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2071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减源、增汇、适应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降碳增汇成效明显。初步核算,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22%,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均低于平均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累计下降18%、22%,2

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16251万吨标准煤。林业碳汇不断增加,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森林蓄积量3.8亿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L6亿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5:38:50,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加速崛起,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5%o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5%,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重提高到63%o累计关停退出煤矿IOO家,化解产能2010万吨。循环经济发展提速,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率分别达到80%和65%o城镇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78.5%,新增节能建筑面积3.5亿

3、平方米,新增建筑节能能力480万吨标准煤,城市新增和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车比例达到85%o低碳试点成果丰硕。市、县成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推出碳积分产品碳宝包,引导市民参与低碳消费。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深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已纳入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企业350家,企业履约率保持100%,碳排放年均下降2%左右;配额累计成交3.5亿吨,成交额85亿元,稳居前列,碳交易试点工作获改革奖。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碳金融创新有突破,先后开展了碳资产托管、碳质押贷款、碳现货远期产品、碳众筹及碳保险等业务,帮助企业融资15亿元。自愿减排有亮点开发省内农林类自愿减排项目120个,累计使用来自省

4、内贫困地区的减排量210万吨。适应水平持续提升。率先在实现河湖长制全覆盖,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比例达到90%o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8o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HOOO平方公里,分别完成防沙治沙、石漠化综合治理任务265万亩、230万亩水土保持率达到83.0%o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成投用,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气候预测质量居前列。完成15个园区和20个大型风能、太阳能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能力不断夯实。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实现年度化,各市州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全面启动。二氧化

5、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高耗能行业集成系统诊断、空气源热泵、炼焦荒煤气显热回收利用等低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交流合作更加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培训基地、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落户。(二)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是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应对气候变化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从国际看,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国际背景更加复杂。实现疫后绿色经济复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但是,全球影响广泛深远,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给全球气候治理带来风险挑战。从国内看,减污降碳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作为最大的发展家,我国仍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多重任务

6、挑战。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能源资源需求依然旺盛,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减污降碳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间更短、难度更大、挑战更多,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从省内看,应对气候变化任务更加繁重。地处中部,山河湖库众多,是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安全地位举足轻重。关于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对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提出了明确目标。对建设人与

7、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保护与发展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交织,能耗和碳排放仍在上升空间,疫后重振、经济固稳回升的迫切要求也使得产业、能源结构调整更加困难。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体系、基层治理能力的短板还比较突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多灾种耦合效应、叠加效应明显增加,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着

8、力提升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努力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推动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作出积极贡献。(二)基本原则。加强统筹,协同增效。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探索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机制,不断提升气候治理能力。目标导向,倒逼转型。坚持近期任务与长远发展战略相结合,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学把握碳达峰节奏,稳妥有序推进,倒逼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系统应对,保障安全。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安全降碳。加强气候风险防控,开展重点领域、区域适应行动,强化全社会气候安全保障。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作用,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绿色创新

9、水平,加快布局双碳发展新赛道。推进碳普惠制,扩大社会参与,切实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碳排放强度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甲烷、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管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取得积极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多层次试点示范体系基本建成,绿色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碳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气候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展望2035年,全省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产业结构调整取

10、得重大进展,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标准、政策、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建成,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社会自觉行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助推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三、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碳达峰行动,推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显著提升减污降碳、固碳增汇水平。(-)实施碳达峰行动。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研究出台能源、钢铁、建材、化工、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有条件的市州因

11、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避免运动式减碳。鼓励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把减污降碳摆在重要位置,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鼓励开发区、产业园区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二)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突出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结构、运输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推动工业领域低碳转型。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以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造纸、纺织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积极推动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重点在钢铁行业协同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超

12、低排放改造,深化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探索应用富氢冶金技术,在电子、食品、纺织、化工等行业实施一批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大力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2%o开展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创建行动。打造一批大型绿色产业集团,建设一批省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支持经济开发区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广化工园等国家级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经验和模式。加快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动石墨烯研

13、发基地开展国家低碳技术标准试点。鼓励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装备,控制钢铁、水泥、石灰等行业非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专栏1绿色制造工程绿色工厂:推行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制造模式,积极支持企业创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引导企业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绿色园区:鼓励基础设施完善、绿色制造水平高的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水平,加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的回收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

14、换利用,实现园区整体绿色发展。绿色供应链:引导企业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创建一批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加快建筑领域低碳高效发展。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修订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等标准。制订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支持率先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零能耗建筑试点。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行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因地制宜推行热泵、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供暖,鼓励发展分布式高效取暖,推动采暖、生活热水逐步实现电气化。积极推广浅层地热能供暖和制冷应用。加快推进居住

