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臂开口机构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071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臂开口机构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多臂开口机构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多臂开口机构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多臂开口机构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多臂开口机构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臂开口机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臂开口机构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开口,概述,开口的含义:在织机上,按照织物组织的要求,把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的运动,简称开口。完成开口动作的机构称为开口机构。开口机构的作用:使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根据织物组织的要求,控制经纱的升降次序。,3、开口机构的类型: 1)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织制平纹、斜纹等简单织物,可用2-8页综框。 2)多臂开口机构织制较复杂的小花纹织物。一般用16页综框,最多可达32页综框。 3)提花开口机构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织物。直接用综丝控制每根经纱的升降。,第一节 梭口,一、有关梭口的概念梭口:开口时,经纱上下分开,形成引纬的通道,BC1DC2即为梭口。上层经纱:BC1D; 下层经纱:BC2D;

2、,梭口的几何形状,综平位置:梭口完全闭合时综框的位置,即BCD;梭口高度H:开口时经纱随综框上下运动时的最大位移C1C2(H)梭口深度:织口B到经停架中导棒D之间的水平距离l1+l2前部梭口:BC1C2; 后部梭口:C1C2D,梭口的几何形状,经纱位置线,经纱位置线定义: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经纱由织口至后梁所构成的一条曲折线BCDE。经直线:如果D、E两点在BC直线的延长线上,则经纱位置线是一根直线,称为经直线。 实际生产中,胸梁高低、织口位置、综平时的综眼位置一旦确定一般不再改变,经纱位置线的调整是指改变后梁的高低位置。,二、梭口形成方式,在形成梭口时,按照综框运动的方式,通常有下列三种:1

3、、中央闭合梭口每完成一次开口运动时,所有经纱都要回到中央经位置线,然后再上下分开形成梭口。,优点:1)在形成梭口各个时期,上下层经纱所受张力相同; 2)从平综到梭口满开,经纱的位移距离仅为梭口的高度一半,形成梭口所需的时间较少; 3)平综时,所有经纱均会聚在一起,便于经纱断头后穿入综筘。缺点:1)经纱运动频繁,摩擦增多,断头机会增加; 2)所有经纱都处在移动状态,下层经纱变位机会多,对梭子通过梭口不利。,2、全开梭口每形成一次梭口时,重复原位的经纱保持不变,变位经纱上下移动。,优点:1)经纱运动次数少,梭口比较平稳,有利于梭子飞行; 2)经纱摩擦损伤少,动力节省;缺点:1)开口运动中,各片经纱

4、处于不同状态,各片综框经纱张力不一致。 2)全幅经纱没有同时综平的机会(除平纹外),不便于操作,需另设平综机构。,3、半开梭口半开梭口的开口方式与全开梭口基本相似,不变位的上层经纱,在开口过程中略为下降,而后再随同其它上升的经纱一起回升到原来的位置。特点:与全开梭口基本相似,但不变位的上层经纱,在开口过程中略为下降,降低了该层经纱张力的差异。,选择何种开口方式视织机速度、经纱的纤维材料及织物的结构而定。,三、梭清晰程度,1、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梭口前部的上下层经纱均处于同一平面内。特点:清晰梭口使梭子飞行平稳,开口清晰,但经纱张力差异大,易造成布面不平整,摩擦增大,断头增多。,2、非清晰梭口

5、:梭口满开时,上下层经纱均不处于同一平面内。特点:非清晰梭口不利于梭子飞行,尤其是下层经纱不平齐,不能成为梭子飞行的可靠依托。,3、半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下层经纱处于同一平面内,而上层经纱不在同一平面内。 特点:下层经纱平齐,有利于梭子的平稳飞行,上层经纱不平齐,能减少经纱张力差异,改善织物的匀整度。,4、小双层梭口:无论在上层或下层,总是第三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一页综的经纱,第四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二页综的经纱。 特点:小双层梭口属非清晰梭口,用于织制细号高密织物。因为采用四页综,分两次平综,经纱的相互摩擦和由于静电引起的粘连下降,以利开清梭口,减少织疵。,四、 梭口高度1、梭口高度:开口时经纱随

