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铁路经济效益分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4565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93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川铁路经济效益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川铁路经济效益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川铁路经济效益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川铁路经济效益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川铁路经济效益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川铁路经济效益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川铁路经济效益分析.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城际铁路项目的建设是为了缓解城市群之间的运输压力,加快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群的铁路运输网络。城际铁路在满足高效率、大运量的客运需求的同时,由于其建设投资巨大,资金回收期长,如何使新建城际铁路实现可持续发展,使铁路运营企业能更好的服务城际旅客,对城际铁路进行科学、合理的经济效益评价直接影响到该线路的投资决策与建设运营。本文以兰州中川城际铁路的建设为背景,分析预测该项目的各项运输指标,并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搜集历年旅客运输统计资料等方式,分析了兰州到中川出行旅客的特点,从缓解旅客运输压力等方面分析了中川铁路对兰州市旅客运输的重要性,并运用四阶

2、段法对其进行客运量预测;其次,对中川城际铁路开行方案进行了简单预测;最后,分别采用“作业成本法”和“实算法”对中川城际铁路进行运营成本及运营收入的测算,分析中川城际铁路的经济效益。本文对中川城际铁路的经济分析,对该项目的建设及未来运营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城际铁路; 经济效益; 四阶段法; 成本作业法 I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city railway project is to ease the transportation pressure between urban agglomeration.Accelerate the format

3、ion of the national major urban rail transport network,Intercity railway in meet the high efficiency, large volume of passenger demand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hug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payback period long,how to make the new intercity railwa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ailway

4、operating companies can better serve intercity passenger, intercity railway for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 directly affect the line of investment decision and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nzhouZhongchuan int

5、ercity railway,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the transport indexes of the project,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is also analyzed.Firs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collects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al data over the years, analyzes the Lanzhou to Zhongchuan passengers, the passenger volume forec

6、ast using the four-stage method, from the aspects of alleviate passenger transport pressure analysis of the LanzhouZhongchuan intercity railway of Lanzhou city passenger transport; secondly, to LanzhouZhongchuan intercity railway passenger train plan made a simple forecast; then use Activity-Based C

7、osting and real algorithm estimates of operating costs and operating income of LanzhouZhongchuan intercity railway. Analysis economic benefits of LanzhouZhongchaun intercity railwa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nzhouZhongchuan Intercity Railway economy,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know the projects c

8、onstruction and future operation organization.Keywords: Intercity railroad;economic benefit; four-stage method; Activity-Based CostingIV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城际铁路现状分析1第一节 国外城际铁路发展现状1一、德国城际高铁1二、日本新干线1第二节 国内城际铁路发展现状2一、国内城际铁路发展背景2二、国内城际铁路现状3三、国内城际铁路发展面临的问题5第三节 本章小结6第二章 中川铁路概况介绍7第一节 中川铁路基本情况7一、基本情况7二、主要技术

9、指标8三、车站分布8第二节 中川铁路对沿线区域的影响8一、社会影响9二、经济影响9第三节 中川铁路经济效益分析的意义10第三章 中川铁路客运量预测11第一节 客运量预测的主要方法11一、国内早期预测方法介绍11二、四阶段法介绍11第二节 中川铁路客运量预测准备工作13一、中川铁路客运量预测步骤13二、客运量预测准备工作14第三节 客流预测18一、趋势客流生成预测18二、客流分布预测20三、诱发客运量预测21四、方式分担预测23五、数据汇总分析24第四章 中川城际铁路开行方案25第一节 中川城际铁路客流特点25第二节 开行方案的编制25一、列车编组方案25二、全日列车开行对数26三、列车停站方案

