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第21-25章统计部分讲义.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4573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第21-25章统计部分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级经济师第21-25章统计部分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级经济师第21-25章统计部分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级经济师第21-25章统计部分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级经济师第21-25章统计部分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第21-25章统计部分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第21-25章统计部分讲义.docx(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1 / 54 第第 2121 章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统计与统计数据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学统计学 【本节考点】【本节考点】 1 1、 统计学的两大分支统计学的两大分支 2 2、 描述统计的含义、内容、举例描述统计的含义、内容、举例 3 3、 推断统计的含义、内容、举例推断统计的含义、内容、举例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 一、统计学的含义:一、统计学的含义: 统计学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统计学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两大分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统计学的两大分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

2、计) 类型类型 含义及内容含义及内容 举例举例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 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方法。其内容包括: (1) 如何取得取得所需要的数据; (2) 如何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整理和展示; (3) 如何描述描述数据的一般特征。 为了解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收集收集统计局发布的 CPI数据,利用统计图展示展示 CPI,利用增长率计算 CPI 的走走势势。 推断统计推断统计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其内容包括: 1、 参数估计参数估计: 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3、 2、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假判断对总体假设是否成立设是否成立。 某公司评测顾客满意度,随随机抽取部分顾客进行调查,机抽取部分顾客进行调查,再对顾客总体满意度进行评再对顾客总体满意度进行评估估,此时需要用到参数估计法,然后验证验证满意度高的客户更倾向于成为忠诚客户。 【例题【例题 1 1:单选】描述统计的研究内容不包括():单选】描述统计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 A 如何取得所需要的数据;如何取得所需要的数据; B B 如何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如何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C C 如何描述数据的一般特征。如何描述数据的一般特征。 D D 如何

4、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假设是否成立如何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假设是否成立 【答案】D 【例题【例题 2 2:单选】收集统计局发布的:单选】收集统计局发布的 CPICPI 数据,利用统计图展示数据,利用统计图展示 CPI,CPI,利用增长率计算利用增长率计算 CPICPI 的走势,这种的走势,这种统计方法是() 。统计方法是() 。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2 / 54 A A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 B B 推断统计推断统计 C C 客观统计客观统计 D D 心理统计心理统计 【答案】A 第二节第二节 变量和数据变量和数据 【本节考点】【本节考点】 A A 变量的含义及分

5、类变量的含义及分类 B B 数据的含义及分类数据的含义及分类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 项目项目 含义含义 分类分类 变量变量 变量是研究对象的变量是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属性或特征,它是相对于常数而言的。常数只有一个固定取值,变量可可以有两个或更多个以有两个或更多个可能的取值。可能的取值。 定量定量变量 (数量变量) 变量的变量的取值是数量取值是数量。 如企业销售额、注册员工数 定性定性 变量 分类分类 变量 变量的取值是类别取值是类别。 如企业所属行业、员工性别 顺序顺序 变量 变量的取值是类别且有顺序取值是类别且有顺序。 如员工受教育水平 数据数据 数据是对变量进行数据是对变量进行测量、

6、观测的结果。测量、 观测的结果。数据可以是数值、文字或者图像等形式 定量定量数据 (数值型数值型数据) 是对定量变量的观测结果,其取值表现取值表现为具体的数值为具体的数值。 如企业销售额 1000 万元。 定性定性 数据 分类分类 数据 分类变量的观测结果,表现为类别,表现为类别,一一般用文字来表述,般用文字来表述,也可用数字描述也可用数字描述。如,用 1 表示男性,2 表示女性。 顺序顺序 数据 顺序变量的观测结果,表现为类别,表现为类别,一一般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数字描述般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数字描述。如用1 表示硕士及以上,2 表示本科,3 表示大专及以下。 统计变量与数据统计变量与数据 分

