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施方案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4654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3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专业实施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会计专业实施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会计专业实施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会计专业实施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会计专业实施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专业实施方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专业实施方案培训资料.doc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宜宾县柳加职中计算机专业“2+1”教学模式实施方案(适用年级:2013级)一、“2+1教学模式”的内涵(一)2年基础教学+1年分流2年基础教学是指:一年级重理论基础教学,二年级重技能基础教学;1年分流是指:三年级根据学生自原选择就业培训,还是选择升学。(原则上要求就业培训在前,升学在后)(二)2个专业知识+1个特长知识2个专业知识是指:一个主修专业和一个辅修专业;1个特长知识是指:在校期间接受各种特长班培训。(三)2证+1个特长证2证是指:技能等级证和毕业证;1个特长证是指:学生参加特长班学习后取得的证书。二、 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以毛泽东同志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邓小平同志的“

2、三个面向”、江泽民同志的“四个统一”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制定的有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精神,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依据来指导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三、 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1、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 2、走“2+1”教学模式之路,探索出校企合作的最佳方式,使专业教学真正地面向市场。 3、从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需要出发,构建中职特色鲜明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鉴定与专业教学密切结合,改革理

3、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及其关系,加强实践教学,形成中职特色鲜明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全面推行“双证制”奠定基础,从而保证中职培养目标的实现。 4、按照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构建特色鲜明的中职教材体系,教材建设必须按照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强调教育与人才市场的接口,从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标准、能力需要出发,编写实用性强的教材、资料、讲义。 5、探索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考试考核评价方法,根据行业、企业制订的职业岗位标准,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将过去的以知识继承度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质量评价体系。 6、形成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四、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构建以信息化下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依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形成以人文素质、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两大基础”。 “一条主线”体现了以岗位对计算机专业从业人员的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要求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合理设置“两个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体系里设置了人文素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四个子模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5、基础。在实践教学体系里设置了课程设计、实训、生产实习、实践协作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子模块,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实现用人单位“零距离上岗”的要求。为了体现计算机专业特色,根据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必须打好“两大基础”:一是人文素质基础,它包括英语水平、财经写作及计算机从业人员所必须的诚信基础和其他基本素质;二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它包括计算机操作与维护、数据库的设计与分析、办公软件的使用与维护等。按照这一模式培养的“知识+特长”的计算机专业中职人才,岗位适应期短和动手能力强,使受教育者的知识够用、技术适用、企业爱用,同时又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和内涵的计

6、算机专业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目标,建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示范性专业。五、专业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一) 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计算机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计算机岗位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职业技能,能快速跟踪新技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中等技术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

7、立振兴中华的理想;树立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毕业生应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够用的专业理论,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企业经济管理能力;具备账务处理能力,成本核算能力,编制计算机报表的能力 ;具备统计分析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对数据进行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具备资金营运管理能力,进行预测和决策的能力;具备财务软件使用和维护能力;具有灵活、高效解决信息化技术应用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关要求,身体健康。 毕

8、业生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具有初步的美学欣赏和鉴别能力,有高尚的生活情操和美的心灵。2、本专业适应的岗位群(1) 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企业管理,能从事文秘工作;(2) 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与设计能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与设计;(3) 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研制;(4) 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广告企业平面的设计与制作、网络企业网页制作等工作;(5) 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计算机美工、动画制作、影视编辑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6) 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计算机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处理工作;(7) 在各类企、事

9、业单位中从事多媒体综合应用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工作。3、培养方案的创新点 (1)改变教育观念、突出体现“能力培养”的思想, 确定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摒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模式,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尤其是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实现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岗位能力”为目标,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制定新的教学计划,设置相关课程及实训课程。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开设适量的选修课和实训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方向进行选修,从而扩展学生知识面和能力范围,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和岗位的需要。(2)强调新知识,新技能的

10、培养,以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为了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从第一个学期开设了新计算机制度选修课,该课程根据国家最新颁布的经济法规,讲述了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计算机具体要求和做法,同时,结合学校实习基地,使学生与社会实践零距离接触,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改变教学内容,重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改变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的“三段模式”,所有课程安排均紧密围绕“基于信息化下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从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出发,以人文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业务处理能力为基础。根据计算机岗位必需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对本专业的教学

