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530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绪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一章 绪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一章 绪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一章 绪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一章 绪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绪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绪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安全学第一章绪论目录第一节城市安全与城市安全学一、安全主体与城市安全1、多学科的安全研究2、安全主体的多样性3、城市安全二、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城市安全1、当代国家安全的系统结构2、城市安全在当代国家安全系统中的特殊地位3、超越国家安全的城市安全问题第二节城市安全学的对象和任务一、城市安全学的对象1、城市安全本身2、影响城市安全的因素3、危害城市安全的因素4、城市安全保障二、城市安全学的任务1、描述城市安全的客观现象2、揭示城市安全的客观规律3、评价城市安全的历史现状4、探寻城市安全的合理模式5、服务城市安全的管理活动第三节城市安全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一、城市安全学的学科性质1、城市安全学是

2、一门新兴的学科2、城市安全学是一门社会学学科3、城市安全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4、城市安全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二、城市安全学的学科地位1、城市安全学在国标“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应有的地位2、城市安全学在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应有的地位3、城市安全学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应有的地位三、城市安全学的研究方法1、“综合运用和具体选用”的方法论原则2、搜集和整理材料的方法:古今中外归纳概括法3、社会学方法4、逻辑方法5、哲学方法第一节城市安全与城市安全学一、安全主体与城市安全1、多学科的安全研究安全是一个广泛涉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因而人们必然会从不同角度观察、 思考和研究各种安全问题,从而形成不同学科的安全理论

3、或安全学,以及追求保障不同主体 和不同方面安全的不同方法、措施、规范、法律等。己有的国家安全学、公共安全学、生产 安全学、交通安全学等,就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数面临的安全问题的不同学科,而本书提出 的“城市安全学”,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的新兴学科。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最为重要的社会主体,国家的安全问题因而也 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安全问题,甚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超越了对人们自身安全的关注和 重视,这就不仅在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理论,而且在当代还形成了专 门的国家安全学,形成了关于国家安全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各种各样的国家安全 保障机构和

4、措施。我国第一部国家安全学著作认为,“国家安全学是从总体上研究国家安 全、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以及国家安全保障问题等方面的基本现象, 揭示国家安全及其相关方面的本质和规律,探寻合理的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战略,最终服 务于国家安全现实的综合性实用型政治科学。”“公共安全”是从不同于“国家安全”的视角思考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时形成的一个概 念。虽然这两个概念可以说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安全主体”的不同这一角度划分“安全” 而形成的,但它们划分安全主体的标准却不一样,因而与它们对应的概念也不相同。与“国 家安全”对应的概念包括“世界安全”、“人类安全”、“地区安全”、“个人安全”等等

5、,而与 “公共安全”对应的安全则应是“私人安全”。虽然对于“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关系 人们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但这并不妨碍“公共安全学”的出现和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坤生、王彦吉等都曾专门作过论述,江苏警官学院的卜安淳也 有专文论及这一问题。但是,他们的不同点在于,李坤生、王彦吉都把“公安学”看作是“公 共安全学”的简称,而卜安淳却认识“公安学”本质应该是指“社会安全学”。虽然在政治学科领域,人们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讲得比较多,但在整个人类 社会中,比政治更为基础的则是物质生产以及其他的经济活动,这也是人类最初关注的安全 领域。早在国家出现之前,人类

6、就开始思考自身生活和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由于人们在生产 劳动经常会发生一些可以预料或不可预料的危险和事故,影响甚至严重影响到劳动生产的进 行和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因而就不断从生产劳动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提炼出一些行之有 效的方法和措施,并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文明提高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以安全生产特 别是工程安全为研究对象的“安全科学”(又称“安全学”),在现代民主和法治的社会环境中 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可能是由于研究安全生产问 题的学科在当代出现的较早,因而就不恰当地把自己称为“安全科学”或“安全学” 了。我 们认为,在未来成熟的安全学科体系中,“安全科学”

