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539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19年11月底,中央深 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意见为教育领 域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学习贯彻意见精神,紧密结 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变化、学校教育现状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 创新性、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劳动教育模式是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意见中指出,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 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小 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

2、劳动乐趣,指导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 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 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是我校自2006年推出的素质教育主 题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调动学生好习惯养成的 积极性、主动性,我校成立了 “好习惯银行”,并在2009年该项活动被 济南市文明委评为优秀创新案例。我校劳动教育以好习惯养成为抓手, 以“好习惯银行”为推动力,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实 践活动。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在我校,劳动教育历来受到高度重视。经过多年劳动教育实践活 动探索,逐步形

3、成了我校劳动教育的特色课程和体系。(一)课程实施与渗透1.综合实践类课程学校明确劳动教育要求,充分保证综合实践课程的课时,每年级 每周开设至少1课时综合实践课。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挤占、挪 用劳动实践时间。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 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在节假日,学校倡导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以 家庭、社区、各类场馆为主,引导学生体恤感恩父母和长辈,辛勤劳动, 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掌握生活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场馆,参 与公益活动,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2、食育课程学校为做到寒暑假劳动教育不脱节,同时为培养孩子爱劳动、会 劳动、愿劳动的

4、思想意识,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开设各具特色的“食育” 课程。(1)寒假食育课程学校以春节(年)文化为主题,根据各学段学生特点设立了不同 主题的食育课程。一二年级以“食之有道”为主题,要求了解餐桌文化, 学习餐桌礼仪,学会包水饺;三四年级以“珍惜粮食”为主题,学做一 道最喜欢的美食或自家最具特色的菜肴,寻访最初的发源地、制作过程、 创始人及其中的传说,倡导春节聚餐要节俭,杜绝铺张浪费,写成一篇 小故事,图文并貌,与大家共享。学生不仅学会了制作美食,也对美食 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还提高了写作能力;五六年级以“食”情画意为 主题,学会做一种中国传统花式面点,学做一道私房菜,记录整个过程 及学习中的感受

5、。引导学生劳动中有感悟,感悟中有总结,总结中有进 步。(2)暑假食育课学校以暑期的“清凉饮食”文化和“中秋民俗”文化为主题,设 置了丰富多彩的食育课程活动。一二年级以“健康饮食”为主题,搜集 健康饮食方法,学习餐桌礼仪并配插图,了解中秋民俗饮食文化;三四 年级以“美食寻根”为主题,寻访一种日常食物从最初播种、栽培、养 护到收获,再制作成食物,有机会可寻访一线种植管理人员,并亲自体 验食物制作过程,感受劳动的伟大、劳动人民的伟大,并学会感恩;五 六年级以“喜迎中秋团圆节”为主题,搜集不同地域的中秋特色美食, 并学做一道中秋美食及家乡富有地域风情的暑期饮食,记录整个过程及 学习中的感受。劳动中体验

6、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国美食文化。丰富并具有特色的食育课程,让孩子们的假期更充实,更具有意 义。动手去实践、去体验美食制作的过程,从独自采购食材、清洗刀切, 到烹饪蒸煮,最后享用美食,让孩子们体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成就感, 体验劳动创造美味、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食育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满足 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形成良好劳动习 惯。二、强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体验劳动教育应强调让学生“真实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 在亲身体验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快速成长。(一)深入素质教育基地,独自体验劳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每年10月份组织四年级学生深入劳动素 质教育基地,进行为

7、期一周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体验和学习。对于从来 没有离开家人独自生活的十岁左右的孩子们,确实是一次自理、自立能 力的考验。为期一周的劳动素质教育基地的学习,让孩子们真实体验到 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劳动教育体验,也锻炼 了孩子们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二)“成长嘉年华”活动助力劳动教育学校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会开展“成长嘉年华”活动,此活 动与学校“食育”课程相结合,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设定不 同的活动项目。活动会对孩子们制作的不同种类美食、劳动成果进行展 示。一二年级用彩泥捏制各种美食,三四年

8、级制作水果拼盘或蔬菜沙拉, 五六年级制作面食及肉类食品,如披萨、豆沙包、水饺、可乐鸡翅等等。 孩子们还可以售卖自己制作的美食,体验劳动的价值,体验劳有所得的 快乐。通过劳动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劳动成就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崇尚劳动、劳动最光荣的意识。(三)“好习惯银行”助力劳动教育我校“好习惯银行”已开展的比较成熟,学校劳动教育与“好习 惯银行”相结合,将劳动教育过程及结果进行量化性评价,能够有效调 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四)学校内劳动教育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学校设有劳动周,一周内对学生进行集中劳动教育,从周一的升 旗仪式,到主题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宣传,到每日卫生打扫、卫生检 查、

9、班级卫生表彰、劳动小模范评选,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劳动教育。 学校分散劳动教育包括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劳动主题教育,引导学 生对劳动教育有更全面的认识。其次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如在音乐课中歌颂劳动,在美术课中描绘劳动,在科学课中探究劳动等, 端正学生对劳动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 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内劳动为主,如学校教室、功能室、图书室卫生,校 园内环境卫生及管理均由学生负责,不仅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成就感, 还在卫生监督及卫生管理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重要性,体验学校小主 人翁意识,增强孩子们的责任感,锻炼孩子们不怕苦

10、、不怕累的坚强意 志品质。高年级则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时间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以校 外劳动锻炼为主。如社区小义工、环保小能手等等。集中与分散的劳动 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五)线上教学期间居家劳动教育线上教学期间,为保证学生居家状态下好习惯养成不中断,劳动 教育有延续,学校将劳动教育融进“五自德育实践活动”中,以“五自 德育实践活动”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学校制定了适宜居家开展 的劳动项目,有一二年级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自己的事情自 己做,每天自主整理床铺、书桌、学习工具。三四年级学生参与的家务 劳动

11、,如:扫地、擦桌、洗衣、端盘、刷碗等。厂6年级学生每周陪家 人做一次饭,建议高年级可独自完成。延迟开学期间有90%的学生能够 按时完成“五自德育统计表”中的劳动项目,对居家劳动习惯养成起到 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返校复学后学生劳动教育从居家到学校起到 很好的教育衔接。三、实施与效果(一)学生劳动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劳动教育课程、食育课程及校内外劳动教育的分散与集中开 展,使孩子们的劳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二)逐步形成学校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学校“食育”课程已延续多年,基本形成学校特色劳动教育课程。 “食育”课程也比较受孩子们的欢迎,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不管是在劳 动教育方面,还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及自

12、主学习方面都有着积极影 响。(三)学校劳动教育得到创新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的基础之上,我们将劳动教育与学校“好 习惯银行”相结合,将劳动教育过程及结果进行量化性评价,并将劳动 教育融于学校主题活动开展中,都会激发学校劳动教育新的活力,使孩 子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得到持续发展。四、困惑与打算(一)困惑1 .学校内学生参与劳动项目太少,大部分集中在卫生扫除上,形 式比较单一 O2 .校外劳动教育大都是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校外的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较少,形式较单一。(二)下一步打算1 .在校内劳动教育的劳动项目上进一步挖掘、探究,学生参与劳动形式争取多样化。2 .争取开展更多校外劳动教育的机会,校外劳动教育体验可根据 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设置相应的劳动体验项目,每年定期开展,形成特 定的校外劳动教育课程。让孩子们在期待中培养劳动兴趣,在参与中体 验劳动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