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润表的分析.docx(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利润表的分析(一)一、先说一个大概要想能对利润表展开分析,自然要弄明白:(1)编制该表的原理、基础有哪些。(2)该表的组成要素或项目是些什么,怎么编排的。(3)该表能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定量信息,定量信息的加工整理,能得出什么样的定性式的结论。(4)利润表在整个报表体系中与其它报表之间有无关系,如有,尽可能“有话请讲当面”。(5)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6)利润表中的常见陷阱。二、阅读理解利润表的一些准备工作(1)利润表是三个会计假设的产物。这三个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权责发生制。这是理解利润表必须具备的理论涵养,三个假设中的前两项,大家可以查一查一般的教科书就行了,这第三个假设得单独列出来,
2、因为它太重要了,后面还要经常用到它。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简称为应计制。它是确认收入、费用的一种标准。标准的内容:以权利的应收和责任的应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更平白地说,是这样的;凡属于本期已获得的收入,不管其款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属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问款项是否付出,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为了对这段话印象更其深刻,我们否定式的表述它,有: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已经在本期收到,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凡不应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便款项已经在本期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费用。总之,权责发生制的着眼点关注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归属期,而不是款项的收付期。你在心中默念这几对
3、账户:应收对预收,待摊对预提,可能对权责发生制有一个更好的背景理解。(2)配比原则与利润表的格式配比原则的谚语表达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然,如此表达,不能作为科学的定义。会计准则对配比原则的表述为: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数学上可表示为:收入(T)费用(T)=利润(T)。T表某一时期。如果说上面的表达还是僵硬难懂的话,我尽己所能,再表达一次。配比的含义是:当其项营业收入已经在某一会计期间被确认时(成果),所有与赚取该营业收入相关的成本(耕耘)均应在同一会计期间转为费用,以便与营业收入配合而
4、正确地计算损益。简言之,要报成果,得报努力。配比原则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是怎样体现的呢?主要从两层意义上进行配比原则的贯彻。一是从因果关系上强调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如果认定某项收入和某项成本存在因果关系,则在确认该项收入时,直接将该项相关成本转列作费用,并往往生成一些有意义的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单从名称上看,就明白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中国人命名,哪有不顾字义的呢?它们的配合,还可以生成其他有意义的指标主营业务利润。二是从期间角度强调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凡无直接因果关系可循,又无预期未来经济效益可作为分摊成本之依据者,则已耗成本应在发生期间立即转为费用。这样,这种
5、费用在期间的意义上达到了同收入的配合,也因此之故,这种费用也叫期间费用,典型的期间费用有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配比原则在利润表上又如何体现呢?它的体现在利润表的格式上。利润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单步式,一种是多步式。单步式利润表,其意思是说,利润是一步计算而得。归扰所有收入,归扰所有费用,然后,来它个一步之差,得到利润。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强调一次期间配比。多步式利润表,其意思自然是指利润的计算要靠多步的计算才能完成,它先进行收入与成本的因果配比,再进行期间配比,这样,你看到的多步式利润表上就有一些代表运算步骤的数字,你可否作一点区分工作:哪些是在进行因果配比?哪些是在进行期间配比?(3)关于单步
6、式和多步式利润表的一些评价单步式利润表,有人认为,它具有简化的优点,比多步式利润表更具现实性,在单步式利润表中,在所有费用被减去之前,未出现任何列作利润的项目,这也就是说,所有的费用对于收益而言都是同等重要的,从而避免了某项费用会导致某项收益的观点。单步式利润表的优点,有人认为那构不成优点。多步式利润表,较之于他,就显出有优越性,它对构成利润表的项目用配比的眼光进行了适当的编排,渗入了主观努力的成份,生成一些有意义的中意性信息,这比单步式利润表只提供一个最终的净收益指标,信息量自然要丰富得多。也有利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相应项目的比较分析。不过,为避免混淆,利润表上的一些中间性指标,往往
