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电引入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2953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电引入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市电引入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市电引入技术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市电引入技术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市电引入技术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电引入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电引入技术规范.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基站低压市电引入施工规一般规定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应不低于本规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的规定。(一)市电引入标准(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 埋地长度不宜小于15米。对于自建基站交流供电线路宜采用套钢管直埋地的方式引入机房,2、 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方式,电缆两端钢带应就近接地,接地方法同上。3、 供基站下电的高低压架空线路应与周围的树木、建筑等

2、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4、变压器各接线端子应紧固无松动,确保电气接触良好,无氧化、发热现象,接线瓷瓶无破裂;变压器外壳无漏油痕迹。5、变压器中性点、外壳的接地引下线应确保紧固良好,无断裂、松动现象。(二)搭火点要求(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拱火点应合理,三相搭序应正确并美观。2、连接应牢固,铜铝对接应用线夹,并做滴水湾。(三)交流配电箱标准(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交流配电箱位置正确(区分是否一体化配电箱),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2、交流配电箱各种接线连接正确并牢固。3、进线应用开孔器、用橡皮圈保护。压接头用热缩套管。4、交流配电箱与地面距离1.4米,采用2根长度1.4米直径4-5厘米的镀锌钢管引下,

3、一根套铠装电源缆,一根套箱体保护接地。(四)油机市电切换箱(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位置应合理、正确、便于移动油机发电。由各分公司确认。2、压接头用热缩套管。3、杆上装(油机切换)箱,箱底离地面距离1.7米,开关箱的整体不得倾斜,箱接线工艺美观。4、切换箱尽量安装在山坡脚下杆处,平地尽量装在机房最近杆处。5、采用2根长度1.7米直径4-5厘米的镀锌钢管引下,一根套铠装电源缆,一根套箱体保护接地。(五)三相电要求(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应使用护套颜色为黑色的三相四线制阻燃铠装电缆。2、除租用机房外,三相线线径应不小于25mm2,中性线不小于25mm2。3、交流中性线与保护地不接触,不合用。4、三相

4、四线,尽量各相均衡,单相电压围为185V265V。5、电源线走线合理、整齐。(六)杆路要求(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线路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根据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路径短、交叉、跨越、转角少、靠近道路、方便施工、运行和维修方便。应尽量避开易受洪水、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堆放可燃物,爆炸物的场院、房屋等地方立杆和地埋电缆。2、电杆须无裂纹、损伤,档距一般50米,架空电缆建议30米。3、跨越道路时,离地面距离6米,离山坡、斜坡距离4米,离高压线时距离5米,其他线路距离1米。4、水泥杆应用8米以上,跨公路10米以上,高山可用7米杆。电杆埋设深度,一般为杆长的六分之一,参见如

5、下:杆长(m)789101215深度M规定1.41.51.61.82.22.55、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毫米,电杆倾斜不应使杆梢的位移大于半个杆梢。 6、转角杆不得向倾斜,向外角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一个杆梢,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7、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为45度,若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30度。当一基电杆上装设多条拉线时,各条拉线的受力应一致。不得有过松、过紧、受力不均匀的现象,拉桩杆(高板拉)应向力反方向倾斜10-20度。8、拉桩坠线上端固定点距杆顶端为0.25米。9、拉线棒应露出地面为0.3-0.5米,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拉线坑应有斜坡,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后

6、夯实。拉线坑宜设防沉层。10、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扎牢。拉线绑扎线应采用不大于3.2mm(#8或#10)镀锌铁线,扎线长头为15圈,短头为5圈,扎线尾线应拧花。扎线短头离线尾留25mm,扎线须均匀、紧密、美观。11、直线档每8根杆装人字拉,人字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12、终端杆不得向受力方向倾斜,向拉线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一个杆梢,有地形的角拉、终端拉拉距比1:0.75以上,终端杆的拉线及耐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

