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RP-U8财务内控管理解决方案(V2[1]0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GRP-U8财务内控管理解决方案(V2[1]0完整版).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用友GRP-U8R10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解决方案用友GRP-U8R10财务系列解决方案(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解决方案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U8产品市场部2014年1月目 录1.背景概述42.内控风险分析52.1预算控制52.2收支控制62.3采购控制82.4资产控制82.5建设风险92.6合同风险103.需求分析113.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现状113.2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133.2.1总体需求133.2.2业务需求143.2.2.1业务应用支撑平台143.2.2.2统一基础数据管理153.2.2.3资金收支审批管理163.2.2.4财产物资动态管理163.2.2.5财
2、务预警监管173.2.2.6财务智能分析管理183.2.2.7公共管理服务窗口194.方案目标214.1总体目标214.2业务目标215.系统设计245.1系统总体架构245.2系统业务功能275.2.1预算业务控制275.2.1.1全面预算管理275.2.2收支业务控制395.2.2.1收入管理395.2.2.2支出管理455.2.2.3会计核算管理525.2.2.4决算报表管理585.2.3政府采购与资产业务控制595.2.3.1政府采购业务管理605.2.3.2资产物资管理635.2.4建设项目控制735.2.4.1项目管理735.2.5合同控制755.2.5.1合同管理755.2.6财
3、务监管与分析决策785.2.6.1数据分析预警785.2.6.2评价与决策支持835.2.7信息内部公开与沟通845.2.7.1信息公开845.2.7.2内部沟通886.方案应用价值917.用友GRP-U8内控系统应用实践957.1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财务综合管理平台957.2四川成都体育学院案例做好预算管理,一切皆有可能1027.3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案例资产动态精细化管理,双通道统筹管控1071. 背景概述自2000年开始,财政部从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着手逐步推开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已初步建立起部门预算的基本框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制度。多年大刀阔斧的
4、财政改革如今已彰显成效,通过预算的编制、审查、执行和决算,使得单位需要的每一分钱都必须通过按规定编制科学的预算向国家申请,对申请到的经费要按预算执行,不得随意开支,使单位的每一笔资金由过去的“暗箱”操作变为“阳光”操作,从而有利于加强财政对各单位预算支出活动的控制,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向、流量的全程监控,使政府的收支行为从头到尾置于立法机关和社会成员的监督之下。财政体制改革同样也使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更加丰富,财务管理工作从简单的规范会计行为、保证资金完全完整,转移到如何对预算资金进行合理配置,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考核评价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等方面。为使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符
5、合财政管理制度的要求,巩固财政改革成果,2011年,我国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与政府会计改革,建立起既能提供预算收支执行信息,又能提供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财务会计信息的完善政府会计体系,为加强政府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发挥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随后,2013年开始实施的新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印发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征求意见稿),2014年开始实施的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无一不在说明包括我国政府公共部门已经在财政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开始了新一轮的财务体系创新与变革。在针
6、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发布的各类制度中,要重点提出的是在2012年底发布,要求2014年开始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内部控制是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内部管理制度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部控制是从来都存在,但却又是一直都很薄弱的。怎样才能将内部控制真正落实到单位管理中?用友政务公司经过多年实践,总结了用友GRP-U8R10行政事业单位
7、内部控制解决方案,在为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上海妇联等客户进行GRP实施的过程中,引进了内部控制的理念,实现了内部控制建设与信息系统实施的有效结合。方案严格遵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通过信息化手段,协助单位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防控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指南一书中也多次提到用友政务GRP-U8R10产品对内控工作的支撑和相关的实施案例。2. 内控风险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是为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内控重点围绕预算控制、收支控制、采购控制、资产控制、建设