7、都加上不致使人误解的限制词,再多步计算利润,不要掺杂进“序”的观点进来,认为收入、费用的发生有先后顺序的问题,那是错误的。这一点,确不如单步式利润表。(4)损益满计观点在利润表的分析中,流行一种剔除噪音的处理。噪音,当然妨碍人的健康,这里,可比喻为妨碍人对利润表的健康分析,这到底是一回什么事呢?要答复这个问题,得对损益的计量观点有一个认识,在会计上,损益的计量有两种观点。观点一:损益计算的当期营业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本期损益的确定仅仅包括当期由营业活动而产生的损益。在前期发生的损益以及不是由营业活动所发生的损益(如非常损益)均不得进入损益表,参与本期损益的计算。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报表阅读者感兴
8、趣、最为关切的是,企业管理者在其可控制的范围内,运作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如果将发生频率低、偶然性强的损益也纳入损益的计算中,除非另作分析,看不出企业正常的经营成果,比较判断工作也就难以展开。观点二:损益计算的满计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所有在本期确认的损益项目,不论其是否发生于本期(如前期损益调整),也无论是否为非营业外项目(如非常损益),均应进入利润表,参与利润表的计算。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营业与非营业,本期与前期的划分是人为的,如果坚持当期营业观,容易使人人为地进行于已有利式的区分,调节本期损益。满计观点,一网打尽所有损益,管你是黑猫白猫,少了分类的麻烦。我国的损益表是采用损益满计观点编制的,
9、有了这份准备,现在可以回答,利润表的分析中,剔除利润中的噪音是这样一件事:剔除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说得更明白些,在进行利润表的分析时,将损益满计观编制的利润表调整为当期营业观的利润表。这种调整技术,在会计上是很常见的,如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沟通,就有调整方面的问题。三、准备工作的一份应用五个一工程“五个一”工程是中宣部为提供健康精神食品而开展的一次大范围内全民生产活动,其积极意义的肯定方面是不言而喻的,这里的“五个一”工程,也有同样的意义。(1)一场挨骂(2)一个例题(3)一番评价(4)一点注释(5)一点交代(1)一场挨骂某年的全国性会计考试中,有一道题目,要求学生用现收现付制对
10、9个小题进行账务处理。学生步出考场之后,口出怨言,因为他们从没有接触过以现金制的观点来对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经验,始终是在权责发生制的环境下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作为老师的我,除了承受怨言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但我心中还是有自己的主意的,待学生的怨言稍息之后,我会作一些解释性的工作,深信,相逢一笑泯恩仇。(2)一个例题使人挨骂的原题记不清了,但那个原题的模样还记得住,仿一个吧。如下:业务:某月份、某企业现销50000元付上月电费(厂部)5000元赊销7000元销售,上年已收货款10000元收客户预付款5000元收回客户的欠款20000元预计本月发生于短期借款上的利息1000元预付一季度的设备租金18
11、00元支付本月招待费200元要求:以现金制的观点对上面的业务给予账务处理。(3)一番评价这个题目可达到效果:应计制和现金制究竟关心的是什么权利、责任的归属、现金的收付;往深一点地说,他们涉及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希望敲个警钟。(4)一点注释权责发生制现归为会计假设一类了。(5)一点交代一定要明白,你在什么环境下开展你的会计行为,回想科目表,回顾一些含应收、预收、应付、预付的会计分录,你会明白一些道理的。四、利润表项目的逐项阅读肤浅的利润表上收入源的构成及解读。收入源有四个部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分别解说如下:主营业务收入望其文而揣其意,这是一个主体的经常
12、性、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主体的赚钱能力如何,前景怎么样,当然得看主要业务的情况。主营业务收入,往往因行业不同而有差异,如商业,主要得自商品的销售,银行则来自其贷款而成的利息收入,也可能风水轮流转,因时而动,从前的主营变为非主营,或反之,如企业的临街门面出租的收入可能就由原先的非主营变为主营。再如,老百姓恨之入骨的贪官的收入结构,也是好例子。其他业务收入首先要声明,其他两字用得不是很到位,若不是“业务收入”后缀配合,容易起误会,因为其他两字给人的理解是“除之处”都是什么的含义。事实上,其他业务收入也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一部分,无非较之于主营业务,金额、频率上较“逊色”些,它是指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
13、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投资收益(损失)统而言之,投资收益是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在会计教程,专门有一章,处理这个内容,这章的名称叫投资,以中可以了解到,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各种长短期投资,如股票投资的股利、债券投资的利息,以及按权益法确定的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净利润中所拥有的比例分额。投资,当然也会有损失,若是缺失,负数待之。营业外收入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等。补贴收入按规定实际收到的增值税返还、所得税返还、国家规定的定额补贴以及属于国家财政扶持领域而给