10、27四、列车开行时段27第五章 中川铁路成本预测及经济效益分析29第一节 铁路运输成本29一、铁路运输成本影响因素29二、铁路运输成本构成29三、客运专线运输成本的特征30第二节 铁路列车开行成本计算方法30一、实算法30二、支出率法31三、作业成本法31第三节 中川城际铁路运输成本计算31一、运营支出计算31二、运输成本归集35三、中川城际铁路作业指标的计算38四、中川城际铁路客运运输成本测算38第四节 经济效益分析38一、经济效益预算38二、主要评价指标40三、中川城际铁路经济效益评价40结束语41致谢42参考文献43第一章 城际铁路现状分析第一节 国外城际铁路发展现状在工业革命发展期间,

11、最早由英国人创造出行驶在轨道上的蒸汽机车来运送旅客和货物,这就是铁路史的开始。由于铁路运输在中长途运输中有不可代替的优势,铁路在之后几十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过随着汽车的发明及技术的革新,高速公路和民航的普及,铁路运输慢慢走下坡路,一度被称为“夕阳产业”。但是铁路载客量高、安全性强等特点一直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代替的。于是,发达国家在步入现代化的建设发展中,结合实际国情,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使得城市群之间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铁路运输交通网络迅速覆盖,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大幅增强,成为沿线城镇居民出行的重要工具,也使得发达国家城市化产业结构、居民住宅区得到合理的分布,生活质量得到大

12、幅提高。由此可见,建设城际铁路成为世界铁路发展与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一、德国城际高铁德国高速铁路(ICE)正式名称是“城际高速铁路”,采用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方式相结合,以实现国内联络一体化、与欧洲高速走廊紧密联系、保证国际货运快速通道的构建为目标,从1973年修建慕尼黑到斯图加特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开始,到目前为止,ICE的服务路网范围已达到了4000km,对德国以及欧洲的信息交流与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重用。二、日本新干线日本最重要的城际运输系统是新干线系统。新干线是全世界第一个高速铁路的城际运输系统,已有东海道新干线、山阳新干线、东北新干线、上越新干线、长野新干线以及九州新干线。线

13、路图如图1-1所示。日本新干线的建设模式,是以全部修建新线、旅客列车专用,并尽量组织高速列车下高速线运行,以减少旅客换成,改善服务,提高了上座率,用30%的旅客承运量,获得了40%的营业收入,使得新干线成为世界高铁线路中为数不多的盈利的线路。图1-1 日本新干线线路图从国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城际高铁投资巨大,建成后能否盈利,能否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是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于是,国内在发展建设城际铁路的同时,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经济效益评价成为铁路运输企业运营与管理组织的重要依据。第二节 国内城际铁路发展现状一、国内城际铁路发展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

14、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也越来越强,但我国铁路现行的客货共线制度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市场需求。为了提高铁路客运的竞争力,建设高效、大运量、绿色的铁路旅客运输专线,实现客货分运,成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其中,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群之间的交流越加频繁,城市、城镇间的人口流动明显增强,旅客运输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所以,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修建城际铁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际铁路是指为了解决运输紧张的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运,在城市群之间规划和修建的轨道交通线路。主要以中短途城际客流为主。城际铁路具有高速度、高密度、小站距、高正点率、运能

15、大、小编组等优势,既能与既有干线良好衔接,又能与地铁和轻轨有效融合,是城际间旅客运输的大动脉。因此,在大中城市间发展客运专线,在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铁路,加快形成覆盖我国主要城市的快速旅客运输网络,成为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的重要发展战略。二、国内城际铁路现状1.发展概况(1)运营及建设情况2004年以来,国家已批复的城市群城际铁路发展规划有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内蒙古呼包鄂地区9个区域,2020年计划修建里程达6222km。l 已建成已经开通的城际铁路有:京津城际铁路、昌九城际铁路、沈抚城

16、际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广珠城际铁路l 正在施工建设的城际铁路有:宁安城际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青荣城际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等近800公里左右城际铁路表1-1 国内城际铁路建设及开通情况(2)国内发展城际铁路的必要性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2007年我国城市群建设面积达到了国土面积的21.15%,集中了全国48.99%的人口、51.4%的城镇人口、46.7%的城镇数、78%的经济总量。根据有关研究,2020年,我国城市群将以22%的国土面积集中全国55%的人口,城市群内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城市群人口密度达到400人/平方公里、城镇密度55个/万平方公里、经济密度1200万元/平方