11、内容进行了优化和充实。在此基础上,重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其一、鉴于计算机从业人员的履职能力不单纯取决于专业能力,还与人文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大力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开设了多门人文素质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如公共礼仪、英语、数学、体育等。 其二、为了保证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每个学期都开设计算机类课,如第一、二个学期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三、四个学期开设ACCESS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做到计算机课程不断线。 (4)改变教学模式,科学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计划中大大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50% ,使学生能有足够的

12、学习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另外还重新编写了一些校本大纲教材,这些大纲教材将各种课程实践教学有机联系起来,按这些大纲实施教学,可保证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逐步深入。(5) 改变教学方法和形式,提倡互动式和引导式教学方式 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围绕课程教学大纲与要求,精选教材,收集有针对性的案例,编写教案,选择课程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建立反映知识点、能力点的问题群。 授课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再讲述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与案例;通过陈述,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再由教师加以评点、总结与归纳,学生也可以继续提问与辩论。从而达到教师与学

13、生的紧密配合,教师的主动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学习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采用引导式教学,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独唱”的方法。采用布置预习课本内容?讲述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提出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分析、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式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投影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六、专业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一)组织机构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学校领导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加强专业

14、现代化建设。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和研究机构。 2、成立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组织机构 (1)学校专业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专业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决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组织和领导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等工作,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推动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建设,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小组 为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的职能,由学校校长刘昌法任该小组组长。该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把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落实到人才模式上,把人才模式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把专业特色

15、的形成落实到课程建设上,积极开展社会调研,掌握企事业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从业岗位、人才培养以及对中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意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制定本专业培养方案(包括专业方向、毕业生从业岗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知识和能力结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师研究教材建设和编写本专业中职特色教材等。(3)计算机专业行业指导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行业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及人才要求,对试点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并对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指导,对各个教育环节进行评价。主要聘用社会各界专家共同组成。(二)有关配套政策 1、师资保证 (1)学校对试点专业教师的编

16、制,职称岗位设置优先,积极引进 “双师型”人才;优先推荐从事试点专业工作的教师作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专家培养对象,工作卓有成效的,给予嘉奖。 (2)建设一支适应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积极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进修提高;有计划地分期分批选送中青年教师到省内省外去学习,学校报销全部学费。2、实验、实训基地保证 学校将全力优先安排试点专业的实验、实训用房,并按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完善其实践教学设施。同时,要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路子,一是继续稳定和完善现有的实习实训基地。二是要根据试点专业的需要开辟新的实习实训基地。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

17、邀请企业单位的计算机专家承担试点专业的教研教改和教学质量评定工作。要积极开展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的科研和教改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科技服务活动,用科技人员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专业教学改革内容。在“2+1”的办学实践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对专业建设进行再投入,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确保试点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 3、教材建设保证 学校的教材建设基金优先保证试点专业教师编写特色教材和讲义。同时学校还专门建立了相应奖励制度以激励教师教学改革工作的积极性,推动试点专业的教材建设工作。 4、教学科研保证 (

18、1)鼓励教师撰写教研、教改论文,对相关教研、科研课题立项优先。 (2)对直接从事教改试点的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给予优先。七、课程设置及相关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紧扣培养目标,构建融汇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保持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尽量体现课程的通用和综合性,现代化和实用性。专业教育段设置的课程,要拓宽口径,增强实用性,突出特色和优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分为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包含若干门课程,允许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有差异,只要能完成规定的课时,经考核或考试合格,且具备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便可视学生完成了该模块的学习任务。(一) 文化课模块:教学目标:以马列主义

19、、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教学要求:文化课教学应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应加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并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各门课程教学之中都应重视融入德育内容。1、德育课(162学时)(1) 职业道与职业指导(1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

20、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 法律基础知识(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

21、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7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4) 哲学基础知识(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

22、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2、语文(216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3、。3、数学(270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4、 英语(252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

24、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5、体育与健康 (180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 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板块:教学目标:通过传授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教学要求:向学生传授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内容,应对各专业

