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物理必修2课后答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1560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物理必修2课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鲁科版物理必修2课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鲁科版物理必修2课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鲁科版物理必修2课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鲁科版物理必修2课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科版物理必修2课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物理必修2课后答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功和功率第一节 机械功1、 解答:没有做功,因为墙没有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这道题很有趣,相信有很多同学对这个答案不满意,最大的疑问可能是:既然他没有做功,人为什么会累得气喘吁吁?他付出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实际上,人推墙,当墙推不动时,人是自己对自己做功,是通过肌肉的扩张和收缩做功。你可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是如何推墙的?如果没有扩张和收缩手臂,会有推墙的动作吗?2、 解答:均相同。力F做的功都为W=F s。3、 解答:B。A中的功的正、负表示是阻力做功还是动力做功;C中除力和位移外,还应有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功的大小由这三者共同决定;D中虽然力和位移都是矢量,但功却是标量,功的运算符合代

2、数法则。4、 解答:(1)钢绳拉力和重力对重物都做功。其中钢绳拉力做正功,重力做负功。(2)都没有做功(3)都没有做功5、解答:本题有两种解法:方法一:分别求出两个力各自做的功,再将两个功相加,即为总功。 W1=F1 s=980125 J=1.225 J W2=F2 s=980125 J=1.225 J W总= W1+ W2=2.45 J方法二:先求两力的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F合=F1+F2=1960 NF合=F合 s=1960125 J=2.45 J6、解答:首先对雪橇和小孩进行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如下图,则 Y轴上 N=mgcos所以 f=N=mgcos 所以Wf=fscos = s用功

3、的定义求重力做功。说明:求功时,要注意找力,找位移以及力与位移的夹角。第二节 功和能1、 解答:骑车上坡坡走S形路线同盘山公路一样,都是对斜面的巧妙运用。上到坡顶的人所做的有用功是一定的,走S形路线增大了上坡的距离,有功的原理可知,走S形路线能省力。2、 解答:直接搬货时,人做的功 W=Gh=509.81.0 J=490 J根据功的原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所以用斜面时人做的功也为490J。此时 W=Fl 所以 F=N=122.5N3、 解答:推力做正功;小车机械能增加;在本题中摩擦力做负功,小车机械能减少。本题中出现的是摩擦力做负功的情况,可进一步思考:摩擦力总是做负功吗?有无可能摩擦力做正

4、功或不做功?分别对应什么情况?4、 解答:(1)用煤气灶烧开水时,煤气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蒸汽推动壶盖做功,水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2)“爆竹声声辞旧岁”,当爆竹爆炸时,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声能、光能、和爆竹碎屑的动能;“二踢脚”爆炸时,火药的一部分化学能还要转化为它的重力势能。(3)炎炎夏日,电风扇、空调等给我们带来的凉爽生活。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叶片的动能。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叶片做功,使空气流动,即产生了风,叶片的动能转化为空气的动能。5、解答:重力做功WG=Gh=10 N2 m=20 J。在此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转化的能量等于重力做

5、功的多少,即为20。、解答:子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s=10 N0.1 m=103 J在此过程中摩擦力做负功,子弹的动能转化为内能。转化的能量的多少等于克服摩擦做功的多少,为103 J。第三节 功率1、 解答:B、D2、 解答:B。按运动员的质量为60kg计,他等楼时的平均功率=W=120W,最接近选项中的100W。本题的关键是估计出运动员的质量,这就要求你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如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15kg,等等)有所了解.对某一结果进行估计也是“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3、 解答:根据P=F,得 4、解答:自行车最终做匀速运动,有F=f=kmg 由P=F可知说明

6、:本题涉及牛顿第二定律,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等知识点,要求你对“机车启动”类问题的情景比较清楚。5、解答:B。本题求的是物体在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但G与并不在一条直线上。此类问题属于“F与不共线”的情况,处理方法相同。解答如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则有本题给出的数据较多,从不同角度给出的数据较多,从不同角度分析可得出不同的答案,如等。你也可以自行导出其他结论。6、解答:略。第四节 人与机械1、解答:略。2、解答:(1)克服乘客重力做功的功率为有用功率,有:P有用=G=7502 W=1500 W(2)匀速上升时电梯的效率(3)克服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用=Gh=75030 J=2.2510

