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2439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执教:简胜翠,案 例 导 入,体 验 新 知,巩 固 重 点,归 纳 总 结,4,1,2,3,教学过程,案例分析,无影“杀手” 2008年7月14日下午五点多,上海浦东新区公安分局接到报案,一名男子在家中服毒自杀。自杀者叫曹飞,年仅27岁。在曹飞房间的桌子上,有一封留给家人的遗书,上面第一句话令人震惊。“别碰纸杯,剧毒氰化物”。据查氰化物一旦摄入人体,几秒之内使人致死且难以抢救。由于氰化钠的毒性很强,我国对其生产、销售、运输都是严密监控的。随后一个多月里,河南的小亮,宁波的李某也因为服用氰化钠自杀死亡。那么,受到严密监控的氰化钠,怎么会落入三个普普通通的自杀者手中呢?

2、经警方侦查发现,这些剧毒品来自哈尔滨一个叫做杨海东的人。审讯中交代,他从网上查阅信息并从网上邮购过来,然后加价倒卖给三位自杀者,从中牟利2万元。而且他手中还有准备寄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单20多份危险在扩散。,想一想:,1.案例中,杨海东的行为属于 什么行为?,2.如果他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那 么他犯的是什么罪行?,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具有严重危害社会行为,触犯刑法的行为,应受刑法处罚,危 害 国 家 安 全 罪,危 害 公 共 安 全 罪,破坏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 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 利益罪,贪污贿赂罪,侵犯公民人身 权利民主权力罪,侵犯财产罪,军人违反 职责罪,渎职罪,

3、犯罪类型,犯罪分子应受到刑罚处罚,刑 罚,对极少数罪大恶极、非杀不可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是为了使他们不再危害社会,又叫刑事处分或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对犯罪分子实行的强制处罚,还可以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起到警示和抑制作用,使他们消除犯罪念头,防止犯罪的发生,给犯罪分子以强迫劳动和思想改造,使他们认识到犯罪时可耻的,要改恶从善,成为遵纪守法的新人,含义,目的1,目的2,目的3,互动在线,1.杨海东的行为属于违反的 犯罪行为。,2.被告人杨海东犯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 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罚的种类,主 刑,死 刑,独 立 使 用,可作为主刑附加刑同时适用,也可独立使用,无期徒刑,有

4、期徒刑,拘 役,管 制,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罚 金,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意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处理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影响外,就主观来说,主要是法律意识淡薄,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扭曲,缺乏正确的交友观等,目 的,原因,一方面,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在受到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我防范意识,【创境激趣】,情境创设因盗窃罪判刑3年的小华在上小学

5、时,就曾多次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逐渐养成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据为己有的不良品性。初中二年级的一天,他从居民家的窗户爬进室内,将钱和首饰偷出,结果被判刑。问题思考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说明未成年人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1.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议一议:小华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总结归纳),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法律意识淡漠,认知能力差,自控力差,价值观念扭曲,自私贪婪。,【引思明理】:,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看课本116-117页,回答(略)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小组讨论)看课本116-117页案例,结合以下问题,总结龙某犯

6、罪的原因。龙某为什么打伤医生李某?龙某故意伤害他人受到了什么法律处罚?我们青少年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影响和自身主观原因,议一议:,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1)逃学上网,沉迷游戏;(2)结交恶友;(3)缺钱上网,密谋抢劫;(4)案发落网,等待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形,由厌学、逃学,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违法犯罪,从被歧视、虐待到行凶报复,或被遗弃而流落街头,被坏人教唆而犯罪,从娇生惯养到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盗窃抢劫,模仿影视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从好奇到偷尝禁果而违法犯罪

7、,想一想 议一议:,(材料)片刀的“用途”北京市某中学三个初一的学生,上课传递“片刀已买好”的纸条,被老师发现,经过耐心的开导教育,三个学生说出片刀的用途。其中一个学生的邻居是私营企业主,买片刀是想将其杀死,他们享用企业主的钱财,另一个说他母亲爱唠叨,买刀想趁母亲熟睡时将其杀死,这样就不会有人烦他了。当问及三个学生杀人的后果时,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一张纸条被及时发现,避免了血案的发生,挽救了三个孩子。 (讨论)上述案例中的三个学生差点误入犯罪的歧途。简要说明他们差点误入犯罪的原因。,2022/12/11,17,可编辑,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培养见义勇为,见