7、正,长杆路终端拉应采用双拉。13、钢吊线7/2.2,拉线7/2.6。或25、35平方毫米。14、杆洞深度无法达标的须做护墩,但杆深须确保杆长的十二之一深。护墩的高度应大于未挖杆深部分的1.5倍,护敦上直径不少于电杆直径的8倍(含杆),护墩下直径是上直径的1.3倍。护墩需用混凝土外筑实片石无空隙。(七)横担要求(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按用途的安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正横担、侧横担(单双挑)和合横担(双横担)、正横担用于受力正常直线杆;侧横担用于线路靠近建筑物的距离太近;合横担用于转角、耐性、终端等随力较大直线杆。2、线路单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90转角杆(上、下)及终端杆应装于拉

8、线侧。3、上层横担及抱箍距杆顶距离不宜小于200mm。4、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a)横担端部上下歪斜不应大于20mm。b)横担端部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m。c)双杆的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左右扭斜不应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100。5、 凡是线路经过I、II级公路、铁路、河流、通讯线、有线电视,均采用双横担或采用耐装置。6、 以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a) 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间隙。b) 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出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c) 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2个。7、 螺

9、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b)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由向外,单面构件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10、绝缘子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防止积水。安装时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11、瓷横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直立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b)当水平安装时,顶端宜向上翘起515;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20mm。c)当安装于转角杆时,顶端竖直安装的瓷横担支架应安装在转角的角侧(瓷横担应装在支架的外角侧)。d)全瓷式瓷横担绝缘子的固定处应加

10、软垫。(八)导线要求(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应防止发生导线擦伤、断股、扭弯、小圈等现象,放线时,绝缘线不得在地面、杆塔、横担、瓷瓶或其它物体上拖拉,以防损伤绝缘层。2、线芯损伤的处理:2.1 线芯截面损伤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的17%时,可敷线修补,敷线长度应超过损伤部分,每端缠绕长度超过损伤部分不小于100mm。2.2 线芯截面损伤在导电部分截面的6%以,损伤深度在单股线直径的1/3之,应用同金属的单股线在损伤部分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损伤部分两端各30mm。2.3 线芯损伤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锯断重接:a)在同一截面,损伤面积超过线芯导电部分截面的17%;b)钢芯断一股。3 绝

11、缘层的损伤处理:3.1 绝缘层损伤深度在绝缘层厚度的10%及以上时应进行绝缘修补。可用绝缘自粘带缠绕,每圈绝缘粘带间搭压带宽的1/2,补修后绝缘自粘带的厚度应大于绝缘层损伤深度,且不少于两层。也可用绝缘护罩将绝缘层损伤部位罩好,并将开口部位用绝缘自粘带缠绕封住。3.2 一个档距,单根绝缘线绝缘层的损伤修补不宜超过三处。4 绝缘线连接的一般要求:4.1 绝缘线的连接不允许缠绕,应采用专用的线夹、接续管连接。4.2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绝缘线,无承力线的集束线严禁在档做承力连接。4.3 在一个档距,分相架设的绝缘线每根只允许有一个承力接头,接头距导线固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0.5m,低压集束

12、绝缘线非承力接头应相互错开,各接头端距不小于0.2m。4.4 铜芯绝缘线与铝芯或铝合金芯绝缘线连接时,应采取铜铝过渡连接。4.5 剥离绝缘层、半导体层应使用专用切削工具,不得损伤导线,切口处绝缘层与线芯宜有45倒角。4.6 绝缘线连接后必须进行绝缘处理。绝缘线的全部端头、接头都要进行绝缘护封,不得有导线、接头裸露,防止进水。4.7 中压绝缘线接头必须进行屏蔽处理。5 绝缘线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5.1 线夹、接续管的型号与导线规格相匹配;5.2 压缩连接接头的电阻不应大于等长导线的电阻的1.2倍,机械连接接头的电阻不应大于等长导线的电阻的2.5倍,档距压缩接头的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导体计算拉断力的9

