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产者选择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2653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生产者选择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本章知识结构,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机会成本,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生产函数,成本理论,规模报酬,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生产者均衡,等成本线,等产量线,长期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本章导读:,1.了解企业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的特点与性质。2.应用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分析给定成本的产量最大化和给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下,企业最优要素的组合。3.理解厂商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之间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4.理解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5.了解规模报酬原理,本章基本内容,一

2、、生产函数1.概念:生产函数描述的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 2.表达式:Qf(L,K,N)L:劳动K:资本N:土地,第一节 生产技术,劳动力,土地,资本,3.两个基本特征: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同则商品产出量也不同,一般来说,更多的投入会得到更多的产品。厂商利用的生产技术决定其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间存在对应关系。注意理解生产技术的含义及其与生产函数的关系。,地毯厂 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入的劳动力越多,生产的地毯就越多,资本、技术密集型,冰箱生产流水线,电视机生产流水线,两者的生产技术是不同的,所以它们对应的生产函数也是不同的

3、。冰箱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存在对应关系。电视机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存在对应关系。,二、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一)、短期生产函数1.短期的含义:指的是至少无法改变某些要素投入的那段时期。2.在短期中,根据要素的可变性把所有要素投入分为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两大类。固定投入指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量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化的要素,可变投入指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量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化的要素。,固定投入,可变投入,3.长期,指的在这段时期内厂商可以改变所有的投入。长期与短期没有日历时间上的具体规定。(二)、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如 表31,2.几种产量间的关系如 图3

4、1,(a),Q,0,3,4,9,B,C,D,Q=f(L,K0),L,(b),MP、AP,0,3,4,9,A,AP,L,MP,图3.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产量等于总产量曲线在各点切线的斜率。在斜率最大的点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B点),边际产量小于0,总产量下降。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当该连线恰好是总产量曲线的切线时,斜率最大,平均产量也最大(C点)。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当边际产量MP大于平均产量(AP)时,平均产量上升,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下降。当MPAP时,AP最大,边际产量必然

5、穿过平均产量的最高点。如下图:在交点左边MPAP,导致AP上升,在交点右边,MPAP,AP必然下降。,(三)、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1概念: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1单位某一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迟早会出现下降。注意对该概念的理解。2原因:随着可变投入的不断增加,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组合比例变得愈来愈不合理。当可变投入较少时,不变投入显得相对较多,此时增加可变投入可以使要素的组合比例趋向合理;当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的组合达到最有效率的那一点后,再增加可变投入,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便又越来越不合理。,3.注意之点:边际生产力递减是以技术不变为前提。以其它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有一种生产要

6、素变动为前提。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才出现。假定所有可变投入要素是同质的。4.生产三阶段,从0到L1,和一阶段,该段中边际产量先递增达到最大,然后递减,但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总产量和平均产量都递增,厂商增加投入会带来产量更大比例上升,厂家不会在此阶段停留。第三阶段,L2以后,在其起点上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边际产量为0,在该段中边际产量为0且继续下降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也不断下降,增加投入反而导致产量下降,厂商也不会干。如 图32,第二阶段从L1至L2,边际产量递减。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使平均产量下降,但总产量还在上升。因此,厂商总是在第二阶段生产,具体选择投入多少,取决于要素成本。,MP、AP,

7、0,L1,A,AP,L,MP,图3.2 生产的三个阶段,L2,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一)、等产量曲线1.概念。等产量曲线是一条由用技术上有效的方法生产一定产量的所有劳动和资本可能组合点所组成的一条曲线。2.图示 如 图33,5,0,3,Q1(100),K,L,图3.3 等产量曲线,1,2,Q2(200),Q3(300),3.特点:处在较高位置上即离原点较远的等产量曲线总是代表较大的产出。同一等产量曲线图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曲线凸向原点并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注间,等产量线可与第二章中之无差异曲线运用相同思路理解,但他们的经济意义不同。(二)、

