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专业相关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专业相关知识.docx(2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关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短期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和价格水平,以及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及其原因。由于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决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宏观经济学也研究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在多数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或“市场失败”。市场失灵主要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等几种情况。为了尽可能地达到资源配置的最
2、优状态,国家需要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加以调节。(一)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公共物品包括国防、道路、广播电视、警察、灯塔等【例题 1多选题】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下列物品中属于公共物品的有:A 国防 B 道路 C 汽车 D 广播 E 电视机【答案】ABD【解析】公共物品包括国防、道路、广播电视、警察、灯塔等,汽车和电视机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因此不属于公共物品。(二) 外部性1外部性的定义与分类在现实中,许多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不相同的,这是因为某些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私人成本-某一经济主体为进行某种经济活动所付
3、出的成本。社会成本-不仅包括某一经济主体为进行某种经济活动所付出的成本,也包括由这种活动引起的外部效应(即对其他个体的影响)。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也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外在效应可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所谓外部经济-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所谓外部不经济-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无论是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都可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4、1)生产的外部经济-指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2)消费的外部经济-指家庭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3)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指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指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其他家庭带来不利影响。【例题 2多选题】(2009)某企业排放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农业减产,这时该企业的:A.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C.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D.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E.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答案】AD【解析】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2外部不经济与政府干预具体政
5、策措施:(1)征税和补贴(2)企业合并。(3)明确产权【例题 3多选题】针对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有:A征税 B企业合并 C反托拉斯法 D价格控制 E逆向选择【答案】AB【解析】针对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政府的干预措施有征税和企业合并,反托拉斯法和价格控制是针对不完全竞争的政府干预措施,逆向选择是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的表现。(三)不完全竞争1. 不完全竞争-指当市场竞争不充分,某产品生产企业能够明显地影响产品价格的状况。2. 不完全竞争主要表现为市场垄断。3.对不完全竞争(尤其是垄断)的干预-配给、价格控制、税收和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等。以下主要介绍政府管制和反
6、托拉斯法。(1)政府管制管制的基本内容是制定政府条例和设计市场激励机制,以控制垄断厂商的价格、销售和生产等决策。(2)反托拉斯法通过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可以限制垄断、价格歧视、不正当竞争或欺诈行为等。违法者要受到警告、罚款,被要求改组公司或被判刑。【例题 4多选题】不完全竞争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政府干预不完全竞争的方法有:A 政府管制 B 价格控制 C 实行企业合并 D 规定财产权 E 实施反垄断法【答案】ABE【解析】政府干预不完全竞争的具体措施是政府管制和反托拉斯法,政府管制包括了价格控制,反托拉斯法又称反垄断法。(四)不完全信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基本假定-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
7、即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易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但现实经济中,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而且获得信息要付出成本。?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不能实现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所有市场同时均衡,就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市场无效率。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1.逆向选择-指信息不完全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这与正常的选择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叫逆向选择。2.道德风险-指在交易或合约关系形成后,由于甲(乙)方的行为难以被乙(甲)方所察知,甲(乙)方有可能做出损害乙(甲)方而从中渔利的选择.例如违背合同、不守诺言等。【例题 5单选题】(2009)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商品降
8、价时,消费者会认为商品质量下降从而减少购买,这种现象称作:A.外部性 B.逆向选择 C.道德风险 D.不完全竞争【答案】B【解析】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指信息不完全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这与正常的选择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叫逆向选择。三、政府干预经历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夜警政府”阶段第二阶段为“全能政府”阶段第三阶段为“有效政府”阶段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一.总供给与总需求(一)总供给总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总供给可用两种形态表示:1.在价值形态上-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
9、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总和;2.在物质形态上-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物质总量。总供给主要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因素决定的。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生产函数来描述总产出与劳动、资本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y=f(N,K)其中,Y 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该式表明,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和资本存量。(二)总需求总需求-指社会
10、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所愿意并有支付能力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公式:Y=C+I+G+NX其中 C、I、G和 NX分别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例题 6 *单选题】市场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决定于:A 生产成本 B 供求关系 C 通货膨胀水平 D 凯恩斯定律【答案】B【解析】商品的均衡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二.关于国民收入的几个重要的概念及其关系(一)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 是用货币量衡量的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种最
11、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能计入,否则就会造成重复计算。(二)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DP-外国国民在本国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本国国民在国外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三)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资本折旧【例题 7 *单选题】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别是:A直接税 B折旧等资本消耗 C津贴与间接税 D政府的转移支付【答案】【解析】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等资本消耗。(四)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
