益)。2、企业发展,合伙经营成为必然,通过设立会计部门,向外界报告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结果,也成为必然。结论:会计是社

3、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的必然产物。,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二、 会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会计的涵义) 现代社会资本市场充分发育、财产两权分离十分普遍会计的作用越来越强。会计的主要作用如下:1、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某一时点企业各项资产分布和债务的构成等情况)资产负债表(该表的总体框架称为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经营成果(某一时期企业收支相抵的差额) 收益表(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会计要素变量);2、为外部利益集团(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销售商等)提供信息,及时作出决策;3、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直接干预市场运行的决策,提供会计信息(如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计划、政策等宏

4、观手段);4、为公司进行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等)。,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结论: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运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将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通过货币方式简明、扼要地加以表述,为利益相关集团和个人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服务。(信息系统论)其他观点:管理活动论;技术方法论;手段论;艺术论等。三、会计的职能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工作所具有的功能(基本)。1、会计核算(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价值量度;完整、系统、连续;全过程;2、会计监督(促使企业经济活动按规定要求运行,达到预期目的):借助价值指标;全过程;依据合法性(国家)、合理性(客观

5、规律、经营管理要求)。,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四、会计的目标1、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经营管理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2、会计的根本目标:也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3、会计的具体目标:也即会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为谁提供? 怎样提供? 提供什么?,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五、会计的发展结论: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简单复杂)。,前图中,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是面向公司管理当局的,为有效管理提供信息;财务会计是以外部信息使用者为向导,提供反映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业绩的信息(全面、完整、概括);,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故财

6、务会计也称对外报告会计。报告的会计信息有一套标准约束GAAP(美) 企业会计准则(中),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审计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限制管理当局在提供信息过程中可能的欺骗行为,由专门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程度进行检查(鉴证)。审计人员是经济人;依据市场上普遍认可的信息提供标准会计准则与被审单位保持独立(中立);遵循有标准的审计方法;对审计结论负有法律责任。,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管理会计为管理当局实施有效管理提供有用信息。 为决策管理提供信息包括两个部分 为内部经营过程的管理提供信息财务管理关注企业在取得、保有、使用货币上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重点:减少企业在货币

7、资金筹集、保有、使用和耗费等方面的风险(时点、方式、成本、保有量)。地位:取决于外部资本市场的复杂程度。综上,财务会计、审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构成现代会计的基本框架。,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第二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用货币反映的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表现为企业的资金运动(价值运动)。(静态、动态两个方面),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制造业资金循环图,资金投入投资借款,资金退出税金股润,资金的筹集、 使用、垫支、 耗费、 收回、补偿、增值、分配,工资等,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二、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所形成的项目

8、(会计报表的基本组成项目;仅限于两个基本财务报表)。它能较好地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反映企业的交易、事项变化状况。,会计的基本要素一般有六项:1、资产: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按流动性分为: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债权、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 划分标志: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耗用或变现。2、负债: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负债又称债权人权益。也称债务 。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

9、付债务等;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公司债券等。划分标志: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偿还期。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净资产=资产-负债)包括投入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所有者实际投入的资产;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实现利润的留存(各年利润分配后的留存部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又可称为权益。权益的解释分为广义和狭义,以上是广义的权益。狭义的权益仅指所有者权益。,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4、收入: 广义的收入:所有经营与非经营所得。包括营业收入、 投资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狭义的收入:仅指营业收入,

10、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 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 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5、成本和费用: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日常活动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分期间费用、生产成本。6、利润及利润分配: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利润按规定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 会计要素根据核算的需要,还应进一步细分,形成二级、三级等要素。,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三、会计恒等式1、资产 = 权益资产企业(会计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计量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权

11、益所有者对资产的要求权(有效经营赚取收入),代表企业资产的来源渠道。资产、权益是对企业资源从不同方面观察的结果。2、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此公式任何时点都相等),借入的资产,所有者投资形成的资产,3、公式的不足:无法体现变化;权益风险程度不同。,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5、正确反映企业全部经济活动及影响的会计恒等式资产 (收入导致资产的增加 - 费用导致资产的减少)= 负债 (费用导致负债的增加 - 收入导致负债的减少)+ 所有者权益 (利润或亏损)(三)经济业务发生(交易、事项)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结论1:交易、事项都具有双重影响;结论2:交易、事项对企业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产生影响

12、,但公式的恒等关系不变。因此,会计交易、事项(产生的经济数据)可利用会计恒等式进行分析,并记入会计信息加工系统,最终报告会计信息。,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影响分析:,资产增加,资产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1、资产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2、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增;,3、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减;,4、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此增彼减。,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准则:是对会计行为的约束和规范;指导会计报表的规范。有人比喻会计职业界及其松散的会计实务是导致美2933年经济危机和经济崩溃的主要原因,由此开始制定限制上市公司会计方法的立法。美7

