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税体系建设构想.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722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税体系建设构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管税体系建设构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管税体系建设构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管税体系建设构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管税体系建设构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管税体系建设构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税体系建设构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管税体系建设构想2010-12-28 13:58:05 | 来源:中国税务网 | 作者:周梁刚 江朝敏 内容提要:信息管税是经济社会发展对税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已经成为税收管理变革的必经之路。本文将现代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引入税收管理领域,探索新形势下信息管税体系建设思路。 关键词:信息管税 现代管理理念 智慧地球 商务智能 税收智能 以计算机的大规模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使得生产力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推动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的思考,引发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从税收管理领域来看,自计算机大规模投入生产运营后,经历了税收业务全手工操作到以计算机模拟手工操作的转变,再到如今的税收信息系

2、统整合和数据大集中,可以说,信息技术与税收业务流程已经在演化的过程中逐步融为一体。当前税收管理面临更加复杂多元的经济形势,传统模式下的税收管理风险日益增加,亟待研究新的管理模式。2009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适时提出信息管税的战略决策,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税收管理的发展方向。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本文将按照信息管税的总体战略要求,引入现代税收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探索其战略发展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信息管税战略实施的背景分析

3、 信息管税战略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税收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更是税收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推陈出新的必然结果。接下来,本文将对这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信息管税战略发展体系的搭建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一)税收管理形势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纳税人数量日益增长,组织结构、经营方式也日趋复杂,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征纳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纳税人数量日益增长与税管员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从2007年到2009年,到重庆市地税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数量年均增长2万余户,截至2010年1月,登记状态为正常的企业及

4、个体户总计达45万户。全市人均管户约为166户,但这只是平均水平,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税源结构、人员状况的极不平衡,管户情况也极不平衡。在纳税人密集的主城区,企业税收管理员管户最多达到1,106户,个体税管员管户最多达到3,273户。以一年工作250天计算,一天走1户,13年才能走完一遍。加之税管员被日常事务性、突击性工作缠身,根本无暇进行纳税评估等深层次税源管理工作。税管员管户力量相对薄弱造成了管户不深、不细、不透的问题,使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难以到位。同时,现行税管员管户制度经过三次改革与完善,尚未完全淡化计划经济时期“保姆式”管理的色彩,纳税人税收政策执行、尺度把握、纳税遵从、纳税项目扣

5、除、资产处理、亏损弥补、税收减免资格审查等等,一切涉税事项均由税管员一人担负,无形中形成了个人的“责任田”。 二是纳税人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的日趋复杂加大了税务机关获取纳税人信息的难度。纳税人的组织结构盘根错节,经营流动性从跨地区、跨行业到跨省、跨国,企业集团大量涌现,电子商务等各种新的经营方式大量出现,给传统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突出表现在:总部集中核算与税收征管属地管理体制下的孤立、分散型管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形成企业总部主管税务机关与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之间“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的现象;基层税务机关处理复杂事项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有效形成

6、税收管理的整体合力,导致对大型企业集团的税收监管乏力甚至无法实施有效监管。以总局定点联系的企业为例,总局有33户定点联系企业在重庆市设有338户子(分)公司,遍布全市44个区县,其中:子(分)公司最多的区县达57户,最少的也有3户。2009年指导大企业开展税收自查,全市自查补税及滞纳金达0.72亿元。此外,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连锁店,成本等在总部核算,当地税务机关很难掌握其征税信息,只能由当地税务机关通过测算来核定税额。面对错综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纷繁复杂的经营方式,税务机关通过单一管户、人盯人、以票管税、甚至手工收税等传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税收管理需要,必须依托信息化手段改革创新。 (二

7、)税收管理理念更新 按照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税收管理的重点通过制订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是指挥与服从管理的关系,是一种传统的“上对下”式的强制型管理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税收管理领域已经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税收管理理念。 1、税收风险管理理念 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以税法遵从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实施风险目标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绩效考评,力求最具效率地运用有限征管资源不断降低税法遵从风险、减少税收流失。将税收风险管理理念运用于实践,就是要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规划,建立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立足于风险防范,着眼于预警提醒,聚焦于高

8、风险的领域和对象,针对纳税人不同的风险级别实施差别化管理,把有限的征管资源用于风险大的纳税人和领域,无过错不打扰、无线索不检查,实现执法与服务的有机统一、防范与控制的有机结合,努力达到“最有效地减少风险发生的损失,最有针对性地实施执法和管理,最充分地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最有力地引导纳税人遵从”的目标。 2、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 税务机关在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加强税收管理的同时,科学地引入商务管理领域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从而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把纳税人满意度作为衡量税务机关执法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对涉税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掌握纳税人的行为特征,并以此为依据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贴近