25、课程具有针对性和连贯性。7.基础计算机(180学时)掌握计算机的概念,职能,计算机要素及计算机等式;理解计算机的对象,计算机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计算机要素的关系,计算机核算形式的特点及其适应范围;掌握各种计算机核算方法的概念,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记账凭证的填制,计算机账簿的登记,成本与费用概念,费用分配的基本方法,简要计算机报表的编制和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等内容.了解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企业计算机工作的组织,计算机电算化管理,账户的分类等内容.8. 计算机基本技能(90学时)熟练掌握珠算,点钞等基本技能,并达到规定的技能等级标准.掌握计算器功能和辨别人民币真伪的方法.9. 企业财

26、务计算机(216学时)掌握企业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财务成果等方面主要经济业务的确认,计价,计算与账务处理方法和企业主要计算机报表的编制方法;了解企业结算方式,包装物核算,固定资产投资方式,固定资产租赁业务,对外投资分配方式,其他资产,收入确认准则,企业内部报表的种类及其编制,计算机报表附注等内容.10. 关系型数据库(36学时)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Visual Foxpro数据库语言的基本操作命令,常用数据库函数的应用及基本程序设计结构;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字段类型及多重数据库的操作;了解数据库程序设计流程图,简单程序设计的

27、方法.11. 经济法(54学时)掌握主要经济法律,法规,包括公司法,经济合同法,计算机准则,企业计算机制度等内容;理解经济法的法律调整范围,公司法和经济合同法的有关法律概念;了解破产法,企业法,票据法及有关计算机行政法规等内容;培养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 计算机电算化(90学时)掌握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电算化计算机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以及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业务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模块构建、计算机电算化对传统手工计算机方式的影响;了解企业实行计算机电算化的管理要求与制度规范、购销存业务核算子系统,基于商品化计算

28、机软件的数据整理与加工13.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72学时)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财政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掌握财政收入、支出的基本内容;理解建立公共财政的必要性、财政监督和管理的基本内容及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财政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继续学习财政专业知识的能力,为学习国家预算、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计算机和今后工作打好基础。14. 税收基础(36学时)在财政基础知识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税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征管方法,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税制体系;掌握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农业*四税*、个人所得税等重要税种的基本要素;熟练掌握农业*四税*的具体计

29、税方法和征管规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财政职业道德和依法纳税意识,具备基层财政工作的基本业务能力。15.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计算机(36学时)掌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计算机对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计算机要素的确认,计量,计算,记账的方法及财务报告的编制;理解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计算机的核算原则,特点、计算机要素及收入,支出的分类;了解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计算机的沿革.16. 统计基础知识(216学时)理解统计的概念、作用、特点;掌握总体与总体单位、指标、标志、变量与变异等统计基本概念、统计工作过程的内容、相对指标的计算、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动数的计算、动态分析水平指标与动态速度指标的计算、综合指数的

30、计算、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与指标的因素分析法、抽样误差的计算、点估计与区间估计、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等内容;了解统计设计、统计表、中位数、众数、长期趋势预测、季节变动、平均指标指数、统计的相关分析等内容17. 财务管理(36学时)掌握货币的时间价值,企业的主要筹资渠道与方式,项 目投资管理,流动资金管理中的应收账款及存货管理,收入分配管理,财务报告分析,主要财务指标体系与分析;理解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其基本因素,财务指标体系;了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价值,证券投资管理等内容.18. 审计基础知识(36学时)掌握审计的概念,类型,方法及程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方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1、和利润等计算机要素的一般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等内容;理解各类审计及审计方法的适用范围,现代审计的基本特征、财务审计的一般程序与审计方法;掌握财务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要求.了解其他类型审计的工作目标和一般审计程序.19、企业计算机模拟实习(210学时)熟练掌握仿真工业企业环境下的计算机凭证的填制,各种计算机账簿的登记,主要计算机报表的编制,系统掌握企业常见经济业务的计算机核算方法,掌握计算机凭证的审核、计算机核算程序,计算机账簿的设置,账簿的启用与保管的基本要求;能阅读和理解计算机报告附注所说明的内容、能对主要计算机报表进行简要的分析;了解企业各计算机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分工协作关系.