8、项目控制、债务控制、经济合同控制、评价与监督等工作展开,其风险和难点如下:2.1 预算控制(一) 预算编制风险l 预算编制的过程短,时间紧张,准备不充分,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低。l 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和基建管理等经济活动脱节,编制的预算与实际需要不符。l 预算项目不细、编制粗糙,随意性大,导致预算约束不够。(二) 预算审批风险l 单位内部预算指标分解批复不合理,导致内部各部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影响了部门职责的履行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挪用情况时有发生。l 预算调整没有严格控制,存在无预算、超预算的情况,预算约束力不足。(三
9、) 预算执行风险l 没有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预算执行与预算指标不符,影响预算的严肃性l 预算执行没有进行分析,没有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偏快或偏慢。(四) 决算及评价风险l 决算与预算存在脱节、口径不一,难以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管理的效率低下,日常核算不能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年终经过调整,仍可能存在决算与预算的不符,影响预算的严肃性。l 评价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2.2 收支控制(一) 收入业务风险l 收入业务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收款与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可能导致错误或舞弊。l 各项收入未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征收
10、,或者收费许可证未经有关部门年检,导致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l 未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收人业务,其他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办理收款业务,可能导致财务舞弊或者私设“小金库”的产生。l 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截留、挪用、私分应缴财政的收入,或者各项收人不入账或设立账外账,可能导致私设“小金库”和资金体外循环。l 执收部门和财务部门沟通不力,单位有哪些收人项目,什么标准,何时应当收取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不清楚,造成应收未收。l 对于各类票据的保管、申领、启用、核销、销毁没有建立完善制度、责任到人,实施有效控制,可能导致错误或舞弊。(二) 支出业务风险l 支出业务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或支出申请
11、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导致错误或舞弊。l 各项支出申请不符合预算管理要求,支出范围及标准不符合相关政策与制度的要求,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之间的相互挤占,导致单位预算失控或者经费控制目标失效。l 各项支出未经适当的审批程序,尤其对于重大支出未经集体决策程序,容易导致错误或舞弊。l 各项支出不符合相关政策与制度的要求,如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要求、公务卡结算要求等,可能导致单位支出业务不合法合规。l 采用虚假或不符合要求的票据报销,可能导致单位支出业务不合法合规。l 各项支出缺乏定期的分析与监控,并对重大问题缺乏应对措施,可能导致单位支出失控。2.
12、3 采购控制l 没有编制采购预算,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没有详细掌握本单位对于物资资产的实际需求和相关配备标准,可能导致采购失败或者资金、资产浪费。l 通过“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政府采购,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等法规,规避政府采购监督,可能导致采购业务违法违规。l 没有采用恰当的招标方式,或者在招投标中存在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可能导致舞弊行为。l 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行为或遭受欺诈。l 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实际接收物资与采购合同约定的有差异、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2.4 资产控制(一) 货币资金
13、风险l 单位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如没有很好地执行内部牵制原则,同一人兼任不相容职务等将导致货币资金被挪用和贪污,造成安全风险。l 由于内控机制不完善易导致单位没有足额的资金用来支付单位日常运营的需要致使短缺风险。l 单位盈余资金获得的收益低于银行存款获得的收益,影响资金使用效率。(二) 实物资产风险l 固定资产业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l 固定资产业务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资产损失。l 固定资产购买、建造决策失误,可能造成单位资产损失或资源浪费。l 固定资产使用、维护不当和管理不善,可能造成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或资产损失。l
