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然资源数字赋能的基础支撑体系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169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自然资源数字赋能的基础支撑体系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构建自然资源数字赋能的基础支撑体系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构建自然资源数字赋能的基础支撑体系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构建自然资源数字赋能的基础支撑体系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构建自然资源数字赋能的基础支撑体系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自然资源数字赋能的基础支撑体系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自然资源数字赋能的基础支撑体系实施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构建自然资源数字赋能的基础支撑体系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1、十四五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全面加强,自然资源市场化配置 效率显著提高,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应保尽保,优势矿种保障能力明 显提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采矿权数控制在 3000宗以内,其中砂石土矿控制在1500宗以内。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更加完备,耕地占补平衡 全面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力度不断加强,生产矿山全部达 到绿色矿山标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国家下 达目标,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少于4. 2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不 低于59%,森林蓄积量不少于7. 1亿立方米,自

2、然保护地面积比例稳 定在IK左右。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 面建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度明显提升,主体功能区战略落 地实施,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和国土 开发强度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 全面节约、循环利用的模式和管控体系基本建立,单位GDP建设用地 使用面积下降率达到国家下达目标,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30%以上。自然资源资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基本摸清, 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基本明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 代理制度初步建立,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

3、度基本建立。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更 加健全,用地全程一体化监管、自然资源监测保护及督察执法保障体 系全面建成,自然资源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在自然资源领域的获得感更加充实,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 实现全覆盖,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更加科学完备,测绘地理信息服 务水平全面提升。2、2035年远景目标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全面形 成,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全面实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 权益充分彰显。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建立健全,价格市场决 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现代化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

4、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全面完善。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稳固,绿色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国土空间品质、生态保护质量、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全国 先进水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实施保障坚持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建立健全规划实施长效机制,确保规 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第一节健全重大战略实施保障机制坚持稳进高新工作方针,在耕地保护、规划管控、地灾防治上求 稳,在要素供给、矿业转型、登记管理上求进,在管理模式、工作举 措上求新,。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强化四重工作计划性管理,落实五 要事项马上办要求,实行周报告、月调度、季点评、年考核全过程管 控,逐级分解落实,确保责任到岗到人。

5、围绕加强要素保障与服务、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革命老区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公开 承诺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第二节深入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1、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筑牢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责任体系,落实法治建设领导责任制和行 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全面履行自然资源管理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梳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加强行政应诉应 复能力建设,深化谁主办、谁应诉应复工作机制,落实行政负责人出 庭应诉制度。推进行政民事公益诉讼和非诉执行,畅通自然资源违法 行为处置渠道。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贯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 执法检查。实施综合执法、大数据执法,建立健全

6、巡察制度。加强执 法监督,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情况通报制度。配齐配强自然资源系统 法制机构队伍,全面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2、持续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根据全国、全省八五普法规划,制定自然资源系统普法规划。严 格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建立分级负责、协作 配合的普法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自然资源系统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监 督评价体系。加强自然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普及,丰富普法 渠道和形式,广泛运用新媒体普法,营造良好的自然资源法治氛围。3、深入推进机构改革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强化公益属性,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 升整体服务保障效能。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和咨询委专家库建设,积极 引进自然资

7、源领域紧缺人才。聚焦市县两级机构改革中干部管理体制、 执法机构、分局、乡镇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持续深入专题 调研,督促指导基层改革后续工作。第三节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进现代测绘基准维持与服务、遥感影像智能提取等关键技术向 智能化发展,重点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湖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 网(HNCORS)兼容北斗导航系统升级改造、矿山三条边界适时监测、 地质灾害防治两库两预警两提升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研发引领行业 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基础测绘、矿山地 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一湖四水资源环境深空对地监测、 矿产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等领

8、域创建科 技创新平台,重点支持国土资源评价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洞庭湖 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遥感湖南省重点实验 室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提升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强自然资源科普体系建设,搭建全省 联动的自然资源科普宣传展示与教育平台,完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 设发展和评估考核机制。建立面向自然资源相关行业部门的科技资源 信息共享平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第四节加强规划计划衔接与实施1、加强规划衔接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为目标,强化与国家自然资源 发展规划、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服务保障全省经济

9、 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以及长株潭都市圈、城镇 体系布局、综合交通网、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江河湖库保护利用、 产业园区发展布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江流域等国土空间专项规 划和部门专项规划的衔接,共同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和节约集约利 用工作,共同扛起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修复责任。2、强化年度计划协调按照短期计划与长期规划协调配合的要求,年度计划要落实自然 资源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将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指 标分解纳入年度指标体系,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明 确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举措的年度实施要求。3、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充分发挥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决策指

