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总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1845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总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武汉总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武汉总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武汉总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武汉总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总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总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市域现状概况.1(一)市域自然条件.1(二)市域行政区划与人口概况.1(三)市域经济发展.1(四)市域社会发展.2(五)市域土地利用.3(六)市域基础设施.3二、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4(一)市域发展分析.4(二)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总体策略.6(三)市域功能区划.7(四)城市规划区范围界定.98(五)各行政区发展指引.9(六)区域协调对策.10三、市域空间管制规划.13(一)市域空间资源管制.13(二)市域禁限建分区管制.1817(三)空间管制措施建议.19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120(一)现状城镇体系分析.2120(二)市域城镇发展战略与原则.26(三)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2

2、7(四)市域城镇体系结构.27(五)主要城镇发展指引.30五、市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334(一)农业与农村现状分析.3334(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与发展要求.3637(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与建设要求.3738(四)市域村庄规划建设指导.3940(五)市域农业生产布局.45六、市域旅游规划.46(一)旅游资源现状分析.46(二)市域旅游功能区划.48(三)市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50一、市域现状概况(一)市域自然条件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东部,东经 11341-11505,北纬 2958-3122之间。武汉市域属于扬子地槽凹陷的一部分,地形属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处于平原向

3、低山丘陵过渡地带,以丘陵和平原相间的波状起伏地貌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低山林立,南部丘陵、岗地密集,中部低平,80以上面积为岗垄平原和平坦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市区平均海拔20-26 米。武汉市域拥有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以长江、汉水汉江为主干,以金水、通顺河、府河、举水、倒水等支流构成庞大的水系,全市有大小湖泊 166 个;另外在北部黄陂、新洲山区、丘陵地带和江夏南部分布有大型水库,水域总面积约占市域面积的四分之一。大别山余脉横贯武汉市北部黄陂区和新洲区,市区内有两列东西走向、南北平行的连绵山丘,形成了山水交融的独特自然空间形态。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丰沛,光热充足,生物

4、资源丰富。但生物种群优势不明显,矿产资源储量不足。(二)市域行政区划与人口概况武汉市行政区域面积 8494 平方公里,辖 13 个行政区,包括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 7 个中心城区和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 6 个远城区,下辖 119 个街、19 个镇和 15 个乡。其中中心城区面积 889 平方公里,下辖 83 个街、2 个镇和 4 个乡。根据武汉市统计局提供数据,2008 年末,武汉市户籍人口 833 万,其中非农业人口 537 万人,户籍人口非农比为 64.5。市域实际常住总人口达 897 万人。同期,市域城镇人口为万人,按实际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 75.8

5、73.6,主城建成区常住总人口 465 万人。(三)市域经济发展2008 年,武汉市生产总值为 396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全市人均 GDP 达到 47500 元,以当年汇率折算(6.84:1) ,人均 GDP实际已突破 6900 美元,根据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武汉市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人均 GDP 大于 4800 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3.7:46.1:50.2,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的发展新格局。武汉市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体系,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制造业初步形成汽车机械、机电制造、钢铁加工、食品医药、纺织印刷、造船化工等产

6、业集群,现代制造业正逐步成为武汉市的主导经济部门,其中汽车制造、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武汉市的商业服务、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和金融、会展、信息、咨询、创意、计算机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服务功能。随着一批农业基地和农业园区的建设,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加工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武汉三镇的主导产业分工进一步明确,全市“三、二、一”产业圈层结构初步形成。中心城主城区在“退二进三”政策的推动下,工业企业逐渐退出,置换土地发展第三产业,金融商贸、商业服务、生产性服务业等得到显著加强;第二产业向三环路附近集中呈组团式发展

7、,形成了光电子信息、汽车及机械制造、钢材及新材料、生物制药、环保产业等产业基地及一批优势产业;从近郊区到远城区集中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等第一产业。(四)市域社会发展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武汉是全国教育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全市共有高等院校 62 所,在校大学生80.97 万人;还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135 所,在校学生 21 万人。全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现有普通中学 426 所,在校学生 45.34 万人;小学 725 所,在校学生 41.89 万人。全市现有文化馆 14 个,公共图书馆 16 个,博物馆 34 个,剧场和影剧院 57

