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98598.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116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9859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最新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9859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最新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9859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最新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9859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最新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9859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9859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98598.doc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98598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第一节定向井井身参数和测斜计算一.定向井的剖面类型及其应用定向钻井就是“使井眼按预定方向偏斜,钻达地下预定目标的一 门科学技术”。定向钻井的应用范围很广,可归纳如图91所示。定向井的剖面类型共有十多种,但是,大多数常规定向井的剖面 是三种基本剖面类型,见图9-2,称为“J”型、“S”型和连续增 斜型。按井斜角的大小范围定向井又可分为:常规定向井井斜角V55大斜度井井斜角5585o水平井井斜角85 (有水平延伸段)二.定向井井身参数实际钻井的定向井井眼轴线是一条空间曲线。钻进一定的井段 后,要进行测斜,被测的点叫测点。两个测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测

2、段 长度。每个测点的基本参数有三项:井斜角、方位角和井深,这三 项称为井身基本参数,也叫井身三要素。1 .测量井深:指井口至测点间的井眼实际长度。2 .井斜角: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与重力线之间的夹角。3 .方位角:以正北方向线为始边,顺时针旋转至方位线所转过的 角度,该方向线是指在水平面上,方位角可在0360之间变化。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磁力测斜仪测得的方位值是以地球磁北方 位线为准的,称为磁方位角。磁北方向线与正北方向线之间有一个 夹角,称磁偏角,磁偏角有东、西之分,称为东或西磁偏角,真方 位的计算式如下:真方位=磁方位角十东磁偏角 或 其方位=磁方位角一西磁偏角公式可概括为“东加西减”四个字

3、。方位角也有以象限表示的,以南(S)北(N)方向向东(E) 西(W)方向的偏斜表示,如N10 E, S20o Wo在进行磁方位校 正时,必须注意磁偏角在各个象限里是“加上”还是“减去” O4 .造斜点:从垂直井段开始倾斜的起点。5 .垂直井深:通过井眼轨迹上某点的水平面到井口的距离。6 .闭合距和闭合方位(I)闭合距:指水平投影面上测点到井口的距离,通常指靶点或井 底的位移,而其他测点的闭合距离可称为水平位移。(2)闭合方位:指水平投影响图上,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至测点与 井口连线之间的夹角。7 .井斜变化率和方位变化率:井斜变化率是指单位长度内的井 斜角度变化情况,方位变化率是指单位长度内的方

4、位角变化情况, 均以度/ IOO米来表示(也可使用度/30米或度/ 100英尺等)。8 .方位提前角(或导角):预计造斜时方位线与靶点方向线之 间的夹角。三.狗腿严重度狗腿严重是用来测量井眼弯曲程度或变化快慢的参数(以度/ IOO英尺表示)。可用解析法、图解法、查表法、尺算法等来计算 狗腿严重度k。L第一套公式2 .第二套公式cos = cosa 1 cosa2+sina 1 sina2 cosj(9-3)本式是由鲁宾斯基推导出来的,使用非常普遍。美国人按上式计算 出不同的al、a2和Aj值下的狗腿角Y值,并列成表格,形成了查 表法。3 .第三套公式Y两测点间的狗腿角。若将三套公式作比较,第一

5、套公式具有普遍性,适合于多种形状的 井眼,第二套只适用于平面曲线的井眼(即二维井型),第三套是 近似公式,用于井斜和方位变化较小的情况。四.测斜计算的主要方法测斜计算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二十多种。一类是把井眼轴线视 为由很多直线段组成,另一类则视其为不同曲率半径的圆弧组成。 计算方法多种多样,测段形状不可确定。主要的计算方法有正切 法、平衡正切法、平均角法、曲率半径法、最小曲率法、弦步法和 麦库立法。从计算精度来讲,最高的是曲率半径法和最小曲率法, 其次是平均角法。以下各图和计算公式中下角符号1、2分别代表上 测和下测点。1 .平均角法(角平均法)此法认为两测点间的测段为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方向为

6、上下两测 点处井眼方向的矢量和方向。测段计算公式:2 .平衡正切法此法假定二测点间的井段为两段各等于测段长度一半的直线构成 的折线,它们的方向分别与上、下两测点处的井眼方向一致。3,曲率半径法(圆柱螺线法)此法假设两测点间的测段是条等变螺旋角的圆柱螺线,螺线在两 端点处与上、下二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相切。4 .最小曲率法最小曲率法假设两测点间的井段是一段平面的圆弧,圆弧在两 端点处与上下二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相切。测段计算公式如下:令fM= (2) tg ( 2) , fM是个大于1但很接近1的值。在狗腿角Y足够小的情况下,可近似认为fM = l,这时上述四个计 算公式就完全变成平衡正切法的公式了,

