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复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2171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2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作系统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操作系统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操作系统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操作系统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操作系统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操作系统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系统复习题及答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操作系统概述自测题1选择题1 .以下操作系统中的技术是用“时间来换取“空间的.A.虚拟存储器B.缓冲技术C.SPOOLing技术D.快表2 .设计实时操作系统必须首先考虑系统的.效率B.可移植性C.可靠性D.使用的方便性3 .一个作业第一次执行时用了5min,而第二次执行时用了6min,这说明了操作系统的特点.并发性B.共享性C.虚拟性D.不确定性4 .下述操作系统类型中,哪个操作系统一定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A.实时B.批处理C.分时D.分布式5 .操作系统中,以下采用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技术.A.终端技术B.缓冲技术C.通道技术D.虚拟存储技术6 .根据所起的作用和需要的运行环境,操

2、作系统属于.A.支撑软件B.用户软件C,应用软件D,系统软件7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器治理、设备治理、文件治理、用户接口和A.进程治理B.用户治理C.信息治理D.操作系统治理8 .操作系统的最根本的两个特征是资源共享和.A.多道程序设计B.程序的并发执行C.中断D.程序顺序执行9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提升CPU和外部设备的.A.稳定性B.可靠性C.利用率D.兼容性10 .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A.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B.处于硬件之下的底层软件C.处于应用软件之上的系统软件D.处于系统软件之上的用户软件11 .操作系统是对进行治理的软件.A.软件B.硬件C.计算机资源D.程

3、序12 .从用户的观点,操作系统是.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B.限制和治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C.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D.是扩充裸机功能的软件,是比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方便的虚拟机13.操作系统的根本类型是.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多任务系统B.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批处理系统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和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14 .为了使系统中的所有用户都得到及时的响应,操作系统应该是.A.实时系统B.批处理系统C.分时系统D.网络系统15 .如果分时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会使响应时间越长.A.用户数越少B.用户数越多C,内存越少口.内存越多16 .类型的操作系统

4、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多台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A.实时系统B.批处理系统C.分时系统D.网络系统17 .类型的操作系统允许用户把多个作业同时提交给计算机.A.实时系统B.批处理系统C.分时系统D.网络系统18 .在操作系统的限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限制反应的数据并做出及时响应.A.实时系统B.批处理系统C.分时系统D.网络系统19 .一个计算机系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使多道程序实现了.微观上并行B.微观和宏观上均串行C.宏观上并行D.微观和宏观上均并行20 .用户程序要将一个字符送到显示器上显示,要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A.用户接口B.函数C.原语D.

5、系统调试2判断题1 .自从有了计算机,就有了操作系统.2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引入后,不仅使得CPU与外设的工作可以并行,也使得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工作可以并行.3 .SPOOLing技术是用“空间换取“时间.4 .操作系统是用来治理计算机软件的一种软件.5 .多道程序设计就是多个程序在某一时刻同时运行.6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将一台物理CPlJ虚拟为多台逻辑的CPU;SPoOLing技术将一台物理上的I/O设备虚拟为多台逻辑上的I/O设备.7 .顺序执行的程序具有可再观性.8 .多道程序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提升CPU的利用率.9 .操作系统是一种通用软件.10 .操作系统是治理程序的软件.3填空题1 .

6、计算机系统是由和两局部组成的.2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和并行工作的水平.3 .多道程序环境下的各道程序,宏观上它们是在运行,微观上它们是在运行.4 .和共享是操作系统两个最根本的特征,两者之间互为存在条件.5 ,顺序执行的程序,具有性、性和可再观性.6 .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治理、治理、治理、治理,除此之外,操作系统还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了用户接口.7 .批处理系统按内存中同时存放的运行程序的数目可分为和.8 .分时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和及时性.9 .实时系统分为两种类型:和.10 .是衡量分时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11 .系统不允许用户干预自己的程序.12 .采用批处理系统,用户

