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方标准《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700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地方标准《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西地方标准《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西地方标准《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西地方标准《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西地方标准《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地方标准《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地方标准《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西地方标准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广西地方标准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即本规范)编制 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广西地方 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2) 1903号)批准立项。 本规范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横州市镇龙林场、广西国 有派阳山林场负责起草。项目序号:2022-1101 ,起止年限: 2022.07-2023.IOo主要起草人及分工如下表。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分工杨章旗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主持总体方案制定颜培栋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零天旺横州市镇龙林

2、场高级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胡拉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陈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陈振华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李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谭健晖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标准申报和撰写唐生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吴东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马尾松(P%s wsSoMawLamb)分布17个省市区,是我国南方重 要乡土树种,生长迅速、用途广泛,全树利用价值高,木材是建材和 造纸工业的主要原料,其木材管胞素含量高

3、,管胞长,适合制造新闻 纸等多种高级纸张,在林桨纸(板)一体化产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我国的马尾松纸浆材遗传改良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马尾松 纸浆材综合研究成果表明,粗浆得率、细浆得率、卡伯值、裂断长、 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等桨纸性能指标能够较准确反映纸桨性能优劣, 但由于这些指标的测定工艺复杂,分析费用高,测试结果不稳定,难 以实际应用于纸浆材原料林遗传改良,规模化家系/无性系测试评价 尤其困难。基于此,全国马尾松纸浆材协作组经过10多年联合攻关, 将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基本密度、纸浆得率作为马尾松纸 浆材的绝选性状。广西是我国林业大省,2021年全区林业总产值8000多亿元,

4、居 全国第二位,采伐量超过4200万立方米,连年居全国第一位,人造 板产量超过500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和造纸产业产值达2900亿元。 广西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的核心基地,作为广西林业的优势树种, 马尾松产业链完整,用途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水土保持、净化空 气和水源涵养能力强,为广西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山区农民脱 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以马尾松为代表的针叶树具有优良的管胞形 态特征,针叶桨直接影响造纸的得率、纸浆和纸张质量,因此马尾松 原料林的良性健康发展支撑着造纸与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特色“松 脂产业”和万亿元林业绿色产业发展。规范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 实现马尾松定向高效培育和优质优

5、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三、主要起草过程编制人员自1997年开始,开展了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的试验 研究和相关资料收集。标准制定单位先后营建家系造林密度、立地选 择、抚育间伐等马尾松纸浆材试验10片335亩,建立了系统完善的 纸浆材培育技术体系,收集了大量原始数据。并访问了大量林农,座 谈了国有林场、个企等松树林经营生产单位。2021年10月标准项目 下达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 开始实施标准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标准编制工作。标准编制小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标准化工作导则汇编、标准制定有 关文件资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管理规定要求,详细学习 了 GBTl

6、.l-2020 GB/T 1.2 2020等基础标准,研究确定了标准编 写的原则和技术路线,根据项目计划进度要求,确定了标准编写的原 则和技术路线,并有序地组织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一)工作组讨论稿(第一阶段)标准各项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主要来自多年来起草单位执行的 “马尾松工业用材林良种选育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马 尾松大径材及高产脂林定向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研 成果以及有关马尾松高效培育等方面发表的论文专利等,并参照了国 内已经发布的有关标准。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编制组在马尾松纸浆材高效培育 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资料进行汇合、分析和总结基础上,对纸

7、浆 材关键技术进行了完善、补充和进一步整理,确定了广西地方标准的 基本内容和思路。并经过编制小组成员反复研讨,形成了标准的编制 原则及纲要。以试验数据、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和处理,经反复讨论和修改,不断完善,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二)征求意见稿(第二阶段)1、征求意见稿第一稿2022年10月13日,召开编制小组第一次会议,通过标准编制 工作方案,明确编制小组成员,确定任务分工以及进度安排。会议对 工作组讨论稿的框架、条款、技术参数等进行了讨论,修改形成征求 意见稿第一稿。2、征求意见稿第二稿2022年10月30日,以项目组长期马尾松高效培育研究为主要 依据,参考文献资料对

8、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参 数,向森林培育技术专家咨询意见,并组内讨论提出完善修改意见, 形成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与有关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情况(一)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标准制订以推进马尾松纸浆材培育的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为 目标,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力求做到科学 规范、指标准确、可操作性强,既与国家相关标准接轨,又符合广西 区情。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 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等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写。 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标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 .