7、它是对平衡正切法公式的 校正。S,是切线IM和M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和,即AS =IzM, +M, 2, o S,并不是测段的水平投影长度AS。要作出井 身垂直剖面图,需要求出AS,而最小曲率法却求不出AS,这是最 小曲率法的缺点。为了作出垂直剖面图,第二节定向井剖面设计在开钻前认真进行设计,可以大大节约定向钻井的成本。影响并 眼轨迹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些因素很难进行估算(如在某些地层中 的方位漂移情况等)。因此,在同一地区得到的钻井经验很重要, 这些经验可以在其他井设计过程中起重要的参考作用。一.设计资料要进行一口定向井的轨道设计工作,作业者至少应提供靶点的垂 深、水平位移和方位角,或提供井口

8、与靶点的座标位置,通过座标 换算,计算出方位角和水平位移。此外,定向井工程师还要收集下 列资料:1 .作业区域和地理位置。通过作业区域,通常可以找到该地区已 完井的钻井作业资料(野猫井除外),并对地层情况、方位漂移有 一定的了解,根据地理位置,可以计算或查得到地磁偏角。2 .地质设计书和井身结构。了解有关地层压力、地温梯度、地 层倾角、走向、岩性、断层,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以及油藏工程 师的特殊要求等。3 .作业者对造斜点、造斜率、增(降)斜率的要求,以及安全圆 柱、最大井斜等井身质量的要求。4 . 了解钻井承包商的情况,如泥浆泵性能,井下钻具组合各组 件的基本情况等。二.设计原则1 .能实现

9、钻定向井的目的定向井设计首先要保证实现钻井目的,这是定向井设计的基本原 则。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钻探目的对设计井的井身剖面类型、井 身结构、钻井液类型、完井方法等进行合理设计,以利于安全、优 质、快速钻井。如救险井的钻井目的是制服井喷和灭火,保护油、气资源。因 此,救险井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其目的:一是靶点的层位选择合理。 二是靶区半径小(小于10米),中靶要求高;三是尽可能选择简单 的剖面类型,以减小井眼轨迹控制和施工难度,加快钻井速度。四 是井身结构、井控措施等应满足要求。2 .尽可能利用方位的自然漂移规律在使用牙轮钻头钻进时,方位 角的变化往往有向右增加的趋势,称为右手漂移规律。如图99所

10、示,靶点为T,设计方位角为。若按j定向钻进,则会钻达 T点,只有按照j角方向钻进,才会钻达目标点T。Aj角称为提 前角,提前角的大小,要根据地区的实钻资料,统计出方位漂移率 来确定,我国海上开发井一般取27度。目前流行的PDC钻头(如RC426型等),对方位右漂具有较好的 抑制效果。在地层倾角小、岩性稳定时,PDC钻头具有方位左漂的 趋势,这主要是由于PDC钻头的切削方式造成的。因此,要使用 PDC钻头钻进的定向井,提前角要适当地小一点。3 .根据油田的构造特征,有利于提高油气产量,提高投资效 益。4 .有利于安全、优质和快速钻井,满足采油和修井的作业要 求。三.剖面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1 .选

11、择合适的井眼曲率井眼曲率不宜过小,这是因为井眼曲率限制太小会增加动力钻具 造斜井段、扭方位井段和增(降)斜井段的井眼长度,从而增大了 井眼轨迹控制的工作量,影响钻井速度。井眼曲率也不宜过大,否则钻具偏磨严重、摩阻力增大和起下钻 困难,也容易造成键槽卡钻,还会给其他作业(如电测、固井以及 采油和修井等)造成困难。因此,在定向井中应控制井眼曲率的最 大值,我国海上定向井一般取716 /100米,最大不超过20 /100米。不同的井段要选用不同的井眼曲率,具体如下:井下动力钻具造斜的井眼曲率取:716 /100米。转盘钻增斜的增斜率取:712 /100米。转盘钻降斜的降斜率取:38 /100米。井下

12、动力钻具扭方位的井眼曲率取:714 /100米。导向马达调方位或增斜的井眼曲率取:5-12o /100米。说明:随着中曲率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迅速发展,对普通定向井 的井眼曲率(或狗腿严重度)的限制越来越少,APl标准中已不再 规定常规定向井的狗腿严重度。为了保证起下钻顺利和套管安全,必须对设计剖面的井眼曲率进 行校核,以限制最大井眼曲率的数值。井下动力钻具造斜和扭方位 井段的井眼曲率Km应满足下式:Dc套管外径,厘米。2 .井眼尺寸目前常规的定向井工具能满足152445毫米(6171/2英寸)井 眼的定向钻井要求,一般地说,大尺寸井眼比较容易控制轨迹,但 由于钻铤的尺寸也较大,形成弯曲所需的钻

