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4405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1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D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MD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MD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MD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MD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D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D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docx(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D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专业名称:会计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教授答辩委员会(签名)主席:委员:答辩日期: 年 月 日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

2、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可以为存在馆际合作关系的兄弟高校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和交换服务。保密论文保密期满后,适用本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MD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专业:会计 研究生: 指导老师:摘 要本文探讨了国内制造行业面临的现金流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围绕现金流管理这个目前行业内较为普遍的课题,通过作者自身的视角,如企业现金流量结构、获取现金能力、收益质量分析等一系列指标的分析,给行业现金流管理提供一定的解决方

3、案与思路。本文采用规范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了MD集团的案例,在对该集团的市场环境、内部环境等基本情况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现金流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形成该集团现金流管理工作的参考依据,为MD集团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以及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发现MD集团对现金流管理也有一定的认识,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来应对现金流管理出现的问题。本文的案例中MD集团在企业现金流管理方面采取了的措施有搭建现金池、成立财务公司等,但大部分仅仅停留在数据分析层面,或者仅停留在公司运营层面,并没有被提高到战略高度,与企业的发展策略脱节,无法反映出企业各个

4、发展阶段的工作重心。笔者认为,企业现金流管理折射出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只有紧密结合MD企业的实际情况,方可抓住现金流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选材来源于实践,对制造行业大型集团化企业现金流管理具有实际的意义,对相关关键点的控制作了逐步深入地研究,在目前金融环境与国内外经济开形势产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为中国制造行业现金流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但是在执行中现金流管理风险控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制造行业,集团型企业,现金流管理VIIIResearch on Cash Flow Management in MD CompanyMajor:Name: Supervisor:ABSTRAC

5、T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omestic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facing cash flow management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around the current cash flow management in the industry common subject, through the authors own point of view, such as enterprise cash flow structure, the ability to obtain cash, earni

6、ngs quality analysis and a series of index analysis, cash flow management to industry provides some solutions and ideas.This article USES normative theoretical research combined with case study,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MD group case, and based on MD group of industry, enterprise internal environment

7、, cash flow management status of questions, find out the specific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cash flow management status, corresponding improv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measures of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for MD group to furthe

8、r consolidate its industry statu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MD group also have certain understanding to cash flow management, and take some positiv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s in the cash flow management. MD

9、in cases of this group in the enterprise cash flow management measures taken have set up cash pool, set up financial companies, etc., but most only stay in the aspect of data analysis, or just stay in the companys operating level, has not been raised to a strategic height, no effective combination w

10、ith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strategy, nor with the key matches the diffe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Cash flow management is actually pene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the enterprise value chain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D groupMaterial is derived from the practic

11、e, this paper large collectivized enterprise cash flow management to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related key points of control for the gradually in-depth study, in the current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pen economy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pro

12、d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cash flow management for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but in the execution of cash flow management risk control is the need to further study the problem. Key Words:manufacturing industry,group-oriented enterprises,cash flow ma

13、nagement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I目 录V第1章 导论1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1研究目的11.1.2研究意义21.2研究思路和论文的结构安排41.3研究方法51.4论文的主要创新点5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62.1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62.1.1现金62.1.2现金流量62.1.3现金流管理72.2现金流管理相关理论82.2.1企业能力理论82.2.2业务周期理论102.2.3现金循环论102.2.4现金价值论112.2.5现金平衡论112.3关于现金流管理的国内研究综述112.4关于现金流管理的国外研究综述13第3章 案例公司背景介绍163.1MD集团的概况163

14、.2MD集团财务状况163.3对MD集团的的现金流量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213.3.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213.3.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223.3.3收益质量分析223.3.4偿债能力分析24第4章 MD集团现金流管理现状、问题及因素分析284.1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现状284.1.1现金流管理目标284.1.2现金流运行管理294.1.3现金流监督管理294.1.4现金流管理模式304.2 MD集团现金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314.2.1现金流管理的思路不清晰314.2.2现金流的管理未能深入到业务环节324.2.3现金流预算管理仍需加强324.2.4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不足334.2.5公司治理仍不完