7、提交作业前必须使用编写,以指出作业加工的步骤.13.操作系统为程序员提供的是,为一般用户提供的是.14 .在操作系统的开展过程中,和的出现,标志着操作系统的正式形成.15 .如果一个系统在用户提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水平,那么属于类型;如果一个系统可靠性很强,时间响应及时且具有交互水平,那么属于一类型;如果一个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时间响应比较及时,那么属于类型.答案:1、选择题12345678910ACDDBDABCA11121314151617181920CDBABCBACD2、判断题12345678910FTTFFTTTFF3、填空题硬件、软件CPU、外设(3)并行、

8、串行并发(5)顺序性、封闭性(6)进程、内存、设备、文件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8)多路性、独占性、交互性(9)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实时限制系统(Io)响应时间(11)批处理(12)作业限制语言JCL)、作业说明书(13)程序接口(系统调用)、命令接口(14)多道、分时(15)批处理系统、实时系统、分时系统2进程与线程自测题1选择题1 .并发执行的程序具有_特征.A.顺序性B.封闭性C.可再现性D.间断性2 .在操作系统中,要想读取文件中的数据,通过什么来实现?A.系统调用B.原语C.文件共享D.中断3 .在进程状态转换图中,是不可能的.A.运行态-就绪态B.运行态-等待态C.等待态运行

9、态D.等待态就绪态4 .操作系统对进程进行治理与限制的根本数据结构是.A.JCBB.PCBC.PMTD.DCT5 .一个进程当前处于等待状态,那么.A.它可以被调度而获得处理机B.当I/O完成后,它将变成就绪状态C.它永远不会被执行D.它可能变成就绪状态,也可能直接获得处理机6 .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A.动态或静态B.分时使用或独占计算机资源C.顺序或非顺序地执行其指令D.存储在内存和外存7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是.A.大小不同B.独立调度的单位C.是否拥有资源D.对应的分别是程序和过程8 .建立进程就是.A.建立进程的目标程序B.为其建立进程限制块C.将进程挂起D.建立进程及其子孙的进程限

10、制块9 .对进程的治理和限制使用.A.指令B.原语C.信号量D.信箱通信10.下面对进程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B.进程的执行需要处理机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D.进程是指令的集合11.多道程序环境中,操作系统分配资源是以为单位.程序B.指令C.进程D.作业12,并发程序失去了封闭性是指.A.多个相对独立的进程以各自的速度向前推进B.并发进程执行时,在不同时刻发生的错误C.并发进程执行结果与速度无关D.并发进程共享变量,其执行结果与速度有关13.下面关于进程的描述,不正确.A.进程是多道程序环境中的一个程序B.进程由程序、数据、栈、和PCB组成C.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D.进程

11、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执行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的单位14 .当一个进程处于状态时,不属于等待状态.A.进程正等待着输入一批数据B.进程正等待着打印输出C.进程正等待着另一个进程发来的消息D.进程正等待着给它一个时间片15 .以下关于进程的说法,正确.A.进程就是程序,它是程序的另一种说法B.进程被创立后,在它消亡之前,任何时刻总是处于运行、就绪或阻塞三种状态之一C.多个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D.两个进程可以同时处于运行状态16 .进程的并发执行是指假设干个进程A.同时执行B.在执行时间上是重叠的C.在执行时间上是不重叠的D.共享系统资源17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在其

12、数据集合上的一次.A.等待活动B.运行活动C.单独活动D.关联操作18 .以下进程限制块中的四项内容,主要是由处理机各种存放器中的内容组成的.A.进程标识信息B.进程调度信息C.进程限制信息D.处理机状态信息19 .以下四项内容,不是进程创立过程所必需的.A.为进程分配CPUB.建立进程限制块C.为进程分配内存D.将进程链入就绪队列20 .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A.进程重新得到CPUB.进程变为就绪状态C,进程的优先级变为最大D,将进程移至等待队列首部21 .在单机处理系统中有n(n2)个进程,一情况不可能发生.A.没有进程运行,没有就绪进程,n个等待进程B.有1个进程运行,没有就绪进程,n-