13、压较大,小井眼要使用 更小、更柔的钻具,而且地层因素对轨迹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小井 眼的轨迹控制更困难一些。在常规的井眼尺寸中,大多数定向井可采用直井的套管程序。如 果实钻井眼轨迹较光滑,没有较大的狗腿,那么即使在大井斜井 段,也能较顺利地进行下套管作业。当然,在斜井段,应在套管上 加扶正器以支撑套管,避免在下套管过程中发生压差卡钻,同时提 高固井质量。另外,在大斜度井段,可根据井段长度和作业时间, 决定是否使用厚壁套管。3 .钻井液设计:(1)定向井钻井液设计十分重要,钻井液应有足够的携砂能力和 润滑性,以减少卡钻的机会;(2)钻井液性能控制对减少定向井钻柱拉伸与扭矩也很重要;(3)钻井液中应

14、加润滑剂,钻井液密度与粘度必须随时控制。(4)如果用水基钻井液,那么在正常压力井段,应使用高排量和 低固相含量的钻井液,这样有利于清洁井眼;(5)水基钻井液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以减少钻具摩阻和压差 卡钻;然而在海上钻井,一定要避免污染问题。(6)如果有异常高压井段要求钻井液密度达到L45克/厘米3或 更高,那么应考虑在钻开该高压地层前下一层保护套管,以封固所 有正常压力井段。4 .造斜点的选择造斜点的选择要适当浅些,但是在极浅的地层中造斜时,容易形 成大井眼。同时,由于地层很软,造斜完成后下入稳斜钻具时,要 特别小心,以免出现新井眼,尤其是在稳斜钻具刚度大或造斜率较 高时。通常地说,浅层造斜

15、比深层造斜容易一些,因为深层地层往 往胶结良好,机械钻速低,需花费较长的造斜时间。另外,造斜点通常选在前一层套管鞋以下3050米处,以免损坏 套管鞋,同时减少水泥掉块产生卡钻的可能性。在深层地层造斜时,应尽量在大段砂层中造斜,因为砂层的井眼 稳定,钻速较快,而页岩段较易受到冲蚀,钻速较低,而且在以后 长时间钻井作业,容易在造斜段形成键槽而可能导致卡钻。5 .靶区形状和范围靶区形状与范围通常由地质构造、产层位置决定,并考虑油田油 井的分布情况,靶区大小是由作业者确定的。通常认为,鞍区范围 不能定得太小,很小的靶区范围不仅会增加作业成本,同时也会增 加调整方位的次数,造成井眼轨迹不平滑,增加转盘扭

16、矩,同时也 增加产生健槽卡钻的可能性。通常,靶区形状为圆形(严格地讲,应该是球形)。浅井和水平 位移小的定向井,其靶区范围小一些,一般靶区半径3050米,而 深井和水平位移大的井,靶区范围可以适当地大一些,一般靶区半 径为5070米。6 .造斜率和降斜率选择常规定向井的造斜率为714 /100米,如果需要在浅层造斜并 获得较大的水平位移,造斜率可提高到1416 /100米。但是, 浅层的高造斜率容易出现新井眼,也容易对套管产生较大的磨损。 因此,浅层造斜通常选择较低的造斜率,而深层造斜(IOOO米 2000米)可选择较高的造斜率。对于“S”型井眼,通常把降斜率选在38 /100米,如果降斜 后

17、仍然要钻较长的井段,则必须采用较小的降斜率平缓降斜,以避 免键槽卡钻,同时,可降低钻进时的摩阻力。7 .最大井斜角常规定向井的最大井斜角,一般在1545 ,如果井斜太小,则 井眼的井斜和方位都较难控制。井斜大于60时,钻具的摩阻力将 大大增加。8 .允许的方位偏移与极限(1)定向钻进时,初始造斜方向通常在设计方位的左边(即选定 导角),然后通过自然漂移钻达靶区,井眼轨迹是一条空间曲线。(2)但是对导角也有一个限制,在井眼密集的井网中,要求定向 井轨迹保持在安全圆柱内,以避免与邻井相碰。(3)同样,由于油藏特性和地质地层条件,也对导角的大小有一 定的限制。9 .井身剖面类型在满足设计和工艺要求的