17、公里,对国家经济贡献率达到82%以上。到2030年,我国城市群将以不到1/4国土面积集中60%的人口和85%以上的经济总量。城市群正在或即将成为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空间形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区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区,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单元。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际客运市场蕴含巨大潜力,城际轨道交通也必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目前情况初步预测,2015年我国城际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1500公里,到2020年,我国城际轨道交通将达到5000公里以上。三、国内城际铁路发展面临的问题国内城际铁路发展过程中,仍有以下不足之处。一个是铁路企业在城际铁路开行组织运营过程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旅

18、客运输服务质量、行车组织方式、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体制、铁路运营效益等。二是在项目投资建设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项目投资资金的募集与新线路的勘测修建等。1.运营方面的问题(1)运营模式的影响国内现行既有线路主要采用的是客货混运的运行方式。但随着旅客旅行时间意识越来越强,旅客对旅行时间价值要求变高,迫使现有旅客列车不断提高运行速度,这就变向使货物列车运行速度相对降低,使得列车扣除系数变大,既有线的通过能力变小,继而使既有线运输能力下降,失去对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力。这便是城际铁路运行效率的主要制约因素。(2)组织管理的影响城际铁路以城际短途旅客运输为主,采用“公交式”运行方式,必须满足高效准时、小编组、

19、高密度的运行原则,这就必须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对城市群之间客流特征进行细致分析,包括城市发展的经济水平、发展趋势、人口基数、客流出行意向、出行时间、出行考虑因素、线路影响范围等。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城际铁路与公路、民航的有效链接。所以可以看出,城际铁路的运营组织管理要以大量的调查与分析为基础,才能编制出合理的、符合铁路运输企业实际情况的组织管理方式。2.投资建设问题国内铁路发展建设以来,铁路项目的资金一般都是由国家出资建设的。新线建设需求较大的资金投入,国家建设铁路更多看重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难以很好的倾向区域经济发展对城际客运新线的需求。目前铁路建设的投资主体虽然已经多元化,但最重要的投资主体

20、还是来自政府,单一的资金来源和狭窄的融资渠道造成铁路所有制形式的单一化。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沿海经济发达区之外,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城际铁路的建设开始覆盖向全国路网,能够给全国城市群发展注入新鲜动力,提升城市群所在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城际铁路建设运营初期,很难改变城市之间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要使城际铁路运营步入正轨,需要很长时间使城际铁路促进城市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从而形成稳定、大量的出行需求。但城际铁路建设投资巨大,早期城际铁路的运营很可能面临利润低,甚至亏损运营的状况。这也是城际铁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第三节 本章小结近年来,国内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21、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群之间建设开行城际铁路已成为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城市群之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城际高铁建设投资巨大,为保证能更好的促进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际高铁进行科学、合理的经济效益分析成为城际高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 中川铁路概况介绍第一节 中川铁路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新建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位于甘肃省境内,线路东起甘肃省省会兰州市,从兰新第二双线兰州西站引出,跨越黄河后沿李麻沙沟东岸行径至中川机场,在机场西侧山前设中川机场站。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是兰州至张掖铁路的一部分,处于最东端,其西端经永登、天祝、古浪、武威、金昌、山丹,至甘肃省张掖市,本

22、线行径于庄浪河河谷、古浪河谷,横穿河西走廊,沿线是古丝绸之路,是西域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的交通走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本线全线长65.95公里,共设设陈官营、福利区、西固、中川和兰州机场5个车站,兰州市地铁建成之后,可在兰州西站换乘地铁1、2号线,陈官营站可换乘地铁1号线。 中川城际铁路平、纵断面示意图如图2-1所示。预计2015年开始运营之后,从兰州西站到中川机场只需要20分钟。图2-1 中川铁路平纵断面示意图二、主要技术指标中川城际铁路主要指标如表2-1所示。表2-1 中川铁路技术指标铁路等级国铁 级正线数目双线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及其以上最小曲线半径4500m,其中困难路段3500m最