13、1个等待进程C.有2个进程运行,有1个就绪进程,n-3个等待进程D.有1个进程运行,有n-1个就绪进程,没有等待进程22 .在单处理机系统实现并发后,以下说法正确.A.各进程在某一时刻并行运行,CPU与外设之间并行工作B.各进程在某一时间段并行运行,CPU与外设之间串行工作C.各进程在某一时间段并行运行,CPU与外设之间并行工作D.各进程在某一时刻并行运行,CPU与外设之间串行工作23 .进程的数目主要受的限制.A.CPU速度B.用户数目C.终端数目D.翻开文件数目24 .必定引起进程切换.A.一个进程被创立B.一个进程变为等待状态C.一个进程变为就绪状态D.一个进程被撤销25.不是线程的实现

14、方式.A.用户级线程8.内核级线程C.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组合的方式D.轻量级线程2判断题1 .用户态和核心态是由操作系统设定的.2 .Bernstein提出了限制进程并发执行的条件.3 .只有处在阻塞状态的进程才可能被挂起.4 .进程限制块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5 .线程所占有的存储空间一定比进程小.6 .不同进程所执行的程序必定不同.7 .并发执行的程序具有可再现性.8 .原语在执行时不能被中断.9 .任一时刻,假设有执行状态的进程,就一定有就绪状态的进程.10 .进程既是拥有资源的单位,又是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单位.11 .特权指令只能在核心态下运行,而不能在用户态下执行.12 .创立原语

15、用来创立一个新进程,并将此新进程投入等待队列.13 .进程限制块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14 .原语在执行时能被中断.15 .进程是一段独立的程序.16 .操作系统对进程的治理和限制主要是通过PCB来实现的.17 .并发是指假设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18 .一个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进程.19 .进程获得处理机而运行是自己能决定的.20 .线程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实现,同一进程内或不同进程的线程都可以并发执行.3填空题1 .计算机处于_态时:不能执行特权指令.2 .单道程序执行时,具有、和可再现性的特点.3 .多道程序执行时,具有间断性,将失去和的特点.4 .进程具有_、和结构特征.5 .进程

16、的三种根本状态是、和.6 .判断一个进程是否处于挂起状态,要看该进程是否在,挂起状态又分为和.7进程映像通常由、和PCB这四局部组成.8 .通常将处理机的执行状态分为和.9 .根据线程的切换是否依赖于内核把线程分为和.10 .进程是一个的概念,而程序是一个的概念.答案:1、选择题12345678910DACBBACBBD11121314151617181920CDADCBBDAB2122232425CCABD2、判断题12345678910FTFTFFFTFF11121314151617181920TFTFFTFTFF3、填空题(1)用户(2)顺序性、封闭性(3)封闭性、可再现性(4)动态性、

17、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5)运行状态、就绪状态、阻塞状态(6)内存、就绪挂起、阻塞挂起(7)程序、数据、栈(8)系统态、用户态(9)用户级线程、内核级线程(IO)动态、静态3进程同步与通信自测题1选择题1 .以下操作系统中的技术是用来解决进程同步的.A.管道B.管程C.通道D.DMA2 .以下不是操作系统的进程通信手段.A.管道B.原语C.套接字D.文件映射3 .如果有三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那么信号量的初值应设置为一.3B.2C.1D.O4 .设有四个进程共享一个资源,如果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那么用P、V操作治理时信号量S的可能取值是.A.3,

18、2,1,0,-1B.2,1,0,-1,-2C.1,0,-1,-2,-3D.4,3,2,1,05 .下面有关进程的描述,是正确的.A.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不能由进程自己来限制B,进程利用信号量的P、V操作可以交换大量的信息C.并发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不可能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D.P、V操作不是原语操作6 .信号灯可以用来实现进程之间的.A.调度B.同步与互斥C.同步D.互斥7 .对于两个并发进程都想进入临界区,设互斥信号量为S,假设某时S=O,表A.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8 .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C.有2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D.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并且另一个进程正等待进入8 .信箱通信是一种方式.

