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1403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一、规划概述(-)规划背景。城区面积2100平方公里,辖30个镇街,总人口95万。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农副食品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塑料产业园。十四五是城区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需要认真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以工业发展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加快推动城地区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建成重要的绿色制造基地、消费品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必须着力做大做强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智能家居、通用航空和能源(天然气、页岩气)等特色

2、产业。为此,科学务实谋划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二)规划期限。本规划的期限为2022-2025年。(三)规划依据。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关于印发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方氮2019-2022年粕通知 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戈IJ(20212025年) 关于印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优化城镇群发展空间规划 关于印发促进农业机械化

3、发展诺干政策举措的通知 关于印发城镇群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共建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体方案 其他国家和城区相关规定和要求。二、发展环境(-)发展现状。十三五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对提出的营造良好政策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地区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区产业基础扎实,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4、、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二五末的291.8亿元增加到493.2亿元,年均增长8.3%o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9%。工业对GDP贡献率4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1%o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8%,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0%2020年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163.7亿元,占GDP比重达33.2%o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增速全市第29位,东北第6位。工业投资完成50.2亿元,同比增加10.2%o一产业发展平台日趋完善。2020年,城工业园区拓展园区面积13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达140户,其中投产企业106户,规模以上

5、企业64户,园区吸纳1.38万余人就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5.4亿元,新产品产值达30亿元,园区产出强度达到83亿元/平方公里,园区集中度达75%,工业发展由分散型向园区集中型转变。先后获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智能家居产业园、农副食品产业园,系首批智慧园区试点、两群地区唯一市级绿色园区。一三大主导产业逐渐形成。做大做强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智能家居、通用航空和能源(天然气、页岩气)等特色产业。其中集成电路产业获批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以功率半导体封测为特色,为龙头企业的产业体系,现有企业26家,产品涵盖电子元器件、半导体、二极管等30多个品种,其

6、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2020年实现规上产值36亿元,增长12.9%o食品加工产业是农副食品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化基地,依托稻、柚、竹、鸭、豆等丰富优质农业资源,着力发展以休闲食品为主的产业集群,现共有企业15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2020年实现规上总产值51.3亿元,增长3.5%o新材料产业初步构建轻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和特种陶瓷、竹纤维材料等新材料协同发展格局,区内已有高新技术企业7家,合金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聚物环保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3家。集聚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30多家,年产值60亿。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产业创新能力

7、不断增强。创建成功两群地区首个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育引进市级以上研发机构36家,法人化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4家。科创中心、高新区规划展览馆投用,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市级认定,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通过验收。培育高新技术产品129个市级重大新产品9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1个,国家驰名商标1个。建立院士工作联系点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汇集两院院士3名,引进高层次人才35名。智能发展不断提速。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智能化改造加快,2020年全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3个,累计达70个;新创建数字化车间5个,累计达到9个,总量占东北的1/3且连续2年位于东北第一位;

8、帮助创建了市级十大创新示范智能工厂。纳入第一批市级工业互联网试点,食品制造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建设项目已通过市级专家评审。企业上云上平台数量达300个。2020年全年建成5G基站630个,城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已上线运行,正加快推进应用支撑系统建设。一绿色发展不断深入。依法依规开展落后产能退出工作,全力推进市委环保督察反馈的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认真开展能效、水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智能化节能降耗改造。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引进工业项目324个,到位资金678.85亿元,投促三率位列全市前列。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79.6亿元,重点项目相继建成

9、投产,科技企业孵化园、标准厂房等工业基础设施建成投用。(二)发展形势。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和地区经济圈建设的深入实施,需求潜力加速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实施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主导产业提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更加突出创新在制造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动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有力支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镇,更好

10、带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提出了工业强区、科技强区战略,始终坚持产业为王、项目为要发展理念,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集成电路、智能家居、绿色食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政策文件,全力打造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消费品工业基地、城镇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三)面临挑战。城区制造业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制造业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龙头企业产品竞争力不强,配套企业层次总

11、体不高,部分行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存在隐忧;领队企业和链主企业少,缺乏具备行业号召能力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在行业的影响力较小,集聚配套企业的能力不足,对行业支撑作用不强,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特别是基础研发领域投入不足,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不高,科技型企业数量不多、规模偏小,发明专利、重大新产品等重大创新成果不多。城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仍任重道远。三.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12、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实施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主导产业提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更加突出创新在制造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动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数字经济走在前列,有力支撑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科技强区、创新高地建设,更好带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1 .坚持开放促集群发展。积极营造开放氛围,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开放合作,不断增强要素集聚和扩散功能。培育龙头企业带动