7、或“安全学”应成为各门具体安全科学 或安全学的统称,而不应用来专指对生产领域或工程领域的安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应根据 其具体内容分别称为“生产安全学”、“工程安全学”等等。当然,除如上几种安全学科之外,现在还有“交通安全学”、“旅游安全学”、“文化安全 学”等,甚至有基于采矿安全的“通风安全学”,作为“现代内弹道学、装药设计原理和安全 学相交叉”而形成的“火炮装药设计安全学”等等。为此,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类生活涉及 多少领域,就有多少方面的安全问题,也就必然会陆续形成多少方面的“安全学二这其实是 对安全问题的多学科研究,是在人类越来越重视安全的今天和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 趁势。在这种趋势

8、下,以“城市安全学”的名义来专门研究城市安全问题,也就成为必然。2、安全主体的多样性在传统安全观中,国家是其关注的重点所在,因而只有“国家”才是安全的主体。但是, 随着冷战的结束,非传统安全观的出现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了 “国家”之外的其 他安全主体。一方面,安全的主体开始从国家延伸更大空间范围内不同的国际区域、甚至全 人类和全球,另一方面,安全主体也开始从国家延伸到更小范围内不同的国内区域,甚至国 民个体。这样,仅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范围内,安全主体就已经开始呈现出多样性,除 了传统的国家安全外,还有国际方面的区域安全、人类安全、全球安全,以及国内的地区安 全、国民安全等等。此外,

9、如果把思考的范围不局限于国家或及国家的延伸,而放到人类生活和知识的更广 阔的范围中去,我们还会发现更加多样和不同类型的安全主体,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安全问 题。例如,与我们吃喝穿住行等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就有“食品安全”、“药物安全”、“交通 安全”、“旅行安全”等等,与生产劳动及其他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还有“工程安全”、“生产 安全”等,以及贯穿于如上各个方面的“人身安全”等。这说明,安全主体是丰富多样的。本书所要研究的“城市安全”,其主体正是“城市”这一特定的社会主体。但是,无论什么安全,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人的安全和人的利益。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及 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不同国家中的人的安全,即

10、国民安全;全球安全虽然涉及到许 多问题,但其核心也是人和人类,是以人和人类的安全和利益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的;所谓 的“食品安全”,其本质并不是种种食品本身不被破坏,而是指人在食用(也是最终破坏)这 些物品时不会发生有损于自身健康的危险;所谓“交通安全”,虽然包括了交通中的各种“物” 的安全以及交通“过程”的安全,但最根本的则是处于交通过程中的人的安全。在与“安全”这一概念组成的各种复合概念中,被“安全”限定的复合概念,有时是一 个或一类实体,有时是一个或一类过程,也有时是一个或一类范围。例如,在“国家安全” 这一概念中,被“安全”限定的“国家”,就是一类特定的社会组织,它是指导国家这一类特 定

11、主体的安全,而不是指国家范围内的所有安全问题;在“旅行安全”这一概念中,被“安 全”限定的“旅行”则是一类过程,它是指旅行这一过程中的安全,而不是把旅行作为一个 主体来要求它的安全;在“交通安全”这一概念中,被“安全”限定的则是“交通”这一领 域或范围,是指交通领域或范围内的安全,其安全的主体可能处于交通领域的人,也可以是 交通领域中的物。3、城市安全当我们把城市这类特定的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区别开来,作为安全研究的对象时, 就形成了 “城市安全”这样一个概念。从整体上说,城市安全的主体是城市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由于构成城市的有人、物及 其活动等方面,因而城市安全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既

12、包括人的安全,如市民的安全、 旅客的安全,也包括物的安全,如建筑的安全、财物的安全,还包括城市运行过程的安全, 如出行交通安全、供水供电安全、以及各种社会活动的安全等等。但是,城市安全的核心并不是城市本身,也不是城市所占据的土地、所承载的建筑、所 拥有的财物等,而是城市中的人一一既包括长期居住于某个城市中的本市居民,也包括暂时 逗留或匆匆经过的外来旅客。城市安全学研究的“城市安全”,虽然在内容上包括了处于城市 范围的各种事和物的安全,但最根本的则必然是生活于或通过城市的人的安全,也就是“市 民安全”和“来客安全:这就是说,城市安全的主体虽然是城市,但其核心则是城市中的人。为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

