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河南省高校的调研分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4864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河南省高校的调研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河南省高校的调研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河南省高校的调研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河南省高校的调研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河南省高校的调研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河南省高校的调研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河南省高校的调研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河南省高校的调研分析 基于河南三所高校的调查余明 刘秀强(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摘 要:本文通过对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三类较有代表性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以问卷调查、实际访查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了解这三类院校关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进而为国家助学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国家助学政策 调查分析 借鉴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

2、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的信用贷款,是我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助学贷款于1999 年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等八个城市进行了试点, 从2000 年9 月1 日起, 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能申办国家助学贷款”。(1)为了让国家助学贷款走出一头热一头冷的两难困境, 政府于2004 年对国家助学贷款又一次进行了政策上的调整, 也称新机制国家助学贷款。本文的研究通过对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三类比较有代表性院校的

3、在校大学生以问卷调查、实际访查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了解这三类院校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进一步推断得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河南省各大高校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对当前的国家助学政策提供建议和意见。1、国家助学政策在河南省若干高校实施情况为了解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政策在河南省各高校的实行情况,我们重点对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三所高校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共访问544名学生,完成101份问卷,汇总分析结果如下:1.1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及申请流程的了解通过调查研究,三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总体来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4、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等相关政策了解程度比较高,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和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分别占了总比重83%、94%、62%,但非常了解的同学却仅占了总比重的3%、0、6%。而且学生选择“听说过”和“不清楚”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学生对申请流程的了解情况也是如此。很多学生仅仅知道国家对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但具体政策内容及申请流程却很少有深入了解的。各大院校尤其是大专类院校对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应加大宣传力度,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图1 河南省最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操作流程透过这个图表,在校大学生尤其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要时刻关注着国家相关的助学政策的变动,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同时

5、也是对父母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国家负责,一旦由于本人的疏忽从而导致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没有得到批准,将会对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1.2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目的及款项的使用情况由下图2、3可以得出:从申请目的及使用方向看,大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目的与国家政策是相一致的,大部分学生都用来当学费和生活费,但也不排除有小部分学生将助学贷款移做他用,如:投资、娱乐等。对此,一方面国家继续加大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对学生家庭情况的核实力度及助学贷款使用情况的监察力度,从而使国家的助学政策更好的实施,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及助学金用在刀刃上,能够帮助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 图2 学生申请国家

6、助学贷款的目的 图3 国家助学贷款款项的使用情况2.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突出问题助学贷款主要是采用班级评选和推荐的办法,依据家庭经济状况来确定名额。但实际上,助学贷款的名额毕竟有限,相对于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广大需求,助学贷款及助学金具备一定的排他性及竞争性,助学贷款和助学金本身应为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又有了私人物品的特征。贷款申请学生毕业后还款问题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贷款学生对毕业后还款的情况不是很积极2.1大学毕业生有效还贷情况不容乐观贷款申请学生毕业后还款问题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贷款学生对毕业后还款的情况不是很积极,一方面是由

7、于大学生本身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付息信息的关注力度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还款付息相关信息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不足。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个人信用,而且也会对学校的催款工作产生极大不便。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还款付息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学生应该主动了解还款付息信息,增强自己的诚信意识,从而避免毕业后给个人、学校以及国家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2.2贷款毕业生忽视国家征信系统的重要性高校学生对于国家征信系统了解的并不多,对个人征信信息重视程度较低。这需要国家和学校对申请学生进行必要的诚信教育,加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媒体、舆论工具进行宣传,扩大其宣传面。对于个人征信信息的关注方面,

8、从调查数据看,申请学生对个人诚信信息比较关注的达55%,持“一般”和“无所谓”态度的高达45%。这从侧面提醒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自我反省,自觉加强自身诚信意识,关注国家征信系统,重视个人社会信用。2.3缺乏贷后有力的约束机制由于缺乏社会统一的有力约束机制,贷款学生毕业后,工作流动性大,本息催缴工作难度大,无法保证能联系到每一位贷款毕业生。因此,由于无法联系、遗忘、或者恶意拖欠等原因,部分学生不能按时还本付息,这样就导致了违约情况的发生。3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缓解了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家庭负担,尤其在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

9、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例如:我们在调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09级学生时,被调查者张松领、李叶林等同学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持高度肯定的观点。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同学对助学贷款的具体细节、贷后管理、按期还息还本以及个人应履行的义务等方面并不十分了解。对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贷款政策提出以下建议:3.1加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关注贫困生从调查结果来看,三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总体来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知道的所占比率较高,但深入了解的却很少,因此,各大院校尤其是大专类院校对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应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学生也应主动了解国家助