13、0%;5.3 导线接头应紧密、牢靠、造型美观,不应有重叠、弯曲、裂纹及凹凸现象。6 承力接头的连接和绝缘处理:6.1 承力接头的连接采用钳压法、液压法施工,在接头处安装辐射交联热收缩管护套或预扩冷缩绝缘套管(统称绝缘护套),其绝缘处理示意图如下。承力接头钳压连接绝缘处理见图3图3 承力接头钳压连接绝缘处理示意图1绝缘粘带;2钳压管;3层绝缘护套;4外层绝缘护套;5导线;6绝缘层倒角;7热熔胶;8绝缘层7 钳压法施工:7.1 将钳压管的喇叭口锯掉并处理平滑。7.2 剥去接头处的绝缘层、半导体层,剥离长度比钳压接续管长6080mm。线芯端头用绑线扎紧,锯齐导线。7.3将接续管、线芯清洗并涂导电膏。

14、7.4按表10规定的压口数和图6压接顺序压接,压接后按钳压标准矫直钳压接续管。7.5 将需进行绝缘处理的部位清洗干净,在钳压管两端口至绝缘层倒角间用绝缘自粘带缠绕成均匀弧形,然后进行绝缘处理。表10 导线钳压口尺寸和压口数导 线 型 号钳压部位尺寸(mm)压口尺寸D(mm)压口数a1a2a3钢芯铝绞线LGJ-2532153114.514LGJ-353442.593.517.514LGJ-503848.5105.520.516铝绞线LJ-2532203512.56LJ-3536254314.06LJ-5040254516.58注:压接后尺寸的允许误差铜钳压管为0.5mm,铝钳压管为1.0mm。导

15、线钳压方法见图6。图6 导线钳压示意图注:压接观上数字1、2、3、表示压接顺序7.6 钢芯铝绞线接头处的绝缘层、半导体层的剥离长度,当钢芯对接时,其一根绝缘线比铝接续管的1/2长2030mm,另一根绝缘线比钢接续管的1/2和铝接续管的长度之和长4060mm;当钢芯搭接时,其一根绝缘线比钢接续管和铝接续管长度之和的1/2长2030mm,另一根绝缘线比钢接续管和铝接续管的长度之和长40mm。7.7 将接续管、线芯清洗并涂导电膏。(九)引入、引上、引下管线保护(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架空线引入进机房的,导线转换成铠装电缆采用架空7/2.2钢吊线式敷设,每30厘米挂钩,并做滴水湾。2、引上杆铠装电缆采

16、用长度至少2.5米,直径4-5厘米镀锌钢管保护,引上缆、引上钢管用抱箍均匀分三处固定。3、杆上引下线用铠装电缆,连接应牢固,铜铝对接用线夹, 铠装电缆要用电缆抱箍均匀分三处固定,引下线到油切箱孔要有皮圈保护,电缆穿入油切箱不得有导线和电缆外露。如无油切箱,用至少2.5米,直径4-5厘米镀锌钢管保护入地,进入机房。4、凡是有空隙的管口、孔口均用防火泥封堵、充实。(十)电缆地埋要求(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挖电缆沟时要注意地下是否有动力电缆、水管、通讯光缆等,要有一定安全距离,如发生挖破、损伤的应立即上报相关管理员,且做好现场处理或相应的准备工作。2、挖电缆沟时沟底要平整,沟深度按规定要求不得少于0

17、.7米,农田挖沟不得少于1米。沟深不够0.6米可采用混凝土包封,上包封厚至少8厘米,侧包封厚至少各5厘米,底部可不采取包封,但需用软土,细砂垫底。3、过路时应用钢管保护,深度离地面1米。4、钢管两端接口应密封,接口平整、光滑、可靠。5、进机房或进设备前,下杆处建议做窨井,放余缆5-10米,盘圈直径1.5米。6、地埋长度15米,正常地行应走直线( 不够时应绕行)。7、电缆桩设置合理、深度一致、外观整齐、方向正确。起点、终点、转弯、弯角处应设桩,中间根据需要设置。(十一)架空电缆要求(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架空钢吊线应使用7/2.2钢绞线。2、架空电缆应使用护套颜色为黑色的三相四线制阻燃电缆。3、