10、导、统筹协调作用, 推动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自 然资源规划实施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引导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建立规划任务清单,完善绩效 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将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级自然资源 部门考核体系。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督促各级自然资源部门逐项 抓好落实,及时协调、化解目标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困难。4、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制度,鼓 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加强实地调查研究,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规 划年度监测分析聚焦重点任务落实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提出改进计 划建

11、议。规划中期评估结合自然资源管理新变化新要求,重点评估实 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推进规划实施建议。规划总结评估坚持 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展现规划实施成效和深刻变化,统筹做好 定量测算和定性评价。三、构建数字赋能的基础支撑体系坚持集约优化、开放共享、系统共建,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 字化思维、数字化平台推动数字赋能的自然资源基础能力建设,为自 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第一节打造用地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1、优化用地审批服务优化用地审查报批管理模式,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健全增存 挂钩机制,更好保障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升级全省用地报批联审 系统,梳理和优化建设用地

12、审批事项和流程,实现规划、建设用地预 审和规划选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土地储备和供应等事项集中 审批、统一办理,确保省市县在同一张底图、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报批 审批,提升无纸化、智能化、高效化水平,实现有效监管。做好过渡 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管理。2、加强土地供应管理继续推行存量、增量分类处置。对存量闲置土地,形成市场主体 非净地闲置土地清单,纳入净地攻坚战,实行攻坚行动;形成市场主 体净地闲置土地清单,纳入月清三地,实行执法行动)。创新促进盘 活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 对新增建设用地,严格执行供地承诺制度,依法依程序公告撤销限期 未供应土地。优化电

13、子监管号审核管理,加强审批供应一致性、详细 规划合规性、净地情况、土地出让价格形成等配号前审核把关。严格 净地出让,通过视频监控和批后监管系统,逐宗审核拟供地块的净地 状态,确保拆迁到位、配套到位、规划到位。3、严格土地登记管理联通用地联审系统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实现不动产单 元代码与土地供应电子监管号自动关联、自动核验,确保审批、供应、 登记信息相互一致,形成建设用地闭环管理。4、规范土地储备管理土地储备和园区周转用地规模实行年度总量控制。严格储备土地 入库审核,入库土地必须完成征地拆迁和办理不动产登记。因市场等 原因流拍的土地,符合条件的经审核后可以纳入储备土地管理。强化 信息监测

14、监管,实现储备项目入库、在库、出库全流程管理,避免土 地储备成为批而未供土地的避风港。第二节打造自然资源监测保护体系1、强化省级全面监测健全月发现、季小结、年总结监测机制,完善1+N卫星监测体系,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对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开展常规监测,对违法用地、 耕地数量、耕地使用、农民建房、无证采矿、生态红线等情况开展专 题监测,分类处置监测发现问题。采取引进、创新等多种方式,持续 提高变化图斑智能提取技术和多源遥感数据一体化处理能力,在省级 层面完成管理数据比对和实地核查,确保问题全发现。2、创新任务督办机制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在省级层面形成处置意见和任务清单,每月 分类交由市县和其它部门处置,

15、变交问题为交任务,力争月发现、月 处置、月清零。加强和改进案件查处工作,对所有违法用地用矿行为 实行分级全立案、限期全结案,分类推进省级直接立案、提级立案和 公益诉讼。3、严格问题销号管理不断完善月清月结标准要求,把问题整改任务分解到月,严格阶 段性月清月结,确保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严格问题销号审核把关,健 全审批管理与督察执法双向反馈机制,落实增违挂钩。畅通上下沟通 衔接,注重通过问题整改销号查找和堵塞管理环节漏洞。第三节打造自然资源督察执法体系1、强化自然资源部门执法监管推进省级督察执法一体化,整合督察执法力量,实行分片包干负 责制,有效促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和违法案件查处。推进市县执 法

16、机构改革,打造过硬的自然资源执法队伍。聚焦月清三地两矿,突 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耕地保护、无证采矿三大主题,通过月调度 机制,压实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主要负责人主体责任,确保违法 用地用矿分级全立案、限期全结案、依法全移交。健全日常巡查制度, 完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2、构建督察执法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联动,对发生土地违 法案件造成严重后果或一年度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 的地区。加强与检察院联动,对市场主体违法占用耕地10亩以上、永 久基本农田5亩以上的违法情形,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且 符合相关立案条件的,依法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或

