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2305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与工具二、总供给与总需求 宏观经济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宏观经济史,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经济大萧条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开创了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 、“宏观经济学之父”等美称。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宏观经济学:整体经济微观经济学:个体经济,2013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居民消

2、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4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节选),1)失业问题 为什么产出和就业会不时地下降?怎样才能减少失业?2)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

3、何控制稳定价格?3)经济增长 一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3.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和工具,目标 工具产出:高水平产出及 货币政策:控制影响利率的 快速增长 货币供给 就业:低失业,高就业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税收 价格:稳定或温和上升的价格水平,目标与工具之间的联系,研究的线索,(1)产出、就业和价格的短期波动,也即所谓的商业周期。(2)产出和生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也即所谓的经济增长。,1919年以来的美国经济,2、宏观经济中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总供给 AS(aggregate supply):一定时期内一国 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 价格水平、经济

4、的生产能力和成本水平。总需求AD(aggregate demand):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 价格水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影响变量,影响变量,货币,支出和税收,其他因素,就业与失业,外贸,总需求,总供给,产出实际GDP,价格水平和成本,潜在产出,资本劳动技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价格与通货膨胀,总供求决定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总需求曲线(aggregate-demand curve)是一条表示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和政府想要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曲线。 总供给曲线(aggregate-supply curve)是一条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

5、时企业选择生产和销售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曲线。 宏观经济均衡:总产量和总价格水平这样一种组合,此时,买者和卖者都不再愿意改变他们的购买量、销售量或价格水平。在该点,所有需求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才正好等于所有企业愿意生产和出售的数量。,总需求曲线(AD曲线),向下倾斜,表示经济中所有的当事人实体(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假定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上将要购买的数量。,总供给曲线(AS曲线),向上倾斜,表示的是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假设其他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保持不变)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宏观经济均衡,国民产出与总体价格水平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交点E处达到均衡,

6、这时企业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正好等于消费者与其它需求者所愿意购买的数量。,微观与宏观区别:AS和AD曲线,千万不要将宏观经济的AD曲线和AS曲线与微观经济的DD曲线和SS曲线相混淆。 微观经济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指的是单个的商品的数量和价格,其前提是假定国民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这类因素保持不变。 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则不同,它体现的是总产出水平和总价格水平的决定,其前提假定是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以及资本存量这类因素维持不变。 这两组曲线表面上相似,但它们所揭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经济现象。,一个提醒,宏观经济史:1900-2003年,大萧条 : 19世纪20、30年代 战时繁荣 :19世纪60年代 供给冲击和滞胀:20世纪70年代 货币紧缩:1979年-1982年 增长的世纪,1、你是否经常关注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动态呢?最近,我国的宏观总体态势如何?2、你知道国家是怎么样来调整经济形势,以保持健康运作呢?采取哪些手段呢?3、1929年的大萧条、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的反应?,课后思考,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