9、科学性原则以长期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研究为依据,在反复试验测试和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参考马尾松纸浆材技术文献资料的研究成 果及技术参数,向马尾松高效培育技术专家咨询意见,再根据审查 意见对标准进行修订,制定标准。2 .可操作性原则从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纸浆材的设施 条件和技术要求,确保标准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可行性。(二)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协调情况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全区马尾松纸浆材培育地域差 异,制定的纸浆材技术措施与当前马尾松高价值林培育发展要求保持 一致,与现行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保持协调一致。国内未查到松

10、树相近或相似的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马尾松培育 相关标准9个,其中行业标准2个,地方标准7个,统计结果见表Io 9个标准除DB36/T 504-2016定向培育大径材外,其余均为通用林的 标准,更没有专门针对制桨造纸进行技术规范的标准。表1马尾松培育相关的标准统计标准名称规范内容适用范围标准编号马尾松大径材培育技 术规程大径材造林地选择、良种壮苗、整地、 造林密度、栽植、抚育管理、施肥、 间伐、收获江西省马尾松大径 材培育DB36/T 504-2016马尾松播种育苗技术 规程播种育苗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播种、 移苗、水份管理、施肥等湖南省马尾松播种 育苗DB43/T100-1996马尾松商品林标

11、准栽植立地、造林规划设计、种子与苗 木、造林技术、抚育管护,生长及松 脂产量指标,验收建档国营、集体、企业和 个体经营者营造马 尾松商品林DB44/T 194-2004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 林碳增汇减排经营技 术规程造林地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 间伐套种、采伐利用和档案管理等方 面的技术要求南亚热带区,以碳增 汇减排为主要目的 多功能人工LY/T 2765-2016马尾松抚育经营技术 规程林分类型、林木分级标准、幼林抚育、 中幼林抚育间伐对象、起始期、方式、 强度、间隔期及林地管理马尾松主要分布区 马尾松的经营LY/T 2697-2016马尾松造林技术规程林地选择、备耕、苗木培育、造林时 间

12、、抚育间伐、施肥等湖南省马尾松造林DB43/T 113-1997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问 伐技术规程人工林间伐时间、间伐次数、间伐强 度、主伐年龄确定湖南省马尾松人工 林抚育间伐DB43/T 114-1997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立地选择、初植密度、苗木培育、造 林时间、抚育间伐、主伐年龄贵州省马尾松速丰 林营建技术DB52/T650-2010马尾松种子园种子及 苗木生产技术规程种子园丰产、种子采收、处理贮藏、 育苗时间、圃地准备、播种、移苗、 水肥管理、炼苗、出圃福建省马尾松种子 及苗木生产DB35/T 1093-2011以上标准对编制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具有一定的指导 和借鉴作用,但没有专门针对纸

13、浆材培育技术规程。本标准规范了纸 浆材苗木培育、立地选择、造林刻度、抚育间伐、施肥技术、病虫害 防治、主伐年龄等内容和要求。制定了内容全面、系统、可操作性强 的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利于规范和指导我区马尾松纸浆材培育。五、主要条款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术语和定 义;2苗木培育;3立地选择;4造林密度;5抚育间伐;6施肥技术; 7病虫害防治;8主伐年龄等纸浆材培育技术要求。第1章说明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适用范围;第2章标注了引 用的相关标准7项;第3章规范了纸浆材培育的相关定义(无);第 4章规定了苗木培育的要求;第5章规范了立地