13、集群发展,拓展完善产业链条功能提升产业集聚发展能力,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构建优势产业集群。2 .坚持创新促转型发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完善创新机制体制,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举,重塑产业流程,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领域,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3 .坚持低碳促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等要求,遵循减量化、循环化和资源化三大原则,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城制造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 .坚持智能促融合发展。抢抓全市智造重镇建设契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

14、展的赋能作用,加快新技术在产业、企业和产品中植入渗透,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更好激发产业增长潜力。(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制造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制造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制造业规模明显扩大。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走在全市前列,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16%,较十三五”末翻一番,再造一个城工业;特色产业、高技术产业占比分别提高至35%、35%左右,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35%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至40万元/人以上;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00亿元。产业集

15、聚度显著提高。到2025年,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聚合力,做大做强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智能家居、通用航空、能源(天然气、页岩气)等特色产业,力争到2025年三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70%,建成预制菜之都。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家,科技型企业400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30%o一绿色发展持续向好。到2025年,全区能耗强度下降14%,力争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左右,大

16、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争创节水型企业20个,绿色工厂10个,能效领跑者5个。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达到市里下达的指标,基本实现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环境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两化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到2025年,建成投用食品制造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达到20家,建成5个智能工厂、30个数字化车间,上云上平台企业达到800家,两化融合水平走在全市前列。(四)空间布局。构筑工业强区核心引擎,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一区三组团多园(集聚区)协同发展格局,到2025年一区三组团多园(基地)建成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一区即3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高新区组团

17、重点发展集成电路、食品加工(预制菜)、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智能家居、通用航空和能源(天然气、页岩气)等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代表的消费品工业,以干法水泥、陶瓷、竹木纤维为代表的新材料;重点发展以天然气、页岩气探勘、开采利用为主的能源产业以及食品加工产业。小微企业创业园(工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电子、智能家居、高端机械制造等产业;重点发展食品加工(预制菜)、服装纺织、竹木加工等产业;重点发展以食品加工(豆筋、鱼产品深加工)、纸花加工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重点发展建材、食品加工(预制菜)产业,其他集聚区适时发展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产业。制定落实小微企业园发展配套政策,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推

18、介、融资支持、网络信息等创业就业服务,健全工业集聚区动态调整激励机制,促进各乡镇产业竞相发展。高新区组团重点发展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智能家居、通用航空和能源(天然气、页岩气)等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四.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依托城区制造业比较优势,壮大提质集成电路、食品加工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1.集成电路产业。用好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金字招牌,以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为牵引,以5G射频、GPP芯片、印刷线路板为支撑,重点发展功率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及器件、高端封测、集成电路设计、消费电子等,加快推进伏特科创板上市,集中力量将集成电路封

19、测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功率半导体。以、光电等企业为龙头,做好现有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和扩能工作。支持做强同步整流器件、功率集成等半导体器件中试产线;以大功率IGBT及低压大电流研究为基础,建立新能源汽车模块及电池管理器件中试产线。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及器件。支持在碳化硅功率器件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聚焦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产品研发与终端应用,建设2万片/月自主可控的6英寸碳化硅芯片生产线,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碳化硅功率器件IDM业态,实现芯片制造跨越发展。高端封测领域。面向汽车电子、笔电、物联网、存储、5G通讯等功率半导体应用领域,支持实施射频(5G)前端芯片及模组产业化、多层存储器高阶封

20、测等项目建设,争取在晶圆级封装工艺方面取得突破,实现SiC产品封装的规模化,成为区域集成电路产业新的增长极。集成电路设计。围绕集成电路设计环节,尝试引进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面向移动终端、物联网等领域,大力发展专用芯片设计,以芯片设计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针对物联网领域,发展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DSP)、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ADC)、数模混合信号(Mixed-signal)、近距离通信芯片(NFC)、MEMS传感器等处理芯片,提高产品性能。针对移动终端领域,发展面板驱动芯片、触控芯片、指纹识别等芯片,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终端提供重要组件。消费电子。围绕智能终端、

