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研究.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2855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研究.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研究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模具制造综合实训 课程编号:Z课程类别:专业能力课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 时:112(4周) 学 分:4 前行课程为塑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CAD/CAM软件、数控加工技术、金工实训、数控操作实训、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等,后续课程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执笔人:张钟 审核人:盛永华二、课程开发与设计方式尽管目前模具行业就业岗位需求有所减少,但是真正有实战能力的模具设计师,还是非常缺乏的,特别是高水平的模具设计师。而模具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加工装备能力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已经不再依赖模具技工,而是依靠模具

2、设计师之间的比拼。全国本科、大专、高职院校的模具专业每年培养出来大量的学生,应该说是“人才济济了”。可是业内都知道,要得到一个高水平的、能够独挡一面的模具设计师是很不容易的,他们是模具工厂的“灵魂”。作为我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多家模具工厂,因为工厂管理有方,制作精良,售后服务好,定单量爆增。尽管几近年来加工机械增加了几倍,但是因为设计人员不够,生产量并没有大量增加,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批的订单流失。统计一下各类院校模具专业的各届毕业生和各模具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学员,总人数是非常庞大的。但是我们抽样调查了一些学生、学员,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答案出乎意外,居然是担心找不到工作。一边是手里拿着大把钞票

3、买不到吃的,肚子饿得发慌,而旁边是面包堆成山,卖不出去。这是为什么?只有一个原因:面包有问题,没有烤熟。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跟不上工厂的需要。什么是模具设计?来自模具企业的回答就是:设计者把怎样完善地将一套模具做出来和交出去的方法。通过图纸和工艺流程卡(应用绘图工具或者是电脑软件),清清楚楚地告诉制造者整个流程。模具制造者能够按设计者的图纸和工艺流程卡顺利地将模具做出来并得到客户的认可。于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来了,企业在招聘模具设计人员时会问应聘者,你会做模具吗?你见过模具生产的全过程吗?甚至会问,你见过模具吗?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回答是:不会做模具,没有见过做模具,甚至有

4、的学生说,我是模具专业毕业的,可是我没有见过模具,但是我会“设计”(画)模具。可以说这位应聘的模具专业毕业生,对UG和CAD是非常“熟悉”的,事实上这一点很多人会怀疑,因为学校和工厂对绘图的要求,特别是对完成任务的时间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更不要说图纸中内含的工艺先进性和合理性。企业招聘者心中很清楚:一个小学生,拿着一支黄金做的笔,可能还镶了钻石,肯定解不了微分方程,这样的学生并不真正懂得模具设计。其实有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存在一种误解,模具设计的水平高低,取决于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只要会了UG和CAD就可以胜任模具设计的工作了。实际上这种信心在学生到模具工厂上班的第一天就将被击垮。为了让学生能够

5、符合模具企业的真正要求,我们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以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应用CAD/CAM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利用学院现有的加工设备,模拟真实生产场情,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完成从图纸到产品这一模具生产过程。按照模具企业的完整作业流程,实施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进行分组讨论,确定模具制造方案;教师点评与学生互动;制定模具工艺卡及零件工序卡;熟悉车间及模具零件数控编程;模具零件机械加工;模架装配检验;模具型腔、型芯加工;模具装配及试模;答辩与评定成绩等。通过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学生基本具备完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实际能力。本课程对教师有较高要求:双师素质,实践经验较丰富,综合能

6、力较强。熟悉模具设计、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数控编程、机床操作、刀具与夹具的选择使用、模具零件质量问题的处理、冲压制件和塑料制件的质量问题的处理、掌握冲模具和注射模装配与调整的技能、具备组织协调制造冲压模具和注射模具的能力。主要由具有13年企业工作经验和8年高职院校教学经验的张钟高级工程师以及长期从事实践教学的杨志勇副教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以保证教学实施效果。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实施,培养模具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使学生能进一步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掌握模具设计表达方法、模具典型零件制造工艺规程编制、工序卡分析等基本方法;掌握典型模具零件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的基本方法、电火花与线切割

7、基本方法及普通机械加工方法;掌握模具装配工艺过程、模具装配调试基本方法。熟悉模具制造企业设计部门、工艺技术与生产质管部门、加工与装配车间的工作流程和内容。着重培养学生以下6个方面的职业能力: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能力;数控程序编写能力;机床操作及加工调整能力;加工零件的检验能力;模具的装配调试能力;加工装配现场协调管理能力。并在小组讨论,分工协作,总结汇报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我院“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方式落到实处。课程重点在于重点培养学生模具制造工艺方案制定与实施的能力,完成模架加工与装配,模具型腔、型芯加工,模具装配,上机试模与改模等全部生产