9、式的服务,引导纳税人正确理解国家的税收决策,增强其税收遵从意识。税务机关已经逐步将该理念应用到实践中,诸如设置专门的纳税服务机构、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开办纳税人学校、提供多渠道办税服务以及调整税收征管流程等等措施,都着眼于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3、税收与科技相融合的理念 将科技运用到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升税收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从历史经验可以看出,每一次信息技术与税收管理的融合都会引导税收管理水平上新台阶。个人电脑大规模投入运行后,税务工作从纯手工转变为机器操作;互联网络出现后,税务工作实现了联机操作,会统报表从所级核算改为区县局级核算;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后,税务信息系统

10、实现了国家级或省市级的大集中,同时还实现了税务机关与外部各部门的横向联网,为纳税人提供了网上办税渠道。税收与科技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按照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建立在计算机模拟手工操作、依靠纸质传递基础之上的税收业务流程进行再设计,使之与信息化的要求相适应。另一方面是注重管理业务的创新和完善,驱动和引导信息技术在税收业务领域的运用和发展。 4、扁平化管理理念 扁平化管理,是以减少中间层次、缩短服务通道和路径、增大管理宽度和幅度、促进信息快速传递为目的组织管理模式变革。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共享后,不必通过管理层次逐级传递,而是通过计算机快速和集群式的方式传递指令。这样,逐渐压缩税务机关的

11、管理层级,缩短上级税务机关与基层税务人员、纳税人的距离。比如美国国内收入局,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它的管理机构从以前按地域设大区税务局、小区税务局的垂直管理机构,改变为以纳税人类型设置管理机构,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局,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局,个人税收管理局、非税和行政事业单位税收管理局,形成了扁平化的组织机构。 此外,还有诸如流程再造、过程监控、效能管理等理念,对于研究探索税收管理新规律,推进税收管理精细化,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近年来,税务机关将信息技术引入税收管理,实现了税收主要业务工作中的各节点的统一规范和管理,以信息流替代业务流,通过税收信息流程控

12、制实现对税收工作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深入推进了税收精细化管理。同时,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实现了税务与其他各部门的联网与资源共享。如今,信息技术仍在飞速发展,涌现了更多将对税收工作产生深远影响的新概念、新技术,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智慧地球和商务智能。 1、智慧地球的内涵及应用 智慧地球也称为智能地球,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这一概念由IBM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2009年首次提出。按照IBM的定义,智慧地球包括三个维度:第

13、一,能够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本质和变化;第二,促进世界更全面地互联互通;第三,在上述基础上,所有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将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企业因此获得更智能的洞察。根据设想,在“智慧地球”时代,IT将变成让地球智慧运转的隐性能动工具,弥漫于人、自然系统、社会体系、商业系统和各种组织中。智慧地球概念会对税务工作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我们不妨作如下设想: 从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获取信息,形成一张“纳税人涉税信息网”。可以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道路、桥梁、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生产设备、收款机等生产流水线中,实时采集纳税人的生产、销售、收款、付款等方面的信息后传递到税务机关的

14、中央数据库,全程追踪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为。纳税人选择手机、电脑、电话、柜员机等各种终端进行纳税申报,其申报数据传递到税务机关的中央数据库后,与感应器采集的信息作比对,进一步校验数据的真实性。当然,纳税人的行为有任何异动,也将以最快的速度被税务机关掌握,税务机关作风险评估后,及时作出反应,有效降低偷逃税款风险。税务机关还能利用这个智慧地球为纳税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根据纳税人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传递税收政策、提供办税渠道等等。对于税款的去向,纳税人也可以做全程追踪,能够有效提升纳税人遵从度。这样,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将被打破,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2、商务智能的内涵及应用 198

15、9年美国加特纳(Gartner Group)的分析师Howard Dresner首次提出了商务智能BI(Business Intelligence)的概念。所谓商务智能,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商业数据和信息,创造和累积商业知识和见解,改善商业决策水平,采取有效的商业行动,完善各种商业流程,提升各方面的商业绩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智慧和能力。商务智能的体系结构通常描述为三个层面: 其中,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反映历史变化的、相对稳定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数据仓库是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础,也是商务智能系统的核心构架,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提取、数据清洗、

