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的完整版教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2446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文学的完整版教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北宋文学的完整版教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北宋文学的完整版教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北宋文学的完整版教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北宋文学的完整版教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宋文学的完整版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宋文学的完整版教材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编 宋代文学,概 说第一节 宋代社会概况一、经济高度繁荣1、城市经济繁荣2、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政治,1、高度的中央集权;军制:兵将相离官制:官职分离(冗官)2、重视文治,优礼儒士;3、尖锐的阶级矛盾 北宋:新旧党争南宋:和战之争4、尖锐的民族矛盾北宋辽、西夏南宋金、元,三、封建文化的全面高涨,陈寅恪:“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活字印刷的发明促进文化发展; 2、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更多的人脱离农业生产而从事文化活动; 3、新兴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求促进文化活动的繁荣。,四、教育,1、学校的设立,民间私立书院;2、科

2、举考试的改进,制度更为严格诗赋策论,第二节 宋代作家与宋代文学,一、学者化表现:1、宋人知识积累前无古人; 以至执耒垂髫之子,熟不抱籍缀辞。 范成大 吴郡志 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2、学术的全面繁荣 讲文学,言必唐宋;说绘画,称宋元;论学术,举汉宋;道理学,标宋明。,宋人集学问家与文学家为一体的身份,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见于以下诸端:1、情感形态:以理节情 学者之诗文,给予人的往往是理性启发与赞许,与唐代作品给予人的往往是感性的同情与共鸣在美学效果上有一定差异。2、思维方式:重才学、议论 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黄庭坚),二、政治化:参政意识、忧患意识,1、文学观念上,强调文

3、学的政治教化功能;2、形成宋代文学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3、爱国主义主题的高扬;4、朴实平易、深沉内敛的文学风格。,三、世俗化,1、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2、审美情趣以平淡为美;3、从严于雅俗之辨转向以俗为雅,第三节 宋代文学分体分期概说,一、宋诗 从宋诗形成一代诗风以来,对它的评价总是以唐诗为参照系数的。唐宋诗的优劣之争,持续了一千多年,我们几乎无法离开唐诗来评价宋诗。,1、唐宋诗比较综述,(1)唐宋诗优劣论 以毛泽东关于“宋人不懂形象思维,所以宋诗味同嚼蜡”的著名论断为代表,很多人由此开始形成对宋诗总体特征的讨论。(2)唐宋诗异趣说 以钱钟书谈艺录和缪钺诗词散论中的著名论述为代表,特别是钱仲书

4、谈艺录中的论述可以说为历史上唐宋诗之争作了一个科学的辨证的颇有说服力的总结。(3)唐宋诗抗衡论 近人陈衍提出“诗有三元”之说,即“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认为以“元祐”为代表的宋诗可与盛中唐诗比美。,2、唐宋诗比较,启功先生说“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讲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韧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杂陈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唐宋诗比较,唐诗 宋诗主情致、风韵 主气骨、理趣多以强烈激情去 多以冷静的态度感受现实生

5、活 体察客观事物显得博大 显得精深,以才学议 论为诗,3、形成原因,(1)宋人的创新意识; “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清蒋兴余忠雅堂集卷12辩诗)(2)宋代科举偏重策论;(3)宋代理学的影响;(4)封建文化全面高涨;(5)宋人的内省意识。,第一章 北宋前期的诗文,宋初文学: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及仁宗朝初期。 一、白体诗人与王禹偁 白体诗人:也称“香山体”,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但他们取法的主要是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相互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二、晚唐体诗人,晚唐体诗人:是宋初因宗法晚唐诗人贾岛、

6、姚合而得名的“九僧”及林逋、潘阆、魏野等人,他们大多为饮隐士、僧人,诗歌体裁狭窄,风格清苦瘦峭,意境清幽秀雅,有廓清五代浮华文风的作用,在南宋后期有回潮,称为“四灵派”。,三、 西昆体,西昆体:指北宋初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首的一派诗人。“西昆”之名是由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一书而来。作为宫廷的近侍文臣,他们的创作淡漠现实,片面发展了李商隐创作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在宋初诗歌创作中形成不良影响。,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词人,一、晏殊 在“穷言易好,欢愉之词难工”的诗学批评传统中,晏殊富贵显达的身世显然不符合这一评价标准。1、南唐遗风:文人化、诗化晏欧承接的是冯延巳、李煜词的创作路子,进一步发展文人词的传统