18、前提下,尽可能缩短井段长度,因为井 段短则钻井时间短。在设计井身剖面形状时,要考虑井身结构,造 斜点一般选在套管鞋以下3050米处。目前,我国海上定向井的井 身剖面通常由作业者决定,往往选择型剖面。四.剖面设计1 .设计步骤:(1)选择剖面类型;(2)确定增斜率和降斜率,选择造斜点;(3)计算剖面上的未知参数,主要是最大井斜角;(4)进行井身计算,包括各井段的井斜角、水平位移、垂深和 斜深;(5)绘制垂直剖面图和水平投影图。井身剖面的设计方法有试算法、作图法、查图法和解析法四种。 我国海洋定向井通常采用解析法,并使用计算机完成。剖面设计完 成以后,应向作业者提供下列资料:(1)总体定向钻井方案

19、和技术措施。(2)剖面设计结果,包括设计条件、计算结果、垂直剖面图和水 平投影图。(3)测斜仪器类型和该地区的磁偏角,以及测斜计算方法;(4)设备和工具计划。2 .二维定向井设计(解析法)解析法是根据给出的设计条件,应用解析公式计算出剖面上各 井段的所有井身参数的井身设计方法。在使用计算机的条件下,还 可同时给出设计井身的垂直投影图和水平投影图。解析法进行井身剖面设计所用公式如下(用于三段制J型、五段 制S型和连续增斜型剖面)。(1)求最大井斜角ClmaXo(2)各井段的井身参数计算:增斜段稳斜段降斜段稳斜段总井深L(3)设计计算中特殊情况的处理当Ho2+So22RoSo=0时,表示该井段设有

20、稳斜段,此时可由 下面三个公式中任一个公式来求最大斜角 max:当2RoSo=O时,可用下式求最大井斜角 max:当Ho2+So2-2RoSo0,说明此种剖面不存在,此时应该改变 设计条件,改变造斜点深度、增斜率和降斜率或改变目标点坐标。井身剖面设计计算结果应整理列表,并校核井身长度和各井段 井身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还应该校核井上曲率,井身剖面最大 曲率应小于动力钻具和下井套管抗弯曲强度允许的最大曲率。目前,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井身剖面设计时,设计结果列表和 均可由打印机和绘图仪自动完成。4.设计方法举例例 某定向井设计全井垂深H=2000米(靶点),上部地层300米 至350米是流砂层,10

21、00米至1050米有一高压水层,作出井身剖 面设计。井口座标 XI: 3 246 535.0Yl: 2 054 875.0井底座标 X2: 3 245 972.95Y2: 2 054 665.0先根据井口与井底座标,计算出水平位移和目标方位。(1)根据提供的地质资料,在进行剖面设计时,应设法使动力钻 具造斜的井段和增斜的井段避开流砂层和高压水层。(2)对于钻井工艺及其它限制条件,在满足(1)项条件的前提 下,应选择较简单的剖面类型。(3)剖面类型选用“直一增一稳”三段制井身剖面。此种剖面简 单,地面井口至目标点的井身长度短,有利于加快钻井速度。(4)选择造斜点。根据垂直井深和水平位移的关系,造

22、斜点应选 在350米至600米间。如选在1050米以下,会使井斜角太大,是不 合理的。因300米至350米是流砂层,在井深结构设计时应用套管封固,以 利于定向造斜,防止流砂层漏失、垮塌等复杂情况出现。造斜点应 选在套管鞋以下不少于50米的地方为宜。因此,造斜点与井口之间 井眼长度不应小于450米。又因IOOO米至1050米是高压水层,为了下部井段能顺利钻进, 也应考虑下入一层中间套管封住高压水层。为了减少井下复杂情况 和有利于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在进行套管设计时,应避免套管鞋 下在井眼曲率较大的井段中,中间套管的下入深度应进入稳斜井段 150米左右为宜。在考虑上述因素后,造斜点的位置应在高压水

23、层 以上不少于400米处,也就是造斜点与井口之间的井眼长度不应大 于600米。经过上述的分析,如果造斜点应在450米至600米之间选择,那 么,把造斜点确定在500米处是比较合理的。(5)选择造斜率K为7 / 100米。根据造斜率计算造斜井段的 曲率半径R。(6)计算最大井斜角CLmaXR造斜段曲率半径,米。把已知条件代入上式得:amax=24.4。(7)分段井眼计算:增斜段稳斜段4.三维定向井设计的井眼轴线,既有井斜角的变化,又有方位角的变化,这类 井段为三维定向井,实际作业中,有时会碰到三维定向井的问题, 大体上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 原设计为两维定向井,在实钻中偏离了目标方位,如 果偏

