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护理儿科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4080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崎病的护理儿科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川崎病的护理儿科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川崎病的护理儿科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川崎病的护理儿科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川崎病的护理儿科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崎病的护理儿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崎病的护理儿科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川崎病的护理,儿 科,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川崎病的护理儿 科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概 念,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清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2,概 念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发病机理,一般多认为川崎病是一定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3,发病机理一般多认为川崎病是一定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

2、触发的,发病机理,血管炎变之外,病理还涉及多种脏器,尤以间质性心肌炎、心包炎及心内膜炎最为显著,可波及传导系统。,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4,发病机理血管炎变之外,病理还涉及多种脏器,尤以间质性心肌炎,发病机理,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血管病理,除冠状动脉或肺动脉瘤和血栓形成外,主动脉、回肠动脉或肺动脉等血管内膜均有改变。,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5,发病机理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血管病理,除冠状动脉或肺动脉,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1.发热,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6,川崎病患儿的

3、常见症状:1.发热,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2.皮疹,发热不久(约14日)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但无疱疹及结痂,约一周左右消退。,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7,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2.皮疹,发热不久(约14日)即出现,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3.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8,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3.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4.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9,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4.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川崎病的护

4、理【儿,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5.手掌红肿, 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指(趾)端膜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肛周脱皮,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0,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5.手掌红肿, 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6.淋巴结肿胀,常见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多在单侧出出现,稍有压痛,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1,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6.淋巴结肿胀,常见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川崎病患儿的其它症状,患者脉搏加速,听诊时可闻

5、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收缩期杂音也较常有。可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力衰竭。作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可查见多数患者有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闭不全。X线胸片可见心影扩大。,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2,川崎病患儿的其它症状 患者脉搏加速,听诊时可闻心动过速、奔马,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 腹痛轻度黄疸或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的表现。,急性期约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皮肤潮红 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川崎病患儿的其它症状,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3,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 急性期约20%,流行病学,1967年

6、由川崎富作用首先报告,以后在世界不同种族中陆续有该病发生报道,但在日裔儿童中流行率最高。1979、1982和1985年日本曾有过三次大流行,每次持续6个月;在美国和韩国的一些城市每隔24年也流行一次。,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4,流行病学1967年由川崎富作用首先报告,以后在世界不同种族中,流行病学,好发年龄:2个月5岁男女比例:1.31.5:1复法率:2%3%我国确认至2003年中国的川崎病发病率约2/10万至27/10万各地之间相差很大。20002004年杜忠东教授再次组织了北京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达50/10万升高显著,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约1.8:1。,川崎病的护理【儿

7、科】 ppt课件,15,流行病学好发年龄:2个月5岁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潜在的危险,冠状动脉病损致狭窄、栓塞、动脉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6,潜在的危险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6,病例,略,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7,病例略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7,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感染,免疫反应有关;皮疹、黏膜改变:与潜在的皮肤黏膜感染,小血管炎有关;心血管并发症:与该病病理变化为血管周围炎、血管内膜炎和全层血管炎,涉及动脉、静脉和 毛细血管有关。最严重的病变在心脏,特别是冠状动脉

8、病变,可发生栓塞、动脉瘤、心肌梗死;患儿与家长缺乏有关疾病表现、治疗及活动饮食方面知识;治疗中药物的副作用:与用药时间长、剂量大有关。,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8,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感染,免疫反应有关;川崎病的护理【儿科】,护理目标,1、使患儿体温恢复正常;2、杜绝发生皮肤黏膜感染;3、减轻患儿恐惧、焦虑心情,适应环境,主动配合治疗; 4、注意病情变化,防止心血管病并发症发生;5、帮助患儿及家长了解有关疾病表现、治疗主要方法及护理等方面的知识;6、熟悉治疗中药物的药理副作用,注意病情变化,防止药物副作用发生,并及时处理。,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19,护理目标1、使患儿

9、体温恢复正常;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护理措施,1.发热护理2.口腔护理3.饮食护理4.眼部护理5.皮肤护理6.惧怕或焦虑对策7.防范潜在并发症8.疾病及健康知识宣传9.药物治疗的观察护理,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20,护理措施1.发热护理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20,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3次,维持室温2022,湿度50%60%。川崎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续发热,体温过高易致高热惊厥,定时测体温、密切观察十分重要。体温波动于39.041.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每4小时监测体温1次,及时准确记录。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动态变化,必要时可1次/1h2h,为保证体

10、温的准确性,建议测肛温。若体温高于38.5可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持续冰枕、额头冷敷。若高热持续不退,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汗出较多者切忌汗出当风,随时用干毛巾为患儿擦汗。应及时更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保暖。患儿口渴明显时,应鼓励多饮水或果汁,保持水份供给;。若汗出较多时,可让患儿服淡盐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发热护理,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21,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3次,维持室温20,患儿有口腔咽部黏膜充血、糜烂、小溃疡、唇皲裂,每日口腔护理2次,动作轻柔;漱口液选用1%2%碳酸氢钠溶液、生理盐水、鼓励多饮水,保

11、持口腔清洁湿润,增加食欲,评估患儿进食能力,防止继发感染;唇干裂者可涂液体石蜡油。也可给予银花、甘草煎水,凉后漱口。口腔护理时观察口腔有无感染、溃疡等情况,养成餐前餐后漱口的良好习惯,保证口腔清洁,以防感染,动作轻柔。,口腔护理,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22,患儿有口腔咽部黏膜充血、糜烂、小溃疡、唇皲裂,每日口腔护理2,由于患儿发热、口腔粘膜充血、糜烂影响其食欲,甚至不肯进食,为保证机体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要了解患儿的平时饮食习惯,予含各种营养素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避免摄入过热、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食物宜温凉,不能自己进食的患儿给予耐心喂食,必要时静脉营养,尚未断奶的患儿则要求

