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动态心电诊断模板、术语、报告注意事项、编辑内容、危急值参考值、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794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动态心电诊断模板、术语、报告注意事项、编辑内容、危急值参考值、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远程动态心电诊断模板、术语、报告注意事项、编辑内容、危急值参考值、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远程动态心电诊断模板、术语、报告注意事项、编辑内容、危急值参考值、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远程动态心电诊断模板、术语、报告注意事项、编辑内容、危急值参考值、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远程动态心电诊断模板、术语、报告注意事项、编辑内容、危急值参考值、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远程动态心电诊断模板、术语、报告注意事项、编辑内容、危急值参考值、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动态心电诊断模板、术语、报告注意事项、编辑内容、危急值参考值、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录A(资料性)诊断模板诊断模板主要包括以下要素:一诊断心律及心率情况,心率动态变化范围,平均及最快心率、最慢心率是否正常;一心脏激动起源异常按窦性、房性、交界性、室性顺序书写;一心脏激动传导异常按窦房、房室、束支、分支、心室顺序书写;一一检查ST段及T波正常、异常;一一其它异常发现。附录B(资料性)诊断术语8.1 心律/率诊断术语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异位心律(心房颤动、扑动、 心室颤动、扑动)等。8.2 早搏诊断术语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或多源室性早搏(伴成对出现,伴二、三联律,伴房性早搏 未下传,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等。8.3 心动过速

2、诊断术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8.4 逸搏及逸搏心律诊断术语房室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交界性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心律等。8.5 窦房传导阻滞诊断术语窦房传导阻滞、二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二度口型窦房传导阻滞等。8.6 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术语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8.7 束支传导阻滞诊断术语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 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B8 ST段及T波诊断术语ST段抬高、下移(程度、

3、形态)、T波低平、T波倒置等。8.9 其它异常发现过早复极、U波。心率变异分析诊断,如:迷走神经张力低下、心脏自主神经损伤等。附录C(资料性)动态心电图诊断及报告注意事项C.1监测时间动态心电监测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精确到分、秒。一般监测时间为24 h,特殊情况可监测48 h72 h或更长时间。C. 2电极安置处理好局部皮肤,确保电极安置位置准确,注明采用的导联体系,避免导联连接错误。C.3生活日志详尽的生活日志是分析动态心电图的重要参考依据。重点写明每一时段所处的状态、有无症状和所 采取的措施等,做好向受检者的宣教,使受试者认识到生活日志对其临床诊断的重要性,尽量避免记录 时间的中断。C.4结

4、束监测尽量在连续心电监测24 h以后结束监测,先取出电池,再取下导联线和所有电极片。C.5记录信息将受检查者携带的动态心电监测仪中存储的心电信息传输到云端或服务器上。确定信息的完整性, 受试者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检查时间、ID号、动态心电图机器编号、临床诊断等 内容。实现医疗信息化的医疗单位,只需要扫描条形码或二维码即可自动完成信息连通任务。附录D(资料性)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内容D.1报告编辑D.1.1模板类型自动生成的模板有正常心搏(N)、室上性心搏(S)、室性心搏(V)、起搏模板和干扰伪差(X) 模板等(注意不同厂家各种类型的心搏标准字母不尽相同)。D.1.2正常模板从中

5、找出误判的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进行分类编辑。D.1.3室上性模板尽可能区分出房性早搏与交界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与交界性心动过速。D.1.4室性模板编辑的先后顺序宜为先编辑室性心动过速,再编辑成对室性早搏,最后编辑单个室性早搏。区分室 性早搏与室性逸搏。对误判室上性心搏伴差异性传导、心室预激、束支蝉联等现象重新归类。D.1.5干扰伪差编辑干扰和伪差常被误判为正常或异常心搏,当严重的干扰和伪差影响R波的鉴别时,应通过人工编辑 识别,如果无法判别心律情况,应消除该段时间,不再参与分析分类定性。D.1.6散点图在散点图上编辑动态心电信息。D.2最高、最低心率与最长间歇编辑D. 2. 1最高心率确认自动