23、大坡度兰州西至福利区6,福利区至中川18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CRH6型动车组闭塞类型自动闭塞行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到发线有效长850m,客站650m三、车站分布新建线路全长65km,共分布车站4处,近远期全部开放,兰州西为客运站,中川为中间站、中川南为预留中间站,张家坪为越行站,最大站间距30.45km,最小站间距14.6km,平均站间距20.9km。具体分布如图2-2所示。图2-2 中川铁路线路及车站分布图第二节 中川铁路对沿线区域的影响一、社会影响近年来西部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西部各城市之间的交流较以往更加的密切,旅客出行需求量也大幅度提升。中川城际铁路沿线是古丝绸之路,是西域文化与汉文化交

24、流的交通走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本线路建设开行之后,承担了河西地区短途城际客运的运输任务,实现兰州到张掖段客货分线,为河西走廊提供大运能、快速、方便的运输方式,满足了河西走廊不同客流的运输需求,促进了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川铁路对区域路网综合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整个沿线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区域、河西走廊乃至甘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从目前情况可分析出,中川城铁路的开通运营不仅能满足兰州市旅客出行需求,促进兰州市经济发展,也能极大的推动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快速发展。这将有利于兰州市协调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全面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也能提高兰州市区域铁路网络的灵活性与旅客运输任务

25、的高质量完成,对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中川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行,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兰州市区与兰州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推动了兰州市与兰州新区、中川机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中川机场以及兰州新区的旅客聚集与疏散,降低了兰州市交通运输的压力,为兰州市开发新的城市空间,降低市区空间压力,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是实现城市空间布局的需要。二、经济影响兰州至甘肃河西地区,有史以来都是西部重要的交通走廊和经济区域,为甘肃省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较高。随着西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城际之间的旅客出行量将会大幅提高,人员互相交流来往更为频繁。沿线吸引范围为甘肃省经济实力强、工业化水平高

26、、经济辐射力大的黄金经济带,农牧业基础好。甘肃省规划该地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机械电子、环保产品等现代制造业,谋求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由于沿线建设项目多、投资力度大,基于冶金、石化、电力、机械等能源、原材料型产业特点及相关产业链的影响,对初级产品、原材料以及产成品运输需求也将快速增长。中川城际铁路开通运行初期,会推动兰州市带动兰州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元气改变社会需求关系之后,将会对河西走廊提供主要运输能力,满足不同区间内不同出行目的的客货运需求,从而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并通过整个沿线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甘肃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中川铁路经济效益分析的意义新建兰

27、州至中川城际铁路是兰州至张掖城际铁路的先期建设段,辐射甘肃河西地区,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支持甘肃铁路建设的具体项目之一,是国家长期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对外客运的主通道。这条铁路的开建,为拓展兰州城市发展空间,满足兰州机场空港客流集疏需要,加强兰州河西地区与兰州联系,促进兰州市的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市场效益,最终形成兰州至张掖快速客运通道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经济效益评价,以对其投资效益是否达到预期指标作出合理评估,并为未来兰州市开展类似铁路项目建设积累一定的经验。第三章 中川铁路客运

28、量预测铁路客运量的预测,是铁路运输企业规划管理铁路网络的有效手段,也是制定开通新线相关技术指标的制定依据。客运量的预测,直接关系到运输项目的效益与运营模式和开行方案的制定。城际铁路的投资与城际间远期客流量相适应,所以进行科学、合理的进行客运量预测,对有效控制运输项目的投资有重要意义。第一节 客运量预测的主要方法一、国内早期预测方法介绍国内传统客运量预测方法主要有基于时间序列的建模方法、基于专家经验的建模方法、基于影响因素的建模方法。各种方法模型及优缺点如表3-1所示。表3-1 早期预测方法统计表方法常用模型优缺点基于时间序列的建模方法简单滑动预测法优点在于资料收集方便,方法简单易行。缺点在于无

