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统计学课程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2273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6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力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统计学课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劳动力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统计学课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劳动力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统计学课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劳动力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统计学课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劳动力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统计学课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力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统计学课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统计学课程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保障统计,第三章 劳动力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统计学课件3,第一节 劳动力资源统计的意义和内容一、劳动力资源统计的主要内容(一)劳动力资源的界定 1. 劳动力资源的概念指某一地区、一定劳动年龄(16岁)以上的全部人口。,(1)劳动年龄是指法定的劳动年龄。各国:对可以参加社会劳动的起始年龄规定不同,但一般没有年龄上限。我国:1993年之前,男16-59,女16-54。从1996之后,劳动力资源的年龄取消了上限。,(2)丧失劳动能力是指在体力和智力上,均不能从事社会劳动。实际上: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往往不易确定。而且,16岁以上人口之中,丧失劳动能力的比重很小。参照国际惯例:从199

2、9年开始,我国计算劳动力资源时,也不再扣除丧失劳动能力人口。,2. 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劳动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资源。它不仅是被开发的客体,也是开发的主体。劳动力资源的再生产周期较长。从婴儿到长大成人,一般需要20年。劳动力资源是有生命周期的资源。一般为40年。,(二)劳动力资源统计的范畴1.劳动力资源= 经济活动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2.经济活动人口:达到一定年龄的人口中,已经参加工作或要求参加工作的人员。也称劳动力人数(total labor force)。3.非经济活动人口:达到一定年龄的人口中,未参加或不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员。,劳动力资源,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非经济活动人

3、口,16周岁以上的在校生,家务劳动者,离退休退职后不再工作的人,无就业愿望的人,有酬就业人员,自营从业人员,其他人员:现役军人、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等,丧失了能力的人,二、劳动力资源数量统计1. 劳动力资源的时点数指某一时点上的劳动力资源规模,一般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潜力和实力。分为期末、期初劳动力资源数。2. 劳动力资源平均人数一般以年为时间单位。对期末、期初劳动力资源数的简单算术平均。,三、劳动力资源构成统计(一)按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愿望划分1.划分:经济活动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2.意义:通过计算的百分比,表明人们参与社会将经济活动的愿望。,(二)按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分布状态分组 1. 性

4、别分组:表明劳动力资源的性别构成情况。研究妇女地位的实现和提高程度;也可研究产业结构对不同性别的劳动力需求变化。 2. 年龄分组:一岁一组、也可以是组距分组。说明年轻化、或老化程度;进一步分析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三)按照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程度分组1. 分组: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等。2. 意义:说明文化素质的整体状况,安排培训和业余教育规划提供依据。,(四)按照劳动力资源的城乡分组1. 分组:城镇、乡村。2. 意义:说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标志着社会进步。,第二节 从业人员统计,一、从业人员的概念 1. total employment:是指经济活动人口中,从事一

5、定社会劳动(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2. 外延(内容):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包括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现役军人等)。,3. 资料获得方法:我国目前的就业统计资料主要是通过对住户的抽样调查取得。4. 从业人员的统计标准:从普查时间前一周算起,凡15岁以上人口的劳动时间累计大于等于1小时,且由此取得劳动报酬的,也不论是临时性工作还是固定性的工作,均视其为就业人口。,5. 社会经济活动:(1)定义指为了取得报酬(或收入)而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活动。即为了交换而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的

6、活动。(2)特点法律认可的;对社会有益的;是为了取得报酬或收入的(通过市场)。,二、单位的从业人员核定1. 单位从业人员: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包括:(1)在岗职工(包括临时工、外来劳动力):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病假6个月内)、伤(工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2)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指本单位使用的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包括留用的本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和聘用的外单位的离退休人员。(3)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指在本单位

7、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不包括临时访问、讲学和以从事某一课题(或任务)进行短期(半年以内)研究或工作的人员。(4)民办教师;(5)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人员。上述(2)至(5)合称“其他从业人员”。在岗职工+ 其他从业人员 =各单位全部从业人员 劳动统计制度规定,各单位“其他从业人员”不作职工统计。,2.职工:指在国有、城镇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其他各种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包括:在岗职工、不在岗职工。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不在岗职工: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