14、 固定资产处置不当,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损失。l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不合法、不真实、不完整,可能导致单位资产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三) 对外投资风险l 决策失误的风险l 决策程序不当的风险l 贪污舞弊的风险l 投资管理不善的风险2.5 建设风险l 立项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决策不当、盲目上马,可能导致建设项目难以实现预期经济或者社会效益,甚至导致项目失败,财政资金浪费,影响党和政府形象。l 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深度不足,导致建设项目质量存在隐患、投资失控以及投产后运行成本过高等;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概预算脱离实际,技术方案未能有效落实,扩大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风险和投资风险。
15、l 招投标过程为做到公平、合理,开标不公开、不透明,损害投标人利益,评标委员会成员缺乏专业水平,或者投标人向评标委员会施加影响,使评标流于形式,导致废标、重新招标延长业主采购周期的风险。l 项目变更审核不严格、工程变更频繁导致的费用超支、工期延误等风险;工程物资采购、收发、保管、记录不完整,材料质次价高引起的成本风险;建设项目价款结算管理不严格,价款结算不及时,项目资金不落实,导致工程进度延迟或中断的风险。l 竣工验收不规范,可能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虚报项目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或者隐匿结余资金,未经独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可能导致竣工决算失真。2.6 合同风险(一) 合同订立环节
16、l 应当签订合同的不签订合同,或者未按照项目预算额度,未经完整审批程序,便签订合同,可能导致单位利益受损。l 对经济合同内容和条款审核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单位利益受损。l 合同签订人未经授权或者超越权限签订合同。l 单位未指定经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各部门均可进行经济合同的签订,没有统一归口部门对合同的归档、保管等进行归还规范管理。(二) 合同登记环节l 单位未指定经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各部门均可进行经济合同的签订,没有统一归口部门对合同的归档、保管等进行归还规范管理,导致合同丢失或者无法履行等风险。(三) 合同履行环节l 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合同执行具有随意性,计划性不强。l 违反合同条款,
17、未按合同规定期限、金额或方式付款,或者在没有合同依据的情况下盲目付款,或未能及时催收到期合同款项。3. 需求分析3.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现状(一)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进事业单位与政府会计改革,为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奠定了基础为积极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与政府会计改革,建立起既能提供预算收支执行信息,又能提供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财务会计信息的完善政府会计体系,为加强政府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防范和化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发挥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科学实施政府绩效评价
18、、强化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的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状况、成本绩效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数据,摸清基层主体家底和收支活动情况。为此,财政部相继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财务规章制度(以下简称“新财会制度”),行业事业单位制定行业单位财务制度,如高校、中小学、科学、文化、文物、体育等各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都进行修订完善。新财会制度对政府会计在预算、财务及资产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奠定了基础;为单位实施风险防控,提高效率和充分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提供了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
19、和程序。(二)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千差万别,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参差不齐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千差万别,客观上决定了不同地区单位信息化建设水平上的差异。用友政务公司经过调查分析,现有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情况如下:单个业务系统建设较多,业务环节尚未全部覆盖,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单位部门间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全国绝大部分单位基本实现基础核算(会计电算化)应用,部门预算、工资统发、固定资产管理等单项业务管理已经在不同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预算管理、网上支付、无现金报销、移动办公等应用在发达地区试点应用,单位对数据互通、业务
