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资料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2462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资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资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资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资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资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资料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 格 检 查,健康评估教研室 李艳,教 学 目 标,了解:各特征性异常表现的病因与发生机制。熟悉:一般检查内容发生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掌握:全身状态的评估内容、识别其正常状态与异常表现,触诊与叩诊的方法,临床上可见的五种叩诊音。,概 述,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评估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评估工具对评估者的身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系统的评估,以了解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评估方法。,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评估前的准备 (1)评估者的准备:介绍身份和目的。 (2)用物的准备。 (3)环境的准备:光线、温暖、安静、隐秘性。 (4)被评

2、估者的准备:体位、充分暴露被评估部分。,身体评估的注意事项(1)以患者为中心,关心与体贴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2)评估者位于被评估者右侧。(3)检查时操作要规范,动作要轻柔。(4)检查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避免重复或遗漏,避免反复翻动病人,注意左、右及相邻部位等的对照检查。(5)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复查。,视 诊,用视觉来观察被评估者的全身或局部状态。有时需借助某些辅助用具。 可观察发育、面容、体位、步态、皮肤等。,触 诊,是评估者通过自己的手接触被评估者身体部位时的感觉或被评估者的反应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对腹部评估最为重要。触诊的方法 浅部触诊法 深部触诊法:深部滑行触

3、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评估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搏动、包块等,评估腹腔深部的包块和胃肠病变,评估肝、脾、肾和腹腔肿物,阑尾压痛、胆囊压痛,触诊的注意事项 1、操作前解释目的,减轻紧张情绪。 2、评估者站于被评估者的右侧,被评估者取仰卧位,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腿稍屈,放松腹肌。 3、从健侧开始,动作由浅入深。,叩 诊,用手指或手掌拍击被评估部位的表面,通过产生的音响特点来判断被评估脏器有无异常的方法。 可分辨组织或器官的位置、大小、形状、密度。,叩诊的方法,直接叩诊法 右手指端直接拍击被评估部位。适用于胸腹部面积广泛的病变(胸水、腹水等)。间接叩诊法 左手中指第二指节作为叩诊板,右手中

4、指指端作为叩诊垂。叩诊时,叩诊板紧贴叩诊部位,用手腕的力量垂直叩击,力量要均匀,每个部位叩击2-3下,然后轻抬起叩诊板变换评估部位。,叩诊音,叩诊部位的组织或器官的密度、弹性、含气量及其与体表的距离不同,叩击时产生的音响、音调及持续时间也会不同。根据叩诊音的性质,临床上可分为:清音、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叩诊的注意事项,暴露被评估部位,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根据叩诊部位不同,选择合适的叩诊方法和体位。注意辨别叩诊音的变化,注意对称部位的对比。,听 诊,评估者根据被评估者身体各部分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评估方法。 直接听诊法:耳朵附着于被评估者的体壁。 间接听诊法:用听诊器听诊。,

5、嗅诊,以嗅觉辨别发自被评估者的各种气味。常见异常气味: 汗液味 呼气味 痰液味 呕吐物 粪便味 尿液味 脓液味,蒜味(有机磷农药中毒)烂苹果味(酮症酸中毒)氨味(尿毒症)肝腥味(肝性昏迷),血腥味(大量咯血者)恶臭味(厌氧菌感染),酸臭味(幽门梗阻)粪臭味(低位肠梗阻),腐败性粪臭味(消化不良)腥臭味(痢疾),新鲜尿液呈氨味(膀胱炎),呈恶臭味(气性坏疽或厌氧菌感染),一般状况评估,教学目标掌握:一般状况的正常状态。熟悉:一般状况的内容、评估顺序和方法。了解:一般状况的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一般状态评估,是指对被评估者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视诊为主,配合触诊。是身体评估的重要部分。,评估内容

6、(十项): 性别、年龄、生命体征、 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 面部与表情、体位、 步态、皮肤和淋巴结,【性 别】正常状态:男女性征显著,易判断。异常发现:(1)性别与某些疾病的发生率有关;(2)性染色体异常对性征的影响;(3)疾病对性征的影响,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性激素。,【年 龄】一般通过交流获得。观察判断:皮肤的光泽与弹性、肌肉的状态、皱纹与牙齿等。部分情况不能正确判断:环境因素影响发育的速度和衰老的程度;疾病对机体状态产生影响。,【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发育与体型】发育的判断方法:通过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综合判断。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种族与遗传、

7、内分泌、营养、体育锻炼。,体型:指个体身高与体重之间的比例。成人体型分:正力型、无力型、超力型。正常状态:健康人群三种体型均可见,以正力型最常见。 异常发现:多与营养及内分泌障碍有关。巨人症、侏儒症。,身体各部分匀称、比例适当,腹上角约90,体型高瘦、颈长育窄、胸廓扁平,腹上角小于90,体型矮壮、颈短肩宽、胸廓厚圆,腹上角大于90,【营养状态】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综合判断。可分为过度、良好、中等与不良四个等级。评估方法: 皮褶厚度(肱三头肌、肩胛下和脐旁)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2),营养良好:皮肤红润弹性好,皮下脂肪丰满,润泽,肌肉结实。体重处于理想范围。异常发

