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1-6.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4559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1-6.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放引资 快马加鞭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河南日报2012.1.3】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之一编者按2011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持续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本报选取大招商大开放、立体交通网络、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予以报道,以飨读者。5本报讯(记者赵振杰)“今年我们的年终总结突然多出很多个最、第一这样的词,开放引资的工作我们做了这么多年,2011年突然有了

2、一种加速感。”2011年12月31日,省商务厅厅长李清树谈及2011年我省对外开放工作的感受时这样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出台支持意见后,河南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肯定会有一个急速上升的过程。”省委党校教授梁丹说。的确,在中原经济区战略大背景下,我省2011年签约项目总额达到1万亿元、利用外资达到100亿美元、利用省外资金突破4000亿元,三项数字,均为历年之最,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和增幅均居中部第一位。同时,中部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也于年底正式封关运行,世界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顺利入驻2011年值得书写的远不止这些。越来越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如今供职于新乡海宁皮革城的新乡姑娘张怡,几年前高中

3、毕业后就前往深圳打工,但不用背井离乡就实现就业,一直是她的愿望。2011年10月,国内最大的裘皮、皮衣市场海宁皮革城在新乡开了分店,张怡也成了海宁皮革城内的一名导购。“每个月2000多元工资,尽管没有深圳高,但花销也小,关键是可以天天和父母在一起。”张怡对现在的工作很满足。当然,提到大举从深圳回河南就业的人,不能不提富士康,富士康郑州生产基地里,目前有员工13万人,其中就有大批从深圳富士康回流的河南人。随着沿海地区用地、用工等商用成本一再上升,大批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省转移,大批农民工开始在家门口上班。有统计显示,2011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2450多万人,其中省内转移达1360多

4、万人,超过省外就业人数260多万人,第一次实现超越。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深入,会有更多资金入豫、更多项目落地,也会引回更多南飞“孔雀”河南出口:汽车、阿迪、耐克、iPhone直到2010年,在提到进出口时,我们仍为不到200亿美元的数字、出口产品多以资源型、初级加工品为主的状况而尴尬。但2011年这种状况被迅速改变:进出口总额预计突破300亿美元,其中出口预计180亿美元,机电类产品出口占比约50%,占据“半壁江山”。“这几年我们的引资开始注意向龙头型、基地型项目靠拢,其积极作用也在逐步显现。仅富士康生产的iPhone,今年就出口了几十亿美元。”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说。的确,随着富士康、厦

5、工、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在我省成功落地,一大批相关企业也相继入驻。不仅实现了集群招商的目的,同时也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开放带动作用逐步显现。河南出口早就不仅仅是花生大蒜了,宇通生产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校车、周口生产的阿迪和耐克、洛宁生产的芭比娃娃,当然还有iPhone又有6.5万河南人走出国门赚钱信阳新县等地的外出务工人员,用在国外赚的钱在老家盖别墅、当老板早不是什么新闻。有统计显示,2011年我省派出劳务人员达到6.5万人,仅次于江苏和山东。“河南常年在外劳务人员约10万人,务工领域涵盖机械加工、工程技术、服务、教育、医疗等各个行业。”省商务厅对外投资和经济合

6、作处处长王峰告诉记者。河南企业“走出去”亦成绩喜人:河南国际合作集团坦桑尼亚公司于2011年11月4日与乌干达国家公路局签署了一个道路项目合同,这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进入乌干达工程承包市场;河南商丘贵友食品有限公司在吉尔吉斯斯坦租种12万亩地种玉米开始收获。省商务厅统计数据显示:仅2011年前11个月,河南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就达到28.53亿美元,提前1个月完成全年目标。同时,还新签合同额27.35亿美元。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之二立体交通,浓墨重彩写先行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河南日报2012.1.4】本报记者 龚砚庆2011年的最后几天,有关交通运输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

7、12月26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12月28日,永登高速全线贯通;沙颍河漯河港开建;郑州地铁2号线开始盾构施工;12月29日,郑开大道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通车;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一期建成“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围绕国家赋予的重要战略定位,建立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河南加快步伐,亮点频现。“铁公机”的新格局科学发展,交通先行;中原崛起,交通先行;“三化”协调,交通先行。历史行进到2011年,先行的脚步迈得更大:全省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管道等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8、络新格局基本形成。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超24.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连续6年保持全国第一;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224公里,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6%和59%;民航航线总里程已有24.1万公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被确定为我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并成功跻身国内大型空港和繁忙机场行列;内河水运网络得到完善,形成了2条通往华东的水上通道,初步圆了我省的通江达海梦;油气管道已达6789公里,能源“动脉”的枢纽地位愈显重要。构建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公机”当之无愧是新格局中的主力:我省公路密度已达百平方公里146.8公里,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铁路路网密度为万平方公里252.9公里;航空运输网