14、选择;第6章规定了 造林密度;第7章规范了抚育间伐;第8章规定了施肥技术;第9章 规定了病虫害防治技术;第10章规定了主伐年龄。(一)纸浆性能种源水平试验马尾松种源水平研究涉及范围广,在制浆造纸方面对年轮宽度和 木材密度研究较多,研究表明,年轮宽度表现木材生长情况的重要指 标,立木生长量和径向变异需要对年轮宽度有系统的了解。木材密度 是重要材性指标之一,它与物理、力学、加工性能都有密切的关系。 木材纵向和径向材性变异具很大不确定性和不均匀性。对木材加工利图1 制浆造纸相关特性取样示意图用带来不利影响。基于上 述研究结论,团队开展了 桐棉、古蓬、云开大山三 大全国优良种源年轮宽 度、晚材率、基本

15、密度研 究。取样示意图见图Io1 .年轮宽度、晚材率和基本密度种源间差异1-10年轮种源差异不显著,11-20年差异显著且变异系数高。从 木芯到树皮,种源变异系数逐渐增大,16-20年轮段变异系数达到30% 以上,年轮宽度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多重比较(LSD,表1)得出 11-15年轮段云开大山种源与古蓬种源平均差存在差异,1620年轮 段云开大山种源与桐棉种源、古蓬种源的平均差存在差异。云开大山 种源生长最快,古蓬种源最慢。古蓬种源比桐棉种源整个年轮宽小 8%左右,比云开大山种源小10%左右。各个年轮段晚材率的种源差异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是其变异 系数相对较高。可以判断晚材率受外部环境的影

16、响较大。多重比较 (LSD,表2)得出6-10. 11-15年轮段云开大山种源与桐棉种源平 均差存在差异。桐棉种源和古蓬种源的平均晚材率相差无几,云开大 山种源的平均晚材率比桐棉、古蓬种源小9%左右。基本密度种源间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5年轮段的木材基本密 度种源差异显著性小于其他年轮段,但是变异系数却最大。第6年轮 (树龄约8年)开始各个年轮段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系数稳定在 10%o多重比较(LSD,表1)得出1-5年轮段桐棉种源与古蓬种源 平均差存在差异,6-10年轮段桐棉种源与古蓬种源、云开大山种源的 平均差存在差异。11-15年轮段三个种源间平均差相互存在差异。 16-20年轮段古

17、蓬种源与桐棉种源、古蓬种源平均差存在差异。古蓬 种源基本密度最大,桐棉种源最小。桐棉比古蓬种源平均密度小10% 左右,比云开大山种源小6%左右。表2 种源年轮宽度、晚材率和基本密度方差分析类型年轮段平方和均方F值平均值区间变异系数年轮 宽度cm1-52.2371.1181.3404.6812.40-8.6019.596-100.0620.0310.0593.8372.40-6.0019.6011-153.9641.9823.466*2.8681.00-5.5027.1116-201.8140.9073.077*1.8460.95-4.1530.11晚材率 %1-52.6151.3070.417

18、7.8424.292-16.73122.416-1045.06122.5312.24214.7038.497-22.59321.9011-15217.827108.9142.54923.38111.827-47.48528.5016-20298.380149.1901.79133.61316.061-74.54527.42基本 密度 gcm 31-50.0310.0193.776*0.4580.342-0.70514.856-100.0370.01910.155*0.4530.339-0.57610.6011-150.0610.03116.262*0.5080393-0.61410.0416-

19、200.0350.0176.704*0.5230.397-0.68810.332 .年轮宽度、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种源间径向变异对三个种源年轮宽度、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进行了 曲线拟合。三个拟合曲线的R2值在0.9864以上。图1是年轮宽度和 晚材率的径向变化曲线。可以看出三个种源的径向变异趋势相似,15 年轮宽度最大,往后逐渐降低。16-20年轮宽度仅为1-5年轮宽度的 39%o 一般年轮宽度的径向变异表现为早期迅速增长,在6-10年轮 段达到最大值,之后年轮宽递减,但研究中3种源年轮宽度最大值出 现在1-5年轮段。晚材率径向变化趋势与年轮宽度相反,且三个种源 晚材率平均都小于22