6、生成的最高心率的条图中没有误判的或漏判的心搏。D.2.2最低心率确认自动生成的最低心率的条图上没有漏掉的心搏。D. 2. 3最长RR间期排除电极脱落所致的直线,才能确定为最长RR间期。D. 2. 4最短RR间期最短RR间期反映了心室最短不应期。D.3心律失常编辑D. 3.1在自动生成编辑报告的基础上,再通过人机对话对常见的心律失常进行再次编辑、修改和确认: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一房性早搏包括成对房性早搏、房性二联律、三联律、四联律;一一交界性早搏(交早)包括成对的交界性早搏;一室性早搏包括成对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三联律、四联律; 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一房扑;一一房颤; 室性心动过速;

7、一一自主心律(房性自主心律、交界性自主心律、室性自主心律);一一逸搏及逸搏心律;反亚搏动等;一窦房传导阻滞(二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二度II型窦房传导阻滞);一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H型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 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D.3.2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分析:找出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开始与结束的时间、阵数,进行编辑,最 好留存房扑、房颤起始与终止时的心电图和最短及最长RR间期心电图。D.4起搏心律编辑对起搏器发放的脉冲信号类型进行分类: 起搏模

8、式(DDDDDDR AAI/AAIR、VVI/WIR 等);一心房起搏(I )心房起搏次;(II)心房起搏不良次;(In)心房感知不良次;(IV)心房 起搏频率范围;一心室起搏(I )心室起搏次;(H)心室起搏不良次;(In)心室感知不良次;(IV)心室 起搏频率范围;一双腔起搏(I )双腔起搏次;(H)起搏不良次;(In)感知不良次;(IV)起搏频率范 围; ICD起搏器; CRT起搏器。D.5 STT编辑D.5.1只有正常心搏、窄QRS波室上性心搏参与ST段分析,宽QRS波心搏ST段可作单独分析。D.5.2基线点定在PR段终点上,计算J点后60 ms80 ms处ST段数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9、计算J点后60 m s80 InS处ST段抬高数值。D. 5. 3 T波极性测量是在T波顶峰或T波波谷上进行。D.6特殊事件编辑D.6.1特殊事件指受检者生活日志中记录的特殊情况,如心绞痛发作、头晕、心悸、晕厥,要结合生 活日志中特殊事件的记录,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并将选择的动态心电图上传到报告上。D.6.2远程动态监测到的心电图危急值(如严重室性心动过速、极度缓慢心律、严重ST段改变、长间 歇等)应立即按心电图危急值报告程序进行报告(心电危急值管理参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 山东省实施细则相关条文处理;危急值相关项目参照解放军总医院心电危急值标准(2017版)、 浙江省心电图危急值

10、标准(2021修订版)执行。附录E(资料性)危急值参考值E. 1心电图E.1.1缺血性ST-T改变(常伴有心前区闷痛等症状)E.1.1.1 ST段抬高:J点后60 InS80 ms处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右胸导联大于等于0. 25 mV,左胸导 联大于等于0. 10 mV时间长度大于等于1 min,两次发生间隔大于等于1 min。E.1.1.2 ST段压低:J点后60 ms80 ms处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大于等于0. 15 mV。时间长度大 于等于Inlirb两次发生间隔大于等于Imin。E.1.1.3符合变异性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ST段一过性弓背向上型、巨R型等抬高)。E.1.1.4室上性

11、心动过速/房颤/房扑心室率大于等于200次/min。E.1.1.5房颤伴心室预激最短RR间期小于等于250 ms。E.1.1.6 QTc间期大于等于0. 55 S伴室性心动过速。E.1.2恶性心律失常(常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E. 1.2.1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大于等于150次min,持续时间大于等于30 SoE. 1.2.2快速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40200次/分,可见继发性ST-T改 变,QRS波群形态不一。E. 1.2.3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40200次/分,QRS波群围绕基线不 断扭转主波的正负方向,每连续出现约310个同类的

12、波之后就会发生扭转,翻向对侧。E.1.2.4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E.1.2.5 R on T室性早搏: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 12 s, T波与QRS波群相反, 其前无P波,提前出现的QRS波群落在前一波群的T波上。E.1.2.6心房颤动伴心室预激波:R-R间距多变,仔细辨认有时可找到f波和心室预激波,常合并快 心室率,可达200230次/分以上,QRS波群宽大畸形,常具有易变性、多形性、复杂性的特点。E.1.3心室长间歇E. 1.3.1常规静态心电图中RR间期大于3 s并伴有一过性黑朦、晕厥者。E.1.3.2动态心电图中出现3次或以上大于等于3. Os的长RR间期或最长R

