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融资计划书范本.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756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融资计划书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公司融资计划书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公司融资计划书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公司融资计划书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公司融资计划书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融资计划书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融资计划书范本.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商业计划书案例网XXX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零一五年五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11.1 项目概况11.1.1 项目名称11.1.2 项目性质11.1.3 项目申办单位11.1.4 项目简介11.1.5 项目建设地点31.1.6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31.1.7 项目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41.1.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1.1.9 经济指标5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61.2.1 编制依据61.2.2 编制范围71.3 结论及建议71.3.1 结论71.3.2 建议8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92.1 项目建设背景92.1.1 兰州市教育资源缺乏92.1.2 兰州市经济发展良好,受教育需

2、求增加112.1.3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鼓励开办民办院校132.1.4 XXX中学教育资源丰厚162.2 项目建设必要性172.2.1 响应政府关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鼓励民办院校的政策172.2.2 顺应安宁区教育事业发展要求182.2.3 促进兰州市教育均衡发展192.2.4 改善兰州市教育环境,提升兰州市教育水平202.2.5 提高学生素质文化水平,为私立学校的教育模式发展提供参考21第三章 市场分析243.1 学龄人口趋势分析243.2 生源总量分析253.3 兰州市办学能力现状分析253.4 需求分析结论26第四章 项目规划与建设规模274.1 项目规划27

3、4.2 建设规模284.2.1 建校规模284.2.2 建筑内容及规模29第五章 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355.1 项目选址355.2 场址主要建设条件365.2.1 地形地貌365.2.2 气象水文375.2.3 教育资源375.2.4 产业环境385.3 基础设施配套条件385.3.1 供水385.3.2 供电395.3.3 交通39第六章 建设方案406.1 设计依据406.2 基本要求416.3 功能分区416.4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426.4.1 自然条件426.4.2 建筑方案设计42第七章 总图布置与公共工程497.1 总图布置497.1.1 总图布置原则497.1.2 总体规划构

4、思507.1.3 总平面布置507.2 公用工程547.2.1 无障碍547.2.2 给排水557.2.3 供电567.2.4 综合布线59第八章 项目管理608.1 项目管理总则608.2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及主要任务608.3 项目建设管理内容628.3.1 工程监理628.3.2 质量管理628.3.3 进度控制638.3.4 资金管理638.3.5 合同管理648.3.6 项目协调648.3.7 竣工验收658.3.8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658.4 工程招标658.4.1 招标范围658.4.2 招标方式668.5 项目实施进度66第九章 卫生、健康及安全689.1 卫生689.2 健康

5、699.2.1 身体健康699.2.2 心理健康709.3 安全729.3.1 安全与卫生的因素识别729.3.2 防范措施72第十章 消防、环保、节能及绿化7610.1 消防7610.2 环保7610.2.1 环境保护措施原则与标准7610.2.2 主要污染源7810.2.3 环境保护措施7910.3 节能与节水8210.3.1 依据与原则8210.3.2 节能节水措施8310.4 绿化86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管理团队8811.1 组织机构8811.2 师资队伍89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112.1投资估算范围和依据9112.1.1 投资估算范围9112.1.2 投资估算依据9112.

6、2 项目投资估算9212.2 资金筹措94第十三章 财务预测9513.1 财务假设9513.2 财务预测9513.2.1 收入预测9513.2.2 成本预测9613.2.3 利润预测9813.3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913.3.1 财务现金流量表预测9913.3.2 财务现金流量分析10013.3.3 总投资收益率10013.4 财务评价100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10114.1 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10114.2 提升学生素质文化水平10114.3 部分解决社会就业问题102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10315.1 结论10315.2 建议103中国商业计划书案例网第一章 项目总论1.1 项目概况1.1

7、.1 项目名称1.1.2 项目性质1.1.3 项目申办单位1.1.4 项目简介1.1.5 项目建设地点1.1.6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1.7 项目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1.1.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1.9 经济指标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2.1 编制依据1. 国家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2. 国家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3. 财政部关于免征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关政府性基金的通知4. 国家有关学校建设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5. 公共建筑设计规范;6. 公共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0. 中华人民

