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道路及桥梁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道路及桥梁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7年道路及桥梁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2 项目概况11.3 编制依据21.4 编制原则31.5 研究范围31.6 结论4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62.1 项目提出的背景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9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103.1 项目建设地点103.2 区域概况103.3 自然条件133.4 地质地貌143.5 地震烈度173.6 施工条件18第四章 交通分析及预测194.1 *市交通路网规划194.2 交通量预测组成和方法214.3 现状交通量224.4 交通量预测224.5 设计通行能力
2、计算234.6 交通影响评价244.7 交通功能定位分析25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265.1 设计原则265.2 设计依据265.3 设计技术标准265.4 道路及桥梁现状分析285.5 建设内容与规模315.6 道路工程设计325.7 K0+700桥梁工程385.8 *桥梁工程395.9 管线综合设计405.10 排水工程44第六章 环境影响分析506.1 环境影响预测506.2 评价标准506.3 环境影响分析506.4 环境影响评价54第七章 建设管理557.1 建设期项目管理557.2 建设期组织机构55第八章 项目进度计划57第九章 项目招投标589.1 编制依据589.2 招标范围及
3、内容589.3 招标方式599.4 评标组织、评标原则及决标59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010.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6010.2 资金筹措68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6911.1 社会效益6911.2 经济效益6911.3 环境效益7011.4 评价结论70 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项目名称:*路及*桥梁改建工程建设单位:*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路(*桥至*路段)。1.2.2 建设内容及规模车行道工程*路(*桥至*路段)路段长2460米,主路面宽20米,主要是新铺设道路结构层及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新铺设结构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4
4、cm+0.5L/黏层沥青油(PC-3)+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6cm+1.1 L/透层沥青油(PC-2)+水泥稳定碎石18cm+水泥稳定碎石18cm。l 桥梁工程本次道路改建的同时对*桥进行拆除新建。桥长160m,为6跨连拱桥,原桥面宽8m,新建为2跨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桥面拓宽至31m。l 排水工程根据道路需要增设雨污水管道,同时增设雨水篦子和雨污水检查井。新敷设DN300雨水支管266米,DN400雨水支管92米,DN400雨水管道620米,DN500雨水管道193米, DN600雨水管道950米,DN800雨水管道1054米,DN1000雨水管道611米,DN1200雨水管道40
5、3米,DN1350雨水管道219米。敷设DN400污水管道1903m,DN600污水管道35m,DN800污水管道195m。新增双箅雨水口186个,四箅雨水口16个,六箅雨水口9个。雨水检查井175座,污水检查井116座。l 人行道工程本工程在桩号K2+000K2+380段道路两侧各设3.5m人行道。1.2.3 实施期项目实施期12个月,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如下:2017年1月2月:完成项目立项、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2017年3月:完成财政招标控制价审核;2017年4月:完成工程招投标;2017年5月12月中旬:工程施工阶段;2017年12月下旬: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及竣工清理工作
6、。1.2.4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4405万元,所需资金由*市财政拨款。 1.3 编制依据1、 *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路及*桥梁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即发改字2017号;2、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3、 *市综合交通规划;4、 *市基础资料汇编;5、 *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污水)工程规划(2006-2020);6、 *市城区规划路网图(1:10000电子版);7、 *市中心城区管线综合规划图;8、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9、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10、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11、 *市国民经济和
7、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3、 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其他相关资料。1.4 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突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优先恢复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适当优化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水平。2、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既有设施的恢复和修缮,做到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协调;在城镇人口分布和用地布局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依然能满足需要。3、结合*市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并且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对城区境内交通设