7、类数据分类数据 分类变量分类变量 测量结果测量结果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3 / 54 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处理和分析。对分类数据可以计算出各类别的频率,而数值型数据则可以计算均值和方差等统计量。 【例题【例题 3 3:多选】定性变量的观测结果是() 。:多选】定性变量的观测结果是() 。 顺序变量顺序变量 分类数据分类数据 顺序数据顺序数据 数值型数据数值型数据 E E分类变量分类变量 【答案】BC 【例题【例题 4 4:0909 年多选题改编】下列变量中,通常用数值型数据表示的有() 。年多选题改编】下列变量中,通常用数值型数据表示的有(

8、) 。 A.A.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额 B.B.上班出行方式上班出行方式 C.C.家庭收入家庭收入 D.D.居住地区居住地区 E.E.年龄年龄 【答案】ACE 第三节第三节 常用的数据特征测度常用的数据特征测度 【本节考点】【本节考点】 1 1、 均值和中位数均值和中位数 2 2、 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和标准差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 定性变量定性变量 定量变量定量变量 顺序数据顺序数据 数值型数据数值型数据 顺序变量顺序变量 测量结果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测量结果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4 / 54 对统计数据特征的测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对统计数据特征的测度,主要从

9、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集中趋势,反映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 三是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 (一)均值和中位数(测度数据的集中趋势)(一)均值和中位数(测度数据的集中趋势) 集中趋势是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 它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 集中趋势的测度也就是寻找数据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 1 1、均值、均值 均值也就是平均数,就是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注【注 1 1】它是集中趋势中最主要的测度值,最主要的测度值,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所在,解释了

10、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注【注 2 2】均值】均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注【注 3 3】均值】均值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极端值会使得均值向极大值或极小值方向倾斜,使得均值对数据组的代表性减弱。 2 2、中位数、中位数 (1 1)含义:)含义: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中位数将数据分为两部分,其中一半的数据小于中位数,另一半数据大于中位数。 (2 2)计算:)计算: 根据未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要要先对数据进

11、行排序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中位数的位置,n 为数据的个数,其公式为: (1 1)n n 为奇数:中位数为奇数:中位数位置位置是是,该位置所对应的数值就是中位数数值。该位置所对应的数值就是中位数数值。 (2 2)n n 为偶数:为偶数:中位数位置是介于和(+1)之间,中位数就是这两个位置对应的数据的均值。均值。 (3)适用:中位数主要用于顺序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用于顺序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例题【例题 5 5:20082008 单选题】某小学六年级单选题】某小学六年级 8 8 个班的学生人数由少到多依次

12、为个班的学生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 3434 人、人、3434 人、人、3434 人、人、3434 人、人、3636 人、人、3636 人、人、3737 人、人、3737 人,其中位数为()人,其中位数为() A34A34 B35B35 C36C36 D37D37 【答案】B 21n2n2n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5 / 54 【解析】n 为偶数,中位数=(34+36)/2=35. 【例题【例题 6 6:单选】下面一组数据为:单选】下面一组数据为 9 9 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单位:元) :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单位:元) :750750;780780;850850

13、;960960;10801080;12501250;15001500;16501650;20002000;则中位数为();则中位数为() A750A750 B1080B1080 C1500C1500 D2000D2000 【答案】B 【解析】n 为奇数,中位数位置为 5,所对应的数值为 1080。 【 例 题【 例 题 7 7 : 20112011 年 单 选 】年 单 选 】 20102010 年 某 省年 某 省 8 8 个 地 市 的 财 政 支 出 ( 单 位 : 万 元 ) 分 别 为 :个 地 市 的 财 政 支 出 ( 单 位 : 万 元 ) 分 别 为 :59000500026

14、56026645078000780007800013210059000500026560266450780007800078000132100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万元。万元。 A.78000A.78000 B.72225B.72225 C.66450C.66450 D.75894D.75894 【答案】B 【解析】 由于所给数据是8个, 所以中位数的位置是第4个和第5个数据的平均数。(66450+78000) /2=72225 【例题【例题 8 8:20032003 年单选】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是() 。年单选】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是() 。 A.A.众数众数 B