8、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1. 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2. 国家计委2002年1月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3.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4. 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5. 当地基本建设有关规定;16. 其他设备依据询价确定。17. 项目建设单位、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1.2.2 编制范围项目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评估、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等方面。1.3 结论及建议

9、1.3.1 结论1.3.2 建议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兰州市教育资源缺乏 当前,兰州市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全省教育中心地位不断提升,外地来兰州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城市四个主要区域流动人口子女已达到14.4万人。但是,市教育体系的建立跟不上城市的发展,主城区学校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开发,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兰州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有83所,在校生约67000人,平均班额约53.3人,每位学生平均占有教学面积仅4.74平方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活动场地总面积204405平方米,平均每位学生占有活动面积仅4.18平方米。进城务工人员

10、随迁子女大量增加,住宅小区学校配建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城区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与省标规定生均占地面积11.4平方米对比,差距较大。截至去年底,兰州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有教学班1918个,实际缺额234个。按照这一数据,兰州市需要新建24个教学班的学校10所。兰州城区小学平均班额达到53.3人,而省标规定班额不超过45人,“大班额”现象突出。按照全市城区统计,全市的小学大班额占72.2%,其中45人至55人的大班额占29.9%,5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占42.3%;全市的初中大班额占42%,其中51人至60人的大班额占32.5%,61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占9.53%。小学班额达标率27.8%,初中

11、班额达标率58%,小学、初中班级人数超标的情况严重。项目选址点兰州市安宁区的教育资源也是极其匮乏,亟待改善。2012年全区共有中小学33所,在校生25244人,其中小学生12101人,初中生8106人,高中生5037人。中小学占地面积36.7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9.43万平方米。全区小学占地和校舍分别能容纳7602人和9885人,实际分别超负荷安排学生4499人和2216人,超标率分别打7.2%和18.3%。安宁区基础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基本建设规划方案中预计全区总人口(包括流动人口)到2015年会达到35万人,到2020年会达到40万人。按照全区学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学前三年占3.5

12、%、小学六年占7%、初中三年占3.5%、普通高中三年占2.5%进行测算,中小学校按照1.5-2万人设置1所小学、2-3万人设置1所初中,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24个教学班,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规模不少于18个教学班,班额不超过50人进行测算。东片区小学办学规模要达到108个教学班,容纳4860名学生,初中办学规模达到42个教学班,容纳2100名学生;中片区小学办学规模要达到240个教学班,容纳10800名学生,初中办学规模达到120个教学班,容纳6000名学生;西片区小学办学规模达到54个教学班,容纳2430名学生,中学办学规模达到36个教学班,容纳1800名学生,而目前安宁区的教学班级远远没有

13、达到这个标准,教学资源缺乏的现象严重。随着单独二胎计生政策的放开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主城区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旺盛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教育面临的形势严峻,要解决这些困扰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未雨绸缪,超前规划,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教育资源,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2.1.2 兰州市经济发展良好,受教育需求增加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甘肃省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兰州市占地面积140公顷,下辖有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到2014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66.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3万人。近年来,兰州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地区生产总值持续

14、增长,201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2378元。图2-1 兰州市生产总值及增长率随着兰州市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持续提高,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30元,比上年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236元,比上年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67元,比上年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297元,同比增长18%。图2-2 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图2-3 兰州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兰州市稳定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兰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呈

15、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为兰州教育消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高,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得兰州市迎来了振兴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大好机遇。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兰州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应领先于经济的发展,以发挥出引领、促进的作用。2.1.3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鼓励开办民办院校(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密集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

16、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安全工作条例等等,这些法律法规显示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怀,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也约束了教育事业的规范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99)9号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17、鼓励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文件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2)鼓励开办民办院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指出,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国家鼓励民办院校的发展,对于民办院校的创立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

18、也指出,要建立和完善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把民办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明确提出: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甘肃省政府对民办教育也高度重视, 2015年4月3日,甘肃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甘肃省民办教育专家库推荐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为加快我省民办教育发展,完善治理体系,推进内涵建设,促进我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甘肃省教育厅决定组建“甘肃省民办教育专家库”,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民办教育专家人才队伍。专家库的主要职能是,为民办教育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开展民办学校的检查和评