8、过程。难点在于模具是单件生产,加工中很容易出错,学生缺乏经验难以处理好相关问题。针对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采取讲练结合方式,以典型的塑料模具制造为案例,详细分析整个模具制造过程,供学生参考。提供空白表格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设计的模具,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安排生产进度,并记录分析,分阶段及时总结。在模具制造关键工序给予提醒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减少出错。基于工作过程,实现任务驱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四、课程组织实施流程实训的主要内容教学实施步骤时间安排1、 分小组,布置任务1)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介绍2)组织学生自愿分组(8-

9、10人一组)3)学生根据塑料制件零件图,分析其加工工艺性及材料的工艺性能4)讨论其模具类型及设计方案第1天2、模具设计方案制定1)模具设计方案制定2)模具设计方案论证第1天3教师点评与学生互动1) 各小组提交工艺方案2) 小组讨论3) 教师对方案合理性进行点评4) 小组成员实训任务的具体分配第2天4模具具体结构设计1) 确定模具主要结构2) 注射机校核3) 合理选择标准模架及其他标准件第2天5模具零件数字化建模1)使用CAD软件进行模具3D设计建模2)模具零件三维实体建模第3天6模具装配图1)模具装配及结构调整第4天7工程图生成1)三维装配图生成二维工程图2)工程图中视图、尺寸及技术要求(公差

10、、粗糙度等)调整3)材料及热处理制定第4天第5天8答辩与评定成绩1) 学生答辩2) 教师点评模具结构合理性、模具设计要点3) 本单元成绩评定第5天9、 分组讨论,确定模具零件生产工艺方案1)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技术参数的要求2)各小组收集有关资料,讨论及确定模具典型零件生产工艺方案3)各小组讨论记录整理第6天10教师点评与学生互动1)各小组提交工艺方案(草稿),教师答疑2)教师点评各小组讨论记录,分析典型问题第7天11毛坯绘制,工艺卡制定1)学生选择毛坯,绘制毛坯草图,教师进行过程控制2)工艺过程卡片的制定第7天12工序卡制定1)学生了解模具工作零件制造特点2)学生完成

11、工序卡制定3)教师完成相应项目的考核纪录第8天13答辩与评定成绩1)学生整理所有工作文件,按组进行考核:成员之间协作情况,完成工作任务质量等2)给出本单元成绩第8天14熟悉车间分组讨论1)学生全面了解模具实习车间、数控车间2)学生熟悉机床、刀具、量具,分组讨论,确定切削加工参数3)教师进行过程控制,对典型和普遍的问题进行讲解第9天15加工程序的编写1)模具工作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2)程序输入3)程序的模拟与调试第10天16零件机加工1)数控车间、模具车间现场操作安全教育2)毛坯、工具、刀具、量具领用3)完成模具零件热处理前的机加工4)机床打扫清洁第11天17模具钳工加工1)螺纹孔、销钉孔等孔

12、系加工2)检验方案制定3)按工艺卡检验4)机床打扫清洁第12天18零件热处理1) 学习热处理规范2) 淬火炉加热3) 淬火4) 回火5) 检验6) 场地打扫清洁第13天19零件精密磨削1)完成模具零件热处理后的精密磨削2)按工程图检验尺寸和技术要求3)归还所有量具、工具4)机床打扫清洁第14天20、 零件检验1) 填写检验文件2) 学生整理所有工作文件第15天21答辩与评定成绩1) 学生答辩2) 教师点评模具结构合理性、模具设计要点3) 本单元成绩评定第15天22、分组讨论,确定装配工艺流程方案1)读模具装配图,明确模具装配技术要求2)确定保证模具装配质量的解决方案3)明确模具与机床联接、固定