13、3年成立充分独立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同年成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协调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制订国际会计准则。我国2006年3月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数据是维持企业与各方契约关系的“链接”,而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数据生成的约束。,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基本假设)会计假设:是指市场经济环境对会计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制约作用的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包括:1、会计主体假设是指每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单位,是会计空间界限。解决:什么样的数据可以进入会计系统(微观企业); 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应站在什么立场; 严格区分不同主体、主体与所有者的利益界限; 利润来自于主体之

14、间的交易。2、持续经营假设是指除非存在“反证”,否则,都将假设一个主体的经营活动是连续下去的。“反证”是指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会终止的证据。,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含义: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不是期望清理或清算的;主体能执行现有的经营活动,包括各项合同、各项既定的经济活动等,并无法确定其结束时间。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提供,都应立足于该假设基础,包括会计方法的采用(权责发生制、收入实现、费用配比、历史成本等)。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是指将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分割成时间长度相等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形成会计上的递延、应计、预提、

15、摊配等方法。大部分企业采用日历年度作为报告期,形成基本的会计期间。,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4、货币计价假设是指会计系统主要提供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以“元”作为基本计量单位。假定币值稳定不变,或有少量上下波动,可相互抵消而忽略不计。基本会计模型:名义货币/历史成本二、会计准则含义:在财务会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表时,用来作为标准,要求会计人员和报表提供者自觉遵守的规则(Rules)。最早产生于美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我国称为企业会计准则,属于会计法规,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约束力。(一 )作用1、技术规范;2、资本市场准入的重要规则;3、协调经济利益的机制。,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

16、二)我国会计准则的构成体系:,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指南,核算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有关共同业务的准则有关特别行业基本业务的准则有关披露的准则,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是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标准。包括三个方面: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及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1、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和证明其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相关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17、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3、可比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4、一贯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便于前后期间会计信息的比较、分析、利用。,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5、及时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6、明晰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

18、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包括因果配比、时间配比。 3、历史成本原则: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初级会计学第一章 总论,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三

19、、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谨慎原则: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2、重要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3、实质

20、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的方法,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控制,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考核,二、会计核算方法,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复式记账,设置科目、账户,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会计信息输入,会计信息输出,初级会计学 第二章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第二章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系统程序:,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确认,会计报告,初始确认,再确认,原始经济数据输入,会计信息数据输出,初级会计学 第二章 会计确认、计

21、量和报告,第一节 会计确认会计确认是会计的一个重要程序,是指交易、事项和情况作为某项会计要素正式计入账册,并在期末正式列入报表的过程。解决会计信息如何输入和如何输出的问题(应否 、何时 、何种)。一、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一)初始确认是对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原始经济数据进行的确认。解决原始经济数据转化为(应否,何时、何种)会计信息。 (二)再确认是对输出的会计信息进行的确认。解决会计信息的输出。日常会计信息转化为会计报表信息。,初级会计学 第二章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二、会计确认的标准一般标准:1、符合某项要素的定义、特征;2、能够可靠的计量(货币表示的量);3。相关性(与决策相关,压缩信息的多余

22、度);4、可靠性(真实、可验证性);5、效益大于成本。三、会计要素的确认见教材,后续课程学习。第二节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指用数量(主要使用金额)对会计要素进行的描述(衡量、计算、确定金额)方式。计量是一个模式,有两个要素构成:(1)计量单位;(2)计量属性。,初级会计学 第二章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计量单位是指计量尺度的量度单位。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分为:名义货币单位(面值货币单位); 一般购买力单位(名义货币按一定时日的物价指数调整换算后的计量单位)。一般采用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要予以计量的某一会计要素的品质。分为:原始成本、现时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可望获得的金额)、

23、未来的现金净现值(流入减流出的现值)。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会确定为不同的金额,目前主要采用原始成本进行计量。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结合,构成了特定的计量模式。,初级会计学 第二章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一般情况下,对资产的计量采用名义货币单位、使用原始成本计量;盘盈的资产按现行成本计量;清理过程中按现行市价计量;恶性通货膨胀可采用一般购买力单位。第三节 会计记录会计记录是将经确认、计量的项目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在账册中登记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建立全面、系统反映会计要素具体项目的账簿体系;填写会计凭证(复式会计分录);据之登记账簿(日记账、分类账、备查账等)。实际工作中,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