8、个,基本形成了市级文化中心、区级文化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馆四级网络。全市共有卫生机构 2654 个,全市医院(含分院)共 240 所,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 2.71 人,千人病床数 4.22 张。全市共有体育场馆 5470 个,其中可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地 1541 个,形成了武汉体育中心和汉口体育中心两个综合性体育中心。(五)市域土地利用武汉市土地总面积为 8494 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耕地、林地、水域等。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为 645 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7.6%,在市域范围已经形成了主城区、区县城关镇和建制镇三级城镇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 4

9、91.6 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8%,在主城区外围和广大乡村地域分布广泛。耕地总面积 3361 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39.3%,主要分布在平原岗地。林地总面积 878 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10.3%,主要分布黄陂区的北部、新洲区的东南部、蔡甸区的西北部、江夏区的东南部和西南部。水域总面积 2117 平方公里,包括长江、汉水汉江等河流,梁子湖、东湖等湖泊,及滩涂、苇地等相关土地。(六)市域基础设施武汉市交通网络齐全。对外交通有航空、铁路、公路、水运 4 种方式,2008 年天河机场开通航线 158 条,可直达全国 60 多个城市和日本、韩国、泰国以及香港、澳门等地。

10、武汉铁路枢纽有京广铁路贯穿南北,武九线、武合线、汉丹线连接东西,京九铁路麻汉联络线接通东北,武汉枢纽有 28 个车站,其中22 和个客运站、40 个编组站、21 个中间站。国家公路主干线京珠京港澳、沪蓉渝高速公路在武汉交汇,106、107、316、318 四条国道经过武汉,全市公路通车里程 9962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530.3 公里。国道、省道公路等级均达到二级以上,全市通村硬化公路通达率达到 95%。公路主枢纽已建成汉口、汉阳、新荣村、舵落口、郭徐岭 5 个客运中心。武汉拥有长江、汉水汉江等水上运输资源,全市有港口码头泊位 313 个,有阳逻、杨泗港、沌口等大型港口。主城区道路总长度 2

11、174 公里,已建成 6 条过长江通道,其中主城区内有 4 条,分别为武汉长江大桥、长江二桥、白沙洲大桥、青岛路长江隧道;主城外 2 条,为外环高速公路上的军山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2007 年全市供水给水水厂 102 座,总供水给水能力 418.5 万立方米/日,供水给水量约 277 万立方米/日(不含企业自备用水量) 。2007 年已经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 11 座,规模 166 万立方米/日,污水排放量约 192 万立方米/日(不含企业自排水量) 。2007 年全社会用电量为 258.7 亿千瓦时,电网最大负荷为 489.2 万千瓦,拥有 4 座 500 千伏变电站,总容量 430.1

12、 万千伏安;220 千伏变电站 23 座,总容量 717 万千伏安;110 千伏公用变电站 97 座,总容量 783.2 万千伏安。2007 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 436.3 万户,公用电话用户 74.8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624.1 万户。邮政业务总量 70431 万元,邮政局(所)304 座。2008 年,武汉市天然气用气总量 40859.56 万立方米,人工煤气 7280.5 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吨。居民燃气用户 145.36 万户,工业用户 153 户,公建用户 3243 户,CNG 加气站 19 座,LPG 加气站 12 座。管道燃气居民用户为 90.59万户,瓶装气居民用户 54.