24、得不多,只要调整钻具组合或扭一次方位就可以了。严格地 说,实钻的定向井轨迹,都有井斜角的变化和方位角的变化,这种 三维定向井可以简化为二维的。第二种情况 在地面井位和目标点确定的情况下,在这两点的铅垂 平面内,存在着不允许通过或难以穿过的障碍物,不能在铅垂平面 上设计轨道,需要绕过障碍,设计绕障三维定向井。在海上丛式并 经常碰到这类井。第三种情况在地面井位确定的情况下,要钻多目标井。地面井位 和多目标点不在同一铅垂平面内,只有井斜角和方位角都变化,才 能钻达设计的多个目标点。三维定向井的轨迹设计和测斜计算很复杂,通常使用计算机软件完 成这些工作。第三节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井眼轨迹控制的内容包括:优

25、化钻具组合、优选钻井参数、采用 先进的井下工具和仪器、利用计算机进行井眼轨迹的检测预测、利 用地层的方位漂移规律、避免井下复杂情况等等。轨迹控制贯穿钻井作业的全过程,它是使实钻井眼沿着设计轨道 钻达靶区的综合性技术,也是定向井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按照定向井的工艺过程,可分为直井段、造斜 段、增斜段、稳斜段、降斜段和扭方位井段等控制技术,其中直井 段的控制技术见第七章第四节。一.定向选斜井段初始造斜方法有五类,即井下马达和弯接头定向、喷射法、造斜 器法、弯曲导管定向、倾斜钻机定向。目前,我国海洋定向井一般 采用第一种方式,常用造斜钻具组合为:钻头十井下马达十弯接头 十非磁钻铤十

26、普通钻铤(O30米)十挠性接头十震击器十加重钻 杆。这种造斜钻具组合是利用弯接头使下部钻具产生一个弹性力矩, 迫使井下动力钻具驱动钻头侧向切削,使钻出的新井眼偏离原井眼 轴线,达到定向造斜或扭方位的目的。造斜钻具的造斜能力主要与弯接头的弯角和动力钻具的长度有 关。弯接头的弯角越大,动力钻具长度越短,造斜率也越高。弯接头的弯角应根据井眼大小、井下动力钻具的规格和要求造斜 率的大小选择。现场常用弯接头的弯角为L52.25度,一般不大于 2.5度。弯接头在不同条件下的造斜率见第四节。造斜钻具组合使用的井下动力钻具型号应根据造斜井段或扭方位 井段的井深选择。使用井段在2000米以内,一般采用涡轮钻具或

27、普 通螺杆钻具,深层走向造斜或扭方位应使用耐高温的多头螺杆钻 具。造斜钻具组合、钻井参数和钻头水眼应根据厂家推荐的钻井参数 设计。由于井下动力钻具的转速高,要求的钻压小一般为29478.4千牛(38吨),因此,使用的钻头不宜采用密封轴承钻头,尤其是在浅层,可钻性好的软地层应使用铁齿滚动轴承钻头或合适的PDC钻头。根据测斜仪器的种类不同,分为四种定向方式:1.单点定向此方法只适用造斜点较浅的情况,通常并深小于IOOo米。因为造 斜点较深时,反扭角很难控制,且定向时间较长。施工过程如下:(I)下入定向造斜钻具至造斜点位置(注意:井下马达必须按厂家要求进行地面试验)。(2)单点测斜,测量造斜位置的井

28、斜角,方位角,弯接头工具面;(3)在测斜照相的同时,对方钻杆和钻杆进行打印,并把井口钻杆 的印痕投到转盘面的外缘上,作为基准点;(4)调整工具面(调整后的工具面是:设计方位角十反扭角)。锁住转盘、开泵钻进;(5)定向钻进。每钻进24个单根进行一次单点测斜,根据测量的井斜角和方位角及时修正反扭矩的误差,并调整工具面;(6)当井斜角达到810度和方位合适时,起钻换增斜钻具,用转盘钻进。在单点定向作业中要注意:在确定了反扭角和钻压后,要严格控制钻压的变化范围,通常在预定钻压19.6千牛(2吨)内变化;每次接单根时,钻杆可能会转动一点,注意转动钻杆的打印位置至预定位置;如果调整工具面的角度较大(90度

29、),调整后应活动钻具 23次(停泵状态),以便钻杆扭矩迅速传递。2 .地面记录陀螺(SRO)定向在有磁干扰环境的条件下(如套管开窗侧钻井)的定向造斜,需 采用SRo定向。这种仪器可将井下数据通过电缆传至地面处理系 统,并显示或用计算机打印出来,直至工具面调整到预定位置,再 起出仪器,施工过程如下:(I)选择参照物,参照物应选择易于观案的固定目标,距井40米 左右;(2)预热陀螺不少于15分钟,工作正常才可下井;(3)瞄准参照物,并调整陀螺初始读数;(4)接探管,连接陀螺外筒,再瞄准参照物,对探管和计算机初始 化;(5)下井测量,按规定作漂移检查;(6)起出仪器坐在井口,再次瞄准参照物记录陀螺读