15、.B.中位数中位数 C.C.均值均值 D.D.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答案】【答案】C C 【解析】算术平均数也称为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解析】算术平均数也称为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 【例题【例题 9 9:20072007 年单选改编】某连锁超市年单选改编】某连锁超市 6 6 个分店的职工人数有小到大排序后为个分店的职工人数有小到大排序后为 5757 人、人、5858 人、人、5858 人、人、6060 人、人、6363 人、人、7070 人其均值、中位数分别为(人其均值、中位数分别为( ) 。) 。 A A5959、5858 B B6161、5858 C C6161、5

16、959 D D6161、7070 【答案】C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6 / 54 【解析】均值=(57+58+58+60+63+70)/6=61 中位数=(58+60)/2=59 (二)方差和标准差(测度数据的离散趋势)(二)方差和标准差(测度数据的离散趋势) 离散程度反映的是各变量值远离中心值的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对数据一般水平的一个概括性变量, 它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 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离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越好。 【例题

17、【例题 1010:20102010 年单选】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数据年单选】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 A A越好越好 B B越差越差 C C始终不变始终不变 D D在一定区间内反复变化在一定区间内反复变化 【答案】B 1 1、含义:、含义: (1) 方差方差是数据组中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值。 方差越小,方差越小,说明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越小,均值的代表

18、性越好。说明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越小,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2 2)标准差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方差的平方根,不仅能度量数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能度量数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还与原始数值具有相同的计量单位。 2 2、计算:、计算: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 总体总体 样本样本 方差 N 代表总体单位数。 n 代表样本单位数。 【注】(1) 在有放回有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中,样本方差 s2是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量(2)在不放回不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中,样本方差 s2是总体方差 S2的无偏估计量 标准差 【例题【例题 1111】某售货小组有】某售货小组有 5 5 名营业员,元旦一天的销售额分别为名营业员,元旦一天的

19、销售额分别为 520520 元、元、600600 元、元、480480 元、元、750750 元和元和 500500NiNXX12i2)() 1()(12i2NiNYYSnixxs12i21n)()(2NiNXX12i)(nixxs12i1n)()(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7 / 54 元,求该日平均销售额及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元,求该日平均销售额及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解析】【解析】 A 平均销售额=(520+600+480+750+500)/5=570 元 B 样本方差 第一步:计算差第一步:计算差 520520- -570=570=- -5050;600

20、600- -570=30570=30;480480- -570=90570=90;750750- -570=180570=180;500500- -570=570=- -7070 第二步:计算差平方和第二步:计算差平方和 (- -5050)2 2+ +(3030)2 2+ +(9090)2 2+ +(180180)2 2+ +(- -7070)2 2 第三步:计算方差第三步:计算方差 方差方差= = =12200=12200 (3 3)样本标准差)样本标准差= =110.45=110.45 3 3、适用、适用 只适用于数值型数据适用于数值型数据,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例题【例题 1212:2

21、0102010 年多选题改编】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年多选题改编】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 A A中位数中位数 B B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C C均值均值 D D标准差标准差 E E方差方差 【答案】DE 第四节第四节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 【本节考点】【本节考点】 一、一、 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二、二、 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 分类分类 类别类别 内容内容 按收集方法按收集方法 观测数据观测数据 通过直接调查或测量而收集的数据通过直接调查或测量而收集的数据。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施加任何人为控制因素的条件下得到的。

22、 1-570-180903050-22222)()()()()(12200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8 / 54 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观测数据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观测数据,如如 GDPGDP、CPICPI、房价等。、房价等。 实验数据实验数据 通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以及其所处的实验环境收集到的数据。如,一种新产品使用寿命的数据,一种新药疗效如,一种新产品使用寿命的数据,一种新药疗效的数据。的数据。 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大多都是实验数据。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大多都是实验数据。 按来源按来源 一手数据 来源于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的数据