13、一个定义:城市安全就是处于城市范围内的人、财、物、地及 各种正当活动的安全。二、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城市安全1、当代国家安全的系统结构虽然在非传统安全理论中,国家不再是安全的唯一主体,比国家范围更大的国际区域、 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等,以及比国家范围更小的国内地区、国民群体、国民个体等,都已经 成为当代安全研究所关注的对象,但总的来看,国家依然是安全研究最关注的安全主体,国 家安全依然是安全研究的最主要内容一一无论这种安全研究是依附于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理 论,还是依附于军事科学,抑或是近年来逐渐取得独立地位的安全研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安全研究中,不宜就城市安全论城市安全,而 应该

14、把城市安全放在整体国家安全系统中来认识和研究,把城市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 成部分来研究。为此,我们必须对国家安全有一个粗略的系统性认识。从整体上看,国家安全问题可以分四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国家安全本身及其包括的内容, 二是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三是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四是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国家安全是随着国家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存在和社会现象。时至今日,国家安全本身 大致包括了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 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十个方面或十个要素。当然,人们也还可以列举其其他方 面的内容,如社会安全、金融安全、食品安全等等,同时人们也可以从不同的

15、角度对国家安 全进行不同的分析和分类,从不同的方面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出不同的研究和解释,但是无 论再添加一些什么内容,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分类,无论怎样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只能 进一步说明国家安全本身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方面性,说明其本身已经是一个需要运 用复杂思维而进行复杂性研究的复杂社会系统。这些不同方面,既包括传统安全观或传统安 全理论所重视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也包括新安全观(非传统安全观)或新安全理论(非 传统安全理论)所强调的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安全 本身并不包括人们在谈论国家安全问题时常常讲到的国家安全工作、国家安全活动等。国家 安全与国家

16、安全工作、国家安全活动等等在客观上属于不同的社会现象,在主观上是不同的 概念。国家安全活动、国家安全工作等问题也需要研究,但它们并不是“国家安全”这个概 念所包含的内容,而是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国家安全不仅是一个包括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的社会大系统,而且还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大 系统。在内包各种构成要素或子系统并受制于各种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的同时,国 家安全还外涉其他更大的社会系统和更多的社会要素甚至自然因素,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从大的方面说,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在自然因素方 面,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人口数量等等,都会以不同

17、的形式、不同 的方式在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国家安全及其各个构成要素。在社会因素方面,国家 安全既会受到时代主题、世界格局、国际秩序、邻国关系等等变化不定的外部因素的影响, 也会受到国家内部的政治制度、大政方针、国民素质、民族宗教、传统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影 响。这些因素的影响,甚至是同一因素的影响,都会在影响的方向、方式、程度等等方面形 成复杂多变的局面,有时是积极的、有利的影响,有时是消极的、不利的影响;有时是直接 的影响,有时是间接的影响;有时影响较大,有时又影响较小。如果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 看,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又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内部因素是指一国内部影 响国家安全的

18、因素,其中既包括社会制度和体制、大政方针和决策、法律法规和政策、传统 文化、国民素质、民族、宗教等社会因素,也包括人口数量、地理条件、矿产资源等自然因 素。外部因素是指一国之外影响该国安全的因素,既包括国际形势、地区安全、周边关系等 社会因素,也包括他国自然因素、全球生态环境、外层空间环境及地缘关系等自然因素。从 社会与自然两个方面看,国家安全环境又可以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两大类。社会环境包 括国内外的各种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包括国内外的各种自然因素。那些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多具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即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 从消极方面来看,如果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危害到国家安全,而成