13、71 万户,天然气用户 74.48 万户,主城区居民用户燃气气化率为 93.5。市政基础设施供应保障能力基本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二、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一)市域发展分析1、发展形势近年来,武汉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2008 年,全市GDP 为 3960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3.7:46.1:50.2,呈现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的经济发展格局。人均 GDP 突破 6900 美元,经济水平达到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济发展处于由工业化中期进入后期加速发展阶段。全市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特别三环路附近的近郊区域,成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2008 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 897 万,人口

14、城镇化率达到70.273.6%(按常住人口计算) ,武汉及所在区域仍处于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2、发展机遇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和沿海产业加速向内陆转移,将有力推动武汉产业结构升级。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地区由于其所处的独特区位条件,将是中国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区域。武汉在内陆地区具有承接国际和我国东部产业转移的显著优势,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振兴迎来新的契机。中央关于“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在 2005 年 10 月 11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要求“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

15、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化市场体系,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 。2005 年 8 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要求, “使湖北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和中心城市,必须充分发挥经济核心作用、示范带动作用和杠杆传导作用。2007 年 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社会试验区) ,武汉市率先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将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武汉整合要素资源。中部地区特别是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有利于资源、信息、人

16、才、技术和市场等要素的聚集和整合。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武汉要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武汉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3、发展优势武汉具有独特的腹地交通综合优势。武汉市因其居于中国中部地区,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水运、公路、航空于一体的全国性交通枢纽, “铁、水、公、空”综合交通优势依然显著存在。根据国家宏观交通布局,确定武汉机场为国际性枢纽性机场;通过武汉的高速公路除京珠京港澳、沪蓉沪渝线外,还规划有银武福银、杭兰、阿深大广 3 条线;铁路干线除京广、京九、汉渝、武九铁路外,还有京广高速客运专线、沪汉蓉沿江铁路,武汉铁路枢纽将形成双“十”

17、字的结构;武汉的综合交通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武汉具有优越的资源禀赋条件。武汉所处的江汉平原,土地广阔,气候适宜,文化积淀丰厚,特别是水资源极其丰富。全市适宜建设的国土面积 2280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36。全市水资源量达接近 50 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超过亿立方米,人均淡水资源约 9 万立方米,是全国人均的 39 倍,是世界发达国家的 10 倍。武汉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一方面武汉拥有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一批大中型传统工业,历史久远、基础雄厚,成为了全国四大整车厂、五大冶金基地、四大造船基地及五大纺织基地之一;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为载体集聚的一批制造

18、业,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与产业门类对与外来产业的对接存在较大潜在优势,是新一轮工业发展和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优越平台。武汉具有突出的人才科技优势。武汉拥有的高等院校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三,有普通高校 55 所,各类科研机构 600 余个。其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 7 所,军事研究型高等院校多所。这些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4、制约条件武汉面临着现实的区域竞争。区域经济的兴起,进而演变成对区域腹地的争夺,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快速发展,长株潭、昌九景、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区域竞争将更为激烈,给武汉的发展带来严峻的考

19、验。而武汉周边地区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群体发育不足,区域协作能力也比较差,需要加速整合,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武汉存在支撑系统作用未有效发挥和人才、科技成果的外流问题。武汉的交通战略只有要素优势,没有竞争优势。随着全国航空交通的迅速发展,水运交通的逐步衰落,公路和铁路交通的高速化,尤其是全国高速路网逐步健全后,武汉的交通流通的竞争优势也逐步降低,形成了一个“过而不入”的“角落” ,武汉物流中心的形成受到挑战。武汉高校在校生规模居全国第三位,东湖高新地区是我国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区。但由于武汉缺少人才激励机制,缺乏支持高风险开发的创业基金,武汉地区的人才和科技成果流失严重,每年武汉地

20、区培养博士的 95、硕士的 80以及武汉地区产生科技成果的70流失到外地。科技人才优势没有就地转化成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动力。武汉存在建设发展空间的制约问题。武汉市域范围内现有各类水面 211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24.9%,是城市特色保护和维持生态的基本保障。市域范围内的长江、汉水汉江、湿地湖泊群及水体周边地区,必须严格控制开发建设。山区中坡度大于 25 度的不宜建设区、地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必须严格控制开发建设。(二)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总体策略1、坚持集约与集聚的建设发展策略,优化配置空间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引导城镇建设和产业空间有序集