14、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收入的排列解说,先营业,后其他,先主后次,先经常,后零星。而且,对零星、非稳定的收入,后面可能以噪音之名对其进行治理。费用项目的解读。根据配比原则,在我们确认、列报收入的同时,对与之“配套”的成本、费用也要进行确认、列报,以便总结出合理的财务成果。主营业务成本它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这个项目因行业特征而有不同的表现,如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指所销产品的生产成本(车间成本),如商业贸易业,主营业务成本指所销商品的成本(如买价、关税等,但往往不含运费等)。其他业务支出指形成其他业务收入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如材料销售、提供劳务而发生的
15、相关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附注:这个项目不是在利润表中直接显露,而是与其他业务收入联合起来,合并之后以“其他业务利润”的名目填列于利润表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指因形成主要日常活动而应负担的税金,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及教育费附加等。营业费用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和售后服务网点)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费用。但请注意,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如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不计入商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营业费用
16、。管理费用指企业因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所得税指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这里,先笼统的说几句。财务会计和税法,各有自己的目的、行事原则,所以两者在收入、费用的确认时,是有差异的。这样,依财务会计所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就与依税法确认的应交所得税,可能存在差异,即所得税费用不一定等于应交所得税。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鉴于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
17、限。在利润表中有这样一段:“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此减号不要误读为“配比”之意,这两个项目根本不能进行配比,说得更绝一点,它们与任何项目部不能进行配比,因为它们已是“纯”的意义了。利润表的阅读(二)一、多步式利润表上与利润有关的四个估量1主营业务利润这是四个估量中的第一个,两减即得。但这个运算中有一个常常在大众中使用的另一中间指标,即:但这个频繁使用的指标,却是一个难以凭直觉理解的东西。我下面选取一些例子,看看它怎么奇形怪状的。先准备一点东西:在制造业,产品成本因成本按功能分类而限制为其生产成本,直观的说,是生产部门因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消耗,常含“料、工、费”三项。例1 成本、单价未有变化,销
18、量上升,毛利不升反降怪事之一:某企业连续两年的资料如下:单位售价:30元/件成本资料:料+2=12元/件,折旧总额=160000元产销量的变化是:第一年第二年期初存货量06000本期生产量1600010000以件为单位本期销量1000016000期末存货量60000两年的毛利:评:单价、成本(单位一项:料、工),固定成本在两年未有变动,第二年的销售额比第一年增长了60%,但第二年的毛利率比第一年下降了15%。令人费解!请解释!例2 单价、成本无变化,销量下降,可是却通过生产,制造出利润,不妨看下例。单位售价:8元成本资料:料+工 2元,折旧总额 24000元两年的产销量如下:第一年第二年初存0
19、0生量1000024000增长幅度140%销量100008000下降20%末存016000毛利 销量下降20%,而毛利反倒增长11.1%分析与注:上面现象的出现,原因在于对产品成本的确定上,将折旧这种具有固定性质的成本与另一变量产量挂上因果关系,使产品成本中按产量单位来吸收成本,这样,使利润的计算不仅受销量的影响,也受到产量的影响,尤其当产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时,更会带来利润在各个会计期间的转移。例2就有向未来借利润的嫌疑。所以,阅读制造业的报表,一定要关心存货的期初期末状态,保持一份应有的警惕。制造业的报表有值得警惕的地方,哪商业企业的报表中“毛利”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呢?有,商业企业利润
20、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的口径更小,即:主营业务成本 = 商品的进价(如果商品是进口输入,可以还要包括关税等)这样,其毛利的计算中,没有包含运费、仓储之类的费用。你看,定义中的毛利与我们想象中的毛利是不是有差异啊。问:哪个偏大?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材料应付薪酬若要讲得好,下面的“T”账户之间的流动是一份好资料2营业利润它是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兼营业务利润,减去三项期间费用而得,这是从计算角度给出的陈述,如果从分析、管理的角度看,营业利润的高低大小,受兼营业务和期间费用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好多企业,有优秀的主营,但却结果出可怜的营业成果,与费用的管理失控不无关系。3利润总额它是在
