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修身与用人智慧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3694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20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修身与用人智慧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曾国藩修身与用人智慧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曾国藩修身与用人智慧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曾国藩修身与用人智慧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曾国藩修身与用人智慧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曾国藩修身与用人智慧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修身与用人智慧课件.ppt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曾国藩修身与用人智慧,曾国藩修身与用人智慧,从曾国藩的评价说起薛福成:持之有恒者,以克己为体,以进贤为用。梁启超:凡能成大事者,必其自胜之力甚强。制之有节,行之有恒,实为人生品格第一大事。毛泽东:能动其心者,必有大本大源。曾文正有大本大源,其成功非幸运。蒋介石: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足以为吾人之师。,从曾国藩的评价说起,从曾国藩成功的前半部说起修身关系人生成败 苟有富必能润屋,苟有德必能润身。凡盛德之君子,必有非常之仪范,是真龙必有云,是真虎必有风。凡修业之大,人必有景从之徒党。斯二者,其几甚微,其效甚著,非实有诸己,乌可幸致哉。-曾国藩,从曾国藩成功的前半部说起修身关系人生成败,

2、曾国藩的大儒人生1,奠定基础 准备阶段,1811-1838 28年2,平步青云 积蓄力量,1838-1852 15年3,艰难成功 走向颠峰,1852-1864 12年4,忍辱负重 曾国藩时代 1864-1872 7年 人生三境说: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的大儒人生,第一讲 曾国藩修身十法 1、修身底线:清慎勤 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易: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第一讲 曾国藩修身十法,清 慎 勤:做好官的秘诀,做好人的命脉。案无存牍,室无私钱。名利两淡,寡欲清心;一介不苟,鬼伏神钦-清战战兢兢,死而后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慎手眼俱到,心力交瘁;知

3、困勉行,夜以继日-勤 2、修身目标-天地位、万物育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心亦顺焉-朱注中庸 京城“圣贤功夫”-日课册,清 慎 勤:做好官的秘诀,做好人的命脉。案无存牍,室无私钱。,3、纲领与根本:五箴与不忮不求 立志箴-民胞物与之量,内圣外王之业。 居敬箴-天地人乃三才,不苟且、不轻慢。 主静箴-毒蛇猛虎不惊,日对三军不乱。 谨言箴-不巧言、不浮夸、不传言、不讪笑。 有恒箴-日增一黍,久之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马走。 -道光二十四年,3、纲领与根本:五箴与不忮不求,4、修身日课四条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

4、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能慎独,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药之方,守身之先务也。,4、修身日课四条,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能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

5、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三曰求仁,四曰习劳则神钦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食必珍羞,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故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钦。是以君子欲为

6、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四曰习劳则神钦,5、十条常课 重在坚持 一、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外为人。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5、十条常课 重在坚持,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

7、病。”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6、降龙伏虎,控制情绪 雍正与林则徐 -制怒 情商故事 林则徐:知难而退,此虽保家保身之善谋,然非人臣事君致身之道也! 柳传志-每临大事,燃上一炷香,6、降龙伏虎,控制情绪,7、修得八德,万事可成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

8、丝毫不能自主。,7、修得八德,万事可成,8、坚忍为意志之本 坚忍者何?刚强牢固为坚,勇毅强挺为忍。君子持威重,执坚忍,临大难而不惧,视白刃若无也。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勋世伟业,非坚忍所不能也。坚忍于战则无敌,于礼则大治;外无敌,内大治,厚道载物乎!,8、坚忍为意志之本,9、练就耐字诀和悔字工夫 人生要经得耐字苦况 耐即等待时机之谓 耐字乃进境之必由之路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不为上司所器重,耐冷为要。 庄子曰,美成在久。骤而见信于人者,其相信必不固;骤而得名于时者,其为名必过情。君子无赫赫之称,无骤著之美,犹四时之运,渐成岁功,使人不觉。-日记,9、练就耐字诀和悔字工夫,10、修养不足而致败 (