19、A.直接通信8.间接通信C.低级通信D.信号量9 .以下关于临界区的说法,是正确的.A.对于临界区,最重要的是判断哪个进程先进入B.假设进程A已进入临界区,而进程B的优先级高于进程A,那么进程B可以打断进程A而自己进入临界区C.信号量的初值非负,在其上只能做P、V操作D.两个互斥进程在临界区内,对共享变量的操作是相同的10 .并发是指A.可平行执行的进程B.可先后执行的进程C.可同时执行的进程D.不可中断的进程11 .临界区是A.一个缓冲区B.一段数据区C.一段程序D.栈12.进程在处理机上执行,它们的关系是.A.进程之间无关,系统是封闭的B.进程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C.进程之间可能有关,也

20、可能无关D.以上都不对13 .在消息缓冲通信中,消息队列是一种资源.A.临界B.共享C.永久D.可剥夺14 .以下关于P、V操作的描述正确.A.机器指令B.系统调用C.高级通信原语D.低级通信原语15 .在单机处理中,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那么就绪队列中的进程个数最多是.A.1个B.n+1个C.n个D.n-1个16 .对临界区的正确论述是.A.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B.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C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D.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17 ._不是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A.过程调用B.消息传递C.共享存储器D.信箱

21、通信18 .同步是指进程之间逻辑上的关系.A.制约B.调用C联接D.排斥19 .在单机处理中,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那么等待队列中的进程个数最多是.A. 1个B. n+1个 C. n 个D.n-1 个20 .在单机处理中,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那么运行队列中的进程个数最多是.A.1个B.n+1个C.n个D.-1个2判断题1 .信号量是解决进程同步与互斥问题的唯一手段.2 .进程A、B共享资源X,需要互斥执行,进程B、C共享资源Y,也需要互斥执行,因此进程A、C必须互斥执行.3 .信号量只能描述进程之间的同步关系.4 .P、V操作中信号量的值永远代表着某类可用资源的数量.5 .一个进程正在临界区

22、中执行时不能被中断.6 .对临界区应采用互斥访问的方式来实现共享.7 .P、V操作既可以用来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也可以实现互斥.8 .进程的互斥是关于进程怎样使用共享资源的问题,因此只要系统中有空闲的共享资源,系统就不会有阻塞的进程.9 .一个临界资源可以对应多个临界区.10 .所有的共享资源都是临界资源.H.P、V操作是用原语实现的.12 .进入管程的互斥是由编译程序实现的.13 .管程中使用条件变量来实现同步.14 .管程中的条件变量可以在管程外部对它进行访问.15 .信号量是一种高级进程通信方式,消息缓冲是一种低级进程通信方式.3填空题1 .在利用信号量实现互斥时,应将置于和之间.2 .

23、在实现了用户级线程的系统中,CPU调度的对象是;在实现了内核级线程的系统中,CPU调度的对象是.3 .在一个单处理机系统中,假设有6个用户进程,且假设当前时刻为用户态,那么处于就绪队列的进程最多有个,最少有个.4 .有n个进程共享某一临界资源,如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那么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5 .对信号量的操作,只能是操作和操作,操作相当于进程申请资源,操作相对于进程释放资源.如果操作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系统死锁.6 .在多道程序环境中,进程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可以分为两种,即和.其中是指进程之间使用共享资源时的相互约束关系,而是指进程之间的相互写做、相互配合关系.7 .如果信

24、号量的初始值为3,那么表示系统有3个;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4,那么表示在该信号量上有个进程等待.8 .信号量的物理意义是:信号量的初始值大于O表示系统中_;信号量的初始值等于O表示系统中_;信号量的初始值小于0,其绝对值表示系统中.9 .使用临界区的四个准那么是:空闲让进、和.10 .并发进程中涉及相同变量的程序段叫做,对这段程序要执行.11 .为实现消息通信,应有和两条根本原语.12 .对信号量S的P操作定义中,使进程进入等待队列的条件是;V操作定义中,唤醒进程的条件是.13 .AND信号量的根本思想是,将进程在整个运行期间所需要的所有临界资源地全局部配给进程,待该进程使用完后再一起释放.