21、新型显示、物联网产品、智能传感器等产品,推动消费电子产品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依托龙头企业统筹资源联动上下游企业,打通产业、人才需求供给渠道,提升4K/8K超高清面板、激光显示等高端产品技术水平,加快实现涵盖面板、模组、核心材料及零部件、基础装备、终端生产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新型显示产业园。鼓励发展传感器、射频器件及中间件、智能仪器仪表等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努力构建完整的智能终端产业链,打造成为全国智能终端产业研发和制造高地。2.食品加工产业(预制菜)。立足稻子、柚子、鸭子、竹子(竹笋)、豆子资源优势,以生物技术创新为引领,以绿色、健康、安全为方向,以招商引资和做大做强现有食品企业为主要任

22、务,推动美食工业化、标准化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食品产业融合,以支撑加快建设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将预制菜作为深化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和抓手,以菜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特色的预制菜,围绕完善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着力构建预制菜产业生态(三区,即生产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物流枢纽区;一中心即预制菜之都运营中心;九大平台即:装备供应平台、原材料集散平台、杀菌消毒平台、食品检验检测平台、冷链物流平台以及研究平台(研究院)、大数据及电商平台、会展平台、综合服务平台),聚力打造预制菜之都。生鲜预制。围绕生鲜制品,突破精准温湿调控保鲜、精准气调保鲜、绿色流相防腐保鲜等关键技术,研发生鲜食品透明供应链管

23、理区块链平台。依托真本味食品等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其产品向动物性原料预制方向聚焦,依托味道优势,以生鲜预制动物性食品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生鲜果蔬、畜禽、水产等预制产品。生制预制。以特色腌腊制品产业为基础,引进集成自然香气富集、调味抑菌定制组合、重组预制等技术,突破腌腊制品香气产生周期长、口感与保质无法协同等产业瓶颈,依托食品等企业,重点发展通过干制、深度腌制、发酵等深加工预制处理后制成的果蔬、肉、鱼等产品。一一熟制预制。依托龙头企业,利用高性能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超融合技术以及高容错网络管理设备等搭建厨房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软硬件平台,集成应用中式菜肴品质数字化监视、物联网等技术,重点发展以特色代表

24、的常温类熟制预制菜肴,以卤烤鸭、卤肉、卤豆干、卤蛋为代表的冷藏类熟制预制菜肴以及开发系列冷冻类熟制预制菜肴。一预制主食。高标准建设全市有机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引导千家万户种植优质稻,提升米的品质基础,打造米知名品牌,扩大粮仓影响力。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推进预制主食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着重发展预制米制品(预制米饭、预制米粉、预制粥类)、薯类制品(调味狼牙土豆、调味小马铃薯、调味薯泥等)和玉米制品(玉米饼、玉米糊)等特色产品,建设预制主食加工聚集区。预制调味品。围绕特色预制菜打造需要,集成应用厚味肽制备、原味乳化护味、定向赋香等技术,依托厨韵调味品、火锅等企业,重点发展烹饪用中式菜肴复合调味

25、料及火锅调料,加强产教融合,推动特色调味品健康化、营养化。一预制菜组配。基于餐饮文化传承和营养人民营养需求,科学开展工业化预制菜组配工程,推动系列中式传统食品的工业化组合。结合菜文化,按照菜系细分方式,打造不同风格宴会型组配产品及以菜经典系列、粤菜经典系列、菜融合系列等为代表的宴会型组配产品。其他食品加工。饮料制造:依托重点企业大力发展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等饮料制造业,重点开发柚子、柑橘、金银花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营养、功能型饮料产品。酒类加工: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抓手,重点发展以啤酒(白酒)为代表的酒类加工,稳步发展高粱、玉米等白酒,加快发展中高端啤酒。饲料

26、产业:顺应饲料产品四化趋势,推动绿色、特种饲料开发,重点发展饲料及添加剂加工,为市场提供多品种及系列化健康饲料产品。3.新材料产业。聚焦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实施对原材料迫切需求,以利财管道、不锈钢、天荣家居、中铁建全竹绿色循环利用产业园为支撑加快建设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轻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和特种陶瓷、竹纤维材料等新材料协同发展格局。轻金属材料。加快推进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培育壮大不锈钢、友顺钢结构、长鸿环保等现有企业,引导不锈钢与达钢协同发展;依托金带铝业,进一步提升铝及铝合金板锭品质,重点发展铝及铝合金材料;延长镁合金产业链,重点发展大规格型材、宽幅板材和大型压铸件等合