15、善334.3外部因素对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影响344.3.1市场经济成份多元化致公司现金短缺344.3.2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管理制度不完善344.3.3现金管理知识的社会普及力度不够354.4内部因素对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影响354.4.1MD集团管理层缺乏现金管理的认识354.4.2MD集团经营者职业素质有待提高36第5章 完善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主要措施385.1加强现金流理论管理385.1.1提高企业能力385.1.2缩短业务周期385.1.3加快现金循环395.1.4利用现金价值395.1.4维持现金平衡405.2建立完善的现金流管理制度405.2.1加强现金流预算管理405.2.2强化

16、预算的执行机制415.2.3现金流的预算控制425.2.4现金流的流入控制435.2.5现金流的流出控制445.2.6加强对现金资产的控制455.2.7现金集中的控制455.3规范和完善公司现金流管理内部控制465.3.1强化集团管理层的营运资金的管理力度465.3.2随时监控营运资金的预测准确性465.3.3建立现金流量管理相关制度475.3.4提高现金流管理人员素质47第6章 新措施实施的效果评估和保障措施486.1新措施实施的效果评估的构建486.1.1评估指标建立486.1.2指标评分标准496.2新措施实施效果测算496.3新措施实施的保障措施536.3.1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

17、质536.3.2加强有效沟通途径536.3.3对现金流管理结果进行控制与分析53第7章 结论557.1主要结论557.2主要贡献567.3局限性567.4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6参考文献57致 谢60图表目录图目录图1-1 技术路线4图3-1 2012年末公司流动资产构成情况17图3-2 2012年末公司存货构成情况18图3-3 2012年末公司长期资产构成情况18图3-4 2010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及盈利情况20图3-5 20102012年公司现金流情况21表3-1 MD集团现金流结构分析表21表3-2 销售现金比22表3-3 净收益营运指数23表3-4 现金营运指数24图3-6 流动比率比

18、较图25图3-7速动比率比较图26图3-8资产负债率比较图26图3-9权益负债率比较图27图4-1 现金流管理思路的调查情况32图4-2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调查情况33图4-3 MD集团管理层对现金管理的认识调查情况36图:51 MD集团现金流管理流程框架图41表6-1 实施效果评估指标48表6-2 直接运用效果测算结果49表6-3 间接运用效果测算结果49图6-1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变化情况50图6-2净利润现金率变化情况51图6-3现金流量充足率变化情况52图6-4现金比率变化情况52表目录表3-1 MD集团现金流结构分析表20表3-2 销售现金比21表3-3 净收益营运指数22表3-4 现

19、金营运指数23表6-1 实施效果评估指标47表6-2 直接运用效果测算结果48表6-3 间接运用效果测算结果48第1章 导论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研究目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获利”,而企业是否能够“获利”,以及“获利”水平高低,均离不开企业现金流的有效管理,后者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金可以说是企业财富水平高低的衡量代表,现金只有呈现良性循环状态,企业才有可能实现资本增值,并获得生存发展的条件。如果现金流受到阻滞,企业就会陷入财务困境,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发生财务危机,直系企业的“生死存亡” (Michael C,1986)。即便企业处于盈利状态,也随时

20、面临现金流断裂而破产的风险。由此可见,现金流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重要作用,但其也存在的问题。我们为此提出对策,从而达到防范风险和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H.A.小谢弗,2004)。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获得预期利润,但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习惯于单纯强调生产经营利润,过分夸大利润的作用,譬如以利润作为衡量企业盈利水平高低的指标,从而无法全面客观反映企业真实生产经营状况,这也是滋生企业经营风险的“导火线”,重则造成企业和投资者的严重经济损失(黄桂众,2006)。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目前企业生产经营利润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本原则,不仅存在应收账款与赊销混淆

21、的情况,而且应收账款会面临信用风险的考验,因而坏账损失和企业资产虚增问题的发生自然势在难免,一旦账面利润夸大,而实际可以用于企业经营运转的现金严重不足,极可能发生支付危机(Jerry J Weygandt,1995)。国内外很多企业经常出现以下的问题:表面上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财务报表数据良好,但实际上企业已经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很多企业最终面临破产的局面(Denison,1991)。据国外文献记载,所有破产倒闭的企业当中,有8成以上的企业处于良好的盈利状态。譬如在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袭来之际,新加坡某拥有几亿新元资产的建筑企业,仅仅因为35万新元的债务,因为缺少现金无法支付,结果被告上