19、估;组织和指导民办学校开展教研工作;组织和开展民办教育培训和调查研究,为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决策支持。2015年5月,兰州市教育局2015年省市政府为民兴办实事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公布,最重要的实事是兰州市今年将在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兰州新区通过新建、住宅小区配建、迁建、改扩建等途径新增8000个学位,并为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三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6492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从国家和甘肃省政府的政策导向可以看出,教育多元化将成为我国教育体制的主要方向,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彰显,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20、也进一步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2.1.4 XXX中学教育资源丰厚 XXX中学拟选择的校址位于北京实验二小兰州分校附近,拟选择的校区交通便利,周围商业设施齐备,适龄学生众多,为学校开办创造良好条件。学校资金实力雄厚,XXX中学投资的企业包括甘肃口正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兰州琛然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甘肃巨金投资有限公司,每年可为学校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保证学校各方面的教学资源能够获得充足的供给。学校校董冯琛然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是兰州琛然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有过多年从事大学教学工作的经验,也曾创办过培训机构,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管理经验。另一位校董是甘肃巨金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曾

21、经从事过营销、金融、餐饮娱乐、酒店、进出口企业等多个领域的管理工作,担任过企业经理,也创办过私营企业,善于进行资本运作,具有强烈的开拓创造精神和超前意识,具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两位校董的经历从学校教育和资金支持两方面保障了学校能够顺利、良好的开展。学校的主要领导均系高等院校毕业,且均具有多年高校的工作经验,熟知学校的工作流程,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有深刻的见解,多学生的心理也有深刻的认知,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学校的健康开展将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总之,学校无论从资金还是师资力量老说,均拥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保障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健康开展。2.2 项目建设必要性2.2.1 响应政府关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鼓

22、励民办院校的政策项目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99)9号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鼓励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政策要求,为适龄学生提供全面素质教育的各方资源,保障适龄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均得到充足的发展。项目还响应甘肃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精神,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指出,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投资办学,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各级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

23、单位和个人,可以采取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等措施对民办学校予以扶持,也可以委托民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任务,并按照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新建、扩建民办学校,应当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鼓励金融机构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项目通过自筹资金和利用社会资金筹办学校开设费用,并且聘请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来负责管理学校的日常经营,项目积极开展民办教育事业,响应国家以及甘肃省政府关于推进多层次教育体系建设,鼓励开展民办院校的政策。2.2.2 顺应安宁区教育事业发展要求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安宁

24、区是甘肃省首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9个县域之一,也是兰州市首个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县。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事业的基础民生功能、文化提升功能和促进社会转型功能,把安宁区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新城区,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切实增加新的教育资源,满足全区适龄人群就学入园需求,安宁区人民政府特别制定了安宁区基础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基本建设规划方案(20132020年),明确指出未来几年的学校建设以及学校布局方案,为安宁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项目的开展顺应了安宁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提供优质的教育资

25、源,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满足适龄学生的就学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为把安宁区打造成“宜居宜学”的新城区做出贡献。2.2.3 促进兰州市教育均衡发展(1)服务类型的供需均衡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竞争的加聚,各个工作岗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居民对教育程度的重视逐年加大,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很多家庭需要在事业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与时间,而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对子女进行督促和辅导。项目能够解决这部分人事业与培养子女两不误的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2)学校开班数量的供需均衡截至去年底,兰州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有教学班1918个,实际缺额234个。按照这

26、一数据,兰州市需要新建24个教学班的学校10所。项目的开展能够加大教学班的供给,缓解兰州市学校开班数量供不应求的矛盾。兰州市九年义务教育已经达到普及,但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仍未突破90%,还有近4000学生未能进入高中学习,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财政困难,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办高中来满足升学的需要。项目的开展能够部分弥补因学校不足而导致学生不能升到高中的问题,协助政府办好教育。2.2.4 改善兰州市教育环境,提升兰州市教育水平(1)改善教育环境当前,兰州市“大班额”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总量不变而学生数量增多,削弱教学效果;班额过大,课堂调控难度大,不利于师生互动,更不利于