21、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非经常性损益对营业利润的调整而得。4净利润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即得。二、信手拈来话指标利润表已呈现出来了,前已交代,会计报表是一种统计资料,你当然可以借助你具备的统计知识涵养,发挥你的主观性,去生成一些能说明问题、符合你需要的指标。如:我们知道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销售税金期费所得税净利将其相对化,我们则可以得到如下一些有意义、能说明问题的指标,如:下面给出中国联通在20022003年,这些指标数据指 标2003年(%)2002年(%)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销售税金率营业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53432594515317194可以看到:联通的毛利率2003年比2
22、002年上升了2%,但营业费用率上升了8%,结果导致销售净利率不升反降了1%。这个例子,我希望达到:指标,有时是各取所需,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给予关注。三、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一个主体利用已有资源获取盈利的能力从两方面来衡量它,是基本的。1从投资规模考察盈利能力这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企业运用资产的能力,也是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进行沟通的一场分析,一个统而言之的指标是:资产收益率 = 利润/资产100%具体应用时,可能改变分子、分母的口径,让彼此之间更具相关性,典型的有:(1)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这个指标,是上市公司要获取配股资格必须考虑的,我国对其规定
23、了相应的及格线,如(2)总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这个式子的分子往往用自税前利润替代,因为利息也是资产运转的成果的流出,这也是财务上往往用息税前利润展开投资效果分析的原因。但指标与将联系起来,一起分析酱结构对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影响,这是后面的杜邦财务体系的基础。3每股收益每股收益 = 净利润年末发行在外普通股股份的加权平均数使用这个指标,注意:净利润是指归属于普通股的净利润,这样才有分子分母口径上的一致,如果发行的有优先股,将优先股股息扣除。如果年度内未发生普通股股数增减变化,则分母就可取用期初数代表,如果年度内发生了普通股股份数的增减变动,可按下式确定分母: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
24、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股数当期新发普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期当期回购普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公式提供的称为基本每股收益,如果考虑潜在普通股的影响,如可转债、认股权证、认股权,则往往要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提醒投资者,每股收益有下降的可能,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稀释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的净利润 /(加权平均发行股份全部具有稀释性证券转换为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每股收益指标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在分析时,可以进行公司间的比较,评价该公司盈利能力,也可以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以了解该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可以进行行业间的比较,以了解不同行业的盈利水平差异。现在的利润表,在净利润项目下,附以“基本每股收益”和“
25、稀释每股收益”。2从产销规模考察盈利能力这个分析的角度往往是借重利润表本身来展开,并辅以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比较来展开。常用的指标有: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将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相互结合起来,可以洞察企业经营上的成本费用控制和定价决策的合理与否,如果若干年的销售毛利率相对固定,但销售净利率逐年下降,则很可能是期间费用失控,也可能是投资损失太大,或存在意外支出,另一方面,毛利率的下降,也不排除是因为原料价格上升或价格竞争所致。太阳最红,长虹取景下表是打民族牌、价格战的长虹,连续四年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指标:9900010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7%15%13%15%毛利率5%3%1%1%净利率三