19、为危害国家安全 的因素。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不仅包括某些影响国家安全因素消极方面的极端表现,如雨水 过多而造成全国范围或大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更包括某些具有明确目的的社会威胁和危害, 如军事侵略、政治颠覆、间谍破坏等等。这些因素对国家安全来说不仅仅是消极因素,而且 已经成为破坏因素。这就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和人 为两个方面,自然方面名曰“天灾”,人为方面则称“人祸”。洪、涝、旱、震、虫、疫等等 自然灾害,是危害国家安全的“天灾”,而就“人祸”来说,则包括“内忧”与“外患”两个 方面。内战、内乱、分裂、破坏,以及在当代特别突出的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国 内恐

20、怖活动等等,都是威胁或危害国家安全的“内忧”,而军事入侵、政治颠覆、文化渗透、 隐蔽行动、国际恐怖主义、国际武器走私等等,则是威胁或危害国家安全的“外患”。当然,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威胁或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及其关系和表现形 式是不一样的,不同因素的地位和作用也是随时随地变化、不尽相同的。因此,如果要准确 认识和判断这些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危害范围、危害程度、危害方式等等,就要根据具体的历 史背景、国际国内形势等方面的具体状况做出具体的分析研究。国家安全保障体系是由那些以保障和强化国家安全、提高国家安全度为客观目的的各种 思想、观念、制度、规章、法律、组织、机构、措施、活动等等

21、构成的社会体系。从大的方 面看,国家安全保隙体系可以分为保障机制与保障活动两个主要方面。在历史上,国家安全 保障活动要早于国家安全保障机制。国家安全保障活动可简称国家安全活动,是以保障国家 安全为目的的各种社会行为的统称。面对影响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因素,为了有效地保障 国家安全,在客观上最大限度地达到安全状态,国家采取了包括政治和军事、经济和文化、 内政和外交等各种手段和行动,这就产生了既不同于国家安全而又以实现国家安全为目的的 国家安全活动,其中既包括公开的政治、军事、治安、外交等方面的活动,也包括隐蔽的问 谍情报活动;既包括战争、镇压、监禁、流放、驱逐、谍战等在内的各种“硬手段”,也包括

22、 发展经济、宣传教育、开展公关、变革创新、外交往来等在内的各种“软手段”。为了使这些 不同的国家安全活动和手段更有效,多数国家陆续建立了各种专门化的国家安全机构,其中 主要有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情报、反谍、保密、保卫、外交等机关。同时,国家和政 府的其他如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机构或部门,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也负有一定的不同形式的责任。这些有形的专门机构和非专门机构,是保障国家安全的“硬件”。 此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多数国家还形成或制定了各种各样的以保障国家安全为目的 的制度、法律、法规、政策、理论、观念、战略等等,这则是保障国家安全的“软件二这些 支持国家安全保障活动的

23、硬件和软件的统一,就是国家安全保障机制。对于包括如上四个方面的当代国家安全系统,可心大致图示如下:政治镇压一 军事攻陛监禁流放对外交因 变革创j 宣教公去 发展经L外交外事经贸文教情报部门军政机构人心所典 安全战J 法规政策 制度法硬件主 怖 -1.A气候条件I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为邻国关系 国际安全 国际秩序 世界格局 时代主题国家体制 大政方钛 国民素质国家安全内战内SL分裂破坯极端主义.国际 除点行动要 素国家安全是一个包括如上多个方面的社会大系统,而这一系统整个都是国家安全学的研 究对象。因此,2004年政法大学版国家安全学曾具体地把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分为国 家安全本身、影响国

24、家安全的因素、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安全保障问题这样四个方面。 下面,我们在界定城市安全学研究对象上,也将依据这一方法来进行。2、城市安全在当代国家安全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上述国家安全系统及其图示没有直接出现“城市”和“城市安全”,并不意味着当代国家 安全系统中没有城市安全的位置,而只说明对国家安全系统的如上分类,不是从城市与乡村 的区别这一角度来划分的。事实上,上述的国家安全系统及其分类,是按照通常把社会结构 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来进行的。如果按城市和乡村来划分社会结构和国家 构成,那么国家安全便可以分为城市安全和乡村安全两大部分。但是,无论城市安全还是乡 村安全,都广泛地渗透在