13、方式4)分析模具装配先后顺序,确定装配基准5)确定模具工作零件的固定方法-配钻、铰、夹钳使用6)学生小组讨论记录整理装配工艺流程第16天23、教师点评与学生互动1)每位学生就装配工艺流程发言,教师点评答疑,分析典型问题2)学生完善装配工艺流程。3)装配任务分配4)选择领取装配、检测工具、模具标准件第16天24、模具装配1)检验自制件是否合格。2)模架的装配及检测3)上模(定模)装配4)下模(动模)装配5)上、下模合模,调整相对位置,保证间隙。6)上、下模合模,调整相对位置,保证间隙7)总装配完成后,进行检查:活动件动作是否可靠,是否满足装配图的其他技术要求,并进行合理配修第17、18天25、模

14、具试模1)机床操作、工具装配、安全2)模具安装3)试模3)制件检验4)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5)模具调整、机床参数调整6)模具重新安装7)再次试模8)填写试件的检验报告第18、19天26、 答辩与评定成绩1)学生陈述:模具的装配过程;自己承担内容的工作过程;试模件不合格的原因及解决办法。2)教师提问与总结。3)根据学生装配过程的表现、答辩情况、完成工作任务质量、协作情况等,评定成绩。第20天上述为利用外购标准模架进行模具制造综合实训的实施流程,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情况与学校实训室工作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降低教学成本,增加教学内容,可以自制标准模架进行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建议将第1-5天

15、的有关模具设计部分提前实施,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因此对课程实施的具体流程适当简化,可参考下表:模具制造综合实训需求计划日期工作主要内容地点设备指导教师物料刀具量具第1周模具制造方案讨论与定稿,小组本周工作计划安排教室1名动模、定模板、推件板的基准边铣削加工、磨大平面金工车间卧铣1台、平磨1台2名详见采购清单铣刀盘、砂轮游标卡尺4把定模板型腔、导套孔的数控加工数控车间数控铣床4台(每组1台)2名详见采购清单高速钢铣刀、刀粒式铣刀、钻头、铰刀一批游标卡尺4把、高度游标卡尺1把浇口套、导柱、导套、复位杆、推杆等的车削加工金工车间车床4台(每组1台)1名详见采购清单合金焊接车刀、钻头一批游标卡尺4把

16、型芯、型腔镶件、定模座板、动模座板、垫块、支承板、推板、推杆固定板的铣周边,磨大平面,划线钻孔、攻丝金工车间卧铣1台、立铣1台、万能铣4台、摇臂钻1台、平磨1台、虎钳4台、划线平台4块、钳工台4张(每组1台)3名详见采购清单铣刀盘、砂轮、高速钢铣刀、刀粒式铣刀、钻头、丝锥一批游标卡尺8把、高度游标卡尺4把第2周小组上周工作总结与本周工作计划安排教室1名浇口套、导柱、导套、复位杆、推杆等的车削加工金工车间车床4台1名详见采购清单合金焊接车刀、钻头一批游标卡尺4把推件板、动模板内腔、导套导柱孔的数控加工数控车间数控铣床4台2名详见采购清单高速钢铣刀、刀粒式铣刀、钻头、铰刀一批游标卡尺4把、高度游标

17、卡尺1把型芯的数控加工数控车间数控铣床4台2名详见采购清单高速钢铣刀、刀粒式铣刀、钻头、铰刀一批游标卡尺4把、高度游标卡尺1把定模座板、动模座板、垫块、支承板、推板、推杆固定板除需要配合以外的机械加工金工车间卧铣1台、立铣1台、万能铣4台、摇臂钻1台、平磨1台、划线平台4块、钳工台4张3名详见采购清单铣刀盘、砂轮、高速钢铣刀、刀粒式铣刀、钻头、丝锥一批游标卡尺8把、高度游标卡尺4把导柱、导套的热处理金工车间电炉1个1名第3周小组上周工作总结与本周工作计划安排教室型芯、型腔镶件的数控加工数控车间数控铣床4台2名详见采购清单高速钢铣刀、刀粒式铣刀、钻头、铰刀一批游标卡尺4把、高度游标卡尺1把导柱、

18、导套配磨,导柱与动模板配磨,导套与动模、推件板配磨金工车间内园磨1台、外园磨1台1名详见采购清单砂轮内外径千分尺4把浇口套与定模座板的组合孔位加工,复位杆、推杆、拉料杆等需要配合部位的车削加工金工车间摇臂钻1台、虎钳4台、划线平台4块、钳工台4张1名详见采购清单钻头、丝锥一批游标卡尺4把浇口套、定模板、定模座板等的组合加工;支承板、推杆固定板、型芯等的组合加工数控车间数控铣床4台2名详见采购清单高速钢铣刀、钻头、铰刀一批游标卡尺4把、高度游标卡尺1把模具修整抛光金工车间虎钳4台、划线平台4块、钳工台4张1名油石、砂纸一批第4周小组上周工作总结与本周工作计划安排教室1名模具装配,合模修配,注意推