9、1)、“天道有三恶” :盈 、巧 、贰。贰者,多猜疑也,不忠诚也,无恒心也。(2)、凉薄之德有三端,均足以致败:闻有恶德败行,听之娓娓不倦,妒功忌名,幸灾乐祸,此凉德之一端也。居卑思尊,日夜自谋,置其身于高明之地,譬如金跃冶而以莫邪干将自命,此凉德之二端也。胸包清浊,口不臧否者,圣哲之用心也;强分黑白,过事激扬者,文士轻薄之习、优伶风切之态也。而吾辈不察而效之,动辄区别善恶、品第高下,使优者未必加劝,而劣者几无以自处。此此凉德之三端也。,10、修养不足而致败,(3)名公巨卿之三败:长傲、多言、怨天尤人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

10、以此二端败家丧生。余生平颇病执拗,德之傲也;不甚多言,而笔下亦略近乎嚣讼。静中默省,我之处处获戾,其源不外此二者。温弟性格略与我相似,而发言尤为尖刻。凡傲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入,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温弟之神气稍有英发之姿,面色间有蛮狠之象,最易凌人。凡中心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致二弟,(3)名公巨卿之三败:长傲、多言、怨天尤人,(4)高官要坚持三不一习 三不:不与、不胜、不终 一习:金丹换骨在学习 一生四部书 韩愈、孔子,(4)高官要坚持三不一习,第二讲 曾国藩识人与用人理念 人事决策决定着组织取得成效的能力,他会对一个组织产生持久的影响,而且难以改变 -彼得德鲁克

11、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有百分之十五归结于其专业知识,另外百分之八十五则归结于其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和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 -戴尔卡耐基,第二讲 曾国藩识人与用人理念,1、传统鉴人法 吕不韦八观六验法 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人物志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音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俸入悉以养士,老儒宿学,群归依之。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清史稿,1、传统鉴人法,2、曾国藩的识人口诀 五到:眼到,着意看人,认真看公牍。手到:于人之优劣,事之轻重,随手笔记,以备遗忘。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2、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案例:江忠源 刘铭传和雕毛扇,2、曾国藩的识人口诀,3、建立人才档案 先造册,第一项是现任官职,第二项是履历,包括历任官职、所派之差、所游之地,第三项是家世,包括三代脚色、兄弟宗族科名、官阶等内容。曾国藩召见后,在下面填注评语。第一天召见的是三位安徽州县官。曾国藩对三人的表现并不满意。,3、建立人才档案,4、理念先导,尤重三缘 理念-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蒋介石序言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四知之目,即论语末章之知命、知礼、知言,而吾更加以知仁。仁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也。立者足以自立也,达者四达不悖,远近信之

13、,人心归之。我欲足以自立,则不可使人无以自立;我欲四达不悖,则不可使人一步不行,此立人达人之义也。知此,则识大、量大,不知此则识小、量小,4、理念先导,尤重三缘,重视三缘:血缘、地缘、业缘 主要将领182人,籍贯可考的156人中,湖南130人,占百分83,其中湘乡56人,占湖南一半。,重视三缘:血缘、地缘、业缘,5、用人的四大标准 分为武职官员和文职官员,各有四项标准 武职官员的四项标准: 第一要才堪治民, 第二要不怕死, 第三要不急名利, 第四要耐受辛苦。,5、用人的四大标准,文职: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 “官气”即圆滑取巧,心窍太多,敷衍塞责,不能负巨艰,担大难;推崇“乡气”,任用

14、久困场屋,沉沦下僚,有用世心肠而无从致用的人。这种人守着一个“拙”字,遇事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能忍辱负重。 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胡锦涛七一讲话,文职: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乡气与官气-推广四字用人法 关于基层 官气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语言无此妨彼碍之弊。其失也,奄奄无气,凡遇一事,但凭书办、家人之口说出,凭文书写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吾欲以“劳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气而姑用乡气之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赵广汉好用新进