27、金产品。积极承接地市产能,瞄准精密铜管、新金属等企业,积极引进精品钢材、再生铝、合金材料、精密铜等中游产业;瞄准五金、金属等,延伸发展金属工具制造、包装容器制造、日用金属制品制造、建筑材料制造、船舶及海洋工程制造、航天航空零部件制造等下游产业。高分子材料。提升发展塑胶包装、泽通管业、慧平管业等现有企业。依托塑料生态产业园及市级特色产业基地优势,积极引进三菱工程塑料、杜邦工程塑料等改性塑料、塑料机械、塑料模具及产品研发设计机构等中游产业及汽车塑料零部件、医疗器械、塑料家电、笔电外壳等下游企业,重点引进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上海久融塑料制品、天拓塑料等,引进建成地区规模最大、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强、产

28、业集聚效益明显、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好的塑料产业基地。一一新型和特种陶瓷。支持现有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提升发展新型陶瓷。积极承接陶瓷等地产能,在产业中游,积极引进高温陶瓷、超硬质陶瓷、高韧陶瓷、半导体陶瓷、电解质陶瓷、磁性陶瓷、导电性陶瓷等特种陶瓷及家居生活陶瓷生产、建筑陶瓷生产;在下游,瞄准市医疗陶瓷、陶瓷等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医疗器械、电子器件、日用陶瓷、航空航天、动力电池等陶瓷下游产业。竹纤维材料。支持现有企业盘大扶强促成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引进竹木纤维、竹木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等中游产业,瞄准工艺品、竹制品等企业,延伸发展竹制品家具、竹制品建材、竹工艺品等下游产业。一一新型建筑材料。装配式建

29、筑部品部件、高品质砂石骨料、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建筑用高档玻璃、光伏玻璃、电子玻璃、高端装修陶瓷砖以及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墙体材料等。(二)积极培育三大特色产业。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推动智能家居、通用航空和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发展。1 .智能家居产业。发挥智能家居特色产业园等资源优势,以家居绿色循环利用产业园、智能家居为龙头,重点围绕竹木、金属、高分子等家居材料制造领域,开展家居个性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打造集材料、传感器、家居制造于一体的智能家居产业集聚区。竹木家居产业。以家居、建材等为龙头,充分发挥城竹木产业的材料优势,做大做强屏锦竹木加工产业园,将家居打造成为

30、全国家居行业领先者和知名度高的全屋定制家居小镇,重点跟踪重点项目,发展竹木家具制造产业。积极引进竹木复合板、纤维竹木板等竹木产品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开发竹木家居产品,建成地区竹木家居产业示范基地。塑料家居产业。立足城塑料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支持以管道、塑胶等为代表的塑料制品企业,推动塑料管材、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等主导产品发展,重点跟踪企业,发展控制面板、智能家居产品外壳、电子塑料零器件以及建筑用塑料等相关产品,打造具有城本地特色的塑料家居产业集群。不锈钢家居产业。以家居应用为基础,支持不锈钢发展全屋定制项目,重点跟踪全铝家居、户外休闲家居等企业,完善补充不锈钢家居产业链条,提升不锈钢家居制品

31、附加值。智能家用电子产业。依托不锈钢等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智能家居产品传感器企业,聚焦情景控制面板、安防监测设备制造、智能照明、智能锁等智能家用电子产品,构建以应用为导向的智能家居产业区。2 .通用航空产业。充分发挥城机场优势,大力培育集航空器制造、试飞、培训、旅游、科普、物流、公共服务为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优先发展发动机等航空器关键零部件生产以及整机组装、维修、检测等,加快开展运输、旅游、认证、培训、农业作业等服务,打造航空产业配套服务体系。航空器件制造及整机组装。聚焦装备制造业,探索构建航空产业链,积极培育航空器集群。引进航空发动机、发动机叶片、航空产业等通用航空器产品和技术,优先发展

32、维修、部分零部件的制造、以及整机组装等,探索建设航空维修和技术认证基地,力争引进1条通用航空飞机总装生产线。通用航空服务。依托城通用机场,规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探索打造通用航空应急保障基地。积极发展航空器维修检测、航空运输、航空旅游、航空物流、航空农业作业、航空培训认证等产业。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与先进飞机制造厂商沟通协调,不断整合各种技术、人才、资金,优先发展维修、部分零部件的制造、以及整机组装等,逐步建立维修检测产业链。利用通用航空,大力发展航空运输和航空物流,开展客货运输、公务机、直升机包机等运输服务,提高城区域中心城市和内外交通出行之间的效率。利用通用航空,开展空中观光游览、飞行体验、