20、整合、和流程再造的一体化管理应用需求逐渐强烈。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积极尝试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开源软件等IT新技术、新模式,实现管理与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可靠、低成本信息化”建设。(三)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信息化不足逐渐凸显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位在信息化廉政防控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改革变化、技术限制、人员配备等原因,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1) 意识问题。对内控信息化的核心作用和“革命性影响”认识不足,尚未从根本上引起重视。将内部控制认为是某个
21、部门,某些人,某个环节的事情,没有作为整个单位,全体成员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加以宣贯和执行;未能覆盖单位和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的全部过程管理。2) 经费问题。对内控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总体投入不足,缺乏持续性、长效性投入机制,“脉冲式”投入较多,且经费使用也不尽合理,重硬轻软。3) 预算财务管理问题。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存在两张皮的管理现象,预算、核算、决算仍未形成完整的信息闭环,决算报告数据需要手工拼凑,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现有会计软件仍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缺少从部门预算、预算执行整体高度来考虑财务管理问题,部门财务缺乏统一的数据平台,信息在传递中存在失真与流失现象,不能实现全程追踪与控制
22、,为全面预算控制和财务监管留下隐患。4) 实物管理问题。现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重资金轻实物”、“重购置轻管理”现象较为普遍,财产物资多采用分散管理模式,购置预算缺乏有效控制,采购调配缺乏统一规范、资产使用过程缺乏监管。主管单位对下属基层单位资产物资管理没有建立合理的预算控制、执行控制、分析评价的体系,信息反馈迟缓、时效性差,分析数据有限且利用价值不高,不能及时、有效的对下级单位国有资产、日常物资进行监管。5) 动态管理问题。内部控制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通过纳入管理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三道防线”。目前内控信息化手段主要侧重于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置,前期预防
23、主要是廉政宣传教育方面,对业务流程的风险防控较低。在风险点的分析查找上,还没有发挥信息化工具对权力运行痕迹的存储能力和海量信息处理能力的优势,快速动态的查找风险点。6) 技术问题。各个系统间未完成对接,基础数据不能共享,信息沟通基本靠接口实现,在业务变动和业务关联性方面,各应用系统各自为政,不能互动和协作,整个内部控制流程的运行完整性较差,各个系统收集到的信息必须靠人力进行比对汇总才能完成对接,给智能化内部控制执行、过程化监督管理带来了技术挑战。3.2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3.2.1总体需求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两基”建设。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以及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新
24、要求。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指引为导向,符合行政事业单位新财会制度,采用“制衡、监督、激励”的内控设计理念,以“指标流、资金流、实物流”管理为主线,以决策支持和服务创新为重点,应用国际先进信息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状态的精细化信息管理平台。3.2.2业务需求3.2.2.1业务应用支撑平台为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扩展性,本项目软件系统架构要求为“平台化”设计,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基础支撑平台是支撑各业务管理系统、承载单位基础信息数据,统一技术管理、软件接口、授权及工作流程规范定义的公用平台。1) 数据集成:财务精细化管理平台各应用系统之间存在着需要共享的
25、多样数据,为了避免各应用系统之间重复采集数据、数据冗余、共享数据更新不同步、数据不准确、信息沟通不畅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建立一套共享数据管理机制来解决各应用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一致性、及时更新、信息交互与共享、数据安全等问题。2) 统一数据交换:财务精细化管理平台建设中需要解决单位本级与下属单位之间的协同办公、新旧系统之间的集成等等一系列数据交换问题,从全局看,形成了分布式异构信息系统的格局。为了实现安全的行业信息流与业务流的统一、系统信息采集的规范性、信息的共享性,必须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换机制。支持多格式、多形式、定时与实时、指定执行方法等数据交换任务。3) 采用统一的权限控制机制,根据角色、职位
26、确定的用户权限,对数据进行权限控制,限制保密信息的数据交换。4) 统一消息服务管理接口,支持多种消息应用接口,包括:电子邮件、手机短消息、流程提醒等。5) 提供业务日志管理,不同业务操作统一的日志记录机制,使得不同的应用系统、时间、人员操作都有日志记录。6) 统一系统服务管理,实现统一的应用系统启动与关闭。7) 统一的权限组织结构管理,支持多层组织结构、用户授权管理,满足高效、共享基础资料管理要求。8) 统一业务流程管理,将业务管理工作流程定义到软件中,满足管理需要,系统要记录流程运行状态,实现流程跟踪,挂起或唤醒流程,终止正在运行的流程等工作。9) 支持安全认证管理接口,如:电子签名、CA等