16、数据转换,实现数据的提取、净化、过滤和数据的标准化。 数据分析是体现系统智能的关键,一般采用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OLAP不仅进行数据汇总、聚集,同时还提供切片、切块、上钻、上卷和旋转等数据分析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海量数据进行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的目标则是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通过关联分析、聚类和分类等方法建立分析模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 指标展现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特定主题的分析结果展现。展现的主要方式包括查询、报表及其他可视化图形。展现的内容根据用户角色来加以区分,以提高决策支持的针对性。 商业智能最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受到高度重视和推广,其中美国的五百强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

17、业利用商务智能帮助管理者作出决策。但我国的商务智能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仅在银行、证券、通信、保险、医疗等行业有应用。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商务智能是对商务数据的归集、分析和利用,那么,我们同样可以用这种技术来完成涉税数据的归集、分析、利用,以支持税收管理决策,简称税收智能TI(Tax Intelligence)。 二、以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构建信息管税体系 从信息管税的定义可以看出,信息管税最核心的内容是利用涉税信息来达到管税的目的。那么,信息管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的过程。接下来,本文将以此为主线,进一步探讨信息管税战略体系的搭建。 (一)参照智慧地球的设想获

18、取涉税信息 传统税收管理模式下,涉税信息主要来自于纳税人提供的各类申报表、财务报表及其他基础资料,但信息管税对涉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前文所述智慧地球的设想,涉税信息的采集可以扩展到纳税人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虽然现有互联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能完全达到智慧地球的理想状态,但仍然可以按照这种思路拓宽涉税信息采集渠道,逐步编织一张涉税信息采集网。按此构想,可以从如下渠道获取涉税信息:通过在纳税人生产设备或生产经营环节安装感应器获取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通过搭建信息交换平台,获取公安、国税、房产交易等第三方部门的管理信息;从金融部门获取纳税人的资金流动信息;从会计师事务所、

19、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部门获取纳税人的第三方认证信息;利用互联网的海量数据,借助搜索引擎工具,实现网络数据的自动采集,如二手房网的楼盘交易信息;通过提供纳税服务的方式,从纳税人方获取相关信息,例如,通过向公众开放发票真伪查询的方式,获取假发票的出票点信息,等等。 (二)按照商务智能的实现方案加工涉税信息 按照前文商务智能的体系结构,分为数据仓库搭建、利用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利用信息系统为用户直接提供专题分析结果等三个层面。本文将借鉴这种BI的实现方案来加工涉税信息,最终实现税收智能TI. 1、税收数据仓库搭建。 税收数据仓库是信息管税的基础,它的构造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

20、务,要从前端各个征收系统、外部信息交换系统以及历史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清洗、转换和加载后,形成主题数据存储于数据仓库中备用。具体来说,税收数据仓库分为如图2.1四个层次结构。 其中:(1)源数据层,也可称作操作性数据层,是整个数据仓库的基础,提供了整个系统最原始的数据。包括来自综合征管系统、发票开具系统和其他前台征收系统的数据,以及历史征管数据和从第三方获取的相关数据。(2)过渡层,用作数据转换,是通过数据抽取、转换、清洗和加载的过程,从源数据库中抽取该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对其进行检验和清洗,并根据数据仓库设计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和加工,装载到目标数据库中。(3)数据提供层,

21、是数据存储和前段分析工具的桥梁,能按照用户的要求设计、生成具有多维分析功能的分析主题,以便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发现趋势。它相应前段用户的分析请求,将多维数据传送给前端的分析工具展示。(4)数据应用层,通过B/S或C/S方式将数据展示给前端用户。 对于数据提供层中主题数据的设计要根据风险控制需求来确定。税收业务系统的数据量相当庞大,数据间逻辑关系复杂。以重庆地税的涉税数据为例,分别来自综合征管系统3.0、网上办税系统、网络发票开票系统、货运发票开票系统、个税明细申报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有大约5000张数据表,每年产生约100G的数据量。因此,必须根据风险控制需求确定相应的分析主题,才能进

22、一步确定数据主题的设计。本文从控制纳税人遵从风险、控制税务人员执法风险和优化纳税服务等三个角度出发,确定如下6个主题数据: (1)纳税人主题。包括纳税人登记信息、停歇业信息、税务登记变更信息、税务登记注销信息等与纳税人相关的基础信息。为分析纳税人在行业、注册类型、规模、时间等多维度组合下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及时了解纳税人状态和变化提供信息依据。 (2)税款征收主题。包括纳税人资格认定信息、减免文书信息、税种核定信息、税源登记信息、定额信息、发票使用信息、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务稽查等纳税义务履行情况的相关信息。为分析纳税人纳税申报缴款情况、发票使用情况、偷逃税款情况等税款征缴行为提供信息依据