29、法反映出影响客流变化的根本因素,对日后客流量发展的变化无法反应出因果关系加权滑动预测法趋势移动平均法灰色模型基于专家经验的建模方法直接计算法当影响因素的实质发生变化时,铁路的客运量变化程度较大,所以,一般的建模方式难以很好的对铁路客运量的变化实质原因进行分析。百分率法专家意见法对比分析法基于影响因素的建模方法回归分析预测法根据铁路客运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性,通过详细分析历史数据中两者的变化趋势,揭示铁路客运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此来预测未来年度的铁路客运量系统动力学模型经济动量模型二、四阶段法介绍当前世界上认同度最高的客流量预测方法为四阶段法。四阶段法只要通过调查研究对象区域

30、内各交通小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各交通小区的客运量。接着经济增长的趋势,使用符合具体情况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年度各个交通小区的客运量以及各个小区之间的交流量,再运用适当的方法对交通方式进行划分,将所有的客运量分配到路网中。具体步骤为:(1)交通生成阶段交通生成阶段的主要预测目标是根据该项目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项目所在区域及各交通分区的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总量(包括发生量和吸引量)进行预测。该阶段预测步骤为:首先调查分析交通小区历年经济发展状况、既有线及其他运输方式客运量资料以及现场的OD调查数据,建立出交通小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客运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然后计算预测交通小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预测

31、未来各交通小区的客运发生和吸引量。常用的预测方法有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弹性系数法、产销平衡法、类别生成法等。(2)交通分布阶段交通分布阶段是利用调查的历年和基年的各小区OD客运量为基础,通过充分分析各个交通小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客运量增长量,然后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计算模型,把各个交通小区的客流产生和吸引量分配到其他交通小区,构成各个交通小区之间客流的流向、流量图,即确定OD矩阵。交通分布预测的方法有资源配置法和数学模型法,对于客流量分布的预测主要用数学模型法,包括增长系数法、重力模型法、机会模型法等。其中最为通用的是重力模型法,其模型结构如下: 式(3-1)式中 i区和j区见的社会经济调整系

32、统; i区的交通发生量; j区的交通吸引量; i区到j区的交通阻隔(空间距离、旅行时间、费用等),一般取该运输方式的广义费用进行计算。 、修正系数。(3)交通方式分担阶段这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阶段。从旅客角度出发,出行时选取哪种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比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而决定的。l 旅客出行的特征,主要有:选择出行的时段、出行的距离、出行的目的、旅客所处地理环境等;l 旅客自身的社会属性,主要有年龄、职业、时间价值、收入水平等;l 不同运输方式的自身服务特征,主要有:运输费用、旅行时间、舒适程度、便捷程度、安全程度等。交通方式分担阶段主要采用的计算模型有:转移曲线模型、概率模型、Probit模

33、型、回归模型等。目前,国内外在使用四阶段法进行客运量预测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采用Logit模型进行运输方式的交通分担预测。Logit模型与概率模型的实质相同,它们都是从运输方式自身服务特性出发,在计算交通客流分担率时,主要以该交通运输方式的交通阻抗为主要参考因素来确定客运量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分配量。(4)交通分配阶段 交通分配阶段是把通过前几个步骤预测出的客流OD量采用合理的方法模型,分配到该种运输方式的路网中,并计算出路网中给跳径路的客运量。 目前国内外己有的交通分配模型很多,一般情况下都可分为平衡模型和非平衡模型两大类。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平衡模型由于受自身影响因素的限制,约束条件太多

34、,维数太大,在实际解算过程中比较困难,因而一般情况下很少采用这种模型。非平衡模型的三种分配法各有利弊,最短路分配法以运输距离(或时间、费用)最短为前提,但不适用于运输路径较多的分配;容量限制分配法主要考虑路权与通行能力的限制关系,因此只适用于但以路径的分配;多径路概率分配法适用于在可能的运输线路上分配运输量的问题,更符合实际情况。第二节 中川铁路客运量预测准备工作一、中川铁路客运量预测步骤本文对中川铁路客运量预测采用四阶段法,具体预测步骤如下:(1)首先,依据兰州至中川城际客运专线所涉及的沿线地区的各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布局,经济、人口和交通布局等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各项指标的历史变化情况,掌握