12、国民生产净值(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五)个人收入(PI)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六)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上述各概念之间的换算关系是: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NNP=GNP-折旧等资本消耗NI=NNP-(间接税-津贴)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DPI=PI-个人所得税三.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一)支出法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1.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
13、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用 C表示。建造住宅的支出则不包括在内。2.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用 I表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用于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投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3.政府购买-指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用G 表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4.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用 X 表示出口,用 M 表示进口,则(XM)就是净出口。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GDP=C+I+G+(
14、XM)【例题 8*单选题】若某国某年度内个人消费量为 4 000亿元,私人投资量为 1 000 亿元,政府购买量为 600亿元,出口量为 400亿元,进口量为 300亿元,则该国当年 GDP 等于:A6 300亿元 5 900 亿元 C5 400 亿元 D5 700 亿元【答案】D【解析】GDP=C+I+G+(X-M)4 000+1 000+600+(400-300)=5 700 亿元。(二)收入法用收入法核算 GDP,就是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所有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来计量 GDP。收入法核算的 GDP 包括: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公司税前利润4
15、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5资本折旧。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四、储蓄与投资恒等式国民经济中实际存在四个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外。(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和厂商)这里所说的两部门是指一个假设的经济社会,其中只有消费者和厂商,因而不存在企业间接税。国民收入的构成为: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即 y=C+I。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则当作储蓄(S)。从供给方面看,国民收入=工资十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即 y=C+S。由于 C+I=y=C+S,就得到 I=S,
16、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厂商和政府部门)在三部门经济中,把政府部门引了进来,用 T表示政府的净收入(总税收一转移支付),用 G 表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国民收入的构成为: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和,即:y=C+I+G。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旧是所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总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先要纳税,然而,居民一面要纳税,一面又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收入,税金扣除了转移支付才是政府的净收入。这样,从收入方面看国民收入的构成是:y=C+s+T。C+I+G=y=C
17、十 S+T。得到:I=S+(TG)。以上等式中的(TG)为政府储蓄,因为 T是政府净收入,G 是政府购买性支出,二者差额即政府储蓄,它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I=S+(TG)表示三部门经济中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和投资的恒等。(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厂商、政府部门和外贸交易)公式表示:Y=C+I+G十(XM)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构成的公式可写成:y=C+S+T+Kr,这里,C+S+T的含义和三部门经济中的含义一样,Kr则代表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C+I+G+(XM) =y=C+S+T+Kr转化为:I=S+(TG)+(MX+Kr)。S-居民私人
18、储蓄(TG)-政府储蓄(MX+Kr)-本国用于对外国消费和投资的那部分储蓄I=s+(TG)+(MX+Kr)表示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归纳: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和厂商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厂商和政府部门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厂商、政府部门和外贸交易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般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一、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指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由于各种商品价格变化的繁杂和统计的困难,西方学者一般借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说明不同时期商
19、品价格的相对变动趋势和程度的指标,是对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综合衡量。价格指数主要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三种。1.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又叫生活费用指数或零售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变化的指标。2.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各个时期的生产资料(资本品)与消费资料(消费品)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3. 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是用来衡量各个时期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的指标。二、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失业一般分为三类:摩擦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20、1. 摩擦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例题 9*单选题】(2008)因工种转换困难所导致的劳动者失业是:A非摩擦性失业 B摩擦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失业【答案】B【解析】因工种转换困难所导致的劳动者失业是摩擦失业。2.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3.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4.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因而也可看作是摩擦性失业的较极端的形式。【例题 10*单选题】(2007)因产业结构升级而
21、导致的失业属于:A自愿失业 B非自愿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答案】D【解析】因产业结构升级而导致的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5.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的或重要的目标。三、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在实际中,经济增长并非人们追逐的唯一目标,由于经济增长是与就业以及通货膨胀相关联的,因此,经济增长的现实含义是指经济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既要能基本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人口增长和
22、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总之,就是达到一个适应国情的适度增长率。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指既无较大国际收支赤字,又无较大国际收支盈余的情况,因为较大的国际收支赤字和盈余对本国经济的发展都没有好处。要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政府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并统筹考虑各种政策手段之间的协调,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因此,政府在制定经济目标和经济政策时应该作整体性的宏观战略考虑和安排。第二章 财政政策分析【本章内容框架】第一节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公债、非税收入等。一、税收(一)税收种类税收根据征税对象,税收可分为-流转税(货物与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五类。1.流转税-对流通
23、中商品和劳务买卖的总额征税。2.所得税-对个人和公司的所得征税。3.财产税-是对不动产或房地产即对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等所征收的税。4.资源税-是以开发、生产的矿产资源和盐为征税对象的税收。5.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的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二)税收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三)税收的调节作用1.宏观税率-指的是总的税收水平,就是总税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宏观税率高意味着政府集中掌握财力的能力高反之则低。2.税负的分配税负分配,一方面是由政府部门来进行,主要是通过税种选择和制定不同的税率来实现;另一方面是通过市场活动来进行,主要是通过税负转嫁的形式体现出来。3. 税收优惠与处罚税收的优