18、架空电缆转角处、起点处、终端处应进行固定,建议放余缆5-10米,挂钩密度每米不少于3只,与光缆同杆架设时电缆必须在上,间距不小于80厘米。4、跨越公路等特殊地方时,不做角杆,并应加红白警示保护标志。5、杆路引下线用铠装电缆,用抱箍均匀分三处固定。6、杆路架设参照通信杆线施工标准。(十二)接地要求(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配电箱、柜、电缆、钢抱应做接地。2、接地线径35平方毫米。3、接地线应用钢管保护,接地桩在地面处应尽量用水泥封盖。4、接地桩采用50X5角杆,深度1.5米。如深度不够须用二根地桩。电阻值须10姆。(十三)室电缆布放要求(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室电缆布放须用PVC管保护,每30厘米

19、用管卡固定在墙体上。2、室配电箱下方有走线架的用白色塑料扎带固定PVC保护管。(十四)安全、文明作业要求(满足一下所有要求)1高空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穿软底鞋、綀身衣,并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2高处作业人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安全保护,手扶的构件必须牢固。3在霜冻、雨雪后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4立杆作业现场除必要的施工人员外,其他观看人员应离开杆高度的1.2倍距离以外。5、处理好施工现场与周围单位、村民的各种关系、搞好治安、文明施工、落实好现场清理等问题,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并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迅速加以解决,防止意外发生。二、基站变压器市

20、电引入技术规(满足一下所有要求)0.410kV配电新建、改造工程应遵循电力集团公司直供中低压配电网技术原则围本技术原则规定了电力集团公司所属各供电公司直供中低压配电网应遵循的主要技术原则和要求。适用于电力集团公司所属各供电公司直供围0.410kV配电新建、改造工程。接入中低压配网的用户工程和需移交电力部门运行、维护、管理的工程,参照本技术原则执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原则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原则的条文。本技术原则颁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原则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 50054 低压配电

21、设计规GB/T 13499 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GB/T 17468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 16935 低压系统设备的绝缘配合GB 3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50293 城市电力规划规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 5005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GB 50060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DL/T 599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601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602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22、DL/T 5220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99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能源电1993228号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国家电网农200335号 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国电农(1999)191号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电力工业部第8 供电营业规则 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电缆运行规程名词术语直供中低压配电网电力集团公司所属各公司直供区0.410kV配电网,包括直供区的城区、城镇、农村,简称直供中低压配电网。其中10kV简称为中压、0.4kV简称为低压

23、。开闭所户设有中压进出线配电装置,对中压侧功率进行再分配的场所称开闭所。配电室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进线(可有少量出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带有低压负荷的户配电场所称为配电室。箱式变电站10kV开关、变压器、低压出线开关等共同安装于一个封闭箱体的户外配电装置。电缆环网柜接于电缆主干线路中,在电源回路中设有开关,在线路中起到联络、分段和分接负荷作用的户外配电装置。住宅区以若干街道作为自然行政围,以生活住宅为主体,包括若干文体卫生、市政设施、商业网点等建筑群体。直埋敷设电缆置于沟槽,在电缆上下铺设一定厚度的沙土或细土后盖上保护板或将电缆放入电缆保护槽盒后填沙或细土并盖上槽盒盖,回

24、填土与地面齐平的敷设方式。电缆沟封闭式不通行、盖板可以开启的电缆通道构筑物,盖板与地坪齐平或稍有上下。电缆隧道全封闭、有供安装、巡视通道的电缆通道构筑物。供电半径从电源点(变电站或配变)到受电负荷的线路距离。总则配电网新建、改造应根据电网总体规划目标和不同地区发展定位,将配电网建设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之中,适应其发展需要,预留必要的电力通道。配电网应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要求,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通用设备规、典型造价和本技术原则有关要求,逐步实现配电网标准化建设。配电网建设应符合“安全可靠、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调度灵活、环保节能、适度超前”的原则,不断提高配电网安