7、4 J3、解答:(1)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汽车牵引力F=f=1000 N根据功率的公式,汽车行驶的功率1000(1003.6)W=2.78104W(2)汽车消耗1L汽油走10km,所用时间t=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发动机做功W=Pt=2.78104360J=1.0107J所以汽车的效率(3)汽车消耗的能量与它做的功不相等,能量以热的形式“损失”了。说明:你最好利用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和效率的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已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4、解答:(1)因为此时对水做的功时有用功,即W有=m水gh而总功W总=(m水+m桶)gh所以,轱辘的效率装满水时 装了半桶水时 (2)要提高轱辘提水的效率,只需要

8、提高的比值。说明:你在掌握效率公式的同时,还要体验到日常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物理知识,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 习题1、解答:C 点拨:据功的定义,A、B、D3种情况中,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因此对物体做功。2、解答:D 点拨:公式P=,用来求时间时间内的平均功率的大小,而不能求时间内的平均功率的大小,而不能求时间内任一时刻的功率;大,不一定大。故、C错误。由公式P=Fv知,只有当P不变时,F和v才成反比。故B错误,正确。3、解答:A 点拨:由功的公式和物体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可知,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因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故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4、解答:5J ;

9、6.72J(1)受力分析如图:由物体匀速上升知 F1=mg又 W1=F1h1 W1=15J=5 J(2)受力分析如图:由F2-mg=ma又 W2=F2h2 =0.1(10+1.2)6 J=6.72J5、解答:(1)当牵引力F1=f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Vm:(2)由,又,得(3)由,又,得6、解答: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设经时间t,达到由得位移此后,小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故在匀加速直线运动阶段摩擦力做功为 第二章 能的转化与守恒 第一节 动能的改变1、解答:C 点拨:A中,物体动能的变化可能是质量的变化引起的;B中,当速度方向变化而大小不变时,动能是不变的;D中,若有几个外力

10、同时对物体做功,但他们的代数和为零,物体的动能也没有变化;C中的叙述实际上是动能定理的一个特例。故只有C正确。2、解答:A 点拨:因为水平方向上力的大小、位移均相同,所以拉力和推力的功相同。3、解答:D 点拨:因为子弹损失的动能为f(s+d),木块增加的动能为fs,所以总机械能损失为f(s+d)-fs=fd。4、解答:以子弹为研究对象,v0=600 m/s ,vt=400 m/s , m=0.02kg , s=10cm=0.1m。运用动能定理,有5、解答:根据动能定理可得说明:本题的主要作用是熟悉动能定理的应用。6、解答:如图所示,在沿着风速方向上取一高为l、底面积为S的“风柱”,这“风柱”内

11、的空气在t=l/v的时间内都将通过地面,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有代入数据,可得 说明:本题除了能加强你对动能、功率的理解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使你掌握如何建立物理模型。7、解答:(1)由于刹车后,车速最终将减为零,根据动能动能定理,有 而 由可得 由上式可以知道:刹车距离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这个关系。(2)根据动能定理 可得将和代入可得,刹车前车速为75km/h.第二节 势能的改变1、解答:2、解答:B、C、D3、解答:C4、解答:根据重力势能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根据动能定理,动能变化当拉力=30N时,物体重力势能还是增加15J。物体的动能变化5、解答

12、:重力势能公式中,h指物体重心到零势能面之间的高度差,根据重力势能公式有当物体以它的一条棱边为轴转过时,重心上升最高,此时重力做负功,最多有根据动能定理,推力至少做功说明:解答本题时你要知道,当物体不能当成质点时,物体重力势能公式中的高度h是物体重心相对零势能面的高度。6、解答:重力势能的变化可以直接求得。取A面为零势能面,开始时高出A面部分的液体重力势能两液面相平时重力势能所以,在此工程中液体重力势能的变化第三节 能量守恒定律1、解答:A 点拨:其他选项中的运动,均不满足“只有重力做功”的条件。2、解答:C、D 点拨:机械能是否守恒关键不在于受几个力作用,而在于是否只有重力做功。3、解答:A