8、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包括长期病休职工(吃劳保人员)。,三、平均人数的计算(一)月平均人数 1. 定义:是指计算月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 2.注意事项: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应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对新建立的不满全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的),应以其建立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期日历日数求得,而不是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二)季平均人数1. 定义:是指计算季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2. 计算公式:,(三)年平均人数1. 定义:是指计算年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2. 计算公式:,四、从业人员的构成(一)反映从业人员自然分布状况的指标 1. 按性别分为男性、女性从业人员组,可计算性别比

9、。 2. 按年龄分为青年、中年、老年从业人员组,可以计算年龄构成。,(二)反映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技术素质状况的指标 1. 按受教育程度分组,可计算:,2.按从业人员的技术职称、技术等级程度分组,可计算:(1)各等级技术工人占全部个人的比重;(2)个人的平均技术等级:,(三)反映就业结构的指标 1. 按从业人员身份(雇佣还是被雇佣)进行分组,可计算各类人员占就业总数的比重。(1)按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就业身份分为6类: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乡村农林牧渔劳动者、私营个体雇主、私营个体雇员、其他。(2)联合国劳动年鉴中分为5类:雇主、个体经营、雇员、无酬的家庭工人、失业

10、者。,2. 按从业人员所在的部门分组,计算工作部门构成。(1)中国统计年鉴分为20个门类。(2)联合国劳动年鉴中分为9类:农林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气水、建筑业、商业旅馆饭店、运输邮电储存、金融保险房地产与商业服务业、团体与社会服务业。(3)三次产业的划分。,3. 按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职业(按照职业的工作职务)分组,计算工作职务构成。(1)我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计算机操作人员、营销人员。(2)联合国劳动年鉴中分为8类: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办事员、销售员、服务员、农林渔工作人员、生产性工人(司机、苦力)、其他(包括武装人员、失业者)。,

11、第三节 失业人员统计 一、失业人员的基本界定失业率: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四大判定指标之一。四大指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际收支。,(一)失业人员的概念1. total unemployment:指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的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2.三个条件:有劳动能力、没有工作、正在找工作。,不在岗职工 :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本单位保留劳动人事关系的人员。如离岗休养职工,长期病、休假人员。下岗职工:是指在原企业已没有工作岗位,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有就业

12、要求,尚未就业的人员。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的主要区别:失业人员已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已转入户口所在地街道、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而下岗职工虽然无业,但未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关系仍在原企业。,(二)失业人员的统计调查范围1. 资料获得方法:我国目前的失业人员资料主要是通过对住户的抽样调查取得的。2. 失业调查范围:城镇的常住人口。包括:常住本地半年以上且户口在本地的人口;常住本地半年以上但户口在外地的人口;居住本地不到半年但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居住本地不到半年户口待定的人口。,(三)关于城乡劳动力的失业问题1. 一般观点:农民有土地,乡村不存在失业。2. 城镇的失业调查中,有两

13、种乡村劳动力需考虑:城市近郊的:耕地被征用、给予一定补偿金、但不安排工作、依然是农村户口;假如正在寻找工作,则应计入失业调查对象之中。长期脱离土地进城打工者:有的在城镇已经常住半年以上,如果调查期间这些人在寻找工作,也应计入失业人员。,(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 定义: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在计算期内无业并根据劳动部就业登记规定在当地劳动部门登记失业的人员。2. 不包括:正在就读的学生和等待就学的人员;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虽未达到退休年龄但已经办理了退休离休退职手续的人员;尚有部分劳动能力但需要特殊安排的残疾人;其他不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员。,二、失业人员的构

14、成 p66(一)自然分布状况的指标(二)教育水平和技术素质状况的指标(三)反映失业结构的指标(四)反映失业时间状况的指标1.短期失业:一年以下的失业。2.长期失业:一年之上的失业。,(五)初次失业和就业转失业分组(六)按失业的直接原因分组1.毕业后未找到工作;2.主动辞职;3.被单位辞退;4.合同到期未续签;5.企业停产等。,第四节 劳动力资源变动统计 一、劳动力资源变动的内容1.包括两部分:劳动力的增减变动、劳动力的流动。2.劳动力的增减变动:是指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之间的变动。3.劳动力的流动:是指劳动力在地区、行业、单位间以及单位内各岗位间的流动。,二、劳动力资源增减变动分析(一)劳动力资源

