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ERP精品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2331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ERP精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企业ERP精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企业ERP精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企业ERP精品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企业ERP精品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ERP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ERP精品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03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3.1 ERP中的计划与控制3.1.1 什么是计划与控制3.1.2 企业中计划与控制的层次3.1.3 计划与控制所涉及的共性问题 3.2 企业的生产特征3.2.1 备货生产(Make To Stock,MTS)3.2.2 订货生产(Make To Order,MTO)3.2.3 订货组装(Assemble To Order,ATO)3.2.4 定制生产(Engineer to Order,ETO) 3.3 时间相关概念3.3.1 提前期(Lead Time,LT)3.3.2 计划时间跨度(Planning Horizon,PH)3.3.3 计划时间段(Time B

2、uckets,TB)3.3.4 时间区间(Time Zones,TZ)和时间栏(Time Fence,TF),第03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续),3.4 工作中心3.4.1 工作中心的定义3.4.2 工作中心的作用3.4.3 关键工作中心3.4.4 工作中心的相关数据3.5 工序与工艺路线3.5.1工序的概念3.5.2工艺路线的概念3.5.3工艺路线的作用3.5.4工艺路线的制定3.6 物料清单3.6.1 物料清单的定义3.6.2 虚拟件的概念3.6.3 设计物料清单与制造物料清单的区别3.6.4 物料清单的种类3.6.5 物料清单的输出形式3.7 产品相关概念3.8 其它概念,3.1.1 什

3、么是计划与控制,计划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控制是为保证计划的完成而采取的措施。计划和控制是 ERP的核心。在ERP中,计划是由粗到细,由长期,中期到短期,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参与计划的人员也从高级决策层到普通工人。,exit,3.1.2 企业中计划与控制的层次(五层)(1/2),最高层:企业的战略规划(又称为经营计划)是企业总目标的具体体现。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国家有关政策、企业资源能力和历史状况、同行竞争对手的情况等有关信息,制定经营计划,即对策计划。它包括,在未来27年的时间内,本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及在市场上应占有的份额,产品的年销售额,年利润额,生

4、产率等。经营计划的制定要考虑企业现有的资源情况,及未来可以获得的资源情况,具有较大的预测成份。经营计划是以下各层计划的基础,其准确性由预测的方法,信息的来源及信息的可靠性所决定。第二层:生产计划大纲(PRODUCTION PLAN)。它的任务是根据经营计划的目标,确定企业的每一类产品在未来的 l一3年内,每年每月生产多少,需要那些资源。 第三层:是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 MPS)。以生产计划大纲为依据,按时间段计划企业应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并在生产需求与可用资源之间做出平衡。 以上三层统称为主计划.第四层: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

5、L REQUEMENT PLANNING, MRP)根据主生产计划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数量和交货期,推导出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及材料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日期,直至导出自制零部件的制造订单下达日期和采购件的采购订单发放日期。并进行需求资源和可用能力之间的进一步平衡。第五层:车间作业管理。这是计划的最底层,也是基础层。它根据由 MRP生成的零部件生产计划编制工序排产计划。,exit,3.1.2 企业中计划与控制的层次(五层)(2/2),exit,3.1.3 五个层次所涉及的共性问题,确定制造的目标;确定制造的资源;协调需求和能力之间的差距注:有关协调策略或措施(增/减产量和可用资源)材料短缺:增加材料购买;减

6、少生产总量;用其它供给源;用替换材料劳力短缺:安排加班;安排增加班次,雇用,转包,减少生产总量,重徘生产到具有可用资源的周期令机器短缺:购买新的机器,升级现有机器,转包作业,采用不同的工艺过程,减少生产总量,重排生产到具有可用资源的周期中,exit,3.2.1 备货生产(Make To Stock,MTS),1. 定义备货生产,又称为库存生产或现货生产,是指产品的计划主要根据预测,并在接到用户订单之前已生产出产品。2. 特征(1)产品需求一般比较稳定并可以预见;(2)产品规格及品种较少,产品允许保留较长时间;(3)产品存储在仓库中,根据需要随时提取;(4)生产计划的主动权较大,计划制订后,一般