24、记录是紧密结合、同步进行的。(日常会计核算),初级会计学 第二章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第四节 会计报告会计报告是指编写会计报告(编写会计报表和其他文字说明的信息),对外输出会计信息的过程。会计信息主要包括: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特定时期的现金流量等。数据来源 :日常的会计核算资料;(此步的会计信息转换也称为再确认,即应否报告、何种项目报告、何时报告)会计报告所传达的会计信息有质量要求;有特定的表现格式等。财务报告是会计人员“生产”的产品。会计信息系统加工乃至生成会计信息的过程,包括一系列会计程序,依次完成一定的基本步骤。,初级会计学 第二章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上,把

25、依次发生的、周而复始的以记录为主的会计处理步骤称为会计循环,期初资产负债表,交易分析,编制分录,过账,编制调整前试算平衡表,编制调整分录并过账,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编制正式财务报表,结帐并过账,初级会计学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归类反映所规定的项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所做的分类。目的在于将经济信息转为有规律的、易于识别的经济信息。每个会计科目代表一个会计信息点。我国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为: 顺序号 编号 名称 1 1001 现金,代表要素类别一、资产类二、负债类三、所有者权益

26、类四、成本类五、损益类,要素类内细划分类,序号,初级会计学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结合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2、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外部、内部);3、体现统一性和灵活性;4、简洁、明晰;5、全面反映;6、相对稳定。第二节、会计账户一、账户的意义1、账户:是指根据管理者需要和信息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再分类,并给每一类别以标准的名称和相应结构的标志。(科目是账户的名称)2、意义: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记录(增减变化)和反映(期末余额)的手段。,2、账户的基本结构从记录会计事项、交易的数量变化的需要,每个账户都包括增加、减少两个方面。账户的简

27、化格式图:,初级会计学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二、账户的结构1、账户的要素一般应包括:名称(科目)、日期和摘要、凭证号数、增加和减少的金额、余额等。,左方 账户名称(科目) 右方,借方 会计科目 贷方,初级会计学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三、账户的分类账户记录各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组成了由若干个账户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体系。账户分类的目的在于研究和认识账户的规律,并加以正确地应用。(一)账户按会计要素的分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包括利润类账户);收入类账户;成本费用类账户。(具体分类见教材54页),金额包括:余额有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发生额有借方发生额、

28、贷方发生额。(记录金额的增加、减少)各账户如何记录量化的会计要素变化,视每个账户所属的会计要素在会计恒等式中的关系而定。,初级会计学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二)账户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的分类1、总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是对某一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一般只提供价值指标。2、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是对某一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核算的账户。既提供价值指标,有的还需提供实物量度指标。3、两者的关系明细账户是对其所属总分类账户的细化;一定有其归属的总账,其总账是对其所属明细账的总括。有些总账不需要设置所属明细账,只需提供总括资料。总分类账是否设置明细账户取决于管理的需要及核算内容。

29、,初级会计学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三)其他分类按列入的会计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利润表账户等;按期末是否有余额分为:实账户(期末有借方、贷方余额);虚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两种一、复式记账:该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它对每笔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引起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特点: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及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对账户的登记结果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作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具体

30、包括: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二、深入介绍借贷记账法该法是以“借”、“贷”为抽象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一)记账符号“借”和“贷”代表账户的两个部位,即记入账户的方向。最初代表着债权、债务,起源于意大利的钱庄业;后得以广泛应用,记录的内容也随之扩大,逐渐演化为抽象的记账符号,失去其原来的字面含义。1、“借”、“贷”代表会计要素的增加、减少,会计要素的性质不同,表示增加、减少的方式也不同;2、“借”、“贷”表示各账户的余额方向。,借方 资产类账户 贷方,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期末余额,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

31、,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借方 负债类账户 贷方,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期末余额,借方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方,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期末余额,(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各类账户内金额关系: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借方)+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期末余额(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初余额(贷方)+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期末余额(贷方)收入类、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如下:,借 费用类账户 贷,本期增加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减少额,借 收入类

32、账户 贷,费用、收入类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利润类账户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借 利润类账户 贷,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期末结转的利润,本期实现的利润,利润表,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三)记账规则1、交易、事项业务类型分析,资产增加(借方),资产减少(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借方),A、任何一笔交易、事项的发生,必然会同时导致至少两个账户发生变化;B、发生的每笔交易、事项,必须至少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另一个账户的贷方;C、同时记入的两个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2、结论:有借必有贷,借