6、综框上下运动的最大位移。2、影响梭口高度的主要因素:引纬器的种类及尺寸(梭子尺寸大小)。,3、梭口高度的确定筘座置于最后位置时,自织口作走梭板最高点切线,此为下层经纱。在走梭板上绘出梭子的横截面,并在梭子前壁上方的X(mm)处,定出上层经纱线。,留有x的原因:梭子进梭口时,筘座没达到其最后位置。筘座由最后开始向前摆动时,梭子尚未完全飞出梭口。目的:避免经纱同梭子发生过大的挤压摩擦,保证梭子顺利通过梭口。,x值大小影响梭子进出梭口时经纱对梭子的挤压度P挤压度是梭子与上层经纱摩擦程度的指标。,h0 梭子前壁处梭口的高度,若挤压度大,则:a、梭子飞行困难; b、增加梭子飞行速度引起机构负荷增加,机物

7、料消耗增加,噪音增加; c、边经断头,产生织疵。若挤压度小,则梭口较大,开口运动的动程增加,使得经纱拉伸变形增加,造成断头率增加。资料:对于棉织物,进梭口时P=25;出梭口时P=70。,五、经纱的拉伸变形,1、拉伸变形的计算 开口过程中,经纱受拉伸、摩擦、弯曲等机械作用,易产生断头。拉伸变形越大,经纱断头越多。综平时,梭口部分经纱长度:L0BC+CD梭口满口时,上下层经纱长度L1,L2分别为:L1BC1+C1D; L2BC2+C2D,不考虑送出经纱和卷取织物的影响,则上下层经纱的拉伸变形为:1=L1-L0; 2=L2-L0上下层经纱变形量之差异: = 2-1,通常, 0,表明下层经纱变形比上层

8、大。,以上层经纱为例:设t为总伸长量,t1为前部梭口伸长量,t2为后部梭口伸长量。1=t1+t2=BC1+C1D-L0(L1+t1)2=L12+(H/2)2t12 极小略去,则t1=H2/8L1同样t2=H2/8L2因此,2、影响拉伸变形的因素,拉伸变形主要是开口引起的,此外还有上机张力,即综平时的经纱静态张力。影响拉伸变形的参数是梭口高度,梭口后部深度及后梁高度。(1)梭口高度的影响 经纱变形几乎与梭口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在保证纬纱顺利通过梭口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H减少断头。(2)梭口的后部长度的影响在H不变的情况下,后部长度愈长,经纱变形量愈小。丝织机上,为减少综丝变形和张力,增加梭口的后部

9、长度。织制高密织物时,为开清梭口,适当增加梭口的后部长度。,(3)后梁高低(相对胸梁位置而定) 的影响 当后梁在经直线上,上下层经纱变形量=0,上下层经纱张力相等,形成等张力梭口。当后梁在径直线上方,上下层经纱变形量 0 ,下层经纱张力上层经纱,形成不等张力梭口。后梁过高,开口不清( 上层经纱张力小,下层经纱张力大);后梁过低,下层经纱张力不足,对梭子运动不利。,第二节 开口运动规律,一、综框运动角1、开口工作圆图和开口周期图织机主轴每一回转,经纱形成一次梭口,经纱运动经历三个阶段:开口阶段:经纱离开综平位置,上下分开,直到梭口满开为止。静止阶段:使纬纱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梭口,经纱要有一段时间静

10、止不动。闭合阶段:经纱从梭口满开位置返回到综平位置。,这三个时期的长短,一般用织机主轴一回转中所占角度来表示,即:开口角,静止角,闭合角。 综框运动角=开口角+闭合角,开口工作圆图:织机主要机构运动时间参数标注在织机主轴回转的圆周图上。前止点的主轴位置角为0,以此作为度量基准。,开口周期图:以织机主轴回转角作为横坐标,以梭口在其形成过程中的高度变化为纵坐标而描绘出的曲线图。,2、综平时间即开口时间,是主要的工艺参数。它指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运动的经纱达到综平位置的时刻,即梭口开启的瞬间,亦即上下交替运动的综框闭口与开口的交接点。,二、 综框运动角的分配1、分配原则: 1)按时开清梭口,有利于梭

11、子飞行;2)综框运动平稳,避免震动、晃动、跳动;3)经纱损伤小,断头率低。,2、确定因素:1)织机筘幅经纱穿筘幅提高,梭子飞行时间增加,静止角增大; 静止角增大,则开口角和闭口角减小,综框运动速度必须提高,可能造成综框晃动,经纱断头增加。,2)织物种类 a、织制经密大的织物,为了开清梭口,静止角必须增大。 b、织制较复杂织物(如Rw较大,如斜纹、缎纹) 因为引入一根纬纱凸轮回转角度为360/ Rw, Rw增加,则凸轮回转角度下降,从而,凸轮压力角增大,凸轮易磨损。为改善这一情形, 一般安排综框运动角(开口角+闭口角)大一些,静止角小一些。,3)织机速度 速度高,梭子飞行时间减少,静止角可小些。