15、少年,刘晏好用士人理财,窃愿师之。,乡气与官气-推广四字用人法,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胡锦涛七一讲话,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6、忠义血性是最佳人选 观察人以朴实廉介为本质,再加上才能,此最可贵。没有品质就是有长处也靠不住。“甘受和,白受采”,古人所说人无本不立,意义在于此。换句话说,用人以质朴为尚,不应专取才华。虽说用人只是用他的才能,其他根源不需深究,但也必须足以驾驭,才能为我所用,而不致受牵

16、累。人的才品,虽然多有不同,然而最主要的是只有质朴才能长久。探究起来说,以质朴为主而用人的过失不过十之二三,单以才华而用人的过失则常十之八九。,6、忠义血性是最佳人选,要求四条都具备,似乎求全责备,但是后面的这一条不具备,是不可以当领导的,这就是忠义血性。一般说来,如果有忠义血性的人,则这四条往往都随之而有,无忠义血性,那就是表面上看好像具备这四条,但最终也不可靠。”忠义血性,有激情,能担当,讲仗义,有献身精神。-案例对李家兄弟的评价,要求四条都具备,似乎求全责备,但是,7、忠诚至上,避免效忠分歧 罗马法的启示。案例李元度、总兵陈由立发配黑龙江 同治元年,豫抚调陈,曾回:我岂能不顾大局,吝惜一

17、将?难以遵从的是,该镇起自勇丁,经过举荐现职,长久隶属鲍超,待之甚厚,调河南命下,正攻青阳,托病告假,并将哨弁三十多人带走。如果仅仅不忠于安徽,尚能有益于河南,海内一家,何妨楚材晋用?但观人者恒在出处进退之际,选将者最忌浮华取巧之流,以夙昔所依附,功名所从出,一旦视若弁髦,则中道相从者又安能保其晚节不渝?且近来用兵连十余省,倘相率效尤,流弊滋多,于17日具疏严劾,一面函复郑巡抚,请撤去其募勇差事。,7、忠诚至上,避免效忠分歧,本讲总结,员工效忠,老板轻松,而赢得效忠的不是手段,而是真诚-胡林翼与李家兄弟单纯用功名利禄驱使人的问题,往往出现在关键时刻-李鸿章用人的评价以利分众而成功的刘邦与吝赏的

18、项羽,本讲总结员工效忠,老板轻松,而赢得效忠的不是手段,而是真诚-,第三讲 同僚援手成大事 要点一:难度指数最高,风险最大。曾国藩说自古以来,同僚之间最为难处。 要点二:近代以来的竞争证明,在所有要素中,同僚关系成败。 柳传志总结自己成大事的第二原因是他掌握了以“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三要素”。,第三讲 同僚援手成大事,1、合作的境界和五个层次 吕氏春秋应同: 同气贤于同义, 同义贤于同力, 同力贤于同居, 同居贤于同名。 帝者同气,王者同义,霸者同力,勤者同居则薄矣,亡者同名则觕矣。故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1、合作的境界和五个层次,领袖四人:曾胡左李 吴文镕调胡

19、从贵州而来,吴死。曾上奏:胡某之才,胜臣十倍。 胡一直推崇曾,说自己的皮匠小店,昔年本钱出于老板,事曾公弥谨,每月三万两不可少。 财源基础:湖北 兵源基础:湖南曾国藩与赵烈文谈话:第一功臣,安庆功劳,他人不可攘夺。,领袖四人:曾胡左李,2、甘为人下,化解分歧 英雄的特点: 勇于任事者皆有大欲存焉 善于自保与勇于任事的关系,2、甘为人下,化解分歧,君子之道,莫善于能下人,莫不善于矜。-曾国藩 案例:宿松会议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常相左, 藩臣徒误国,问他经济有何曾?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不负平生,君子之道,莫善于能下人,莫不善于矜