8、施、城市道路、部分雨污水通道、水电迅气管道等进行建设改造和完善。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既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适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5、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系统,铺设雨污水通道,完善道路交通配套设施。1.5 研究范围我公司在广泛收集既有道路设计、施工、养护及交通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勘测,对工程地质、河流水文情况进行了调查。结合影响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国防战备等有关资料,分析了现有道路的技术状况、交通量的适应程度。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建设管理、工程进度计划、招投标、投资估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及研究,并
9、得出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各方面的效益。1.6 结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综合拟建项目的使用功能,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综合运输网络、公路网、*市经济的发展规划,本项目的建设将会产生以下影响:1、此项工程是*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其建成将完善*市路网,加快周边地块的开发进程,是市政配套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生态居住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要求。2、本项目的建设对城市的综合服务和管理
10、功能产生联动作用,有效促进*市城市化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3、项目的建设符合*市“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社会效益良好。总之,*路及*桥梁改建工程的实施,是城市道路路网规划的要求,是交通运输大战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项目建设实施,有利于路网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道路网络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改善路网主骨架的通行能力,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需要;有利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道路的使用效益。根据*市交通、排水现状及发展规划,本项目建设内容合理、规模适当、建设任务紧迫,项目资金来源有保证,建议该项目尽快实施。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及
11、可行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市作为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之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交通需求日益增长,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改进*市交通,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已成为*市政府关注的焦点,为此市委市政府做了很多工作。随着*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小汽车逐步进入百姓家庭,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大力发展道路交通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市内道路交通受城市区位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南北不畅、东西不顺”,老城区断头路多、人口密、道路狭窄,连通性差。建成区路网密度低(干路为2.72,支路为1.66),整体网络密度与国标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过境交通穿越市区商
12、业街,城区缺乏内外交通分流的快速路系统。很多道路在建成后缺少养护或者超荷载使用,致使路面路基破损严重,大大降低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为了打通城市环形路,增加城市道路网密度,完善城区交通路网,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城市通行能力,*市委市政府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将市区内的交通网络建设成循环开放的交通系统。*路是*市东西向次干道,也是连接我市东西方向的主要道路。目前该路从*路至*桥段已经修建完毕。桥梁西侧为坑洼不平的土路,雨雪天市民出行很不方便,存在交通隐患。根据城中村改造计划,2017年将启动*片区改造,届时将位于*路以东的市场迁至*西侧*路南位置,目前该路状况影响市民出入市场,改建以后将
13、方便市民出行。在以上建设背景下,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是对*路(*桥至*路段)道路及*桥梁改建工程进行详细的研究,进一步提出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及投资方案,并对项目涉及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市城市建设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环境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发展速度及水平不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随着*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项目建设符合*市“十二五”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优化对外交通格局,完善市域交通网络,构建立