12、 一般设计的开口角大于闭口角,因为:开口角大,综框上升运动缓慢,经纱张力逐渐增加;闭口角小,经纱从紧张状态到松弛状态迅速,经纱断头率下降,综框运动比较平稳。,4)不同的开口机构如喷气织机,开口角、闭口角较大,静止角为零。5)不同的引纬方式如剑杆引纬,顾虑到剑杆交接纬的稳定性。静止角应适当加大。 6)不同综框的运动规律,三个角的分配也不同。等等。,三、 综框运动规律,综框运动规律是指综框在开口,闭口过程中的位移与织机主轴转角之间的关系。对综框运动规律的要求:综框运动的速度必须平稳,避免突然的变化。综框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的过渡要缓慢,即加速度要小,以免引起综框的震动。经纱处于紧张状态时的运

13、动速度应该缓慢;在松弛状态时,运动速度可以快些。因此,在接近梭口满开时,综框运动的速度应该慢些;而在综平位置附近时速度可以较快。,1、简谐运动规律:简谐运动是质点作等速圆周运动时,它在该圆的直径上的投影的位移规律。2、椭圆比运动规律:椭圆比运动是质点作等角速椭圆运动时,它在该椭圆短轴投影点的位移规律。3、多项式运动规律:多种。,简谐运动:1)在综平前后,经纱张力小时,综框运动迅速,不会造成断头并可开清梭口。2)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综框运动缓慢,有利于梭子飞出梭口。3)综框从静止至运动之间过渡时的加速度值不为零(加速度曲线不连续),高速时,使综框产生振动。简谐运动规律一般用于有梭织机(低速)

14、,椭圆比运动:1)综平时,运动更快,更利于开清梭口。2)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运动更为缓慢,有利于梭子飞出梭口。3)综框运动开始和运动结束的瞬时加速度较小,综框振动小,利于高速。,多项式运动:1)综平时,运动更快,更利于开清梭口。2)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运动更为缓慢,有利于梭子飞出梭口。3)运动开始和运动结束的瞬时加速度为零,利于高速。,一、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1、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消极式开口机构例织制平纹, 综框的下降:靠凸轮作用 综框的上升:吊综辘轳回转时的联动作用,第三节开口机构,特点:中心轴(凸轮轴)每一回转,形成两次梭口;梭口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决定

15、;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外廓形状决定。,1)凸轮外形与综框升降的关系:,凸轮一转,对应一个梭口的变化周期 Rw,每开一次梭口,凸轮转过的角度=360/Rw,织机主轴每回转一转,经纱开口一次,而踏盘每回转一转,则要开口Rw次,完成一个梭口变化周期。所以主轴同踏盘轴的传动比应该是n主/n踏=Rw/1。凸轮转过的角度=360/Rw织平纹时,主轴同踏盘轴的传动比是n主/n踏=2。,对于平纹织物来说,因为Rw=2,所以凸轮回转360/2=180便完成一次开口对于三页斜纹Rw=3,所以凸轮回转360/3=120便完成一次开口,用这种开口机构织制斜、缎纹类织物时,需根据RW在中心轴 与凸轮轴之间选定合适齿数的

16、过桥齿轮。如:织4页斜纹时,主轴同踏盘轴的传动比是n主/n踏=4。 所以凸轮回转360/4=90便完成一次开口,2)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的优缺点: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制造精度要求不高。 吊综皮带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伸长,必须周期性检查梭口位置。 踏综杆挂综处作园弧摆动,综框在运动中前后晃动,经纱与综丝的摩擦增多,引起断头,不适应高速织机 。只适合于Rw5的织物。上梁和吊综装置影响机台光线,不利于检查布面。 油污疵点。在新型织机中,不采用这种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和弹簧回综式凸轮开口机构都是消极式凸轮开口机构,即,回综不是开口凸轮驱动控制,容易造成综框运动的不稳定。,2