17、者公益诉讼 程序。加强与法院联动,对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自然资源部门作出的 处罚决定的,依法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加强与公安部门联动,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执法协作机制,联动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加强与 审计部门联动,将自然资源管理和违法问题线索同步移交审计部门。 加强与发改、法院、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将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行为 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推行黑名单制,实现违法信息共享互认、违 法行为联合惩戒。第四节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建设自然资源一平台对各级权限内的土地批供、不动产登记、矿权审批、资质审查、 工程项目等所有数据实行省级存储、统一运维、分级共享,加快推进 现有各类管理系统贯通联动、集成

18、升级,完善用地全程一体化管理和 自然资源监测保护、执法保障等应用模块。2、建设国土空间一张图以实景三维湖南为时空数据基底,加快建成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数据为底板的标准统一、相互关联、实时更新、可量测的自然资源三 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全面整合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批供、确权登记、 资产清查、矿权管理、风险勘查等各类空间数据,打造覆盖全面、更 新及时、管控精准的湖南国土空间一张图,对内支撑自然资源业务管 理和服务,对外支撑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3、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按照涉密最小化和需求优先、应转尽转、能转尽转的原则,在确 保业务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速形成一体化的自然资源业务网络。4、建设自然资源一朵云统

19、一建设大容量、广带宽、双备份并具有一定超级计算能力的自 然资源大数据云,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安全防护、集约共享、节约利 用,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统一、安全、稳定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 网络资源。四、加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全面履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职责,依托1+N卫星监测体系 (自然资源变化情况常规监测+违法用地、耕地数量、耕地使用、农 民建房、无证采矿、生态保护红线等专题监测及其他专项监测),推 进自然资源监测常态化,推动调查监测成果广泛应用和社会化服务, 有力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节统筹开展自然资源调查对外发布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常态化开展自然资源变化情况年 度调查和成果更新,保证调查成果

20、现势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三高 四新战略实施、耕地保护和乡村振兴,开展耕地、湿地、森林、草原、 水(含地下水)、地下资源、地表基质等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和耕地后 备资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资源潜力、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程度、损毁 土地等管理服务调查,进一步查清各类自然资源质量、结构、生态功 能以及相关人文地理信息等。第二节常态化开展自然资源监测实施卫星遥感动态监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比对,开展土地利用 在内的各类自然资源变化情况监测,按需开展耕地保护、违法用地、 农民建房、无证采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 边界、生态修复、重要河湖、地理国情监测等专题监测。根据需要组 织开展应急监测。实施

21、多源数据综合监测,多角度、多层次分类划定 监测网格区,综合应用光学卫星遥感、雷达、无人机等多源数据对重 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开展精细化综合监测,探索开展自然资源固碳家底 监测。第三节加强监测结果分析评价共享应用1、开展调查监测成果统计分析评价研究建立自然资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模型,在宏观上,立 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叠加相关的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信息, 开展历史关系分析、现状评估和规律探寻,开展自然资源战略分析; 在微观上,结合自然资源管理实际,采用基本统计分析和综合分析评 价相结合方式,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耕地资源保护成效、建设用 地、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分析评价,用分析

22、评价 成果检验工作成效、推动问题整改、优化工作举措。2、推进调查监测成果应用服务大力推进调查监测成果省市县乡四级在线业务化应用,服务自然 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健全与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 林业、统计、电力等部门数据共享交换机制,逐步形成一家出数据、 大家用数据工作格局。制定涉密调查监测成果脱密脱敏清单,建立调 查监测成果发布机制,扩大社会化应用服务效益。第四节健全调查监测支撑体系推进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以数字高程模型、数字表面模型 等基础地理信息为基底,加快国土调查、自然资源监测、地质调查等 各类调查监测成果的数据融合,逐步建成标准统一、相互关联、实时 更新、可量测的全省自然资

23、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及配套管理系统, 实现自然资源的一体化三维管理。研究制定调查监测数据库标准和卫 星监测图斑提取、外业核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等技术规程,推进自 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标准化。加强调查监测装备能力建设,加大自然 资源部南方丘陵区自然资源监测监管重点实验室建设。深入开展变化 图斑智能提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雷达、高光谱等新型遥感技术 探索应用,拓展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研究,构建天 一空一地一网一体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五、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全面转型升级坚持需求引导、精准服务,深刻把握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规律,深 化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和各