14、体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半岛枢纽城市。完善市域“七横六纵一环”交通网络,形成四通八达的干线网络格局。完成市域主干路、国(省)道*段新(改)建,构建南北顺畅、东西贯通的市域快速路网骨架。整修拓宽城区主次干道,形成双十字+环城路的道路骨架,完善城区路网建设。规划建设城市外环路,缓解市区交通压力。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振兴经济的蓬勃发展,*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区土地开发的需求更大,投资环境更应改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不仅拓展了城区规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缓解城区的用地、交通、疏散密集人口等缓解起到重要作用。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沿线的土地开发,促进区域建设,从而完善了城区
15、的合理布局,增强城区功能,为吸引各方面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本项目为道路改建工程,属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市“十二五”规划,对顺利实施总体规划,实现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市发展,引领经济腾飞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要先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发展规划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基础设施的载体是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工程。只有建好完善功能的市政基础设施,才能有效地带动城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负担起城区巨大的物质能量消耗,才能吸引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无污染、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企业落户,才能不断地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发展。随着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
16、逐步落实完善,必将彰显出城区巨大的发展潜力。该项目道路为*市东西向的交通次干道之一,因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周边商业、企业发展的必要的保证,故建议尽快实施本项目,以进一步增强*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市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3、本项目的建设是交通量增长的要求随着*城区及其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车辆的保有量逐年增长,交通流量也将随之不断增长,现有道路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可提高行车速度,降低运输成本,该路改建后将使区域交通路网更加完善,保障周边居民及车辆出行方便,也缓解周边区域交通压力。4、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城区建设需要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将
17、有效改善*市的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保障车辆及行人安全,提高城市形象。同时沿该路段铺设雨污水管线,保证该路段雨污水顺利排出。可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增强其为*市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升*市的城市化水平。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市的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大*建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引领*市经济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随着*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与经济总量增长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市城区内虽已建设了部分道路及排水管道等设施,但由于现有道路规模较小,容量不足,成网率低,将直接影响到*市投资建设环境,严重制约了*市的经济
18、高速发展。因此,建设道路基础设施将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市市政道路的实施,本着完善*市规划路网、提高路网的成网率和使用率、提高*市交通通行能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实现*市整体功能和形象的提升为前提,通过工程实施达到整体提升*市的集聚、带动和辐射功能,加快城乡统筹步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切实可行,建议尽快实施。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3.1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路(*桥至*路段)。3.2 区域概况3.2.1 地理位置*市是山东省辖县级市,位于山东省东部半岛东南部,其地理位置界于东经、北纬之间。东频*,南依*,与*市接壤,西临*与
19、*,与*市毗连。全市共有*个镇、*个街道办事处、*个经济开发区、*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市*平方公里,全市人口约*万人,辖*个村庄,素有“*”、“*”之称。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东以*为界,南接*,西临*,北以规划的*为界。3.2.2 交通条件u 公路地处山东半岛重要交通枢纽,扼*通往全国的陆上“咽喉”,处于*半小时经济圈、山东半岛1小时经济圈核心地带。*、*、*3条高速公路以及*、*、*等国家和省级公路贯穿全境。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高速公路。u 铁路*、*2条铁路贯穿全境,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铁路。拥有一处火车货运站,距*火车站25公里,*火车站是*铁路上大量动车组的始发站,日到发客车总对数达188
20、对,日发送旅客达4万人次。u 港口拥有*、*2个国家二类开放码头,距*港70公里,*港是仅次于上海、深圳的第三大集装箱运输港口。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中国著名的优良港口,环*高等级公路与*高速公路相接。u 机场距*国际机场15公里,*国际机场已开通定期航线108条,其中国内航线95条、国际地区航线13条,通航57个国内外城市,形成“沟通南北、辐射西部、连接日韩、面向世界”的开放型航线布局。3.2.3 城市概况*属*近郊市,素有“*”之美称,全市辖*个镇、*个街道办事处、*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个村庄,总人口*万人(2013年末