20、。-,敬胜怠者,昌; 怠胜敬者,亡; 义胜欲者,从; 欲胜义者,凶。 -武王丹书受戒 孟子见梁惠王:上下交争利则国危险; 不厌不足。 司马迁:必世乃后仁。,敬胜怠者,昌;,3、气类孤则大事不成 非刘邦,三杰皆不杰也,而非三杰,则刘邦亦非汉高祖矣!-曾国藩 案例-胡林翼为曾国藩谋川督,3、气类孤则大事不成,蜀中之行,思之甚熟。凡治事公则权势,私则情谊,二者必须居一 。是以依润帅聊相呴濡;润帅近亦不甚适意,苦心孤诣,未果见亮于人人,而军事,吏事二者亦殊丛杂,弟若与共图皖中军事,可少商酌也。 -曾国藩致左宗棠,蜀中之行,思之甚熟。凡治事公则权势,私则,曾国藩任江督后,对左宗棠如何安排? 胡林翼不赞成

21、左入蜀,向曾写信,提出“办大事以集才、集气、集势为要,庄子所谓而后乃今培风也。丈必以此议为然。” 公入蜀则恐气类孤而功不成。,曾国藩任江督后,对左宗棠如何安排?,4、天朝十误的反证毛泽东致郭沫若信。甲申三百年祭李秀成开(前四误为战略):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疑忌,翼起猜心,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误至大七,误主不信外臣,用其长兄次兄为辅,此人未有才情,不能保国而误八,误主不问政事九,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几百个,王上加三竖十,误国不用贤才 曾国藩称滥羊头,4、天朝十误的反证,5、破格提拔领军人物 关于机会成本 薄一波回忆刘伯承:不因人废言,找替手的做法我们应

22、该效法 大厦非一木所能支撑,大业凭众人智慧而完成。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且选取那些次一等的人才,慢慢教育就可以了 -曾国藩,5、破格提拔领军人物,胡林翼告诫不要做谨慎宰相: 人生得意时须努力做成一个局面曾国藩。 思拟再四,竟须放胆放手乃可有济,非加募四万人不为功。此时惟有破格请将,放胆添兵,倾湘中之农夫以为兵。办此等事,非强拉人不为功,莫过于慈和也。 署理江督:试用期-才华展 扩张-站住脚跟,胡林翼告诫不要做谨慎宰相:,咸丰十年起用沈葆桢: 该道器识才略,实堪大用,臣目中罕见其匹。次年授江西巡抚。 胡致信曾:左不愿入蜀,愿依丈而行。来信附上。季高谋人忠,用情挚而专一

23、,其性情偏激处,如朝有争臣,室有烈妇。平时当小拂意,临危难乃知其可靠。且依丈则季公之功可成。,湖南提督樊燮案刚结束, 咸丰十年举荐左宗棠: 虽其求才太急,或有听言稍偏之时;措词过峻,不无令人难堪之处。而思力精专,识量宏远,于军事实属确有心得。 超升浙江巡抚。,湖南提督樊燮案刚结束,,6、盛时选好接班人 接班问题始终是对任何最高管理层和任何机构的最后检验标准。-彼得 案例:通用的经验、乔布斯与苹果 清末学者夏震武:“合肥(李鸿章)、南皮(张之洞)一生所为,其规模皆不出湘乡(曾国藩),数十年来朝野上下所施行,无一非湘乡之政术、学术也。” 领袖人物、商业故事、风格、风气,6、盛时选好接班人,举荐李鸿

24、章可担此大任 临别赠言,曾国藩“以深沉二字”相劝-指南针教父 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 洋务吏治皆置后图,举荐李鸿章可担此大任,来示谓中外倚鄙人为砥柱,仆实视淮军、阁下为转移:淮军利,阁下安,仆则砥柱也;淮军钝,阁下危,则仆累卵也。,来示谓中外倚鄙人为砥柱,仆实视淮军、阁下,1871,11月:一是湘军裁撤这件事,当时因为顾虑太多,压力太大,竟然全部解散,无异自毁长城。湘军众位将帅飘如秋叶,自己也成了剪翼之鸟,以致“剿捻”无功,幸赖淮军了此残局。他让李鸿章切记,当今八旗、绿营已不可恃,保太后、皇上之安,卫神州华夏之固,全仗淮军。今后,淮军纵有千难万险,也绝对不能裁撤,而且只可壮大,不可削弱。乱世之中