13、、B 点拨:A中,由功的定义知重力做功mgh;B中由动能定理mgh-Wf=0,知=mgh;由机械能守恒条件知C错;D中,由动能定理知合力做功为零。4、解答:B 点拨:机械能守恒,故落在地面时Ek=mgH。设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则机械能E=Ek+0=mgH。5、解答:设B点为重力势能零位置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由可得说明: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对于运动的具体过程不是非常明确,但只有重力做功的,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比较方便;对于运动过程比较清楚,受到的力是恒力的,特别是题目要求求出加速度的,要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6、解答:(1)设在离地h1高处,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动能。因为以地面为重

14、力势能参考面,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而 所以 (2)设在离地h2高处,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动能的2倍。因为以地面为重力势能参考面,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而 代入数据可得 所以 7、解答:本题可以从“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两个角度分析求解。解法1:用“动能定理”求解。物体A从出发点到P过程中,有摩擦力和重力做功,但上、下弧面时的重力所做的功恰好抵消,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即为摩擦力做的功,由得。解法2:用“能量守恒”观点求解。物体A从出发点到P点过程中能量守恒,则A在P点的能量,其中。上式变为,即,所以。说明:本题目的是考查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运用,但解法2提供的从“能量守恒”角度对物理过

15、程进行审视的角度,可作为开阔视野的一个途径。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解答:略。2、解答:不能。因为电冰箱工作时,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来。同时电冰箱工作要消耗电能,最终以内能的形式散失在室内空气中,所以整个室内空间温度不仅不能降低,反而升高。3、解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在一次循环中热机要散发的热量为3000J-500J=2500J,热机效率。4、解答:公共汽车载客每人每千米消耗的能量为,所以,即公共汽车载客每人每千米消耗的能量是自行车的25.4倍。5、解答:由题可知一个采暖期共节约成本为465001.8=83700(元),则,即3个采暖期才能收回投资成本。技术改造的意义:节约投资

16、成本;有利于环保。6、解答:略。 习题1、解答:设小猫离地面为H,由EP=mgh可得:(1)(2)(3)0(4)小猫从树枝上掉到地面上势能变化均为。2、解答:B、C 点拨:因物体回到出发点时速率变小,所以有摩擦阻力存在,机械能有损失。当物体上升到A点时,动能减为原来的一半,因有摩擦阻力存在,减少的动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因此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上方。3、解答:(1)(2)4、解答:(1)设B为零势点,则:(2)由表可得:5、解答:(1)(2)6、解答:海湾中水的质量:水降至水闸外水的重心下降:h=1m每次退潮水重力势能减少:每天两次退潮,共发电能:第3章 抛体运动第一节 运动的合成

17、与分解1、解答:将炮弹的速度分解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如图所示,由边角关系得:2、解答:B、C3、解答:射出的子弹参与了两个运动:沿子弹射出方向的运动和向正东方向的运动,这两个运动合运动方向指向正北方,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要想射中目标,子弹必须向北偏西方向射出,设射出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为,则有sin=,即设计者应向北偏西arcsin方向射击才能命中目标。4、解答:小汽艇的合速度为它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合速度。由勾股定理得:设合速度与河岸下游夹角为,则5、解答:描点略,其运动为一曲线运动。第二节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1、解答:C、D2、解答:大马哈鱼向上跃时可看成竖直上抛运动

18、,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则v0=36km/h.取v0方向为正,有3、解答: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时间为:当物体从抛出到达最高点前速度与位移都向上,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当物体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过程中,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位移与初速度同向。当物体运动到抛出点下方后,速度和位移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4、解答:石子做竖直上抛运动,取向上为正。(1)石子到达最高点所需时间(2)落回抛出点时位移为零,即(3)落回抛出点的时间(3)石子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4)2s后石子位移石子在抛出点下方12m处,离地面的高度为3m。5、解答:假设小球被抛出时的速度为,则小球触地时速度v的大小满足 其中,h1=