22、法院而导致破产清算。在中国也出现了由于现金不足,难以清偿到期债务而破产的巨人集团事件。有一位企业家深有感触地说,“企业资不抵债不一定破产清算,但如果没有现金流量就一定会破产清算”。 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一旦脱离现金流,任何企业利润都是“虚幻”的。(金少勇,2010)。现金流是企业在需求时随时可以使用的重要资源,企业的发展活力水平高低,由生产经营的现金流直接反映,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必然有足够的现金流作为后盾支撑。近几年,安然、世界通信、联合航空、美洲航空等世界级大公司破产倒闭的事件频频发生,其原因并不是由于其技术陈旧或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而是现金流的管理失败,在需要支付到

23、期债务时无力支付,最终引爆财务危机。DM集团作为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龙头企业,其制造业特有的订单式生产以及其目前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使得DM集团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其集中统一的现金流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搭建的独立的财务公司管理模式,使公司现金流总体来说趋于平稳、没有大的波动,但未来企业发展壮大需要现金流的支撑、企业对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未来行业需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都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提出了要求(刘锋,2007)。对MD集团来说,拥有良好的现金流量至关重要,其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现金流是集团价值判断的指标之一(孙力强,2006),同时可以用于综合评价集团的盈利水平;其次,

24、现金流量是MD集团持续经营的基本保障。MD集团的发展,必须要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这也是任何其他企业运营发展的基础。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确保现金流的循环畅通,如果现金流循环状态受阻,则表示企业流出的现金大于流入的现金,企业没有办法利用现金换取自身发展足够的市场资源,因此生产经营活动将受到影响,而失去产品的企业,就会出现机会萎缩状态,直到现金流无法维持企业的最低生产经营需求,就会出现破产。由此可见,企业想要持续性地生产经营,就必须拥有足够的现金流,否则无法把握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刘录敬,2007)。1.1.2研究意义目前很多企业对现金流的作用重视程度不足,仅仅停留在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阶段,而且现金流

25、量表编制之后,企业往往不对其作出客观分析,以及没有结合现金流量管理的生产经营思路进行内控,导致企业发展严重受阻。因此,笔者将以企业现金流管理作为研究主题,在展开一系列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各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现金流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以及采用行之有效的战术管理措施,旨在持续性促进企业资产的升值。研究现金流管理对企业决策、财务控制和持续经营意义十分重大。首先,可以增强企业决策的实效性。现金流量是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计量的,信息反映了企业实际资金运动和资金存量。而权责发生制下计算的利润存在许多人为的因素,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采用现金流量信息来反映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偿债能

26、力、资金周转情况,对于企业经营决策更具实效(杜古军,2004)。其次,有利于加强财务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实质是从现金到物质,又由物质到现金的过程。通过现金流量的管理,使企业的现金流动处于监控之下,有利于杜绝体外循环等弊端,控制现金的流入、流出,加强财务监控的力度。最后,能有效促进企业持续经营。企业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亏损、不能以收抵支;二是资不抵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这两个方面正是现金流恶化导致的必然结果。可见,只有加强现金流管理,才能确保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相比于传统的利润指标,现金流量更能体现出企业盈利水平高低(董忠贤,2006),主要原因有:一是非营业活动所操纵的利润

27、指标,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通过加大投资收益提高利润,并没有将非经营性的收益排除在外,而现金流量针对性体现出营业的利润,因此更能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二是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确定会计利润,但仍然能够通过虚假销售、扩大赊销范围等不正规手段调节利润,但现金流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无法通过以上不正规的手段调节利润,因此其反映的盈利水平结果更加准确。由此可见,现金流的科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利润反映企业客观盈利水平的不足。本文通过对MD集团所处的行业、企业内部环境、现金流管理状况的分析,找出其现金流管理现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措施的具体实施提出建议,为MD集团进一步巩固