7、修改较少。3. 案例适用于备货生产的产品有家用电器、摩托车、电视机以及牙膏、药品等。,exit,3.2.2 订货生产(Make To Order,MTO),1. 定义订货生产,又称为订单生产或定货生产,是指产品的计划主要根据用户的订单,一般是接到用户的订单后才开始生产产品。计划的对象是最终产品。2. 特征(1)是具有一些可供选择的产品品种和规格;(2)生产和存储这些产品的费用较大,产品是为专门的用户而生产的;(3)市场需求允许在一定时期后交货;(4)可以减少产品库存量甚至实现“零库存”。3. 案例适用于订货生产的产品有飞机、船舶等。,exit,3.2.3 订货组装(Assemble To Or

8、der,ATO),1. 定义订货组装,又称为为订单装配或装配生产,是指根据 MTS方式先生产和储存定型的零部件,在接到订单后再根据订单要求装配成各种产品,以缩短产品的交货期,增强市场竞争力。2. 特征(1)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般很长,若接到用户订单后才开始生产产品,则交货期太长,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2)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通常比较大。3. 案例适用于订货组装的产品有电子设备、汽车、精密机床、医疗仪器、计算机等。,exit,3.2.4 定制生产(Engineer to Order,ETO),1. 定义定制生产,又称工程生产或专项生产,是指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按客户订单的要求进行专门设计和组织生产。整个过

9、程的管理技工程管理的方法进行。其计划的对象是最终产品。2. 案例定制生产适用于复杂结构的产品生产,如造船、电梯、专用测试设备、发电机组、锅炉等。,exit,3.3 与时间有关的概念(时间基准)(1/2),3.3.1 提前期(Lead Time,LT)定义:提前期是指某一工作的工作时间周期,即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的时间。说明:提前期的概念主要是针对“需求”而提出的。如要采购部门在某日向生产部门提供某种采购物料,则采购部门应该在需要的日期之前就下达采购订单,否则,不可能即时提供给生产部门,这个提前的时间段就是提前期。提前期的分类生产准备提前期:是从生产计划开始到生产准备完成(可以投入生产)所需的时

10、间;采购提前期:是采购订单下达到物料完工入库的全部时间;生产加工提前期:是生产加工投入开始(生产准备完成)至生产完工入库的全部时间,装配提前期:是装配投入开始至装配完工的全部时间;累计提前期:是采购、加工、装配提前期的总和;总提前期:是指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包括产品设计提前期、生产准备提前期、采购提前期以及加工、装配、试车、检测、发运等提前期的总和。,3.3 与时间有关的概念(时间基准)(2/2),3.3.2 计划时间跨度(Planning Horizon)定义:计划时间跨度又称计划展望期,指编制计划所覆盖的时间范围。说明:经营计划的时间跨度一般为27年;生产计划大纲为 l一3年;主生产计划为

11、1年; MRP为3一18个月;计划时间跨度至少应等于总累计提前期,可以比之长36个月。 3.3.3 计划时间段(Time Buckets) 定义:计划时间段又称计划时间周期(或计划周期),是组织和显示计划的时间单位。将计划展望期分成若干个时间段(即计划时间段或计划时间周期),以便安排和组织生产。说明:时间段可以用年、季、月、周或天来表示,在计划中时间段可以是变长的。经营计划的计划周期为1年,生产计划大纲的计划周期为月,主生产计划为周,MRP为周或天。 3.3.4 时间区间(Time Zones)和时间栏(Time Fence) 定义:在主生产计划中,根据计划编制的政策和过程的不同,将计划展望期

12、由近至远依次划分为三个时间区间,时间区间 l(需求时间区),时间区间2(计划时间区),时间区间3(预测时间区)。时间区间之间的分隔点,称为时间栏。说明: 处在不同时间区间的订单,对其修改和管理的政策是不同的。离当前时间越近的时间区间,其订单的更改就要求越高层的领导进行审批。,exit,3.4.1 工作中心的定义,工作中心(Work Center,WC)是基于设备和劳动力状况,将执行相同或相似工序的设备、劳动力组成一个生产单元。工作中心也是进行生产进度安排、核算能力、计算成本的一个基本单位。工作中心可以是车间里的一个或多个工作人员、一个小组或一个工段、一个成组加工单元或一个装配场地等组成的,甚至