2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负担过重,批改作业的次数、认真程度大打折扣,也很难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订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学生人数多,教师只能集中在讲台上授课,难以做到课后辅导,教师讲课费力,学生听课吃力。不良的教学环境,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高效的学习,也影响了兰州市素质教育的发展,改善教学环境成为兰州市教育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本项目的建设,以合理的设计建设优美的校园,能容纳中小学生共约1200人,将有利于缓解兰州市教育紧张的局面,缓解大班额现象,有利于提高兰州市教学基础水平,改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提高。(2)提升教育水平当前国家对公办中学实行划片入学,同时

28、在各中学间实行管理及师资力量的调配,实行捆绑式管理,促进各校间的均衡发展和共同提升,严格禁止举办超标准豪华学校,不得将学生参加培训与入学挂钩,各学校不得擅自跨区域招生,力求把每所学校办成人民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这种模式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了各公办学校的均衡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对教育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成为更多人的追求,人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选择更多的优质教育品牌,而这一诉求,在公办学校显然得不到满足,人们对优秀的民办教育品牌寄予了更高的厚望。民办教育品牌的树立,将有利于带动公办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区域整体教育水平

29、的提升。本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建设XXX中学,配以高标准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将以高质量的教育树立起兰州市中学的优秀品牌,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提升兰州市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2.2.5 提高学生素质文化水平,为私立学校的教育模式发展提供参考目前,大多数民办院校还未形成特质化的办学模式,我国民办院校的教育还将面临更多挑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厘清和解决。微观层面而言,要想从过去以规模“论英雄”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变成以“质量求生存”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是一个关乎民办教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转变。民办院校只有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现由规模扩张型向内涵式发展型转变,由趋同化办学向特色化办学转变,才能真正提

30、高办学实力,赢得社会的认可和青睐,进而争取到政府进一步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合力助推民办院校走上一条竞争力较强、质量过硬、口碑良好、特色鲜明的永续发展之路。项目采用内涵发展模式办学,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中心。师资方面:努力创造有利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利用和优秀人才成长有效机制,建设一支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政工队伍。学生培养方面:项目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文化教育上学校实施小班教学,配备高水平师资,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学校完善各项体育设备,配备专业体育老师,合体安排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还配备有美术、音乐、舞蹈等

31、专业老师,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兴趣诉求,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学校极其看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招聘专业心理导师,组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及时为学生处理心理障碍,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管理方面:构建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逐步形成了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干部听课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质量月和常规教学检查制度。这五项制度形成了一套符合校情、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大大提高学校各方面的素质教学质量。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文化水平,创新办学模式,为其他民办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第三章 市场分析3.1 学龄人口趋势分析根据兰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

32、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361616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 314246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73699人,增长15.07%。年平均增长率为1.41%;全市常住人口中,10-20岁人口占比约为6.85%,共42.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20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个百分点,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年均下降0.4%。据此推算,未来10年,兰州市的学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呈现逐年略微下降的趋势,但其总数将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表3-1 兰州市20102019年学龄人口变化及预测项目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

33、9兰州市人口数(万人)361.6 366.7 371.8377.0382.3387.6393.0398.6404.2 409.8学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6.85 6.80 6.76 6.71 6.66 6.61 6.57 6.52 6.47 6.43 学龄人口数(万人)24.77 24.9425.13 25.26 25.46 25.62 25.82 26.19 26.27 26.35 3.2 生源总量分析根据前述推算,截至2020年初兰州市学龄人口将达到26.35万人,比2010年增长6.00%;按照初高中学生年龄为10-20岁,入读率保持95%的目标计算,初高中生源数将达到25.03万人。