25、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 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中,而且都受到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内 部的和外部的因素的影响和威胁,也都需要通过各种安全手段和安全活动来得到保障并提高 其安全度。从概念关系来看,“城市”是一个与“乡村”对应的概念,“城市安全”因而也是一个与 “乡村安全”相对应的概念。如果说人类社会及国家可以划分为乡村和城市两部分的话,那 么无论是人类安全还是国家安全,也都可以分为“乡村安全”和“城市安全”两个部分来认 识和研究。这样划分“国家安全”,虽然不像把“国家安全”分为“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 “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等那样

26、在国家安全研究中普遍流行,但由于城市在当代社会中 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因而通过这种划分把“城市安全”作为当代国家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 将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城市以来,城市就处于比乡村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如同社 会是自然的发展、自然的提升一样,城市也是乡村的发展、乡村的提升。从国家产生后的历 史看,城市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一般都比乡村更为重要。城市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必不可少 的构成要素,而且相对乡村安全相对来说也处于国家安全的更为重要的位置上。随着城市化 趋势的加剧,城市安全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安全事务中,将与发达国家一样,处 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首先,城市安全在

27、整个国家安全系统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更为重 要的内容。这是因为,人类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化的 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在人口、资源、经济、金融、政治、军事等方 面的所占总量比重,都将大大超过乡村。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3年时,全世界的城市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48.7%,其中美国为77.9%,加拿大为79.3%,法国为75.9%,德国为 88.1%,英国为89.7%,日本为79.2%,中国为40.5%。2007年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年份,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己经超过总人口的50%,也就说人类有一半居住在城市,

28、 人类由此进入了城市时代。对于中国来说,城市人口比重虽然长期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但从2003年前后几年看,城市人口的增长却比较快。在世界银行 的上述统计中,199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比重还只有26.4%,到2000年时已达36.2%, 2001 年为37.7%, 2002年为39.1%, 2003年达至J 40.5%。此后,中国城市人口随着中国经济和社 会的迅速发展继续迅速增加,据权威部门预测,再过两年,到2010年时,中国城市人口也将 占到50%。由于城市人口不仅在数量上所占比重日益增大,而且在密集程度上远远高于乡村, 从而使城市人口的安全不仅成为整个国民安全的重要

29、组成部分,而且是整个国民安全工作的 重点。当然,城市不仅在人口方面已经或者即将占据比乡村更大的比重,而且在经济、金融、 政治、军事等方面所占比重都将大大高于乡村,由此就使得城市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系统中 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次,城市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军事中心,信息中心等,在国 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保障国家安 全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何国家的第一城市一一首都,都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是国 家安全的重要象征。无论是在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活动中,还是在安全范围已经大 大扩展后的非传统安全活动中,首都的安全保卫从来都是

30、整个国家安全保卫重点中的重点。 除了政治中心之外,包括首都在内的许多大城市,如美国的纽约、华盛顿,中国的上海、北 京等,常常还是国家的经济金融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信息中心,其安全状况直接关 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等。3、超越国家安全的城市安全问题城市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活动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 地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安全主体已经不局限于国家的现代人类社会中,具有 超越国家安全的重耍意义。这里所谓“超越国家安全的意义”,一方面是指城市安全不仅对国 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整个人类安全和世界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

31、另一方面是说城市 安全不仅在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城市安全对城市本身来说就具有 直接的目的性和独立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国家安全的要素和实现国家安全的工具。在全球化浪潮不断向前推进的当代世界,许多大城市己经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它的地位 和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所在国家的范围,甚至可以说它们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城市,而 是世界性城市,其安全就不仅仅与城市所在地那个国家有关,而同时与其他一些或许多国家 相关,甚至与整个人类和世界相关。作为一个国家政治中心的首都,其安全不仅关系到所在 地国家的安全,而且也会由于其他国家使馆的存在,其他国家组织机构的存在,以及其他国 家军政首脑的来访问等等