17、、弹簧回综式凸轮开口机构 -消极式开口机构综框的下降:受凸轮驱动;综框的上升:依靠弹簧的恢复力。优点:速度明显提高,可达1000r/min缺点:弹簧长期使用后会产生疲劳现象,恢复力减弱,以致造成开口不清,产生织疵。,3、共轭凸轮开口机构 积极式凸轮开口机构特点:利用双凸轮积极控制综框的升降运动。整个机构从摆杆一直到提综杆都是刚性连接,综框运动更为稳定准确。,4、沟槽凸轮开口机构积极式凸轮开口机构特点:利用沟槽积极控制综框的升降运动。但沟槽凸轮的材料和加工要求很高,磨损一旦产生,综框运动不稳定,震动和噪音增大。,5、连杆开口机构 积极式开口机构特点:是一种高速开口机构,但不能适应多品种织造要求,

18、仅适用于加工平纹织物的高速喷气喷水织机。,6、电子开口机构,每一页综框由单独的伺服电机驱动,参数在控制面板上设定,二、多臂开口机构,当 Rw5时,一般采用多臂开口。1、机构组成纹板:储存综框升降顺序的信息,一般在机下根据纹板图的要求预先制备。阅读装置:将纹板信息转化成控制提综的动作。提综、回综装置:分别执行提综、回综动作。,2、工作原理,3、多臂开口机构的分类 1)按传动方式分单动式:主轴一回转,拉刀往复一次,仅形成一次梭口。,特点:每页综框配置一把拉钩,拉动拉钩的一把拉刀由织机的主轴传动, 因此主轴每回转一转,拉刀仅往复一次,形成一次梭口。机构的结构简单,动作剧烈,织机速度受到限制,适合低速

19、织机。,复动式:主轴每回转两转,上下拉刀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形成两次梭口。特点:每页综框配置上、下两把拉钩,由上、下两把拉刀拉动。拉刀由中心轴传动,因此,主轴每回转两转,上下拉刀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形成两次梭口。机构动作比较缓和,能适应较高速度,应用广泛。,2)按纹板和阅读装置分: 机械式,机电式,电子式。3)按提综装置分:拉刀拉钩式 、偏心盘回转式。4)按回综方式分:积极式 、消极式。,复动式多臂开口机构各功能的组合,当织机速度提高时,拉刀和拉钩往往配合不当,造成应该向上提升的综框没有提升,或不应该向上提升的综框反而提升,出现全幅性的跳花织疵。形成这两种情况都是由于拉钩作非强迫运动的缘故。另外,

20、由于综框静止时间短,一般不适于织制阔幅织物。,2)纹板及纹板制备,纹板的制备,4.积极式多臂开口机构,1)拉刀拉钩式,2)回转偏心盘式,5.多臂开口机构的选择,普通有梭织机:由于织机档次低、速度慢等原因,选择传统拉刀、拉钩式多臂开口机构较为合适;高速织机:最好选用回转多臂开口机构;织机幅宽较大时:无论采用拉刀、拉钩式或回转式多臂开口机构,都需特别注意多臂机构的开口静止阶段的长短,以免由于挤压度过大(尤其在剑杆织机上)造成边经纱断头和三跳等织疵;织制厚重型织物:可选用回转多臂开口机构或增强型拉刀、拉钩式多臂开口机构;机电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织机:宜选用电子多臂,以便其与织机主计算机间的数据通讯;价格

21、因素:多臂开口机构的价格应与织机主机的价格相适应,这也是多臂开口机构选型的一条基本原则。,三、提花开口机构,凸轮及多臂开口机构都是通过综框的升降形成梭口,由于综框页数有限,只能织简单原组织及小花纹组织的织物。复杂的大花纹织物必须采用提花开口机构。,1、用途:像景织物、毛毯、被面2、组成:纹板、阅读装置、提综回综装置3、提花开口工作能力 口数名义竖针数目4、大孔占用(缺针) 纹板上供花筒上的凸钉穿过的大孔占去的一些位置(孔)。,综合以上三种开口机构,相应的品种适应特点为:(1)凸轮开口机构的综框升降运动及升降顺序都由凸轮控制,由于受到凸轮结构的限制,只能用于织制纬纱循环较小、织物组织简单的织物,