24、行各 业需求,高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节夯实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基础1、完善升级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优化湖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HNCORS)布局,增强基准站网 信号强度和有效定位范围。推进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软硬件国产化升 级改造,兼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打造湖南省北斗应用技术 研究创新高地。开展水准路线联测和组网平差,动态巡查维护测量标 志,优化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推进平面、高程、重力控制网的三 网深度融合,构建全省统一的三维、动态、高精度的现代测绘基准。2、多源联动获取遥感影像数据持续完善遥感影像统筹机制,提高卫星遥感影像获取频次,加强 航空摄影工作协同,建设遥感影像共享

25、池。适度超前研发引进遥感影 像智能分析系统,利用卫星云遥打造一站式搜索引擎。积极对接国家 相关卫星遥感应用机构,主动参与新型遥感产品设计和典型应用示范, 建设省级卫星遥感产品地面检校场。3、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在做好全省1 : IOOOO地形图和市县城镇开发边界内1 : 500地形图生产更新的基础上,以满足要求、贴近需求为导向,推进新型基础 测绘体系和实景三维湖南工程建设,建立以实景三维湖南为核心的新 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带动生产组织体系、标准政策体系、技术支撑 体系和应用服务体系的全面重构。按照试点验证、按需精化、以用促 建、省市联动的思路,基本建成覆盖全面、更新及时、管控精准、立 体直

26、观、承载力强的实景三维湖南和省级统筹、联动更新、开放共享、 按需服务的湖南省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第二节拓展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服务1、强化卫星遥感应用服务统筹推进省、市两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做好省市县三级卫 星遥感、航空影像数据共享服务。立足保障服务自然资源调查评价、 确权登记、用途管制、生态修复、开发利用、督察执法等领域的基础 上,持续做好耕地保护、粮食种植、河湖岸线、绿心管控、森林消防、 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方面卫星监测服务,积极拓展卫星应用领域。 完善全省典型地物光谱库、光学遥感影像数据解译样本及专家知识库, 提高遥感影像地物分类识别、变化监测、定性分析、快速响应能力。 健全1 + 14+

27、X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包括1个省级主中心、14个市级分 中心、X个行业部门服务中心及其他企事业服务节点的卫星遥感应用体 系),推动创建航空航天遥感应用示范省。2、提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建立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省级监管机制,坚决打击非法建 设行为。充分吸收消化现有卫星导航定位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北斗高 精度位置服务平台优化升级,组建省内定位站网联盟,探索省际协同 服务解决方案,联合周边省份开展跨省无缝漫游协同服务,进一步增 强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探索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于自然资源领 域的技术解决方案,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校卫星导航研究中心数据共享 与协同创新,推进位置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开发多

28、种类、信息化、 体系化的高精度位置服务产品。开展毫米/厘米/分米/米级实时定位增 强互联网数据服务标准化、接口化研究。3、丰富测绘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充分利用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优化改造天地图湖南,保持 内容动态更新和可视化展示。深化数字(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数字 李生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更新完善系列标 准地图,优化地图在线服务,开发地图应用新产品,增强公益性地图 保障能力。加强航空航天遥感科普、先进测绘技术和装备、典型测绘 成果的应用展示,增强用户体验式服务。4、推进地理信息大数据产业化应用制定地理信息大数据开放目录,有序开放数据。建立数据开发联 盟,加快地理信息大数据与

29、各行业融合,培育数据分析挖掘市场,丰 富数据资源、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建立数据确权、数据认证、数据 监管、数据定价、数据安全等数据交易管理标准,推动数据要素有序 流动。支持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搭建平台,开展湖南大数据交易。5、加强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进一步加强应急测绘组织体系、工作体系、指挥体系、保障体系 建设,完善应急测绘预案,建立突发事件分级响应制度。成立由省级 应急测绘保障队伍、市州和县市区应急测绘行动组、应急测绘专家咨 询组构成的应急测绘专业队伍,提升应急测绘装备水平,加强与其他 部门资源共享与应急协同,常态化开展平战结合演练,提高应急测绘 快速反应能力。第三节创新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管理1、推

30、进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改革推动修订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办法,制定出台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完善制度保障, 强化政策引导。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 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全流程多测合一,推行业主委托、市场收费运作 模式,促进测管分离。2、加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管理推动多测合一改革落实到县,并贯穿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规范 测绘资质管理,强化测绘资质巡查、成果质量监督抽查、测绘安全保 密检查和测绘市场监督检查,健全测绘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加快完成 新一轮测绘资质复审换证。规范地理信息资源汇集和管理。加强测绘 地理信息行业诚信管理。加强问题地图排查和监管,依法查