19、1m.小球反弹后速率不变,其运动类似竖直上抛运动,上升最大高度H=6m,故有 将两式联立可得说明:本题解法较多,你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尝试不同解法。第三节 平抛运动1、解答:两球同时落地。2、解答:A、B 点拨: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是匀变速运动;平抛物体水平飞行的距离除与初速度有关外,还与飞行时间有关,而飞行时间是由竖直高度决定的。3、解答: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下图所示:因为 所以 4、解答:C5、解答:物体做平抛运动,速度由和合成。物体速度v与水平方向成30度,如图所示,则故水平位移 竖直位移 6、解答:解答本题应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1)甲枪射出的弹孔在上面,即子弹在竖直方向上

20、的位移小,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就短,而水平位移是一定的,所以,甲枪射出的子弹速度大。(2)甲枪子弹中靶前所用时间竖直方向上位移故乙枪子弹在竖直方向上位移它中靶前用时它射出时速度说明:本题为平抛运动的综合运用,要求对平抛运动的物理情景比较熟悉。第四节 斜抛运动1、解答:射高H和飞行时间t都是由竖直方向的分运动,即竖直上抛运动决定的。2、解答: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都是匀变速运动。因为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3、解答:C 点拨:斜上抛的物体在最高点时,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仅有速度的水平分量,故速度最小;而物体在整个运动中都仅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不变。习题1、解答:A 点拨:由平抛运动的特点

21、得:a球的高度大,落地时间长,又因为,所以,故选A。2、解答:C 点拨:由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此实验装置恰能证明此点,故选C。3、解答:(1)要使过河时间最短,应让船头正对河岸,如图。由运动的独立性得,过河时间由决定:(2)要使航程最短,如果,则应让和的合速度垂直于河岸,如图:船头指向上游,与垂直于河岸方向夹角为。4、解答:如图,运动时间由斜抛的运动特征可得: 代入数值,可得:5、解答:(1)人在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代入数值得(2)在AB段人做平抛运动,可得代入数值,解得 6、解答:由机械能守恒求得A点的速度。从A到D做平抛运动,有第四章 匀速圆周运动第一节 匀速

22、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1、 解答:B、C、D2、 解答:A、B、D 点拨:注意:本题A中的“路程”就等于B中的“弧长”。3、 解答:125.6 s 0.05 rad/s4、 解答:1h,rad/s,1:605、 解答:cos:cos,1:1。提示:A、B处周期相同(T=24h),则由w=可得WA:WB=1:1,再由v=wr可得VA:VB=rA:rB,而rA=Rcos,rB=Rcos(R为地球半径),故VA:VB= cos:cos。6、 解答:C、D。第二节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1、 解答:C、D2、 解答:如下图所示。 3、 解答:4.381020 N4、 解答:线越长越容易断,因为角速度一定时,根

23、据向心力公式F=mrw2可知,r越大,所需的向心力越大;离得越近越容易断,因为线速度一定时,根据向心力公式F=m可知,r越小,F越大。5、 解答:(1)7908m/s; (2)9.2 m/s2; (3)1.13106 N第三节 向心力的实例分析1、 解答:绳子不可能再水面上。因为小球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是绳子的拉力与小球重力的合力,向心力是水平的,而绳子的拉力永远与向心力成一夹角。2、 解答:A、C 点拨:本题还可深入下去,讨论“当火车以小于v的速度通过此转弯处时的情形会是怎样的?3、 解答:B、C 点拨:题中A、B两物体角速度相等,而A物体运动半径大,由a=rw2知,A物体向心加速度大,因

24、两物体质量相等,故A物体所需向心力大,所以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因此A错,B正确。因A、B两物体最大静摩擦力相等,故当转速增加时,A物体所需向心力大,故A先滑动,因此C正确,D错误。4、 解答:F向=mw2r=k(r-l),所以 r=0.2 m带入得F向=10 N。5、 解答:在D点处。由凸点处的压力N1=mg- 和凹点处的压力N2= mg+ 可知,车在凹点时的压力N2大。N2与v、r有关(m一定),r越小,v越大,N2越大。要想使N2较小,在r较小的情况下, v越小;B处和D处相比,rDrB,因此在D处v应最小。6、 解答:行车刚停下的瞬间,铸件开始做圆周运动(实际为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对铸件