23、。 (3)税务发票主题。包括纳税人发票核定信息、发票领购信息、发票验旧及缴销信息、发票违规行为等与发票相关的信息。为分析纳税人发票领用行为的合法性提供信息依据。 (4)社保征收主题。包括与社保征收有关的所有属性和行为信息。为监控和分析纳税人缴纳社保情况提供信息依据。 (5)税收收入主题。包括税款入库信息、税收收入计划、欠税等统计数据。为分析税源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收入进度与预测、税收收入与经济指标的关系等提供信息依据。 (6)税务管理主题。把包括涉税文书受理及审批信息、违法违章行为处理信息、稽查信息等与税务管理相关的信息。为分析税务人员的税务管理行为的合法性、时效性、工作质量以及稽查选案

24、准确性、案件执行及时性等提供信息依据。 数据仓库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使用中不断加以完善,许多逻辑属性要待信息管税水平提高和业务系统数据库基本定型后才能继续修改完善。 2、税收数据分析。 税收数据仓库建成后,就可以利用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税收数据进行分析。OLAP侧重于多维的方式展现数据,而数据挖掘则侧重于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为用户提供有价值信息。 通过分析,判断税收收入形势是否正常、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以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顺利进行;客观说明和评价具体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挖掘税收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实现对基层单位管理质量的考核评价,以

25、全面引导和促进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包括基础管理状况分析、申报征收状况分析、行政审批状况、欠税管理和发票管理状况分析等等。此外,针对当前税收管理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还可以开展专题税收分析。 3、税收数据分析结果展现 将涉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呈现给税务人员,帮助税务人员完成税收决策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展现方式:(1)查询。定义查询、动态查询、OLAP查询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2)报表。产生关系数据表格、复杂表格、OLAP表格、报告以及各种综合报表;(3)可视化图形。用易于理解的点线图、直方图、饼图、网状图、交互式可视化、动态模拟、计算机动画技术表现复杂数据及其相互关系;(4)统计。进行平均

26、值、最大值、最小值、期望、方差、汇总、排序等各种统计分析;(5)挖掘。利用数据挖掘等方法,从数据中得到关于数据关系和模式的知识。 (三)以现代税收管理理念为指引利用涉税信息 信息管税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税收管理水平。涉税信息的采集和加工为信息管税打下基础,但只有将加工后的涉税信息应用到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将信息管税落到实处。按照信息管税的总体思路,涉税信息的应用,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前文所述的税收风险管理、管理与服务并重、税收与科技相融合、扁平化管理等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要全面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完成信息的传递。应用状况图示如下: 1、面向税收管理环节的应用 首先,搭建税收管

27、理的信息传递平台。针对目前管理工具欠缺的实际情况,按照风险防范和流程控制的基本原理,结合“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搭建管理决策支持平台。这个平台以广泛采集信息和科学设置监控指标为基础,以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为主线,以自动化的分析和评估为核心,从功能上涵盖数据管理、税收分析、任务推送、绩效考核等内容,从流程上把征收、管理、稽查、监察等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联结起来,形成一个信息共享、角色适配、职责分明、双向反馈、衔接紧密、有机统一的税收管理流水线。 然后,将涉税信息加工的结果推送到税源管理和执法监控的各大工作环节。将税收管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风险的各项业务建立风险特征库,集成到决策支持平台的后台。将数据分析

28、结果与风险特征库进行比对,然后根据风险类别和风险级别,形成重点关注对象、纳税评估对象和税务稽查对象。系统将这些对象和具体的风险点以工作任务的方式自动推送到税收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和税务监察等工作环节,出现在相关责任人的工作平台上。相关责任人收到工作任务后,及时将评估和检查结果反馈到系统中。这样,形成一个闭环的运行流程,保证所有的业务都集成于“生产流水线”上,实现“工作找人”、“信息找人”,达到税收风险防范的目的。 例如,系统分析出纳税人存在申报征收、认定管理、数据质量、催报催缴、税收违章等方面的未完成工作时,先将总的统计结果推送到市区两级领导和业务主办,再以待办任务的方式推送到税收管理人员

29、的工作平台,并以短信、邮件或者其他方式告知纳税人。税管员逐项落实后,将评估和检查结果反馈到系统中。 2、面向纳税服务环节的应用 首先,优化办税流程,搭建征纳双方信息传递平台。对征管业务事项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调整不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管理制度和内部规程,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重新设计和优化税收工作的内部管理程序,切实减少不必要业务流转环节和审批环节,建立职责明确、分工精细的工作流程,解决纳税人办税多头找、多次跑等问题。同时,搭建“一站式”办税终端,终端的形式包括网上办税平台、7*24小时自助办税平台及手机办税平台等。平台将整合现有的申报缴款、网络发票、财务报表、重点税源管理等系统,使得纳税人“一站式