23、,对使用者来说这是数据的直接来源。其来源主要有:调查或观察;实验。调查或观察;实验。 二手数据 来源于来源于别人的别人的调查或实验的数据。调查或实验的数据。对使用者来说这是数据的间接来源。 【例题【例题 1313:多选】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可以分为() 。:多选】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可以分为() 。 A A 观测数据观测数据 B B 一手数据一手数据 C C 主观数据主观数据 D D 实验数据实验数据 E E 二手数据二手数据 【答案】AD 【例题【例题 1414:单选】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单选】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 A A 观测数据观测数

24、据 B B 一手数据一手数据 C C 二手数据二手数据 D D 实验数据实验数据 【答案】A 第五节第五节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 【本节考点】【本节考点】 1 1、 统计调查的概念及分类统计调查的概念及分类 2 2、 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调查的方式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和分类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和分类 1 1、统计调查的概念、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过程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调查是一种有计划、有方法、有程序的活动;二是调查的结果表现为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9 / 54 搜集到的数据。 2 2、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的分类 种类 具体内容 按按调

25、查对象的范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围不同 全面调查全面调查 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 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查 按调查登记的时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间是否连续 连续调查 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变化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变化,说明现象的发展过程,目的是为了解社会现象在一段时期的总量。如工厂的产品生产、原材料的投入、能源的消耗、人口的出生、死亡等。 不连续调查 间隔相当长的时间所作的调查,为了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研究。如生产设备拥有量、耕地面积等。 【例题【例题 1515:20082008

26、年多选题】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年多选题】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A A、重点调查重点调查 B B、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C C、典型调查、典型调查 D D、普查、普查 E E、全面报表、全面报表 【答案】【答案】ABCABC 【例题【例题 1616:多选】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下列现象适合不:多选】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下列现象适合不连续调查的是()连续调查的是() A A 生产设备拥有量生产设备拥有量 B B 耕地面积耕地面积 C C 人口的出生死亡人口的出生死亡 D D 原材料的投入

27、原材料的投入 E E 工厂的产品生产工厂的产品生产 【答案】【答案】ABAB (二)统计调查的方式(二)统计调查的方式 调查调查 含义含义 特征、分类及应用场合特征、分类及应用场合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10 / 54 方式方式 统计 报表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1.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目前的大多数统计报表都是全面报表。目前的大多数统计报表都是全面报表。 2.按报送周期长短,分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 3.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

28、同分为国家的、部门的、地方的统计报表。 普查 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于了解处于某一时点状了解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 特点:特点: 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者周期性的一次性的或者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 3.数据一般比较准确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较高,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的依据。 4.使用范围比较窄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抽样 调查 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根据

29、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非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 (1 1). .经济性经济性:是抽样调查的一个显著优点。 (2 2). .时效性强时效性强:可以迅速、及时的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3 3). .适应面广适应面广:可用于全面调查能够调查的现象,也能调查全面调查所不能调查的现象,特别适合特殊现象的调查。如:产品质量检验、农产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11 / 54 品试验、医药的临床实验。 (4 4). .准确性高准确性高: 重点 调查 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单位虽然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部分,但就调查的调查的标志值

30、来说在总体中占绝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大比重。 调查的目的只要求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不要求掌握全面数据,而调查少数重点单位就能满足需要时,采用重点调查比较适宜。 (1)为了及时了解全国城市零售物价的变动趋势,就可以对全国的 35 个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价的变化进行调查就是重点调查。 (2)要及时了解全国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和资产总额情况,只需对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重点调查即可。 (3 3) 国家统计局的全国) 国家统计局的全国 50005000 家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制家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制度属于重点调查。度属于重点调查。 典型 调查 有意识的选择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典典型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

31、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作用: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注】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区别:【注】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区别: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的抽取调查单位,可以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单位不是随机抽取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调查结果不能推断总体。 【例题【例题 1717:20062006 年单选题】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年单选题】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 ) A.A.重点调查重点调查 B.B.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C.C.典型调查典型调查