20、%o图2是3种源各个年轮段木材基本密度的径 向变化趋势。三个拟合曲线的R2值在0.8254以上。木材密度表现为 “S”型。3个种源1-5年轮段的木材密度偏高是由于松脂等在髓心部 位沉积较多的关系。图2和图3显示,早期快速生长导致了木材密度 降低,也使木材密度的径向差异较大。图2年轮宽度和晚材率径向变化曲线图3 基本密度平均值径向变化曲线基本密度径向不均匀是木材利用的难题。表2分析15年轮段与 16-20年轮段3种源径向密度均匀性,其中云开大山种源密度比最高, 与图2的径向变异一致,且有效变化区间也较小。判断云开大山种源 密度均匀性比桐棉、古蓬种源好。3 .年轮宽度、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相关关

21、系种源间年轮宽度、晚材率、基本密度相关性分析表明,年轮宽度 与晚材率负相关极显著,再次表明两个指标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年 轮宽度与基本密度1115年轮段开始相关性显著。基本密度与晚材率 在6-10年轮段不显著。晚材率与木材密度是正相关,即晚材率越高, 密度越大。根据基本密度和年轮宽度及晚材率的关系,通过回归处理 建立二元二次方程模型。基本密度为因变量,年轮宽度与晚材率为自 变量,3种源各年轮建立二元二次方程(式1) , z、x、y分别是基 本密度、晚材率、年轮宽度,判断x、y对Z的影响。z = a + bX+ cx2 + dy + e y2 (1)基本密度、晚材率和年轮宽度是离散型数据(表3)

22、,最大决定 系数0.37。其中云开大山种源决定系数比较均匀,表明其密度相对均 匀性。均方根误差值相对较高,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异较大。 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平均误差是7%左右。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性表 现也不一致。只有云开大山种源四个不同年轮段有显著相关性。表3 二元二次模型系数及其拟合种源年轮段abCde拟合度均方根误差误差相关性桐棉1-50.0378.076-41.91-0.0370.0090.370.0519.06%0.604*6-100.4530.856-2.199-0.0490.0050.110.0407.23%0.32511-150.4780.150-0.085-0.011-0.0

23、0050.090.0538.58%0.29016-200.4860373-0.177-0.0920.0200.230.0568.80%0.485*古蓬1-50.029-1.05212.440.185-0.0180.340.0628.31%0.583*6-10-0.1512.08-6.170.214-0.0240.200.0406.39%0.439*11-150.3720.301-0.3390.076-0.0120.030.0446.13%0.18616-200.400-0.0920.3530.130-0.0280.130.0516.64%0.357云开 大山1-50.936-9.73665.7

24、3-0.060.0070.180.0669.56%0.420*6-100.220-2.4389.8550.208-0.0270.160.0486.72%0.409*11-150.3681.573-3.124-0.0240.0030.190.0375.33%0.431*16-200.3540.524-0.4770.049-0.0110.240.0395.34%0.494*(二)纸浆性能家系水平试验1 .纵向和径向木材密度变化规律和选择指标分别选择10个和8个初级种子园半同胞家系研究不同纵向和径向木材密度的变化趋势,两次试验纵向取样高度分别为l.3m、2m、 Iom和1.3m、5m、IOm,分别选

25、择7个家系比较差异。各家系均值 变化情况见图4和图5,基本密度与生材密度随着径向层次由内向外 变化明显,越靠近髓心密度越小。基本密度与生材密度随着取样高度 变化不如径向变化显著,但仍符合基本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生材 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小。0.6013外中13近内13内 2外 2中 2近内2内图4纵向和径向木材密度变化趋势(左:基本密度,右:生材密度)研究还表明,密度的家系内变异主要存在于心材(幼龄期形成的 木材)。因此木材密度不宜开展幼龄期的早期选择。木材密度的家系 间变异主要存在径向中层(中龄期形成的木材),详细划分确定在 16a-12a年轮段,这段时间也是广西马尾松主要速生期。径向中层