30、数;(7)校正陀螺漂移,确定测量的精度;(8)定向钻进。3 .有线随钻测斜仪(SST)定向造斜钻具下到井底后,开泵循环半小时左右,然后接旁通头或循 环接头。把测斜仪的井下仪器总成下入钻杆内,使定向鞋的缺口坐 在定向键上。定向造斜时,可从地面仪表直接读出实钻井眼的井斜、方位和工具面,司钻和定向井工程师要始终跟踪预定的工具面 方向,保持井眼轨迹按预定方向钻进。4,随钻测量仪(MWD)定向MWD井下仪器总成安装在下部钻具组合的非磁钻铤内,其下井 前要调整好工作模式和传输速度,并准确地测量偏移值,输入计算 机。仪器在井下所测的井眼参数通过钻井液脉冲传至地面,信息经 地面处理后,可迅速传到钻台。MWD不

31、仅可用于定向造斜,也可 用于旋转钻进中的连续测量,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5.定向造斜中的注意事项:(1)如果定向作业前的裸眼段较长,应短起下钻一趟,保证井眼 畅通。(2)井下马达下井前应在井口试运转,测量轴承间隙;记录各种 参数,工作正常方可下井;(3) MWD等仪器下井前,必须输入磁场强度、磁倾角等参数; (4)定向造斜钻进,要按规定加压,均匀送钻,以保持恒定的工 具面。(5)造斜钻进或起下钻,用旋扣钳或动力水龙头上卸扣,不得用 转盘上卸扣;(6)起钻前方位角必须在2030米井段内保持稳定,且保证预定 的提前角。目前,“一次造斜到位法”也经常在我国海洋定向井中 使用,这种方法适用于造斜点较浅

32、,且机械钻速很快的造斜井段, 常常配合使用随钻测量仪。(7)井下马达出井时,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洗、保养。二.转盘钻增斜井段常用增斜钻具组合为:钻头十近钻头稳定器十非磁钻铤十钻铤(非磁钻铤和钻铤的总长度为1830米之间)十稳定器十钻铤(10 米)十稳定器十钻铤十随钻震击器十加重钻杆十钻杆(见图9一 10,从下至上,增斜效果越来越强。图中UG是指尺寸不足的扶正 器)。施工注意事项:1 .按设计钻井参数钻进,均匀送钻,使井眼曲率变化平缓。2.每钻进2550米测量一次,随时作图,掌握井斜、方位的变 化趋势。如果增斜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1)调整钻压改变增斜率。增加钻压可使增斜率增大,减小

33、钻 压,则使增斜率降低。(2)更换钻具组合,改变近钻头稳定器与相邻稳定器之间的距 离。改变的范围为1030米,距离越短,增斜率越低,距离越长, 增斜率越高;(3)改变近钻头稳定器与相邻稳定器之间的钻铤刚性,刚性越 高,增斜率越低;刚性越低,增斜度越高。(4)钻头底部距近钻头稳定器翼片中部的距离为0.71.2米。3.如果增斜率比设计值稍低(5 /100米以内),可采用强行增 斜法。(I)接单根后,开泵至设计排量,慢慢加压至设计钻压的75%左右;(2)转动转盘至设计转速,同时逐步增加钻压至允许的最大钻压;(3)钻完一个单根时,马上停转盘,钻压不回零,上提钻具。(4)划眼时,井底的最后2米左右不划眼

34、。采用强行增斜法要注意:一是当前钻进的转盘扭矩不应过大;二是 启动转盘时,要保持钻压达到预定的数值;三是整个井下钻具各组 件质量应合格;四是采用这种特殊方法只能达到微增效果(增斜率 可提高4 /100米左右经验数据)。三.稳斜井段常用的稳斜钻具组合(从下至上,稳斜效果越来越强。)。钻头十近钻头稳定器十短钻铤(36米)十稳定器十非磁钻铤十 稳定器十钻铤十键槽破坏器十挠性接头十震击器十加重钻杆。施工措施:1 .造斜或增斜结束后,下入第一趟稳斜钻具时,从造斜点开始要 慢慢下钻。尤其是在软地层、高造斜率的情况下,容易遇阻,并可 能产生新井眼,必须注意:(1)下钻遇阻时,活动钻具35次,切勿“压死”钻具