28、其行业地位以及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1.2研究思路和论文的结构安排本论文首先分析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现状,指出MD集团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MD集团现金流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措施。技术路线如图1-1。导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案例公司背景介绍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因素分析完善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主要措施新措施实施后的主要经济效果分析结论图1-1 技术路线根据图1-1,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阐述,引出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为现金流管理

29、的理论综述。通过了解现金、现金流量金流量管理等相关概念和涵义,为全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案例公司背景介绍。介绍MD集团的概况和MD集团财务状况,分析MD集团的的现金流量分析和偿债能力。第四部分为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因素分析。分析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现状,剖析MD集团现金流管理存在问题及因素。第五部分为完善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措施。提出完善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为新措施实施后的主要经济效果分析。分析新措施实施后的主要经济效果。第七部分为结论。1.3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著作,全面系统地了解关于现金流管理的理论和研究,并查阅了关

30、于MD集团的资料,积累了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陈德萍,2008)。(2)比较分析法。对传统的现金流管理和现代现金流管理模式进行具体阐述,采用比较分析法说明现金流管理模式的变化(陈玲娣,2007)。(3)系统分析法。从MD集团现金流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成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MD集团现金流管理对策(陈志斌,2010)。1.4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国内外关于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研究很多,但是不同的行业对于现金流管理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以制造行业龙头MD集团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现金流管理,进一步细化了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2)本文以MD集团为例

31、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其现金流流管理现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同类型企业现金流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60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2.1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2.1.1现金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现金是会计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层面上理解。狭义方面的现金,指的是企业财务部门为了支付日常开支,在库存中保管的人民币和外币现金(Brealey,1991)。广义方面的现金,指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货币资产形态存在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Epstein,1997)。2.1.2现金流量(1)现金流量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32、IASC)认为现金流量是现金或者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以此作为概念,我们可以将现金流量划分成为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胡慧琼,2006)。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金的流向,综合体现出现金从始至终的流动渠道。对贷款者或者借款者来说,是现金流量的针对对象,表现为贷款的流入和借款的流出。换句话说,现金流量的方向,是基于资金使用人而定,我们需要明确每笔现金流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式,尤其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每笔现金的流动都处于某个生产经营的现金需求时间点上(基思切克利,2004)。(2)现金流量的分类与会计核算现金概念不同的是,现金流量是基于财务管理的大范畴,目的是满足企业所有动态资金的管理需求,

33、以及企业资产评估价值的需求(张晓霞,2009)。现金流量的分类,主要是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资金筹集活动的角度划分,具体划分情况如下。1)经营活动层面。除去企业的投资和资金筹集活动,其他活动都可以归类为经营活动,该层面的现金流量,体现为产品销售的资金获得、经营租赁的资金获得、劳务活动的资金付出、货物购买的资金付出等所有现金交易事项。2)投资活动层面。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各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由于该过程一般没有涉及现金及其等价物的资产处置,因此投资活动的现金流主要体现为对外投资回收的资金回笼、固定资产处置的资金获得、固定资产购买的资金支出等(张喜东,2010)。3)筹资

34、活动层面。企业的资金筹集,是通过投资吸收、债券发行、股票发行、资本借入等资金的获得,以及利润分配、债务偿还、利息支付等资金付出,以此盘活筹资的现金流量,客观表现为企业资本、债务等的规模、构成等的变化。(3)现金流量的性质1)动态性。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决定了现金流量的动态性特征,这些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现金流量,因而随着活动的开展,现金流量会呈现出动态的变化特征。其表现可归纳为:一方面是企业不同时间点现金流量净额不同,甚至存在较大的波动状态;另一方面是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企业,都处于不确定性的状态,并没有硬性的时间表,同时现金会以丰富的形态流出企业(Samuelson。1947)

35、。2)差量性。所谓的差量,指的是企业现金的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在企业发生交易或者其他事项引起现金量增加或者减少时,企业现金的库存总量在某个时刻会出现明显变化,现金循环活动前后现金量会有明显的差额。3)时间性。在投资决策等特殊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现金流量的计算和使用,因此现金流量具有明显的时间性特征(Chirinko, R.,2000)。2.1.3现金流管理现金流的管理,是现金流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其管理以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为核心,旨在预测出目前或者未来某个时间段现金流动的数量和期限,同时作出现金流控制的具体计划,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做好信息传递、报告分析、控制评价等管理工作。