32、,而关系到其他国家的安全。例如,在南斯拉夫1999年遭受北约导 弹打击时,处于南斯拉夫首都的中国使馆就被美国导弹击中,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严重危害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同时,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城市 开始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它们不仅是某个国家安全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而且已 经或逐渐成为全世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由于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 纽约市就不仅仅是美国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而同时是全世界的政治中心。当然,纽约同时 也是世界经济、金融、艺术、传媒之都,是众多世界级博物馆、画廊和演艺比赛场地的所在 地,是西半球甚至全世界的文化及娱乐中心之一。

33、由于有着超过800万人口生活在309平方 英里的土地上,和来自180多个国家的大量移民,纽约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个微 缩景观。瑞士的日内瓦,不仅在欧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都市,而且由于包括联合国欧洲 总部、红十字和红新月国际委员会等在内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及许多人道主义机构设立于此, 以及每年举办数以百计的国际会议、展览和庆祝活动等,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客,使它成为一 个现代的国际性都市。瑞士西南部城市洛桑,虽然只有10多万人,但由于1906年辛普朗隧 道开通后,它成为法国巴黎至意大利米兰、日内瓦至伯尔尼必经之地,欧洲许多著名文学家 如伏尔泰、拜伦、卢梭、雨果、狄更斯曾先后在此居住过,因而

34、早就有“国际文化城”之称, 同时也由于当代许多国际会议在此举行,特别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设立于此,从而使它 变成了世界体育文化中心。对于这样一些城市来说,它们已经不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城市,而 是全人类的城市了,这些城市的安全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所在国的国家安全范围,而关 系到整个世界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等等。当代城市在超越国界而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的目的性 价值,它自身不再仅仅被作为国家防御外来入侵的深沟高垒,甚至不再是国家存在与安全的 防御工具,而具有自身独立的安全价值和意义。城市安全是城市居民利益和安全的需要和保 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持

35、久和平的实现,城市安全将越来越以城市居民和城市本身为目 的,而不再只是实现国家安全的堡垒。当然,时至今日,城市安全依然是国家安全的构成部 分,在整个国家安全系统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城市安全学的对象与任务一、城市安全学的对象简单来说,城市安全学是以城市安全问题为对象的学科。但是,由于城市安全涉及方方 面面,因而城市安全学及其研究对象也可以分解为不同方面。国家安全范围内的领土安全、 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虽然与城市安全有关,但它们是必须由中央政府统一管 理的问题,因而不在城市安全学研究的范围之内,或者不完全在城市安全学的研究范围之中。 参照国家安全学研究对象的划分方法,城市安全学研

36、究对象也可以划分为城市安全本身、影 响城市安全的因素、危害城市安全的因素和城市安全保障体系这样四个方面。1、城市安全本身城市安全本身及其构成要素,是城市安全学研究的首要对象。所谓城市安全本身,是指 城市免于危险的状态,其中既包括免于外部威胁和危害,也包括免于内部的威胁的危害。城 市安全学研究的城市安全,是一种客观状态,但不是一种绝对状态。之所以说城市安全状态 是客观的,是因为一个城市是否存在危险,亦即是否安全,是各种客观条件决定的,而不依 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而既不同于城中之人的安全感,也不同于城外之人的安全观。这种 客观状态,正是城市安全学研究的对象。从概念的准确性来看,“安全”这一概念描

37、述的是一 种理想的绝对状态,即主体没有任何危险的状态,亦即主体免于一切内部和外部的威胁及危 害的状态。“城市安全”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描述的也是一种理想的绝对状态,即城市这类主 体没有任何危险的状态,亦即城市免于一切内部和外部的威胁及危害的状态。研究抽象的绝 对安全,是为了更好地研窕具体的相对安全。但是,作为城市安全学研究对象的城市安全, 并不限于这种理想状态,而是要包括各种各样的非理想状态,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相 对安全状态,即亦具有不同安全度的城市安全。当然,在具体研究时,可以根据不同标准, 把城市安全本身分为不同的方面,既可以根据构成城市的实体的不同,把城市安全分为城市 中人的安全、物