13、R间期大于等于4.0s。E. 1.3.3动态心电图中房颤时RR间期大于等于5. OseE.1.4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与前份心电图对比,胸前导联T波倒置,出现SlQIImIl现象,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 心率加快,aVR导联R波增高等。E.1.5电解质紊乱E. 1.5.1高血钾:P波消失,出现QRS波群前无P波的窦室传导,QRS波群明显宽顿,QT间期进一步 延长。E. 1.5.2低血钾:T波低平、浅倒置,出现巨大U波或TU融合。附录F(资料性)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F.1基本资料F.1.1应准确填写受试者的ID号、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等。F.1.2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和影响心肌复

14、极与除极过程及诱发心律失常的药物,对分析动 态心电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F.2心律资料F. 2.1记录时间的报告准确到分(或秒)。记录总时间有2种表达方式:小时加分(如24h 30 min);分(如 1 min) oG. 2. 2心率填写全部心搏数,用次或个表示(如13 620次),平均心率指24 h平均心率,用次min (如72次min)表示。最高心率用次/m表(如187次min)表示,说明其性质是窦性、房性、 交界性或室性,发生的时间及患者所处的状态,有无症状。最低心率用次min(如40次min) 表示,并说明是窦性、房性、交界性或室性,发生的时间及所处的状态。H. 2.3早搏F. 2.

15、3.1室上性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其中以房性早搏最多见。应显示室上 性早搏次数,成对室上性早搏对数,是单源性还是多源性。F. 2. 3. 2室性早搏:显示内容包括单发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单形性、多形性、多源性 室性早搏等,应显示室上性早搏次数,在什么时间段最多,频度如何。F. 2.4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多少阵,显示心动过速的性质是房性、交界性还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最长一阵开 始时间与持续时间,最快一阵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F. 2.5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数为短阵性,少数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应重点报告室速阵数,最长一阵开始时 间及持续时间,最快一阵心室率及发生的时间。F. 2.6室上性逸搏

16、显示次数,说明是房性还是交界性。F.2.7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上性逸搏心律)重点显示发作阵数,最长一阵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最快一阵心室率及发生的时间。F.2.8室性逸搏显示次数。F. 2.9加速性自主心律(房性、交界性、室上性)同“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F.2. 10 RR长间期大于2. Os的心室长间歇共有多少次,最长一次是多少秒,发生于什么时间。F.3心率变异性分析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研究。F.4特殊事件描述用于以下情况:上述内容以外心律失常的描述;一一疑难、复杂心律失常特征的描述;一ST-T改变:ST段动态变化趋势图,发生的导联、ST段抬

17、高与下降的程度及其形 态,ST段移位持续时间、阵数、有无症状等。冠心病患者的ST段动态下降时, 计算出ST段下降总负荷(-min),显示T波由直立转倒置或由倒置转直立的T 波趋势图;一起搏器:临床医生在出具动态心电图申请单时,至少应填写起搏器类型以及门诊 发现的异常心电图表现。最好提供起搏器的基本参数,例如:工作方式,起搏器 上、下限频率及特殊功能等,以便根据起搏器工作模式和起搏参数分析动态心电 图;在缺少临床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描述如下内容:心房或心室起搏脉冲信号总个数, 有效起搏次数(百分比),起搏失败,起搏障碍,室性融合波次数,最长起搏周 期秒数等。F.5动态心电图报告中诊断的内容基本内容同普通型报告:一原则上是动态心电图上发生了什么情况,就报告与其相关的心电信息;一用规范文字编写报告,计算机生成的报告要审核修正错误的内容,确保动态心电 信息准确无误;一动态心电图报告中应该包含的基本信息包括:首页报告;心律概要列表;ST段趋 势图及ST段改变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散点图/趋势图/直方图等;最高心率 条图;最低心率条图;最长RR间期条图;心律失常事件图,包括分类和形式;起 搏器心电图条图,包括起搏器的工作模式,起搏与感知正常与异常事件。注意: 最长间期应排除电极脱落所致的直线,才能确定为最长RR间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