36、换句话说,现金流管理可以归纳为现金流的规划、现金流的控制和现金流的评价(Roodhooft,1996)。为了更加有效分析现金流量,以便反映出企业净现金流量的创造水平,以及体现出企业资产流动等财务情况。现金流的管理要求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资金需求,以现金节约作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减少现金的持有数量,利用闲置的现金进行其他投资活动,并创造出更多的企业效益。因此现金流管理的目标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未来可能发生的债务;二是尽可能减少企业现金的持有量,发挥现金创造收益的作用。以此为目的,企业的现金流才有可能实现科学管理,并达到现金流管理的预期目标(丸山弘昭,200

37、5)。2.2现金流管理相关理论生存和发展是MD集团每一天都面临两大重要课题。集团为了生存,必须获取充足的现金流来满足各种开销,当集团发生现金短缺的情况,就必须采取外部的融资的手段获得一定的现金。全面现金流的管理,正是解决集团生存和发展的有效保证。全面现金流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企业能力理论、业务周期理论、现金循环论、现金价值论和现金平衡论。2.2.1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能力理论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如何发挥竞争的优势,二是企业如何长久保持竞争的优势。从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想要获得竞争优势并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足够的现金。在此,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38、利润,而是要站在整个企业运营发展的高度,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能力水平(李瑞静,2006)。关于企业能力理念的研究,我们可以追溯到马歇尔的“企业进化论”,后来在潘罗斯、纳尔逊、温特等经济学家的研究推广下,为该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到1990年,著名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甘瑞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到了“核心竞争能力”,将企业能力理念推到了一个新的研究高度。普拉哈拉德和甘瑞哈默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位范畴为:核心竞争能力需要通过学习、协调和有机结合,方可彰显企业的竞争优势。换句话说,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企业组织活动的集体学习,并通过各种生产技术的协调利用,实现技术流的一体化,以此换取企业发展的价值,同时还能够以

39、跨越组织边界的方式,进行企业竞争的深入介入和交流,即我们常说的“合作学习”形式(亚当斯密,2005)。企业能力理论有很多流派的内容。笔者认为“内在成长”和“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具有典型的意义。其中“内在成长”理论解释了企业内部产生竞争优势的方法,马歇尔提出的静态“边际分析”理论,认为企业的静态生产和竞争理论的补充,是以企业进化论为基础,企业通过不断的推进组织,以及借助市场机制检验企业的推进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至于“企业促进”和“知识积累”的理论提出,潘罗斯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议。他认为任何新的管理职能和决策行为,一开始的时候会占用管理人员的大部分时间,而一旦管理人员能够娴熟应用这些职能,

40、就能够实质性地解决企业运营发展问题,提高企业的能力水平。利用“企业促进”和“知识积累”的理论,最终目的是程序优化大家所理解的知识和管理者的决策(黄睿,2009)。笔者认为,潘罗斯的理论具有启发性的意义,他提出的通过学习适应企业的发展,能够以创新的方式,将非程序性的知识转化成为程序性的知识,此时各个独立的决策者吸收创新的经验,能够大大节省决策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企业进行内部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可以作为其他理论的辅助补充。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型知识并非管理层独有,很多知识是源自于企业的普通员工。除了以上的理论,潘罗斯还说明了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方式,以及这些资本在企业集体行动中发挥的作用。

41、当然,当时的理论研究尚未启用“社会资本”这个名词,仅提出了原始性的理论。他指出企业刚开始面临的内部协调问题,只要企业团队的所有成员能够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内部协调付出足够的精力和决策资源,以及建立成员的内部组织共同行为准则,就能够稳定团队成员的行为,将团队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顺利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段九利,2005)。企业能力理论还有“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分支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只要能够保持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就能够保证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足够的现金流。如果企业出现短期内差额收益,未必是因为企业竞争力的消失,还有可能企业原本就处于高盈利状态,但这一点对于利润微末的企业来说,是很难形成特定的

