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党建特色做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1408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基层党建特色做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基层党建特色做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基层党建特色做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基层党建特色做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基层党建特色做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基层党建特色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基层党建特色做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民日报社城市党建周刊专版刊发我市城市基层党建特色做法近年来,我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聚焦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系统建设整体建设,着力在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上下功夫,做到全域推进、整体提升,探索形成了具有汉中特色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现将相关特色做法在“天汉先锋”微信公众号分期进行刊载,供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参考借鉴。汉中市:全面提升四化水平增强城市治理效能汉中市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强化党建引领,探索构建“一网四化三统一”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网格化、监督指挥信

2、息化、综合执法属地化、便民服务精细化,促进城市基层高效治理、健康发展。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城市治理高效能体系汉中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党对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整体建设,压紧夯实市、县区、镇街和社区“四级”责任,打造一贯到底的高效联动工作格局。强化领导抓谋划。市委扛牢主体责任,强化探索创新,围绕抓党建促城市发展、促民生改善、促治理创新的“一抓三促”目标,把优化提升“1+4”城市基层治理试点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党建引领的“一网四化三统一”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市级领导点题,牵头确定党建引

3、领城市基层治理为调研重点,进一步谋深谋准谋实高质量党建引领汉中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和工作举措。明确职责抓落实。成立市、县(区)委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持续深化市县两级班子成员包联街道社区制度,推动城市各级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主心骨”。印发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确定1-2项“书记项目”,每季度召开县(区)委书记座谈会、镇街书记交流会,定期调度分析研判,推动工作齐头并进;创新推行兼职委员、党建联席会议、“双报到双服务等机制;制定全面推进镇级行政管理改革重点任务筑牢“四个一”基层治理体系基础的通知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等,通过周

4、调度、月通报、蹲点调研、实地走访等形式,有效提升了党建领导力、组织力和牵引力。示范引领抓提升。开展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区创建,从2017年开始,每年择优确定1-2个县区召开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场会,促进县区比学赶超、取长补短。在全市54个镇(街道)749个村(社区)开展基层治理改革试点,全力优化提升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市委组织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一以汉中市基层治理实践为例获全省组织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汉台区东大街街道“三引领三转变城市基层治理模式入选全省党建优秀案例,南郑区党员云服务被新闻联播宣传并获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三等奖,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二批示范市试点建

5、设奠定坚实基础。二、筑牢治理单元提升社会治理网格化水平汉中市坚持把便于治理、服务、自治作为构建“一张网络”的核心要义,聚力网格化管理,构筑基层治理基础框架,为“平时治理、战时应急”提供坚强保障。深化红色网格。以300户或1000人为单元,设置多网合一、一网统管的全科网格,建强网格党组织,共设置社区网格4400个,社区党员39121名、网格直管党员28884名,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明确。整合数据资源。大力推行互联网+网格模式,健全智慧指挥调度机制,整合平安建设、扬尘治理、雪亮工程等数据资源,让“微治理”释放“大能量”。壮大网格力量。织密兜底服务、平战结合的综合网格,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结合近

6、年来疫情防控、防汛抢险、基层治理等重大工作,以社区为核心,实化细化社区“两委”小区党组织(物业)负责人+网格长(员)+楼栋长+单元长+分楼层长+楼层长“社区七级组织体系”,构建起平时融入基层治理、战时参与应急保障的工作格局。疫情防控期间,各网格长(员)依托社会治理组织体系迅速集结、开展工作,统筹整合下沉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各方力量1.9万余名,保障网格服务全覆盖。三、集成平台承载提升监督指挥信息化水平汉中市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思维,把规范基层治理指挥调度制度体系纳入信息处理、力量调度、指令发出“三统一”平台建设范围,激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一盘棋”。深化街道体制改革。聚焦服务群众、简约高效

7、、优化协同“三大目标”,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按照“5+3+X”模式优化设置特色内设机构及事业单位,重塑街道组织架构,建立与街道功能定位、主要职责相适宜的考评体系,构建内部深度融合、外部高效配合的运行体系,力促向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转变。规范治理机构设置。在市本级、11个县(区1177个镇(街道)三级统一实体运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搭建起以市级综治机构为指挥枢纽、县级综治机构为调度平台、镇级综治机构为实战基础的指挥体系,统筹调度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力量,建好建强了社会治理前沿阵地堡垒。完善问题处置机制。按照“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运行模式,建立实时监