27、来实现用户和平台之间信息交流的安全加密、身份认证等功能。3.2.2.2统一基础数据管理加强基础信息管理,依据基础信息管理规范,明确数据采集与管理流程,建立覆盖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人员、资产等基础信息数据资料库。数据采集,提供报表报送、数据接口等多数数据采集方式,支持多任务管理。数据支持版本化、跨年度管理、灵活定义数据采集、报送对象及数据报送要求。数据分类、属性管理,人员、资产、规模等数据实现指标化管理,可关联比较分析。采集任务数据动态更新,提供查询、统计分析、输出打印等功能。与预算、经费审批支付等管理子系统共享基础数据。信息检索,对所有基础数据资源的准确、高效、方便的检索。3.2.2.3资金收支
28、审批管理资金收支审批管理是在各单位资金使用权和财务收支自主权、会计主体、预算执行责任主体不变的基础上,经费报销管理向前延伸,各单位报销人员或报账经办员在本单位预算控制下进行会议费、出国费、交通费、差旅费、招待费、住房公积金等日常支出报销,对费用分类、分项管理、领导审批,对日常报销进行统计和预算分析。报销完成后审批完成后进行支付、财务记账。1) 填报制单:填写的单据可以根据主管部门的需求灵活的进行设计,需满足不同背景下各单位的差异化需求。2) 领导审批:系统允许用户根据需要灵活的定义工作流,并能够动态的对审批流程进行控制。3) 财务审核:审核会计仅需要简单的进行核对系统自动计算的结果,即可审核通
29、过。4) 单据查询:系统中需按预设的多种模式进行单据查询,并针对不同的用户类别设置了不同的查询模式。5) 效率分析:为了提高各个环节的审批效率,系统可以实施的对各个审批审核环节进行效率分析,并出具报表。3.2.2.4财产物资动态管理实现财产物资全过程动态管理。完成财产物资的采购、配置、消耗、登记、变动等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物资的储备效率和利用率,减少浪费和重复投资。1) 建立资产预算、集中采购平台:通过年初部门预算(资产类)编制,细化对资产配置预算的管理,为后期部门集中采购提供依据;通过对采购信息的管理,实现部门的集中采购管理。2) 建立可视化资产、
30、房产信息平台:通过图形方式建立资产(房产)的平面图、各楼宇的整体平面图、各楼层平面图、各个房间的平面图,对各个房间进行唯一标定,明确各个房间的面积等物理、地理及使用信息;对各个房间的资产进行标定,对于大型仪器设备及进口设备等建立图文档案信息。借助于图形展现效果,直观、形象的盘点某建筑具体房间内的设备登记信息。3) 展示资产的使用、分布情况:及时掌握房产、设备、车辆等资产的分配使用情况,提高大型设备等资产的使用率,从而实现更高的收益率。4) 建立低值易耗品申领平台:通过对低值易耗品的出入库管理,规范低值易耗品的申领行为,实现低值易耗品的规范化管理。5) 多系统无缝对接:实现跟财政部门资产清查、支
31、付系统等其他系统的无缝对接,更加顺畅的完成资产管理、上报等工作。3.2.2.5财务预警监管建立一个数据监管信息库,建立业务管理与监管体系业务数据之间的关联,对经费管理业务以及部门间信息交换进行分析,从中抽取主要业务信息流和全域信息流。形成一个涵盖不同指标来源、支出类别、主管部门、分管科室、项目投入方向的全部资金,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手段、数据格式的,有图表、有分析的,多层次、角度,多指标体系的分析监管系统。1) 数据比对:按照既定流程、规范,将各类经费支出各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会计信息、审批信息、账户信息、预算信息进行比对,从而保障经费投入使用的规范性、真实性和有效性。2) 数据展现:采用图表结
32、合方式展现,并可以按照趋势、结构、时间、部门、学校类别等进行多维度比较。3) 自动对账:通过和其他业务系统以及银行系统的连接,进行自动对账。4) 智能分析:分析智能互动,可自定义多种监管指标。5) 模型定义:支持定义信息查询分析模型。6) 异常财务收支报警、审计追踪查询: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可以按管理权限随时查看相关的业务监管结果信息,对财务重大事项实行全程实时控制,并对明显异常事项,如:无预算执行、超预算执行、无审批支付、超审批支付、大额资金支付、频繁现金支付、账账(账实、账表)严重差异等实现自动报警或提示功能。7) 信息检索:对监管数据资源的准确、高效、方便的检索。信息检索包含简单检索、高级
33、检索。8) 模板管理:对各类数据资源的展示模板做统一的管理,实现数据与展现的分离,同时通过模板管理,规范、共享各类数据的展现形式,模板管理主要包含:模板制作、模板展示、自动填充、格式转换。3.2.2.6财务智能分析管理财务智能分析系统能实现对账务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按照不同的角度来评估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具有比较分析、结构分析、指标定义、指标分析等功能,可提供对财政管理到财务管理的政策、决策等的数据支持。1)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主要从单位本年度的年初预算、预算追加、追减及变动情况,对用款额度、预算增减情况以及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2) 资产负债分析:主要是从资产和负债角度对本单位的资产
34、、负债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总资产、总负债、资产构成情况及流动比率等项目; 3) 收入情况分析:主要是针对单位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各月的实际收入数、增减数及总收入数等。4) 支出情况分析:主要是针对单位的日常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各月的实际发生的公用支出、专项支出、会议费、差旅费、交通费、人均支出等重要指标项目; 5) 结余情况分析:主要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结余、项目结余、基建结余、政府采购结余、结余总数等各项资金的结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3.2.2.7公共管理服务窗口搭建资金监管平台公共服务窗口,以服务的最终用户对象需求为中心进行软件服务整合,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实现各类行