33、贷必相等。,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四)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练习1、业主投资转入资产;2、预付房屋租金;3、购入设备,款未付;4、收到现金收入;现金存入银行;5、购买材料,转帐付款一半,余款暂欠;6、预收未售商品款项,存入银行;7、现金支付营业等杂费;8、从银行借款,偿还前欠货款;9、从银行提现,支付经营人员工资;10、转帐支付经营用水电费、电话费等;11、偿还银行借款。,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五)会计分录会计分录:也称“记账公式”,是指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要求,对交易、事项列示应借、应贷的账户和金额的一种记录。如: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现 金 5

34、000提示:按惯例,会计分录应该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为便于识别,每一个会计分录上下要前后错开 一格;分析步骤:判断交易、事项引起哪些账户变化; 判断变化的账户属于哪些会计要素; 确定这些账户受影响的方向(增或减) 按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分:简单会计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涉及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形成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六)试算平衡(表)试算平衡是指根据会计恒等式和记账规则,对账户记录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检查的方法。作用:、检验过账的正确性(借、贷总额是否相等); 、方便编制报表的数据检索。

35、1、试算平衡表的原理试算平衡公式一: 所有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 所有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试算平衡公式二: 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 = 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原理: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用于期初余额平衡或期末余额平衡。,发生错误原因:分录借贷金额不等;过账时某一方漏或重复登记;余额结计错误;抄写错误等。不影响平衡的错误:漏记或重复记录整笔分录;余额过入错误账户;金额差错相抵等。,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2、编制试算平衡表,账户名称,合计,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以制

36、造业为例,说明对经济业务的日常会计处理。一、筹资业务的核算资本的来源渠道有: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承担风险,享受经济利益)企业向债权人借入的资本;(还本付息)还有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暂时形成的负债等。 以上来源差异大,需通过设置相关的账户进行核算提供相关信息。(一)投入资本的核算企业须有法定的资本,投入资本是指投资者认缴的经工商部门核准的投资总额。投资方式:货币、 实物、 无形资产等。设置“实收资本”账户。,实收资本,固定资产等,银行存款,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二)借入资本的核算分长、短期借款(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各种借款); 应付款项(赊购货物、推迟付款形成的短期负

37、债)。设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账户。,银行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企业使用的投入资本、借入资本,都需支付一定的“使用费”。投入资本的“使用费”是以利润分配的形式支付的(以后介绍);借入资本的“使用费”是以利息费用方式支付的。是一项理财费用,应准确反映这部分开支;设置“财务费用”账户核算。,财务费用,银行存款,当期支付的短期借款利息,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企业应按生产需求,及时足额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会计应反映材料采购部门的活动和业绩。(如种类、成本、领用及库存情况)(一)材料采购业务采购成本:包括企业购进材料所支付的价款和采购费用。采购业务

38、类型(按价款是否支付分析):钱货两清;赊购;预付款采购。材料的入账价值:实际采购成本。期末材料的计价:历史成本法、市价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发出材料的计价:待后介绍。(二)设置的账户1、“材料采购”账户:核算企业购入各种材料的价格和采购费用。2、“材料”账户: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入、发出、结存情况。3、“现金”、“银行存款”账户:核算企业库存现金和存放在银行的款项的收、付、存情况。4、“应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因采购材料等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5、“预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而预先支付给供应等单位的款项。,实际发生的成本,应付未付的款项,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三)有

39、关账务处理程序,材料采购,入库材料实际成本的结转,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出库材料实际成本,在途材料成本,期末库存材料成本,付款,预付款,材料采购成本包括:买价、附带支出(采购费用)。采购费用如果属于共耗性(间接)的,要在受益材料之间进行分配:数量(买价)比例法等。间接费用分配步骤:1、确定待分配费用;2、选择分配标准;(共有性、比例性)3、计算分配率,单位分配标准应负担的待分配费用额;4、分配待分配费用。,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三、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一)产品生产业务1、制造业的特色所在。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过程,也是价值增值的创造过程。2、制造成本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和

40、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的用途分为:生产性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 经营管理性耗费,计入期间损益(又称期间费用)。制造成本是指产品在生产、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应计入产品、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制造产品所发生的劳动对象、活劳动和劳动资料的耗费)(三项成本项目) 当期已销产品或已提供劳务的成本应转入当期的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企业应分清: 本期和下期的界限; 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 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费用、成本的关系图示:,本期费 用,上期支付本期负担

41、,本期支付本期负担,本期支付后期负担,计 入产品成本,计入当期损益(期间费用),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 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已销产品成本,应由当期收入弥补的成本和费用,未销产成品成本,3、应设置的有关账户设置“生产成本”账户,核算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并据以确定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设置“制造费用”账户,用以归集和分配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间接费用。(如制造部门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修理费和折旧费、水电费等),本期负担后期支付,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二)有关帐务处理程序,产品的生

