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北京领航考研暑期徐之明马原、政治经济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448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年北京领航考研暑期徐之明马原、政治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XXXX年北京领航考研暑期徐之明马原、政治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XXXX年北京领航考研暑期徐之明马原、政治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XXXX年北京领航考研暑期徐之明马原、政治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XXXX年北京领航考研暑期徐之明马原、政治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年北京领航考研暑期徐之明马原、政治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北京领航考研暑期徐之明马原、政治经济学.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义 主讲:中国人民大学 徐之明 教授徐之明: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负责人,凤凰卫视访谈嘉宾,考研阅卷组成员,学者型的考研辅导专家、“金牌教练”。徐教授的授课风格集深刻和生动为一体,让同学们听得进、记得住、搞得懂、用得上,在如坐春风般的课堂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收获知识的充实。其独树一帜的教学法不仅对掌握特定的知识具有显著效果,而且具有一般的方法论层面的价值和启发。近5年的全国考研政治状元皆出自徐老师门下;其中在05年、06年和08年的考研政治中,徐老师辅导的学生更是接连夺得95分,创下了中国考研历史上前所未见、绝无仅有的奇迹。在刚结束的上一届考研中,在全国各地辅导班上听徐

2、老师授课的学生(不重复计算)近20万。徐老师是当下最受考研学子欢迎和信任的考研政治辅导权威。其所主编的政治理论名师典藏教案和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等书籍,以鲜明的创新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信性,成为考研教材的换代产品,广获推崇和赞誉。徐之明博客:2009年9月目 录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

3、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

4、思主义的产生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美洲大陆的发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拓了新的活动场所,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工业革命的兴起,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

5、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周期性地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突出表现。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激发了人们探求新的理想社会的需求,也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的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和路费尔巴哈

6、(18041872)。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观点。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17601825)、沙尔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l1858)。他们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但却不能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

7、科学地阐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他们预见到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并且详尽地描绘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和美好图景,但却不能理解这一历史过渡的现实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物质依据,阶级力量和现实途径)(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 资产阶级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在经历了早期的捣毁机器、烧毁工厂以及采取罢工等形式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缩短劳动时间等经济斗争之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逐步

8、上升到政治水平。19世纪3040年代所发生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以及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总之,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构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更是杰出的实践家和实干家。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走上革命道路之后,其革命生涯始终与工人运动和人民的革命实践紧密地结合一起。他们的革命实践,一方面促进了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其思想对实践发挥了

9、巨大的推动作用。(四)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具体途径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五)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

10、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还表现在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实践中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特点,根据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时代特征、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重大理论成果,都产生于

11、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同时又都是推进这一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12、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所以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产物,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3、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种品质是

14、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违背了这个要求,认识就会脱离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丧失真理性。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总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5、。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这个更加美好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一板块唯物论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一)哲学的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16、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哲学基本问题(1)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第一方面是根本性的方面。(3)该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理由在于:其一,它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二,对该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7、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回答了世界的本

18、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

19、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五、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1、物质观的地位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上二者合称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形态。三者的区别,也体现在对物质范畴的定义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为物质的构成单位原子。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物质的共同本性,从哲学上进行了最高的概括。2、列宁的物质定义(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0、,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最高的共性。(2)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了定义;该定义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从而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慨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

21、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六、意识的本质和起源(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2)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所谓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指,意识依赖物质,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客观世界,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 所谓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指,意识具有主观特征。表现在:意识的两种反映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

22、、不同的主体之间会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差别都显示出意识的主观性。意识的主观特征特别表现在意识具有虚幻的反映、超前反映方面。(3)意识的形成过程。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4)劳动对意识产生的作用。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其二,在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进化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七、物

23、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1)运动是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等两种状态。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矛盾性表现在,运动是绝对,静止是相对。运动的绝对

24、性是指物质运动的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是指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其同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割裂二者的关系会犯两种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绝对性与相对性,无限性

25、与有限性。时空的绝对性是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时空的有限性是指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八、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

26、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2)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九、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的基本原理。其内容

27、包括:其一,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其二,这个唯一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自然、社会和意识,以及运动、时间、空间,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和存在形式。总之,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外,什么都没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无论的根本要求。 第二板块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一、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1)实践的物质性。实践是物质性

28、的活动。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2)实践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3)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社会性是指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

29、系中的人。历史性是指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此外,实践还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可以把意识直接物化为客观实在。3、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包括人文活动)等。其中,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4、实践的地位。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

30、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二、实践与人的存在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和根本地位。实践构成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所独有的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在实践中让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世界为对象,将人的目的、理想、知识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了一个蜀人的对象世界。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自

31、然界(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四、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如

32、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只有通过实践。因为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所以,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五、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三种实践形式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

33、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分别构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并最后形成为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板块之一: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一、事物的内涵、特点和

34、方法论意义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的特点有:(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2)联系具有普遍性。其含义有三层:第一,内部联系,即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外部联系,即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体联系,即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前二的结果) (3)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

35、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3、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

36、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二、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1、发展是前进性上升的运动。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

37、,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发展是一个过程(1)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2)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

38、的更新。(3)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着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从我国的现实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过程的集合体,它将经过自身的长期发展,向着共产主义迈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三、联系与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

39、化和发展。也就是说,联系是发展的原因;发展是联系的结果。板块之二: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二、对立统一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的内

40、容之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41、既区别又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一,二者的含义不同;其二,二者的地位不同。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二者又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因为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3)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

42、条件或场所。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壮大和发展自己。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4)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原理的意义。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

43、,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睦,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二)对立统一规律内容之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

44、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包括三种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比如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两点论和重点论)(2)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抽象)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特殊、具体

45、)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同一性表现在,其一,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所以,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其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其矛盾性表现在,二者的含义不同;并且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3)其一,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其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

46、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其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三)矛盾分析法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唯物辩证法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

47、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两点论非只及一点)、“执两用中”、“举一反三”、“洞悉症结”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 三、质量互变规律(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2)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因为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3)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

48、的原则。 (二)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2)量变和质变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所采取的两种状态和形式,二者之间是辩证同一关系。其同一性表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