25、,手里的军队切不可放松,于家于国都是如此。,1871,11月:一是湘军裁撤这件事,,二是让李鸿章切记,即数十年办事之难,难在人心不正,世风不淳,而要正人心,淳世风,委实有赖一二人在前面倡导,后来者有所遵循。希望李鸿章要早些下手,以一身为天下表率,多多培养“种子”,种子绵延不断,天下应和,世风自然改变。,二是让李鸿章切记,即数十年办事之难,,曾国藩强调洋务怎么办都好, 但原则还是冯桂芬说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曾国藩强调洋务怎么办都好,,曾国藩病卒,李鸿章写的挽联是: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曾国藩病卒,李鸿章写的

26、挽联是:,本讲总结,1、同僚间要多做加法,当气识不同时,要果断做减法,避免同舟树敌国。-联想的做法。倪光南总工。19992、消弭分歧的最好办法是坦诚而深入沟通。3、切记:一把手要“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刘邵4、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本讲总结1、同僚间要多做加法,当气识不同时,要果断做减法,避,第四讲 满足下属成长需要,要点一:一个人的成就与追随者的层次、多寡、人的舞台直接相关;也与人的修养、既往信誉度密切相关。要点二:择人而事,绝大不可草率,若暗若明,时信时疑不可事。要点三:注意草创期与发展扩张期、成熟稳定期的人才需求差别。,第四讲 满足下属成长需要要点一:一个人的成就与追随者的层次,1、

27、满足众人之私,培养更多追随者 起兵之初,不妄保举, 不乱用钱,是以人心不附。 资源满足率-人的需要层次论 生存-发展-价值 刘蓉、赵烈文的劝谏,1、满足众人之私,培养更多追随者,古往今来,失去天下人才的有三: 第一:求才不竭其诚, 第二:遇之不优其礼, 第三:用之不尽其才。 多士景从,大事乃成。否则师未举而势已孤,事未立而情已散,孑然一身,谁与君共功名,济艰险。,古往今来,失去天下人才的有三:,赵烈文上书(1)天下分崩,人志日嚣,凡其器能略过俦辈,咸思奋自树立,四顾以求因依,真伪虽不一端,未尝无也。(2)是以明君给人之欲,不失其意,责人之力,不求其情,故人人自以为得君,顶踵思效,合众人之私以成

28、一人之公,所以能收效也。(3)夫与人共患难之际,而务慎密于登进,殆自孤之道也。(4)自古英霸之略,汲汲不遑,惟有求贤自助而已。 曾国藩“揣摩风会,一变前志” 丁日昌事例,赵烈文上书,2、为下属承担责任 案例:李鸿章在上海;刘铭传防守沙河之策 防守沙河之策,从前无以此议相告者,贵军门创建之,本部堂主持之。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风波磨折,必有浮议摇撼,从前水师之设,创议于江忠源;安庆之围,创议于胡林翼。后来本人办水师,一败于靖江,再败于湖口,将领们都希望舍弃水而就陆,坚忍维持,而后再振;安庆没有合围之际,祁门危急,黄德糜烂,群议撤安庆之围,支援两处,因鄙人坚忍力争,而后有济。至于金陵百里之城,孤军

29、合围,群议都恐怕重蹈和、张之覆辙,即使我本人也不以为然,其后坚忍支撑,竟以地道成功。可见天下事,果能坚忍不懈,总可有志竟成。,2、为下属承担责任,办捻之法,马队既不得力,防河即属善策,但须以坚忍持之,假如初次不能办成,或办成之后,一处疏防,敌仍窜过沙河以北,开、归、陈、徐之民必怨其不能屏蔽,中外必讥其既不能战,又不能防。无论何等风波,何等浮议,本部堂当一力承担,不与建议者相干。即有咎豫兵不应株守一隅者,亦当一力承担,不与河南巡抚等相干。这就是本部堂之贵于坚忍啊!,办捻之法,马队既不得力,防河即属善策,游击虽劳而容易见功效,容易收名誉,防河虽劳而功不甚显,名望也会稍减,统禁旅者不屑为之。且汛地太