21、聚倡导集约发展,优化配置空间资源,引导城镇空间有序集聚,构建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加快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建立各级城镇协调分工机制,实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的合理分配,提升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2、统筹城乡建设,按“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促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值化,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引导发展城乡有机联系的产业链,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支持和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倡资源共享,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不断缩小城乡基础设施配套的

22、差距。3、建立开发与保护的协调机制,统筹人口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区域生态框架建设和环境保护重视环境质量,提高生活和生态质量,充实和完善各项设施,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农村村庄改造为重点,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质量。严格保护耕地,大力发展多种特色农业区,促进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变,把丰富的农业、农村资源产业化,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遵循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确保生态安全,控制楔形山水廊道,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合建设,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三)市域功能区划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集约式发展,对市域空间资源进行

23、统一、高效管理,规划将全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区两个层次的功能发展区,对其发展政策进行分类指导,建立集约型城市空间框架,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统筹布局各级城镇空间,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资源。1、都市发展区(1)职能和发展要求都市发展区是城市功能的主要集聚区,是城市空间的重点拓展区。按照土地集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的原则,推进产业职能升级,调整城市功能结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市产业、居住、交通、生态、游憩等主要功能,建设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有序的城镇化发展区。(2)范围界定都市发展区的界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有一定的城镇化基础和发展前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满足基本农

24、田保护要求;具有较好的建设适宜性条件,以便未来的城市发展和空间布局具有相对的连续性;保证行政界线的相对完整性,以利于政策实施的完整性;交通便捷,联系紧密;具备相应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备的可能性和经济性,保证都市发展区设施配套系统的完整;利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按照以上原则,确定都市发展区范围以外环高速公路为基本界线,东到阳逻双柳左岭豹澥一线,西到走马岭蔡甸常福一线,北到天河-横店-三里-武湖一线,南到纱帽金口郑店五里界一线,区域总面积 3261 平方公里。除主城区外,含乡、镇、街道、农场共 28 个。武汉都市发展区内现有乡镇分布情况行政区行政区面面积积( (平方公里平方公里) )包含包

25、含乡镇乡镇情况情况主城七区949江岸:后湖乡,硚口:长丰乡,汉阳:永丰乡、江堤乡,洪山:左岭镇、花山镇、和平乡、建设乡、青菱乡、九峰乡、天兴乡东西湖区376吴家山街、将军路街、三店农场、径河农场、慈惠农场、长青农场、走马岭农场、柏泉农场(部分)汉南区33纱帽街蔡甸区430蔡甸街、奓山街、大集街、沌口街、军山镇江夏区745纸坊街、流芳街、金口街、郑店街、豹澥镇、五里界镇(部分)黄陂区458横店街、滠口街、天河街、三里镇、武湖农场新洲区270阳逻街、仓埠(部分)、双柳街(部分)合计32612、农业生态发展区(1)职能和发展要求农业生态区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区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重点推进农业产

26、业化发展,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强化山水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整体生态框架的建设,构建武汉生态屏障。区内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础,引导小城镇集中集约式发展,鼓励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发展成为中心镇。鼓励一般镇和农村居民点迁并建设,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确保全市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2)范围界定农业生态区范围是都市发展区以外的市域空间,区域总面积为 5233 平方公里。(四)城市规划区范围界定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结合武汉市“撤县改区” 、城区范围扩大到全市域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武汉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 7 个中

27、心城区和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 6 个远城区。在市域内,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区主城两个层次。其中都市发展区范围为前述界定范围,面积 3261 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为三环路以内全部地区及三环路以外的武钢、庙山、沌口地区,面积 678 平方公里。(五)各远城区发展指引1、东西湖区东西湖区位于武汉市西北部,具有交通便利、临近主城、产业发达等综合优势条件,也是武汉市农业发展区之一。东西湖区是武汉城市空间西北向拓展的重点区域、联系西南地区的交通走廊、区域西北发展轴的核心增长极、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和农业体系组成部分之一。空间上主要向西北方向发展,依托吴家山金银湖及主城区三环路附近地区已有基