34、目前兰州市初中在校人数13.91人,高中在校人数11.54万人,按此增长速度计算,截至2020年初兰州市初中在校人数将达到14.21万人,高中在校人数将达到12.20万人,按初中每班人数70人,高中每班60人推算,初中需要2030个班,高中将需要1923个班,共需3953个班。3.3 兰州市办学能力现状分析目前兰州市初高中总人数为25.62万人,各中学基本达到饱和状态。这与未来需求的26.35万人还有近万人的差距。目前兰州市初高中学校共计192所,办学规模总班数约为3840左右,与未来需求的3953个班还有一定差距。且大部分学校集中于城关区,而项目所在地安宁区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校设备设施较

35、差,无法满足该地生源需求。3.4 需求分析结论通过对学龄人口、生源总量的分析,兰州市学生生源总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大部分城镇家庭已步入小康生活,舍得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加之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教育,使得大部分兰州家庭愿尽力供子女到教学条件较好学校就读,尤其对于办学质量和办学环境较差的安宁区家庭来说更是如此。加之兰州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外吸引力的持续增强,外来人口将大幅度增加,这些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也将增加兰州市教育资源的承载,将进一步使兰州市办学需求大幅度增加。可见:目前兰州市中学办学规模与未来的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本项目建设的学校,将拥

36、有丰富的生源。第四章 项目规划与建设规模4.1 项目规划本项目拟在安宁区建设“XXX学校”。由甘肃口正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兰州琛然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巨金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办学性质为“民办”,办学层次包括初中和高中,以将XXX中学建设成为甘肃省资本投资最大、基础设施最完善、师资力量最强的具有省内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寄宿式完全私立中学为目标,并着力培养学子的综合素质,为其提供未来就读国际知名学府的机会。鼎州中学结合本地实际,结合兰州树人中学、东方中学、广西玉林第三中学等私立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来确立办学方案。在教学条件上,本项目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流的教学设施,凝造良好的

37、教学环境,建设高标准的生活设施,创造舒心的生活条件。在教学管理上,积极学习国外先进中学管理方法,拓展办学空间。同时使国际班学生早日接触适应国外高校生活。选派具有丰富教学与管理经验的优秀中青年教育教学行家担任学校管理工作,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升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比例。在特色教育上,突出艺体特色教学,把音乐、美术、体育教学作为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渠道,与甘肃省内知名学校开展学术交流和体育运动交流,定期投资组织市一级的各类活动比赛;突出信息化、数字化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生管理上,学生教师全部实行住宿制,并配有千人级

38、别的室内礼堂和自选食堂。生活区建设以园林设计为主,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和老师的生活需要;对学生实行“严而有序,严而有格,严而有爱”的严格管理模式,对农村学生实施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并定期评比奖学金,让更多的农家孩子享受到低价高质的中学教育。4.2 建设规模4.2.1 建校规模1. 设计依据前述分析表明,项目建设地区域内生源丰富,为建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国家对中小学办学的相关规定,依据“稳健发展、预留空间”的指导思想,设计建校规模。2. 招生规模。该项目计划规模为在校学生1200人,目标分五年来达到。第一年(2015年)在校学生200人,第二年(2016年)在校学生500人,第三年(2017

39、年)在校学生850人,第四年(2018年)在校学生1000人,第五年(2019年)及以后在校学生保持在1200人。4.2.2 建筑内容及规模1. 规划面积。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师范学校及城市一般中、小学校舍规划面积定额”中规定,中学1830班的,生均面积1316平方米,本项目规划初高中各20个班,共有学生1200人。 考虑一定的扩容和预留空间,本项目总规划用地62亩。1. 规划面积根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划设计。表4-1 主要房间使用面积指标房间名称按使用人数计算每人所占面积(m2)小学普通中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普通教室1.101.121.371.37自然教室1.57史地教室1.802.00

40、2.00美术教室1.571.802.842.84书法教室1.571.501.941.94音乐教室1.571.501.941.94舞蹈教室6.00语言教室2.002.00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1.571.802.002.00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附属用房0.750.870.950.95演示教室1.221.371.37合班教室1.001.001.001.00表4-2 项目建设内容建筑物名称结构单价(元/m2)占地面积建筑面积(m2)教学楼框架2000 4080 16320 科技楼框架2000 2040 8160 图书馆及艺术中心框架2000 600 1200 体育馆(礼堂)框架2300 900 1800