35、各交通小区社会经济指标的发展变化趋势,并对GDP、人口等重要指标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小区功能和人口分布特征等,再考虑结合城镇分布、行政区划、现状运输网布局、直接与间接吸引范围等因素,对交通小区进行划分,预测和推算各小区间的出行需求,得到各小区趋势客流的发生、吸引量。(2)接着,采用重力模型有无对比的差预测各个OD小区之间的客流诱增量。(3)最后,交通阻抗采用广义费用并结合使用LOGIT模型计算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结合OD矩阵测算出中川铁路客流的分担量。在预测过程中,通过分析所涉及的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地理位置等因素,选取最适合本项目特征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对于预

36、测模型有关参数的标定采用数学估计方法或借鉴国内外同类项目的参数取值。二、客运量预测准备工作1.交通小区划分要准确地分析预测未来交通状况,必须对交通产生的基本因素交通源流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对交通的源和流进行调查分析,也即进行起讫点调查。但是,交通源流一般情况下量很大,要对每个交通源进行单独分析师不现实的。因此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必须把交通源合并成若干个小区,这些小区被称为交通小区。交通小区划分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到交通调查、分析、预测的工作量及精度。OD交通小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如下:(1)尽量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以利于调查资料的收集;(2)交通小区划分的数量要结合该铁路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

37、安排工作量;(3)将人工边界(铁路、公路等)、自然边界(河流、山川等)作为交通小区的边界;(4)以兰州西站至中川机场城际铁路沿线地区为研究重点,合理确定小区的规模。根据该项目拟建方案,城际铁路沿线站点设有兰州西客站、陈官营车站、福利区车站、西固区车站、新城区车站和中川机场车站。根据OD交通小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将陈官营、福利区和西固三个车站合并为一个大站,称为西固区车站。将来计算出的西固区客流量可以按照这三个站点周边人口比例进行分配。根据客运量预测影响程度、区域经济发展、行政区划,以及结合实际客流流向,将影响区划分为5个交通小区,分别是兰州主城区(包括城关区和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兰州新区

38、和中川机场。OD交通小区划分见表3-2.表3-2 OD小区划分表序号12345名称兰州主城区安宁区西固区兰州新区中川机场 图3-1 OD交通小区划分示意图根据划分的交通小区,可以确定需要测量的交通小区之间的客运流量线路如图3-2所示。图3-2 交通小区间客运流量调查线路示意图2.客运量现状及特点分析(1)基年OD客流量目前,影响该线路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其中兰州主城区、安宁区和西固区到中川镇的运输任务主要是通过G30、G6和机场高速公路完成的,因此,借助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系统得出公路的客流OD数据,即得到基年客运OD交流表,如表3-3所示。表3-3 各交通小区客流现状OD表(单位:人/

39、日)交通小区主城区安宁区西固区新区机场区产出量主城区231354519348331137安宁区131611142430西固区193473795139324535新区236895214899755784机场区42571362170311928514吸引量25972231426327108226965(2)旅客出行特征调查旅客出行调查是为了研究旅客出行特征,分析铁路在旅客运输中的份额,为参数确定提供依据。调查地点选取在西固区和机场候车室两个客流较为密集的地区,其中在西固区主要调查当地居民到兰州主城区的主要交通工具、乘车时间和月出行频率等信息,在中川机场主要调查旅客来源、乘坐的交通工具、乘车时间、收