13、一个实际的车间也可作为一个工作中心。换言之,一个车间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工作中心组成,一条生产线也是由一个或多个工作中心组成。工作中心的设置可以大大简化了管理流程。工作中心也是ERP系统的基本加工单位,是进行物料需求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运算的基本资料。物料需求计划中必须说明物料的需求与产出是在哪个工作中心,能力需求是指哪个工作中心的能力。,exit,3.4.2 工作中心的作用,(1)是物料需求计划(MRP)与能力需求计划(CRP)运算的基本单元。(2)是定义物品工艺路线的依据。在定义工艺路线文件前必须先确定工作中心,并定义好相关工作中心数据。(3)是车间作业安排的基本单元。车间任务和作业进度安排到各

14、个加工工作中心。(4)是完工信息与成本核算信息的数据采集点。,exit,3.4.3 关键工作中心,1. 定义关键工作中心(Critical Work Center),又称为瓶颈工作中心( Bottleneck Work Center),是决定产品或零部件生产产量的工作中心。它是运行MPS中粗能力计划的计算对象。2. 特点(1)经常加班,满负荷工作;(2)操作技术要求高。工人操作技术要求熟练,短期内无法自由增加工人(负荷和产量);(3)使用专用设备,而且设备昂贵。如多坐标数控机床、波峰焊设备等;(4)受多种限制,如短期内不能随便增加负荷和产量(通常受场地、成本等约束);3. 说明关键工作中心会随

15、着加工工艺、生产条件、产品类型和生产产量等条件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不要混同于重要设备。,exit,3.4.4 工作中心的相关数据,工作中心数据主要包括三种:工作中心基础数据、工作中心能力数据以及工作中心成本数据。1. 工作中心基本数据包括:工作中心代码、工作中心名称、工作中心简称、工作中心说明、车间代码、人员每天班次、每班小时数、工作中心每班平均人数、设备数及是否为关键工作中心等。2. 工作中心能力数据指工作中心每日可以提供的工时、机台时或可加工完工的产品数量。工作中心的标准能力数据是由历史统计数据分析得到。3. 工作中心成本数据生产加工在工作中心每小时发生的费用,称为工作中心成本费用(或费

16、率)。工作中心成本费用包括人员工资、直接能源(如电、水、气、汽)、辅助材料(如机床用润滑油等)、设备维修费和资产折旧费等。在核定产品的标准成本、进行产品的成本模拟及成本差异分析时都会用到工作中心成本数据。工作中心费用的单位为元工时或元台时,其计算依据是历史统计数据,,exit,3.5.1工序的概念,1. 定义工序(Working Procedure)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2. 说明在生产管理上工序也是制定定额、计算劳动量、配备工人、核算生产能力、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质量检验和和班组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因此,正确划分工序是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重要条件。,exit,3.5.2工艺路线的概念

17、,定义工艺路线(Routing)主要说明物料实际加工和装配的工序顺序、每道工序使用的工作中心、各项时间定额(如:准备时间、加工时间和传送时间,传送时间,包括排队时间与等待时间)及外协工序的时间和费用。,exit,3.5.3工艺路线的作用,(1)用于能力需求计划的分析计算、平衡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工艺路线文件中说明了消耗各个工作中心的工时定额,用于工作中心的能力运算。(2)用于计算 BOM的有关物料的提前期。根据工艺文件的准备时间、加工时间和传送时间计算提前期。(3)用于下达车间作业计划。根据加工顺序和各种提前期进行车间作业安排。(4)用于加工成本的计算。根据工艺文件的工时定额(外协费用)及工作

18、中心的成本费用数据计算出标准成本。(5)根据工艺文件、物料清单及生产车间、生产线完工情况,可生成在各个工序的加工进度的整体情况,以及对在制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exit,3.5.4工艺路线的制定,1. 工艺路线的制定要求(1)根据工艺卡片确定工序顺序和工序名称,并确定对应的工作中心(代码、名称)以及对应各工作中心工序的工时定额(包括准备时间、加工时间和传送时间)。(2)每道工序列应一个工作中心,当然可多道工序对应同一个工作中心(即反复利用该工作中心进行加工)。可以从工艺文件中知道某物料是经过哪些工作中心完成的。(3)由于ERP系统的工艺路线是管理文件,因而还要考虑非生产加工工序,如运输