25、14 .管程由三局部组成、对共享变量的初始化.15 .高级通信机制可分为三大类:、和管道通信.U)临界区、P操作、V操作(2)进程、线程(3)5、O-InT)(5)P、V、P、V、P(6)互斥、同步、互斥、同步(7)共享资源、4(8)共享资源的个数、没有该类共享资源、等待该共享资源的进程数(9)忙那么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10)临界区、互斥(11)发送(SEND)、接收(RECEIVE)(12 SS=0(13 一次性(14)共享变量的定义、能使进程并发招待的一组操作(15)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通信系统4调度与死锁自测题1选择题1 .预防死锁不可以去掉以下条件.A.互斥B.请求与保持C.不可

26、剥夺D.环路2 .资源分配图是不可以完全简化的是判断死锁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什么也不是3 .设有4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是2min,它们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键方式运行,那么平均周转时间为.4 .假设系统中有8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那么至多允许多少个进程参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A.5B.6C.7D.85响应比高者优先作业调度算法除了考虑进程在CPU上的运行时间,还考虑以下因素.儿输入时间B.完成时间C.周转时间D.等待时间6.设有三个作业Jl,J2,J3,它们的到达时间和执行时间如表15-12所示.作业名到达时间执

27、行时间Jl8:OO2小时J28:001小时J38:300.25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道运行并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那么三个作业的执行次序是.A.Jl,J2,J3B.J2,J3,JlC.J3,J2,JlD.J2,Jl,J37.设有12个同类资源可供四个进程共享,资源分配情况如表15-13所示.表15-13资源分配表进程已占用资源数最大需求数Pl25P235P347P414目前剩余资源数为2.当进程Pl、P2、P3、P4又都相继提出申请要求,为使系统不致死锁,应先满足进程的要求.A.P1B.P2C.P3D.P48,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B.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

28、C.进程释放资源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9 .以下方法可以解除死锁.A.挂起进程B.剥夺资源C.提升进程优先级D.降低进程优先级10 .采用有序分配资源的策略可以破坏产生死锁的.A.互斥条件B.请求与保持条件C.不可剥夺条件D.环路条件H.预防死锁可以从破坏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入手,但破坏不太可能.A.互斥条件B.请求与保持条件C.不可剥夺条件D.环路条件12 .以下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预防策略的是.A.化简资源分配图B.银行家算法C.资源的有序分配D.死锁检测法13 .下面说法是对可剥夺系统的正确描述.A.时间片轮转法是一种可剥夺式调度B.进程因等待某一事件而引起系统调度是一种可剥夺式调度

29、C.实时系统采用可剥夺式调度D.优先级低的进程放弃CPU,让优先级高的进程运行14 .以下关于调度的说法正确.A.进程通过调度得到CPUB.优先级是进程调度的主要依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C.在单CPU的系统中,任何时刻都有一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D.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时,其状态为阻塞15 .既考虑进程的等待时间,又考虑进程的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A.响应比高者优先B.短进程优先C.最短剩余时间优先D.先来先效劳16 .作业从提交到完成的时间间隔称为作业的.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等待时间D,运行时间17 .下述调度算法要事先估计进程的运行时间.A.响应比高者优先B.短进程优先C.优先级调度D.

30、先来先效劳18 .如果所有进程同时到达,下述算法使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最短.A.响应比高者优先B.短进程优先C.优先级调度D.先来先效劳19 .下来调度算法有利于CPU繁忙的进程,而不利于I/O繁忙的进程.A.时间片轮转B,短进程优先C.优先级调度D.先来先效劳20 .下述调度算法适用于分时系统.A.时间片轮转B,短进程优先C.优先级调度D.先来先效劳21 .下面选择调度算法的准那么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尽快响应交互式用户的请求B.尽量提升处理机的利用率C.尽可能提升系统的吞吐量D.尽量增加进程的等待时间22 .以下关于死锁的表达,是正确的.A.死锁的产生只与资源的分配策略有关B.死锁的产生只与

31、并发进程的执行速度有关C.死锁是一种僵持状态,发生时系统中任何进程都无法继续执行D.竞争互斥资源是进程发生死锁的根本原因23 .以下关于优先级设定的说法,正确.A.用户进程的优先级应高于系统进程的优先级B.资源要求多的进程优先级应高于资源要求少的进程的优先级C.随着进程的执行时间的增加,进程的优先级应降低D.随着进程的执行时间的增加,进程的优先级应提升24 .以下关于平安状态的说法,正确.A.平安状态是没有死锁的状态,非平安状态是有死锁的状态B.平安状态是可能有死锁的状态,非平安状态也是可能有死锁的状态C.平安状态是可能没有死锁的状态,非平安状态是有死锁的状态I).平安状态是没有死锁的状态,非