25、受力分析,并应用向心力公式有F-mg=m 所以 F=m+mg=(2.71039.8+2.710322/3)=3.006104 N7、 解答:摩托车以10m/s速过桥顶时,有mg-mg= m 解得:r=4v2/g 40.8 m当摩托车对桥面的压力为零时,车仅受重力,有mg=m 解得 v= 20m/s第四节 离心运动1、 解答:B2、 解答:飞椅旋转越快,其角速度越大,根据向心力公式F=mrw2可知,飞椅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就越大;飞椅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绳的拉力和飞椅的重力的合力提供的,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当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即飞椅离圆柱越远时,这个合力才越大。3、 解答:10 m/

26、s4、 解答:我们以一个雨滴为研究对象,雨滴沿雨伞边缘沿切线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设水平位移为x,则在地面上形成的大圆半径 R= (1)由平抛运动知识得 x=v0t .(2)时间 t由竖直方向决定 h=gt2.(3)由(1)(2)(3)三式可得 R=r习题1. 解答:A、D 点拨:由图像可知a1=,故v一定,a2=Rw2,故w一定。2. 解答:由图可知 vA=vB wB=wC由v=Rw 得 RwA=2RwB故 wA:wB=2:1 所以wA:wB:wC=2:1:1vB:vC=(2RwB):( RwC)=3:1所以 vA:vB:vC=3:3:1由a=Rw2 知aA:aB:aC=(RwA2):(2RwB

27、2):( RwC2)=6:3:13. 解答:由图可知所以 R=38 mV=m/s=1 m/s故 a= m/s2=0.026 m/s24、解答:如图,车厢通过B点时,只受重力时vb最小。 mg=m车厢由A至B,由动能定理得:mgh=m两式联立,求解得 h=R =6.5 m5、 解答:转速较小时,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绳子张力为零。转速较大时,静摩擦力不足以充当向心力,绳子张力不为零。 所以(1)因为 1 所以 T1=0(2)T2+=mr2=mr所以 T2=6、 解答:(1)由动能定理得: mgh=m 在最低点:T-mg= m所以 T=mg(1+ )=928.8 N(2)因为 T950 N ,所以

28、绳子不会断。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一节 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1、 解答:g 与地下矿藏的分布和地势(海拔)高低有关。在相同的海拔处,矿藏的分布不同,导致地下的密度分布不同,由公式m g可推得 g=G。因此,各处的不同,g的大小将不同。所以,根据不同的g值可以判断地下的矿藏。说明:本题着重考查对m g的灵活应用,知道由各处的M不同引起引力的不同,使得g不同;同时也认识到不同海拔,不同纬度处的g 是不同的。2、 解答:可以将轮船看成质点,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 =6.6710-11 =6.6710-5N而重力大小 G=mg =1.01079.8 N =9.8107 N他们的比值 k=

29、说明:你应该通过本题,进一步认识任何物体之间都有万有引力。对于人们感觉质量很大的轮船来说,它们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受到的重力相比还是小到可以忽略。3、 解答:地球质量大约6.01024,因此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说明:通过本题,感受天体间的引力是非常大的,认识引力的数量级。通过和上题的比较,加深对万有引力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认识,知道质量大小的乘积对引力大小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同时也加深对万有引力定律适用条件的理解。4、 解答:D说明:本题目的是让你更深刻地理解公式F=中的r指的是“两质点间的距离”。5、解答:地球对月亮的万有引力提供月球绕地运动的向心力,有解得 地球密度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

30、比较精确地测出地球的质量和密度。利用这种方法求解的是中心天体(本题中的地球)的质量,而不是绕中心天体运转的天体(本题中的月亮)的质量。这种通过可直接测量的量(天体的质量)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6、解答:b。因为,虚线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圆的一部分,只有沿着虚线挖掘的那一条隧道才是水平的-它的曲率跟地面的曲率相符合。采用图中所示的3种不同方式挖掘隧道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通常挖掘大隧道都是照(a)图所示的样式建造的,它是沿着跟隧道两端的地面相切的那两条直线走的。这样的隧道,开始微微向上升起,后来又微微向下斜。它的好处是里面不会积水,水会自己流出洞口来。假如隧道是按照图中(b)所示样式水平方向