32、20、计算机岗位实习(210学时) 通过企业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计算机各业务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管理要求与核算方法。实习内容:企业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企业计算机核算流程;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凭证稽核;登记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等;编制计算机报表;撰写实习报告。实习要求:熟练掌握企业记账凭证的编制、总账、明细账的登记、主要计算机报表的编制等内容。掌握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计算机核算特点与程序、实习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三)、选修课1、公关礼仪(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选修课,具有较强的普遍应用性。旨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交礼

33、仪风范,并有意识地运用礼仪,以便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更好的展示自己。2、普通话(36学时)本课程以现代汉语语音学和方言学为理论基础,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为依据,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指导原则,教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本语音知识,并重在进行普通话的语音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使学生最终能熟练而准确地运用普通话以适应将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附专业课程及选修课教学要求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公关礼仪课是计算机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公关礼仪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公关礼仪是研究公关活动中礼仪的具体操作和运的学说,是中职计

34、算机专业学生选修的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管理与营销人才。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关系:不管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懂得礼仪。礼仪是组织与组织、个人与个人沟通必备的素质,公关礼仪是其他学科的补充与提升。三、学时安排:公关礼仪课程总学时是1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10学时,实践环节教学为8学时。四、教学目标:公关礼仪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主要任务有1、要求学生掌握礼仪基本内涵,了解礼仪知识,懂得遵守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现代交际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及职业的需要。3、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公关礼仪内

35、容、特征和规范,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提高从事公关工作的实际能力。五、理论教学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公关礼仪概述(1学时)1、了解礼仪与公关礼仪的基本概念2、熟悉礼仪的功能3、掌握公关礼仪的特征与原则(二)公关人员的个人礼仪(2学时)1、了解公关人员的礼仪修养2、熟悉个体的性格、气质、风度3、掌握仪容、仪表、仪态4、掌握口头语言的礼仪与技巧(三)服饰礼仪(2学时)1、掌握服饰礼仪的原则2、掌握穿西装的规范3、掌握女装的礼仪(四)商务礼仪(2学时)1、了解商务接待与拜访程序2、掌握销售礼仪3、熟悉推销礼仪4、掌握商务谈判礼仪5、了解部分国家谈判特征(五)求职礼仪(2学时)1、了解求职礼仪的

36、基本含义2、熟悉求职准备礼仪3、掌握面试基本礼仪4、了解试后必备礼仪(六)电话礼仪(1学时)1、掌握基本电话礼仪2、熟悉拨打电话礼仪3、了解接听电话礼仪六、理论教学考核方法1、考核标准:考核学生是否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是否为实践操作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并为将来发展打好理论基础。2、 考核方式:考查3、成绩评定:平时考核20%,期末考核80%。平时考核应参考学习态度、课堂发言、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成绩等因素。七、技能教学大纲内容为树立形象,展示高雅的社交风度,顺利开展公关活动,要求公关人员相貌端庄、仪表大方、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成功地开展公关活动。通过本训练,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坐、

37、行、走姿,经规范化训练,培养较强的礼仪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礼仪经济活动。本训练包括以下内容:公关人员的修养与仪表(1学时)服饰礼仪与男女的着装(1学时)公关人员的仪容与仪态(1学时)见面礼仪(1学时)公关语言(1学时)公关人员的说话技巧与谈判技巧(1学时)交谈礼仪及拜访、探病、馈赠(1学时)电话礼仪及待人接物礼仪(1学时)八、实践教学与考核方法(一)实践课教学形式1演示教学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如电视录像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教学等。2案例教学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要求案例来自实践

38、,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3校内模拟实习在校内实验室实际演练。(二)实践课教学资料资源:挂图、镜子、录像带(三)实践课教学场所校内实验室(四)实践课成绩评定1实践课成绩评定标准校内实践课:以抽查、提问和实际演练为评定标准。2实践课成绩构成实践课成绩:考勤占10%,实验态度占10%,实验结果占80%。3实践课成绩效力实践课成绩评定作为该门课程成绩评定的参考,但实践课成绩必须合格,否则,该门课程成绩评定为不合格。普通话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公共实践课,不是核心课程,本课程是训练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实践性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教学

39、对象是会计专业的学生。目的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积极主动地宣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理论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别能力和自我语音辨正能力;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演讲及其它口语交际。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测试并达到理想的等级标准。 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教学上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教学手段尽可能多样化,在讲授、示范、训练、讨论、模拟表达等常规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