32、平安状态是可能有死锁的状态25.关于死锁的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_.A.多个进程共享某一资源B.多个进程竞争某一资源C.每个进程等待着某个不可能得到的资源D.每个进程等待着某个可能得到的资源2判断题1 .死锁只发生在相互竞争资源的进程之间.2 .银行家算法是一种检测死锁的算法.3 .死锁的发生不仅与资源分配策略有关,还与并发进程的执行速度有关.4 .对系统资源分配图进行简化,可以检测死锁.5 .死锁是指系统中所有进程都处于阻塞状态.6 .当系统处于不平安状态时,就一定会产生死锁.7 .当进程调度程序未能选中一个进程时,就绪队列和阻塞队列一定为空.8 .当进程调度程序未能选中一个进程时,就绪队列

33、一定为空.9 .死锁就是循环等待.10 .不存在只涉及一个进程的死锁.11 .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一定时,影响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是时间片.12 .多级反应队列属于不可剥夺调度算法,只有一个进程运行完毕时,其他进程才可运行.13 .死锁是多个进程之间竞争资源或彼此通信而引起的一种临时性的阻塞现象.14 .在引入了线程的系统中,进程调度程序负责将CPU分配给进程.15 .当进程数大于资源数时,进程竞争资源也不一定会产生死锁.3填空题1 .产生死锁的原因是和.2 .资源预先静态分配方法和资源有序分配方法分别破坏了产生死锁的条件和条件.3 .解决死锁通常采用预防、防止、检测和解除等方法,其中银行家算

34、法属于,资源的有序分配属于,剥夺资源属于.4 .一调度是高级调度,调度是中级调度,是低级调度.5 .在有n个进程的系统中,死锁进程个数k应满足的条件是.6 .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和环路条件.7 .在银行算法中,当一个进程提出资源请求将导致系统从进入时.系统就拒绝它的资源请求.8 .在算法中,系统根据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分配CPU.9 .死锁是一个系统中多个,无限期地等待永远不会发生的条件.10 .判断资源分配图是否可以简化是死锁的方法.答案:1、选择题12345678910ACBCDBBBBD11121314151617181920ACDAAABBDA2122232425DDCD

35、C2、判断题12345678910TFTTFFFTFT1112131415TFFFT3、填空题(1)资源缺乏、进程推进顺序非法(2)请求与保持、环路(3)防止死锁的方法、预防死锁的方法、解除死锁的方法(4)作业调度、内外存对换、进程调度(5)2=k=n(6)互斥、请求与保持、不可剥夺(7)平安状态、不平安状态(8)先来先效劳(9)进程(10)检测5存储治理自测题1选择题1 .以下不是段式存储治理系统的优点.A.方便编程B.方便内存治理C.方便程序共享D.方便对程序保护2 .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最正确适应法是将空闲块按次序排序.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大小递增D.大小递减3 .在分区存储治

36、理方式中,如果在按地址升序排列的未分配分区表中顺序登记了以下未分配分区:1-起始地址17K,分区长度为9KB;2-起始地址54KB,分区长度13KB,现有一个分区被释放,其起始地址为39KB,分区长度为15KB,那么系统要.A.合并第一个未分配分区B.合并第一个及第二个未分配分区C.合并第二个为分配分区D.不合并任何分区4 .以下存储治理方案中,不存在碎片问题.A.可变分区治理B.段式治理C.可重定位分区治理D.段页式治理5 .在固定分区存储治理中,处理器需设置下面存放器以保证作业在所在分区内运行.A,变址B.上、下限C.段长口.空闲区6在固定分区存储治理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A.相同B.随进

37、程的大小变化C.可以不同,需预先设定D.可以不同,根据进程的大小设定7.在可变分区存储治理中,合并分区的目的是.A.合并空闲区B.合并分区C.增加内存容量D.便于地址交换8,在页式存储治理中,分页是由完成的.A.程序员B.硬件C.编译程序D.都不对9 .在段式存储治理中,分段是由以下完成的.A.程序员B.硬件C.编译程序D.都不对10 .某系统采用基址、限长存放器的方法来保护进程的存储信息,判断是否越界的公式为.A.0二被访问的逻辑地址限长存放器的内容B. (X二被访问的逻辑地址二限长存放器的内容C. (X二被访问的物理地址限长存放器的内容D. (K二被访问的物理地址二限长存放器的内容11 .