31、建造的,那么这时长隧道就成了弧形,里面的水就不会向外流,因为隧道里的水都处在平衡状态中,这样的隧道长度超过15km(如瑞士的新普伦隧道就长达20km),观察者就不能站在隧道的一头看到它的另一头,因为人的视线被隧道的顶部遮住了,这时隧道的中点要比它的两头高出4m以上。如果隧道按照图中(c)所示的样式沿着直线来建造,那么就会从两端微微向中点倾斜,这时水不但不能向外流,而且相反的会积在中间它的最低的部分,但观察者却能站在隧道的一端看到它的另一端。第二节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 解答:B、C 点拨:第一宇宙速度既是卫星进入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又是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2、 解答:可以应用公式计算得到

32、。说明:通过对本题的练习,加深对万有引力公式的应用的理解,巩固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综合解题的能力。3、 解答:不能。因为我们由算出卫星绕地运行的最小周期:。4、解答:A、C 点拨:同步卫星只能定位在赤道上方,因为,若卫星不再迟到上空的话,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除重力外的那个分力指向赤道平面,会使卫星向赤道上方漂移。同步卫星的高度和运行速度都是一定的,推导如下:由 F向=F万 得解得卫星高度卫星运行速度 其中,M、T、R为定值,G为常量,故h,v均一定。5、解答:可行。砝码是在地球上定标好的,所以可以测得砝码在月球上的重力,由,计算月球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月;再由万有引力定律得到,即可求出月球的质

33、量M月。6、解答:根据行星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公式,得到,可以求得飞船在海王星表面附近飞行的宇宙速度为16.3km/s。第3节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1、解答:B、D 点拨:设原来地、月质量分别为M1、M2,地、月距离为R,则开采前 开采后其中,故,即开采后地、月间万有引力减少。由得,开采前即开采后即比较与可知,即,月球周期变短。3、解答:略4、解答:略5、解答:略6、解答:查阅资料,了解人类对太空探索的现状,发挥你的想象力,畅想太空开发的未来。举办一次报告会或画展,展示你的成果。针对本节作业的3、4、6题,以展览或报告会等形式,来展示自己对有关内容的学习成果。习题1、 解答:B 点拨:所以 又因

34、为 所以2、 解答: B 点拨:所以 所以 所以 3、 解答:(1)不正确。正确的解法为: 所以 (2)第一种解法:第二种解法:4、 解答:(1)(2)由动能定理得 所以有 5、解答: 联立得 联立得 5、 解答:(1) 联立得 (2)设至少经t时间两卫星相距最近,则 所以 第6章 相对论与量子论初步1、解答:甲、乙观察到的两束光的光速均为c0甲、乙互为惯性参考系,由光速不变原理可得。2、解答:应用光速不变原理,两种情况下光速的大小都是c0.3、解答:由可知石块质量增大。由于vc,mm0,通常条件下测不出该质量的变化。4、解答:不能。因为“一个真实的、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物体,相对如何惯性系的运动

35、速度都不可能等于后超过光速c0”具体解析参见课本第114页“质速关系”。5、解答:从加速场与引力场等效考虑,故乘客的重量(或其受的引力)比在地球时大。如果飞船匀速飞行,则既无加速又无引力作用,故该人的重量为零。第2节 量子世界1、解答:差别1,经典理论是建立在连续性观念上的;量子理论是基于不连续观念的。差别2,经典理论适用于宏观领域;量子理论适用于微观领域。相似1,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对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和规范。相似2,经典理论和理论下的自然界均遵循能量守恒定律。2、解答:随着电炉温度的升高,在它辐射的光中,由知,光子的能量越大,则波长较短的如蓝光、紫光所占的比例就会增大,更接近日光中各种色光的比例。因为功率在变大,所以辐射出光子的数量也会增大。不通电时电炉丝也能发射光子,只不过数量较少罢了。3、解答:此时刻辐射出的每个光子的能量,而总能量,所以光子个数。4、解答:相似之处:(1)光子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2)光子和电子均具有能量。(3)光子和电子都能发生衍射现象。不同之处:(1)光子无静止质量,电子有静止质量。(2)光子以光速运动;电子速度不定,但却不可到达到或超过光速。5、解答:认为波粒二象性矛盾对立是由于保守地沿用了经典波(如机械波、电磁波)和经典粒子的模型及概念造成的。量子论提出的波(概率波)粒二象性的本质为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可见不存在所谓的矛盾和对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