26、木材密度对平均密度的排名起主要作用,说明家系间变异最大的中龄 期木材决定了家系整体的木材密度水平。木材密度在径向和纵向上都 存在逐级相关,取样部位距离越近相关性越好,揭示了密度试验应以 年轮层次做为取样区划标准。外层密度指标与平均密度的相关性较 差,不宜以外层密度做为选择指标。木材密度选择以1.3m或2m中 层基本密度为标准最佳。2 .管胞特性利用初级种子园29个22a半同胞家系,研究木材管胞变异及纸 浆材最适采伐年龄,结果表明管胞宽度、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管 胞壁厚、壁腔比、柔性系数、刚性系数7个指标在年龄早晚材间均存 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管胞腔径在年龄间差异不显著,在早晚材 间差异极

27、显著。管胞形态基本呈现出幼龄材品质好于中龄材,早材优 于晚材的规律;从管胞长宽比、壁腔比和柔性系数3个指标评价马尾 松的造纸制浆性能,均属优良的制浆用材;胸径年增长量与管胞形态 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作为造纸性能优劣的间接选择指标,尤其适 用于大量遗传测定材料中的马尾松浆纸材家系的选择和改良,胸径年 增长量越大,管胞的壁腔比越小,柔性系数越大,造纸性能越好。纸 浆性能和木材产量为前提确定马尾松家系的纸浆材合理采伐年龄为 第15年。(1)管胞形态家系间遗传参数估算通过SAS8.1软件GLM程序对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腔径、 管胞长宽比这4个指标在21a、18a、15a、12a、9a、6a这6个

28、年龄的 早材、晚材数据、早晚材平均值、各年轮平均早材、各年轮平均晚材 及总平均值共计42组数据进行家系间方差分析,得出各指标的家系 间变异情况(方差分析表略)。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2a、15a和21a晚 材管胞长、15a早材管胞长、15a和21a平均晚材管胞长、各年轮平 均晚材管胞长、各年轮早晚材平均管胞长家系间差异显著;15a和18a 晚材管胞宽、18a早晚平均管胞宽、各年轮平均晚材管胞宽家系间差 异显著;9a和18a晚材管胞腔径、各年轮平均晚材管胞腔径家系间 差异显著;18a晚材管胞长宽比家系间差异显著。对管胞壁厚、壁腔比、柔性系数、刚性系数4个指标在21a、18a、 15a、12a、9a

29、、6a共6个年龄的早材、晚材数据、早晚材平均值、各 年轮平均早材、各年轮平均晚材及总平均值共计42组数据进行家系 间方差分析,得出各指标的家系间变异情况。结果显示,6a早晚材 平均管胞壁厚、9a晚材壁腔比、各年轮平均晚材柔性系数与刚性系 数在家系间差异显著。对家系间差异显著的平均晚材管胞长、早晚材 平均管胞长、平均晚材管胞宽和平均晚材管胞腔径4个指标进行遗传 力估算,平均晚材管胞长度遗传力为0.42属中度遗传控制、早晚材 平均管胞长度遗传力为0.38属中度遗传控制;平均晚材管胞宽度遗 传力为0.51属强度遗传控制;平均晚材管胞腔径遗传力为0.50属强 度遗传控制,说明以上管胞性状受中等和中等以

30、上强度的遗传控制, 开展家系水平的选择效果良好。(2)管胞形态年龄变异通过SAS8.1软件GLM程序对管胞壁厚、壁腔比、柔性系数、 刚性系数这4个指标在年龄和早晚材2种变异水平上进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指标在年龄间和早晚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和 极显著差异(表4)。表4管胞形态年龄间和早晚材间变异统计管胞形态变异水平自由度均方F ValuePr F管胞壁厚年轮5.006.159.99.0001早晚材1.00421.51684.37.0001壁腔比年轮5.000.173.930.0030早晚材1.0021.01493.60.0001刚性系数年轮5.0080.203.770.0040早晚

