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力传感器设计的应力集中原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321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力传感器设计的应力集中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测力传感器设计的应力集中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测力传感器设计的应力集中原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测力传感器设计的应力集中原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测力传感器设计的应力集中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力传感器设计的应力集中原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概述对于电阻应变片式测力传感器(以下简称“测力传感器)来说,弹性体的结构外形与相 关尺寸对测力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极大。可以说,测力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弹性体 的外形及相关尺寸。假如测力传感器的弹性体设计不合理,无论弹性体的加工精度多高、 粘贴的电阻应变片的品质多好,测力传感器都难以达到较高的测力性能。因此,在测力 传感器的设计过程中,对弹性体进行合理的设计至关重要。弹性体的设计基本属于机械结构设计的范围,但因测力性能的需要,其结构上与一般的 机械零件和构件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一般的机械零件和构件只须满意在足够大的平安 系数下的强度和刚度即可,对在受力条件下零件或构件上的应力分布状况不必严

2、格要 求。然而,对于弹性体来说,除了需要满意机械强度和刚度要求以外,必需保证弹性体 上粘贴电阻应变片部位(以下简称“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弹性体承受的载荷(被 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了提高测力传感器测力的灵敏度,还应使贴片部 位达到较高的应力(应变)水平。由此可见,在弹性体的设计过程中必需满意以下两项要求:(1)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应与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2)贴片部位应具有较高的应力(应变)水平。为了满意上述两项要求,在测力传感器的弹性体设计方面,常常应用“应力集中”的设计 原则,确保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较高,并与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以提 高所设计测力传

3、感器的测力灵敏度和测力精度。二、改善应力(应变)不规章分布的“应力集中原则在机械零件或构件的设计过程中,通常认为应力(应变)在零件或构件上是规章分布的,假 如零件或构件的截面外形不发生变化,不必考虑应力(应变)分布不规章的问题。其实,在 机械零件或构件的设计中,对于应力(应变)不规章分布的问题并非不予考虑,而是通过强 度计算中的平安系数将其包涵在内了。对于测力传感器来说,它是通过电阻应变片测量弹性体上贴片部位的应变来测量被测力的大 小。若要保证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实际上就是保证在测 力传感器受力时,弹性体上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要根据某一规律分布。在实际应用中,

4、对于弹性爱护片部位应力(应变)分布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是指当弹性体受力的大小不变时,力的作用点发生变化或弹性体与其相邻的加载构件和承载构件的接触条件发生变化。假如在弹性体结构设计时,未能考虑这一 状况,就可能造成弹性体上应力(应变)分布的不规章变化。这方面最典型的实例是筒式测 力传感器(见图I)。当筒式测力传感器上、下端而匀称受力时,在弹性爱护片部 位的整个圆周上应力(应变)的分布是匀称的。当上、下两 个端面上受力状况发生变化后,力在两个端面的作用状况不 再是匀称分布的,这时弹性爱护片部位圆周上应力(应变) 的分布状况就难以预料了。假如筒式测力传感器弹

5、性体的高 度与直径之比足够大,弹性爱护片部位圆周上的应力(应变) 基本上还是匀称分布。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很少能为 测力传感器供应较大的安装空间位置,因而筒式测力传感器 弹性体的高度与直径之比很难做到足够大,弹性爱护片部位 圆周上应力(应变)将不匀称分布,而且不匀称分布的状况 随弹性体受力状况的变化而转变。在这样的条件下,弹性爱 护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不能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 将造成明显的测力误差。为了减小由于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测力误差,有些传感器设计者实行在筒式测力传 感器弹性体上增加贴片数量的方法,尽可能将弹性体上贴片部位圆周上应力(应变)分布不 匀称的状况测量出来。这

6、样的处理方法有肯定的效果,可以减小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 的测力误差。但这种方法究竟是一种被动的方法,增加的贴片数量总是有限的,还是很难把 弹性体上贴片部位圆周上应力(应变)分布不匀称的状况全部测量出来,测力误差减小的程 度不够显著。由于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测力误差的实质是弹性爱护片部位圆周上的应力(应变) 的不规章分布,假如能使弹性爱护片部位圆周上的应力(应变)分布受到肯定条件的约束, 迫使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根据某一规律分布,因而使得弹性爱护片部位的应力(应变) 与被测力基本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由此来减小因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测力误差。对于筒式测力传感器来说,在承较强度足够