19、杆、推件板、浇口套等高度位置的调整金工车间钳工台4张、打磨机4台1名试模前检验,注塑机试模注塑车间注塑机1台1名PP料2包改模再次试模金工车间、数控车间、注塑车间相关设备若干填写相关实训文件报告。小组总结汇报,组员内部评分教室1名五、课程考核标准突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学生考勤、训练活动、阶段小结、产品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着重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考察。对学生的考勤、分组讨论情况、教师提问、小结报告或讨论纪要等纳入过程考核。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也应给以评价。评价依据是学生所提交的模具实物、工艺文件,以

20、及平时课堂表现。单元内容项目项目成绩评定标准内容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参数化设计零件图转成工程图分组讨论清晰讲解案例图纸的工程信息能表述清楚所涉及相关知识能清楚所涉及相关知识没有旷课记录旷课1天以上对资料熟悉,可灵活运用识图正确,能读懂图纸识图基本正确,能读懂图纸积极参与讨论不参与讨论有良好三维设计基础合理运用资料基本能合理运用资料识图基本正确承担小组的组织熟悉三维设计熟悉三维设计能主动查找资料上机设计三维图熟悉三维设计较熟悉三维设计基本熟悉三维设计没有旷课记录,能主动查找资料旷课1天以上三维造型正确、规范三维图较完整、规范三维图基本完整、规范能应用三维设计不能设计完整三维图设计参数选择合理、正确设

21、计参数选择较合理、正确设计参数选择基本合理、正确三维设计基本正确资料熟悉和运用合理运用资料基本能合理运用资料设计参数选择大部分合理正确转工程图有良好三维设计基础熟悉三维设计较熟悉三维设计没有旷课记录,能应用三维设计旷课1天以上工程图完整、规范工程图较完整、规范工程图基本完整、规范工程图基本正确不能转工程图操作熟练操作较熟练操作基本熟练能进行基本操作工艺分析分组讨论清晰分析图纸的工程信息能表述清楚所涉及相关知识能清楚所涉及相关知识没有旷课记录旷课1天以上对资料熟悉,可灵活运用识图正确,能读懂装配图识图基本正确, 能读懂装配图积极参与讨论不参与讨论工艺方案分析思路清晰工艺方案分析思路较清晰有基本工

22、艺方案分析思路参与工艺方案分析承担小组的组织合理运用资料基本能合理运用资料能主动查找资料制定加工工艺全面掌握模具零件工艺分析基本知识具备一定模具零件工艺分析基础知识基本具备模具零件工艺分析知识没有旷课记录旷课1天以上毛坯选择、工艺方案合理、工艺文件填写规范毛坯选择、工艺方案较合理、工艺文件填写规范毛坯选择、工艺方案基本合理、工艺文件填写较规范参与工艺方案分析、工艺文件填写完整不能拟定工艺方案参数选择合理、正确参数选择较合理、正确参数选择基本合理、正确参数选择大部分合理正确对资料熟悉,可灵活运用合理运用资料基本能合理运用资料能主动查找资料制造与测量分组讨论清晰的模具零件加工思路能表述清楚的模具零

23、件加工思路能基本表述模具零件加工过程没有旷课记录旷课1天以上对机床熟悉,正确编程能正确编程编程基本正确能参与编程不参与编程正确选择工装、夹具、切削用量较合理选择工装、夹具、切削用量选择工装、夹具、切削用量基本正确参与工装、夹具、切削用量选择讨论承担小组的组织合理运用资料基本能合理运用资料能主动查找资料选择典型模具零件进行加工掌握模具机械制造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模具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基本具备模具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没有旷课记录旷课1天以上熟练操作机床、切削参数选择合理正确操作机床、参数选择较合理基本上能操作机床、选择参数在老师指导下基本上能操作机床不能操作机床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合理测量较合理地测量工具进