8、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1.含义。为了保持总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可以相应减少的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他也是等产量线上各点切钱的斜率。,(三)、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1.含义。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反映当其他要素不变时某种要素变动与产量变动之间的关系,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反映当产量不变时,两种生产要素变动时相应替代关系。2.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间的关系。当某种要素(如劳动)投入不断增加时,其边际产量不断减少,劳动效率降低,需要更多的这种要素(劳动)代替另一种要素(如资本)方可保持产量不变;当资本投入不断减少,时,其边际产量不断增加,资本效率提高,只

9、要较少的资本便可使总产量不变。因此,在两种生产要素同时可以变动而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就表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3.关系式:RTSLK=MPL/MPk即边际技术替代单实际上等于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另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四、规模报酬(一)、规模报酬的含义:在长期内,要素投入变化与产量变化的关系。(二)、规模报酬三阶段1.递增阶段,所有要素按同比例增加投入带来产出按更大比例增加。2.不变阶段,所有要素按同比例增加投入带来产出按相同比例增加。3.递减阶段,产出比例低于要素投入比例。如 图35,(三)、判断1.f(L, K)f(L,K)规模报酬递增;2.f(L, K)f(L,

10、K)规模报酬不变;3.f(L, K)f(L,K)规模报酬递减。,50,0,40,K,L,图3.5 规模报酬与等产量线,15,70,15,20,20,30,30,40,50,70,180,150,120,90,60,30,A,B,C,D,E,F,R,4.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几何尺度的因素;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财务方面的因素。以上因素也称为规模经济,5.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带来规模经济的各种因素会有一定极限并逐渐走向反面。专业化分工,几何尺度的限制;运输与其他成本的增加;主要因素是规模过大,带来管理上的低效率;6.规模报酬的阶段顺序。递增不变递减,第二节 生产者均衡,一、生产成本及

11、其概念(一)、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1.成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或获得某种商品所付出的代价。2.显性成本: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成本,也称为会计成本。3.隐性成本:实际作了付出但不进行会计核算的成本。例如:投入自己的资金的利息,或自办企业的自己的工资。,(二)、机会成本与经济成本1.机会成本,某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的机会成本,指放弃的次佳用途选择的收益。厂商经营需要用多种资源,因而厂商经营的总成本就是实际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总和。2.经济成本,厂商经营的总成本称为厂商经营的生产成本或经济成本,经济成本: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三)、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1会计利润收益会计成本2经济利润收益经济成本3正常利润

12、经济成本会计成本4正常利润包括在经济成本之中。即经济成本正常利润会计成本。因为正常利润通常是社会通行的投资回报率或者资金的平均收益率,即厂商使用资金的机会成本。5当会计利润正常利润时,经济利润为0,厂商正好弥补投入要素的全部机会成本。,正常利润经济成本会计成本 会计利润收益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收益-会计利润 即会计成本=经济成本-正常利润则经济成本-正常利润=会计利润当正常利润会计利润时,经济成本收益,故经济利润为0。(四)、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1.固定成本:厂商短期内无法改变的那些固定投入带来的成本。2.可变成本:厂商短期内可以改变的那些可变投入带来的成本。,二、等成本线1.概念:在即定总产量

13、和要素价格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点的轨迹。也称企业预算线。2.表达式:CWLrK3.图示 如 图36等成本线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表明要增加某一种要素的投入量而保持总成本不变不必须相应地减少其中一种要素的投入量。等成本的斜率值为一个常数,即两种投入要素价格之比。,4.等成本的变化由要素价格变化引起中 如 图37,三、生产者均衡(一)、涵义:生产者均衡是指生产者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产量最大,或者说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成本最小。(二)、均衡点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三)、图示 图38,均衡点为E,(四)、均衡条件,即当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时,生产

14、者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边际产量之比是对两种要素的技术评价,要素价格之比是对其经济评价。(五)、生产扩张线:表示当生产要素价格不变时,对应于每个可能的产出量的要素最优成本组合的轨迹。,第三节 生产成本分析,一、短期成本短期内总成本可变成本均与产量相关,而固定成本与产量无关,则短期成本表达式为:C(Q)=FC+VC(Q)边际成本是每投入一单位的要素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一)、总成本、平均成本、固定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如 图310,0,0,C,C,Q,Q,C,VC,FC,Q1,Q2,Q3,Q1,Q3,Q2,MC,AC,AVC,AFC,(a),(b),图