21、统计),其中农业人口96.7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9.2%,是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u 滨海城市*处镇沿海,*公里海岸线,*平方公里海域,拥有*等24座海岛。u 生态城市*枕藉*,津涯*,海环山绕,风光秀丽,全市森林覆盖率33%,城区绿化覆盖率43.9%,人居环境舒适度、城市环境质量指数据全国前列,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旅游资源丰富,名胜众多。山、海、岛、礁、林、泉、滩等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海水溴盐温泉世界罕见、国内唯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u 商贸发达城市*全国第三,*江北最大,建成专业市场27处,年交易额700亿元以上,带动
22、从业人员13万人。u 民营经济大市民营企业1.2万家,个体工商户10.6万户。拥有*、*、*、*、*等一批国内知名度较高的骨干民营企业。3.2.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全市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产业结构稳步改善,位列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上游。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一产相对比较稳定,二产继续保持对全市经济的主导支撑,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结构有了新变化,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股份制、三资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个体经济占有较大比重。在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有最大份额;近年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带动了全市的经济发展。2016年,是全面贯彻
23、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心聚力,同心同德,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0亿元,同比增长14.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3亿元,增长26.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0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33亿元,增长23%;实
24、际利用内资260亿元,增长30%;吸收到账外资7亿美元,增长32.3%;外贸出口41亿美元,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亿元,增长14.5%;各项存款余额631亿元、贷款余额515亿元,分别增长23.3%和2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5705元,增长12.8%。我市位居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第*位,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位,被确定为全省率先发展为大城市的*个县级市之首。3.3 自然条件 气候*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加之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春季风大,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空气干燥,雨量较少,易发
25、生春旱;夏季温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雨雪稀少。全市多年平均气温12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8.9,多年平均降水量652.8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081.2毫米,干旱指数为1.6,属半湿润带。 气压本地年平均气压1008.0hpa。冬季平均气压 1016.9hpa,夏季平均气压997.2hpa。 风况项目区全年最多风向是SE向,频率为12%,其次是N和NNW向,频率都是11%,再其次是ESE 和SSE向,频率均是9%。出现频率最少风向是ENE、 NE和WSW向,频率是12%。项目区年平均风速为5.5m/s,冬半年各月平均风速较大,11
26、月次年2月各月平均风速在6.06.4m/s之间,其中11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下半年风速较小,其中7、8两月最小,月平均风速都是4.7m/s,其次是6月份,为5.0m/s。项目区的强风向为WNW和 NNW,最大风速是21.3m/s,出现于3月和12月份,次强风向为N,最大风速22m/s,出现于1月和10月份。 水文*市沿海海流一般都沿着海岸向南西和北东流动,沿海潮汐属正规半日潮。平均潮差2.52米,最大潮差4.94米,最大波高6.5米。*市地下水按其赋存条件、含水介质、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划分为三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我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降水,其次为大沽河水
27、系沿岸地带河水补给。地下水径流方向与地形基本一致,除东部山区外总的流向是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地下水排泄主要为地下水开采、蒸发及河流排泄。年平均降水量在613905mm之间,其中降水分布东多西少,东部年均降水773mm,西部年均612mm。年最大降水量1418.4mm,最小322.4mm,最大降雪深15cm。全市降水量的72.4%集中在6-9月。3.4 地质地貌1、地形地貌1)地形:场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面标高最大值23.03m,最小值13.72m,地表相对高差9.31m。2)地貌:场地所处地貌成因形态类型为1号8号勘探孔段为孔河流阶地,9号50号勘探孔段为剥蚀堆积缓坡。2、场区各岩土层的分布及物
28、理力学性质场区内地层结构较简单,层序清晰,厚度变化一般,土层主要为第四系素填土(Q4ml)、粉土(Q4pl+dl)、中细砂(Q4pl+dl)、粉质粘土(Q3pl+dl)、中粗砂(Q3pl+dl),其下为白垩系莱阳群曲戈庄组砂岩。现按自上而下,地质年代由新到老的层序分述如下:第1层:素填土(Q4ml)钻孔均揭露该层。厚度:0.505.50m,平均0.91m;层底标高:12.7222.43m,平均16.68m;层底埋深:0.505.50m,平均0.91m。黄褐色灰褐色,松散,稍湿。以回填粘性土及砂土为主,部分路段上部5cm为水泥路面,西部部分路段为回填碎石土。密实性、均匀性较差。为新近回填土,回填