31、材1.0019044.89894.54.0001柔性系数年轮5.0079.953.760.0041早晚材1.0019050.24895.33 中层 内层,纵向 5m1.3m10m,径向中层密度 最接近平均密度,径向外层密无性系密度类型来源均方F值Pr F52生材取样高度0.0182.910.076径向层次0.0172.70.090基本取样高度0.0010.3400.715径向层次0.0276.7200.005,186生材取样高度0.0053.0300.069径向层次0.0084.9600.017基本取样高度0.0367.0400.004*径向层次0.0499.6900.001 度与平均密度相差

32、最远。2个无性系的径向和纵向均匀性均达0.93 以上,具有良好的木材均匀性,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较小。1 .木材密度纵向差异和变化规律表5和表6列出了 52和186号无性系纵向取样高度间木材密度 的差异分析。2个无性系的生材密度在取样高度间差异均不显著,186 号的基本密度在取样高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个无性系1.3m处的基 本密度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图6显示,2种木材密度不同无性系均表 现为5.0m1.3m10.0m, 186号纵向生材密度稍高于52号,但基本 密度相反。2 .径向密度变化规律2个无性系径向间的基本密度和186径向间的生材密度间差异达 显著水平,52号中层的生材密度和186号外层

33、2种密度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图6显示2种木材密度在不同无性系均表现为外层中层 内层,变化规律十分明显。186号的径向生材密度稍高于52号,但 基本密度相反。3 .不同取样位置木材密度变化规律不同无性系木材密度在不同取样位置的变化规律(图6)。生材 密度变化幅度小于基本密度,186号的生材密度变化最平缓,各取样 密度间相关最紧密。径向中层的木材密度最接近平均密度,或者说中 龄期的木材密度决定马尾松无性系的木材密度的整体水平,径向外层-0.152号生材密度186号生材密度52号基本密度, 186号基本密度1. 3-imer 1. 3iddlel l3-outer 50-iner 5. 0-andd

34、le 5. 0vuter 10.0imer 10. O vaddle 10. 0*uuter的木材密度与无性系 木材密度的平均水平 相差最远,最不适合 用其代表整体密度水 平,尤其是1.3m外层 密度不能用作马尾松 无性系木材密度的选择指标。图6不同取样位置木材密度比较4 .不同无性系木材密度均匀性用径向内层密度与外层密度的比值表示木材径向均匀性,用1.3m 木材密度与IOm的比值表示木材纵向均匀性,分别比较2个无性系 的木材均匀性。186和52号的生材密度径向比分别为0.95和0.93, 纵向比分别为0.99和0.93, 186号不论是径向还是纵向的均匀性均优 于52号,因此,可以认为186

35、的木材均匀性较好。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征求意见稿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同时征求同行意见,征求意 见返回后,将对征求意见逐条审核,给出采纳、部分采纳或不采纳意 见。若出现重大意见分歧,将重新设置相应试验以核验和处理重大意 见分歧。七、实施标准的措施广西作为全国马尾松主产区,马尾松造林面积较大、用途广泛, 定向培育纸浆材比例较大。标准颁布后,建议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业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林农学习,掌握马尾松纸浆材培育的要求, 切实做好贯彻工作。同时建议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加强宣贯和示范,通 过示范让群众看到科学营林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自觉遵守规程。八、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标准编写过程中,引用了 7项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1) GB/T 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2) LY/T IOOO容器育苗技术(3) LY/T 1078速生丰产用材林检验方法(4) LY/T 1496马尾松速生丰产林(5) LY/T 1706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6) LY/T2697马尾松抚育经营技术规程(7) DB 45/T 1771-2018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马尾松纸浆材培育技术规程标准项目组2022年8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