12、其母亲多进营养丰富的食品,特别要增加每天所进液体量(肉汤、鸡汤、鱼汤等),以求增加奶量和提高奶的质量。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后,则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有利于机体迅速康复。,饮食护理,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23,由于患儿发热、口腔粘膜充血、糜烂影响其食欲,甚至不肯进食,为,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指导患儿勿揉眼睛,必要时遵医嘱予0.3%氧氟沙星眼液滴眼,预防继发感染。,眼部护理,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24,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指导患儿勿揉眼睛,必要时遵医嘱予0.,患儿皮肤出现广泛硬性水肿、红斑时,应协助家属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修剪指甲,告之勿搔抓皮肤,每日清洁

13、皮肤2次,每次便后及时清洗臀部,并擦干外涂鞣酸软膏,衣裤应柔软,每日更换,保持床单清洁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用温水擦浴,擦时不要用力过猛,使皮肤破损,不可使用刺激性洗涤用品。衣被宜松软舒适保持干燥清洁。疹块瘙痒者,防止患儿抓破皮肤。有脱屑时,应使其自然脱落,防止患儿用手剥皮屑,以免撕破皮肤,引起感染 。,皮肤护理,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25,患儿皮肤出现广泛硬性水肿、红斑时,应协助家属做好患儿的生活护,向患儿介绍病室环境及四周小伙伴,鼓励患儿与同室病友交往,转移注重力,让患儿把内心害怕的事情讲出来,并告诉其这些害怕是正常的。取得患儿家长的合作,共同安慰患儿,做患儿的工作,请患儿父

14、母陪伴,减少或消除引起惧怕的适应性相关因素。,惧怕或焦虑对策,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26,向患儿介绍病室环境及四周小伙伴,鼓励患儿与同室病友交往,转移,护理急性期患儿绝对卧床休息,每4h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1次。注重心律、心音改变及有无心包摩擦音等,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协助做好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检查,密切观察患儿有无乏力、心悸、胸闷、头晕、出汗或烦躁不安等症状,做好观察记录。年长儿诉说心前区疼痛并有惧怕感应怀疑心肌梗死的可能,如同时伴神志障碍、四肢湿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则提示心源性休克,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积极抢救。,防范潜在并发症,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15、ppt课件,27,护理急性期患儿绝对卧床休息,每4h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通过讲解、提供书本资料、演示看录像等形式对患者及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教患儿及家长有关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服药注重事项及饮食等方面的知识,在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嘱患者注重休息与活动、饮食与营养、服药及定期复诊等。,疾病及健康知识宣传,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28,通过讲解、提供书本资料、演示看录像等形式对患者及家长开展健康,1.口服阿司匹林观察 2.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护理,药物治疗的观察护理,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29,1.口服阿司匹林观察药物治疗的观察护理川崎病的护理【儿科】,口服阿

16、司匹林观察,阿司匹林可引起,为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黏膜刺激,阿斯匹林具有抗炎、抗凝作用,是治疗川崎病的主要药物,应保证准确及时给药,阿斯匹林胃肠道反应较大,易引起恶心、呕吐,长期使用可诱发药物性溃疡甚至出血,应向家长明确说明。给予肠溶制剂且饭后服药,亦可将其溶解于少量温开水中饮服。对婴幼儿磨碎溶解后服用,如有呕吐应准确估算药量,重新补吃,保证药物剂量。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大便的色量及性质;有无变态反应及中毒反应如哮喘、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反应严重者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30,口服阿司匹林观察阿司匹林可引起,为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黏膜刺激,,静脉输注丙种球蛋

17、白护理,丙种球蛋白溶液为血液制品,易被污染。使用前认真检查质量,开启后立即使用,未用完要废弃,注射时只能用5%葡萄糖液或药厂配带的液体稀释后单独静脉滴注。输注过程中,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控制液体滴速,一般在开始输注的0.5h内液速为5滴/min10滴/min,0.5h后液速为15滴/min20滴/min,用输液泵控制速度最好。避免与头孢哌酮钠、氧哌嗪青霉素同一条静脉输入,因为两者可产生配伍禁忌引起凝结块。大多数患者无不良反应,但仍需注重观察,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症状,可减慢输液速度或暂停输液;如症状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发绀、荨麻疹等,立即停药,给予输氧、保暖,配合医师予抗过敏治

18、疗。,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31,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护理丙种球蛋白溶液为血液制品,易被污染。使,护理评价,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32,护理评价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32,出院指导,教育家长高度重视防止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重要性;对家长进行饮食、活动、个人卫生、护理措施等方面指导;反复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遵医嘱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避免漏服,不可随意停药、减量,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并定期复查血常规。生活要有规律,制定活动及休息计划,避免剧烈运动。出院后限制活动量,1年内不参加剧烈体育运动,多饮水,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做超声心动图,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定期复查血小板和血沉,特别强调按期复查的重要性。接受丙球治疗的患儿,如需注射麻疹疫苗至少间隔11个月,其它预防接种3个月后照常进行。,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33,出院指导教育家长高度重视防止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重要性;川崎病,谢谢!,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34,谢谢!川崎病的护理【儿科】 ppt课件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