42、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产品成本计算公式: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 月末在产品成本 =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其他生产费用,分配转入生产成本,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四、销售业务的核算(一)销售业务1、主要业务内容:办理货款结算(取得销售收入);现销;赊销;预收款销售;结转销售成本(实现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发生有关销售费用;计算并缴纳有关销售税金等。2、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a、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购货方;b、对所售商品不保留继续管理权和没有对其实施控制;c、

4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d、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可靠计量。(二)应设置的有关账户1、设置“营业收入”账户:核算企业产品销售所取得的收入;2、设置“营业成本”账户:核算企业实现销售产品应结转的制造成本;3、设置“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账户。,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三)有关帐务处理程序,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五、财务成果的核算(一)财务成果1、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是收入扣减费用后所剩余的差额,表现为盈利或亏损。2、利润按形成原因不同,分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三部分。3、核算包括利润形

44、成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利润的形成: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 营业利润=营业毛利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的分配:税后利润按国家规定提取盈余公积金; 向股东分发股利等。 (二)应设置的账户1、设置“本年利润”账户,计算会计年度内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是过渡性账户;2、设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账户;3、设置“投资收益”账户;4、设置“利润分配”账户;“盈余公积”账户等;,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三)有关帐务处理程序,各项成本、费用、损失结转,各项收入、收益结转,净利润

45、,未分配的利润,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六、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资金投入企业后,经过一定的循环和周转,有一部分退出企业。如:上缴税金、向投资者支付利润、偿还借款本息、向其他单位投资等(有些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前已述及)。有关帐务处理程序如下:,教材例题的有关会计处理及试算平衡自阅。,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账户用途:提供什么?账户结构:如何提供?一、盘存账户反映财产物资变动及结存数额的账户,如:“现金”、“材料”、“固定资产”等。结构。要通过财产清查核对账户;要有数量作为辅助计量。二、资本账户反映资本金变化及实有情况的账户,如:“实收资

46、本”、“盈余公积”等。结构 。只提供货币指标 。三、结算账户反映企业同其他单位、个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及结算情况的账户。(一)债权结算账户:反映与债务单位和个人结算情况的账户。 主要有:“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结构。(二)债务结算账户:反映与债权单位和个人结算情况的账户。主要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利润”、“应交税金”等。结构。,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三)双重性质的账户:反映与某一单位或个人之间往来结算关系的账户。视余额方向确定其性质。主要有:“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以上三类均提供货币指标,下设明细账

47、。四、期间账户 反映某一期间收入和费用的账户。(一)期间收入账户:反映某一期间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各项收入的账户 (反映收入的归集和结转)。结转(“本年利润”)后无余额。主要有:“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二)期间费用账户:反映某一期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账户(反映费用的归集和结转)。结转(“本年利润”)后无余额。主要有:“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营业税金”、“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五、跨期摊提账户反映应由几个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并将其分摊和预提的账户。主要有:“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结构如下页,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尚未摊毕

48、的费用,已经预提尚未支付的费用,两科目的异同:计入成本的方向相同;发生的顺序不同。,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六、成本计算科目反映企业在某个阶段所发生的费用,并据此计算该阶段各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如:“材料采购”、“生产成本”账户。结构:教材p120七、计价对比账户反映对同一业务按两种不同的计价核算,进而确定该业务成果的账户。如:“利润”、“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结构:属过渡性账户,借方登记费用,贷方登记收入,余额在贷方反映利润或收益,反之反映亏损或损失。结转损益账户后无余额。八、财务成果账户反映企业在某一期间最终经营成果的账户。如:“利润”账户;结构同上。九、调整账户 是为

49、了调整被调整账户余额而设置的账户。形成调整账户(反映调整数据)、被调整账户(提供原始数据)。,调整账户(调整数据),被调整账户(原始数据),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如:“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坏帐准备”、“应收账款”;等等。按调整方式分:抵减调整、附加调整、抵减附加调整三种。(一)抵减(备抵)调整抵减调整是指调整账户和被调整账户采用余额相减的调整方式。两账户结构相反(余额方向相反)。,余额相减 = 调整后数据,(二)附加调整附加调整是指调整账户和被调整账户采用余额相加的调整方式。两账户结构相同(余额方向相同),余额相加 = 调整后数据,注:构成调整关系的账户时不能单独存在

50、的,(三)抵减附加账户当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余额方向相同时采用附加调整方式;当余额方向相反时采用抵减调整方式。,初级会计学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流动资产账户(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原材料、产成品等)长期投资账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固定资产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等)无形及递延资产账户(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流动负债账户(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股利、应交税金等)长期负债账户(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本年利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