19、等可以作为一道工序。(4)外协加工必须在工艺路线中体现,因为它影响总提前期和费用。(5)有时在加工中会出现两种以上物品放在一起加工,如机械加工中两个半圆合并起来进行车削加工,称为“配作”2. 工艺路线文件的基本信息物料代码、工序号、工序状态(正常、可选或停用)、工序说明、工种代码、工作中心代码、准备时间单位、准备时间、标准准备时间、加工时间单位、加工时间、标准加工时间、搬运时间(小时)、等待时间、占工作中心时间、使用工装、平行交叉标识(平行、交叉、混合)、最小传送量、替换工作中心、外协标识( YN)、标准外协费和工序检验标志(YN),等等。,exit,3.6.1 物料清单的定义,1. 定义物料

20、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是指产品所需零部件明细表及其结构。它表明了产品部件组件零件原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每个组装件所包含的下属部件(或零件)的数量和提前期(LT)。这里,“物料”一词有着广泛的含义,它是所有产品、半成品、在制品、原材料、毛坯、配套件、协作件、易耗品等等与生产有关的物料的统称。物料清单(BOM)是一种树型结构,因此又称之为产品结构树或BOM一个BOM文件,至少应包括4个数据项:物料标识(或物料编码)、需求量(每一个父项所需该子项的数量)、层次码(该物料在结构表中相对于最终产品的位置)。2. 案例自行车BOM表(如右图所示),exit,3.6.2 虚拟

21、件的概念,1. 定义“虚拟件”表示一种并不存在的“虚构”的物料,它在图纸上与加工过程都不出现。其作用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管理目的,如组合采购、组合存储、组合发料,这样在处理业务时,用计算机查询只需要对虚拟件操作,就可以自动生成实际的业务单据。2. 案例,exit,3.6.3 设计物料清单与制造物料清单的区别,1. 定义上的区别设计物料清单是企业设计部门或技术部门的纯技术文件,而制造物料清单则是ERP的重要基础性文件,属企业的管理文件范畴。本章已经介绍和后续章节即将介绍的BOM表或BOM结构图,若不另加说明,均为制造物料清单。2. 特征区别(1)部门归属和作用不同。设计物料清单是设计(或技术)部门

22、的纯技术文件,不能用于生产计划;而ERP的制造物料清单是管理文件,是生产、销售计划的基础,它与工艺、设计、生产能力、库存等都有联系。(2)组成不尽相同。制造物料清单是设计和工艺的综合,除常规的产品构成物料外,还包括与产品相关的消耗品、加工工具以及物料消耗定额、工序加工顺序和副产品;设计物料清单上出现的物料,有的在制造物料清单中不会出现(制造时作为一个加工件处理)。(3)制造物料清单的构成反映物料的加工顺序,设计物料清单则不能全面反映。,exit,3.6.4 物料清单的种类,物料清单按其功能和应用领域不同,可以划分为基本型物料清单、计划型物料清单、模块型物料清单以及成本型物料清单。1. 基本型物

23、料清单又称为普通型物料清单或通用型物料清单,是最为常用的物料清单,主要由产品或物料的实际结构组成,有时会考虑计划用的非产品结构物料2. 计划型物料清单它是由普通物料清单组成的,仅用于产品的预测,尤其用于预测不同的产品组合而形成的新产品或产品系列;计划型物料清单一般为单层,最高层次(即产品系列层)不是实际存在的产品,最终产品的物料清单仍然是普通型物料清单。3. 模块型物料清单它是对通用型的产品组件进行模块化管理,即对相似的子件结构进行模块化管理。4. 成本型物料清单主要用于描述产品结构中每种物料的成本构成,如物料的材料费、人工费和间接费用(制造费),exit,3.6.5 物料清单的输出形式(1/

24、4),物料清单的输出形式主要有6种:单层分解表、完全分解表(内缩式物料清单)、结构分解一览表、单层回归表、完全回归表、回归一览表。以下就以A产品(其BOM表如下)为例来说明这6种格式。1. 单层分解表又称为单级BOM表。是最基本的BOM输出形式,在输出时,只列出某个产品(或组件)直接使用的组件(或零件),如下表2所示。,exit,exit,3.6.5 物料清单的输出形式(2/4),2. 完全分解表(内缩式物料清单)又称内缩式表或缩排式表。按产品(或组件、零件)所处的位置逐步向下分解直至最底层,输出其所有下属项,并分别按层次以比其上属项层次缩进一格(一般用符号“.”表示)的阶梯形格式输出。如下表

