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湖北省荆州市 江陵中学 郭少玲一、设计思想本节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辅助配合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问题探讨整合的模式加以完成。在引入课题时,通过剖析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引出群落水平上所研究的问题和群落结构的话题。利用提问,引导学生进行个体种群群落这条主线的构建,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图片、事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加深对群落结构的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群落的同时,依然要与生命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思想相联系。教师要强调,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寄生、竞争、捕食等关系建立起的有机
2、整体,并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思考的氛围,使学习的过程愉快而轻松。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是课标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要把该探究活动上成一节验证或简单的重复实验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二、教材分析“群落的结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内容,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
3、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尽管学生对群落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简单性和生活环境差异性,学生对群落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识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三、学情分析 这一届高二学生已使用了一年多的新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生物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生物。这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4、打下了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作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本课通过与图片、事例、模型的有机结合,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四、三维目标(一)知识方面: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2、描述群落的结构体征。3、种间关系。(二)态度观念方面: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
5、。(三)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2、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3、通过学习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等有关内容,学会观察事物,把握评价事物的尺度。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生物群落的涵义及群落的结构特征。教学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六、教学方法采取调查、探究、演示、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七、教学资源的选择1、确定群落调查地点我校校园面积很大,校园绿化较好,有山坡、小河、荷塘、草地、灌木丛等多种景观,经过多年的移植栽培,加上自然生长的植物,校园内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吸引了许多动物栖息,是观察生物群落现象和研究土壤中小动物
6、类群丰富度的理想场所。在校园内进行调查研究,学生有充足时间保证,安全方便。我们特别选定了四种有代表性的群落:高三教学楼前的荷塘、科技楼后的灌丛、操场西侧的坡地、行政楼前的草地。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2、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学生调查研究中,群落内的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中动物的分层现象等,有时不容易观察到,可以利用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也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本地没有的多种生物群落现象,如热带雨林群落,温带草原群落,海洋群落,湖泊群落等,为学生运用概念解决未知的群落问题提供素材。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龔。八、教学准备课前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4个小组分别调查4种不同的生物群落
7、,另4个小组从四处不同地点对土壤进行取样,研究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任务:调查植物动物种类和大致数量;优势种群;种群之间的关系;群落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动植分布情况;土壤小动物种类和大致数量。由于我校校园内所有植物都挂牌,上标有植物的种名、属名及生活习性,所以调查植物难度不大,对动物种类的调查可以根据提供的动物图鉴进行辨别。调查结果:文字表述;表格记录;照片实拍;简图描绘。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鈞。九、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结合“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类大量减少,池塘中的种群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学生:看
8、图,完成讨论题。1.可以从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肉食性鱼、植食性鱼等方面举例。2.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聾。通过池塘实例,使学生明白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等知识做好铺垫。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曉。(二)、群落内有一定的种间关系学生汇报调查结果4种群落中的生物种群
9、大致数量,在数量上占优势的生物种类,列举观察到的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龅。教师设疑不同的种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你所知道的不同的生物之间相互关系怎样?种间关系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捕食、竞争和寄生是否会导致另一方完全消失?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对其他生物种群数量变化产生影响吗?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钞。课件展示荷塘、灌丛、坡地、草地内典型的几种种间关系,如大鱼和小鱼之间的捕食关系,两种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鱼类体内的寄生虫和鱼的寄生关系,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10、。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罴。学生讨论结果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如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赢无。(三)、群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学生汇报调查结果4种群落中的生物个体分别占据的位置情况,生物在群落内部的分层分布情况。教师设疑你所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的各个种群个体分布是否杂乱无章的?荷塘群落中的植物从上向下如何分布的?这对动物的分布有什么影响?灌丛群落中的植物从上向下是如何分布的?动物的在垂直结构上是否有分层现象?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鯛汉鼉。课件展示池塘内四大家鱼分层生活情况,灌丛鸟类的垂直分布情况,森林
11、中植物水平分布情况等。学生讨论结果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有的生物群落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就是水平结构。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跻馱釣。建构群落特征3群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思维拓展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思考群落内的分层结构的意义。十、板书设计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群落:同意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体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更高层次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三、种间关系1、捕食2、竞争3、寄生4、互利共生四、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2
12、、水平结构十一、作业设计课本P77练习,根据所剩时间的多少,适当补充本节练习题(内容见下面的练习题)。 十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最突出的特点,是采取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式教学,注意了概念的生成和建构过程,激活了学生思维活动,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根据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同化和顺化的过程,由于高中学生思维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必须采取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策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感知生物学事实,通过创设一个互动和探讨的环境,自我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在此过程中达成预期的各项教学目标。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籜葦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