40、关系无相关课程。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该课程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2学时,实训学时24学时。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训练两部分。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会说普通话。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把普通话的声、韵、调贯穿始终,把四川方音的辨正贯穿始终,并且突出四川方音的辨正。第一章 绪论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大纲:理解普通话的内涵,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掌握普通话语音的概念。教学重点:普通话的内涵;普通话语

41、音。教学难点: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重点。教学内容:一、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二、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三、怎样学习普通话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第一节 普通话的声母及训练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大纲:掌握普通话各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分清平翘舌各个声母及分清边鼻音声母的辨正方法。充分使用教材内的训练资料,做到读准每个词语,较流利地读出声母训练的绕口令及诗文。韵母、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的辨正方法。充分使用教材内的训练资料,做到读准每个词语,较流利地读出绕口令和诗文,注意咬准韵母。教学重点:普通话韵母的分类与韵母辨正,韵母训练。教学难点:单韵母与复韵母、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的辨正。教学内容:一

42、、普通话的韵母;二、普通话韵母训练。第三节 普通话声调及训练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大纲:掌握普通话的调值与调类,念准普通话各调类的调值,充分利用教材内的训练资料,做到读准每个音节的声调,注意声调辨正,较流利地读出诗词、句子,咬准声调。教学重点:普通话的调值与调类,声调训练。教学难点:声调辨正。教学内容:一、普通话的声调;二、普通话声调训练。第四节 普通话的音变教学时数:5学时。教学大纲:掌握普通话的各种音变的规则,包括上声、“一”和“不”的变调规则;轻声的读法;儿化韵的发音;“啊”的变读规则等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训练资料,做好各种音变练习,做好音变综合朗读训练,用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朗读短文,要求

43、声、韵、调、音变均较标准。教学重点:普通话音变规则;各种音变训练。教学难点:各种音变的纠正训练。教学内容:一、普通话的音变;二、普通话音变训练。第三章 四川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主要差异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大纲:理解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词汇上的差异表现,四川方言与普通话中名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的差异表现,从而遵守普通话在词汇与语法方面的规范。教学重点: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教学难点:语法方面的差异。教学内容一、词汇的学习;二、语法的学习。第四章 朗读与说话及其训练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大纲:掌握语调各基本要素,包括语法停顿

44、、感情停顿、语法重音、逻辑重音等表现的一般规则;掌握并会运用朗读诗文的要领。充分使用教材中的训练材料,做到能够使用比较标准或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诗、文、故事等。教学要点:语调的基本要素;朗读的基本要求;朗读与说话训练。教学难点:朗读与说话训练。教学内容一、语调的基本要素;二、朗读的基本要求;三、 朗读基本训练;四、说话训练。第五章 普通话的测试及等级评定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大纲: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测试重点、测试标准。教学重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式、重点与标准。教学难点:测试标准。教学内容:一、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二、普通话水平测试重点;三、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注:对关于普通话测试的内容为了

45、解,作日后准备参加测试的参考,教学与考试不作要求。五、考核本课程是考查科目,操作考试(口试),按四川省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方案进行。六、教材该课程的教材为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三版。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人才所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计算机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2.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 掌握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二) 能力培养目标1. 掌握Wind

46、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2. 能使用Word进行复杂的图文表操作。3. 能熟练的使用Excel进行各种数据计算和处理。4. 能熟练的使用PowerPoint。5. 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计算机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三) 思想教育目标1. 了解计算机或网络使用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2. 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3. 树立良好的计算机职业道德观念。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 础 模 块(一) 认识计算机1. 走进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2. 认识微型计算机了解微型计算机的CPU、主板、存储器及其性能指标;了解常用外围设备的功能;理解通用外

47、围设备接口的使用方法;了解BIOS在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和管理中的作用3. 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理解计算机硬件的概念;4. 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了解常用进制的表示方法。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方法理解数据的存储单位及字符的表示方法。5.预防计算机病毒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种类及预防方法。 (二) 操作Windows 71.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 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及作用。了解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使用环境。了解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典型安装方式。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启动及退出方法。2.认识Windows 7操作系统 理解桌面、图标、菜单、任务栏、工具栏、窗口及对话框、快捷方式等概念。掌握中英文输入法的选择和切换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