32、 D.D.所有非全面调查所有非全面调查 【答案】B 【例题【例题 1818:20092009 年单选题】为了解全国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找出安全隐患,专家根据经验选择年单选题】为了解全国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找出安全隐患,专家根据经验选择 1010个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这类调查方法属于() 。个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这类调查方法属于() 。 A A专家调查专家调查 B B重点调查重点调查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12 / 54 C C系统调查系统调查 D D典型调查典型调查 【答案】D 【例题【例题 1919:20122012 年单选题

33、】在进行重点调查时,应选择的调查单位是() 。年单选题】在进行重点调查时,应选择的调查单位是() 。 A A就调查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就调查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 B B有典型意义的单位有典型意义的单位 C C主动参与调查的单位主动参与调查的单位 D D随机抽取的单位随机抽取的单位 【答案】A 【例题【例题2020:20112011年多选题改编】关于抽样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有年多选题改编】关于抽样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有()()。 A A抽样调查中不存在非抽样误差抽样调查中不存在非抽样误差 B B抽样调查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抽样调查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C C抽样调查适

34、应面广抽样调查适应面广 D D抽样调查时效性差抽样调查时效性差 E E抽样调查通常从总体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抽样调查通常从总体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答案】BC 【第【第 2121 章考点总结】章考点总结】 1 1、 统计学的两大分支统计学的两大分支 2 2、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含义及内容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含义及内容 3 3、 变量和数据的含义及类型变量和数据的含义及类型 4 4、 均值及中位数的计算和适用范围均值及中位数的计算和适用范围 5 5、 方差和标准差的关系及二者的适用范围方差和标准差的关系及二者的适用范围 6 6、 数据的来源(按收集方法及按来源)数据的来源(按收集方法及按

35、来源) 7 7、 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的分类 8 8、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调查的方式 第第 2222 章章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第一节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本节考点】【本节考点】 1、总体、样本;抽样框、抽样单位;总体参数、样本统计量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13 / 54 2、概率抽样的特点,非概率抽样的主要方法 3、抽样调查的步骤 4、抽样调查中的误差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 一、抽样调查基本概念一、抽样调查基本概念 概念 含义 例子 总体和总总体和总体单元体单元 调查对象的全体调查对象的全体,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称作总体单元或单位。

36、如研究某公司所有注册在职人员研究某公司所有注册在职人员(共有(共有 10001000 名) 的工资状况名) 的工资状况, 总体是公司所有注册在职员工,每个注册在职人员是总体单元。 样本样本、样、样本单位及本单位及样本量样本量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由从总体中由从总体中按一定原则或程序抽出的部分个体按一定原则或程序抽出的部分个体所组成所组成。样本也是一个集合。每个被抽中进入样本的单位称为入样单入样单位位。样本中包含的入样单位的个数称为样本量样本量。 上例中,按一定原则从所有注册在职人员中抽取出 200 人调查。这 200 名注册在职员工就是样本;而抽出的每一名员工就是入样单位;该样本的样本量是 2

37、00. 抽样框抽样框 供抽样所用的所有抽样单元的名所有抽样单元的名单单,是是抽样总体的具体表现抽样总体的具体表现。常见的抽样框有名录框,如企业名录、电话簿、人员名册。抽样框也可以是一张地图或其他适当的形式,不管是那种形式,抽样框中的单位必抽样框中的单位必须是有序的,便于编号须是有序的,便于编号。高质量的抽样框应当提供被调查单位更多的信息,并且没有重复和遗漏。 上述例子中, 企业 1000 名注册在职职工的名册,就是抽样框。 抽样单元抽样单元 构成抽样框的基本要素,抽样单元可以只包括一个总体单元,也可以可以只包括一个总体单元,也可以包括多个总体单元。包括多个总体单元。 要调查城市拥有两套以上住房

38、的人口比例,总体单元是该城市的每个人,但抽样单元可以是该城市的每户家庭或是每个居委会。 总体参数总体参数 总体参数就是总体指标值,它是未如研究某公司所有注册在职人员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14 / 54 知的常数,是根据总体中所有单位是根据总体中所有单位的数值计算的的数值计算的,是通过调查想要了解的,不受样本的抽选结果影响不受样本的抽选结果影响。常用的总体参数常用的总体参数有总体总量、总体均值、总体比例、总体方差。 (共有 1000 名) 的工资状况, 公司所有所有注册在职人员的平均工资就是总体参数。 样本统计样本统计量(估计量(估计量)量) 是根据样本中各单位的数