28、础稳步推进式发展。2、汉南区汉南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部,拥有良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条件和一定的产业发展潜力。汉南区是武汉都市空间西南向拓展区域、综合产业基地和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主要向西南方向发展,以纱帽为中心集聚式发展。3、蔡甸区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部,区域东西交通大动脉横贯区内,集优良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及便捷陆路交通条件于一体。蔡甸区是武汉西南向空间拓展的重点区域、区域西部发展轴的重要增长极、制造业综合基地和生态旅游区之一。城市空间重点向西南,部分向西方向发展,向西南依托沌口开发区沿 318 国道向常福地区延展,向西以汉阳主城区和蔡甸城关为两极扩散式发展。4、江夏区江夏区位于武

29、汉市南部,区域南北交通大动脉纵贯区内,大量科教研机构正在区内快速集聚,还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江夏区是武汉空间南向拓展的重点区域、联系南部地区的交通走廊、科教研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区及重要的生态农业区。城市空间重点向南、部分向东南方向发展,向南主要以纸坊及外环高速公路附近的金口、郑店为核心集聚式发展,向东南主要以流芳为极核增长。5、黄陂区黄陂区位于武汉市北部,区域东西和南北两大交通动脉贯通区内,拥有优越的航空、陆路交通区位条件和极具开发潜力的生态旅游区和农业资源。黄陂区是武汉都市空间北向拓展的重点区域、联系北部地区的交通走廊、航空交通枢纽、知名的生态旅游区和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0、空间上主要向北方向发展,以前川、盘龙城及天河航空港为极核向北、向东发展形成楔形增长带。6、新洲区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拥有优良的水陆交通条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现代农业开发潜力。新洲区是武汉都市空间东向拓展的重点区域、水陆交通枢纽、农业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上主要向东方向发展,以阳逻和邾城为核心集聚式发展。(六)区域协调对策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武汉在“中部崛起”中承担着辐射和带动作用,在逐步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对内要发挥辐射极作用,整合武汉城市圈和中部地区的资源和优势,实现区域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外要发挥窗口作用,积极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协调与合作

31、,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1、与武汉城市圈的协调发展策略2002 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多次部署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工作,省政府要求“按照全省城镇体系总体布局,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省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是:着力抓好武汉大都市圈建设,壮大完善省域副中心城市,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加快小城镇建设。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武汉和周边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 8 个中小城市的全部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 58000 平方公里。这一地区不仅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中西部发展环境最优、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已经形成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

32、市群。特别是 2007 年 12 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 “两型”社会试验区,城市圈之间联系将日益密切,相互分工协作也会日益加强。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稳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壮大城市实力,实现由集聚为主向扩散为主的发展阶段跨越,积极与周边地区协调,实现区域城乡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环保与生态建设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区域市场一体化。(1)强化武汉的核心服务职能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关键是发挥中心城市武汉的龙头作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有序的武汉都市区,建立一个国际性的中心城市。一是要整合武汉市以开发区为重点的

33、各类资源,推进产业职能升级,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二是要加快城市功能结构调整,立足于提高综合实力,建设经济中心、知识创新中心和人居中心;三是要继续做大做强武汉市。(2)形成有序聚集的城镇布局与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城市圈层面,武汉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首先是向东,因其与鄂州、黄石的联系较强;其次向西,连接仙桃、潜江和天门;再次是与西北向的孝感,第四是向南联系咸宁,且经济联系与交通联系强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以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年) 为指导,在武汉城市圈范围内,将重点形成以武汉为核心的东南向、西向西和西北向三条城镇发展和产业联系带。东南向由武汉武昌城区东湖新技术开发