26、、对盈利信息中的噪音的处理前已交代,利润表是满计观点下的利润表,它有点杂,但要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给予具有公正的评价,并能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则要改造利润表,以体现其真正的功能。让会计报告利润正常化,有些非经常项目应毫不留情的清理出损益的运算过程中,还利润以正常面目。大致说来,非经常项目有:1会计变更会计变更,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先说这两个概念。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纳采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具体原则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所制定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制度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它不同于一般会计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于诸多
27、可选择的会计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估计,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如短期投资在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的情况下,企业到底是按投资总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还是按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折旧是按直线法,还是加速法等,这属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会计政策一般情况下不能,也不应当随意变更,但若因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使得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则应改变原选有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常用类型有:坏账;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所产生的损失;固定资产的
28、耐用年限和净残值;无形资产的受益期;递延资产的分摊期限;收入确认中的估计。2债务赎回损益当利润发生变化时,企业会赎回部分债务,提前清偿债务而发生的收益或损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经济影响,这类损益不论是否列示为特殊项目,均应以非经常性项目对待,在盈利分析时剔除。3所得税调整去除“递延税款”的影响,让“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从分析的角度看,利润尽可能“实”一点,因此,因确认而导致的“递延税款”与本期经营无关,剔除其影响。4后进先出清算事情是怎么引起的,得费点口舌笔墨说清楚才行。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时,其发出存货的成本确定可以有多种方法供选择采用。如加权,FIFO,LIFO,个别计价等。如果就先进先
29、出与后进先出作一番比较的话,有这样一个普通的结论:在物价上升时期,销量低于供量时,先进先出法下的销售成本后进先出法下的销售成本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后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先进先出法下的利润后进先出法下的利润为分析这两种方法形成的差异,定义:现构造这样几份资料,细读它。一份是期末存货调整表注意后进先出储备一份是两种方法下销售成本的相互转换存 货 调 整 表 年 份项 目98990001单位:元(1)存货(L)9649029281226(2)后进先出储备10721060780918(3)存货(F)2036196217082144注意行(2)的储备变化,98、99、00这三年有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什
30、么呢?意味着99,00年的销量可能大于其供量,当期的销量中可能动用了期初“低成本存货”。调整后进先出法下销售成本至先进先出法 年 份项 目98990001销售成本(L)减:后进先出影响销售成本(F)169205981751814384121439611642280119221255213812414附一样购货栏待定(无期初)143221166812850这最后一栏是如下开发出来的:当期购货=销售成本期末期初存货销售成本*A P C C*D示意图:注1:这购货一栏数字的得出,是借助了户头的平衡关系而得的。注2:第二份表格中的第三栏,即先进先出法下的销售成本是可以如下计算的。销售成本(F)= 期初
31、存货(F)购货期末存货(F)销售成本(L)= 期初存货(L)购货期末存货(L)上式减下式有销售成本(F)= 销售成本(L)(期初存货(F)期初存货(L) (期末存货(F)期末存货(L)销售成本(L)期初后进先出储备期末后进先出储备注3:这第三行的数据开始是难接受的,怎么先进先出下的销售成本反倒比后进先出法下的高呢?这不与前面的假说有点相反了吗?这正是要给予解释的。可以推断,物价可能处于“下降通道”。另一个可能是,销售了更多的期初存货,而且,那可能是低成本存货。注4:上面的分析,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在物价上升时期,当本期销售量大于本期购货量时,低成本的期初存货进入了销售成本,这称为后进先出清算。后
32、进先出清算的出现,降低本期的销售成本,造成收益的提升,也导致以前隐藏的所得税在当期涌现,由此造成更多现金的流出。所以,有企业为了“喘口气”,“捂袋子”,不惜走险,购入比销量更多的存货,把储备捂起来。注5:注4已分析到,企业可能通过下策来捂储备,这样,为了还复销售成本的真面目,有必要将后进先出法下的销售成本调整为先进先出法下的销售成本,对储备进行调整式的清算。注6:盖子也有不得不掀开的时候,当经营衰退,产品结构调整时,甚或削减人员、企业要关门时,企业列报的利润却异乎寻常的好,这往往后进先出清算,储备出笼所致。注7:后进先出清算,往往是企业步入衰败的信号,实证研究发现,清算与行业有关,是一种系统风