7、的条件下,假如将弹 性爱护片部位圆周上不贴片的部位挖空(见图2),使得应力只 能在未挖空的部位分布,大大改善了应力(应变)不规章分布的 状况。或者说,应力(应变)的不规章分布仅仅限于未挖空的部 位,并且其不规章分布的程度不会很大。因此,在未挖空的部位 粘贴电阻应变片,就能使测得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基本保持 严格的对应关系。上述处理方法实际上出于这样一个原理:通过某种措施,使弹性 体上的应力(应变)集中分布在便于贴片检测的部位,实现测得 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基本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以保证传感 器的测力精度。作者曾用上述方法对筒式测力传感器进行改进。改进前的一般筒式传感器测力误差大于1% ES

8、.,改进后(局部挖空)的筒式传感器测力误差为O1O.3%FS,测力精度明显提高。三、提高应力(应变)水平的应力集中原则若要测力传感器达到较高的灵敏度,通常应当使电阻应变片有较高的应变水平,即在弹性体 上贴片部位应当有较高的应力(应变)水平。实现弹性体上贴片部位达到较高应力(应变)水平有两种常用的方法:(1)整体减小弹性体的尺寸,全面提高弹性体上的应力(应变)水平;(2)在贴片部位四周对弹性体进行局部减弱,使贴片部位局部应力(应变)水平提高,而 弹性体其它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基本不变。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提高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但对弹性体整体性能而言,局部减 弱弹性体的效果要远好于整体减

9、小弹性体尺寸。由于局部减弱弹性体既能提高贴片部位的应 力(应变)水平,又使得弹性体整体保持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和使 用效果。局部减弱弹性体提高贴片部位应力(应变)水平的原理是:通过局部减弱弹性体,造成局部 的应力集中,使得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明显高于弹性体其它部位的应力水平, 将电阻应变片粘贴于应力集中部位,就可以测得较高的应变水平。局部应力(应变)集中的方法在测力传感器的设计中常常被采纳,尤其在梁式测力传感器(如 弯曲梁式和剪切梁式测力传感器)的弹性体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局部应力(应变)集中方法 应用较为胜利的当数剪切梁式测力传感器。剪切梁式测力传感器是通过检测梁

10、式弹性体上的剪应力(剪应变)实现测力的,其弹性体的结构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这里仅以 一简支梁式的弹性体为例)。图3.剪切集S覆住体局施应力集中应力示意国 1 一避性体:2泅旃削翳部位:3电阻应变片由材料力学中有关梁的应力分布学问可知,当 梁承受横向(弯曲)载荷时,在梁的中性层处 剪应力(剪应变)最大。假如要检测梁上的剪 应变,应当在梁的中性层处贴片。为了提高贴 片处的剪应力(剪应变)水平,可将弹性体两 侧各挖一个巨孔(见图3的2处),&孔的中 心应在中性层处。电阻应变片应当粘贴在方孔 的底面上,即图3中工字形断面(AA剖面) 的腹板上。对于梁形构件来说,其弯曲强度是主要冲突。在一个梁满意弯曲强度的状况下,剪切强度一 般裕量较大。当在中性层四周挖盲孔后,该截面上腹板上的剪应力(剪应变)明显提高,然 而该截面上的弯曲应力提高很小。因此,剪切梁式弹性体应用局部应力集中方案后,被检测 的剪应变大大提高,使该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显著提高,而对整个梁的弯曲强度影响很小, 使整个梁保持了良好的强度和刚度。四、小结 在测力传感器的设计过程中,如能自觉地根据上述两种应力集中的原则,对弹性体进行结构 设计,就能够收到提高测力传感器的测力精度和测力灵敏度的良好效果。敏捷、恰当地运用 应力集中的原则,对于设计和生产高性能的测力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有用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