40、入水平和出行频率等信息。具体统计信息如下:旅客出行次数根据数据综合确定居民的月平均出行次数为5次。具体如图所示。图3-3 旅客出行次数统计图旅客出行考虑因素图3-4 旅客出行考虑因素统计图可以看出人们不管采用哪种出行方式,普遍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安全,说明安全的出行方式才是人们的首选;其次是时间,说明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也在随着加强;由于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费用因素排在了安全和时间因素的后面。机场客流从中川机场获得20092013年机场客流吞吐量,分别如图3-5所示。图3-5 中川机场客流吞吐量统计图由上图可以看出2013年中川机场客流吞吐量达到了564

41、.96万人,是2009年的1.97倍,五年平均增长率为18.8%,根据机场所提供的进出港人数,测算出进出港比例分别为吞吐量的45%和55%。这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机场增设航线、航班是密不可分的。图3-6 中川机场月平均客流吞吐量统计图一年内机场航班客流量高峰出现在710月份,月吞吐量可以达到3545万人,其他月份客流吞吐量相对比较稳定,在2535万人之间。第三节 客流预测一、趋势客流生成预测本文客流生成预测采用弹性系数法来预测客流产生量和吸引量。弹性系数法是根据影响区域经济变化和客流量变化确定一个变化关系弹性系数,再根据经济的发展和弹性系数来确定客流的变化率。具体模型如下: 式(3-2)式中,为

42、客流量增长弹性系数: 为客运量平均增长速度; 为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运用弹性系数预测客运量公式为: 式(3-3)式中,为预测年度的客运量: 为基年客运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到近五年影响区域内各行政区的人口和经济基数如表3-4所示:表3-4 兰州市人口经济发展统计表人口(万人)GDP(亿元)经济增长率年份2010200920102011201220132010201120122013平均值城关区127.87325.60367.93425.50500.00575.0013.00%15.65%17.51%15.00%15.29%西固区36.40197.68213.49232.70256.0027

43、6.488.00%9.00%10.01%8.00%8.75%安宁区28.8562.7570.2878.7188.16108.0912.00%12.00%12.00%22.61%14.65%七里河区56.10152.94175.88202.26244.40281.0615.00%15.00%20.83%15.00%16.46%以安宁区为列,2009年到2013年GDP增长率平均值为14.65%,回归分析得到2016年安宁市GDP为142.09,所以得到2013年到2016年安宁区的GDP增长率=-1=0.147,弹性系数的确定以经验法拟合,根据公式(3-2)可以计算出安宁区2016年客流增长率=

44、0.80.147=0.1176,再根据公式(3-3)可以计算出安宁区2016年发生量=2430(1+0.1176)=3035,吸引量=2314(1+0.1176)=2890。同理可以计算出其他区域未来GDP增长率、客流量增长率、客流发生吸引量,具体数值如表3-5所示。表3-5 各影响区域GDP增长率预测表区域GDP2013年(亿元)GDP增长率2013年2016年城关区575.0015.00%15.30%西固区276.488.00%8.70%安宁区108.0922.61%14.70%七里河区281.0615.00%16.50%根据GDP增长率和弹性系数来确定各影响区域客流增长率,如表3-6所示

45、。表3-6 未来各区域客流增长率表区域 客流增长率(2016年)城关区12.24%西固区6.69%安宁区11.76%七里河区13.20%根据基年OD表和以上GDP增长率表和客流增长率表,计算各小区的客流发生量和客流吸引量,结果如表3-7所示。表3-7 各区客流产生吸引量预测表区域基年2016年产生量吸引量产生量吸引量主城区31137259723699932887安宁区2430231430352890西固区24535263272806930119新区578410822705613203机场85146965103878497二、客流分布预测客流分布预测是根据已有基年客运量OD,采用重力模型对趋势客流产生量和吸引量进行分布计算得到的。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服务属性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服务属性主要表现在旅行速度、等候时间、进站出站时间、票价等。如表3-8所示。表3-8 不同运输方式服务属性表服务属性中川城际铁路公路时间价值(元/小时)20092015旅行速度(km/h)1608012.521.3票价率(元/人km)0.40.35进出站时间(h)0.60.5候车时间(h)0.10.32.广义出行费本文在客运量分布中的阻抗用广义出行费来表示。广义出行费为各种运输方式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