24、惠性措施包括许多方面,比如减税、免税以及建立保税区等。税收的处罚性措施包括罚款、征收滞纳金等。二、公债1.公债包括中央债和地方债。国债-由中央政府发行并承担最终清偿责任的公债叫国债.地方债-由地方政府发行并承担最终清偿责任的公债叫地方债。公债以其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等基本特征以及其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流通和经济运行等诸多独特功能,成为政府筹集资金、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例题 1*多选题】(2008)公债是政府筹集资金、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其基本特征有:A无偿性 B有偿性 C强制性 D自愿性 E灵活性【答案】BDE【解析】无偿性和强制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公债以其有偿性、
25、自愿性、灵活性等基本特征以及其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流通和经济运行等诸多独特功能,成为政府筹集资金、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2. 公债偿还时间的不同分类短期债-通过出售国库券取得,主要进入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利率较低,期限一般为 3 个月、6 个月和1 年三种。中长期债-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取得,期限l年以上5年以下的为中期债券。长期债券-5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3. 公债的作用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公债最初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公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会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公债收入(即公债的利息)不征税因而发行公债会在一定程度上
26、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对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起调节作用,即所谓的“挤出效应”。【例题 2*单选题】(2008)根据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因政府支出增加而被挤出的是:A政府投资支出 B私人投资 C税收 D居民储蓄【答案】B【解析】因政府支出增加而被挤出的是私人投资。【例题 3 *单选题】(2009)下列会对民间机构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政府行为是:A.增发货币 B.发行公债 C.发行股票 D.增加出口【答案】B【解析】因政府支出增加而被挤出的是私人投资。三、非税收入政府非税收入-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提供特定的公共服
27、务取得并用于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非税收入分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政府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彩票公益金和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1.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政府和所属单位利用国有资源而获得的收益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2.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指政府以国有企业资本出资人身份获得的与该资本运营和处置有关的净收益,包括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等;3.政府基金-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28、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储备的资金款项,如三峡工程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等;4.行政事业性收费-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它是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的总称,如企业注册登记费、工商管理费等。关注:收支两条线为形成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制度体系,近年来进行了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即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并将其与编制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收支两条线”管理-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
29、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预算外收支属于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第二节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一、购买性支出(一)购买性支出的概念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与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购买性支出可分为社会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两部分。1.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
30、国防、行政、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的事业经费支出。2.政府投资性支出包括社会基础设施投资支出以及农业、能源、通讯、交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的投资支出。【例题 4*单选题】(2007)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社会保障支出 B.国债利息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答案】C【解析】社会文教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二)购买性支出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分析1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与服务相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流通有直接的影
31、响。政府的购买性支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直接影响需求总量。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1)购买性支出增加时,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社会总需求增长,这会导致市场价格水平上升,从而使企业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扩大生产规模。在各个企业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的情况下,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导致一系列企业的生产普遍增长。(2)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会直接或间接地使社会总需求紧缩,导致社会生产的萎缩。2对分配的影响政府的购买性支出间接影响分配。如果财政用于购买性支出在总额上增加或减少了,那么给政府提供商品和劳务的企业从政府购买性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额也会随之增减,导致企业扩大或缩
32、小生产规模,资本的利润和劳动者的工资都会有所提高或降低。如果财政用于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不变,只是所购买的商品或劳务在结构上发生改变,那么有关企业从购买性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便发生不同方向的变动,提供政府所增加购置的商品或劳务的企业获得的利润增加,提供政府所减少购置的商品或劳务的企业获得的利润减少,而前者增加的利润正是来自后者减少的利润.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将因政府购买性结构的变动而受到相应的影响。【例题 5*单选题】政府购买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A地方政府新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员增加一笔薪水【答案】B
33、【解析】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为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属于转移性支出。二、转移性支出(一)转移性支出的概念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共同点: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在转移性支出中,不存在交换的问题。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二)转移性支出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分析1对分配的影响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产生直接影响。(1) 对以个人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来说,它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这笔资金来源于各个纳税人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分得的各种收入,这笔支出领受的对象一般仅限于那些收入低
34、于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居民。于是,通过转移性支出这一渠道,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会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果,将使高收入阶层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低收入阶层的居民手中。(2)对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其资金来源于各种税收,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由纳税人的手中转移到享受补贴的企业手中,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在纳税人和获得补贴的企业之问的转移。显然,这种转移更有利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2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此类支出中,财政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的结果-政府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注入到非政府部门之中。(1)个人或家庭收到转移性支出的资金,这些支出一部分直接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了私人消费需求
