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035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一、管理对象包括密切接触者中的特殊人群、解除集中隔离后的密切接触者和 入境人员、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隔 离医学观察的人员。二、场所要求(一)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 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二)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室外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 的交接处。(三)房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 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 庭成员共用卫生间。(五)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

2、、一次性手套、消毒 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三、管理要求(一)社区服务要求。L登记造册。街道(镇)、社区(村)工作人员要及时与居家隔 离医学观察人员取得联系,掌握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信息,查看居 住场所是否满足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下发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 书(参见附表1),告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相关要求,并按照“一户 一档”或“一人一档”要求,登记造册,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掌握 空巢独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 隔离医学观察特殊人员情况,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关爱 服务。2 .监测信息收集。街道(镇)、社区(村)可通过建立微信群、 小程序等

3、方式,每日早晚两次定期询问和收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 的体温、症状等信息,如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 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人员,立即报告,并由专人联系120负压急救车, 按就近原则送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3 .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核酸检测由社区组织采样 人员上门采集,并及时推送核酸检测结果。4 .环境清洁与垃圾处理。每天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居住楼层 走道、楼梯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至少清理一次垃圾,必要时及时清 理。5 .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要求。告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心理 援助热线电话号码,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服务,缓解隔离人员 的负面情绪,预防与减轻疫

4、情所致的心理困顿,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 极端事件。发现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出现精神卫生问题时,及时向对 口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介。6 .定时抽查。社区应定期对辖区内正在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 员开展抽查,了解其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是否离开居住地,是否参加聚集性活动,是否按时完成核酸检测等活动。7 .工作人员防护。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 接触时,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应当做好自我防护,穿戴 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其保持1米 以上距离。转运阳性感染者、处理感染者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或 因其他工作需要与隔离者近距离接触时,应当佩戴N95

5、/KN95颗粒物 防护口罩。(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自我管理要求。L健康监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 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主动报告至社区医学观察管理 人员。医学观察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 减退、腹泻等症状时,社区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 门和辖区疾控机构报告。8 .禁止外出。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居家隔离人员严格做到不 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经所在社区医学观 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外出,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 实闭环管理。9 .个人防护。非单独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 房间内,

6、其他人员不进入隔离房间。隔离房间内活动可不戴口罩,离 开隔离房间时要戴口罩。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 保持1米以上距离,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如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 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10 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需根据相关防控 要求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11 卫生防疫要求。(1)保持家居通风,每天尽量开门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 排气扇等机械通风。(2)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3)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 擦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4)讲究咳嗽礼仪,咳嗽

7、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 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如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立即 洗手或手消毒。(5)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 和消毒。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 500mgL含氯消毒液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6)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洗手盆、坐便器 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50mgL500gL的 含氯消毒剂擦拭,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1次。每天用含有效氯 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7)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清洗时,要 单独放置,用含有效氯25

8、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或采用煮沸15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漂洗干净。(8)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每次用完厕所应 当消毒1次;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 毒1次。便池及周边可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作用30分钟。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含有 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 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9)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 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 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喷洒消

9、毒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 料口袋,再和家里其他垃圾一起丢弃。(10)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消毒时用含有效氯 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 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大量污染物,应当使用 一次性吸水材料(干毛巾)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含有效氯5000mgL IOoOOmg/L的含氯消毒剂浇在吸水材料上消毒,作用30分钟以上, 小心清除干净。再用含有效氯500mgL 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 (拖)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2平方米。处理污染物应当戴手套与口 罩,处理完毕后应沐浴、更换衣服。6.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满,

10、核酸检测结 果阴性,且无任何异常症状者,经社区核实,并收到居家隔离医学观 察解除通知单(参见附表2),可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三)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员要求。1 .陪护人员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接触时,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 物体表面时,应当做好自我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 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2 .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其居住空间后, 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3 .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儿童、孕产妇、半自理及 无自理能力等居家隔离人员的陪护人员。4 .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员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

11、要求。(四)集中隔离后的人员转运。社区及时接收需居家隔离人员相关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 现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健康状况(是否有基础疾病、精神疾 病,服药情况,是否有需要陪护的儿童、老年人、无自理能力的病患, 是否为孕产妇等)等进行登记,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居家隔离地点。应 保障相应的转运车辆及人员,并做好相关培训工作。转运期间做好相 应的防护措施。四、保障要求(一)组织保障。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所在社区指定专人承担社 区医学观察管理、采样服务工作,明确职责,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二)生活物资保障。建立居家隔离期间需求清单,明确生活物 资供应专门力量,优化终端配送,打通配送“最后一米”。(三)防护物资保障。社区应储备足够的防护物资(包括各级别 的口罩、医用手套、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眼罩等)、消毒设施和药 品等。(四)医疗服务保障。社区与药房、医疗机构等建立直通热线, 做好服务衔接,满足居民用药、就医等需求。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 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