35、政事业管理与服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统一入口“一站式”、工作办理流程化、任务提醒式、窗口化操作,并增加通知通告、工作提醒、内容下载、论坛互动等“整合式”的公共信息服务。1) 为工作人员提供统一的办公界面,一个综合的业务管理服务窗口,向用户提供自己的登录信息,待办事项,消息通知等。2) 提供对财务精细化信息管理系统所有子系统的安全集成,单点登录功能。3) 提供通知通告发布功能,对财务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发布,提供论坛。4) 通讯录功能,可以分人员类别(如:领导、业务经办、财务),便于通知通告的分类下发。5) 实现系统内和下属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互动,协同办公。6) 门户个性化定义,体现窗口化系统特点
36、,要求直观、简洁、大方。不同用户能分组管理、分别定义界面。7) 系统提供相关工具可以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文件进行添加与挂接。8) 政策法规信息发布,实现信息门户内容的动态维护,局内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通告能够通过门户进行实时发布,供基层单位相关工作人员浏览、查询,同时能够有选择性的公开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做到资金监管的公开化。9) 领导“一站式”信息查询,针对领导提供资金监管业务统计数据“看板”,使领导能够随时掌握各学校及下属单位的资金使用状况,使领导能够及时做出决策。4. 方案目标4.1 总体目标用友GRP-U8R10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解决方案将内控理念、控制程序、控制措施等要素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固
37、化到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系统化与常态化。实现内部控制建设与信息化工作同步开展,互相促进,在单位内部建立以系统安全保障和稽查牵制制度相结合的控制体系。本方案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推进内部控制建设,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目标:(一)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固化在信息系统之内,达到内部控制标准对各项经济业务约束的“自动”实现,任何违背内部控制管理规定的行为都能够得到制止,从而有效推动相关工作的程序化和常态化。进而实现对单位经济活动控制的自动化、实时化,并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促使内部控制规范的落地,培养单位的整体的信息技术能力,利用信息资源进行风险评估和
38、控制。(二) 通过信息的自动生成,能够形成满足日常管理需要的相关信息。各级领导干部在各自权限范围内,通过可视化界面,得到有关预算执行的各类指标,并予以动态的掌握管理范围内的预算安排、可用财力、指标执行等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全程控制和实时决策。4.2 业务目标以行政事业新财会制度为原则,建设以资金、实物预算管控为核心的内控型财务管理平台,服务于单位内部、单位和外部监督等会计主体,满足单位在预算管控、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经费核算、财务监督、绩效评价、信息公开等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管理需求,实现资金预算、执行、核算、决算闭环运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使用有效,提供准确、
39、及时、集成、综合的财务信息资源,保障事业发展,保护干部安全。(一)建设平台型财务,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保证内控完整性财务管理平台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财务部门,而是从财务部门扩大到单位各层级、各部门,要满足加强部门内部管理的需求,也要间接满足审计和监督的需要,考虑相关利益者的业务衔接,要建立跨部门、跨组织的信息系统,形成平台式、全方位的财务管理系统。平台应用于全过程管理,覆盖预算指标情况、执行支付情况、核算情况、决算、分析等环节,形成部门资金流转的闭环监督体系,规避资金使用风险。(二)建设规范型财务,保证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合法合规财务管理平台的要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包括单位基本信息数据规范、人事管
40、理数据规范、科研项目数据规范、财务管理数据规范、资产与设备数据规范等,为财务和业务系统提供统一数据基础,不仅对外提供标准一致的数据信息,而且为单位部门间内部数据交换提供高效率的选择。梳理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规范业务管理环节和实施步骤,风险点审批控制规则等,保证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合法合规。(三)建设预算型财务,精细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预算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构建预算管理的可视化执行体系,功能上将全部预算管理业务纳入信息系统中,涵盖预算编报、预算指标、预算执行、财务核算、决策支持等预算管理业务。通过业务逻辑设置,构建预算管理全部业务循环的过程控制体系
41、,预算申报形成的预算指标,通过科学的预算控制逻辑,控制预算执行的进度、额度、及其他规则要求,实现预算过程化管理。通过数据仓库工具,建设包括预算管理业务报表、预算管理各阶段对比报表、预算管理各相关信息多维度组合分析报表等功能,实时查询和分析预算执行体系情况,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财务保障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四)建设综合型财务,扩大财务管理外延,联动监督管理财务管理平台建设不仅局限于财务管理,而是在基本账务管理基础上,支持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薪资统发、非税收入收缴、固定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各项经济业务,形成综合型财务信息化管理。业务变动和业