39、值计算根据样本中各单位的数值计算的,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的,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也称估也称估计量计量。它是一个随机变量,取决于样本设计和正好被选入样本的单元特定组合。常用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 如上例中,如上例中,200200 名注册在职职工名注册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的平均工资就是该公司所有员工平均工资的一个估计量(样本统计量) 【例题【例题 1 1:20122012 年单选】在研究某城市居民的家庭消费结构时,在全部万户家庭中随机抽取年单选】在研究某城市居民的家庭消费结构时,在全部万户家庭中随机抽取户进行入户调查,这项抽样调查中的样本是指该城市中() 。户进行入户调查,这项抽

40、样调查中的样本是指该城市中() 。 B B抽取出来的户家庭抽取出来的户家庭 B B万户家庭万户家庭 C C每一户家庭每一户家庭 D D抽取出来的每一户家庭抽取出来的每一户家庭 【答案】【答案】A A 【例题【例题 2 2:单选】某工厂为了检测出厂的十万只灯泡的寿命,随机抽取了:单选】某工厂为了检测出厂的十万只灯泡的寿命,随机抽取了 10001000 只灯泡进行检测只灯泡进行检测. .关于该抽关于该抽样调查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样调查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A 总体是出厂的十万只灯泡总体是出厂的十万只灯泡 B B 样本是抽取到的样本是抽取到的 10001000 只灯泡只灯泡 C C 全体

41、灯泡的平均寿命是总体参数全体灯泡的平均寿命是总体参数 D1000D1000 只灯泡的平均寿命是抽样单元只灯泡的平均寿命是抽样单元 【答案】D 【解析】1000 只灯泡的平均寿命是样本统计量,也称为估计量。 二、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二、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抽抽样样 方法方法 含义含义 特点特点 具体方式具体方式 概率概率 依 据 随 机依 据 随 机1.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以随机原则1.简单随机抽样;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15 / 54 抽样抽样 原则原则,按照某 种 事 先设 计 的 程序,从总体中 抽 取 部分 单 元 的方法。 抽取样本。 2.总体中每个单

42、元被抽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者是可的概率是已知的或者是可以计算以计算出来 3.当采用样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考虑到每个样本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样本单元被抽中的概率。若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则成为等概率抽样;否则称为非等概率抽样。 2.分层抽样 3.系统抽样; 4.整群抽样 5.多阶段抽样 非概非概率抽率抽样样 调 查 者 根据 自 己 的据 自 己 的方 便 或 主方 便 或 主观 判 断观 判 断 抽取 样 本 的方法。 抽取样本时并不是依据随不是依据随机原则。机原则。 1.1.判断抽样判断抽样: 调查者依据调查目的和对调查对象的了解, 人为确定样本单元; 2.2.方

43、便抽样方便抽样:拦截式 3.3.自愿样本自愿样本:网上调查 4.4.配额抽样配额抽样:总体划分若干类型,将样本数额分配到各类型, 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的方法没有严格限制,一般采用方便抽样。 【例题【例题 3 3:20112011 年单选题】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年单选题】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A A分层抽样分层抽样 B B整群抽样整群抽样 C C判断抽样判断抽样 D D等距抽样等距抽样 【答案】【答案】C C 【例题【例题 4 4:多选题】相对于非概率抽样而言,概率抽样的特点有():多选题】相对于非概率抽样而言,概率抽样的特点有() A A 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

44、原则抽取样本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B B 总体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可以计算出来总体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可以计算出来 C C 每个单位被抽入样本的概率相等每个单位被抽入样本的概率相等 D D 抽取样本时不需要依据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时不需要依据随机原则 E E 当采用样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元被抽中的概率当采用样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元被抽中的概率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16 / 54 【答案】ABE 三、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三、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1、确定调查问题: 2、调查方案设计:明确如何实施