15、数量增减变动量的计算1.劳动力资源增加数:计算期内新增加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如新成长的劳动适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中回过定居的人口等。2. 劳动力资源减少数:计算期内新减少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如劳动适龄人口中移居国外的人口、死亡人口等。,(二)劳动力资源增减变动程度分析1.劳动力资源的新增率:2. 劳动力资源的减少率:,3.劳动力资源的总变动率:4. 劳动力资源的新成长率:,三、劳动力资源流动分析1.分析劳动力的流动量,研究引起流动的原因。如收入和劳动条件。2.分析劳动力流动的来源和流向,研究引起流向变化的原因。如改革开放以来,向沿海、非公有单位流动的特征。3.分析流入流出的劳动力结构和原有劳动力结

16、构的影响。,四、从业人员变动分析(一)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变动分析一般不统计内部的流动,只统计增减变动。(二)新增和调入的从业人员1. 从农村招收的人员:指从户口在农村的劳动力中招收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来自农村的补充自然减员的人数。2. 从城镇招收的人员:指从城镇社会青年、失业人员中招收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来自城镇的补充自然减员的人数。,3. 录用的退伍军人:(1)录用的复员军人:指从部队复员后,直接由单位录用的或由职业介绍所介绍的人员,包括参军前是职工或已办理了招工手续,服役后又回到原单位复工复职的人员。不包括复员回农村参加生产后,又被城镇单位招收录用的人员,这一部分人应计入“从农村招收的人员”

17、人数中。(2)录用的转业军人:指退出现役,转到地方由国家分配到各类单位直接录用或由职业介绍所介绍而录用的部队转业军官和干部。4. 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1)录用的大学毕业生:指从大学、专科学校及研究生院(部)毕业后,直接由单位录用的人员。包括由学校推荐、本人自行联系工作单位而录用的各类应届毕业生。(2)录用的中专和技工学校毕业生:指从中等专科学校和技工学校毕业后直接由单位录用的人员。,5. 不在岗职工重新上岗:指的是原无岗位的职工本年内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包括本单位的不在岗职工重新上岗,同时也包括社会上的不在岗职工到本单位上岗工作。6. 由外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调入:指在报告期内由外省

18、市、自治区、直辖市各类单位调入的人员。7. 其他增加人员:指除上述几类人员以外的各类增加的人员。包括增加的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人事档案关系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三)减少和调出的从业人员1. 离休: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离开生产或工作岗位,正式办现了离休手续并享受离休待遇的人员。2. 退休:指达到国家规定的年龄和条件,退出生产或工作岗位,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员。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条件,在单位内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不能统计到退休人员中,仍应统计为单位不在岗职工。但如已被社会统筹机构承认并发放退休费的提前退休人员,可计入本项中。3. 退职:指职工本人自愿,或因丧失

19、工作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而办理离职手续并享受相应待遇的人员。,4. 开除:指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受到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并由单位办理开除手续的人员。5. 除名:指根据有关规定,对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由单位办理除名手续的人员。6. 辞退:指按有关规定,对犯有违纪行为,由单位办理辞退手续的人员,以及由于其他原因按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续的人员。7. 合同制职工终止或解除合同:指根据有关规定,单位与职工签订合同后,因正常或非正常原因,与单位终止或解除了劳动关系的合同制职工。,8.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不在岗职工:是指年内新增加的不在岗职工,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的减少

20、。9.调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指在报告期内调到外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各类单位的人员。10.死亡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中的“死亡”指标,是指标指因各种原因死亡而发生的减员。11.其他:指除上述几类人员以外的各类减少的人员。包括减少的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五、失业人员变动分析(一)城镇劳动力总供给量是指本年内新成长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国外回国定居人员中的劳动力,以及失业人员的总和。(二)城镇劳动力总配置量是指本年内城镇各行业、个经济单位新增加的从业人员,即新出现的空额工作岗位已经安排的就业人员。新职业岗位,可能是经济发展新出现的,也可能是离退休、死亡等空出