34、区沿长江向东延伸,涵盖武汉水江夏北部地区,辐射鄂州、黄冈、黄石、大冶、团风、浠水、蕲春、武穴等多个城市。西向由汉阳城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向西延伸,涵盖武汉蔡甸南部地区以及汉南区,辐射仙桃、天门、潜江以及多个小城市(镇) 。西向和西北向由汉口城区向西、西北延伸,涵盖武汉东西湖区、蔡甸城关以及黄陂南部地区,辐射孝感、应城、安陆、云梦等多个城市(镇) 。(3)联合控制生态保育圈结合梁子湖、斧头湖西凉湖、汈汊湖、野猪湖王母湖地区、涨渡湖等主要生态区域,规划形成环绕武汉都市发展区的农业生态保育圈。以水系、山体、林地等为主要内容,加强生态培育,建立环状生态廊道,形成健全的城市圈区域生态体系。对于跨行政区的

35、梁子湖、木兰山等大型生态区域的保护和开发,与鄂州、黄冈等周边地区进行合作,划定区域性“绿线” 、 “蓝线” ,联合实施对重大生态与脆弱资源的控制。(4)构建一体化交通和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城市圈交通网络结构,建设“一小时交通圈”快速交通网络。建成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同城效应。与城市圈城镇产业空间布局相适应,建设双快交通体系。构建以武汉为节点,以城际铁路、高快速路系统为骨干的交通系统,支持城市圈内以武汉为中心,向四个方向辐射的空间骨架。(5)形成资源、信息共享的统一市场降低武汉的市场准入门槛,消除区域内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和壁垒,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手段,与城市圈内的各

36、专业市场联合,形成统一的资本市场、消费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旅游市场。2、区域协调对策以产业协作为核心,以企业合作为主体,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以健全的区域协调机制为保障,发挥武汉“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用,促进中部地区迅速崛起。(1)发挥科教优势,加强区域产业协作在全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武汉作为重要的中心城市,应充分发挥自身高校众多、智力密集的优势,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品创新、提高综合实力。建立相应的政策、实施、鼓励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生产转化水平和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新产品收入比例和高新技术产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水平。强化服务业对工

37、业的支持与配套作用,吸引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等机构进入,形成企业对外联系的窗口。在重点产业选择上,要与郑州、长沙、合肥等中部城市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层次分明的产业体系和稳固的区域产业发展链条。积极研究建立以长江流域为主的高层次、国家级区域合作平台消除区域内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和行政壁垒,促进东中部地区市场一体化、重要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对外贸易一体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2)完善与周边省市及主要城市的交通联系,提高交通和物流运输地位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上,积极与周边省市衔接,提高设施使用效率。推进兰杭兰高速

38、公路以及京广高速客运专线、沪汉蓉高速铁路快速铁路等铁路干线建设,提高武汉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地位;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整合长江沿线的港口资源,形成层次分明、干支相通、江海直达、区域成网的航道体系。三、市域空间管制规划(一)市域空间资源管制为引导城镇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研究确定了市域范围内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河湖湿地、古文化遗址保护区及地下文物埋藏区、分蓄洪区蓄滞洪区和地质灾害分布矿产资源分布区区等或具有重要作用、或具有生态敏感性、或存在潜在危害的空间资源的界限范围,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要求和空间管制措施。1、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落实耕

39、地占补平衡,科学安排生态退耕。加强土地整理,区内农村居民点不得扩大,并有计划地组织外迁。加强区内的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和农田林网的建设,提高配套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及生态农业园风景区是指市域具有美学、历史、科学价值的山、河、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比较聚集的供人们游览、观赏、休闲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自然保护区是指市域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郊野公园是指主城边缘和近郊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城市森林公园” 、 “水源涵养地”等生态旅游区域。 武汉市内的风景区、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及生态农业园分布广泛。市内分布有风景区 6 个,重要湿地自

40、然保护区 45 个,森林公园6 个,郊野公园及生态农业园 7 个,如下表所示:武汉市域风景区一览表序序 号号名名 称称地地 点点规规划面划面积积(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保保护级别护级别建建设设性性质质1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主城82国家级完善扩建2木兰山风景区黄陂区186国家级升级扩建3道观河风景区新洲区100省级升级扩建4龙泉山风景区江夏区113省级扩建5索河风景区蔡甸区140省级升级扩建6柏泉风景区东西湖区9市级新建武汉市域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一览表序号序号名名 称称地地 点点保保护级别护级别建建设设性性质质1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蔡甸区国家级扩建2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新洲区国家级升级3梁子湖湿地自