25、全运行水平。本技术原则应作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批、设备选型、施工、验收、技术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各地市供电公司应根据本技术原则并结合相关标准、规,制定与本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实施细则。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智能化要求,拟开展配电自动化的地区,配电网设备应预留配电自动化接口。技术原则中压配电网络中压配电网应根据高压变电站的布点、地区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又能互送电力的分区配电网,分区间应有明确的供电围,正常运行时不宜交错重叠,分区的划分应根据城市发展适时调整和优化。中低压配电网应根据饱和负荷密度,建立坚强合理、分层分区清晰的远期目标网架,分期网架目标应明确。中压配电网应发

26、展环网接线、开环运行。初期可实现相邻两个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不同母线之间部分相邻线路联络,中远期应实现任意变电站所有公用线路与其他变电站之间的联络。中压配电网应有较强的适应性,配电线路的截面宜按远期规划选择,并留有适当裕度。导体在满足有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应做到规格化、标准化。同一地区,相同应用条件的导线、电缆截面应尽量统一,一般不宜超过两种。中压配电线路可划分为三个层次:a) 主干线:变电站馈出主线路。b) 分支线:非主干线的线路。c) 用户支线及接户线:从供电T接点至用户配电室的用户资产进线段线路。中压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负荷电流一般应控制在其允许电流的1/2-2/3(视配电网络结构确定),超过

27、时应及时采取分路措施。线路负荷电流超过300A的应及时纳入预警围。每条中压配电线路主干线宜根据线路长度和负荷情况设置多个分段开关,每段装接容量一般不超过3000kVA或6台配变,分段开关的设置应随网络接线及负荷的变动作相应调整。市区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2.5公里,市郊一般不超过5.0公里,农村一般不超过8.0公里。不满足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要求时,应考虑适当增加电源点。中压配电网的保护设置应满足上下级保护配合要求。在客户与变电站之间装设保护时,应能与变电站出口断路器保护相配合。用户应在产权分界点处安装用于隔离用户部故障的故障隔离装置, 630kVA及以上的客户应采用断路器型分界开关

28、保护。中压架空配电线路中压架空配电线路以双回为宜,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同杆架设三回线或四回线,但不宜同杆架设超过四回线。新建单回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宜按照双回布置考虑。当采用上下层并架时,上层过境线路并架段不宜接负荷。不同电源的中低压线路禁止同杆架设,不同变电站出线的中压架空线路不宜同杆架设。中压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安装要为实施带电作业提供必要的操作空间,导线排列方式,单回一般采用三角或水平排列,多回线路一般采用垂直排列或三角排列。同一地区的导线相序排列应统一规定。中压架空配电线路电杆以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为主,不宜使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电杆混凝土等级、配筋等设计应符合有关规程、规,并适当提高

29、安全系数。杆高不宜低于15m。电杆根部应带有埋深标志。通过市区架空线路的杆塔结构、造型、色调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应充分考虑减少走廊占地面积、适当增加杆塔高度、缩小线路档距。为减少拉线,新建转角、终端、耐、分支等受力杆,宜使用钢管杆、窄基小铁塔、高强度混凝土杆。现有拉线应采取绝缘措施并加装警示护套。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宜采用合成绝缘子,重要跨越应采用双串(柱)绝缘子并独立固定。中压架空配电线路的档距,市区一般为50m,市区以外一般为6070m,特殊地段根据设计要求选定。电杆应有永久性的、清晰的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标明线路名称、杆号等运行标识。10kV架空导线宜选择钢芯铝绞线、绝缘线,沿海及化工污秽地区