38、在段式存储治理系统中,假设程序的逻辑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那么每个段的最大长度是.A.2B.216C.221D.2s212 .把程序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称.A.加载B.重定位C.物理化口.链接13.在以下存储治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A.单一连续分区B.固定分区C.可变分区D.页式存储治理14.在可变分区系统中,当一个进程撤销后,系统回收其占用的内存空间,回收后造成空闲分区的个数减1的情况是.A.回收区与空闲区无邻接B,回收区与上面的空闲区邻接C.回收区与下面的空闲区邻接D.回收区与上下两个空闲区邻接15.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A.装入程序B.

39、地址变换机制C.目标程序D.重定位存放器16 .有利于动态链接的内存治理方法是A.可变分区治理B.段式治理C.固定分区治理D.页式治理17 .静态重定位是在进行的.A.程序编译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装入时D.程序运行时18.快表的作用是加快地址变换过程,它采用的硬件是.A.通用存放器B.外存C.内存D.Cache19.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首次适应法是将空闲块按次序排序.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大小递增D.大小递减20.动态重定位在进行的.A.程序编译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装入时D.程序运行时2判断题1 .动态重定位需要重定位存放器的支持.2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

40、3 .存储治理就是治理存储设备的,包括内存和外存.4 .动态重定位就是动态链接.5 .可变分区就是分区的大小和分区的数目在操作系统运行期间是变化的.6 .用户编制程序时使用符号名地址,处理机访问存储器时使用物理地址.7 .为了减少内部碎片,页的大小越小越好.8 .可变分区可以有效地消除外部碎片,但不能消除内部碎片.9 .最正确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10 .在段式存储治理系统中,段的大小受内存空间的限制.IL页式系统的优点是消除了外部碎片,更有效的利用了内存.12 .页式系统的地址变化需要用户自己完成.13 .在段页式系统中,如果没有快表,逻辑地址变换到物理地址的过程需要访

41、问三次内存.14 .段式系统中段的共享比页式系统中页的共享更方便.15 .缺页中断与一般的中断没有区别.3填空题L将程序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换成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2 .在可变分区中采用首次适应算法时,应将空闲区按次序排列.3 .在可变分区的分配算法中,倾向于优先使用低地址局部空闲区的是,能使内存空间的空间区分布得较均匀的是,每次分配时,假设存中有和进程需要的分区的大小相等的空闲区,一定能分配给进程的是4 .静态重定位是在进行,动态重定位是在进行.5 .静态链接是在时进行,动态链接是在时进行.6 .两个目标模块链接在一起时需要解决和问题.7 .在段式存储治理系统中,程序使用的最大段数和每段的

42、最大长度是由解决的.8 .进程有8页,页的大小为1KB,它被映射到共有64个存储块的物理地址空间中,那么该进程的逻辑地址的有效位是,物理地址的有效位是.9 .在段页式系统中,先将程序分,内分.内存分配以为单位,如果不考虑使用快表的情况,每条访问内存的指令需要次访问内存,其中第次是查页表.10.在段式存储治理系统中,如果一个进程有15段,每段的大小不超过2KB,那么该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的大小是其逻辑地址用一个二进制位表示.答案:1、选择题12345678910BCCDBCABAA11121314151617181920BBADDBCDAD2、判断题12345678910TTFFTTTFFF1112131415TFTTTF3、填空题(1)重定位(2)地址递增(3)首次适应算法、下次适应算法、最正确适应算法(4)程序装入内存、程序运行(5)程序运行前、程序运行(6)相对地址的修改、外部符号引用的变换(7)逻辑地址结构(8)13位、16位(9)段、段、页、页、3、2(10)30KB、156虚拟存储自测题1选择题1 .以下方案容易引起系统抖动.A.固定分配、局部置换B.固定分配、全局置换C.可变分配、局部置换D.可变分配、全局置换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