29、年限约5年。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该层将全部挖除。土、石等级为级,土、石类别为普通土。第2层:粉土(Q4pl+dl)仅510号勘探孔揭露该层。厚度:0.603.60m,平均1.68m;层底标高:11.5914.89m,平均13.62m;层底埋深:1.504.20m,平均2.43m。黄褐色,松散,稍湿。以粉土为主,局部含少量砂质。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一般。土、石等级为级,土、石类别为普通土。该层土属于中压缩性土,地基承载力容许值0=140 kPa,压缩模量ES1-26.13MPa。第3层:中细砂(Q4pl+dl)仅在14号勘探孔、8号、32号勘探孔揭露该层。厚度:6.20
30、8.50m,平均7.08m;层底标高:6.527.16m,平均6.83m;层底埋深:7.209.40m,平均8.68m。黄褐色、松散、稍湿湿,上部以细砂为主,下部以中砂为主,含少量小卵石,分选一般,磨圆度一般,以长石、石英质矿物为主。土、石等级为级,土、石类别为普通土。地基承载力容许值0=130 kPa,变形模量E03MPa(经验值)。第4层:粉质粘土(Q3pl+dl)场区大部分揭露该层。厚度:0.403.50m,平均1.51m;层底标高:4.4221.66m,平均14.75m;层底埋深:1.1010.60m,平均3.07m。黄褐色,可塑,稍湿。以粉质粘土为主。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31、无摇振反应。土、石等级为级,土、石类别为普通土。该层土属于中压缩性土,地基承载力容许值0=180 kPa,压缩模量ES1-26.54MPa。第5层:中粗砂(Q3pl+dl)仅在14号勘探孔揭露该层。黄褐色、稍密、稍湿饱和,以中粗砂为主,局部含少量小卵石,分选较差,磨圆度较差,以长石、石英质矿物为主。土、石等级为级,土、石类别为普通土。第6层:强风化砂岩(Klq)场区大部分揭露该层,厚度:0.300.80m,平均0.55m;层底标高:3.0921.13m,平均14.21m;层底埋深:1.4013.00m,平均3.71m。黄褐色,层理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块状,手宜搓碎,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基槽
32、开挖后宜进一步风化,无膨胀及崩解性。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完整性指数为0.2,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级。土、石等级为级,土、石类别为软石,采用机械开挖。地基承载力容许值0=400 kPa,弹性模量E1.0*103MPa(经验值)。第7层:中等风化砂岩(Klq)场区大部分勘探孔揭露该层,均为穿透该层。黄褐色,层理结构,整体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或长柱状,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基槽开挖后不易进一步风化。岩石坚硬程度为较软岩,岩体完整性指数为0.70,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级。土、石等级为级,土、石类别为次坚石,部分采用爆破法开挖。地基承载力容许值0=1200 kPa,弹性模量
33、E2.0*103MPa(经验值)。3、地下水和土层的腐蚀性场地地下水类型属于潜水,主要赋存于中细砂及中粗砂层中,地下水的补给途径主要为雨水和侧向径流补给,排泄途径主要为地下水的抽取及地表蒸发作用。勘察期间为枯水期,年变化幅度约在1.0m,近3-5年最高水位标高10.0m。由于地下水埋深较深,可不考虑地下水对路基的腐蚀性。4、不良地质作用综观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拟建场地地层层序较稳定,结构构造简单,故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3.5 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区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最大季节性冻土深度0.50m。*市所处大地构造单元相对稳定,历
34、史地震观测资料表明:自有记载以来,本市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以弱震、微震为主,且震中离散,无明显线性分布。图3-1区域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图根据本地区有关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影响场区断裂均属非全新活动性断裂。本区不具备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构造条件,地震危险性主要受远场区“中强”地震的影响,其影响烈度为6度。场区区域上属相对稳定地块。根据该段地勘报告,道路现有路基为杂填土(以粘性土及砂土为主),需进行处理后,方可作为持力层。新路基材料采用石渣换填,压实度应符合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要求,满足抗震稳定性要求。根据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对灾后人员的生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在本工程结构设计中,经不同区段、不同工况条件下的
35、分析计算,结构不但能满足强度、刚度及裂缝开展控制的要求,而且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还考虑有足够的耐久性要求。3.6 施工条件该道路改建及桥梁修建须重新铺设结构层及沥青混凝土面层。路线所在区域自然及交通条件便利,筑路材料比较丰富,均可由当地材料市场供应,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并采用汽车和拖拉机运输,运距较短,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项目用水可由道路沿线市政管线接入,本区电力供应情况良好,工程用电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工程建设条件良好。第四章 交通分析及预测4.1 *市交通路网规划4.1.1 干道网组成内环路环路系统外环路 干 道 网放射性快速道路放射性道路系统放射性主干道路 外环路以内主干道外环路以
36、内支路外环路以内次干道外环内干道路网 4.1.2 干道网规划4.1.2.1 内环路规划内环路为城市主干道,道路走向为*路-*路-*路-*路-*路-*路,全长22.5km,设计为双向机动车68车道,车速为4060km/h。环内为*城区的城中片区,包括总归中东西、南北两条发展轴交汇处的传统商业区,*老县衙所在的古城文化保护区以及城西二路和城西四路之间的现代商务区、居住片区。4.1.2.2 外环路规划外环路为城市快速干道,规划于2020年前连接成环路。大致走向为:*路-*路-*路-*路-*路-*路,全长约48km,设计为双向机动车68车道,设计车速80100km/h。规划年限环内为*城区,包括了*市