35、;(2)开泵,慢慢下放23次。(3)在遇阻点以上1.5米左右,中高速转动转盘(8090转/分),快速下放,钻压不超过98千牛(10吨);(4)通过遇阻点以后,上、下活动钻具12次,继续下钻。注意:在硬地层时,稳斜钻具在造斜段遇阻,仍可采用前述(I)、(2)步骤,只是活动钻具的次数适当减少,仍然遇阻时, 同样要转动转盘,只是转速适当地低一些,且控制钻压,慢慢下 放,切勿“压死”钻具。2 .在方位右漂严重的地层中钻进,可采用“超长翼”的稳定器 (钻具组合相同),以稳定方位角。也可采用PDC钻头(如R426 型),以利用PDC钻头具有方位左漂趋势的特性。3 .总结同一地层的自然增斜或降斜特性,合理地

36、选择稳斜钻具组 合。4 .测斜,最大测斜间距不超过IOO米,特殊井的关键井段测斜间 距应为30米左右,并及时绘制垂直剖面图和水平投影图,随时掌握 实钻井眼轨迹情况。四.降斜井段常用降斜钻具组合(见图9 - 12,从下至上,降斜效果越来越 强)。钻头十短钻铤(38米)十稳定器十非磁钻铤十稳定器十钻铤十键 槽破坏器十挠性接头十震击器十加重钻杆十钻杆。注意。1 .定向井的降斜钻具组合不宜采用大钟摆式,否则降斜率过高, 起下钻困难。2 .降斜段一般接近完井井段,井下扭矩和摩擦阻力较大,在满足 中靶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钻具组合,使用加重钻杆加压。五.扭方位一般地说,井斜的控制要比方位控制容易一些,如何实

37、现方位的 自由控制,也是定向井钻井的一大难题。影响方位的因素很多,除 地层这一不可改变的因素之外,钻井参数和钻具组合也对方位产生 一定的影响。其影响规律如下:在钻具组合方面,一般认为,对方位漂移产生主要的影响是前 3060米的钻具组件。稳定器能起到稳定方位漂移的作用,稳定器 越多,方位漂移总趋势的变化不会太大。也就是说,对稳斜钻具组 合,由于稳定器较多,方位的漂移趋势变化不大,而对于增斜和降 斜钻具组合,方位的漂移趋势可能变化。在钻井参数方面,钻压和转速也对方位产生影响。一般地认为, 适当的高转速(为90110转/分)和中等钻压98147千牛(1015吨),抑制方位向右漂移的效果较好。由于影响

38、方位漂移 的因素很多,地层的变化也很难掌握,因此方位控制的确较困难。 但是,要尽量少扭方位,一口井最多扭两次方位,还是可以接受 的。当实钻井眼轨迹严重偏离靶区范围,且根据当前的方位漂移趋势 无望进入靶区时,应下入造斜钻具组合扭方位。1 .施工要点:(1)扭方位钻具组合及其采用的钻井参数和定向造斜施工基本上 相同(建议尽量少下钻铤,防止压差卡钻);(2)选择可钻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地层(尤其是大段砂层),实施 扭方位作业;(3)深井扭方位,由于反扭角较大,一般采用随钻测斜仪扭方 位;(4)井斜角较大井段(40以上)扭方位,容易降斜。扭方位前 一趟钻,可以事先增加23井斜,以弥补扭方位时的降斜效果。

39、当然,采用先扭完方位,井斜自然降低以后,再适当地增斜,也能 保证较好的井眼轨迹;(5)依据实钻的垂直剖面图,确定采用何种扭方位的工具面角度 (增、降或稳斜)。2 .方位扭转角的计算方位扭转角的计算,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进行测斜计算,算出目前的井底坐标位置。如图9一13所 示,OT为设计的井斜方位线,Ode为实钻井眼轴线的水平投影,e 为目前的井底。d为距井底较近的测点位置。目标点T的坐标为 HT、ET、NT,并深为LT。根据测斜资料及测斜计算可知,d、e 二点的基本参数为井深Ld、Le井斜ad、ae,方位jd、je, e点的 坐标为垂深He,东位移Ee,北位移Ne。(2)计算现用钻具组合的

40、方位漂移率Kp。(3)计算现用钻具组合钻达目标点的总方位漂移量Ajp:下式假定现用钻具组合一直钻到目标点。如果钻了一段又换了钻 具组合,则应重新进行计算。(4)计算对准目标的方位线的方位角jz:如图9-14所示,自目前井底e,对准目标点T的方位线为eT, eT的方位角为jz, jz按如下公式计算。对于偏差Ajz,如果按照方位漂移率不变,那么从目前井底e钻达 目标T,需要的方位漂移(见图9一 15)o(6)控制方位角的方法选择方法的依据是将AjP与2Ajz进行对比,2Ajz是需要的方位 漂移角,AjP是用目前采用的钻具组合可能达到的方位漂移角。若2Ajz=Ajp,表示需要与可能正好相符,则用现用