30、长,其中必有极难之处。贵军门当为其无名者,为其极难者,又况僚属中未必人人谅此苦衷,识此远谋,难保不有一二违言,贵军门当勤勤恳恳,譬如自家私事一般。求人相助,央人竭力,久之人人都鉴其诚而服其智,等到防务办成,则又让他军接防,而自带铭军游击,人必更钦其量矣。此贵军门之贵于坚忍也。若刚受磨折,或闻浮言,而意沮而思变计,则掘井不及泉而止者,改掘数井,亦不见泉矣。愿与贵军门共勉之。,游击虽劳而容易见功效,容易收名誉,防,3、领导要有权威和尊严 -待下属不可过谦 案例:与李元度约法五章 咸丰十年八月,李元度即将挂印出征,行前,曾国藩谆谆教诲,说“文人好为大言,毫无实用,不得与此类人接近”。李元度赴徽州,曾

31、国藩与之约法五章,3、领导要有权威和尊严,第一是戒浮,文人心多委曲,又自以为胸中有点墨,遂认为天下事很容易,常放言高论,但多不切实际。第二是戒过谦,启宠纳侮也 第三是戒滥,谓银钱、保举宜有限制也,久屈下位者,一旦权令在手,往往忘乎所以 第四是戒反复,谓次青好朝令夕改也。第五是戒私,谓用人当为官择人,不为人择官也。,第一是戒浮,文人心多委曲,又自以为胸中有点墨,遂认为天下事很,4、同患难更当共富贵 中国传统文化的“鸟尽弓藏” 陈涉的“苟富贵,勿相忘” 曾国藩裁军前与清廷的交涉。22批次。不能有向隅之感。,4、同患难更当共富贵,5、永远不变的激励:训导和督责 上司与下属,一言嘉奖,感而图功;片语责

32、惩,畏而改过:教诲不可缓。 荆棘不除,兰蕙减色;害马不去,骐骥短气:甄别不可缓。 人才如禾稼,上司教诲如同种植,耕耘播撒种子。甄别就是去除莠草;保举如同灌溉。最高领导超擢,如同甘雨时降,苗勃然而兴。上司经常到下属之处,如同农夫每天在田间,才能熟悉稼穑之事。-案例:会食,5、永远不变的激励:训导和督责,本讲总结,1、切勿将统属关系变成人身隶属关系。2、切忌出现效忠分歧。3、对下属的了解程度是使用得当的关键-案例:鲍超,本讲总结1、切勿将统属关系变成人身隶属关系。,第五讲 怎样带好团队 要点一:团队管理的难点是如何发挥人和制度、体制的协调性,是更关注制度还是人本身。 要点二:设定鼓舞群伦的目标并采

33、取切实的办法付诸实际,特别考验初创时期管理者的智慧。,第五讲 怎样带好团队,1、团队目标-有主义的队伍 目标: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太平军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吾官兵亦当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如此,才可以血战数次,渐新吾民之耳目而夺敌之魂魄。-曾国藩,1、团队目标-有主义的队伍,当其负羽远征,乖离骨肉;或苦战而授命,或邂逅而戕生;残骸暴于荒原,凶问迟而不审; 老母寡妇,望祭宵哭;可谓极人世之至悲。然而前者覆亡,后者继往,蹈百死而不辞,困厄无所遇而不悔者,何哉?亦由前此死义数君子者为之倡,忠诚所感,气机鼓动,而不能自已也。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

34、倡。躬履诸艰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 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呜呼!吾乡数君子所以鼓舞群伦,历九州而勘大乱,非拙且诚之效与?-湘乡昭忠祠记,当其负羽远征,乖离骨肉;或苦战而授,2、“以利为义”,文人领山农 湘军之制,上下相维,将卒亲睦,各护其长。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实,岂所谓以利为义者耶?-王闿运财神庙的武财神关公现象,2、“以利为义”,文人领山农,湘军基干的构成: 武职人员264名中,有功名的占百分之11,211名文职中,有学历的占208人,翰林、进士各24人,举人33,秀才23。总计参谋人员占三分之一,156人,参谋中103人有学历,翰