25、所示。,3.6.5 物料清单的输出形式(3/4),3. 结构分解一览表又称顺汇总式表。在输出时,列出了指定的产品(或组件、零件)所处位置的所有下属项,但不按层次排列,每一个下属项所标明的数量是该下属项在指定的产品或组件项目中的总数,见下表。4. 单层回归表又称单层反查表。在输出时,根据指定零部件向上查母件,而且只查其直接上属母件。例如对零件E来说,输出形式如下表所示。,3.6.5 物料清单的输出形式(4/4),5.完全回归表又称多层反查表。输出时,不仅输出指定零部件,而且还要输出其直接上属项和上属项的上属项,一层一层找上去,一直回归到最高层项目(最终产品)。例如对零件F来说,输出形式如下表(a

26、)或(b)所示。6.回归一览表又称汇总反查表。输出指定零部件项目的所有上属项目,但不按层次排列,在输出这些零部件项目的同时,还输出指定零部件在上属项中需要的数量。如对E来说,其回归一览表的输出形式如下表所示。,exit,3.7 与产品有关的概念,(l)最终产品定义:最终产品是企业生产的可以出售的产品项目,通常位于产品结构表的最上层。最终产品是主生产计划的主要对象。例子:如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是最终产品,供给维修部门的显象管等备件也是最终产品;自行车厂的自行车是最终产品,作为备件出售的飞轮,变速装置等零部件也是最终产品。 (2)零件定义:零件指那些可以用来装配成机器、工具等的单个制件。说明:在

27、ERP中,作为备件出售的零件由 MPS进行计划;而一般的零件根据与最终项目相关需求的关系,由 MRP进行计划。,exit,3.8 其它概念(1/3),1. 物料编码(1)定义物料编码,又称物料代码或物料号( Item number或 Part number),是用一组符号体系(或代码体系)来代表物料,以便于计算机系统进行识别和处理。(2)物料编码的基本原则唯一性原则:这是物料编码最基本的原则,必须做到一物一码,一码一物;可扩展性原则:编码要留足够的扩展空间,以便新增物料的加入;简洁性原则:编码要尽量简短,这样可以加快数据的处理速度,减少计算机资源的开销;操作方便性原则:编码的构成要以数字为主,

28、尽量少用英文字母或其他标点符号,汉字则尽量不用;含义性原则:编码应有一定的含义,以便记忆。(3)物料编码主文件应包含的基本信息物料的技术资料信息物料的库存信息物料的计划管理信息物料的采购管理信息物料的销售管理信息物料的财务有关信息物料的质量管理信息,3.8 其它概念(2/3),2. 相关需求与独立需求在ERP中,需求是指对特定产品需要的数量和时间。需求可分为两种: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1)定义一个物料的需求(包括数量和交货期)不能直接从另一个物料的需求计划得到时,这种物料的需求称为独立需求;否则,为相关需求。(2)特征独立需求是主生产计划(MPS)下达的,通过预测或用户定单得到;而相关需求则是

29、通过物料需求计划运算后得到的。独立需求的物料包括成品、半成品、样品、备品和备件等;而相关需求的物料则包括半成品、零部件和原材料。 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的概念是相对的。例如,若生产园珠笔,则笔的需求是独立需求,其需求数量是由预测得到的,而对构成笔的笔芯和弹簧之类的物料便是相关需求,其需求数量是通过MRP计划得到的。但是,若单独销售笔芯,则笔芯又是独立需求。,3.8 其它概念(3/3),3. 工作日历工作日历是用于编制计划的特殊形式的日历,是将普通日历转换成顺序计数的工作日,并除去周末、节日、停工和其他不生产的日子。通常计划是按工作日历编制的。下表为工作日历例子(仅列出了1月份,2月则继续向后面递增)。工作日历文件的数据项(字段)中一般应包含车间代码、工作中心代码、日期、年度、日期状态(工作、休息、停工)、社会星期、工厂部门星期、年有效工作天数及累计有效工作天数,等等。,exi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