22、一般综页数不超过10页;(2)多臂开口机构的综框升降运动由拉刀和拉钩等控制,综框升降顺序则由花纹机构来控制,综页数一般可达16页,最多为32页,故可用制织较为复杂的小花纹织物;(3)提花开口机构的主要特点是由综线控制经纱,可实现每根经纱独立上、下运动,经纱升降顺序由花纹机构来控制,故用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组织的织物。,四、连续开口机构,第四节 开口运动工艺参数,一、开口时间: 在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运动的综框相互平齐的瞬时称为开口运动,又称综平度或综平时间。,(一)开口时间的表示方法表示方法有二种:1.理论分析:以织机主轴曲柄的前止点位置为零度点,用综平时主轴曲柄所处的位置角度来表示。2.实际生产

23、:综平时,钢筘筘面到胸梁后侧面的距离来表示。,(二)开口时间的分类及对织物形成的影响开口时间是织机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及织机生产效率。研究它就是为了使开口、引纬、打纬等各运动相互协调,达到最佳配合,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一般织机均为下行式,即织机主轴回转方向为上心前心下心后心上心。根据综平时织机主轴曲柄的位置,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中开口:综平时,主轴曲柄转至上心位置。 2、早开梭口:综平时,主轴曲柄尚未转至上心位置。 3、晚开梭口:综平时,主轴曲柄已转过上心位置。,早开梭口:打纬时织口处的梭口角大,经纱对纬纱的抱合角也大,打纬后纬纱不易反拨后退,有利于打紧纬纱,使织物紧密

24、厚实;打纬时经纱张力大,有利于开清梭口;但钢筘对经纱的摩擦以及打纬过程中经纬纱间摩擦加大,经纱断头增加;开口早,闭口早,对引纬器出梭口不利;打纬时经纱张力大,所以经纱屈曲小而纬纱屈曲大,则经纱缩率小而纬纱缩率大。,晚开梭口:打纬时织口处梭口角小,抱合角小,对织紧密织物不利;但开口迟,打纬时经纱张力小,打纬阻力小,不仅可减少经纱断头,而且可使织物表面纹路清晰,对梭子出梭口有利。但开口过迟,则经纱张力过小,这不仅会影响织物纹路匀直,还会造成开口不清、经纱磨损及断头增多。,开口时间的选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综合考虑织物品种、织机类型、原纱质量及织造条件等来确定。而且要经过生产实践,得出最合理的选

25、择。棉织手册中就列出了一些织物的适合的开口时间,仅供参考。一般平纹织物宜早开口,以使布面平整、丰满、质地厚实。斜纹、缎纹类宜晚开口,降低打纬时经纱张力,可使布面纹路清晰。,二、经位置线: 改变经位置线,将使梭口上下层经纱张力发生变化。实际生产中,常用调整后梁位置高低的办法来调节经位置线,以得到梭口上下层经纱张力不等。在调经位置线时,要尽量减少经纱在综眼处的曲折度,同时综眼、后导棒及后梁握持点三点要在一条直线上,以减少断头,经位置线的配置有三种:1、后梁在经直线上:此时经直线即是经位置线,在这种情况下,梭口上下层经纱张力相等,等张力梭口。2、后梁在经直线上方:梭口下层经纱张力大于上层经纱张力,形

26、成不等张力梭口。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随后梁的升高而增大。3、后梁在经直线下方:(一般不采用)后梁在经直线上方时,下层经纱张力大于上层,有利于梭子飞行,对引纬有利;而较松的上层经纱容易产生屈曲,打纬阻力小,易打紧纬纱,可获得较大密度;同时较小张力的上层经纱,可产生一定程度横向移动,有利于减少筘路疵点。实际生产中用“机后定规”(八用定规)调节后梁托脚高低。,实例: 平纹织物:经密度小,易出现筘痕,宜抬高后梁,使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增大,上层张力小,使经纱产生少许横向移动,以求经纱排列均匀,减少筘痕。 府绸织物:经密度大,梭口不易开清,虽采用高后梁,但上层经纱不易过松,后梁位置较一般平纹织物低些。 斜纹、缎纹类:经纱排列密度大,上层经纱张力过小,易造成开口不清;同时斜纹类织物要求布面平整、纹路匀直、突出,上层经纱张力可适当小些,有助于纹路清晰。所以在织斜纹类织物,后梁高度略低于平纹类。织制贡缎类要求布面匀整,所以要求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不宜过大,通常采用接近等张力梭口的低后梁工艺。实际生产中,下层经纱张力大于上层,只是差异大小有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