30、可根据需要采用铜芯架空绝缘线。用户支线及接户线宜采用架空绝缘线或电力电缆。市区围宜采用架空绝缘线或电力电缆,空旷地带、多雷区等雷击频发地段,不宜采用架空绝缘线。架空绝缘线路应有完善的绝缘化设施、防雷设施,并作好导线接头、破口的密封措施,防止绝缘导线进水腐蚀。架空绝缘线路所有带电裸露部分应进行绝缘化处理(验电接地环除外)。非绝缘线路的T接杆、耐杆、转角杆宜进行绝缘化处理。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种类及截面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负荷增长的需求,适当超前,导线种类、型号不宜过多,宜按表5-1所列导线选择表进行选择。表 5-1 导线选择表 导线截面:mm2 类型导线截面线路种类裸导线(铝)绝缘导线(铝) 裸导

31、线(铜)绝缘导线(铜)主干线、主要分支线240240120120其他(不包括接户线)120(150)120(150)9595用户支线及接户线95955050绝缘导线宜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带钢芯导线,导线标称截面一般按240/30、150/25、120/20、95/20选择,绝缘层厚度宜按3.4mm选取。客户不宜从架空线路主干线直接取负荷,一般应设分支线或用户附杆接取负荷。主干线、分支线、用户支线之间导流接续,宜使用技术成熟、过渡电阻小、节能型的楔型、C型压接线夹,不宜采用高耗能材料制成的并沟线夹、设备线夹。中压架空配电线路不应装设隔离开关。架空配电线路的分段点、分支点及用户T接处应装设接地、短路

32、故障指示器和验电接地环。通过市区、主要街道、繁华商业街道等路段的架空线路,应根据现场情况,适当提高杆塔、基础及杆上设备的安全系数,宜比通常路段的安全系数提高0.51.0。中压电缆线路电缆线路因其造价较高,应根据投资额度和建设的必要性,从严控制。中压配电线路有下列情况的地段可采用电缆线路:a) 架空线路走廊在技术上难以解决时;b) 狭窄街道、繁华市区、高层建筑地区及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时;c) 重点风景旅游区;d) 对架空线腐蚀严重的特殊地段;e) 变电站10kV线路引出线和开闭所进出线段架空线难以出线时;f) 市政府承担土建等费用的市区道路拓宽改造工程;g) 电网结构或运行安全的特殊需要。市区电

33、缆线路路径应与城市其它地下管线统一安排,通道的宽度、深度应考虑远景发展的要求。路径选择应考虑安全、可行、维护便利及经济合理等条件。沿街道的隧道入孔及通风口的设置宜与环境相协调。电缆的敷设方式应根据电压等级、远景规模、施工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可按不同情况采用以下敷设方式:a) 直埋敷设:适用于公园绿地、背街小巷及公共建筑间的边缘地带或城市郊区等不易经常开挖的地段,是最简便但较不可靠的敷设方法,亦适用于确无开挖危险的1回路用户电缆的敷设。电缆保护槽是另一种直埋敷设方式,施工较简易,安全系数略高于直埋。b) 电缆沟敷设:适用于不能直接埋入地下,且无机动车负载的通道,以变电站、用户用地围

34、使用为主,用于2回及以上回路电缆。如电缆沟建于有行车可能的地段时,应采用承重盖板,电缆沟盖板可为活动盖板或覆土盖板。c) 排管敷设:适用于电缆回路数较多、且穿越机动车道路时。排管宜选用涂塑钢管、维纶水泥管、无碱玻璃纤维管等,管壁应光滑无毛刺。排管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150mm。排管数量应满足远景及备用需要,主干通道应同时敷设通讯管孔。单芯电缆不得敷设在铁磁性材料的排管。d) 隧道敷设:用于变电站出线段、市区重要街道、电缆回路数多或多种电压等级电缆平行敷设的地段。e) 电缆桥架敷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中对电力电缆敷设的技术要求,尽量利用已建的架空线杆塔、桥梁结

35、构、公路桥支架或特制的结构等架设电缆,施工时需与桥梁主管部门协商,确定具体敷设方式及结构件等有关问题。f) 水下敷设:敷设方式需根据工程特殊设计。电缆路径上方地表每隔1050m应埋设明显的、牢固的标志物。为了便于日常管理,电缆拐弯、中间接头处宜设置相应的电子识别器或其他标识。电缆在室外直埋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当直埋在农田时,不应小于1.0m。电缆周围应均匀铺设细砂层,其厚度以100mm为宜,在细砂层上应覆盖混凝土保护板等保护层,保护层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上方可埋设醒目的标志带。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200mm处的一段、容易接触以及电缆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外露电缆应有