45、调查,包括抽样方案的设计和问卷设计。 3、实施调查过程:获得样本单元的调查数据,关键的问题是要保证原始数据的质量。 4、数据处理分析:对数据进行检查核对、编码、录入、预处理、统计分析、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5、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活动的最终成果。 四、抽样调查中的误差四、抽样调查中的误差 样本估计值和总体参数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样本估计值和总体参数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一般来说调查中的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两类。,一般来说调查中的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两类。 误差误差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抽样抽样 误差误差 由抽样的随机性造成的由抽样的随机性造成的,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时出现的误差

46、。抽到哪一个样本完全是随机的,而抽到不同的样本,对总体的估计就会不同。 非抽样误非抽样误差差 除抽样误差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1)抽样框误差抽样框误差:样本框不完善造成的。如用工商局签发的营业执照作为个体商业的抽样框,对个体商业实施抽样调查,以掌握个体商业零售额的情况。但有些商贩无照经营、有些商贩虽有执照但转行,不再经商;有些虽有一个摊点却办理多个营业执照。这些情形均会导致估计结果失真。 (2)无回答误差无回答误差:调查人员没能够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所需要的数据。无回答分为: 由于随机因素造成的由于随机因素造成的。 如被调查者恰巧不在家, 这种会减

47、少有效样本量,造成估计量方差增大。 由于非随机因素造成的由于非随机因素造成的:如被调查者不愿告诉实情而拒绝回答,这时,回答者与不回答者在调查指标上存在数量的差异,调查的结果中只有回答者的信息, 却没有无回答者的信息, 这种无回答不仅造成估计量方差增大,不仅造成估计量方差增大,还会带来估计偏差还会带来估计偏差。 (3)计量误差:计量误差: 由于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其真值之间不一致造成的误差。 这种误差可能是由调查人员、问卷设计、受访者等原因造成的。 【例题【例题 5 5:单题】抽样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单题】抽样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A、抽样的随机性、抽样的随机性 B B、有意虚报、瞒

48、报、有意虚报、瞒报 C C、问卷设计缺陷、问卷设计缺陷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17 / 54 D D、调查人员没能够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所需要的数据、调查人员没能够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所需要的数据 【答案】A 【例题【例题6 6:20102010年多选题改编】统计数据的非抽样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年多选题改编】统计数据的非抽样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A A受访者提供虚假数字受访者提供虚假数字 B B抄录错误抄录错误 C C无回答误差无回答误差 D D抽样的随机性抽样的随机性 E E抽样框不完善抽样框不完善 【答案】BCE 【例题【例题7 7:20102010年多

49、选题改编】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有年多选题改编】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有()()。 A A填报错误填报错误 B B抽样的随机性抽样的随机性 C C抄录错误抄录错误 D D汇总错误汇总错误 E E有意瞒报有意瞒报 【答案】ACDE 【解析】普查只存在非抽样误差。所以本题实质是考核登记性误差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第二节 几种基本的概率抽样方法几种基本的概率抽样方法 【本节考点】【本节考点】 各种概率抽样方法的含义、特点各种概率抽样方法的含义、特点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 一、简单随机抽样一、简单随机抽样 (一)含义(一)含义 1 1、有放回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从

50、总体中随机抽出一个样本单位,记录观测结果后,将其放回到总体中去,再抽取第二个,如此类推,一直到抽满 n 个单位为止。 【注】【注】单位有被重复抽中重复抽中的可能,容易造成信息重叠而影响估计的效率,较少采用。 2、不放回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从包含 N 个单元的总体中逐个随机抽取单元并无放回, 每次都在所有尚未被抽入样本的单元中等概率的抽取下一个单元,直到抽取 n 个单元为止。 【注】【注】每个单位最多只能被抽中一次,不会由于样本单位被重复抽中而提供重叠信息,比放回抽样有更低的抽样误差。 2013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第21章 18 / 54 (二)优缺点(二)优缺点 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