24、行测量基本上能选择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老师指导下基本能合理测量加工零件尺寸、形位公差全部合格加工零件尺寸、形位公差较合格加工零件尺寸、形位公差基本合格加工零件尺寸、形位公差大部分合格装配与调试分组讨论清晰分析模具装配工艺信息能表述清楚模具装配信息基本表述模具装配信息没有旷课记录旷课1天以上灵活运用有关知识、正确选择装配方法运用有关知识、能选择出装配方法运用有关知识、基本上能选择出装配方法参与讨论不参与讨论模具装配方案分析思路清晰模具装配方案分析思路较清晰模具装配方案分析基本清楚能参与模具装配方案分析承担小组的组织合理运用资料基本能合理运用资料能主动查找资料装配与调试模具装配工艺路线合理、填写规范

25、模具装配工艺路线较合理、填写规范模具装配工艺路线基本合理、填写较规范没有旷课记录旷课1天以上熟练运用软件合理装配、装配图完整运用软件合理装配、装配图较完整运用软件合理装配、装配图基本完整在老师指导下能完成装配图不能完成模具装配图正确选择工具进行合理装配较合理地选择工具进行装配基本上能选择工具进行装配在老师指导下参与装配灵活运用模具知识、正确进行调试较合理地运用模具知识、正确调试基本能运用模具知识、进行调试参与模具调试六、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报告格式1、注塑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报告由学生填写,经指导教师审定,下达执行。进度表由学生填写,每一周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模具制造实训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26、3、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组织协调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模具制造工作。4、本实习书在模具制造完成后,与模具设计图纸一起上交指导教师,作为实习成绩评阅和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过程的主要档案资料。注塑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报告制造题目: 模具编号: 专 业: 班 级: 组 长: 组 员: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 审核日期: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模具教研室一、小组人员分工表按工种分工1设计2工艺3编程4数控5铣工6车工7钳工8质检按加工零件分工1定模座板2定模(A)板3推件板4动模(B)板5支承板6垫块7动模座板8推板9推杆固定板10型芯镶件11型腔镶件12复位杆13浇口套14导柱15导套16推杆每人必须承担一个

27、工种任务,还需要加工一个零件或者承担多个零件的一道工序,否则成绩为零。二、设计图纸内容及张数三、模具生产进度安排总表四、模具各零部件加工工艺流程及实际进度记录表1定模座板,2定模(A)板,3推件板,4动模(B)板,5支承板,6垫块,7动模座板,8推板,9推杆固定板,10型芯镶件,11型腔镶件,12复位杆,13浇口套,14导柱,15导套,16推杆,等五、模具制造实训总结表(本表每一周由学生填写一次,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第1周学生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第2周学生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第3周学生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第4周学生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六、所做课题模具

28、及塑件图片(学生提交)模具:照片七:小组各成员的个人总结七、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汇报图例1、部分模具的三维设计图与坯料2、 部分模具成品和塑料件3、普通机加工(铣基准作标记)4、数控加工1)型腔、型芯加工2)孔系加工3)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开粗半精加工精加工清角)5、合模修配6、试模与改模八、典型模具加工工艺流程编制控制盒盖注塑模具由我校06级毕业班学生自行设计与制造,除内六角螺钉外购之外,所有零件均为自制。主要零件包括:1定模座板、2定模(A)板、3动模(B)板、4垫块、5动模座板、6 推杆固定板、7推板、8 型芯、9复位杆、10浇口套、11导柱、12导套、13推杆、14 拉料杆、15支承钉

29、等。参考图2-1。 图2-1 控制盒盖注塑模具三维图1、定模座板零件编号:4401 责任人:序号工序简图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备料下料205*205*202铣在卧式铣床上,铣周边(与动模座板组合)到尺寸200*2003磨磨两大面见光4钳1、打零件编号与标识;2、划线、钻中间17通孔;3、划线,钻出4-M10螺钉安装台阶孔(与定模板组合),并完成定模板的4-M6螺纹底孔加工。4、定模座板与定模板组合,上螺钉锁紧;5、浇口套划线,钻2-M6螺纹底孔(定模座板、定模板、浇口套组合),并完成浇口套的螺钉安装台阶孔加工。6、定模座板2-M6螺孔倒角攻丝。备注:1、零件编号从左往右数,第1位是所在班级,第2位