36、可靠的防护措施,并在电缆上附有永久性的、清晰的标志牌,写明线路线名、起止点、长度、敷设时间、敷设单位、产权单位等容。电缆工井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0m,工井井盖应采取充分、有效的防盗措施,在一个地区,井盖尺寸、外观标志等应尽量保持一致。电力电缆之间及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地下管沟、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满足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有关规定。电力电缆的额定电压选择与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关。在10kV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选择标准不宜低于U0/U=8.7/12kV型;在10kV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中,一般可选择U0/U=6/12kV型。其中U0为电缆导体

37、与绝缘屏蔽层或金属护套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为电缆任何两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中压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负荷电流应根据其在电网中的地位与架空线相匹配,并留有一定裕度。综合考虑允许载流量、允许温升、动热稳定、电压降损失、安全、经济运行等因素,并按输送容量、经济电流密度、热稳定性、敷设方式等条件进行校核。 中压电缆线路导体种类及截面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负荷增长的需求,适当超前,电缆种类、型号不宜过多,宜按表5-2进行选择。95mm2以下电缆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热稳定校验。表 5-2 电缆选择表 导线截面:mm2 电压等级电缆截面线路种类中压铝芯铜芯主干线、重要分支线400(400)300其他(不包括下户

38、线)240150用户支线9595 电缆截面积小于400mm2时,一般采用三芯统包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并根据使用环境采用防水、防虫、阻燃等外护套,线芯屏蔽、主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全封闭干式交联生产工艺。优先选用铜芯电缆,当铜材价格较高时,可以酌情使用同载流量的铝缆代替。不宜采用双缆并联接线。 电缆线路在变电所出口、中间接头、隧道、排管口处等,应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进行防火、防水处理。电缆沟、隧道电缆防火,可根据不同敷设方式和形式,采用阻燃电缆、涂防火涂料、设防火墙等措施。 10kV电缆附件宜选用冷缩预制式,电缆插接件应选用全密封、外屏蔽性。附件及插接件必须明确与电缆芯绝缘外径的适配围

39、,保证界面紧固力,安装时必须保证应力控制部分不变形。 电缆铠装接地线与屏蔽接地线必须分开,铠装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10mm2,屏蔽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 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应发展公用电缆网,严格控制专用电缆线路。公用电缆线路连接供电点的数量、接用容量等应充分考虑安全可靠运行及管理的要求。 用户电缆占用公用线路走廊的,必须按照电力部门规划要求建设相应孔数电力管沟,并将上述电力管沟移交电力部门。 电缆定货时应明确附带电缆牵引头。电缆敷设时宜使用牵芯、输送方式。低压配电网络低压配电网络应力求结线简单,实行分区原则,以配电变压器为单元,不与其它单元互联、交叉、重叠。低压配电网根据负荷分布、地理条

40、件等因素一般采用以配电变压器为中心的放射式、树干式结线。低压线路不得跨越城市主要道路供电。低压线电杆高度不宜小于12m,低压线路与装有分段开关的10kV配电线路同杆架设时,不应穿越该配电线路的分段开关所在位置,两个不同电源的低压架空线路应有清楚的分界。低压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市区一般为200m以,繁华地区为150m以,农村一般为400m以,负荷较小以照明为主的低压线可适当延长。城市低压配电方式与用户建筑结构、进户装表方式以及负荷分布有关,由于低压负荷分散、进户点多,宜采用造价低、施工方便的架空方式。下列情形可考虑采用电缆线路:a) 负荷密度较高的市中心区;b) 建筑面积