10、学方面的相关政策。学校乃至学院要加强对贷款学生的思想教育,尽量保证做到每学期对每一位贷款同学至少谈心一次,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懂得感恩,恪守承诺,回报学校和社会。同时,要鼓励他们通过助学贷款以外的途径获取资助,如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刻苦学习争取获得奖学金资助等。3.2 强化学校对贫困学生家庭状况的实地调查通过三类院校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的核实方式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对申请贷款学生的家庭情况核实方式主要以县乡村贫困三级证明为主,接受学校实地调查的非常少,另外有较少的学生接受过学校的电话调查,以及有极少的学生接受过学校的信件调查,然而选择其他核实方式

11、的占到一半以上。这一方面说明学校的调查方式单一,需要多方面深入调查,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多数学校对贷款申请者家庭情况核实并不是百分百准确,这种行为对国家和学生个人而言都是不负责任的。虽然采取家庭实地调查的经济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可靠性最强,一方面保证助学贷款能用到真正需要的学生身上,另一方面,为学生毕业后诚信还贷奠定了良好基础。3.3 加强贷后管理为了有效控制和防范贷款风险,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减少银行和学校方面的担忧,使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走出困境,获得助学贷款资助,切实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贷后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1)加强对不良

12、贷款的催缴和管理学校应该高度重视贷款毕业生的跟踪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对毕业生去向和动态要了解掌握清楚,并保持联系,督促其按期还贷。如凡拖欠三个月内的贷款应按照催收程序分别通过电话、催收函、QQ群、人人网、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进行催收,有效控制贷款不良率。(2)建立并逐步完善受贷学生个人情况定期查询和跟踪制度目前,老机制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已全部毕业离校,学校、学院应该安排专人继续和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动员有经济实力的学生提前还本付息,暂时没有经济能力提前还本的,务必让他们按时付息。“高校和放贷银行要联合建立学生助学贷款信用档案,尤其要加强学生毕业后个人情况定期查询和登记制度,同时还要明确查询管理

13、和跟踪的分工。对于就学地贷款,高校有责任利用高等院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收集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学生的有关信息,及时向贷款银行提供或接受贷款银行对学生个人情况的查询”。(2)对已失去联系的,要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认真查找其去向,杜绝违约现象发生。3.4 建立社会信用记录,发挥利益约束机制功能提高诚信最切实的方法是建立利益约束机制,利用人们普遍的趋利避害动机,让不守信的行为最终破坏其自身利益。也就是说,提高不守信者的成本破坏其未来利益获得。由社会来建立个人或者组织的信用记录,提供信用经历信息库,作为可用的根据。该信息库但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记载真实;第二,是权威性的公共管理和查阅系统;第三,对未来的

14、利益发挥作用。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缺失,信用记录就无法发挥作用。“信用记录发挥作用的途径,是提供不良信用信息查阅。比如在一些国家实行的“社会安全号码”制度。每个人都有一个,在其号码下建立信用记录档案。当其有失信行为比如银行欠款、未交货款逃离、未交租费电费、透支使用电话欠费等事实出现后,受害者将信息证据提供出来,失信者的号码下面就会记录上这一行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求学、求职、转工、租房、受薪、银行立户或账目往来甚至租车时,只要在公共领域和他人打交道,都需要提供这一号码,以备对方查验。所有谨慎的交易和录用,都是在查阅信用记录后决定的”。(3)这样,理性的人就会约束自己,保持良好记录,否则影响未

15、来的利益和发展,录取入学、雇佣任职、购房买车,甚至租车都会被拒绝,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成功,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因此,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建立信用记录,可以有效提升社会诚信水平,它不仅可以用于事后惩罚,还用于事前防范和监督,破解助学贷款催缴工作的难题。作者简介:余明,女,江西武宁人(1980 ),硕士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德育。联系电话:13673642153; E-mail:yuming8066注释:(1)李友虎,关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改革的探索,科技信息,2007年1月; (2)孙兴洋,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合理运行的对策与建议,中国高教研究, 200

16、7年第07期。(3)诚信及其社会约束机制光明日报,2011-08-23.【参考文献】1、 李克明;对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7年08期;2、进军,关于民办高校实施助学贷款制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年03;3、张茂林,柳劲松.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J金融与经济, 2008, (02) 4、冯森,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5、李文利.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与未来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01);6、王丽娟,蒋平,国家助学贷款在高校运行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 (02) .7、王燕芳,从学生欠贷不还看国家助学贷款的完善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