33、旅游包机等通用航空旅游项目,丰富旅游项目类型,提高旅游交通的可达性。空天技术应用。积极引进遥感系统、通信广播系统、基于北斗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领域企业,探索防灾减灾、环境监测、城乡规划、资源勘探等领域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场景,争取形成设备+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能力。3 .能源产业。充分利用城丰富的天然气和页岩气资源,加快推动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和利用。天然气。依托中石油、中石化两大企业,加快布局一批天然气勘探井,有效推动重点气藏开发,切实提高天然气产量。加快推动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精细化工建设,力争布局建设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精细化工加工基地。页岩气。加快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有效提升页岩气

34、产量。开展页岩气关键工程技术试验示范、高效管理模式试验示范和体制机制试验示范,取纳入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一一新能源。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五.加快工业大数据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激发工业数据资源要素潜力,加快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加快数据汇集。推动工业数据全面采集。支持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数字化改造,升级各类信息系统,推动研发、生产、经营、运维等全流程的数据采集。支持重点企业研制工业数控系统,引导工业设备企业开放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全面采集。加快工业设备互联互通。持续推进食品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工业设备的全连接

35、。加快推动工业通信协议兼容统一,打破技术壁垒,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推动工业数据高质量汇聚。组织开展工业数据资源调查,引导企业加强数据资源管理,实现数据的可视、可管、可用、可信。整合重点领域统计数据和监测数据,在食品制造等行业建设国家级数据库。支持企业建设数据汇聚平台,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和汇聚。(二)推动数据应用。推动工业数据开放共享。支持优势产业上下游企业开放数据,加强合作,共建安全可信的工业数据空间,建立互利共赢的共享机制。引导和规范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流动,鼓励相关单位通过共享、交换、交易等方式,提高数据资源价值创造的水平。提升数据平台支撑作用。发挥食品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提升平台

36、的数据处理能力。加快推动工业知识、技术、经验的软件化,培育发展一批面向不同场景的工业APP。推动工业数据深度应用。加快数据全过程应用,发展数据驱动的制造新模式新业态。组织开展工业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面向重点行业培育一批工业大数据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通过开展工业大数据竞赛,助力行业创新应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开展线上线下数据应用培训活动。激发工业数据市场活力。支持开展数据流动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可信的工业数据流通环境。构建工业大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研究制定公平、开放、透明的数据交易规则,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开展数据资产交易试点,培育工业数据市场。加强数字社会建设。建好高新区科创中心、城高新区

37、数字大厦等应用载体,力争使数字技术全面融入城区人民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三)强化数据安全。加强态势感知、测试评估、预警处置等工业大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实现闭环管理,全面保障数据安全。开展加密传输、访问控制、数据脱敏等安全技术攻关,提升防篡改、防窃取、防泄漏能力。加快培育安全骨干企业,增强数据安全服务,培育良好安全产业生态。(四)促进产业发展。突破工业数据处理关键共性技术。围绕集成电路、食品加工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家居、通用航空、能源三大特色产业,加快数据汇聚、建模分析、应用开发、资源调度和监测管理等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的

38、部署和融合。打造工业数据产品和服务体系。推动工业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服务等环节相关产品开发,构建大数据基础性、通用性产品体系。培育一批数据资源服务提供商和数据服务龙头企业,发展一批聚焦数据标准制定、测试评估、研究咨询等领域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着力构建工业数据创新生态。支持产学研合作建设工业大数据创新平台,围绕重大共性需求和行业痛点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六.主要任务(-)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布局平台机构。全力创建国家高新区。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培育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

39、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化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加速聚集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平台,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创新主体和科技平台倍增计划,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任务,大力培育引进一批科技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加快建设并引进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强区建设。培育壮大高新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落实地区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部署,构建开放协同创新格局。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新区绿色发展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持续优化创

40、新创业生态,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强管理服务,推动产城融合、园城一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紧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现代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制定产业急需突破的核心技术攻关目录,更好满足重点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结合城高新区、新经济活力区等建设,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交叉融合,争取突破一批制约全区主导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源头技术供给。强化高水平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以关键共性技术、跨领域交叉技术研发、转化应用为重点,组建面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产业研究院。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和引进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