33、险,削减或重建往往伴随着后进先出清算的发生。5资产准备只是剔除准备中非经常性部分。6资产处置损益这是黔驴技穷之招,企业往往在主营业绩不佳时,通过资产的处置,并不公正的交换价格,挽盈利于不倒,功不可没啊,这往往反映于营业处收入之中。7利息资本化这一招,国家是以借款费用会计准则来规范的,它的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利润的正确性。8其他营业外收支如诉讼损益,关闭企业分部损益等。讲来说去,我们希望得到能反映企业真实努力成果的经营成果业绩,将这些发生频率不高,属偶发性收支,给予剔除,莫不是为了这一目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有用的信息。四、对非经常性项目的界定前已看到,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是
34、分析利润的质量的很重要的一步,但经常与非经常,如同本期与下期,有时区分它们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现在,大致说来,下列行为属于非经常性项目。1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评:这是打长期资产的主意,而长期资产,往往是企业对未来的战略储备,处理战略储备,心中对现在的焦虑是可想而知的,一般地,农民是不会轻易处理母鸡的,这种处置带来的损益,往往是置于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之中。2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评:这是强盗行为,盗窃国库。为什么政府要干这种勾当呢?说白了,有赃可分,你想想,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公司,政府大多在其中有股份,甚或有些握大权者在其中有
35、干股哩。3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评:政府补贴,有时是狼外婆,于企业而言,有外婆的慈祥,但对股民而言,则是狼。因为获得政府补贴后,有些企业就获得了再融资的资格,脏手就开始伸向股民了。4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评:开山修路,向来往行人收取过路费,这没有什么不正常,将资金让渡给他方使用,收取合理的资金占用费,这也是合乎情理的,问题是,当这种占用费异乎寻常时,就不好解释了,如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在避免不良资产亏损的同时,凭空获得一块利润。5短期投资损益,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获得的短期投资损益除外。评:人家金融机构,干的是熙凤的营
36、生,投资损益是其主营,合情又合理。6委托投资损益。这是我国上市公司常耍的流氓手段。7扣除公司日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其他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8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9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这是会计账面利润的常用调节手段,藏于前,露于后,美名曰稳健,使利润光滑。10债务重组损益。这是债权债务方常常心知肚明的串通合谋而整会计报表的手法。11资产置换损益。这由非货币性交换(易)来给予规范。12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13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五、盈利的质量分析利润表的
37、背后,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谨慎性原则,对其信息提出质量要求。因此,利润的质量可以从企业对谨慎性原则的利用上来给出一部分评价。1对利润从谨慎性角度,进行质量分析下面的这些“小节”,大都是大家熟悉的,列举:(1)收入的谨慎度高如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若不能合理地确定退货的可能性,则只有在售出商品的退货期满时才确认收入等。(2)在物价上升时期,使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存货一般情况下,这会使当期收入与存货的较高的销售成本配比,利润较为稳重。(3)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和过去的信贷损失高度相关换句话说,没有乱捏“坏账准备”。(4)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和较短的折旧年限。(5)无形资产采用较短的摊销年限如:如
38、果合同、法律规定了摊销年限的,摊销年限从短。如果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则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计入“管理费用”。(6)资本化利息和虚拟资产最小化这里,对虚拟资产给点说明由于会计中普遍使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损益,配比原则的要求,会计分期的影响,使得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将一些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作为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而按照资产能为未来带来经济效益的特征来看,它们不是企业真实的资产,只是一种虚拟资产,这种虚拟资产的存在,就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一个费用“蓄水池”,企业可以通过递延摊销、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多记少摊,是处