30、是该班第几组,第3、4位自己对零件进行编号。2、坯料采用轧制板材,厚度按5递增。为了减少加工量,直接磨大面。加工之后,模板实际厚度与图纸标注不符合,但不影响使用,可以接受此较大的误差。3、数控机床有空也可以加工孔系。2、定模(A)板零件编号:4402 责任人:序号工序简图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备料下料205*155*402铣在卧式铣床上,铣周边(与动模板组合)到尺寸200.5*150.53磨磨两大面,反面见光,正面全磨4铣在卧式铣床上,精铣基准边(与动模板组合,正面贴合)到尺寸200*150。先精铣一侧面,再打表校直该精加工面,精铣另一相邻的侧面,保证垂直度。5钳在两基准边交角处作基准标识,打零件

31、编号与标识。6数控铣1、正面装夹,按基准角摆放,顶面打校表平,校直基准边,基准角设为XY轴原点;2、依次钻中心孔,钻通4-12、16、20、24.5导套孔,铰通4-25导套孔;依次钻中心孔,钻通中间12、15.5浇口套孔,铰通16浇口套孔。3、粗加工、半精加工、清角加工、精加工型腔;4、反面装夹,按基准角摆放,顶面打校表平,校直基准边,基准角设为XY轴原点;5、铣出4个导套沉头孔。7钳1、组合定模板和定模座板,划线,钻4-M10螺纹底孔;(与定模座板工序4相同)2、定模板4-M10螺孔倒角攻丝。8钳1、涂红丹,与动模合模修配。2、型腔抛光9数控铣1、组装定模座板、定模板、浇口套,上螺钉锁紧。2

32、、正面装夹,按基准角摆放,打校表平、校直,基准角设为XY轴原点。3、铣分流道和侧浇口。同时完成浇口套的分流道加工。备注:如果卧铣有空,也可以先磨两大面,再上卧铣铣周边,在工作台安放挡铁(定位块),先铣一面,转90铣第二面,转90铣第三面,校表第三面,铣第四面。第三和第四面的交角就是基准角了,这样可以简化工序,直接进入第4道工序加工。3、动模(B)板零件编号:4403 责任人:序号工序简图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备料下料205*155*402铣在卧式铣床上,铣周边(与定模板组合)到尺寸200.5*150.53磨磨两大面,反面见光,正面全磨4铣在卧式铣床上,精铣基准边(与定模板组合,正面贴合)到尺寸20

33、0*150。先精铣一侧面;再打表校直该精加工面,精铣另一相邻的侧面,保证垂直度。5钳工在两基准边交角处作基准标识,打零件编号与标识。6数控铣1、正面装夹,按基准角摆放,顶面打校表平,校直基准边,基准角设为XY轴原点;2、依次钻中心孔,钻通12、15.5导柱孔,铰通4-16导柱孔。3、粗、精加工型芯安装槽,加工深度20。精加工时应先加工底面后加工侧壁。4、反面装夹,按基准角摆放,顶面打校表平,校直,基准角设为XY轴原点。5、铣4个导柱沉头孔。6、钻4-M6型芯螺钉安装台阶孔,保证与型芯螺孔的位置一致。7、钻4-M10螺纹底孔,保证与动模座板锁紧螺钉安装台阶孔的位置一致。8钳工4-M10螺孔倒角攻

34、丝。9数控铣1、组装型芯和动模板,上螺钉锁紧,推杆固定板安装在动模板上对齐中心线。此工序同时完成型芯、动模板和推杆固定板的关联孔系加工。2、反面装夹,按基准角摆放,顶面打校表平,校直动模板基准边,基准角设为XY轴原点。3、依次钻中心孔,钻通4-10、11.8复位杆孔,铰通4-12复位杆孔,钻出4个复位杆台阶沉头孔。4、钻2个推杆和中间拉料杆的避空孔,并钻出拉料杆沉头孔。5、铣2个推杆止转凹槽。10钳工划线,在摇臂钻床上钻孔、倒角、攻丝加工吊环2-M14螺孔。备注:如果卧铣有空,也可以参考定模板加工的备注,简化工序进行加工。4、垫块 零件编号:4404 责任人:序号工序简图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备料

35、下料205*65*30(两件)2铣在卧式铣床上,铣周边(两个垫块组合)到尺寸200*60.3。3铣铣两大面,到尺寸205*65*28。4磨按照模具装配位置摆放加工,磨正面和反面(两个垫块组合)到尺寸200*28*60。5钳1、打零件编号与标识2、划线、钻孔加工2-M10螺钉避空孔,保证与动模座板螺钉安装台阶孔的位置一致。3、模具装配时垫块外观整齐,试模时不得阻碍推板运动。5、动模座板零件编号:4405 责任人:序号工序简图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备料下料205*205*202铣在卧式铣床上,铣周边(与定模座板组合)到尺寸200*2003磨磨两大面见光4钳1、打零件编号与标识。2、划线,钻孔加工 4-