31、处存在损 害国家主权、泄露国家秘密等严重问题的地图。六、强化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资源要素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完善用地保障模式,优化 资源要素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保障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用地需求1、助力三高四新战略落地实施强化国土空间和资源要素保障,优化全省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产 业园区整合优化,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助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 造业高地。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推进自然资源科技创 新和融合发展,发挥好测绘地理信息基础保障作用,助力打造具有核 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和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 配置改革,在保护资源上监管

32、从严、在保障发展上简政放权,不断提 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助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2、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全力服务保障全省先进制造业八大工程、科技创新七大计划、改 革开放五大行动和制造强省重点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合理用地需求。 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实事和重大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在 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以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的依据,切实 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强化用地计划省级分类统筹配置,对基础设 施、产业项目、公共服务、民生工程等四类项目全部由省级保障。对 铁路、高速公路、水运、机场、水利等国家和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优先保障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保障产业园区用地需求推行周转用

33、地+标准地+弹性供地产业园区用地政策,根据产业 园区近三年平均供地水平,分类预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周转指标。推行 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工业用地供应制度,降低 工业企业用地成本,更好服务产业发展。4、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支持乡 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助力打造接二连三全产业链。省级每年 安排至少10%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乡村产 业等乡村建设用地。对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应保尽保,单列用 地指标。第二节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1、建立现代土地市场体系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城乡统一

34、 的建设用地市场。初步建立产权明晰、市场定价、信息集聚、交易安 全、监管有效的土地二级市场,基本形成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的现 代土地市场体系。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 建设租赁住房,保障新增租赁住房合理用地需求。落实住宅用地和储 备土地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公示地价体系建设和管理,依法做好基准 地价和标定地价定期确定和更新。完成交易平台搭建、交易规则制定, 提升土地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土地市 场运行机制。第三节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1、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发挥成片开发政策和计划调节作用,科学核定城镇新增建设用地 规模,逐步减少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有

35、效控制新城新区和开发区无序 扩张。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继续开展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建立 土地精细化供应管理体系,服务五好园区建设。强化土地开发强度刚 性约束,分行业制定产业项目用地投入产出强度指导标准,推进以地 控税、以税节地、亩均效益综合评价,落实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 积下降率的控制要求。完善承诺供地时间+逾期公告撤批制度,坚决 防止新增批而未供土地。2、积极盘活存量用地统筹运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手段,因 地制宜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规范有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加强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建立完善经济激励机制,形成形式多样的 改造开发模式。完善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

36、制,促进批而未用土地有效 利用。加强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将考核结果作为开发区评 优、扩区、升级的重要依据。持续开展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创建 活动,推广节约集约用地经验做法。七、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三高 四新战略实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为根本目的,统筹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强化创新思维、系统思维、 科技思维、法治思维,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自然资源全生命周期 管理,着力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着力高效服务保障现代化新湖南 建设、着力推动人与自然

37、和谐共生,更高质量、更可持续保护和利用 绿水青山,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湖南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新篇章。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增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不动产登记、测绘地理信息等公共 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稳进高新工作方针,把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统 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 源利用上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 安全的发展。坚

38、持深化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推进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制度创新、科技创 新、协同创新,加强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增强事业发 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 体性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更好发挥自然资源保护和保障 作用,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 险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目标引领,聚焦三个高地定位和四新使命,正确处理保护与 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 战略提供高质量的资源要素保障。第三节主要目标1、十四五发展目标高

39、质量发展的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全面加强,自然资源市场化配置 效率显著提高,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应保尽保,优势矿种保障能力明 显提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采矿权数控制在 3000宗以内,其中砂石土矿控制在1500宗以内。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更加完备,耕地占补平衡 全面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力度不断加强,生产矿山全部达 到绿色矿山标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国家下 达目标,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少于4. 2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不 低于59%,森林蓄积量不少于7. 1亿立方米,自然保护地面积比例稳 定在11%左右。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40、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 面建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度明显提升,主体功能区战略落 地实施,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和国土 开发强度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 全面节约、循环利用的模式和管控体系基本建立,单位GDP建设用地 使用面积下降率达到国家下达目标,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30%以上。自然资源资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基本摸清, 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基本明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 代理制度初步建立,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建立。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更 加