41、然保护区江夏区、鄂州市国家级升级和扩建4斧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江夏区、咸宁市、嘉鱼县国家级新建5鲁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江夏区省级5(资料来源:武汉湿地资源调查与湿地保护规划报告)(资料来源:武汉湿地资源调查与湿地保护规划报告)武汉市域森林公园一览表序号序号名名 称称地地 点点面面积积( (ha) )保保护级别护级别1九峰国家森林公园洪山区333国家级2九真山森林公园蔡甸区532国家级3嵩阳森林公园蔡甸区1225国家级4将军山森林公园新洲区333国家级5青龙山森林公园江夏区1921国家级6素山寺森林公园黄陂区333国家级武汉市域郊野公园和生态农业园一览表序号序号名名 称称地地 点点备备注注1汤逊湖郊野

42、公园江夏区2后官湖郊野公园(休疗养中心)蔡甸区3金银湖郊野公园东西湖区4后湖郊野公园黄陂区5武湖生态农业园黄陂区6天兴洲郊野公园洪山区7硃山湖郊野公园武汉经济开发区结合湖泊建设郊野公园、休疗养中心、生态农业园等具有一定功能的项目,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少量开发建设行为。保护与利用目标:严格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绿化水平,构筑合理的城市生态框架,并利用自然山水条件建设市域风景名胜旅游体系。设置风景区以便将风景资源的最好利用与有效保护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划定自然保护区以维系区域内的生态平衡,确保城乡正常的共生关系;设置郊野公园以便保护自然环境,并向市民提供郊野的健身、休闲、科教等休闲度假设施。管

43、制措施:根据资源分布及重要程度,就限制程度和保护侧重点的不同,对武汉市内的风景区、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及生态农业园进行分级保护。核心区内严格保护原有景点、景物、景象的完整性,保护原有的景观风貌及空间环境。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与风景游览无关的居民房屋应动员逐步迁出,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严格控制游人量,避免和减少人为损坏。非核心区可以适当配套相应的景区设施,选址、布局、高度、造型、风格、色调等应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作为自然景观的补充和完善。适当控制游人量,保护好游览环境和设施。3、古文化遗址保护区及地下文物埋藏区地下文物古迹分布相对集中地区,主要包括祁家湾李家集古文化

44、遗址区和斧头湖湖泗窑址古文化遗址区。祁家湾李家集古文化遗址区位于黄陂区中部的祁家湾街和前川街,保护面积约 200 平方公里,主要反映石器时代的文化,文物古迹有铁门坎遗址、中分卫湾遗址、作京城遗址等。斧头湖湖泗窑址古文化遗址位于江夏区湖泗镇和山坡乡,沿梁子湖南面和斧头湖周边分布,保护面积约 300 平方公里,主要反映宋代窑文化,文物古迹有湖泗窑址、斧头湖窑址群等。保护与利用目标:全面保护历史遗存和历史环境的历史原真性,做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使传统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充分体现出武汉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管制措施:对于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以修缮、维修的方式为主,以保持其完整性

45、和原真性为原则进行保护。重点加强对市级和区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做好其他文物古迹的保护、升级及普查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建设古文化博物馆、陈列馆等文化展示场所。4、水源保护区武汉市主要以地表水水体作为城市给水水源,水源选择分为两个层次,在都市发展区,武汉市城市供水给水建立以三片多水源供水给水的区域一体化供水给水系统,水源分别为长江、汉水汉江和梁子湖。长江上游段的两大低地汉南沉湖和江夏鲁湖周边地区是武汉市重要的生态水源保护和涵养地。在生态农业发展区,依据水源条件和城镇发展规划,建立以 13 个重点水厂为依托的分区域供水给水系统,水源分别为滠水、木兰湖、梅店水库(含院基寺和泥河水