15、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推行建筑能耗测评标识和限额管理,开展绿色建筑后评估试点。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绿色建造,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因地制宜推广磷石膏等可循环建材产品。开展星级绿色建筑示范,引导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建成一批绿色生态城镇、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绿色医院。全省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75亿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比例达到100%,建筑能效水平提高15%,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50%o构建绿色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铁路货运骨干作用,突破性发展航空货运,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

16、沿江捎带,发挥公路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合理、协同高效的货运体系。继续推进大宗货物向铁路和水路转移,铁路、水运货运量在全社会货运中的占比明显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应用,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使用LNGxCNG燃料车,推进重型车辆氢燃料电池应用,加快发展电动船舶。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完成95个港口码头264套岸电桩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沿线主要码头岸电全覆盖。开展光储充换相结合的新型充换电场站试点示范,全省充电桩达到50万个以上。积极推进交通枢纽5G网建设,推动高精度地图、系统、感知系统、区块

17、链等关键技术应用提升运输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水平。推进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等示范工程建设,在有条件地区开展近零碳交通示范行动。完善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交通和慢行交通,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及公交示范城市建设。专栏2绿色交通示范工程绿色公路:以新开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为重点,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建设一批绿色公路和绿色服务区示范项目。绿色水运:推进主要港口节能环保设施设备提升改造,建设绿色港口和绿色航运综合服务区示范项目。以高等级航道为重点,推动生态航道建设。近零碳交通:建成智能港口岸电示范区。积极推广环保、新能源车船。因地制宜开展近零碳公共交通、近零碳枢纽站、近零碳

18、船舶等示范。提高商贸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促进商贸企业绿色升级,有序发展出行、住宿等领域共享经济,推广应用节能设施设备,规范发展闲置资源交易。引导商贸企业完善能源和环境管理体系,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强化能耗水耗管理。实施绿色采购,提高绿色节能商品销售比例,限制采购和销售过度包装商品,推动零售、电子商务、外卖、快递、住宿等重点领域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以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商场为重点,引导绿色消费,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创建一批绿色商场。继续开展绿色餐饮、绿色饭店创建。开展会展活动碳中和行动,推动办展设施循环使用。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旅游交通、开展旅游碳足迹核算为重点,加快发展

19、低碳旅游。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持续开展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查,实行清单动态管理、分类处置。推动在建项目落实能效基准水平,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完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部门联审会商机制。深度挖潜存量项目,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全过程监管,严禁未批先建。(三)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统筹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煤炭消费比重降低至51%o规划新增煤电机组全部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加快落后煤电机组淘汰。加快现役煤电机组三改(节能改造、灵活性

20、改造、供热改造),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297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煤炭、煤共伴生资源、煤阡石、矿井水等实施协调开发和综合利用。推进油品质量升级,严格落实2023年执行国VI车用汽油B阶段标准,有序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培育天然气消费市场,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00亿立方米,消费比重达到7%左右。加大、等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力争页岩气年产能达到20亿立方米。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有序推进水电保护性开发,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新增常规水电装机50万千瓦,水电装机达到3800万千瓦。提高电能消纳比例。创新光伏+发展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加快建设集中式、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

21、、生物质清洁供暖和生物质天然气。分别新增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装机1500万千瓦、500万千瓦、50万千瓦,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分别达到2200万千瓦、IOOO万千瓦、160万千瓦。积极探索地热能开发利用,开展浅层和中深层地热能资源调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推进制氢、加氢试点项目建设。做好以核电为重点的核电厂址保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比十三五末期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推进储能及智慧能源建设。推动新型储能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积极研制成套电池装备,支持全钢液流电池储能装备产业化发展和应用示范。加快发展压缩空气储能等物理储能设施和锂电池、铅蓄电池、超级电容等化学储能设施。推动储能技术

22、应用,推进一批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一批集中储能电站,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积极发展智慧能源、数字能源,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推动电网、燃气网、热力网与交通网的柔性互动和配合调控。发展能源互联网和智慧用能新模式,建设新能源数字化运营系统、绿色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5%,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5%左右。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建成交直流互备的特高压电网,大力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局域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专栏3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工程水电:建设重