15、3.10 短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1固定成本FC为一条水平线表示与产量变动无关。2可变成本VC是一条先减速上升然后加速上升的曲线。3总成本C中FC与VC加总而成,因而总成本C与可变成本VC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具有相同的切线斜率,两者位置不同但形状相同。(二)、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1.平均成本曲线AC先降后升。把总成本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成一条直线,该连线的斜率等于该点总成本与该点对应产量相除,即C/Q。因此,平均成本曲线等于从原点到总成本曲线上相应产量点连线的斜率,当斜率最小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2.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有同样的关

16、系。3.平均固定成本是一条单调下降的线。也是平均成本AC与平均可变成本AVC的垂直距离,或固定成本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平均成本最低点的产量总是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最点产量,即当产量增加时,厂商总是先达到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然后达到平均成本最低点,因为平均成本为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之和,当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时,平均固定成本仍在下降,平均成本也必然呈下降趋势,后于平均可变成本达于最低点。,(三)、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1.边际成本曲线先降后升。因为边际成本曲线每一点的值等于总成本曲线上相同产量点处切线的斜率,所以边际成本的最低点即总成本曲线上由凹转凸的拐点。2.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和平均

17、可变成本时(即MC曲线位于与AVC曲线之下)时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下降;当MC AC时,AC和AVC上升;而MC=AC或MC=AVC时AC和AVC达到最小值。,即边际成本曲线由下向上,穿过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3.边际成本曲线的先降后升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关系。如果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是先升后降,那么边际成本肯定是先降后升。MC=C/Q=VC/Q=w. L/Q=W/MPL即在只有一种投入要素可变时,边际成本等于该要素的价格除以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要素价格不变时,边际产量递增,边际成本递减;边际产量递减时,边际成本递增。于是带来了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同样,在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

18、产量间也有这种反向变动关系。,因此,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函数分析的基础也是短期成本分析的基础二、长期成本(一)、曲线的导出。生产扩张线上各个点成本的轨迹即为长期成本曲线(二)、曲线形状:如 图311,1.从原点开始,表示不存在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2.一条先凹后凸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是由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决定的。因为长期成本为短期成本之和。,Q1,Q2,Q3,Q,C,C1,C2,C3,0,E1,E2,E3,C,图3.11 长期总成本曲线,厂商的选择不同的短期成本,但不能改变短期成本的结构(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3.平均成本与可变成本曲线成本成“U”型,是由规模报酬决定的。一般而言,

19、产量较低时,规模报酬递增,随着产量的增加,规模报酬递减迟早会出现,相应带来平均成本的上升。三、生产规模的选择1.长期平均成本线LAC是由许许多多的短期成本平均曲线与其切点相连而成的一条连续的光滑曲线,也就是众多的短期平均曲线SAC的“仓络线”。,三、生产规模的选择1.长期平均成本线LAC是由许许多多的短期成本平均曲线与其切点相连而成的一条连续的光滑曲线,也就是众多的短期平均曲线SAC的“仓络线”2.与短期平均成本线相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较平坦,表明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幅度要小于短期。3只有一条短期平均线的最低与LAC相切,如图中的Q* 点,在其左边,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点在LAC逐渐下降的部位,即在右平均成本线最低点的左边;在Q*之右,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点在LAC逐渐上升的部位,也是在这些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如图313,从短期来看这些平均成本曲线都有可能达到最低点但长期的看,这些最低点却不是最低的平均成本组合,因为厂商在短期内受到固定投入的限制不可能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调整到长期最大水平,只有在长期才可能把生产要素组合调整到最优,达到长期成本的最低点,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一般都要高于长期成本。,0,Q,Q*,C,LAC,SAC,图3.13 长期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