41、钻具组合的 自然漂移率就可以将方位扭过来,从而准确中靶。若2Ajz与AjP相差较大,甚至符号相反(一个是正号,一个是 负号),则表明必须使用动力钻具带弯接头强行扭方位。必须记 住,在强行扭完方位之后的钻进过程中,方位仍然会漂移。所以, 在计算用动力钻具(带弯接头)扭方位的方位扭转角时,必须考虑 方位漂移的影响。(7)用动力钻具强扭方位的扭转角Aj可用下式计算:j= Ajz-1/2 Ajp(9-71) 上式表明,用动力钻具强扭方位时,要“少扭”一些角度,留下一 些角度让钻具组合的自然漂移去扭。这个“少扭”的角度就是1/2A jP(8)计算预计的井底井斜方位角jrjr=je+j+jp (9-72)

42、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强调。上述的计算是根据该井正在使用的钻 具组合和正在钻进的地层的具体条件下的井眼方位漂移率来计算 的。在继续钻进过程中,当钻具组合和地层发生变化时,方位漂移 率也发生变化,原来的计算也就无效了。这时需要根据井身水平投 影图及新的测斜资料,重新计算。定向井的方位控制是一个不断进 行的过程,不可能进行一次计算就能成功。但是每一次计算都只能 是根据靠近目前井底的那个井段的方位漂移率来进行。3 .图解法扭方位的工具面图解法扭方位是一种近似计算工具面的方法,使用简单,求解迅 速,是现场常用的方法。造斜工具的工具面方向决定使用这种造斜 工具钻出的新井眼是增斜、降斜还是稳斜,是增方位还是减

43、方位。 工具面大小也决定着造斜工具的造斜能力用于井斜和方位上的分配 比例。工具面对井斜和方位的影响,如图916所示。由上图可知:0 TF90o时,装置角位于第一象限,增斜,增方位。90o TF180o时,装置角位于第二象限,减斜,增方位。180o TF270o (-90 )时,装置角位于第三象限,减斜, 减方位O270o TF0,表示方位增加,作图时应以OA为始边,顺时针转动至 OB方向;jO,表示方位减小,应以OA为始边,逆时针方向 转到OB线。(5)用量角器量得NQAB和NQAB , NQAB表示增斜扭方 位,ZQABz表示减斜扭方位的装置角。(6)用直尺量得OB和OB的长度,按所选比例换

44、成角度,即 表示扭完方位后所能达到的井斜角。其中OB表示增斜减方位, OB,表示减斜增方位。如图9一 17所示。六.长曲率大斜度井技术1 .常用井身剖面大斜度井的井斜为5585 ,大斜度井可以采用常规的定向钻井 工具来完成,但稳斜井段通常使用MWD测斜。根据水平位移大 小,大斜度井常常采用两种剖面,即:三段制型和五段制 “J”型剖面。通常,大斜度井的剖面中没有降斜井段。水平位移在IOoo米左右或最大井斜为5570的大斜度井,适合 用三段制“J”型剖面。这种剖面要求连续造斜至预定的最大井斜, 在大斜度的情况下稳斜钻进,以便增加油层的裸露面积,稳斜井段 一般较短,以防止摩擦阻力过大和降斜,增加施工

45、困难。这种剖面 尤其适合于地层倾角较大的油层。水平位移较大的大斜度井,适合采用五段制“J”型剖面,即第一 增斜段至第一稳斜段至第二增斜段至第二稳斜段的剖面,在同等条 件下,它比三段式剖面需要的垂直井深要长。这种剖面的施工方法 可以这样进行。钻完直井段后下入表层套管,然后按24度/30 米的增斜率钻完第一增斜段,根据需要第一段井斜角可增至30 一 40度左右,稳斜钻进部分井段后,下入技术套管,再按1320度 /100米的增斜率钻至最大井斜角,如果余下的稳斜段还很长(一 般超过300米),应在增斜段钻完后再钻部分稳斜段时下入一层技 术套管,以保证下步施工顺利。一般来说,进行大斜度井剖面设计,还应考虑下列问题:(1)井 眼曲率过大以及重力问题,它们与摩擦阻力、钻速、降斜趋势、压 差卡钻、机械卡钻以及岩屑堵塞等有很大的关系,应采用计算机进 行摩擦阻力的设计计算;(2)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