23、点水电项目,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太阳能:大力推进光伏+工程,建设光伏+农业(养殖、种植)、光伏+多能互补、光伏+储能、光伏+旅游等项目。支持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型商业区等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就地消纳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鼓励居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安装户用光伏发电系统。风能:在风能资源丰富区,有序推进集中式风电项目建设,支持已投运风电场实施扩容改造。以平原为重点,建设就地消纳为主的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开展田园风电景观风电等项目。生物质能:在开发区、产业园区等热负荷需求集中的地区,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推广生物质多元化利用,支持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积极发展生物质锅

24、炉供热,鼓励开展生物质与燃煤耦合发电。地热能:在盆地等地区,开展中深层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勘查、试验、评价。风光水火储、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布局建设一批风光水储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优先利用水电调节性能消纳近区风光电力。布局建设一批风光火储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四)推进节能提高能效。广泛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加快终端用能领域电气化、智能化发展,提升能效水平,促进绿色化改造。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严格节能审查,新建(改扩建)项目能效达到行业、领域标杆水平或国内外先进水平。新增燃料

25、用煤项目除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外,均实施减量替代。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开展产品能耗限额指标监督检查、高耗能行业能效对标达标和能源审计。实施重点城市、园区、行业节能降碳工程,推进电梯、风机、工业锅炉等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促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能效提升。专栏4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工程低碳引领行动:落实公共机构碳排放核算指南,组织开展公共机构碳排放统计。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试点,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合作,吸收借鉴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和管理模式。绿色化改造行动:推广集中供热,拓展多种清洁供暖

26、方式,推进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改造、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开展绿色食堂建设,推广应用高效油烟净化等节能环保设备。推动中央空调改造,运用智能管控、多能互补等技术提升能效,建设绿色高效制冷系统。实施数据中心节能改造,优化升级设备布局、制冷架构,探索余热回收利用,大幅提升能效水平,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PUE)不高于1.3。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大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热泵、高效储能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进光伏、光热项目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推动公共机构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o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升级,重点推

27、动磷石膏、冶炼渣、尾矿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推动钢铁、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向静脉产业园区集聚。探索尾矿矿物碳封存资源潜力评价和试点示范。建设一批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推动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深化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试点。促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文办设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广应用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继续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发展工农复合型农业循环经济,秸秆基本实现全利用,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加强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废弃物、城镇污泥等城市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加强光伏组件、动力蓄电池、碳纤维材料等新品种

28、废弃物回收利用。加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在、州、等快递示范城市开展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应用试点与绿色发展综合试点。专栏5循环经济发展工程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推进所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开展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工业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加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支持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推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支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支持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支持建设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五)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

29、气体排放。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装备及材料,强化对甲烷、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控制农业活动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采取少免耕、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因地制宜采用轮作、间作模式,选用根氧化力和沁氧能力强的水稻品种,推行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加强不同灌溉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机理研究。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在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基础上,优化稻田水分灌溉管理,因地制宜推广全量还田利用技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稳步减少稻田甲烷和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推广精准饲喂技术,推进品种改良才是高畜禽单产水平,降低反刍动物肠道甲烷排放强度。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畜禽粪污

30、处理降低养分损失技术,促进种养循环,降低粪污处理环节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协同推进氨气减排。控制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实行城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设区城市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县(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不低于50%o引导卫生填埋场沼气回收及能源化利用。鼓励农村易腐垃圾就近进行生态堆肥处理。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在垃圾渗滤液、工业废水处理中积极引入厌氧消化池加快甲烷转化、脱氮等技术应用提高甲烷回收利用效率,控制氧化亚氮排放。控制工业生产过程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改进硝酸行业生产工艺,应用硝酸装置氧化亚氮炉内二级减排技术。电解铝行业采用低温低电压铝电解工艺、铝电解槽新型焦

31、粒焙烧启动技术、新型导流结构铝电解槽技术等,再生铝行业采用双室炉、带蓄热式燃烧系统等先进熔炼炉型,鼓励铝灰渣资源化利用。在电网系统应用六氟化硫循环再利用、替代技术。对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回收、再生利用或销毁等经营活动的企业,实施配额和分级备案管理,开展监督检查,加快淘汰含氢氯氟炫。(六)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增强森林、湿地、农田等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增加森林碳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完成人工造林120万亩、森林质量提升520万亩。推进森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群建设,加强城市间生态空间连接。支持加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支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支持创建国

32、家生态园林城市。持续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森林乡村建设,全面开展森林抚育经营,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增加湿地碳汇。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和退耕还湿,遏制湿地流失和破坏,着力加强小微湿地保护。以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参照湿地碳汇计量技术规范、湿地碳库建模调查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开发湿地碳汇交易项目。增加农田碳汇。开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研发应用增汇型农业技术,推广二氧化碳气肥等技术,改进和优化耕作措施,降低土壤侵蚀,增加土壤有机碳固存。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地质碳汇。开展地质资源调查评价,采取改良土壤、石漠化综合治理、增强水生植物光