21、的等。,(三)其他原因减少的失业人数参军、上学、死亡,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等(四)年末城镇失业人数,(五)本年增加的失业人数1.是指本年新发生的失业人数的累计。2.计算公式:,(六)本年失业人员总数1.计算期以年为准,只要在本年内失过业,就应统计。2.计算公式:,(七)本年失业人员安置就业的人数1.是指本年的失业人员,在年内重新安置就业的人数累计。2.计算公式:,第五节 劳动力资源统计分析一、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一)劳动力资源的可能利用率(劳动力参与率)1.意义:反映劳动力资源可能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2.计算公式:,(二)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率1.意义:表明劳动力资源实际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

22、2.计算公式:,(三)就业率1.意义:表明就业的充分程度。2.计算公式:,(四)失业率(rate of unemployment)1.意义:表明应该就业人口中、尚未就业的比重。2.计算公式:,(五)劳动力资源可能潜力程度1. 若干年之后,将要参与经济活动的他们,是潜在力量。2. 计算公式:,(六)就业弹性1. 经济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增长引起了就业人数的增加。还可以进一步计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劳动力的绝对数。2. 计算公式:,二、劳动力资源负担情况分析1. 人口负担系数dependency ratio :又称抚养系数、抚养比、赡养率。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

23、人口数之比。,它度量了劳动力人均负担的赡养费。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一个国家的“人口机会窗口”开启期间,其人口有如下三个特征为发展提供机遇:(1)劳动力人口供给充分,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轻,且价格比较便宜,如果就业充分,会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2)由于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较轻,使得储蓄率较高,如果资本市场健全,能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会加速经济增长;(3)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有的教科书定义:负担系数是指每一就业者所负担的人口数(包括

24、就业者本人)。计算公式为:,2. 少儿负担系数:3. 老年负担系数:则更为直接地度量了劳动力的养老负担。,少儿、老年负担系数所反映的负担性质不同。一般来说,少儿尚未成为劳动适龄人口,社会和家庭为他们的成长必须付出一定的费用。如他们中途夭折,社会对他们的付出就无法收回。负担老年则不同,他们一般都已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他们享用的部分实际上是他们过去劳动的扣除。因此,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的分别计算,可以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某些影响。,案例:主要国家老年人负担系数对比 (楚墨)据外电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

25、tion and Development) 发布全球主要国家老年人负担系数,即一国劳动人口(20-64岁)相对退休人口(超过65岁)的比例。 如下图所示,截至2008年,美国一位达到退休年龄的公民对应4.7个劳动人口,到205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2.6。拿日本来做比较,2008年日本的老年人负担系数便达到2.8,到2050年则进一步下降到1.2左右。中国的趋势与美国相同,2008年的老年人负担系数为7.9,2050年降低到2.4。美国财政问题的一大缘由便是其人口年龄结构正在老化,须照顾的老人相对增多,而负担他们的年轻劳动力相对减少(虽然外来移民使得这一负担有所减轻)。,数据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26、织(第一组为经合组织成员国),4. 丧失劳动能力供养系数:,三、劳动力预测资源(一)直接推算法:将劳动力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自身变动的数量,根据现在状况和以往变动趋势,推算未来劳动力资源的预测方法。1. 算术级数法:根据劳动力资源的历史资料和有关人口资料,确定预测期内平均每年劳动力资源增加的绝对量。,2.几何级数法:假定在若干年内,劳动力资源的变动是匀速的。计算公式为:,(二)因素估算法:事先推算出劳动力资源变动的各因素变量值,然后汇集起来,推算劳动力资源数量的预测方法。 1. 根据有关绝对量的推算方法:,2.根据有关相对指标的推算方法:式中:,第六节 国际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 一、国际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的分类1. 国际劳工组织设计的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分为7大类,共18项指标。2. 7大类:劳动力、就业、失业、教育、收入、人工成本、贫困状况。3. 18项指标:二、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的内容与含义参见教材P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