9、络已通行国内外49个城市。这一年,“铁公机”跑得更快,拉得更多,飞得更远。“海陆空”的新步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我省按照战略定位要求,在原有较好基础上,探索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客运的“零换乘”和货运的“无缝对接”。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河南不断迈出新步伐:融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地铁、长途客车、公交、出租等为一体的郑州东站和郑州机场站、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综合枢纽建设加快推进;郑州、洛阳等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全面展开;特高压南阳变电站大型设备由海上至内河,再从周口港上岸,经公路顺利抵达工程现场,创下了截至目前我省水陆联运的一项纪录;2011年,我省先后与交通运输部

10、、国家民航总局,以及几家航空、物流大型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为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立体交通”新目标为写好交通先行大文章,2011年,省交通运输厅专门邀请省社科院专家组成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课题组,摸家底、查不足、明方向、定目标。通过研究,看到了成绩: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认清了不足:路网、运输结构不合理,综合体系未建立,对外连通能力差,体制机制不顺造成部门分割等问题急需解决。确定了目标:推进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一体化发展,形成了以扩大开放为主导的国际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以区域协同为主导的省际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以集群

11、联动为主导的城际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和以服务均等为主导的城乡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新的一年,思路已定,先行之笔定将写出绚烂多彩的交通新篇章!新型城镇化引领步伐加快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河南日报2012.1.5】本报记者谭勇巩义市东部山区,一座“新城”依山而建。新年伊始,沿着大峪沟镇平坦整洁的带状山路前行,道路入村组、到家户,两侧街灯林立,住宅小区接二连三,公园凉亭映入眼帘,草地花圃连成一片。1月4日,去幼儿园接孩子的该镇玉皇庙中心村社区的老刘自豪地对记者说:“学校就在家门口,看病不出社区,旁边就是广场,跟城里一样方便,舒心得很哩!”大峪沟镇仅仅是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个缩影。如今,我省已经有17

12、21个乡(镇)总体规划全部完成,全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步履铿锵。构建五级现代城镇体系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全省18个省辖市全部纳入中原城市群统筹规划布局,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五级城镇体系,支撑中原经济区磅礴前行。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我省五级现代城镇体系构建进展明显。郑汴都市区发展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组织编制,郑州与开封、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等毗邻地区等次区域将来要实现“1+5”的高效联系、功能对接和联动发展,打造中部崛起新高地。更可喜的是,我省关于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配套的实施工作方案即将发布,中小城

13、市内涵式发展、小城镇集聚式发展专题研究正加紧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如今,滑县锦和新城共整合33个村,容纳近4万人居住,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省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我省新型城镇化是对“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探索和实践,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和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对其最好的诠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张勤评价,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五级现代城镇体系是“河南的创新之举”。一年来,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火如荼,成功探索出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包括郑州市的迁村并城模式,舞钢市的城乡一体模式,义马市的整体搬迁模式,浚县的村企一体模式等,示范

14、带动作用凸显。2011年,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启动试点近2000个,初步建成近300个。新型农村社区迅速发展的背后,是我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增长。截至2011年11月底,我省共完成城市和村镇基础设施投资1246亿元,夯实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基础。新型城镇化引领步伐加快2011年,我省新型城镇化引领步伐稳健而矫捷。新型城镇化引领秉承规划先行,城乡规划一体化步伐加快。目前,郑州市总体规划已经通过国务院审批,全省所有县城、县级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147个县(市、区)村庄布局规划和1721个乡(镇)总体规划全部完成,交通、停车场和给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紧随其

15、后,为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注入“活力”。新型城镇化引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居环境。2011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项目招商会上,涉及城中村改造项目签约近2000亿元,在我省城市和县城建成区范围内的2330个城中村,近一半城中村改造项目已经运行。漯河等4个精细化管理先进城市为全省积累了经验,郑州等9市数字化管理系统或已顺利开始运行或在抓紧推进,城乡管理水平提升助力城市“美颜壮骨”。新型城镇化引领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2011年,我省45.12万套保障房全面开工,同年底,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10万套,以一家三口计,这