39、理此类虚拟资产的共同特点。(7)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充分考虑了研发的高风险性(8)开佃费费用化(9)雇员工资、福利支出的谨慎度高(10)对或有损失(如诉讼、债务担保等)计提充分的准备(11)尽量减少表外债务融资(12)不存在未发生收益(13)不存在非收现的收益(14)充分和清晰的披露信息2从现金流的角度评价盈利利润是权责发生制下的产物,更由于会计方法的多样性,会计估计的存在,使得利润容易受到粉饰,而现金净流量则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它是真金白银,基本上无法过度粉饰操纵。因此,利用现金流来对盈利的质量进行侧面的评估,不失为一个好的看问题的角度,有人把这一角度称为“利润的测谎器”。利用现金
40、流来评定利润的质量,一般来说,要坚持动态的观点,即多看几期的数据,看其大势、趋势,什么数据呢?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的数据。并借这些原始数据,生出一些有创造性、能说明问题的指标。看下面的表格资料ACC公司现金毛利率和销售毛利率项 目2年3年4年现金流量表:/ 销售收现额498744908651108 购货付现额326283176632679 现金毛利174261732018429现金毛利率34.6%35.35%36.1%利润表/ 销售收入499374893251063销售成本330693243632966销售毛利168681649618097销售毛利率33.8%33.7%35.4%销售收现率:销售
41、收现/销售额99.9%100.3%100.1%购货付现率:购货付现/销售成本98.7%97.9%99.1%点评:(1)表中的有些指标具有创新的价值,如现金毛利率、购货付现率等。ACC公司简明现金流量表(万元)项 目2年3年4年CFO(经营活动流量)658280708496CFI(投资活动流量)(6830)(4617)(4700)CFF(筹资活动流量)221941164317汇率影响(213)(134)141现金净增(减)额1758(797)(380)几点说明:(1)表中资料可从现金流量表的正部取得。(2)现金流量表中“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CFO)是测量利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它的一般看法是
42、:如果CFO为正数并逐年上升,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资源抵偿债务,投资价值在上升,股东预期回报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盈利能体现为活生生的现金,质量好,但看问题也要注意特殊情况,如企业处于扩张期,铺网络,抢市场,此时营运资金过度增长,信用又可能一头松一头紧销松购紧,难免CFO出现负数,这时,要把眼光放远一点,用“预期”眼光看问题。(3)CFO、CFI、CFF是几个将额指标,上表是摘出的几个净数(4)观察一下,发现其销售收现率几近100%,说明公司有良好的信用管理制度。(5)购货付现率在上升,与存货规模注意销货成本在扩大有关系。推断可能是:供货方的信用政策在收紧。(6)比较的看,这几年的毛利额、毛利率
43、比较稳定,现金毛利率也还是不错的,与毛利率几乎持平,甚至略高一点,这反映在购货付款上有节约,或销售收款上有成效。附:会计变更的案例利用不当的会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达到一己之私利,很多公司常常为之。列举数例如下:案例1:打固定资产折旧的主意(会计政策变更)通过对折旧的调整,达到调控业绩的目的,为什么企业喜欢盯住折旧呢?理由有:(1)固定资产的价值大,折旧费在经营成本中占重要地位,金额巨大,一个小小的百分点,可能生成一个巨大的绝对数,有杠杆之效。(2)影响折旧的因素多且复杂,且因素中有许多属于估计因素,改变对某些因素的估计,容易寻找合理的借口,未来的事,谁能说个定位。(3)变更折
44、旧,不会伤筋动骨要你掏钱即不会影响应税利润的大小,只是想做个账面利润好看罢了,哄哄你。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曾在某年份对其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了调整,由分类折旧标准的下限变为上限,变更前后的部分折旧年限和折旧率对比如下:项 目变 更 前变 更 后年限折旧率(%)年限折旧率(5)机器设备109.7146.929运输设备616.17128.083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6.17128.083简易房86.47253.88看看表,一目了然,福建水泥让大部分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翻了个跟头,折旧率几乎是腰斩。带来的变化是: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在变更前后相差13263万元。如果没有整出这个数字,福建水泥就达不到
45、配股的及格线。胆敢如此行事,福建水泥的解释是:由于兼并顺昌水泥厂后,必须与公司统一会计政策,即福建水泥的会计政策要“顺从”顺昌的会计政策。怪事,兼并他人,竟要顺从他人,说不过去,不解释也罢,难得糊涂。案例2:打准备计提比例的主意(会计估计变更)资产减值准备的估计因素的存在,使他成为账面利润的调节器,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看下例某家上市公司在2001年做了这么一个动作。将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15%调整为5%,1至2年的提取比例由25%,调整为10%,35年的提取比例由100%调整至50%,这样作为之后,使当年坏账准备较之未调整之前,减少了800多万元,自然,也意味着当年的利润将增加800万元,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它是这家公司上半年利润的1.6倍。不错,坏账准备是需要您的估计,但也不能离谱啊!“行有行规”么。35年的未收回应收账款,按全额计提准备,是合乎情理的,一下子降为5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