37、主要的金融、商业、办公、居住区;环路附近有北部工业区、*环保工业园、城南工业园和新经济区等大型开发区。因而在该区域产生大量交通的同时,也吸引了较多的过境交通。4.1.2.3 放射性快速道路规划放射性快速道路主要由7条快速路构成,分别为:*路、*路、*路、*路、*路、*路和*路。4.1.2.4 放射性主干道路规划放射性主干道路主要由以下11条主干道组成,分别为:*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街。主干道在城市交通中主要解决一个“通”的问题,是城市内部的客货运输路线,因此根据城区的规划用地特征、城区向西向北发展的要求以及交通需求的预测,规划“五横六纵”为*城区(
38、外环内)的主干道路网。五横分别是:*路、*路、*路、*路、*路;六纵分别是:*路、*路、*路、*路、*街、*路。主干道总长110.8km,主干道路网密度为1.06km/km2。4.1.2.5 放射性次干道路规划放射性次干道路主要由以下9条次干路组成,分别为:*路、*路、*路、*路、*街、*路、*路、*街、*路。规划次干道路网总长约178.1km,次干道路网密度为1.70 km/km2,主次干道之比为1:1.61。4.1.2.6 放射性支路规划规划建成区范围支路网平均密度3.5 km/km2左右,中心区(内环线以内)支路网密度建议控制在4.0 km/km2至5.0 km/km2之间。4.2 交通
39、量预测组成和方法1、远景交通组成1)自然增长的趋势交通量,采用增长系数法。2)路网完善及交通环境改善后的转移诱增交通量,根据对*市类似工程的研究,诱增系数取5。2、交通量预测年限本项目预测年限按15年考虑,项目竣工年定为2017年底,预测特征年定为2018年、2019年、2024年和2029年。3、预测方法本报告交通量的预测采用四阶段法。1)根据有关交通调查及统计资料,在分析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2)交通发生预测,根据交通运输指标与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未来交通量增长率,计算交通产生量和吸引量。3)交通分布预测。4)利用未来路网进行
40、交通量分配,得到趋势交通量的预测结果。同时,从市区组团间交通进行需求分析,利用已有研究成果,推算目标年份分区交通需求总量与分布,然后依据道路网络的现状和规划情况进行交通分配,预测本项目的交通量。4.3 现状交通量根据建设单位及控规的要求和规定,本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次研究按15年计算,预测特征年2018年和2029年的交通量。我公司工作人员于2017年2月对*路(*桥至*路段)现状交通量进行调查,此段高峰小时交通流量为655pcu/h。预测*路(*至*段)使用年限末2029年的交通量。4.4 交通量预测1、自然增长的趋势交通量根据实测现状路段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使用年限末20
41、29年交通量。参照上海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对未来几十年*市交通量年增长率的预测,*路交通量年增长率取值表:表4-1 道路交通量预测增长率预测年份2013-20182018-20202020-20252025-20302030-2035年增长率(%)64.53.532.5计算得出*路(*至*段)不同特征年高峰小时交通量:表4-2 高峰小时交通量特征年度2018201920242029*路69482899211572、诱增交通量工程建设后,完善周边路网的同时也吸引部分车辆进入,根据对*市类似工程的研究,对比国内其他类似项目,各特征年的交通量诱增率为5。3、远景交通量预测结果与分析表4-3 交通
42、量预测结果特征年度2018年2019年2024年2029年自然增长6948289921157诱增35415058合计729869104212154.5 设计通行能力计算1、可能通行能力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如下:表4-4 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计算行车速度V(km/h)6050403020基本通行能力(pcu/h)18001700165016001400设计通行能力(pcu/h)140013501300130011002、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根据交通工程学理论,并参照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城市道路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Nm=KmNp式中:Nm 单向机动车道的
43、设计通行能力(pcu/h);Km 多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最靠中线的一条车道为1,向侧面方向的第二条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为0.85;第三条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为0.75;第四条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为0.65;单向二车道Km =1.85;单向三车道Km =2.6;单向四车道Km =3.25;Np 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pcu/h);交叉口影响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该系数与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行车速度、绿信比和车辆起动、制动时的平均加、减速度有关;式中:l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v计算行车速度;取0.6*40km/h=24km/h;a车辆起动时的平均加速度;小汽车为0.8m/s2;b车辆制动
44、时的平均减速度;小汽车为1.66m/s2;车辆在交叉口处平均停车时间,取红灯时间的一半;取20s。现状交叉口间距平均距离352m,经计算=0.67。单向二车道通行能力Nm=1611pcu/h。4.6 交通影响评价1、服务水平划分标准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中公路服务水平标准(建议值)如下:表4-5 公路服务水平划分标准(建议值)服务水平V/CU/Uf服务水平V/CU/UfA0.300.92D0.900.64B0.600.82E1.000.50C0.750.76F1.000.50注:V/C在理想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 U平均行驶速度 Uf自由行驶速度2、*路(*至*段)至服务水平评价表4-6 服务水平分析表特征年份高峰小时预测交通(pcu/h)设计通行能力(pcu/h)高峰小时交通量饱和度及服务水平201872916110.45B20198690.54B202410420.65C202912150.76D通过以上交通量预测及分析,*路采用次干路标准,设计车行道双向四车道。目前为B级服务水平。在评价期20252029年内高峰时段,交通达到D级服务水平。4.7 交通功能定位分析根据新一轮*城市与交通规划,*路定位为城市次干道,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为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