8、控、流转交办、研判预警、督导考核等制度,完善信息采集更新、问题发现处置、办理回复反馈等流程,形成“网格发现、中心汇集,分流处置、限期办理,平时调度、战时指挥”的工作格局。提升信息运转效率。强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民生服务为导向,基于数据资源网(池),推进“一格通、一卡通、一站通、一号通、一点通、一网通”的“六个一”基础数字工程建设。目前,“智慧汉中”社会治理“一格通”信息平台建成投用、有序运转,年底完成数据采录、实现功能完善,社会治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得到大幅增强。四、强化队伍整合提升综合执法属地化水平汉中市以系统性构建简约高效基层治理体系为目标,全面推行镇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扁

9、平化管理,有效破解“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坚持统一设置。紧扣提升党建工作统筹社会治理能力,统一设置镇级党政综合、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5个方面内设机构,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办公室等,整合市监所、司法所等镇级执法力量资源,“一支执法队伍”初步整合到位。宁强县作为全国规范地方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工作西北地区唯一试点县,梳理涉改编制总数349名、执法事项3462项。坚持力量下沉。借鉴镇街吹哨、部门报至有益经验,积极探索县级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镇级延伸,研究制定执法权限下沉的具体措施和事项清单;建立健全驻镇(街)单位属地管理协调联动机制,赋予镇街对派驻人员人事任

10、免和调配的建议权、对综合性工作的指挥调度权、对工作考核的建议和否决权,推进联合集中执法,确保镇级执法人员不低于县域总量的60%,实现“县上人、镇街用”,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坚持激发活力。出台工作津补贴差异化发放管理办法编制身份不变人员按岗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政策,推行按岗按绩取酬,以实际岗位、任务多少等确定考评系数”,以工作业绩、奖惩情况等增减考评积分”,以“系数+积分”考评考核体系确定考核格次和结果,作为奖金补贴发放主要依据,形成按岗管理、按绩取酬的鲜明导向。五、集成平台承载提升监督指挥信息化水平汉中市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思维,把规范基层治理指挥调度制度体系纳入信

11、息处理、力量调度、指令发出“三统一”平台建设范围,激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一盘棋”。深化街道体制改革。聚焦服务群众、简约高效、优化协同“三大目标”,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按照“5+3+X”模式优化设置特色内设机构及事业单位,重塑街道组织架构,建立与街道功能定位、主要职责相适宜的考评体系,构建内部深度融合、外部高效配合的运行体系,力促向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转变。规范治理机构设置。在市本级、11个县(区1177个镇(街道)三级统一实体运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搭建起以市级综治机构为指挥枢纽、县级综治机构为调度平台、镇级综治机构为实战基础的指挥体系,统筹调度司法所

12、、派出所、法庭等力量,建好建强了社会治理前沿阵地堡垒。完善问题处置机制。按照“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运行模式,建立实时监控、流转交办、研判预警、督导考核等制度,完善信息采集更新、问题发现处置、办理回复反馈等流程,形成网格发现、中心汇集,分流处置、限期办理,平时调度、战时指挥”的工作格局。提升信息运转效率。强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民生服务为导向,基于数据资源网(池),推进“一格通、一卡通、一站通、一号通、一点通、一网通”的“六个一”基础数字工程建设。目前,“智慧汉中”社会治理“一格通”信息平台建成投用、有序运转,年底完成数据采录、实现功能完善,社会治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得到大幅增强。

13、六、强化队伍整合提升综合执法属地化水平汉中市以系统性构建简约高效基层治理体系为目标,全面推行镇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有效破解“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坚持统一设置。紧扣提升党建工作统筹社会治理能力,统一设置镇级党政综合、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5个方面内设机构,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办公室等,整合市监所、司法所等镇级执法力量资源,“一支执法队伍”初步整合到位。宁强县作为全国规范地方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工作西北地区唯一试点县,梳理涉改编制总数349名、执法事项3462项。坚持力量下沉。借鉴镇街吹哨、部门报至有益经验,积极探索县级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

14、镇级延伸,研究制定执法权限下沉的具体措施和事项清单;建立健全驻镇(街)单位属地管理协调联动机制,赋予镇街对派驻人员人事任免和调配的建议权、对综合性工作的指挥调度权、对工作考核的建议和否决权,推进联合集中执法,确保镇级执法人员不低于县域总量的60%,实现“县上人、镇街用”,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坚持激发活力。出台工作津补贴差异化发放管理办法编制身份不变人员按岗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政策,推行按岗按绩取酬,以实际岗位、任务多少等确定考评系数”,以工作业绩、奖惩情况等增减考评积分”,以“系数+积分”考评考核体系确定考核格次和结果,作为奖金补贴发放主要依据,形成按岗管理、按绩取酬的鲜明导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