41、健全,用地全程一体化监管、自然资源监测保护及督察执法保障体 系全面建成,自然资源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在自然资源领域的获得感更加充实,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实现全覆盖,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更加科学完备,测绘地理信息服 务水平全面提升。2、2035年远景目标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全面形 成,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全面实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 权益充分彰显。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建立健全,价格市场决 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现代化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全面完善。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稳固,绿色产

42、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 式广泛形成。国土空间品质、生态保护质量、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全国 先进水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八、现实基础和发展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效十三五时期,紧扣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职责,奋力拼搏、积极 进取,顺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四五发展 奠定了坚实基础。资源和生态保护取得新成就,完成了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违建 别堂问题清查整治任务,坚决遏制违法侵占耕地乱象,形成强大震慑。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950万亩。2020年, 全省现状耕地为5550万亩,即可恢复耕地为468. 21万亩。统筹推进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

43、护红线评估调整,妥善处置生态保护红 线与矿业权和永久基本农田重叠问题,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 21万平 方公里。开展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完 成五大矿区生态保护修复主体工程、长江干流湖南段和湘江干流10公 里范围内的545个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要素保障实现新突破,强化土地要素供给,持续推进用地审批放 管服改革,累计批准新增建设用地122. 55万亩,供应土地179. 41 万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9998亿元。实施增减挂钩项目269个72万 亩,贫困地区通过节余指标交易增收247. 48亿元。实施地质勘查项 目632个,基本完成80个矿种矿产资源国情调查,雪峰山一幕阜

44、山弧 形构造带金矿找矿取得突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45处,矿产资源勘 查增储进展顺利。资源利用效率再上新台阶,创新推进存量土地处置,完成批而未 供土地处置46. 79万亩,闲置土地处置26. 2万亩,工作成效和经验 在全国推介。实行园区周转用地政策,探索标准地+承诺制供地模式, 圆满完成国家下达十三五期间全省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目 标任务。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主要矿种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大中型矿山主要矿种三 率指标达标率达到91%o矿业转型发展形成新局面,推动出台1 + 1+4系列政策文件,制 度设计基本形成。矿业转型发展改革试点进展顺利,

45、形成了一批可复 制、可推广的探索成果。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行动,推进郴州、花 垣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65家、省级 绿色矿山124家。启动县级砂石土矿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整顿矿 业秩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矿业权数量由6994宗减少至3564宗, 形成矿山整治三十六湾模式和花垣模式,矿山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改革创新增添新动能,全面完成自然资源机构改革,成立省市县 三级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建立省级自然资源督察制度,地勘单位改革 和市县两级自然资源执法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机构、人员、职能深度 融合。加大土地矿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测绘地理信息、地质灾害 防治、存量土地处置、

46、耕地占补平衡、自然资源督察执法保障体系等 工作举措,层层传导工作压力,落实共同责任机制,取得较好成效。 完成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阶段性任务,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度 框架,持续深化多规合一多测合一改革,协同审批效率显著提升。民生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推行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一站办结, 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全面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全面完成农村集体 土地确权登记,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 记。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核销地质灾害隐患5482处, 12. 95万户43. 72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完成1 : 2000基础 数据库建设和湖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HNCO

47、RS)提质建设,面向 社会无偿提供地理信息成果641. 3万幅278. 28TB,价值7695亿元。 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应急测绘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测绘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十三五时期,我省从国土资源事业迈向自然资源事业,资源管控 力、工作执行力、管理支撑力明显增强。通过两年多平稳转换、继承 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规律性认识。第二节面临的形势从全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 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看, 我国已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

48、务艰巨。 从湖南看,全省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既面临重 要战略机遇,也面临较大风险挑战。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要素保障刚性需求没有改变;人 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强烈诉求没有改变;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底线 约束没有改变。有利的是,全省上下保护意识显著增强,节约集约利 用水平稳步提升,科学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机构 改革后的自然资源治理效能逐步显现,在国省重大战略实施中推动自 然资源高质量发展具备良好条件。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实现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责任重大,推进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时间紧迫,统筹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压力 依然较大,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更大提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格局任重道远,人均耕地量少、地质灾害隐患点多、矿业转型迫切、 改革创新不足,现代测绘供给与需求不完全匹配,治理能力现代化还 存在短板弱项。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 新特征新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确定性工作应对 不确定性形势,不断推进全省自然资源事业取得新发展。资料参考:湖南省十四五自然资源发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