42、务关联性完整反映,联动监管。(五)建设快捷型财务,运用IT新技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财务管理平台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银联在线支付等IT新技术、新模式,将改变依靠传统的报销、收费等模式,通过先进的财银交换系统,将实现pos机、网上银行、公务卡、工资代发、无现金报销等与银行相关资金业务的自动化,形成一个完整、准确、快捷的资金收取和发放管理数据链,建设快捷型财务,提高对内对外服务效率。(六)建设决策型财务,实时动态分析,智慧决策 加强资金分析、监管,在规范会计核算基础上,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部门专项资金分配与监督职责要求相结合,建立财务预警分析系统。平台预置成熟的决策分析模型,通过经费结构分析
43、、支出结构分析、投资效益分析,达到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决策和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平台支持财务与业务的核对,不同单位之间、不同时期之间、预算数和执行数及决算数之间的对比分析。实现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跟踪整改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管。实时掌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执行动态,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七)建设透明型财务,财务信息分级发布,促进服务创新打造便捷的信息沟通与交互平台,提供门户查询功能。方便单位和个人从财务信息门户网上查询或统计其所管理项目的账务信息或个人财务信息;对外实行分级发布,对审计部门、纪检部门、银行、投资者、社会公众等主体定期发布财务报表和报告,满足多主体监督需要,打造阳光型财务,政务公
44、开,服务创新。5. 系统设计5.1 系统总体架构内控型财务管理平台总体架构设计为:一个平台、一套数据、5个应用层面,具体为:(一) 财务应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是统一标准的载体、整合分散系统的工具、连结各系统间的桥梁、统一数据交换的中枢,打造系统跨平台、跨数据库、支持多种中间件的系统应用大环境。由通用报表组件、数据交换组件、工作流组件、消息交换工具、应用中间件、统一用户管理和其他组件工具构成的应用支撑平台,从整合、协同、管理和服务四个方面对业务系统的开发、部署和运行进行支持。应用支撑平台是构建“财务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应用支撑平台是系统建设的根本保障。(二) 财务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主
45、要是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它是业务应用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中心主要包括人员库、项目库、预算库、收入库、支出库、历史财务信息库以及其他数据库。(三) 业务管理层业务管理层完成与财务紧密相关的各项业务处理,包含人、财、物的全面管理,包括基础数据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核心业务体系等。其中: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是系统的基础数据支撑,是各业务统一的标准。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是充分利用数据库的存储技术、提供信息自动维护的机制,将业务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动态更新到信息库中。在进行各种基础信息日常管理的同时,提供准确、权威的数据,来辅助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完成既定的业务需求。预算管理完成收支预算、项目预算管理,实现预算编报、
46、指标管理、用款计划等管理,对单位整体预算管理起着关键作用。核心业务系统包含:收支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收支管理完成与日常收支业务相关的管理,包含收入管理、收费管理、票据管理、远程预约、报销管理、薪资发放等。采购管理完成单位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完成单位包含物资管理、资产管理的财产物资管理。项目管理完成单位基建项目管理、滚动项目库管理等。合同管理完成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相关的合同档案管理。包含与外部系统的接口如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系统、审计部门的审计系统、部门决算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等系统、以及部门核心业务系统等。(四) 财务核算层核算管理完成部门本级、二级单位
47、、基层单位、分支机构等日常财务核算工作。系统实现对各种财务事件和交易的控制、记录和分类。控制体现为账务对指标和资金的支出提供一套严密的控制机制;记录体现为以记账凭证会计分录的形式记录了资金收支过程中每一笔交易的详细信息;分类体现为会计科目与辅助核算的指标要素遵循一定的分类标准,并且各指标要素遵循指标的生命周期不断细化,通过会计科目与辅助核算的各业务管理要素组合可以产生不同分类的各种业务与财务报告。决算管理通过与预算管理、核算管理数据贯通,完成单位决算报表体系的编制工作。既为下年预算的编制提供参照,也为绩效评价提供依据。提供标准接口与财政系统、审计系统、银行系统、人事系统等进行数据交互。(五) 分析决策层:分析决策层是专为单位领导、财务领导及业务管理人员设计的应用层,起着整体的监管、执行分析以及最终的决策支持作用。包括监管分析、预警监控、成本核算、决策支持、绩效评价等。监管分析通过建立数据库和分析模型,为单位的决策者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业务信息,帮助决策者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量化的分析和论证,从而对资金的收支活动做出科学的决策。预警监控,根据确定的风险点,财务监管人员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