38、的安全、财的安全等,也可以根据构成城市的社会结构的不同,把城市安全 分为城市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等;还可以根据市民行为方式的不 同,把城市安全分为工作安全、居家安全、交通安全、娱乐安全、饮食安全等等。究竟根据 哪种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不同目的来决定。2、影响城市安全的因素影响城市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对其加以分类,其实也不过自然因素和社会因 素两个方面。像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等自然因素,都会对城市 安全构成不同性质、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在国际关系特别是邻国关系比较紧 张的时候,处于边境地区的城市和处于一国腹地

39、的城市相比,其地理位置就直接影响到它们 的安全程度,一般来说处于边境地区的城市安全度要比处于一国腹地城市的安全度要低。相 反,在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睦邻友好关系下,边境特别是沿海城市则比内陆城市能够获得更快 的发展。再如,在台风或飓风多发地的沿海城市,其受台风或飓风灾害威胁或危害的可能性 就大大高于内陆城市,因而城市安全度受此影响也大为不同。这些由于自然因素而影响到城 市安全的问题,是城市安全学必须研究的,这些因素由此也就成为城市安全学的研究对象。 此外,像城市管理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保障程度、市民就业情况,以及城市周边环境、 城市国际交流环境等等社会因素,也都会影响到城市安全。这些也是城市安

40、全学需要研究的。 总之,影响城市安全的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其中的社会因素又可以 分为城市内部因素和城市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它们都是城市安全学研究的对象。3、危害城市安全的因素危害城市安全的因素,是指那些只会给城市安全带来负面影响而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的自 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国家安全学作为危害国家安全的“天灾”提出来的洪、涝、旱、震、虫、 疫等自然灾害,有些对城市安全的危害直接而巨大,如洪、震、疫等,有些对城市安全的危 害间接且较小,如涝、旱、虫等。然而无论直接还是间接,也无论巨大还是较小,这些可能 威胁和危害城市安全的自然因素,也是城市安全学必须研究的对象。当然,这种研究是从城

41、市安全的角度出发的。至于危害国家安全的“人祸”,如外部的军事入侵、政治颠覆、文化侵 略、情报破坏、国际恐怖主义等,以及内部的内战、内乱、民族分裂或地区分裂活动、以宗 教极端主义为典型的各种极端主义、国内恐怖主义等,多数都会同时威胁和危害到城市特别 是大城市的安全。对于这些方面,城市安全学也需要从城市安全这一角度来研究,因而它们 也是城市安全学需要研究的对象。例如,911恐怖袭击,既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危害,同时 也是对纽约、华盛顿等美国城市安全的危害,因而不仅国家安全学需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 发研究这一事件,而且城市安全学也需要从城市安全的角度来研究这一事件。由于像恐怖袭 击这样一些非传统安全威

42、胁因素日益突出,因而城市安全学需要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给予 更多的关系的研究。4、城市安全保障在众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威胁、危害城市安全的情况下,保障城市安全就城市这 一安全主体必然采取的活动。因此,城市安全学必须把城市的安全保障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 对象。城市安全保障活动与城市一样古老,但有效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则是在自发的城市保 障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逐渐出现并不断发展起来的。成熟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保障机 制和保障活动两个方面。城市安全学既要研究历史上和当代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的发展变化和 基本类型,对历史和现实安全保障体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做出分析证券,同时也需要为当代 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及

43、其建设提出战略性的设计和设想。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安全保障在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与国家安全保障联系在一起的,多数情况下还是作为国家安全保障的 一个环节或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而且在某些特定历史阶段、某些地方、某种 条件下,甚至有城与国一体、城防与国防体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城市安全保障, 与研究国家安全保障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同之外,但同时也还有不同之处,其中有最重 要的是:国家安全主要是政治问题,是政治角度的安全问题,而城市安全主要是社会问题, 是社会角度的安全问题。二、城市安全学的任务城市安全学的任务包括描述城市安全的客观现象、揭示城市安全的客观规律、评价城市 安全的历