41、行政办公楼框架2000 600 1200 教室公寓框架2300 525 2100 学生宿舍框架2000 1642 6566 食堂框架2000 500 1000 医务室框架2200 400 400 大门框架1700 200 200 体育场混凝土塑胶1000 1200 1200 绿化300 28668 合计41354 40146 2. 建设内容。(1)大门、值班房等约200平米。(2)教学楼:16320平方米,教室60间,厕所、楼道,楼梯配套,及适当预留;(3)图书馆及艺术中心:1200平米,藏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等,厕所、楼道,楼梯配套,及适当预留;艺术中心含礼堂、小间活动室10间,艺术

42、教室6间,卫生间、教师休息室1间,保管室4间,厕所、楼道,楼梯配套,及适当预留;(5)科技楼:8160平米,学科实验室8间,计算机室2间,保管室6间,准备室4间,电教中心教室4间,阶级教室、大会议室800平米,厕所、楼道,楼梯配套,及适当预留;(6)办公楼:1200平米,含职员、干部、学生社团活动室、心理中心,厕所、楼道,楼梯配套,及适当预留;(7)学生宿舍楼:6566平米,宿舍共计300间,厕所、楼道,楼梯配套;(8)医务所:400平米;(9)体育场1200平米;第五章 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5.1 项目选址1. 场址地点:本项目选址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西路黄家滩村。2. 地理位置安宁

43、区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为兰州市西北郊区,地处东经1033410347,北纬36053610。东起九洲台白梁子一线与城关区相接,西至虎头崖与西固区毗邻,南临黄河与七里河区、西固区隔河相望,北依群山与皋兰县接壤。东西长19.6公里,南北宽2.7至7公里,是丝绸之路必经地之一。图5-1 校址地址图3. 场址占地面积总规划占地62亩。5.2 场址主要建设条件5.2.1 地形地貌 安宁区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缓,呈马鞍形,形成狭长河谷平原 安宁平原。海拔1517.3米至2067.2米,相对高差550米。安宁区总面积86.79平方公里,是兰州市城区内可供连片开发利用土地最多的唯一区域,有可开发利用土地约2.2

44、4万亩。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的各园区都有上千亩的可开发利用土地,其中沙井驿工业园可利用土地面积约400公顷,生态农业园可开发利用土地约320公顷。5.2.2 气象水文 安宁区属中温带气候区,内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年降水量349.9毫米,年蒸发量1664毫米。年平均气温8.9摄氏度。年日照2476.4小时,无霜期171天。主要自然灾害有霜冻、冰雹和风灾。5.2.3 教育资源 安宁区是甘肃省高科技经济文化区,区内有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甘肃政法学院等17所大中专院校,有省农科院等2所科研机构,有各类科技人才3

45、万余人。截至2011年,辖区有24所小学,16所普通中学,2所职业中学。“两基”工作于1994年达到国家标准。5.2.4 产业环境安宁区是蔬菜、水果生产基地,耕地面积最多时达35450亩,其中蔬菜地11536亩,园地23916亩。蔬菜总产量9359万斤,栽培品种达100余种。其中十里店小韭、灯笼辣椒、安宁刺瓜列入中国优良蔬菜品种名录。安宁区盛产蜜桃,是全国闻名的四大蜜桃生产基地,素有“十里桃乡”之美誉。安宁区努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花卉、食用菌、食用仙人掌为代表的特种种植业;以反季节、多茬口栽培为代表的市场型农业;以东北梅花鹿、肉鸽、观赏鱼等为代表的特种养殖业;以河湾辣椒、红艺村桃子种植为代表的产业化农业,有效促进了全区农牧业的生产,蔬菜产量基本稳定在6000万斤,水果稳定在700万斤,肉、蛋、奶稳定在120、160、23万斤的水平,基本做到了产量增加、结构多样化。5.3 基础设施配套条件5.3.1 供水校址所在地已有自供水排水网,仅只需适当完善即可自建学校供水排水系统。5.3.2 供电校址所在地已完成通电,只需适当改建即可满足学校供电需要。5.3.3 交通 安宁区是陇海、兰新、兰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