33、合作用等措施,增加碳酸盐溶蚀速率,增加岩溶碳汇通量,提高岩溶碳汇稳定性。四、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维护生态安全、产业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抓手,强化重点领域、区域的气候韧性,提高全社会适应意识和适应能力。(-)强化水资源领域气候韧性。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气候变化条件下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生态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加强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提高气候变化条件下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367.41亿立方米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到2025年,全省

34、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推进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重大引调水工程提升供水能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农村供水安全水平。完善以河道堤防为基础、大型湖库为骨干、蓄滞洪区为依托、排水闸站为补充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确保重点中小河流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全省洪涝灾害总体可防可控。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山洪灾害防治。以粮食主产区、干旱易发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抗旱水源工程,彻底解决地区旱包子问题。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流域分区综合治理,按照2个一级流域和15个二级流域片区的底图单元,在全省开展流域综合治理。优化沿江企业布局,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深化饮用水

35、水质安全保障,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基本完成全省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立标,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梯次深化黑臭水体整治,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统筹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深化水污染防治,加强江干流排污口问题整治。以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为重点,推进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节能降碳。加强水生态治理和修复。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强化河湖水生态空间管控,运用河湖清淤、水系连通、生态调度等措施,恢复江河湖库之间自然水力联系。对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和洪水调蓄功能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水源涵养、退田(垸)还湖、水土保持等修复治理

36、措施。保障干流及主要支流和重点湖库基本生态用水需求。统筹考虑重要湿地周边产业布局,加强生态隔离带建设与保护,保障重要湿地生态功能稳定。加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湿地的保护,恢复水生生物通道及候鸟迁徙通道,强化湿地用途管制,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55%。专栏6水资源领域适应气候变化重大工程水资源配置:推进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重大引调水工程,提升供水能力。推进水资源配置等工程,缓解局部缺水区的用水困难。推进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建设,地级以上城市实现备用水源全覆盖。防洪排涝:推进洪湖东分块、杜家台等重要蓄滞洪区建设,有序推动一般蓄滞洪区和主要支流分蓄洪民垸建设。加强重点湖泊综合治理,增强洪水调蓄能

37、力。推进重点易涝区系统治理,重点易涝区排涝能力基本达到10-20年一遇治涝标准。水生态修复:实施重要湖库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流域、通顺河湖水生态修复。推进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切实保护、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库区及周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水源地水土保持工程等。流域分区综合治理:在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区及重点生态功能区,强化水库、库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严格水域开发利用管理,推进水库支流污染整治。在重点开发区域,优化重点流域产业空间布局,严格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深化重点流域总磷、氨氮排放管控,强化流域综合整治,提升城镇污染

38、治理水平,加强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治理,全面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管控制度,强化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恢复河湖水系连通。(二)提升敏感产业气候适应能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运用,构建与气候变化特征、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格局,切实保障生产安全。提升农业气候适应能力。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建设智慧农业,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500万吨以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示范和绿色农田建设示范,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4689万亩。推

39、进灌区等9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加快推进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立足不同地区水雨旱情特点、农业种植结构实行水库开闸灌溉,强化灌区节水措施应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全面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重大病虫田间监测,提高抗逆品种选育、培育力度,加强动植物防疫与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提升旅游业气候适应能力。在综合评估气候、水文、土地、生物等自然禀赋状况基础上,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调整旅游设施建设与项目设计,提升服务设施抗风险能力。利

40、用和整合伴随气候变化而新出现的气象景观、植物景观、地貌景观等,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加强对受气候变化威胁的风景名胜资源以及濒危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防止气候条件变化造成旅游资源进一步恶化。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条件下的劳动保护,强化安全事故防控。提升交通运输业气候适应能力。提高洪涝、地质和生态灾害高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标准,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纳入到城市交通设施规划与建设中。健全道路照明、标识、警示等指示系统,增强交通车辆、公交站台、停车场和机场等对高温、严寒、强降水、大风、大雾等防护能力。推进路

41、网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对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长大桥隧以及城市重要区域交通状态等的实时监控与信息发布。加强应急抢险保通队伍建设,提高在恶劣天气及极端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开展交通运输行业风险评估,加强运行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基础设施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推动交通安全管理从事中事后监管向事前预警防控转变。(三)加快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以维护城市安全宜居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科技支撑,统筹考虑气候变化对城市的持续性影响,全面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化气候适应理念。充分考虑气候承载力,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绿色发展中强化气候适应理念,将适应目标纳入城市发展目标。开展城市布局和