44、史现状、探寻城市安全的合理模式、服务城市安全的管理活动这样五个方面。1、描述城市安全的客观现象虽然任何科学的基本任务都是探索和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但由于社会现象和过 程不同于多数自然现象,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性、难以实验性等特殊表现,要探索和揭示 这些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对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相关社会现象和过程进行尽可能 客观的描述、概括和综合。这正是多数社会科学特别是新兴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对于像城市安全学这样一门以前没有过的新兴社会科学来说,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对专门的 历史和现实资料进行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对城市安全现象更是缺乏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 因而搜集和整理城

45、市安全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基本资料,对城市安全现象做出尽量客观、全面 和准确的描述,正是城市安全学研究在当前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基础性任务。如果说实验数 据是自然科学理论成立的前提和基础,那么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也是社会科 学理论成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坚实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不能详细梳理分析这些历 史的和现实的资料,那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就没有可靠的基础,就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因此, 当前的城市安全学研究,必须把搜集和整理材料作为自己首先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进 而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对城市安全现象(包括历史和现实)做出尽可能客观的描述。2、揭示城市安全的客观规律科学的现象描述,是为进

46、一步提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服务的。科学与经验知识的一个重 要不同,就是它不停留在对事物现象的描述这一层次上,而要通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这是由日常经验进入科学理性的必然要求。城市安全学由于是一门新兴学科,因而通过 历史和现实材料的搜集整理而对现象做出归纳概括和客观描述,是必须的,但同时也需要进 一步通过城市安全历史和现实的各种现象,提示城市安全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和城市安全活 动的规律,从而获得一些具有原理性质的理论和命题。3、评价城市安全的历史现状科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是揭示客观对象的真相,追求真理,但这并不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 的。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借助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根据人类社会

47、的需要和利益对现 实存在做出价值分析和判断,并由此探寻合理的价值目标,以实现避利避害,为一定主体服 务。在科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真和善经常是分离的,理论科学以真为最 终目的,求善的任务则留给了技术科学。但是对于社会科学来说,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多数社 会科学来说,求真的目的就在于求善,真是为善服务的。对于城市安全学这样一门应用型社 会科学来说,尽管它必然把求真作为其基本任务,但它却不以求真为最终目的,而是把求真 作为求善的前提与基础,在描述城市安全的历史和现实,并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进 一步把求善定为自己更重要也是最终目标,为不同城市的安全服务。但是,要达到这一点, 一个前提

48、条件就是在对城市安全历史与现实现象的描述及其本质与规律的揭示的前提下,对 历史和现实中的城市安全状况和城市安全活动做出价值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探寻城市安全的 合理模式做理论准备。所谓价值分析,就是按照现实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科学而合理地 指出城市安全状况及安全活动的好坏优劣。这种评价既要根据现实需要,又要有历史观点, 不能完全依据今天的标准评价历史。4、探寻城市安全的合理模式从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来看,不同时代、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城市,其安 全模式具有不同的形态。例如,冷兵器时代的城市安全普遍采用的“深沟坚垒”的安全防卫 模式,二战之后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世界上已经几乎没有一个城市

49、还把其作为有效的安 全措施来采用。再如,当代世界许多城市都必然注意到的信息安全问题,在信息时代来临之 前的漫长历史阶段中,任何城市都难以把它作为城市安全必须考虑的问题来认真加以对待, 但今天却是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在思考和策划其安全防卫时都必须加以考虑的。还有,诸葛亮 在中国文化背景和特定历史环境中使用的“空城计”防卫模式,则是世界其他地方和中国历 史的其他时刻所难以重复使用的。对于这些不同的城市安全措施的是非得失,城市安全学都 既需要在特定的地方给予评价,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借鉴和利用古今中外的不同城市安全模式, 结合当代城市安全学对城市安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探索寻找当代城市安全的合理模式,其 中既包括当代城市安全的一般模式,也包括某个具体城市特定安全模式的个案分析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