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关社区避难设施建造与使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312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有关社区避难设施建造与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有关社区避难设施建造与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有关社区避难设施建造与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有关社区避难设施建造与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有关社区避难设施建造与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有关社区避难设施建造与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有关社区避难设施建造与使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有关社区避难设施建造与使用什么是社区应急避难设施?应急避难设施指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场地,经 过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为疏散人群提供安全避难、满足基本生活保障及 救援、指挥的场所。应急避难设施又可进一步分为临时应急避难设施和长期应急避难设 施。而社区应急避难设施是指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 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原则(-)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准绳,充分考虑居 民居住环境和建筑情况,以及附近可用作避难场所场地的实际条件,建 设安全、宜居城市。(二)科学规划。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作为城市防灾减

2、灾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应当与火车西站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火车西站总 体规划同步实施。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要合理制订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近期规划要适应当前防灾需要,远期规划要通过城市改造和发展,形成 布局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三)就近布局。坚持就近就便原则,尽可能在居民区、大型公用 建筑等人群聚集的地区多安排应急避难场所,使居民可就近及时疏散。(四)平灾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应为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平时 作为居民休闲、娱乐和健身的活动场所,配备救灾所需设施(设备)后, 遇有突发重大灾害时作为避难、避险使用,二者兼顾,互不矛盾。(五)一所多用。应急避难场所应具有抵御多灾种的特点,即在突 发

3、地震、火灾、水灾、战争等事件时均可作为避难场所。但多灾种运用 时,应考虑具体灾害特点与避难需要的适用性,注意应急避难场所的区 位环境、地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社区避难设施的建设要求L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项目构成应包括避难建筑、避难场地和应 急设施。2、避难建筑应根据灾害种类,合理设置应急避难的生活服务用房和 辅助用房。其中:生活服务用房可包括应急避难室、医疗救护室、物资储备室。辅助用房可包括值班室、公共厕所。3、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地应包括应急避难区、应急管理区、 应急医疗救护区、应急公厕、应急供电、应急供水等用地。4、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设施应包括应急供电、应急供水、 应急广播等

4、设施。5、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遵循场地安 全、交通便利和出入方便的原则,并满足以下条件:一、应选择地形较为平坦、空旷,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场地;二、宜与城市应急疏散道路相连,利于人员和车辆进出;三、应便于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设施接入的地段;四、应处于周边高层建筑、高耸构筑物的垮塌影响范围之外。6、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应优先选择街区公园、街区广场、社区绿地、 社区服务中心、中小学校等公共设施,并应按照避难要求进行改造建设, 使之符合避难场地和避难建筑的要求。7、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应以避难人员步行1015分钟 能到达避难场所入口为原则确定,且不宜超过1000米。8

5、、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内应有两条及以上方向不同的安全通道与外 部相通,其中主通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4米,次通道的有效宽度不应 小于2.5米。社区避难场所的建筑与设施要求第一、避难建筑宜为低层建筑。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合建时,应急 避难室应设在建筑物低层,并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第二、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的相关规定;抗震设防标准为重点设防类。第三、避难建筑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二级,有关设施的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相关规定。避难建筑

6、至少设2个安全疏散出口,多层避难建 筑至少设2部安全疏散楼梯。第四、避难场地应具备良好的给水排水条件,满足给水排水要求, 提供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也可设置临时性贮水设施,贮存桶装、瓶装饮用水。第五、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宜结合现有生活污水排水设施设置公共(或应急)厕所。公共(或应急)厕所内应设盥洗槽、洗手盆、水嘴 和便器。避难场地盥洗槽、洗手盆、水嘴数量按每IOO避难人数不应少 于1个设置,大便器数量宜不少于避难人数的1.0% ,男女比例宜为1:2 且应男女分设,必要时也可采用移动式简易厕所。第六、应急避难场地的供配电设施宜利用周边建筑供配电

7、设施或设 专用的供配电设施。避难建筑、应急避难室宜按二级及以上负荷供电。第七、室外设置的供配电设施应采取抗震、防雨水、防晒、防冻等 防护措施。供配电线路宜敷设预留到避难场地各功能区,供电容量应满 足各功能区照明和设备运行的需求。第八、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电源可利用周 边建筑的现有设施,并可装配临时发电机和蓄电池。第九、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防雷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要求。第十、避难场所应设置区域位置指示和警告标识,并宜设置场所设 施标识。社区避难设施什么时候使用?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

8、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 件的安全避难场所。紧急时避难,闲时利用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 逃生知识。应急避难场所的修建,说明政府管理中一个科学、透明的灾害处理 方式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在形成。假如发生不可避免的灾害,假如 灾难来临,比如地震或火灾等,那么,这些越来越多的应急避难所, 就将成为一个能为千万人提供生命线的避难场所,成为呵护生命的公园。一般分布在城郊区,一旦发生地震及其他灾害,市民可疏散到附近 的紧急避难场所避险。应急避难所必须在闲时利用微救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逃生知 识,让应急避难所一处多用,提升市民防灾应急意识。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应急避难所共有应急棚宿区、应急医疗救 护、应急物资供应、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厕所等多种应急避难功 能。希望大家可以提高防灾意识,社区要建设更多避难设施来做好抗灾 防灾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