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1942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教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教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新学期,我们要进一步坚持课题研究引领,抓实课堂文化建设,加强教育常规管理,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L常规管理过程化(1)小学教学、构建小学教育教学“进步指数”评价体系,开展年度质量检测评价、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小学学科德育模式研究,建设以研究学生为重点的“好学堂”,坚持“基本课程标准的备课一一上课一一作业”一体化教研模式,挖掘推广成功教学经验,建设区域精品课资源库。(2)严格教学常规。对教师的教学“五认真”要常抓不懈,一是改革备课,注重学校电子备课的管理与模板的开发;二是重视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在作业管理上,课堂练习时间不少于10分钟。做到

2、堂堂清、日日清。批改作业做到“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评”,并要保证批改的正确率。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管理。开足、开齐、开好每一门规定课程。语数英等检测学科不得挤占其他学科,不得挤占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教师专课专用,不得任意更改日课表,随便减少综合课课时,将能力、水平、智慧体现在课堂教学上。(4)重视过程性质量检测。本学期将重点做好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检测工作,将优胜班级、优胜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宣传对象,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将薄弱班级、薄弱学科列入学校重点帮扶对象,定期调查教师教学五认真的各个环节,找出问题解决的办

3、法,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逐步消除小学“薄弱年级、薄弱学科”的“蛇腰”现象。(5)重视校本教研制度开展继续发挥各个年级学科备课组的作用,规范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集体备课要坚持定时间、定内容、定发言落实其时效性,发挥团队优势,探索教学中“五个有效”(教师有效组织、有效指导、学生有效参与、有效体验、有效练习)的途径和方法,坚决摒弃松松垮垮、夸夸其谈、表里不一等陋习,切实解决教师在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常态下课堂教学研究,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课改的实施情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时调整和改进课改实施的思路和策略,使新课程改革实验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常

4、规化、常态化”的轨道。2 .积极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工作。本学期要大力推进对教师的培养工作,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并作学习笔记。加强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应用,开展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学、用、评、赛、展等活动,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促进和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3 .加强工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本学期拟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如教研组之内之间的交流,班主任交流,科任教师之间的交流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让有志于教学研究、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脱颖而出;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继续实行“青蓝

5、对接”工程,老教师与新教师优势互补,全面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 .继续开展“读好书,写好字”活动,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诵读内容为校本课程诵读内容。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为三字经三年级为声律启蒙四年级为增广贤文,五年级为论语六年级为道德经。校本课程老师负责,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协助。继续开展阅读考级活动。古诗文可在平时考核,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及时安排布置。5 .质量管理机制化(1)抓质量分析与评估。认真作好质量分析。学期初,学校教导处对上学年全校学生测试情况做质量分析,并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过程质量调查及时作好成绩记录及简要的分析,重视横向比较,更注重纵向比较,关注班级增量,关注后20%学生的学习状态和

6、效果,对薄弱年级、薄弱班级、薄弱学科加强指导和管理,促进教师分析和查找原因,帮助教师消除障碍,主动学习,改进不足。创立“高效课堂”,树立“轻负高质”优秀教师先进典型,进行经验推广,将过程性质量调查、检测形成常态化机制化,带领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2)抓好“两头生”,在培优补差记录中建立后进生质量跟踪档案,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并化解问题。落实后进生的保底措施和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做到对后进生的“六个照顾“:座位照顾、发言照顾、作业照顾、批改照顾、辅导照顾、表扬照顾。抓好“学优生,注重学优生的后续发展,从作业分层布置、课后单独辅导等方面提升学生水平。(3)立足

7、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正确理解“差学生是教出来的”内涵,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口语表达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扎扎实实的将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随堂听课工作,做到“推门课”与“预约课”相结合;“随班听课”与“随人听课”相结合。听课时注重“四看”:看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看课堂组织教学是否有效、看是否关注两头(优生和后20%学生)、看教学是否扎实有效。、(4)切实加强毕业班教学管理。认真制定毕业班教学计划,加强毕业班教学工作的指导与分析,今年我们要求毕业班的课程,按计划完成新课的教学计划,然后组织全校具有毕业班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复习、考试工作进行集体教研,从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复习重点、复习方法等全方面的制定富有成效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争取较好的的毕业成绩。(5)加强网络建设,建设数字化校园。教导处要积极做好学科的宣传工作,上传学科教师的教学信息,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有质量的课堂教学案例或反思或教学论文,及时将过程性教学经验点滴、案例上传学校网页,组织教师间相互阅读,进行网上学习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