42、城市功能分区的气候效应评估,提升城市群气候变化风险防范能力。推动省内大中城市制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大中城市气候风险管理。完善城市气候变化风险源发现机制,定期对城市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进行风险跟踪评估,及时调整改进适应战略,建设韧性城市。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管网智能管理,加强气象、地质、防洪排涝等领域的智能防控。将气象服务融入城市生命线运行管理体系,加强城市热岛监测评估。深入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建设管理模式。完善城市生命线系统。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针对强降水、高温、干旱、冰冻、雾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提高城市给排水、供电、供气、交通、信息通讯等生命

43、线系统的设计标准,增强设施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全面提升全省城市供电能力,实现城乡、区域、产业的能源服务均等化。加强电网在线气象预警和负荷预测,积极采取输变电设备气象灾害应对措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深入开展可再生能源设施气候可行性论证,做好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服务。根据气候变化对城市降水、温度和土壤地基稳定性的影响,修订城市地下工程在排水、通风、墙体强度和地基稳定等方面的设计、建设标准。开展重点适应行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新建城区基本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全覆盖,老城区海绵化改造有序推进,设区城市建成区40%以上、其他城市建成区3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

44、设要求。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新建道路同步建设综合管廊。评估气候变化对制冷和节能标准的影响,修订相关设施标准。实施建筑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应对热岛效应和城市内涝,推进城市更新,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城市风环境分析,做好城市通风廊道设计。推进城市绿地建设,开展河道、沟渠等公共水域综合整治,逐步恢复坑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增强城市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温、保持水土等方面的功能,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以上。专栏7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工程城市防洪排涝:实施城市河湖连通疏浚工程,提升改造城市雨洪调蓄空间、堤防、护岸、河道、防洪工程、

45、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完成城市易涝点整治。高标准新建城市排水管网,改造破损老旧管网,合理建设城市排水泵站、调蓄设施等排涝设施。海绵城市:减少城市硬化面积,在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区域推广透水硬质铺装,在有条件的道路隔离带绿化采用下沉式,对雨水进行自然吸纳缓释。(四)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全力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样板,建立气候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完善疾病防控和应急救治体系。制定和完善应对高温中暑、低温雨雪冰冻、雾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卫生应急预案,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推进国家重大救治基地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46、,实行市县级指挥中心独立运行,建立直属急救站点,组建高水平重大救治专业技术队伍,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强化职业病防护、诊断救治技术支撑,提高化工、冶金、建筑等气候敏感行业职业病应急医疗救治能力。推进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市疾控中心建成生物安全三级(P3)水平实验室,市(州)级疾控中心至少有1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争创国家级重大传染病救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1-2家,传染病处置率100%。提高监测评估水平。深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应对策略研究,以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媒介传播疾病为重点,强化危害因素监测、健康风险评估、防治统计调查,重点急性传染病监测

47、任务完成率达到100%,63个流行县中50个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依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完善省市县三级气候变化相关疾病监测评估网络,建立完善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等慢性病监测系统,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率达到20%o建立高温热浪与健康风险的早期预警系统,形成部门、行业、社区网格和全民参与的预警信息闭环。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和安全保障服务,城乡饮水监测覆盖率达到100%。适时修订特殊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规范。加强健康管理服务。实行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强化重点人群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公众适应气候变化健康知识和极端天气事件应急防护技能。组织开展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管理服务、疾病

48、早期预防、康复护理、长期照护等项目,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人体健康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电子疾病档案,推进电子健康卡(码)应用,着力加强极端天气敏感脆弱人群的专项信息服务,实现100%医疗卫生机构数据自动采集交换。(五)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完善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精密监测、精准预报预警体系,加强气候变化风险防范和管理,基本建成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健全影响和风险评估机制。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识别气候变化对敏感区水资源保障、粮食生产、城乡环境、人体健康、重大工程的影响,提高风险实时动态研判能力。开展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灾害多发性及

49、其影响异常性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建立全省气候综合风险成果信息库,编制数字化气候变化风险地图。建立健全气候变化风险防范制度,规避城市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及安全生产中的气候变化风险,提升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综合分析评价库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风险等级,实施避险搬迁。建立气候变化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推动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在保险、期货等行业的应用,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气候巨灾保险。加强综合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提升公众气候变化风险防范意识。推动灾害防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强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立生态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体系,推进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