16、将解决630万人住房困难问题。掘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河南日报2012.1.6】盾构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隧道的掘进效率。 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郭戈 侯皓王冠星尹江勇巨大的轰鸣声中,盾构机如同钢铁猛兽埋头前行,吞噬掉泥土和坚硬的岩石,留下的是一条高质量的地铁隧道。上世纪90年代,在南方某市首次亮相,盾构机就以其比传统方式高出七八倍的掘进效率震撼了中国施工者。但更让大家吃惊的是,高价引进的洋盾构一旦“生病”,工程只能停下来,等着国外的工程师飞来维修。这些往事成为中国盾构技术人员的集体记忆与研究动力:“如果不能实现盾构国产化,我们将永远受制于人。”盾构与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7、、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洪开荣说。位于郑州高新区的这个实验室,依托中铁隧道集团建设,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的盾构及掘进技术创新平台。打破技术壁垒、推进盾构“中国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科研人员的奋起直追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1月6日,记者在郑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市体育馆站的施工现场,见到了由实验室主导研发的国产盾构机“中国中铁2号”;3年前“中国中铁1号”在新乡下线,眼下,它们的“兄弟”“中国中铁31号”正在郑州地铁二号线上欢快前行。“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市场。”洪开荣介绍,我国未来5年对盾构设备的需求将在500台次左右。满足庞大的内需市场,光会制造可不行。打造盾构领域的“4S

18、店”,为盾构机提供维修、升级与改造一站式服务,使修理盾构机变得像修汽车一样方便,也是实验室的目标。通过远程故障诊断研究,科研人员未来甚至可以在郑州的实验室里为全国各地的盾构机“坐诊开方”。穿行在郑州轨道交通一号线隧道中,严实的护板已让人看不到挖掘时的艰辛,郑州复杂的地下环境对施工提出的要求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隧道顶部与商代城墙只有一层楼的距离,距离火车站站台桩基只有30厘米。就好像站在隧道顶部,一抬手就可以够到站台一样。”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盾构施工应用技术的系统控制也是研究重点。盾构技术不仅属于地铁这样的“大块头”。实验室正在研究利用盾构技术把各种管网集中在一个小型隧道内,通过对地下“经脉”

19、的梳理,让城市告别“天天挖沟”的困局。盾构技术的发展在打造地下立体新世界的同时,也在拓展我们对土地利用的认知。“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的世纪。”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钱七虎说,在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城市里,至少有40%的地下空间可以开发。“求真、无畏、进取、不止”是实验室的学术精神。在盾构研究者们看来,他们的实验室本身就像一台“盾构机”,以“每分钟8厘米的速度”改变着城市的繁忙与拥挤,“掘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新型工业化 主导更给力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河南日报2012.1.7】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之四本报记者陈学桦刚刚过去的2011年,新型工业化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坚强

20、有力:1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投资完成近8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有关部门预计,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将突破2.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将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新型工业化是主导。“这组数据以不争的事实表明,在支撑三化协调发展中,工业主导作用已越来越突出。”郑州大学毛安福教授说。关键词:增长改善优化“生产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更趋优化,这是2011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省工信厅厅长杨盛道说,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

21、之年,工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开了个好头,打了个好基础。有关统计数据印证了这一观点。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统计分析信息显示,111月份,全省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9位。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平稳提升态势持续保持。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工业企业质量效益也明显改善。2011年1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746亿元,同比增长36.3%。其中,高成长性产业中电子信息、汽车、建材等行业同比增长222.9%、46.7%、3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

22、利润3548亿元,同比增长33.6%,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同期,六大高成长性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个百分点。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通报称,截至2011年底,全省167家担负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企业,已全部关停并拆除了相关落后产能设备,2011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两则信息均清晰表明:全省工业产业结构在过去一年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关键词:投资 集聚 保障“去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中有三个特点同样不容忽视,即投资比重不断增大、产业集聚区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和要素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光贵博士认为,三者的共同作用,使工业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的主导作用得到了进

23、一步彰显。据统计,2011年前11个月,全省工业投资完成7937.5亿元,同比增长33.8%,高于全省投资增速6.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投资的比重为53.3%,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2.8%。与此同时,180个产业集聚区带来的集聚效应也开始显现。2011年111月,全省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6671.2亿元,占全省投资的44.8%。其中,工业投资4752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近六成,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70%以上。产业集聚是提高工业生产“单位亩产”的有效手段。据统计,截至2011年11月,全省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9196个,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3243个,占全省亿元及以上项目60%以上。产业集聚区龙头带动作用逐步彰显。在省工信厅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孙永民看来,工业经济平稳向好,与要素保障协调有力密不可分。“去年,通过政策扶持、加强煤电对接等措施,全省电煤实现了有限资源有效保供。迎峰度夏关键时期,没有出现拉闸,限电天数较少,有力支撑了我省工业经济增长。”孙永民说。工业生产稳增、质量效益改善、产业结构优化,投资增速加快、产业集聚显效、要素保障有力站在2012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沿着“三化”协调新型工业化主导之路走下去,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新篇章正大笔绘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