30、”登陆,即可实现网上办税(费)、开具网络发票、查询涉税事项、报送电子资料等功能。 然后,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通过对纳税人的行为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将特征相似的纳税人进行归类管理。然后通过进一步分析明确各类别纳税人需要获取的各类涉税信息。最后借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推送功能,将前期分析出需要向纳税人提供的各类信息,以即时信息的方式推送到办税平台,一次性告之相关催报催缴事项、欠税提醒、最新政策法规、服务承诺等信息,做到“一句话服务”。有效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此外,涉税信息的分析结果还可以用于税收收入预测、税务机关内部绩效管理、税收征管工作状况分析等环节。 综上,前文所述信息管税体系搭

31、建完成后,原本自下而上汇报式的工作模式将被打破,逐步形成自上而下指挥式的税收工作模式。在市局层面形成一个涉税信息分析利用的核心团队,然后借助信息工作平台将工作任务直接推送给前台人员,缩小了市区所三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逐步完成科层式向扁平化机构设置模式的演变。所以说,信息管税伴随的将是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转变。 三、信息管税有效实施的配套措施 (一)建立信息管税工作质量管理制度 为确保信息管税工作能够有序且高效运行,要配套建立相应的制度,明确各环节工作职责和要求。首先,对各个岗位的权限和职责进行定位和明确,使各部门能够规范地设置岗位、分配人员、派发工作。特别要对税收管理员工作

32、职责进行合理分类,以管户为主改为管事为主,突出对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目前税管员管户制中存在的管户太多、管理粗放、权力集中、执法风险太大等问题;然后,对工作流程的启动、流转以及反馈提出具体的约束,对各级部门、各个岗位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使得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传递工作信息,确保互动机制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最后,对信息管税平台的日常运行情况制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按月或按季对各部门、人员进行量化考核,真正做到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以实现对组织、个人的实时监控和绩效自动考评,提高服务、管理和执法的效

33、能。 (二)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信息化建设部门要高瞻远瞩,科学搭建信息平台,实现税收业务手段上、方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引领税收业务的发展。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在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尽快完成核心征管系统、纳税人涉税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第三方数据交换系统等四个信息系统的建设,科学搭建数据仓库。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引入诸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的信息技术,还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将信息化终端延伸到更加广泛的空间。例如,通过网络连接,将税务信息系统的终端延伸到银行和电信运营商搭建好的网络平台和终端,提高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高效性,为纳税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此外,要着重加强数据和网络安全建设,认真落实运维

34、工作规程,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有效。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通过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和竞赛,积极培养征管和信息化专业人才。建立税收征管、信息化、纳税评估等不同类别的专业人才库,实行分类管理。结合岗位的专业特点和管理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管理员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制约、激励机制,加强绩效管理,探索能级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适应信息管税工作要求的干部职工队伍。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积极引导各单位将专业人才配置到重要岗位和重点税源地区。特别是做好基层税管员的配置,优先保证对大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以及

35、城区等重点税源户的监管需要,将管理重点放在税源流失风险较大的环节和领域,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四、结语 从长远来看,信息管税是税收管理工作思路的重大变革,必将对税收管理理念、制度机制、业务流程、资源配置等产生重大影响。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继续由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可以相信,信息管税作为税收征管改革的新思路,对未来的税收工作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董晓岩。基于信息管税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J.当代经济管理,2010,(1)。 2李林军。信息管理促进税收事业发展J.中国税务,2009,(11)。 3葛元力。流程再造理论在

36、税收管理领域的应用J.税务研究,2003,(2)。 4董晓岩。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管理的基本框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3)。 5钟明。商业智能系统研究与设计D.重庆大学;2007年。 6韩守忠。银行商业智能系统研究与实现D;安徽大学。2006年。 7雷炳毅。实践税收风险管理,推动税源管理科学化J.2009,(2)。 8周长恒,刘燕。探索扁平化管理体制下的税务信息化工作J.税务纵横,2003,(2-3)。 9刘保林。数据大集中促使税收管理方式转变J.中国税务报,2008,(009) 10闽丽男,高新亮。推开数据大集中这扇门J.中国税务报,2006,(009) 作者单位: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信息管理中心 周梁刚信息中心/主任 江朝敏信息中心/主任科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