7、。,2、雍容秀雅的风格(1)感情圆融平静,避免过激化的感情抒写; 薛砺若宋词通论:晏词的特异之处“即在于能于一切平易之境,含有一种极舒缓闲适的情绪。如微风之拂轻尘,如小荷之扇幽香,令人暴戾之气顿消。”(2)艳情的雅化过滤了男女艳情直观色相的描摹,写艳情而不轻佻。(3)写富贵而不鄙俗 吴处厚青箱杂记记载晏殊认为自己的“楼台侧旁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等句子才是真正的“富贵气象”。,3、情中有思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

8、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乐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渔家傲,二、欧阳修,1、“以其馀力游戏”的词学观念“薄伎,聊佐清欢”采桑子.西湖念语,2、深婉与疏俊,刘熙载艺概词概:“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

9、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深婉之外,欧阳修还有疏俊一面,“疏俊开子瞻。”(清冯煦蒿庵论词)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朝中措 于男性豪宕中蕴涵沉重的生命之悲,显出苍凉豪迈的格调.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王国维先生认

10、为这首词作“于豪放中有深着之致,所以尤高。”,3、雅与俗,欧词之俗,一方面是声色俗趣,另一方面是其词向民间词传统倾斜。 晚年退居颖州西湖所写的10首采桑子,其最末一首云: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三、晏几道:生死不渝的苦恋与如梦如幻的境界,1、极端化的爱情体验2、如梦如幻的词境3、对比性结构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四、范仲淹与王安石:北宋词的新变,1、题材突破:范仲淹的边塞词与王安石以词咏史开拓

11、宋词的题材范围。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2、风格转型:柔媚阳刚,范仲淹的边塞词沉郁苍凉的风格为宋代豪放词的滥觞。王安石的词抒自我性情怀报,由应歌娱人转向言志自娱,标志着词风向诗风的靠拢。,第三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创作,第一节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的贡献一、北宋诗文革新:是唐代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的继续,是适应当时政治改革需要而发生的,内容是反对绮靡的西昆体和奇涩险怪的“太学体”文风,提倡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的文学风尚。,二、欧阳修的贡献,1、理论

12、上文道并重,提倡平易自然的文风;2、创作实践上,诗、词、文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3、借助行政手段推行诗文革新运动,主张奖励后进,培养新的作家队伍。三、欧阳修的文学主张,第二节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一、诗歌现实精神的强化二、初具宋诗面目:以理节情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黄溪夜泊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欧阳修戏答元珍,三、散文化倾向,1、意象性语言分析性语言2、题材日常化趋向,第三节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一、题材内容二、体裁创新:文赋的形成 欧阳修对前代骈体赋、律赋进行改造,去除排偶、限韵

13、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骚体赋散体赋骈体赋律赋文赋,三、“六一风神”,欧阳修散文的创作风貌被人们以“六一风神”一词来赞誉,指的是以醉翁亭记为代表的散文创作风格,其特点如下:1、语言:平易自然,声韵谐和2、抒情方式:以诗为文,含蓄吞吐3、章法结构:委婉曲折,跌宕有致4、审美类型:偏于阴柔之美,四、韩欧散文比较,1、情感:韩文表达感情的方式往往是爆发式的、倾泻无余的,充满旺盛的气势。欧文表达感情的方式常常是含蓄深婉的。2、气势:韩文雄健奔放,气势磅礴,以气势胜,欧文如潺潺细流,以情韵胜。3、审美:阳刚与阴柔4、语言:韩文既有文从字顺一面,同时也有尚奇务新、怪怪奇奇的一面;欧文语言则

14、平易自然,声韵谐和。,第四节 “苏梅”的诗歌创作,一、“苏梅”二、梅尧臣1、诗歌的现实精神2、诗歌的扩展:日常化、家常化、凡近化“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范饶州座中客语食河豚鱼)3、“闲肆平淡”的风格三、苏舜钦,“苏梅”异同,内容 风格梅:对现实批判较含蓄 平淡委婉(近王维)苏:指陈时弊直截痛快 粗犷豪迈(近李白),第五节 王安石,一、以“适用”为本的文学观念欧阳修: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王安石:他日尚能窥孟子,终身安敢望韩公。 “务有补于世”的文学观念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二、“三不畏”的胆魄与诗文的翻案出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三、诗文中对才学、思理的追求,四、“雅丽精绝”的“半山体”:回归唐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