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390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行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行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行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行动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行动计划为加快提升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煤 矿领域社会化服务对煤矿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增长的保障支撑,促 进服务与生产深度融合,再造煤炭工业发展新优势,实现十四五 良好开局,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新发展机 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创新引领、突出重点、融合协同、 集聚发展的原则,坚定不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大 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并优化结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因地 制宜建设一批高水平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一批行业领 军企业,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煤

2、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提 档升级,向绿色低碳转型迈进,培育煤炭产业新增长点,再造发展新 优势,践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二)主要目标到2024年底,全市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优化升级,产业 生态圈和产业生态链初具规模,生产的员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实现更高 水平互动融合,为实现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产业集群 效益明显,打造4个煤矿装备设备服务型生产制造基地,建成3-5 个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领域发展活跃,培育一批可满 足全市煤矿基本需求的产业链共享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 务、检测检验认证服务等新兴领域示范企业;本地化服务能力大幅度 提升,为提供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企业

3、中市内企业占比超过80%o二、重点任务(-)实施煤矿领域装备保障能级提升行动L打造服务型生产制造基地。以服务本市及周边地区煤炭生产企 业为主,引进培育煤矿领域服务型生产制造企业,延伸发展采煤机、 液压支架等设备整机与关键零部件的大修与制造服务,重点打造以区 装备制造园区、工业园区等煤矿装备设备服务型生产制造基地,增强 煤矿领域装备设备核心部件自主制造水平,提升采掘、运输、支护、 洗选等装备本地供给能力以及周边地区辐射服务能力。2 .引进专业化装备保障生产性服务企业。依托能源化工和装备制 造等产业发展,着力培育维修、租赁、研发为主的配套产业,推动现 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努力形

4、成骨干企业、配 套企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引进煤矿采、掘、运、 通等大型设备的维修和租赁等服务项目,加快推动机械煤矿机械设备 维修制造+仓储互联网一体化、达煤炭机械再制造暨后市场服务等项 目建设。3 .培育做大本地服务企业。培育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优势煤炭企业 组建设计咨询及建设、生产施工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建立大型 装备维修、租赁和研发中心,搭建二手装备交易和租赁平台,鼓励创 立区域研发中心、技术实验室。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神华神东设 备维修中心将采矿设备、工程机械、机电机床等设备零件的专业维修 维护服务与主营业务分离,建立煤矿领域关键设备的专业维修维护和 再制造服务体系。(

5、二)实施煤矿领域现代物流能级提升行动L提高现代供应链发展水平。支持在汽车博览园、工业园区等引 进一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企业,打造矿山领域重点装备通用配件物流 供应链协同平台,整合矿山领域重点装备通用配件库存需求,建立第 三方仓储中心,提供专业、快速的存储、分拣、配送等仓配服务,实 现通用备件储存量共享,减少企业物料库存积压,减轻煤矿企业备件 物流库存成本。2 .加快发展智慧物流。依托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加强矿区、 园区集疏运系统智能化发展,加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在矿 山物流领域的应用,打造现代煤炭绿色智慧物流网络,实现互联网+ 运输一体化体系。支持煤炭、化工等大宗商品物流企业以服务为核

6、心, 以信息为支撑,通过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式联运模 式。3 .提升交通运输效力。重点推动公路运输转铁路运输,鼓励国有 煤矿企业与民营煤矿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既有铁路专用线能 力,提高铁路运输比例和煤运通道综合效益。支持培育壮大地方汽运 集团,整合个人煤炭运输车辆,实现中短途和长途煤炭物流集中运输, 形成较为稳定的运力,有效提升煤炭运输组织效率。(三)实施煤矿领域信息技术能级提升行动L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煤矿智能化技术研发应用,加 快推进5G+无人驾驶技术应用,积极推广利用煤矿智能开采新技术 新装备,鼓励井工矿建设智能工作面、露天矿发展无人驾驶,加快煤 矿智能化技术

7、改造,重点推进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依托智慧矿山、 露天矿智能化项目、无人驾驶车等项目,筛选打造一批示范标杆,构 建全市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案,凝练出可复制的智能化开采模式、技术 装备、管理经验等,并推广应用,2023年底实现正常生产煤矿智能 化装备达到IOO%。引进高校、专业机构及专家队伍,开展煤矿智能 化建设研究,提供专业化解读和技术支撑。引进尖端信息服务企业, 重点开拓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矿井智能化采掘和危险 岗位机器人代替等市场领域。2.整合培育煤矿领域公共信息平台。引导煤炭交易中心、煤炭网、 易能通等平台,进一步拓展完善煤炭物流、交易、信息服务模块, 形成优势互补发展格局。加快