8、现:营养不良:皮肤干燥、弹性差、皮下脂肪少,肌肉松驰,体重低于正常。体重低于正常10%时为消瘦,极度消瘦称为恶病质。营养中等介于营养良好与不良之间。营养过度:体重超过正常20%为肥胖。,【意识状态】评估内容:思维、反应、情感活动和定向力。正常状态:意识清晰、反应敏锐准确、思想表达清楚。异常发现: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面容与表情】,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瞬目减少,烦躁易怒,面容惊愕。,粘液性水肿,【面容与表情】,面色苍黄,颜面水肿,睑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毛发稀疏见于甲减患者,【面容与表情】,面色晦暗,面颊紫红,口唇青紫,【面容与表情】,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增大前突,眉弓两颧隆

9、起,唇厚舌肥,耳鼻增大。,【面容与表情】,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见于Cushing综合症等,【体位】正常状态: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正常人、轻症和疾病早期患者。异常发现: 被动体位:不能自己变换体位。 被迫体位:强迫停立位、强迫坐位、辗转体位、角弓反张位。,【步态】正常步态:稳健异常步态: 蹒跚步态 偏瘫步态 共济失调步态 慌张步态 醉酒步态 剪刀步态,走路时出现身体左右摇摆(见于佝偻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走路时出现瘫肢伸直、外旋、中跖屈,在空中画圈。,起步时一脚抬高,骤然落下,且双目向下注视,两脚间距增宽,以防身体倾斜,闭目时不能保持平衡(脊髓联合变性)。,由于肌肉张力增高,起步即

10、身体向前倾斜,小步急行前冲状,有难停之势(震颤麻痹)。,走路重心不稳,步态紊乱似醉酒状(小脑疾病、乙醇中毒) 。,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走路时两腿互相交叉前行呈剪刀状(脑瘫、截瘫) 。,皮 肤 检 查,【方法】 以视诊为主,根据需要配合触诊。 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包括外露皮肤、躯干皮肤、口腔黏膜。【内容】 颜色、湿度、弹性、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压疮。,【颜色】 1、苍白 2、发红 3、黄染 4、发绀 5、色素沉着 6、色素脱失,血红蛋白减少、皮肤血管收缩(贫血、寒冷、惊恐、休克),血红胞增多、皮肤血管扩张(饮酒、运动、激动,阿托品和CO中毒),胆红素浓度增高,异常血红蛋白增多(心脏病

11、、COPD、化学药物中毒),黑色素增多(肝硬化、妊娠斑、老年斑),酪氨酸缺乏、黑色素形成障碍(白癜风、白化病),白癜,白 斑,【湿度】 与汗腺分泌功能有关。同时也受环境影响。湿度过小见于甲减、尿毒症、脱水等;湿度过大见于结核病、甲亢、休克等。【弹性】 与年龄、营养状况、皮下脂肪以及组织间隙所含液量有关。,【皮疹】 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过敏性疾病。 注意皮疹出现、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部位、形态、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脱屑等。,局部发红,不凸出皮面。见于斑疹伤寒、丹毒等,局部发红,病灶凸出皮面,见于药物疹、麻疹、湿疹等。,斑丘疹周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见于风疹、猩红热或药物

12、疹等。,为稍高于皮肤表面的苍白或粉红色、大小不等的局限性水肿,伴瘙痒,消退后不留痕迹,又称风团,见于食物、药物过敏。,【皮下出血】 淤点:直径 2mm 紫癜:直径在35mm 淤斑:直径5mm 血肿: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重症感染、外伤等。,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多出现在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面、颈、手背、上臂、前臂、前胸、肩部)。,【蜘蛛痣】,手掌的大、小鱼际处呈深紫红色,加压后褪色。见于慢性肝病患者。,【肝掌】,【水肿】 轻度:仅出现在眼睑、踝部、胫前,指压后轻度凹陷,平复较快。 中度:全身软组织水肿,指压后凹陷明显,平复缓慢。 重度:全身严

13、重水肿,低垂部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可伴有胸、腔积液,也可出现外阴部水肿。【压疮】 又称为压力性溃疡,是一种继发性的皮肤损害。,淋巴结检查,【形 态】 正常情况下较小,直径多在2-5m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毗邻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无压痛。【分 布】 表浅淋巴结呈组群分布,一个组群收集一定区域的淋巴液。【检查方法】 主要用触诊,按一定顺序: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部、锁骨上窝、腋下、滑车上、腹股沟等。,【检查内容】 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有无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分 类】 1)局限性 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引流区域内的急慢性炎症。 淋巴结结核:多发于颈部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肺癌;胃癌、食管癌 (Virchow淋巴结) 2)全身性 遍及全身,大小不等,无粘连。见于白血病、淋巴瘤、病毒性感染等。,一般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有触痛,与相邻组织无粘连。,多发性,大小不等,质地稍硬,可互相粘连。,质地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一般无压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