41、、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及分支机构。运营提质高新区科创中心、国家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城分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升创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建好电子科技大学一城高新区光电传感器与应用系统技术联合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光电探测与传感器集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分室锡产微芯特殊工艺半导体联合创新中心,创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落实研发场地、组建研发队伍、增购更新研发设备,加快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企业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建立全球化的产业创新网络和海外研发平台机构。加快引进培育高端研发机构,支持建设一批独立法人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等领队企业面向长远发展

42、和竞争力提升,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发挥大企业引领和组织作用,支持产业链中小企业参与联合创新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到2025年,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及分支机构达到72个,新增1-2个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新应用场景和新产品相互促进。设数字经济强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融合渗透路径。高标准建设城高新区,适时推出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促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好城新经济活力区、高新区科创中心、城数字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推广在研一批、开发一批、上市一批新产品滚动开发模式,围绕电子同步整流系列高可靠低功耗产品、高抗老化型聚氯乙烯管

43、道、高端医用不锈钢植入材料、汽车轻量化镁合金、食品保鲜技术等开发一批新产品。到2025年,市级以上重大新产品达到30项以上。加快工业设计发展。积极创建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城分中心,鼓励研究院按照市场规律自主运营、持续发展。实施设计创新活跃度提升工程和设计驱动型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功率半导体(含5G)设计公司,打造设计园区,完善设计园区融资、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等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争取消费品工业设计研究院分院建设,实施设计园区建设工程,实施国家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工程,推动企业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面向社会开展设计业务,积极引进第三方专业设计企业。推动独立设计中心、专业设计机构与企业形成长期稳定合

44、作关系,促进独立设计中心、专业设计机构无缝嵌入产业链条。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0个。(二)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基础领域迫切需求,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实施好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协同服务,分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原创成果。推动已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领域加快普及先进制造工艺设备和先进生产管理方法,完善在线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追溯等质量管理模块,开展质量风险分析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等活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45、修订),构建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进一步巩固产品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和标准优势。健全基础领域供需对接机制,深入推进落实基础领域一条龙计划,加快基础领域成果推广应用。加强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以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体系为切入点,梳理全区重点产业链图谱。推动现有重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迭代力度,进一步增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吸引更多市外一级配套企业、上游原料企业来梁布局。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本地采购力度,推动本地相关领域企业加快布局相关配套、原料环节,补齐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链短板。结合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体系建设,推动行业各类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学研联盟、检

46、验检测平台等机构,提升产业链整体研发能力,强化对市外行业领域企业机构来发展吸引力。确保重点企业供应链稳定。推动等重点企业加强供应商管理库存、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和供应链运输管理,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企业和单一来源环节企业因突发事件断供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系统分析,按风险等级建立预警机制,对风险等级较高的找好备份企业,对确不可替代的做好应急预案、提前增加相关原材料、零部件储备。探索实行龙头企业提需求及认可采购、上下游企业揭榜参与的协作模式。支持食品加工等同行业企业以及主要工艺(工序)相似度较高的跨行业企业深化供应链信息共享。(三)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强智慧园区建设。顺应工业

47、企业对大数据智能化领域技术服务需求,实施光纤宽带、5G全覆盖,加快IPv6普及应用,建设高速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结合食品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建设,推动园区工业企业普遍接入。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设集经济运行监测、土地使用管控、安全环境监控和审批事项办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区两级产业园区大数据平台,实现园区管理精细化。结合园区特色产业发展,围绕企业共性需求,建设020模式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实现园区服务专业化、生态化。加快推进绿色园区建设。按照集聚产业发展、合理空间布局、完善配套服务的思路,全面统筹园区土地资源,坚持集约用地,围绕产业发展方向,按照高新区发展规划总体要求推行征拆分离,加

48、快园区征地拆迁、平场步伐、进度供地,确保项目落地落实,投产达效;加强土地管理,科学编制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范的土地供应秩序,盘活土地存量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确保集约节约高效用地。通过推动园区循环化深度改造、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加大污染物治理和排放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等工作,逐步建立起绿色化运行管理机制,推进绿色园区建设。深化产城景融合发展。统筹做好园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优化园区与组团、园区(组团)内生产区与生活区的空间布局,高水平完善园区三通一平、标准厂房等公共基础设施,聚焦园区(组团)主导产业方向,大力引进培育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不断增强产业承载能力。配套完善住房、医疗、教育、文体、商业等生活服务设施,提升宜居宜业宜创品质。创新管理机制。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做好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