36、M10螺钉安装台阶孔,保证与动模板螺孔的位置一致。3、划线,钻通4-8支承钉孔。5车上四爪卡盘,划针找正中心,钻、镗加工中间50顶出孔。或在数控铣上铣出中间50孔。备注:数控机床有空也可以加工孔系。6、推杆固定板零件编号:4406 责任人:序号工序简图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备料下料205*95*152铣在卧式铣床上,铣周边(与推板组合)到尺寸200*903磨磨两大面见光4钳打零件编号与标识。5数控铣1、组装型芯和动模板,上螺钉锁紧,推杆固定板安装在动模板上对齐中心线。此工序同时完成型芯、动模板和推杆固定板的关联孔系加工。(与动模板工序9相同)2、反面装夹,按基准角摆放,顶面打校表平,校直动模板基准

37、边,基准角设为XY轴原点。3、依次钻中心孔,钻通4-10、11.8复位杆孔,铰通4-12复位杆孔,钻出4个复位杆台阶沉头孔。4、钻2个推杆和中间拉料杆的避空孔,并钻出拉料杆沉头孔。5、铣2个推杆止转凹槽。6钳划线,钻4-M6螺纹底孔(与推板组合),并完成推板4-M6螺钉安装台阶孔的加工。4-M6螺孔倒角攻丝。7、推板零件编号:4407 责任人:序号工序简图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备料下料205*95*152铣在卧式铣床上,铣周边(与推杆固定板板组合)到尺寸200*903磨磨两大面见光4钳打零件编号与标识。5钳划线,钻4-M6螺钉安装台阶孔(与推板组合),同时完成推杆固定板4-M6螺纹底孔的加工。8、

38、型芯零件编号:4408 责任人:序号工序简图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备料下料125*85*452磨磨两大面见光3数控铣1、台钳装夹,打表校平顶面,分中碰数。2、粗、精铣周边,保证与动模板型芯安装槽配合,加工深度25。3、钻4-M6螺纹底孔,保证与动模板内腔对应的螺钉安装台阶孔位置一致。4钳1、4-M6螺孔倒角、攻丝加工。2、修配型芯周边与动模板凹槽侧壁,符合配合要求。3、型芯周边倒角,涂红丹,用铜棒将其敲入动模板凹槽,以验证是否完全贴合。或听敲击声辨别是否明显变低沉。5数控铣1、组装型芯和动模板,上螺钉锁紧。2、正面装夹,按基准角摆放,动模板顶面打校表平,校直动模板基准边,基准角设为XY轴原点。3、

39、钻铰拉料杆孔、推杆孔(型芯顶部是曲面,孔加工需要提前)3、粗加工、半精加工、清角加工、精加工型芯。6数控铣1、组装型芯和动模板,上螺钉锁紧,推杆固定板安装在动模板上对齐中心线。此工序同时完成型芯、动模板和推杆固定板的关联孔系加工。(与动模板工序9相同)2、反面装夹,按基准角摆放,顶面打校表平,校直动模板基准边,基准角设为XY轴原点。4、钻2个推杆和中间拉料杆的避空孔,并钻出拉料杆沉头孔。7钳1、涂红丹,与定模合模修配2、型芯抛光去刀纹9、复位杆零件编号:4409 责任人:零件示意图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备料下料20棒料2车1、车端面、打中心孔。2、“一夹一顶”装夹,粗车外圆、精车外圆12,与动模板的复位杆孔配合。3、车台阶4、切断3车掉头装夹,实测推杆固定板的复位杆沉孔深度,精车端面,保证台阶高度尺寸与其一致4车实测组装后的模具高度,精车端面,保证复位杆长度(复位杆顶端要与动模板平齐,约高出0.1)10、 浇口套零件编号:4410 责任人:序号工序简图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备料下料85*702车1、车端面、打中心孔2、“一夹一顶“装夹,粗车外圆、精车外圆16,与定模板的浇口套孔配合。3、车台阶,精车台阶外圆80,与定位环内孔配合34、掉头车端面5、用成型车刀车球面47、钻铰内锥孔8、抛光内锥孔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