35、,其增加的商品或劳务的购买量对这类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另一部分资金可能转化成储蓄,通过一定渠道转化成生产资金,从而增加企业的投资需求。(2)企业收到转移性支出的资金,一部分可能形成企业的投资需求从而影响生产,而另一部分则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力报酬的途径而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进一步形成社会消费需求。(三)转移性支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转移性支出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它配合累进的所得税制度,实现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基本原理:1.当市场经济运行处于过热与膨胀阶段的时候,人们的收入和企业的经营收入会增加,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就会自动下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的上升,从而防
36、止经济进一步过热;2.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个人和企业的收入水平都会下降,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就会增加,相对地提高了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使社会的有效需求增加,这样可以抑制经济的衰退。因此,转移性支出和累进的所得税制度的结合,被称为市场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例题 6*多选题】下列属于政府转移支付的项目的有:A政府雇员的报酬B社会福利保险C贫困救济和补助D公共工程项目投资E政府购买办公用品【答案】BC【解析】政府雇员的报酬、公共工程项目投资、政府购买办公用品都是有偿的是属于政府购买性支出。三、我国财政支出功能分类、规模与结构分析(一)财政支出功能分类1.一般政府服务-支出一般没有具体的受益
37、人。2. 社会服务-支出具有明确的受益人。3.经济服务-支出着重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4.其他支出。关注:现行政府支出分类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逐步细化的类、款、项三级科目。(1)类级科目综合反映了政府的职能活动。(2)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3)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二)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财政支出规模-一定财政年度内政府安排的公共支出的总额,它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集中支配使用的社会资源量,是考察政府活动规模和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重要指标。财政支出的规模取决于一国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的范围,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经济性因素2政治性因素3社会
38、性因素确定财政支出规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满足政府承担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需要。2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的多少,也就大体上决定了公共收入的水平,从而决定了公共支出的规模。3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三)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财政支出结构-政府预算安排不同种类的支出的构成情况。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呈如下发展变化趋势:1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从长期趋势看其比重是逐步下降的。2用于社会文教方面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上升。对公共支出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第一,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第二,向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体倾斜第三,加强对那些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
39、社会公益事业的支出第四,财政要保持对非竞争性和非经营性领域的公共投资力度。第五,为国家的政权建设提供财力保障。第三节 财政政策分析一、财政政策目标(一)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使之达到优化组合,从而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即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前提下,求得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1.资源配置是市场的功能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也就是资源配置不断调整和趋于合理化的过程。2. 通过财政政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1)财政资金的投向问题。(2)如何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调整原有资产的存量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3)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0、。(二)收入分配公平收人分配公平的主要问题-如何确定合理的税收负担,而税收的合理负担,又是资源能否合理配置的关键。(三)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稳定增长-表现在适度的经济增长率、稳定的物价水平、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上,通过市场来考察,它又集中反映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协调平衡上。1. 从财政支出方面来说无论是投资性支出还是消费性支出,在短期内很快就会变为社会的购买活动,直接形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因而财政支出总量的扩张会增加社会总需求,财政支出总量的收缩会减少社会总需求。从长期看,由于财政支出形成的总需求会通过刺激消费来影响社会总供给,并且财政支出的一部分用于投资,直接促使产量的增加,因而财政支
41、出总量的变动对社会总供给也产生积极的影响。2. 从财政收入方面来看收入总量的调整,即国家增加或减少税收,提高或降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比例,从短期看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因而影响总需求,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总供给。国家能够通过财政收入总量与支出总量的对比关系,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促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例题 7*多选题】(2008)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目标主要有:A资源配置优化B转移支付增加C国债利率稳定D收入分配公平E经济增长稳定【答案】ADE【解析】财政政策目标为:资源的优化配置、收入的公平分配、经济的稳定增长。二、财政政策工具(一
42、)财政政策的类型1根据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分类(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如果总需求与总供给原来就是平衡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会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实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目标的手段-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如果总供求原来就是平衡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目标的手段-增税(提高税率)和减少财
43、政支出。(3)中性的财政政策-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政策要求财政收支要保持平衡。但是,使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并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例题 8*单选题】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有: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答案】B【解析】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手段有增加财政收入如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如减少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支付。2根据财政政策主体对调整对象的反应情况分类根据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积极的或主动的财政政策和消极的或被动的财政政策
44、。即通常意义上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情况而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来调整和引导经济朝着政府的理想或者预定的方向发展。关注: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在语言或者文献的表述上都是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而无人使用消极的或被动的财政政策一词。如果说政府也有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起调节作用的话,那也主要通过“自动稳定器”来对经济进行有限的“干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财政政策称之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称为“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的财政政策。1.如果认为总需求已经过大,造成了生产能力的过度紧张和通货膨胀,就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抑制总需求;2.如果认为总需求不足,已经造成了经济水平的下降或经济衰退,就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扩大总需求。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任务:扩大总需求以反经济衰退-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以反通货膨胀-执行紧缩性财政政策。4.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即调整除了政府转移支付以外的其他财政支