41、较大的新建、改建居民楼群、高层住宅区、经济开发区;c) 主要干道或重要地区;d) 其他经济技术采用电缆线路比较适合时。e) 对不适于低压架空线通过且地下障碍较多,电缆地下敷设又很困难的地段,可采用具有防辐射性能的架空绝缘电缆。新建及改造线路,原则上不再采用裸导线,新建小区供电应采用电缆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应考虑发展需要和标准化,应按照最终容量一次建成,能满足远期发展用电负荷的要求,同时应校核电压质量和线损指标。不满足需要时,可以插入新的电源点。一般按不小表5-3所列截面进行选择。表 5-3 低压导线选择表 导线截面:mm2 类型导线截面线路种类绝缘导线电缆铜线铜芯主干线95120分支线7070低

42、压绝缘线路一般应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电压等级为0.6/1kV,并视使用环境采用防水、阻燃型外护套,同时采取防水密封措施。城区低压接户线宜使用电缆,农村低压接户线可使用电缆或绝缘导线。接户线应采用耐气候、耐老化的绝缘导线。 低压架空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采用电杆架设的线路零线应靠电杆侧,采用沿墙水平敷设的线路零线应靠建筑物侧;沿墙垂直排列的零线应在最下层。同一地区低压相序排列应一致。 新建低压线路零线必须与相线截面相同。 低压架空线绝缘子,耐杆一般采用悬式绝缘子或蝶式绝缘子,直线杆一般采用针式绝缘子。 从杆上引下的接户线档距不宜超过25m,接户线加进表线的总长度不宜超过50m。 接户线和表前

43、接户线全部采用绝缘铜导线,按照每户8kW用电容量乘以同时系数配置,其截面不宜小于16mm2。 多层楼房的接户线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并应使三相负载电流基本平衡。表后接线新建工程一般选用不小于10mm2铜芯绝缘线,改造工程一般选用不小于8mm2的铜芯绝缘线。 0.4kV系统户外宜采用TN-C模式、户宜采用TN-C-S模式,低压线路主干线的末端、各分支线的末端,零线应重复接地。三相四线制接户线在入户支架处或低压电缆分接箱处,零线必须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 铜、铝导体的连接必须使用铜铝接续金具。 从同一电杆上引下的接户线较多时,可采取低压电缆分接箱。低压电缆分接箱应带有明显的警示

44、标志,应放置在车辆人员不易碰及、进出电缆方便的地方,可装设在用户建筑物楼前、外墙上,亦可装设在专用电杆上。 有关架空、电缆线其他技术要求,参见本技术原则中压架空、电缆线路部分。开闭所市区开闭所应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同步建设。开闭所中压进线尽量满足N-1原则,即当任一路电源停电时,另一路可带开闭所全部负荷。开闭所10kV侧一般为单母线分段,宜采用2路电源进线,馈线为612回。必要时可在开闭所设置配电变压器。开闭所适合电缆网小容量用户的接入,接入总容量最大不超过10000kVA,开闭所负荷开关-熔断器型间隔最大允许负荷不得超过1250kVA,大于1250kVA的用户,应从主线路接入。开闭所的进出线应采

45、用电缆,进线截面宜采用铜芯300mm2、400mm2;出线截面宜采用铜芯120mm2、150mm2。开闭所应为无人值班式,优先采用典型设计方案。一般开闭所出线可采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组合电器,重要开闭所进线及母联应设断路器开关,进线或母联开关可根据运行方式设置自投装置。开闭所要实现遥测、遥信、遥控功能。公用配电所公用配电所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建设、改造,设在负荷中心,且便于更换和检修的地方,低压线路应按照最终容量一次建成,当负荷增大时,只更换大容量变压器。 配电站包括永久性的户配电室、箱式变电站和柱上变压器三种形式,应优先采用配电室方式供电,配电室宜独立建设。当用地紧、选址困难或因环境限制时,可采用箱式变电站方式供电。配电变压器年最大负载率不宜低于50%。柱上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宜超过400kVA、箱变单台容量不宜超过630kVA、配电室变压器单台油变容量不宜超过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