46、库) 、矿山水库(含巴山水库) 、郭岗河、斧头湖、举水、梁子湖、长江、道观河水库。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一定的水域陆域,其范围应按照不同水域特点进行水质定量预测,并考虑当地具体条件加以确定。保护与利用目标:确保水源保护区内的水质符合城市供水给水要求,严格控制保护区周边的城市建设活动。管制措施:加强水源地的管理。各级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防治饮用水源污染实施监督管理。加强水源地的监测。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及时发现突发性原水水质污染事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及时强化供水给水厂水处理工艺,保证供水给水水质。禁止在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设置排污口;直接或间接向饮用水源地准保护区水

47、域排放废水,必须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标准。同时,加强水源地的网络监测系统的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必须执行现行各类规定。5、分蓄洪蓄滞洪区区武汉周边的分蓄洪区蓄滞洪区是为保护汉口、武昌、汉阳的三个保护圈而设立的紧急调蓄洪水的区域,其堤防建设标准参照保护圈堤防建设标准,同时设立分洪口以有计划的调蓄洪水,在武汉市内有 5 个蓄滞洪区分蓄洪区:武湖蓄滞洪区分蓄洪区:由沿江堤、滠水堤和北侧与东侧的自然高地围合而成,面积 289 平方公里。涨渡湖蓄滞洪区分蓄洪区:由沿江堤、举水堤、倒水堤和北侧与西南角的自然高地围合而成,面积约 309 平方公里。东西湖蓄滞洪区分蓄洪区:由张公堤、汉水汉江堤、府河堤、

48、汉北河堤与沦河堤围合而成,面积约 445 平方公里。杜家台蓄滞洪区分蓄洪区(武汉市内):分为南北两片,南片由长江纱帽堤、汉南堤与通顺河(东荆河)堤围合而成;北片由通顺河堤与自然高地围合而成。杜家台分蓄洪区蓄滞洪区武汉市内总面积约 523.6 平方公里。西凉湖蓄滞洪区分蓄洪区(武汉市内):该分蓄洪区蓄滞洪区跨武汉市、嘉渔市和咸宁市三城市,其中武汉市内由沿江的四邑公堤和北部、东部的自然高地围合,面积约 416 平方公里。保护与利用目标:满足城市防洪安全的要求,严格控制蓄滞洪区分蓄洪区内的建设活动。管制措施:蓄滞洪区的建设活动主要集中在安全区内,以安全转移道路、通讯预警系统建设为主,同时严格限制现有

49、建设活动的扩大。基本采用“单退”的移民建镇方式,将分蓄洪区蓄滞洪区内居民迁移到安全区或安全地区、安全台。第一类分蓄洪区蓄滞洪区要严格控制建设活动。6、矿产资源分布区武汉市矿产资源形成了南北两个各具特色的成矿集中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黄陂区的石门、王家河地区,南部蔡甸区的侏儒街、奓山街地区以及江夏区的乌龙泉街地区。石门、王家河地区以白云岩、建筑用砂、花岗岩、玄武岩等矿产为主,侏儒街、奓山街地区以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砂岩、制灰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等矿产为主,乌龙泉街地区以溶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砂岩、建筑石料用灰岩、膨润土、石膏等矿产为主。保护与利用目标:实现

50、资源有序开发、有偿开发、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实现矿业开发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管制措施:矿山开采外移,严格限制外环以内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空间。严格控制各地新建矿山的设立,全面禁止在主城区内开采各种固体矿产资源,主城区地下水与矿泉水的开发利用达到布局合理、开采有序、利用有度。禁止在各级保护山体和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内采矿。所有矿山必须通过修绿、植绿、护绿等措施,减少景观损失和环境破坏。(二)市域禁限建分区管制为适应城市规划管理要求,科学引导全市用地布局,以上述空间要素的分区布局为基础,再综合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资源保护等因素,本着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