42、竞争优势的,更别提投入要素的类型组合。持有这种观念的还有里普曼和罗曼尔特,他们坚持认为企业无法复制的优势,将是这个企业保持独有竞争能力的基本源泉,更是企业持续保持效益差异状态的基本条件(段秋平,2006)。2.2.2业务周期理论基思切克利从企业不同业务生命周期解读基本现金流量模式。他将业务周期归纳为创业期、增长期、成熟期:首先是创业期,新成立的企业在创业期没有创造经营利润,资本支出是企业最大的现金流量,尤其是正在开展投资活动的企业。此时的企业所有者,会通过资本注入的方式进行资金筹措,而企业的债权人却不会对企业的借款感兴趣,因为这种类型的企业盈利均为未知数,相反会暴露出诸多业务风险。其次是增长期

43、,此时的企业已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并开始致力于运营和固定资产购置,由于需要通过持续性的投资,才能够满足企业的产能需求,而且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税款费用,另外企业资金的筹集,主要依靠股本和债务筹资(Shapiro J,1993)。再次是成熟期,此时的企业已经基本拥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市场的销售额开始放缓,企业需要对运营资产进行投资,但投资额相比于增长期,比例要相对少很多,但企业可以通过运营资产投资,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取缔过时的运行模式,有效控制资本的支出,但企业使用债务筹资,会支付越来越多的利息,需要将股本回报提升到可接受的水平。以上理论对现金流影响因素的分析,在解

44、释资产抵税和周期融资方式,某些内容不适用中国的实际情况,但总体的思路仍然能够供以参考借鉴。譬如定性分析不同生命周期的现金流量,构建出几种类型的现金流量模式,然后基于财务数据定量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业务周期的现金流量管理决策(黄冰,2004)。2.2.3现金循环论企业财务以资金流转等作为管理对象,尤其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材料供应、产品加工、商品销售等物质运动,将商品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外一种形态。企业的生产经营利用的资金,从现金转变成为财产物资形态,然后通过销售,最终又转变成为现金,体现为资金的循环。而在资金循环的过程中,不定时会有现金流入和流出企业,伴随资金损失或者增值的可能性。因此

45、,从某种意义上分析,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也是现金流管理的过程,我们加强财务管理的前提,是做好现金流的管理工作(李丽萍,2009)。2.2.4现金价值论企业通过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进行理财活动,在每项活动当中,需要综合考虑现金价值。首先是企业的投资,利用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方法,以测定现金流为基础,进行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其次是企业的筹资,通过股票的发行、债券和借款等方式,为企业生产经营筹资足够的资金,但要控制好资金筹集的成本;再次是企业的利润分配,股东通过收益的分配,获得企业经营的分红,但股东现金股利和发展资金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由此可见,企业的所有理财活动,均围绕现金流的价值管理

46、,对现金流提出了全面性的管理要求(李作战,2007)。2.2.5现金平衡论企业的生产经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为保证正常生产经营,提供足够的资金及相关资金服务支持,其中现金流管理,为保证再次生产经营的现金正常供给,体现为现金流的循环利用。当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资金短缺,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及时通过合理的渠道,以合理的资金筹集成本,筹措足够的现金;当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盈余,则需要充分利用盈余的现金,争取获得更多利润,或者作为投资报酬分发给股东。因此,企业对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要予以平衡控制,既不能无节制地投入资金,以免造成浪费,也不能不加利用多余的资金,以免出现资金闲置,这也是企业避免财务危机的奏效

47、措施(王磊,2010)。2.3关于现金流管理的国内研究综述近几年,我国才开始研究现金流管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现金流管理的认识仅限于经营的现金流,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不高。1998年,我国财政部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其中规定了企业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目前我国的理论界现金流管理的研究重心在于现金流量的指标、报表编制、项目分类、特殊问题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关于现金流管理的基本概念问题,现金流管理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现金、现金流和现金流管理方面。陈琦伟(2003)认为现金流管理中的现金是广义上的现金,即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狭义现金流)而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蔡昌(2007)安流向对现金流作了详细解释,即现金流量分为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以及现金净流量。贺志东(2009)认为现金流是一个速率变量,并指出现金流按用途分为营业现金流、投资现金流以及筹资现金流。枯古军,王守海(2011)认为现金流管理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