8、义智为的品质,同犯罪行为做斗争,2,1,3,归纳总结:,归纳: 主要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扭曲,缺乏正确的交友观等。 比如龙某就是因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差,价值观念扭曲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给他人、家庭和自己带来严重的损害。,总结归纳:,(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看课本117页第1段回答(略)(2)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及其主要情形看课本117页最后一段的阅读文(略)(3)中职学生如何自觉预防犯罪看课本118页第、自然段,讨论回答(略)2.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看课本118页案例,思考下列问题。,:,程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由学生据教材相关内容总结回答。(

9、略)看课本118-119页相关链接的内容,归纳总结刑法中规定的职务犯罪都有哪些。学生讲述(略) 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怎样防范犯罪?学生分组交流研讨,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试一试)写出一个小贴士:预防犯罪的小提示,道德践行:,3.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小组讨论)看课本119页案例材料和图片,讨论回答书上的两个问题:结合案例说明面对违法犯罪现象,做到见义勇为的必要性。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依法同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比一比,看课本120页第一自然段,找出见义勇为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1)见义勇为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归纳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见义勇为,就是公民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

10、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面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所实施的救助行为。,一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二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三是实施了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这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见义勇为行为。,分析比较:,想一想?,为,智,义,见,分析比较:,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看书120页相关链接内容,学生回答。(略)互动在线回答问题: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如何做到见义智为?假如在公交车上遇到小偷行窃,应如何智为?师生共同讨论(2)见义智为,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见义智为:,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作出判断,要

11、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以避免造成更大悲剧和更多不必要的伤害。,体验导行,生活感悟(材料)无影“杀手” 2008年7月14号下午五点多,上海浦东曹飞在家中服毒自杀,年仅27岁。在留给家人的遗书上,第一句话是“别碰纸杯,剧毒氰化物”。氰化物毒性很强,摄入几秒钟就使人致死且无救,对其生产,销售,运输都受到严密监控。随后一个多月里,河南的小亮,宁波的李某也因服用氰化钠自杀死亡。为什么受严密监控的氰化钠会落入三个普通自杀者手中呢?经警方侦察发现,它来自哈尔滨杨海东手中。审讯中交代,他从网上查阅信息并从网上邮购过来,然后再加价倒卖给三位自杀者,从中牟利2万元。而且他还有准备寄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单20多

12、份-危险在扩散。2009年2月13号,杨海东因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想一想 议一议:,交流研讨,共同提高(1)私自买卖剧毒氰化物触犯了什么法律?会受到什么处罚?(2)谈一谈杨海东为什么走上犯罪道路?通过讨论,明确:认同法律,自觉守法增强预防犯罪意识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课堂小结】:,本课我们学习了解预防犯罪的重要意义,理解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同时要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课堂练习】1. 2005年4月份一天中午,贵阳市17岁的小蕾在西餐厅为客人服务时,发现客人落下一部价值6000多元的手机

13、,随手装入自己的口袋中,同时还用客人手机给贵州老家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在客人返回寻找时,她拒不承认自己拿走手机。在警方调查时,依然拒绝交出客人手机。(1)你认为小蕾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属于什么犯罪?(2)说一说当我们捡到物品时应该怎么做?,练一练:,2. 2003年3月22日下午4时左右,广州市初二女生小苏坐公交车回家时,无意发现一个男子正盯着一名60多岁用手机与人通话的老太太。突然该男子夺过老太太的手机跳下车,跑出十几米远。小苏见状把书包抛在地上,跳下车追歹徒。曾是足球队员的她飞起一脚踹了过去,歹徒像足球一样在地上翻滚,挥手一刀划过了小苏的腋间。随后歹徒抛下抢来的手机,穿过数十个围观者扬长而去。当时没有一人上前助见义勇为的小姑娘一把,而老太太拿回被抢的手机,仅说了一声“谢谢”后就不见了人影。一名摩的司机则称赞小苏:“好样的!”。晚上小苏洗澡时才发现伤口,被送到医院缝了六针。 (1)谈谈怎样看待小苏的见义勇为? (2)面对歹徒时,我们该怎么做?,【课后作业】:,1.完成学生用书素质演练部分练习题。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见义勇为”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500字),避免误入犯罪歧途,板书设计:,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谢谢,2022/12/11,33,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