8、推动建设市智慧能源服务平台,整合现 有平台数据资源,建设基于能源大数据的集成和分析研判中心,实现 能源业务全要素档案随办随归,推动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 建区域型互联网能源平台,支撑能源产业升级。(四)实施煤矿领域环保服务能级提升行动L推动煤矿领域环保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建设第三方环保综合服 务机构,重点促进粉煤灰、煤阡石、煤泥、尾矿、矿井水等综合利用, 提升矿区环境恢复治理水平。努力构建煤基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环 保管家、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等创新服务方式推进重点示范工程建设, 发展壮大互联网+环保、环境大数据分析应用等领域的环保服务 业。2.大力推广新型环保产业。鼓励煤矿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机构

9、合作, 开展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扶持推广采煤沉陷区、回填复垦区、排土场 生态修复后,配套发展光伏+、农业观光、特色果蔬、筑塘养鱼 等新型环保产业,实现沉陷区、复垦区土地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推 动产业布局由地下转为地上,产业结构由黑色变为绿 色,地貌形态由沉陷区变为风景区,力争将打造成全国生 态修复示范区和全国煤矿领域新型环保产业示范区,引领支撑能源产 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大力推广电动重(矿)卡、氢燃料重(矿) 卡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替代矿区燃油重(矿)卡,推进矿区绿色发展。(五)实施煤矿领域科技服务能级提升行动L鼓励发展煤矿领域科技服务产业。鼓励煤炭科研机构在设立研 究中心,围绕资源勘探、设计、

10、技术咨询等环节开展咨询服务,围绕 煤炭绿色开采、智慧矿山建设、氢能产业园建设、煤阡石综合利用协 同创新等现代能源经济、生态环境保护、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研 究,推进普及先进煤炭生产技术,促进煤炭科技成果的转化。引导现 有检验检测机构业务范围向煤矿领域拓展,特别是井工煤矿设备检测 检验、煤炭化验等服务,开展从煤矿、站台、终端用户为统一标准的 煤炭化验体系,推广需求驱动、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的新模式。2.加强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团队引进、核心 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聚集高层次人才,建立煤炭人才金字塔。支持 市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煤矿企业深度交流合作,建设一批优势 突出、与生产性

11、高度接轨的专业,培养智能采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机器人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专业的高水平人才,构建知识型+技 能型人才队伍。系统有序地开展行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健全职业 教育、专业学习、岗位培训等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人才供需衔接,建 设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人才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各类人才需求信息。(六)实施煤矿领域综合生产性服务能级提升行动加强同全国煤炭领域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合作交流,打造 一社有特色的(如新能源开发、煤炭博览会等)专业化会展品牌, 办好市煤炭博览会。按照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积极引导煤矿法 律服务、中介服务、调查咨询和煤矿劳务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逐步 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

12、泛、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三、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建立由市分管为召集人,市直各有关部门为成单位的市煤矿领域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下称联席会议),负责各项工作的 统筹协调,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受市人民政 府分管长委托,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可担任召集人。联席会议下设 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能源局,负责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建立预报制 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统筹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各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促进提升行动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摸 清情况,梳理问题,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形成目标明确、 任务落实、保障有力、切实可行的工作方

13、案,实化推进举措。(二)完善政策措施,改善营商环境围绕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优化提升方向,研究制定招 商引资目录,大力加强对潜在对象的招商引资工作。探索在产业引导 基金中设立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专项基金,采用贴息、担保等手段 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引导创投基金等 社会资本投资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加快集聚煤矿领域生产性 服务业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布局和完善引进渠道,加大本土人才培 养力度,给予一定的项目资助、安家补贴、购房补助和薪酬补贴。建 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围绕建成矿山领域生产服 务资源库,培育一批优秀服务机构,遴选一批优秀解决方案工作目

14、标,周密组织创建市级、区级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力争将 优质服务项目、专家人才、服务机构、服务产品及优秀解决方案入库, 推动形成服务全市能源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化服务资源 梯度支撑体系。整合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业 服务和政策支持。(三)做好宣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媒体、举办博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煤矿领域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赋能、发展前景和相关政策措施,展示联合体服务 成果,形成联合体集聚效应,扩大影响。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引导,推 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营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煤矿领域生产性 服务业建设的良好氛围,力争将其它地区相关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和煤 矿领域需求互联互通,促进产业链发展。(四)强化考核评价,狠抓工作落实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牵头研究制定煤矿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作 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将其纳入区、园区绩效考核评价中,要及时跟进 各区、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督查指导,定期督查和通报,通报 表扬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区和部门,约谈落实不力、差距较大 的地区和部门。各部门要积极主动作为,强化行业运行监测和分析预 判,定期调度和总结工作进展情况,确保重点任务和目标落到实处,形 成推动有效合力,提高行动计划实施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