35、林17,进士18,举人29,秀才15。籍贯,湖南百分之54,安徽18。湖南湘乡县79人,合肥40人。,湘军基干的构成:,3、精神训练,培养效忠第一 大前研一:中国是高智商社会吗? 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仁者,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待弁勇如待子弟之心,常望其成立,望其发达,则人知恩矣。礼者,即所谓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泰而不骄也。正其衣冠,尊其瞻礼,伊然人望而畏之,威而不猛也。持之以敬,临之以庄,无形无声之际,常有懔然难犯之象,则人知威矣。守此二者,虽蛮貊之邦行矣,何兵勇之不可治哉! 以礼治军的典范-礼待,礼遇,礼制,礼治,3、精神训练,培养效忠第一,内容:将用于精神教育

36、的伦理纲常写在军规中,让官兵记诵,有的编成歌谣,让官兵传唱。如劝诫浅语十六条、营规二十二条等,都是浅显易懂,日日用得着的纪律规范。 做法:每逢三、八操练之日,曾国藩亲临校场训话,“一时数刻之久”,反复开导万千百语。 效果:杜鹃滴血 顽石点头,内容:将用于精神教育的伦理纲常写在军规,将“四书”、孝经下发到士兵手中,常教士卒作字读书,书声琅琅,如家塾然。又时以义理反复训谕,若慈父之训其爱子,听者潸然泪下。募千人,则万人应之,募万人,则数万人应之,人人乐从军,个个争效命 。-湘军记,将“四书”、孝经下发到士兵手中,常教,爱民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军士与民

37、共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人又和。,爱民歌:,4、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薪酬单 案例:华为的方案(1)员工一律按日计酬,按月发薪。普通员工(陆军正勇)每日计薪1钱4分,月薪4两2钱。如果遇到29天为一个月,实发4两零6分。(2)员工试用期为12个月,试用期每日计薪钱一百文。期满合格,由上级派人点名登记,成为正式员工,薪酬待遇同前。(3)伤、亡等恤赏补贴:死亡发恤银30两,受伤者分为四等:头等15两,二等10两,三等5两,成废者加倍。(4)下层干部待遇:以500人为一个营。10人设一队,设什长一名,日薪1钱6分;8个队为一个哨,设哨长一名,日薪2钱(统106人),每哨设哨官1人

38、,日薪3钱。,4、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薪酬,(5)所有员工要签订聘用担保合同书,员工由营、哨官回原籍招聘,取具保结(邻佑在上面画押),造具府、县、里居、父母、兄弟、妻子、名姓、箕斗(人手指纹作螺旋形的叫斗,不整齐的叫箕,箕斗册将员士左右手各指箕斗,验明登记,以备核查)清册、各结附册,作为员工档案,以便清查。无保结不收,不明来历不收。,曾国藩修身与用人智慧,5、高薪养将-管理团队收入比 每个中层即营官,要向上司统将每个月献100或200助公费,统领万人的高管,每营500人,计20营,每营公助100两,加上固定薪水,一个月要拿3000两银子。王闿运说统500人的中层,每年收入3000两,统万人的高层

39、,岁入6万两,还是廉洁的。,5、高薪养将-管理团队收入比,6、扩张须找独当一面之才,案例:麦当劳的扩张:黄金二条:保证合作者赢利、同舟共济。 湘军扩张与管理结构:先树人后立法大帅统领营官哨官士兵,6、扩张须找独当一面之才案例:麦当劳的扩张:黄金二条:保证合,结语:人生有局限 举贤图大业 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粟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忍耐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结语:人生有局限 举贤,课后阅读推荐,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林乾 2012年1月13日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年11月曾国藩人脉: 萧岳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5月1日冰鉴: 曾国藩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年1月1日曾文正公手书日记: 曾国藩 凤凰出版社 2010年3月,课后阅读推荐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林乾 2012年1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